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

时间:2019-08-25 17:3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参谋权,也就没有发言权,当好参谋助手尤其要搞好调查研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就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放在第一位,调查研究成为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源泉。作为办公室的文字工作人员,理应把调查研究当作工作中的重点来抓。

“五劲”久久为功,落实水到渠成。要想做好调查研究,就要做好“五劲”之要求。一是勤劲。勤即勤奋,正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做到勤问、勤学、勤练、勤总结。二是拼劲。正如某市领导讲话时所提到的“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干好每一项工作”,作为青年人,要先当勇士再作谋士。三是忍劲。忍即忍受,忍受辛苦。要练就耐得住寂寞的本领,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之前了解到,国办有一位工作人员为调查运输行业情况,只身一人在一辆大货车上吃睡六天六夜的精神令人动容。四是舍劲。舍即舍弃。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放才能有所抓,什么都想抓住则什么也抓不住。五是韧劲。韧即坚持。人贵有恒,一个人能认真地坚持把一件事做上十年,他肯定会做出成绩。能把平凡的事长久坚持下去一事不平凡,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篇: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在宣州区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班上的讲座(2008年10月14日)徐开春 各位领导:

有幸能再次和区委组织部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在一起探讨公文写作知识。听说今年我们区委组织部组织了一个13人的调研组调研,这值得我们学习。

实际上,我们在座的各位对调研报告已经不陌生了,也在不知不觉中写过不少调研报告。也许有的同志说我没有呀。但据我所知,我们组织部的干部大多参加过干部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你们写的干部考核材料和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实际上就是一个格式化的调研报告。

我们知道,调查报告就是单位或个人把对某个问题调查的情况,向有关领导部门或群众报告。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目的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大量的情况和材料,然后作认真的分析研究,努力找出事物的本质,弄清它的发展规律,有根有据地写成的报告。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事、某一人、某一单位、某一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是揭示经验或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和矛盾的调查,某一事物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基本情况的调查等。根据单位工作性质来分,纪检会对某一事、某一方面情况的调查报告写的最多,我们组织部对某一人和某一单位的调查报告写的最多,现在各单位写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典型经验的调查最多,信访局写揭露问题和矛盾的调查最多,党史办和档案局写某一事物沿革的调查最多,各调研机构写新情况和新事物的调查最多。在我们组织部各种各样的调查报告形式都有经历,我也可以一一找出你们调研报告的特殊原型来:我们组织部有关西林社区老党员徐某退职情况的调研报告,就是有关某一事的调研报告。干部考核材料,就是某一人的调查报告。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就是某一单位的调查报告。乡镇领导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就是某一方面情况的调查报告。2004年组织部写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报告,就是经验类的调查报告。2004年某镇党政班子有关问题的情况调查,就是揭露问题和矛盾的调查。双桥街道马某问题的调查,就是某一事物历史沿革的调查。我们开展的科学发展观调查,就是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

那么调研报告到底怎么写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调研报告的基本写作特点。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写法不尽相同,但大体情况都有标题、开头、主体、结尾、落款五个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分项探讨:

(1)标题,主要有三种形式:

公文式标题。一般由介词“关于”加调查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宣州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也有的省略介词“关于”和文种,如《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调查》。第二种是正副式标题。正题揭示调查报告中心思想,副题说明调查的事由或调查范围,并写明“调查报告”或“调查”字样。第三种是文章式标题。这类调查报告的标题比较灵活,标题中不写出“调查报告”或“调查”的字样。有的是概括出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以学习推动思想解放,以实践落实科学发展——宣州区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调研报告》,有的是采取提问的形式,如《新农村是怎样建成的? 》。

(2)开头,各类调查报告的开头,主要有以下写法,现以《以学习推动思想解放,以实践落实科学发展》为例:一要交代调查本身情况。包括调查的起因、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等。为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更好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交代调查对象情况。包括被调查者各方面的概况或有关自然情况等。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展开调研,同时就学习教育、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机关效能等方面内容,向社会各界发放了200份问卷调查表,其中各单位党政、人大和纪检“一把手”100份。三要对全文内容作出概括。包括点出调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或主要经验等。10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促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当然,有些调查报告可能是某两种写法的结合。也有的调查报告没有开头语,在标题下面分几部分直接写下去,我们组织部门的干部考核材料和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就是典型的“在标题下面分几部分直接写下去”这一类。

(3)主体,各类调查报告的主体要解决好观点材料的组织和布局结构的安排这两个问题。

第一,观点材料的组织。写任何调查报告都要确立明确的观点,全篇要确立总观点,各个组成部分也要确立服从总观点的分观点。总观点应当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应当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社会现实的主流,应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教育意义。总观点要包容分观点,分观点要说明总观点。总观点和分观点都是从调查的材料中经过分析研究而得出的,但要根据总观点和分观点去组织材料,使材料为观点服务,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调查》的总观点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促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面有五个分观点支持总观点:一是瞄准“产业转移”,确立宣州发展定位和工作目标。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突破了诸多发展体制障碍。三是致力“六大建设”,实现了宣州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四是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宣州。五是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布局结构的安排。调查报告是文字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体,应当精心地安排好布局结构。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结构主要有:一是横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分总关系、主从关系等,都应妥善安排。二是纵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对重大事件进行调查时使用,是按调查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从头至尾加以阐明。第三,综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安排是兼有横式、纵式的特点,相互结合地安排材料。我们平时写的调查报告大多是横式结构,《科学发展观调查》也不例外: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二、影响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障碍;

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建议。

(4)结尾,不同内容的调查报告,结尾的写法也不同,一般来说,有以下主要写法:第一,针对调查的内容,提出意见或深入研究的问题。对某些问题的调查,多以表明意见、建议作为结尾;对某些新生事物的调查,多是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结尾。但我们的干部考核材料和领导班子考核材料一般没有,但是组织部在向区委常委会汇报时,作统筹的建议。第二,概括全文的基本思想,深化调查报告的主题。对某些方面基本情况调查,推广某些成熟的典型经验,多采取这种写法结尾。第三,补充式结尾。有些情况和问题,与调查报告的中心内容和主旨关系不大,在正文部分没有提及,但又需要讲清的,可以在结尾处附带加以补充说明。《科学发展观调查》主要是对开展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5)落款。写明作者名称,如果是联合调查,亦应标明。在作者名称下写清年月日。有些调查报告有附件,应在结尾处标明附件名称、份数。《科学发展观调查》就是联合调查,郭金友副书记是课题组组长,9人成员组,是我主笔和统稿。

其次,要注意在写调查报告时的几个问题:

(1)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深入群众,了解调查对象各方面的材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现实的,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为分析研究提供大量、可靠的事实依据。《科学发展观调查》我们9人分两组对12个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的200人进行了调查走访。

(2)要善于分析与研究。对掌握的大量材料作“去精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3)要选用切实可靠的材料说明观点。调查报告所揭示的结论,必须通过对具体情况、具体事实作客观的叙述和分析很自然地得出。要善于用精确、充足的材料来说明观点。不能脱离材料空发议论;也不能只摆一大堆材料,而不提出明确的观点和结论。《科学发展观调查》最大的特点就是200份20题的问卷调查分析,而这些问卷调查是根据我们调研前的总体思路进行设计的。对报告很有说服力。

(4)文字要朴素、明确、实在。注意把说理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用简要的议论总结经验、阐明规律、说明政策。还要注意运用可靠的统计数字和群众语言来印证观点。

当然,关于调查报告的写法,由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写法也不完全一样。前面我们说了,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事、某一人、某一单位、某一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是揭示经验或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和矛盾的调查,某一事物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在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进行探讨后,我们现在就根据常用情况逐个探讨。

关于某个人和某个班子的调查,就是我们常用的干部考核材料和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干部考核材料和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实质上就是格式化的调查报告,主要是写“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内容和存在的不足、民主测评情况,最后写考核组成员。实际上,给干部写考核材料就是在给他们“画像”。我们在写干部考核材料和领导班子考核材料之前,我们都要做大量的工作:听取被考核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述职,访谈干部和领导班子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发放干部和领导班子测评表,以及我们平时掌握的一些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被考核对象的特点来。只有这样被考核的对象的“像”才能得像、画得准。如果仅仅根据被考核对象的述职报告来写,有时就会将所有的被考核对象画成一个“脸谱”,根本起不到考核的作用。我在2007年参加的对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的考核中,我就是注意这样“画像”的。如在写溪口镇党委政府班子的考核材料时,我给他们的“画像”就是“班子中当地人占57%,但他们注意团结,坚持不搞‘小圈子’”,“7名班子成员中4名个性鲜明3名个性温和,4名溪口本地人,个体素质较高,分工明确,角色搭配合理,战斗力较强,适合山区工作特点”。在写农委班子考核材料时,我给他们的“画像”就是“班子变动频繁,但总体团结。区农委班子6年5次变动主要领导(李寿生—金德平—姚进—李福全—金德平),班子成员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动,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中间力量的支撑,班子团结状况总体较好”,“无论是2006年蚕桑事件,还是农牧两场改制,班子成员都始终战斗在一起,同甘共苦,直到事态平息,直到改革彻底,做到了关键时刻不缺位,主要领导不在能补位,在农业系统干部和群众中的威信较高”。我们在向部长办公会汇报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溪口镇的班子最好别动”,“区农委的金德平已经做过两次‘主持工作’,而且能带好班子,就应该给他‘扶正’”。因为“像”画准了,提出的建议自然就会有“说服力”,区委组织部和区委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关于典型经验的调查,在掌握基本技艺的情况下,要注重以下方面:

1、总结时要条理清楚。占有大量材料后,就要选材,做到“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怎样剪裁,关键在文章定位。就拿我为四个单位总结来说,水阳镇是水乡,发展的水经济,形成了水文化,所以我就以水组题。西林以前是乡,现在发展成全市唯一的仅有社区的城市街道,所以我就以这一变化组稿。澄江是有社区也有乡村的北门老工业区,我就以此开笔。老干局的材料主要是区委、政府和老干部局服务离休干部好了,成绩就出来了。有了总体定位,选材就不难了。西林的材料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材:一是:区划:让西林从“农村”走向“城市”;二是:改革:让西林由“农村”转型“社区”;三是:开放:让西林经济从“农业”转向“区街”;四是:搞活:让西林人生活更“快乐”;五是:稳定:让西林人的生活更“和谐”。第一部分实际上是西林的发展史,二、三、四则是中央的要求“改革、开放、搞活”,最后一部分是现在的现实要求,脉络比较清楚。

2、总结后要让人看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大量材料,各种类型的矛盾,要反复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本质特点、来龙去脉来论证其发展的趋势。水阳镇的30年发展材料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材:一是:水阳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商机”,不断创新,即使失败也要执着追求,不达目的不罢休。敢吃“螃蟹”,让水阳人均渔业增收1850元。二是:水阳人总不甘“囚”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渴望走出去,扬‘帆’出海,到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水阳每年有1.8万人次“圩底之蛙”跳出圩区,800多艘水阳船舶扬帆长江、闯荡沿海,直接经济收入2亿元。三是:水阳人总是“想他人所不敢想,为他人所不敢为”,积极投身改革,突出重‘圩’,让不能发展工业的“圩区”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区。从“藏富于民”到壮大集体经济,从“两水富民”到工贸强镇,原来“财政赤字”的“穷政府” 2007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这篇总结,就是通过与水有关的水文化展示:螃蟹、帆、圩是水乡气息,同时也代表了水产和水运业,体现出水阳人敢吃“螃蟹”的改革精神,扬‘帆’出海的开放精神,突出重‘圩’的发展精神。

关于调查报告的类型转换,《坚持“工贸强区”战略,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宣州区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原是横式结构的,但在《宣城工作》约稿时,我们把它改成了经验类的了。主观点是:宣州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实施“东向发展”和“工贸强区”中迎难而上,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举全区之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目前,以经济开发区(东区、北区)为龙头,水阳、狸桥、水东、古泉、寒亭、杨柳、金坝、西林、敬亭山、周王等乡镇分区和粮食产业特色园、孙埠木材加工特色园并行发展的“一区多园”已逐步成为承载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支持主观点的分观点是:

一、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一区多园”基础设施;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一区多园”大发展;

三、利用“一区多园”平台,扩大对外招商引资成果;

四、明晰“一区多园”发展思路,实现宣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在问题类调查报告中,我们分析出 “一区多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规划问题。

2、要素问题。(1)土地(2)资金(3)人才。

3、政策体制问题。

4、环境问题。(1)硬环境。用电、对外通道、杆线。(2)软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对策建议:

1、争取规划及时出台。

2、增强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土地方面。二是资金方面。三是人才方面。

3、加快理顺政策体制。

4、努力优化发展环境。(1)加快硬环境建设。(2)深化软环境建设。

“樱桃好吃树难栽”,调研报告好写头难开。那么我们怎么搞调查研究呢?在不断的实践中,我认为写好调研报告“功夫在‘写’外”,我总结的经验有三点,与大家分享:

一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剖题准备。我们接到的调研课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领导或上级交给我们的调研课题,一个我们根据思考自己拟定的调研课题。不管是哪种课题,在调查研究前,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剖题。也就是我们在拿到调研课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我们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后形成的调研报告给谁看?被调查的重点对象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调查?调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在反复的酝酿和比较后,选择最恰当的调查方式,确定最合理的调查对象,达到最佳的调查效果。我们在拿到科学发展观的调研题目后,我就把调研确定调查目的既要为上级组织服务,也要为同级党委服务,实行内外有别的调查方式。在调查组的组织上,因为范围涉及比较大,级别比较高,我们就请郭书记挂帅,从人员抽调上,因为是区委文件,就我们区委办责无旁贷;材料上报到市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参加理所当然;去年科学发展观讨论由区委宣传部组织,区委宣传部入选也在情理之中;区直单位调查,区直工委情况要清楚;科学发展与效能建设密不可分,区纪委有理由参与;根据党校教师平时在外调查少,我们也邀请他们参加了。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我们既选择了乡镇街道也选择了区直单位,既选择了经济单位也选择的民生单位,既选择了领导干部也选择了普通群众;乡镇街道选择上,我们既选择了南部山区乡镇也选择了北部水乡,既选择了合并乡镇也选择了没有合并乡镇,既选择了各方面成就突出的乡镇也选择了近几问题比较多的乡镇。在问卷调查的发放上,我们抓住召开全区性大会(全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动员大会)的机会发放了100份领导干部问卷调查表,到12个被调查单位时,着重发放给中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在调查方式上,我们选择先书面通知,要求被调查对象做好人员和思想准备;选择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认真统计分析原因;深入企业、市场、学校和农户家中与他们座谈。调查报告写好后,请各位参加调查的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才形成两份调研报告分别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区委领导。

二是“全面把握命题”设计问卷调查。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问卷调查,这是一种搜集资料来反映总体的有效方法。但在问卷设计及调查分析中,有人认为问卷调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不用学习,任何人都可以设计问卷。但实际上这样设计的问卷只是问题的简单堆彻,而且不系统,问题不规范,设计者往往想到什么就列出什么,遗漏问题较多,而且会有大量看似相关而实际上与研究者实际需要并不相符的问题出现。有人认为问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以为问卷可以包罗万象,所以忽略了其他调查方式的选择。其实问卷调查只是研究者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在研究者进行研究时,究竟那种方法更适合,这要根据研究者调查的主题与范围等因素来确定。有的调查者自己要什么资料不清楚。很多人对自己为什么使用问卷技术并不是很清楚,对于他们想通过问卷获得的资料也不清楚,因此虽然进行了问卷调查,但问卷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在问卷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突出表现为问题设计不规范、不科学;在资料分析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分析工具选择不科学,数据浪费现象严重。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问卷设计及调查分析中的基本方法与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一、问卷设计的基本程序

很多问卷设计者设计问卷的方法是想到什么问题就设计什么问题。其实问卷设计的好坏与前期的工作密切相关,只有做好问卷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问卷。通常的问卷设计程序是:探索性工作—提出课题—研究假设—概念界定—变项设计—指标设计—具体问题。研究者对于自己所研究的对象一定要比较熟悉(这包括经验方面和理论方面),应该争取在自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成为专家,就是说要掌握丰富的相关资料和理论知识。在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对自己的研究任务与想要获得的研究成果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在以上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相应的问题。就拿我们科学发展观调查来说明整个步骤:

课题:科学发展观调查 假设:发展不科学 概念:四个文明建设,发展,科学

变项: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效能建设;干部群众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指标:区领导,乡镇街道和区直各单位领导,村民和居民,村干部,企业主,个体户,教师,工人,中层干部等; 问题:您对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促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何看法?您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如何?您认为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会不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如果有该怎么办?您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方面有没有效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领导干部是关键,您认为有道理吗?我区“大力实施‘东向发展’和‘一主两翼’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否是科学的发展观?您对当前的招商引资措施满意吗?您对我区全民创业工作如何评价?您认为梯度承接给我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怎样?作为农业大区,你对我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措施和成效是否满意?您认为目前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效果如何?发展农村服务业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意义重大,您同意这个观点吗?十七大提出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您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区潜力如何?您对政府的服务能力、效率有何印象?您对目前机关单位的作风建设情况如何评价?您对当前的用人机制感觉怎样?教育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为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智力支持,你同意吗?民主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您的单位民主氛围怎样?你对我区实施的28项民生工程建设措施的满意度如何?你对我区现实稳定性的满意度如何?你认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应该指出,并不是一个课题的所有指标都能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有些我们必须去访问,或采取其他的方式获得我们想要的资料。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问卷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前言、主体和结语。在前言部分我们应该讲明白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简单的内容介绍、关于匿名的保证以及对回答者的要求,一般是要求回答者如实回答问题,最后要对回答者的配合予以感谢,并且要有调查者的机构或组织的名称,调查时间。

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应包括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些答题的说明。一般把问卷的主体又分为两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即关于个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问题;另一部分就是调查的基本问题。一般我们把这两部分分开,很多问卷出于降低敏感性的考虑把背景资料的问题放在基本内容的后面,这是可以的。对于回答问题的说明也要写清楚,如怎么写答案,跳答的问题,哪些人不回答等的说明,有经验的研究者还会留出编码位以便于录入方便。

最后一部分是调查的一些基本信息,如调查时间、地点、调查员姓名、被调查者的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记录。最后我们还要对被调查者的配合再次给予感谢。

三、问卷设计中的问题与技巧

在问卷设计前我们应该明白我们调查的对象,因为我们的问题是给调查对象看的,所以我们的设计必须符合他们的习惯。一方面我们的设计应尽量符合地方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我们对地方的整体情况及我们调查的背景资料应该有全面的了解。当然问卷调查可以采取自填式,即让被调查者自己填写;也可以采取访问式调查,即派专人带问卷向被调查者询问答案。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可以根据调查的难度、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研究者设计问题复杂程度等来决定。下面根据我们在调查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一些技巧性知识:

1、问题顺序的排列。问卷的问题不应是杂乱排列的,应该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我们把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容易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使被调查者感到问题好回答;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枯燥的问题放在后面;一般性问题放在前面,特殊性问题放在后面;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观念性问题;同类问题放在一起,这样回答者容易回答;开放性问题,即完全由被调查者自己回答,没有备选答案的问题放在后面。

2、题支可以设计成半封闭半开放式。即在备选题后再加一项“其他”并要求选这一项的回答者说出内容。这样可以弥补设计时的遗漏,而且我们在调查中往往会遇到我们预料不到的情况,所以半开放式问题给了我们空间。

3、涉及到隐私问题一定要小心,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4、在问卷调查中,尽量不要以行政命令来派发问卷,这样获得的数据往往不真实。

5、问卷调查时尽量不要他人在场。因为他人的在场也会影响回答者回答的真实性。

6、数据处理时要采取科学的统计分析工具,这样才不会浪费数据。

问卷设计与调查是一项实践性的课程,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卷设计与调查时,我们最好要进行预调查,这样可以减少错误,发现我们想不到的一些问题。

三是“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的“面越宽越好”。问卷调查的一般是被调查对象总数越多真实性越强,越少出现以偏概全的机率越高。根据调查的地域和范围,一般小的调查至少要100人以上,大的调查要达到上万人;县级及县级以下至少有100人以上,市级至少有1000人以上,范围越大人数越多。代表的面越宽越好。要综合考虑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地域等特征,以及对你调查结果的影响,合理分配名额或比例,尽量做到科学。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普查就是涉及到所的调查对象,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重点问题“问的越细越好”。有些时候,被调查人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意也不敢说出真相,这就需要我们调查人员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要加强保密意识,确保安全,让每个被调查者都说出真话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调查的真实性才会很高,才能真正达到调研的目的。

第三篇:关于从严治党的思考文章与关于党员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文章合辑

关于从严治党的思考文章五篇与关于党员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文章六篇合辑

关于从严治党的思考文章五篇

【篇一】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为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定不移推进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

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这一重要论述清晰界定其基本内涵和内在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整行装再出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

强化“从严”,高标准、严要求。一是在政治建设上体现从严。着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在正风肃纪上体现从严。着眼形成良好政治生态,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抓起,从整治“四风”问题入手,把纪律挺在前面,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严防“破窗效应”,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三是在反腐败斗争上体现从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推动反腐败斗争由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四是在强化监督上体现从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巡视、派驻、监察全覆盖,把强化监督作为首要职责,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发现问题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小错误演变为大错误,管住“好同志”到“阶下囚”的广阔地带。

突出“全面”,管全党、治全党。一是在党的思想建设上落实全面的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固本培元、补钙壮骨,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成为自觉,做到“有守”和“有为”有机统一,不断把思想力量转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强大动力。二是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上落实全面的要求。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认真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抽查核查,动态更新干部廉政档案,对“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及时核查处理,对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的严肃查处;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实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三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落实全面的要求。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良性互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不振、消极懈怠,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特别要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惩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等民生政策落实中与民争利的行为,严惩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深挖细查背后“保护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在增强执政本领上落实全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特别要增强学习本领,着眼建设学习型政党,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治国理政新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切实增强党治国理政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一是发挥政治优势,把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正确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领导,走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路径保障。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把党的制度建设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实现党的独特优势发挥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互促同进。三是统筹协调推进,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全过程。统揽“四个伟大”,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促进政府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全面依法治国。一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加强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确保党的主张贯彻落实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牢固树立敬畏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注重执政行为的合法性、程序性和权利义务对等性、公平正义性。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统筹推进。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四是注重改革和法治两轮驱动。认真梳理总结在依法执政实践中的新鲜经验,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化改革成果,同时以改革为动力规范和推进依法执政。

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社会新风正气。一方面,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恪尽职守、履职尽责。纪委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坚决查处违纪行为,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真正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打造清明廉洁的社会生态。另一方面,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并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查找根源、建章立制,铲除不良作风滋生土壤。通过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良好家风,推动化风成俗,使党风政风的好转有效带动社风民风的转变。

【篇二】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往往并非制度本身约束不严,而恰恰来自制度执行的松和垮。一些很好的制度在落实中形式大于内容,既不严又不实,起不到应起的效果。徒法不能以自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说有了制度是从严管理干部的上半场,那么下半场就要严格执行制度真正管到点上、严在实处,破解制度稻草人之忧。

功夫在平时,从严了解识别。立政之道,察吏为先。识人察人,历来不易,却是管理干部队伍的基础。要近距离接触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这既是组织部门管理好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弥补制度的约束局限性的需要。怎么了解?一是看平时,二是重实际,三是听口碑。工作中,要多研究在日常工作,实践一线、关键时刻、利益冲突时干部原生态的考核考察方法,了解干部的真实状态。通过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把目光聚集起来,形成相对一致和客观的评价意见。构建以集中巡访,日常走访,跟踪随访和部长约谈为主要内容的三访一谈,常态化了解从严管理干部队伍提供可靠的依据。

违纪零容忍,从严选拔作用。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从严管理干部,首要是在干部选任监督上,讲认真,确保从严的螺丝钉钉准,拧紧。工作中,要严明程序讲规范。通过全程纪实,把严格监督嵌入到民主推荐、考察公示、讨论决定、任职谈话等各环节,形成条目清晰、内容完整的真实档案,为步步监督、互不干涉内政环把关提供可靠依据。要严肃问责正风气。坚决防止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不讲诚信、不懂规矩,不守纪律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一查到底、问责到人,让组织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改进完善干部选拔作用的纪实制,实惠干部选拔作用每个环节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从严提醒督促。禁微者易,救末者难。干部出问题,皆是小处演变而来。对一些干部,组织上扯一扯衣袖,兴许就不会掉入泥潭。这就需要前移关口,时常提醒督促,让干部时时感到尺子在身边,始终知晓红线悬何处,头脑清醒行正道。工作中,要严早、严小,就是树立不治已病未病的理念,防病于未发,治患于未起。要坚持提醒谈话制度化,经常化,通过谈心谈话,加强思想教育。不仅提拔任职时谈,一有情况就要谈;不仅搞集中活动时谈,平时也要谈,从关心爱护出发引导干部廉洁从政。要加大诚勉力度,对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督促干部心存敬畏,做到讲规矩,守规矩。要建立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干部监督预警机制,形成常态化了解、研判、监督干部的预警链。

【篇三】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既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此带动管党治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工作动力,激发干事热情,练就过硬本领,注重实干实效,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上,真正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二要强化问题意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查找本地本单位和干部自身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全面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强弱项、补短板,以更好的作风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三要突出政治引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当前,正处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各级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地树立让担当有为者有位的导向,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励干部到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各级干部要忠诚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攻坚克难,为建设美丽陇南积极贡献力量。

四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深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真正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既督促各级干部依法依规依纪履职尽责,又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引导全市各级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履职担当、奋发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篇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高度,把从严治党问题提到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在一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公安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准确理解从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自觉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末端责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提升新的水平,为巩固和党的执政基础作出应有贡献。

一、要以筑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夯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早在1926年,党中央就提出“一切工作归支部”。习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质上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同样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只有责任到位,管党才能真管、治党才能从严。作为基层公安派出所既是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又是当地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属地管理与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原则,落实党建责任述职制度,每年底向镇党委、市公安局党委述党建工作。要切实履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纪检监察员监督责任,不断健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支部要明晰党建工作要领,列出党建任务清单,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内政治规矩,高标准做实党建工作中的每一项动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以不懈坚持问题导向为方法,不断完善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基层党组织要直面矛盾,在现实层面问题,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什么问题寄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试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量化标准,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行为模式进行量化,对具体工作开列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让群众一目了然,规范和明确基层权力运行的程序、环节、过程和责任。现阶段要突出党性修养和道德教育,让《党章》成为党的工作行动纲领。要制定具体实施工作方案,把强化党性修养和道德教育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明确每次例会、每月、每季的学习计划,坚决不搞空对空,坚持虚功实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引导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加强政治能力训练。要坚持每季度至少一次排查廉政风险点,重点围绕管事、管人、管财和执纪执法等权力运行过程及重、热点岗位职能,分析每个工作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风险等级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认真梳理关爱对象,建立关爱对象帮教档案,做到一人一方案,支部主要负责人每月对重点关爱对象不少于一次帮教谈话,每季度对重点关爱对象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同志不掉队。

三、要以从严推进作风建设为抓手,持续擦亮“效能如皋”党建品牌。党员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呼全市的投资形象和发展环境,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从严治党必须紧盯作风建设这个着力点。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三严三实”的标准,紧扣“从严、真抓、实干、创新”作风效能建设主题,切实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将具体要求变为行动自觉。工作中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习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不通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成效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班子作风建设和单位作风建设,抓住“关键”极为重要。各级基层支部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提升示范带头效果,持续保持作风建设以上率下态势。要用好“问责”这一利器。没有问责,责任就难以落实。要充分用好《准则》,充分释放制度蕴含的力量,对那些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的党员干部,必须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

四、要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要务,压实从严治党刚性要求。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充分认清党内反腐败斗争形势,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担当意识,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好在手中。始终坚持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同步建设,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称职,抓不好为失责”的政治定位,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挺纪于前,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大力加强执纪教育,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预防在先,推动党员干部明纪律、知敬畏、存戒惧,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党支部要通过争创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为载体,不断将廉政文化根植于党员内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支部政治生态。建立支部监督委员会,全面构建基层反腐倡廉监督体系,提升基层支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水平。

五、要以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为根本,努力提高党员民警拒腐防变的能力。对公安机关来讲,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重点落实《准则》、《条例》,使《准则》、《条例》成为严肃组织生活的重要指导。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从政道德教育以及维护和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政治防线。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做到政治合格、执纪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要面向全体党员,用好“三会一课”、“5.10思廉日”和“12.9国际反腐败日”,组织好廉政算帐月和廉政宣传月专题活动等教育形式,用好互联网,注重联系实际,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覆盖、无盲区,强化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

【篇五】

世界聚焦中国共产党正风反腐,其中缘由除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不乏对自身问题的观照

最近几天,一段从外部视角观察中国共产党正风反腐的英文视频迅速走红。短片中,很多国家的政党领导,高度评价了中共从严治党取得的积极成效。在纷繁变化的国际政治局势中,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治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为这个世界性命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参考。

任何一种权力安排方式,都可能会因权力限制和制衡不当而引发腐败问题。世界聚焦中国共产党正风反腐,其中缘由除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不乏对自身问题的观照。看一看过去这些天的国际新闻,腐败问题的全球性显露得很清楚:俄罗斯拿下涉嫌受贿的经济发展部长,印度为打击腐败、“黑钱”取消大额纸币,韩国检方以涉嫌向各大企业施压索捐巨额资金为由起诉“亲信门”首犯……美国学者福山日前在《外交》杂志撰文指出,特朗普竞选过程充分利用了民众对华盛顿政治献金的不满,但如果其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是靠他自己——“他太有钱了”,真正解决“美国式”腐败几乎无从谈起。从此类现实看,世界关注中共从严治党新实践,分析其中的政治决心和政策路径,也有助于为解决自己的问题找出路。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力反腐,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向好,世界的观感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演进脉络:从最初带着猎奇心态抢发高官落马的头条,到对“中国反腐不是一阵风”的由衷赞叹,再到时下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共从严治党视为当今时代“现象级”的政治实践,各类型深层比较、反思随之触发。“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曾指出,“反腐就是增加中共的软实力”,如今这一论断正逐步成为现实。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后,很多曾用“纸牌屋”的目光打量中国的观察家,开始转变自身习惯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打铁还需自身硬”等大白话背后的深意。中国独特的政治哲学、治理理念,也伴随着从严治党新实践的理论化、制度化,更为频繁地出现于全球主流政治叙述。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执政党能回避如何“管好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层次改变,在西方国家,英国公投“脱欧”、欧洲大陆右翼崛起、美国大选“反建制派”逆袭成功,一系列事件表明,各国长期累积的各类问题正加速作用于政治领域,主流政治力量完成重建是国家破壁前行的一个前提。政治转型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执政党加强自身治理更显关键。同时,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腐败往往还是贫富差距悬殊等多种社会问题的源头,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也会因腐败而大大提高。世界银行统计显示,腐败每年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财富损失在200亿到400亿美元之间。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不论是在哪一种文化中,腐化都是在现代化进行得最激烈的阶段最为严重”。发展中国家多处现代化爬坡期,执政党作为“关键少数”能否强化自我治理,对于国家整体向上突破更是必不可少。

面对各国在执政能力、高质量治理方面的共性需求,中国从严治党实践的世界意义更为凸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全面从严治党所展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力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成败所在、中国的兴衰所系,也在不断给予世界新的视角、新的思考。

关于党员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文章六篇

【篇一】

搞好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能力。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员干部练好“调查研究”功夫,是成就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

调查研究,顾名思义,先调查再研究。调查重在摸清情况、找准问题,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研究重在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为服务决策提供参考。党员干部练好“调查研究”功夫,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增强政治自觉。开展调查研究,是为决策提供服务的。对党员干部来说,调查研究不是私事而是公事,不是份外事而是份内事,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要做必须做好的事。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增强开展调查研究的政治自觉,坚持“抓工作调研在先”,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决不能嫌麻烦、图省事。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陈云同志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做到问题不搞清楚调研工作就不停步、不罢休。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重点是围绕中心工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工作要讲求重点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查研究就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落实中心工作,加强整体谋划,把握工作节奏,使调查研究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讲求调研成效。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成效,取决于调研选题务实,调研方式方法科学,调研深入认真细致,统计分析精准到位。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如果选题“不接地气”、过程走马观花“作秀”,那么结局定会有“花”无“果”。

严格纪律要求。下基层调研,不是放任自由,也要讲规矩守纪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一线工作法”,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影响调研对象单位正常工作,不搞“一窝蜂”“打狼式”调研,树立良好党员干部形象。

【篇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加强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规律,达到提升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巩固工作成果的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认清所处的时情、势情,可以认清事情的本质,可以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

在实际工作中,完成调查研究工作,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以观摩取代调研,调研时由基层安排,调查方向完全随基层意愿展开,这样往往听不到最真的声音,看不到最实的问题。还有的走访以看文件、听汇报为主,没有深入基层查找问题,更做不好成果转化。

想要用好“调查研究”,必须做到“心至”与“身入”相结合。“心至”是指实施调查研究时,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实施前必须做足功课,提前准备好调查研究所需的资料;实施后,要根据采集的情况和数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深加工”,做好成果转化。“身入”是指要身体力行深入调查研究前线,走进基层,走进一线,决不能凭经验、拍脑袋,关起门来做决策。

在新时期,我们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做到“心至”与“身入”的同时,还要坚持理论学习。要深刻明白做好调查研究,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大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和群众,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找出问题症结,拿出对策措施。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篇三】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于去年12月在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继承和发扬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只有这样,制约发展的一些重大瓶颈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破解。

“扑下身子”,倾听真话。调查研究的前提,在于有正确的态度。只有“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调研者与群众的情感距离,让群众真情表白。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这昭示我们,只有“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才能摸实情、知实底、得实效。求真务实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秉持的政治品格,而勇于倾听基层群众的实话、“牢骚话”,正是这种可贵的政治品格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真心对待调研对象,才能听得到真话、摸得到真情,调研成果才能提供决策依据。

“不抱成见”,广开言路。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摸清底子、找对路子、解开扣子。没有打破条条框框的勇气,没有一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是不行的。1961年,刘少奇在湖南农村进行了为期44天的蹲点调查,他多次告诫调查组“不能够抱着成见去搞调查研究”,终于“了解一些这个大队的真相”。同年四五月间,周恩来到河北武安县伯延公社走村串户。当时,社员群众最关心食堂问题,但都不敢说食堂不好。周恩来平易近人地与农户问长问短拉家常。一位农民直率地说出心里话:“这两年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又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两年,连你也会没有吃的。”周恩来向这位农民进行追问,终于弄清了实情。根据调研,党中央意识到了农村问题的严重性,此后的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作出了取消供给制的重大政策调整。是否体现真调研、真发现、真解决,是检验调研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要求,调查研究不预设问题、不预设场景,坚决摒弃为调研而调研的“应景式调研”。

“解剖麻雀”,以点带面。调查研究的价值,在于真正从典型实践中归结出一般性结论和规律,以指导工作。毛泽东大力倡导“解剖麻雀”等典型调研方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个别,指导一般。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是过去常用的一种调研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是管用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能够切实深入蹲点调研,把一个个具体的案例研究透、分析明白,以此作为掌握情况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交换、比较、反复”,辩证分析,既有“点”的视角,又有同类、非同类比较横向“线”的视角,还有交换意见“面”的视角。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基层到高层、从纵向到横向,不断地修正、补充、完善对调研问题的认识和决策。这种辩证系统分析的调查研究观,很值得学习。

【篇四】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延安时期,他又强调,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我们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

扎实调研,群策群力,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在焦裕禄同志身上,体现着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闪耀着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务实光芒。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调查研究至关重要。没有建立精确、详细的培训数据库,难免出现“重复培训”“培训专业户”的现象,难以做到培训“不落一人”。尽管党校每年都安排教学人员,深入全县各单位进行干部培训需求调查,主体班次设置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对于培训的质量评估,以往所采取的方式是在办班即将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教学评估表,让学员现场进行测评,没有在培训完成后对学员进行回访。由于缺少事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及事后的培训质量跟踪回访两个重要环节,影响了培训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注重调查研究,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篇五】

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组工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引起重视,扎实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不断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要保障调查研究能够在组织系统“落地生根”,就必须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调查研究工作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头上,领导干部要亲自抓、带头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态势。同时,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发扬艰苦细致的优良作风,真正号准人民群众脉搏,形成高质量、高水平、高价值的调研成果,从而达到“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

调查研究不是去基层游览风光、走亲访友,更不是滔滔不绝的纸上谈兵,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除了要“身入”“心至”外,还要形成具体的调研成果,不能只“研”不“调”,更不能只“调”不“研”。要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实行分类分级应用:对质量较高、研究领域比较前沿的调研成果,进行推荐刊登;对较为成熟、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推进形成规范性意见、文件;对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建议和做法经验,形成调研参阅类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对一些暂不能形成具体规定和制度,但有助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成果,推动转化为理论文章。通过实行分类分级,确保“调研成果”不开“空花”,结出“果实”,真正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重要参考。

【篇六】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讲看齐,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在筑牢思想防线中增强看齐意识。要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专题辅导与举办报告会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动学习贯彻,要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坚守纪律底线,就要做到对党忠诚。对党的理想信念要忠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推动广大党员强化党性观念、增强看齐意识。推动广大党员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创造新业绩。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加强调查研究思考认识发言2

加强调查研究思考认识发言2

心中有方向,行动有力量。调查研究不是“瞎子摸鱼”,更不是“闭着眼睛捉麻雀”,唯有找准切入,方能有的放矢。要聚焦重点难点,在选题上“精雕细琢”,从党政关注的重点、社会关切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和创新关联的难点中定主题、选课题。

要聚焦问题导向,哪些方面问题突出就聚焦到哪些方面调研,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重点在哪个环节调研,坚持实践需要什么就从什么着手,下足准备功夫,真正找准和着力点,确保调研方向不偏。

干部沉下去,问题提上来。调查研究不是“指手画脚”地“挑毛病”,不是“走马观花”地“赏风景”。要始终保持“泥土味”,多一些明察暗访,多一些“突然袭击”,不打招呼不说目的,走进基层走进一线,原汁原味听实话,原原本本察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淡化“官念”,引导基层讲真问题、真讲问题,既听得赞同声,更听得“牢骚声”,大胆吸纳意见,找到差距、不足和失误,真正把情况摸准、摸透。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研不仅要立足“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要注重解决难题,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有时限。

要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继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分析,掌握规律、发现奥秘,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助推工作蹄疾步稳、一路向前。

第五篇:关于基层警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思考

关于基层警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思考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财物大流动的加剧,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警力不足日益成为困扰基层公安机关的一大难题。因此,在警力无法得到完全保障的前提下,整合警力资源,坚持内部挖掘,是新势下基层公安机关充分履行保驾护航职能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基层公安机关警力现状调查研究思考

警力就是指警察的综合战斗力,它既包括警察的数量,又包括警察的素质,以及对警察的组织指挥、后勤保障等多种因素。在当前公安机关开展的“三基”工程建设中,要提升基层的实力和战斗力,关键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配置警力,这既是缓解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二十公”精神,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文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为例,对基层警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据此就解决基层警力不足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思考和对策。

一、当前警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局现设有12个派出所、5个综合部门、11个业务部门及区看守所,其中巡特警大队与治安一大队合署办公,户政科和经济文化保卫大队合署办公。全局目前有在职人员542人,其中在职民警534人,离岗退养2人,正式职工6人。在分局534名在职民警中,派出所民警330人,占全局警力数的61.80%;刑侦大队、特警治安大队、看守所民警116人,占全局警力数的21.72%;局领导和办公室、政工纪监、行政科、法制科、科技科等机关综合部门民警46人,占全局警力数的8.61%;其他业务部门民警42人,占全局警力

7.87%。

目前,分局机关和基层警力配置比例相对合理,在全市五个老城区中,派出所警力配置比例最高并率先达到60%以上的标准,综合部门警力配比列五城区末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实战和基层单位警力不足,警力缺口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总体警力与工作量不相适应。拱墅区地处杭城北部,辖区多为城郊结合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2003年年底,全区有常住人口29.2万余人,流动人口19.5万余人;截止2006年底,全区常住人口30.7万余人,流动人口26.8万余人,流动人口的年增长率达到12.48%,在职民警与实有人口比为1:1077。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全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全区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和压力日益繁重。2006年刑事发、破案和治安案件受理、查处数均比2003年有了较大幅度地增长(如图所示),但与之相对应的是2006年警力数与2003年相比只增加了4.09%。公安工作任务的增长量与警力的增加数存在较大的差距,警力总量凸显不足。

2003年 2006年 比较

外来人口 19.5万人 26.8万人 37.44%

刑事案件破案 1016起 2085起 105.22%

治安案件受理 3280起 4812起 46.71%

治安案件查处 2498起 3700起 48.12%

警力 513人 534人 4.09%

(二)机构设置过细导致警力分散。现行的公安机构设置是根据专业分工和社会治安发展需要,逐步扩充建立起来的。省、市、区各级都基本保持业务对口,这致使机构过于分散,警力资源配置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一线警力的合理配置。1999年以来,分局对应上级部门的机构设置,先后增设了经侦大队、禁毒大队、科技科、治安二大队等部门,机构设置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同时,由于业务工作细化,业务部门单设,基层警种越分越细,派出所警种由早期简单的内、外勤警种细分为材料、信息、户籍等内勤警种以及治安、刑侦、社区、巡逻等外勤警种。由于机构和警种设置过多过细,一方面造成领导多、内勤多、会议多、信息传递不畅,各部门多头布置工作,加重了基层负担。另一方面,导致机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限制了警力资源整体效能的发挥。如将禁毒、经侦等部门从刑侦部门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项专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强,但内在联系却复杂化,形成了“先把一个整体分成两半,再想办法把两者衔接起来”的现象,造成警力资源的浪费。

(三)民警文化结构不尽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目前,全局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民警475名,占总数的88.95%,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民警有59名,占总数的11.05%,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同时,在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民警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函授、远程教育等方式取得,约占了50%以上,“含金量”(相对全日制学历而言)相对较低。二是专业结构不平衡。一方面,公安院校毕业生比例偏低,社会招警、军队转业干部比例偏高。目前,分局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公安的民警有227人,其中166人为公安院校毕业生,只占全局警力31.09%,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招警或军队转业干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犯罪形式的多样化、智能化,公安机关越来越需要既具有公安实践经验又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但目前队伍中“万金油”型民警较多,专业技术型民警偏少。除法律、公安类外,全局经济、计算机、文学、外语类等专业人才只占8.2%,既懂得经济、外语等专业知识,又精通公安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民警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全局有30周岁以下的民警156人,31-40周岁的民警172人,41-50周岁的民警160人,50周岁以上的民警47人,全局平均年龄37岁。近年来,为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各级公安机关在招警方面加大了力度。2003年以来,分局新增警力(含军队转业干部)90人(平均年龄30.4岁),且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这在极大地充实基层警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军队转业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如近期新分配的14名军队转业干部平均年龄37.1岁,“老兵新警”现象突出。分局25周岁以下的民警为34人,仅占了6.37%,比例相对偏低。

(五)高强度工作下的疲劳应战。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繁重的工作压力,近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发扬“忠诚、团结、务实、拼搏、奉献”的拱墅公安精神,奋勇争先,全局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成绩背后更不容忽视的是因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2006年全局民警值班备勤和加班约1416168小时,年人均加班(含值班备勤)约2652小时;按8小时/工作日计算,折合加班331.5个工作日,基层派出所民警加班则更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民警的身体素质日益减弱,在2006年的全局民警健康年检中,参检民警439人,其中查出患有各类疾病的有428人,体检无殊的人员仅为11人,只占参检总人数的2.5%。民警普遍感到身心疲惫,早衰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警力效能的发挥。

二、当前警力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的偏差影响警力的科学调配。警力不足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但如何看待警力不足的问题,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内部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偏差。近年来,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十分重视,在改善办公条件、完善装备设施等方面投入较大,每年也有警力增加,但对警力不足的突出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仍不够,对民警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认识不足,硬件设施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警的工作效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同时,公安机关自身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一些偏差,将警力不足等同

于数量上的绝对不足,忽视了内部挖潜,很少考虑如何对现有警力实行科学调配和合理使用,警力调配机制不完善,如何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民警素质上下功夫仍显不足。在分局目前短期内不可能大量增加警力的情况下,要研究解决好警力不足这个问题,警力绝对数的增加不是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要科学调配使用警力,发挥警力的最大潜能,否则警力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二)非警务活动的牵制影响警力效能的提高。由于受公安管理体制、公安经费供给渠道以及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特殊需要等因素的影响,非警务活动占用了大量的警务资源。如110报警每天都要接到处理噪音、工商纠纷、邻里纷争、家庭求助等大量的非警务的求助电话,有的甚至超过一半以上。对于这些报警和求助,民警必须及时出警,否则就会引发群众的不满和投诉。随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安机关每年还要承担相当数量的安全保卫工作任务,其中商业性活动也占一定比例。2003年以来,分局平均每年要参与西博会、体博会、烟花节、动漫节及大型文体活动等各项安全保卫工作任务43余次,且每年数量都在呈上升趋势,这些安全保卫工作少则半天,多则持续一周以上,大量占用了警务工作时间。同时,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2003年以来,分局处置发生在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676起,涉及处置警力近30000人次;基层派出所也往往要派出大量警力配合镇、街道开展拆违、城市综合管理等专项治理工作。无论是哪类非警务活动,都耗费了大量的警力,加剧了警力的紧张程度。不仅使基层民警疲于应对、心力交瘁,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日常公安工作的开展,弱化了公安机关专业职能的发挥,也成为了一些妨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案件的诱因。

(三)公安自身定位的偏差影响警力的职能发挥。社会治安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必须形成政府领导,综治委协调,公安、劳动保障、税务、财政、建设、工商、计生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在综治工作中公安机关起着主力军的作用,但其前提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其他职能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才能使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责。当前,几乎所有的综治工作,包括大量的民事纠纷和应由有关政府部门负责的行政管理工作,都压在公安机关一家身上,使基层公安机关警力原本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再如原110提出的“四有四必”的承诺,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是很难做到位的,而做不到的承诺造成的负面效应对公安机关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不仅影响了公安机关专业职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使队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于应付的状态,厌战情绪由此而生。

(四)教育培训工作的不适应影响警力的素质提升。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人民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为公安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全面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又对民警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分局为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每年都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2004年的实战技能培训、2005年的岗位大练兵、2006年的苦练基本功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民警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当前培训工作整体水平不高,针对性和实战性不够,致使民警缺乏主动意识,实效不明显;民警在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中的工学矛盾相当突出,在参加“战训合一、轮值轮训”等集中培训的同时,往往由于考虑到耽误本职工作而心挂两头;民警个体执法素质也参差不齐,个别民警执法水平不高,独立工作能力差,甚至极少数民警连最基本的笔录都不会,这与现实执法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队伍知识结构的更新、整体执法素质的提高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五)公安保障的不到位影响警力的警心凝聚。警察是一个危险系数高、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的职业,而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层民警还承受着工资待遇低、警务保障不足等困扰。一是警力需求得不到保障。受到政府财政和全区公务员编制的影响,在工作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分局警力总量不能同比增长,工资待遇也不能与工作量成正比增长。在警

力来源方面,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公安院校生招警数偏少,新警专业化程度偏低。2003年来,分局新增加民警90名,其中公安院校生仅为19名。二是执法环境得不到保障。在日常执法活动中,由于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对民警执法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有的动不动就投诉,反管理、抗拒执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分局共查处侵害民警合法权益事件106起237人,其中刑事拘留52人,治安拘留119人、罚款24人、警告31人。民警在正当执法中被谩骂、殴打的有385人次,其中有144人次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三是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由于城区经济状况不同,民警工资待遇和生活福利与其他老城区相比差距过大;受非领导职务职数的限制,大多数民警政治待遇无法得到较好地解决。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挫伤了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由此造成近年来警力“进得多、出得也多”的情况。2003年以来,分局民警辞职、外调等自然减员的有47人,虽然每年都在加大招警力度,但警力的绝对数增加较少,近两年来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三、解决警力不足矛盾的思考

解决警力不足,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编制,扩充队伍。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上更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在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争取编制和保障的同时,立足内部挖潜上下功夫,在优化警力配置上做文章,从科学使用警力资源、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科技强警上寻找出路。只有如此,队伍的战斗力才能得到提升,警力不足的矛盾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一)向体制要警力。从科学用警的角度出发,理顺公安体制,形成向基层倾斜的警力调配机制。一是要精简部门。要本着统一、高效的原则,从有利于指挥、执行、监督、协调的要求出发,逐步合并职能交叉或职能相近的部门和警种,进一步明晰职责,减少内耗。就分局来说,可以尝试大批部门“上下对口”设置的惯例,通过合署办公等形式,减少机关警力内耗。目前分局已实行户政与经文保、巡特警与治安一大队合署办公,今后还可根据实际考虑将经侦、禁毒等部门,办公室、行政后勤等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通过精简机关,把警力最大限度地向基层一线和实战单位倾斜,建立起“小机关、大基层”的架构,使一线实战部门警力得到充分保证。二是要做精机关。分局机关要注重向“指导加行家”型方向发展,机关各部门要切实负起决策、指挥、监督、检查、考核、人事管理以及为一线办案单位提供业务工作专家意见等职能,给予基层指导和服务,便于基层更好地开展工作。三是要保障基层。要以基层一线单位辖区治安状况为主要参考指标,并客观综合管辖地域、人口、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设置警力系数,按警力系数配置警力,分局提出的用数据常量指导警务是比较好的尝试(把警力设置为数据常量之一)。要最大限度地把警力下到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使基层和一线实战部门警力不低于总警力的85%,基层派出所警力始终保持在60%以上。同时,对新分配民警原则上要在派出所工作三年以上。在待遇和职级上对基层民警予以倾斜,以此激发基层和实战部门的战斗力。

(二)向素质要警力。警力素质是优化警力资源、提高警务工作效益的关键。一是要优化进口机制。应以全市为单位,市局按民警人均工作量比例每年统一确定各区公安编制数,报各区人事局备案,改变目前因各区财政状况不同而带来的警力配置和增长的差异。要进一步加大院校生比例,特别是公安院校生的比例。要增加刑事技术、文秘、宣传等专业方面的人才。要重点加强对报考公务员加入公安队伍的民警的警察职业先行教育,尽可能避免出现对警察职业不理解而不安心或不适应公安工作等情况。二是要完善在职教育机制。为适应社会治安形势需要,民警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懂五会”的基本要求对一些年龄稍大的民警而言也普遍感到吃力,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提高及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等。因此,对于每天疲于应付的民警来说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公安部要求县(市)、区公安局都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培训师资,但作为分局毕竟在场地和师资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培训质量也难以保

证。各县(市)、区公安局的自训以公共知识更新为主,相对专业的培训应由市局统筹安排,可以按警种、分年龄,以轮训的方式进行(警衔晋升培训可代替轮训),培训人员每期不超过分局总警力的5%,并按一定期限每2年轮训一次为宜。同时,在培训的课程设置上要考虑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民警的业务技能和政策法律水平。三是要畅通出口渠道。民警工作强度大,适应能力要求高,但目前公安机关中进口把不住、出口疏不通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因此,在严把新警素质的同时,我们还要健全和完善民警出口交流制度,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公安部门要积极努力,对优秀的民警和中层领导可以进行跨行业推荐交流或挂职锻炼;对因年龄、体能、心理、素质等原因难以适应公安职业要求的民警,可以遵循本人自愿与单位推荐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到其他合适的部门工作,完善民警交流机制。

(三)向效率要警力。改革和优化警务机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公安工作的效率与效益。一是向警务模式要警力。要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范围,明确民警的职责范围和执法权限,从根本上缓解警力调用的随意性。同时,要结合治安实际,不断创新警务运行机制,保持警务工作的张力与弹性。近年来,分局推行的弹性、错时、轮班工作制,以及机关民警参加街面防控巡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派出所警力不足的矛盾,赋予了派出所民警在工作安排上适当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因此,要以“警务前移延伸、警力下沉实战”为切入点,通过尝试扩大巡逻车巡区(以区属为单位,形成由全区统一调配的巡逻机制),依靠综治力量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等方法,整合现有警力资源,科学设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警务模式,实现现有警力资源科学利用的最大化。二是向科技要警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公安工作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安科技就是我们的第一警力,公安工作要上新台阶,必须要实现由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警务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我们在公安科技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打防控平台、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应用,为警务增效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实现以信息化引领维护稳定、侦查破案、防范控制、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各项警务活动,实施精确打击和规范化管理,促进警务工作现代化和效能最大化,加大专业人员轮训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和高科技装备的专业队伍已迫在眉睫。三是向社会要警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进一步加大对群众的普法教育力度,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和观念,引导群众全力支持和配合公安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投诉,确保民警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同时,要通过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建氛围,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步伐。要依靠党委政府做大做强巡防队伍,发挥基层治保组织、义务巡逻力量、户口协管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在基层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安宣传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准确反映治安形势,客观反映民警工作的疾苦,以及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危险和,多宣传具有平凡事迹的典型民警,取得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亲合力和公信力,为公安工作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提高公安执法效益。

下载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的几点思考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是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安工作适应形势任务需要、......

    思考助力做好组织工作

    思考助力做好组织工作作为组织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功底、坚定的理想信念,也需要凡事能提前谋篇布局,打好提前量,思考各种存在的可能性,“行一步,必思想先行百步”。党建工作......

    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x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当前正处在各项重点建设的机遇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各类社会复杂矛盾叠加显现期,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呈现出......

    做好警卫几点思考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圆满完成警卫任务的根本在每次警卫任务明确后,分局领导都非常重视,及时召开警卫工作部署会,围绕着如何解决任务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警......

    做好扶贫工作思考

    做好扶贫工作思考 做好扶贫工作思考 据市扶贫部门统计,2015年底全市还有农村贫困人口45.29万人,其中33.5万人属于民政部门低保等政策救助范围。据市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全市救助......

    调查研究2010年第八期——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思考

    SAWS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调查研究 第8期 (总220期) 2010年5月14日 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思考 河南煤矿安监局 许胜铭 按:河南是......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意: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第一、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第二、从根本上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把身子扑下去,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