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研究2010年第八期——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思考
SAWS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调查研究
第8期(总220期)2010年5月14日
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思考
河南煤矿安监局 许胜铭
按: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辖国有重点煤矿170处。2009年全省国有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5,同比下降91.9%,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但国有重点煤矿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在短期内对邻近小煤矿的兼并重组也给安全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作者结合河南省国有煤矿安全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国有煤矿 安全发展 思考
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有河南煤化、中平能化、郑煤集团、义煤集团4个省属煤炭企业,辖国有重点煤矿170处。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部署 “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国有重点煤矿产量1.29亿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5.8%,同比上升4.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19人,同比减少8起、90人,分别下降28.6%和82.6%;百万吨死亡率0.15(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76),同比下降91.9%,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但国有重点煤矿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短时间内兼并重组相邻相近大批小煤矿也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以下简称《通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现结合河南国有重点煤矿的发展现状,浅谈对促进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
一、国有重点煤矿在安全发展中的主要做法
(一)用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引领煤矿安全发展。各集团公司坚持安全发展新理念,把“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从大家的头脑中清理出去;树立了正确的业绩观:出产量、出效益是业绩,不发生事故更是业绩;弘扬安全文化,使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深植于广大员工心中,为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提出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零理念,提出“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组织零违章、系统运行零隐患、操作过程零失误、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奋斗目标,国有大矿与资源整合矿井实现安全理念、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三统一”。
(二)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各集团公司领导、机关部室包厂矿,厂矿领导包区队,区队包班组,班组包员工,责任到人。如中平能化集团将集团公司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分为35个安全督导组,包厂矿、包目标、包任务、包责任,将安全考核与企业绩效考核挂钩、与主要负责人政绩挂钩,确保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三)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坚持隐患排查重在“排”,隐患整改重在“改”,运用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监控的力度。郑煤集团实施“隐患闭环管理法”,每周召开一次安全隐患重点监控协调会,每月开展瓦斯、水害、顶板“三项评价”和机电设备可靠性评定,根据“三评价一评定”结果辨识重大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按照“五定原则”整改隐患,重点监控,形成了预先评价—信息采集验证—辨识重大隐患—过程重点监控—最终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中平能化集团坚持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开展瓦斯区域治理战役,对具备保护层开采的10对矿井实施保护层开采,对不
具备开采保护层的矿井实施高抽巷或者低抽巷工程,对双翼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采区在两翼各设臵一条专用回风巷,实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开展“消灭”炮采工艺战役,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适合综采的矿井坚持上综采设备,不具备上综采的矿井,采用配备悬移或滑移支架,全公司各矿井消灭了炮采工艺,杜绝了采面顶板事故。实施底板灰岩水区域治理工程,安排区域治理工程项目44项,完成泄水巷工程量3436m,完成井上下水文钻探工程量28544m,灰岩水总疏放量达到了1912 m/h,区域最大水位降低值66m,区域防治水效果明显。
(四)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从安全投入、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技术进步、装备更新和改善作业条件等方面,着重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河南煤化集团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管辖的永煤公司四对矿井综采综掘机械化100%,连续多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义煤集团公司强力推行大断面支护,结合各矿井实际,要求中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24 m,东西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18 m和14 m,彻底解决了巷道压力大、影响行人、运输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只让职工走上下巷”的人性化理念,共安装人车33套、猴车13套,全公司14条大巷和32条斜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运送人员。
(五)强化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把强化“双基”建设,作为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
3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大力学习推行中平能化集团“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落实班组长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增强班组的自我管控能力,杜绝习惯性违章指挥现象,加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筑牢煤矿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郑煤集团明确了安全区队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健全区队管理制度,规范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指挥行为,提高了区队领导班子成员隐患排查、辨识和处理能力,增强了区队业务保安能力。中平能化集团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创建,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严格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形成了浓厚的“达标创优”氛围,普遍推广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全面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河南煤化集团把工资分配机制引入安全管理,把煤炭企业工资总额的30%作为安全结构工资进行浮动,实施安全结构工资正向激励机制。
(六)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各集团公司普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力推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规范管理行为和职工作业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严格按章作业和按标准施工的良好习惯。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话安全”、“安康杯”竞赛、“安全访谈”、安全文艺表演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矿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为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郑煤集团开展技术研讨和知识更新讲座,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或外聘专家
教授每半年讲课一次,各生产业务部室负责人每月讲课一次,煤矿矿长或总工程师每季度讲课一次,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因素
(一)矿井自然灾害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矿井瓦斯等级不断升级,一些低瓦斯矿井逐渐升级为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二是全省深部开采矿井普遍受承压水威胁,国有大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小煤矿多数水文地质情况不清,受老空(窑)水威胁严重。三是矿压和冲击地压问题严重,有11处国有重点煤矿开采深度超过800米,7处矿井发生过冲击地压。四是煤层自燃严重,绝大多数矿井受自然发火威胁,自然发火期一般为3-5个月,最短为7天。五是地热成为新灾害,有12处煤矿、47个作业地点温度超过26度,职工作业环境恶劣。
(二)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没有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生产与调整经济结构、安全生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搞形式、走过场,安全投入不足,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场管理滑坡,“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三)资源整合矿井安全基础薄弱。大多数整合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差,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技术管理人员少,一线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工,安全隐患多,矿井抗灾能力弱。部分国有煤矿对整合矿井重整合轻管理,资金投入少或者不投入,甚至假整合,只收管理费,安全监管失控,存在违法违规生产行为。
(四)矿井安全保障程度较低。由于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特别是因小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引发事故多发,全省绝大部分小煤矿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可能引起煤炭短缺、煤价上升,诱发国有大矿基建矿井急于盲目扩张上项目,违反建设程序,出现边设计、边报批、边建设、边生产的“四边”工程,甚至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有的建设项目盲目提工期、赶进度;生产矿井超产欲望强烈,“三超”现象严重,致使采掘接替紧张,安全生产系统不合理,安全设施不牢靠,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保障能力差,极易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矿井安全条件与新标准新规定还存在一定差距。去年,新修订了《煤矿安全规程》,新颁布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但目前部分矿井的安全条件与新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贯彻落实。如突出矿井区域性“四位一体”防突工程和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等,还达不到新标准新规定的要求。
三、推动保持国有煤矿实现安全发展的对策措施
1.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使各类生产安全
事故继续下降,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继续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对于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目标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重点煤矿应当在这方面率先垂范,在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制度的规范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立考核等各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2.牢固树立生产安全事故零死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定不移地牢固树立生产安全事故零理念,树立“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的预控思想,把“零”理念贯穿于制度执行、系统运行、设备状态、生产组织、人员操作、隐患排查、监督考核等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力争实现“矿矿无隐患、人人无违章”的理想目标和“安全无事故”的奋斗目标。去年,我省煤矿89%的矿井实现了零死亡,这充分说明了只要真抓严管,煤矿是完全可以不出事故的,要彻底根除“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落后错误思想,让零死亡的安全理念扎根矿山、深入人心。
3.建立健全党政问责制度。根据《通知》要求,煤矿企业应抓紧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整改评价、企业绩效工资中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的分配、职工就业准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新制度新规定,从制度上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规定,煤矿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一并问责制度,集团公司、煤矿、区队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分别包矿、包区队、包班组,把各级安全生产责
任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各级领导下井带班跟班制度,四点班、八点班带班矿领导必须与工人同入井、同升井,加大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矿井安全生产不下达死亡指标,凡发生死亡事故,分管矿领导就地免职,主要领导降职,坚决让不履行安全职责的干部“丢面子、丢票子、丢帽子”,切实加大事故惩处力度。
4.深化煤矿瓦斯防治和整顿关闭攻坚战。在瓦斯治理方面,要紧紧盯住抽、采、掘比例,紧紧盯住区域和工作面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促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方针、健全工作体系、落实抽采基本指标和防突规定,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继续做好小煤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整顿关闭工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若干规定》,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生产、新建、资源整合等各类煤矿企业必须达到该文件规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模、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该规定继续生产的按照非法违法行为处理,依法予以关闭;强力推进小煤矿兼并重组,争取年内基本完成省骨干煤炭企业规划内的兼并重组任务;继续加强对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监管,要将资源整合矿井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与本部大型骨干矿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做到真整合、真投入、真管理,严防假整合、假技改、偷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5.加大安全投入。坚持按需投入,重点突出,主要解决支护改革、采掘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等薄弱、关键环节,提足用够安全生产费用。对照新颁
布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新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增补瓦斯、防突、水害治理工程和措施,特别是瓦斯和水害区域治理,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坚持科技兴安,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推广综采、综掘、岩巷作业线以及变电所等机房硐室无人值守、皮带集中控制、监测监控等方面适用的智能化、自动化、数控技术与装备,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和落后的支护方式,增强矿井防御灾害的能力。
6.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建立横分层次竖分系统的网络化隐患治理结构,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各类隐患进行量化细化,视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分类分级。加大对新隐患排查,强化隐患现场处臵,严格落实“重患必停”;同时加大对老隐患治理督办,按照职责分工,将重大隐患列入年度监控重点,实施领导包案、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对重大隐患必须挂牌督办,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必须淘汰,该实施停产整顿必须停产整顿,未经验收不得擅自恢复生产。通过规范安全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实现由随意检查向规范检查、由现场检查向系统检查、由具体隐患检查向过程管理检查转变,形成“从上向下查隐患,从下向上查责任”的工作机制。
7.强化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基建矿井的建设单位负安全监管总体责任和施工单位负安全施工主体责任的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齐监管人员,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双方协调齐抓共管,坚决杜绝抢工期、赶进度、边建设边生产、重进度轻安全、重生产轻技改行为,防止因工程不到位、系统不完善、设施不完善、设备不配齐、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而发生事故。
8.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建立班组每班、区队每旬、矿井每月、集团公司每季度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设备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控制与考核,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二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安全诚信企业建设,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完善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逐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班组长、农民工和新员工岗前培训,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岗位操作技能。四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演练,防止因撤离不及时或救援不适当造成事故扩大。
本期分送:总局党组成员、煤矿安监局领导,机关各司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
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调查研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编
第二篇: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
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 安全发展的思考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总工 许胜铭
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全省有河南煤化、中平能化、郑煤集团、义煤集团4个省属煤炭企业,辖国有重点煤矿170处,2009年生产原煤1.29亿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5.8%;百万吨死亡率0.15(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76)。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短时间内兼并重组相邻相近大批小煤矿也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认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对搞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实现煤矿安全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
本文拟结合安全监管总局全面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以下称《通知》)的要求,结合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的发展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狠抓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努力实现安全发展的一些主要做法
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部署 “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全年生产原煤1.29亿吨,上升4.2%;发生事故20起、死亡19人,同比减少8起、90人,分别下降28.6%和82.6%;没有发生死亡2人/起以上的事故,百万吨死亡率0.15,同比减少0.68,下降91.9%。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一)用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理念引领煤矿安全发展
1.大力推进煤矿安全零理念。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提出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力推行安全结构工资和安全“双基”建设,实现集团公司重组后安全理念、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三统一”,基本上实现了“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组织零违章、系统运行零隐患、操作过程零失误、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义马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秉承“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和“安全零事故”的安全理念。郑煤集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通过树立全新的安全理念,把“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从大家的头脑中清理出去;树立了正确的业绩观:出产量、出效益是业绩,不发生事故更是业绩,而且是最重要的业绩;在安全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使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深植于广大员工心中,为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中平能化集团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各级管理层的安全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将集团公司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分为35个督导组,包厂矿、包目标,包任务,包责任,对原煤生产、建设和重点地面单位实行包矿(厂)安全督查。义煤集团公司领导、机关部室安全包矿,基层领导安全包区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安全工作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使煤矿安全工作能够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同时,形成了强烈的员工安全责任氛围,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大胆参与安全管理,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企业内部关注安全生产、支持安全管理的舆论氛围,牢牢掌握了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入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建立机制、制定规则、严格考核、督促检查,摸索出很多排查治理隐患的管理办法,隐患排查重在提升“排”字,隐患整改落实重在提升“改”字。
郑煤集团通过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管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长效机制,实现了“隐患的闭环管理”。每月开展瓦斯、水害、顶板“三项评价”和机电设备可靠性评定,根据“三评价一评定”结果辨识重大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列入重点监控名录,根据隐患严重程度逐级落实责任,进行重点监控。对资源整合矿井,凡“六证”不全的30万吨以下矿井和矿井通风系统不独立、不可靠,工作面没有通过集团公司“三项评价”,突出煤层工作面超采、超掘,突出煤层工作面串联通风,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或经常处于临界状态,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电气设备失爆,受水害威胁没有采取可靠措施等13种情况,必须立即停产,检查人员可以先下达停产指令,后向公司领导报告。一个月内被集团公司停产整顿2次的,矿长和安全矿长到集团公司做检查。停产整顿期间只允许通风和排水。集团公司领导和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实行包矿监管,分公司和煤矿一把手负责排查治理隐患。郑煤集团安全生产口的领导,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隐患重点监控协调会,通报重点监控的隐患按期整改情况。对完全整改到位的予以注销,对没有按期整改的,责任人要说明情况,进一步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盯紧盯牢,直至隐患消除。建立健全了预先评价—信息采集验证—辨识重大隐患—过程重点监控—最终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
中平能化集团完善四级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隐患辨识评估、分级管理、整改治理和监督检查制度,做到隐患排查整改严格按照定计划、定措施、定进度、定资金、定责任人的“五定”原则,逐项整改,重点督查,逐项验收,逐一销号,形成隐患排查整改的闭环管理。坚持机电安全隐患超前防范治理,全面开展矿井提升、通风系统、压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皮带运输、轨道运输七个机电运输系统化安全评价和系统化治理活动。通过系统化安全评价,查清系统存在的隐患、问题和薄弱点,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大型固定设备基本实现了台台完好,井下电气设备完好率达到了95%以上,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达90%以上;在高瓦斯和高突矿井应用了电气防爆检查管理系统,实现防爆电气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并加大电气失爆责任追究力度,基本杜绝了电气失爆现象;提升运输设备安全保护设施基本做到了齐全、灵敏、可靠,实现了提升运输无事故;高度重视安全供电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发电、输电和供电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措施,改造4条35KV线路,确保了安全供电,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证。创新检查方式方法,采取干部包矿、安全业务保安部门巡回督察、重点监察、跟踪检查、全面检查等多种形式,督促隐患整改。对上级部门、集团查出的重要隐患,逐月梳理,建档管理,挂牌督办,定期调度,确保隐患按计划整改。对发生事故和查出严重隐患的,及时进行责任追究处理。
河南煤化集团建立了“集团公司--子公司--矿井”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形成了“抓系统、系统抓”管理格局,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安全理念、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的“三统一”。建立了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安全投入和职工培训“四个”安全效果评价体系,及时对瓦斯和防治水灾害情况进行超前性评价,对安全投入和职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健全了“集团公司—子公司—矿(厂、处)—区队(车间)—班组”五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分级监控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活动。把隐患消灭在现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包括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技术进步及装备更新换代,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
河南煤化集团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连续多年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大系统,治理大隐患,落实资金8.87亿元,完成安全技改项目配套投资5.29亿元,更新改造供电系统等设施和设备2640多台套,完成瓦斯治理、防治水系统等大型技术改造项目86个,并分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2009年治理重大安全隐患178项,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有效地防范了事故发生。永煤公司矿井综采和岩巷机械化装岩率已经达到100%,综合掘进机械化率也达到了80%以上,2009年创出了产量3462万吨,人员零死亡的好水平。
义煤集团公司加大安全投入,一是对4对矿井排水系统、1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更换了无煤安标志设备,全年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6.89亿元。二是强力推行大断面支护,结合各矿井实际,要求中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24 m2,东西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18 m2和14 m2,共施工和扩修大断面进尺3200余米。通过实施大断面支护,彻底解决了巷道压力大、影响行人、运输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在井下干了几十年、爬了几十年”已经成为义煤的历史;某矿断面增大后,工作面瓦斯由0.5%下降到0.2%;某矿风井负压由3790Pa下降到2200Pa;千秋矿和跃进矿去年先后发生多次冲击地压,巷道受损断面缩小,但没有造成人员伤害。大断面支护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极大改善了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对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只让职工走上下巷”。把安装机械运人装置作为民心工程、效率工程、福利工程来抓。通过积极努力,共安装人车33套、猴车13套,随着去年11月24日观音堂公司25区下山人车的投入使用,全公司14条大巷和32条斜巷全部实现了“职工只走上下巷”,为2万余名职工上、下班提供了便利。机械运人装置的投入使用,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使职工上、下班缩短了近两个小时,而且极大提升了安全保障系数。李沟公司职工对机械运人装置的投入使用深有感触:“一辈子下井都是跑上跑下,做梦也没想到现在下井会这么方便”。
中平能化集团大力开展瓦斯区域治理战役、“消灭”炮采工艺战役,实施底板灰岩水区域治理工程。在瓦斯防治、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及水害防治方面基本实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消灭”了炮采工作面、区域疏水降压效果明显。编制印发了《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建设指导意见》,并将2009年确定为全面实施区域瓦斯治理的攻坚年,确定8对矿井实施示范化矿井建设。各矿井认真落实瓦斯区域治理规划,优化调整生产布局,大力开采保护层,实施顶底板预抽巷等瓦斯治理工程。对具备保护层开采的10对矿井实施保护层开采;对不具备开采保护层的矿井,实施高抽巷或者低抽巷工程。同时,对设计双翼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采区,两翼各设置专用回风巷,实施区域瓦斯治理工程70项73293m。实施水害区域治理措施。制订了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完善了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系统和矿井防排水系统。以灰岩承压水防治为重点,强力推进灰岩水区域治理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加强水患严重区域和周边小煤窑水患的防范,认真探索并落实独具特色的“查、探、堵、截、疏、排、防、躲”综合防治水措施,坚决做到水文不清不准施工,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不准施工。2009年共安排灰岩水区域治理工程项目44项,完成泄水巷工程量3436m,完成计划的112.07%;完成井上下水文钻探工程量28544m,完成计划的93.0%;灰岩水总疏放量达到了1912 m3/h,区域最大水位降低值66m,部分区域的疏水降压效果明显,己庚组煤层受水威胁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积极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为重点,推进矿井支护改革。对适合综采的矿井坚持上综采设备,不具备上综采的矿井,采用配备悬移或滑移支架,形成“综采+悬移(滑移)”的生产格局,提高顶板管理的安全保障能力,杜绝了采面顶板事故。
郑煤集团对区域瓦斯治理实行补贴政策,制定了底板岩石抽放巷、保护层开采措施工程补贴考核办法。突出矿井编制区域消突计划,所列工程进入集团公司维简资金或安全费用投入计划。地面系统抽采瓦斯浓度达到10%和井下移动系统抽采瓦斯浓度达到8%的,按实际抽采瓦斯纯量0.3元/m3进行补贴。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搞好水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直管矿井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整合矿井做到“预测预报、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开展了《超化矿23采区东翼防治水技术研究》、《超化矿深部水平开采防突水技术研究》、《白坪公司寒灰水疏放试验》等多项科研技术攻关。加大投入,实施防治水重点工程。对4对矿井的断层进行了超前预注浆(断层水);1对矿井的老空水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了4对矿井排水系统的增容改造和1对矿井寒灰疏水降压试验等防治水重点工程,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在资源整合矿井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每个矿井配备专用探水钻机不少于2台,充实了资源整合矿井防治水的技术、装备力量。
(四)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强化
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双基”建设,夯实煤矿安全管理基础。
1.大力推行班组建设。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大力推行中平能化集团“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建设,落实班组长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增强班组的自我管控能力,减少习惯性违章指挥现象,加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筑牢煤矿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2.强力推进“双基”建设。河南煤化集团一是把工资分配机制引入安全管理,把煤炭企业工资总额的30%作为安全结构工资进行浮动,实施安全结构工资正向激励机制。二是执行每月考核制度雷打不动。坚持在每月把所有成员单位考核一遍,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级班子的奖惩和全体员工的收入挂钩,及时兑现奖罚,三是层层落实安全“双基”考核责任,建立了成员单位对矿、矿对区队车间、区队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四级” 安全管理考核体系。
3.大力开展安全区队建设。郑煤集团明确了安全区队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通过区队建设,完善区队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和区队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指挥行为和职工的作业行为,提高了区队领导班子成员隐患排查、辨识和处理能力,增强了职工业务保安能力,强化了安全文化建设,培育职工安全理念。形成了尊重职工、关心职工的氛围。进一步完善班组安全网络,强力推进资源整合矿井班组安全网络建设,所有矿井建立了安全互保网络,安全教育培训网络。建立了以安全为核心的班组考核体系,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巩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4.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中平能化集团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创建。认真制定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和措施,严格量化、细化考核标准,深入开展“五优”矿井创建,形成了浓厚的“达标创优”氛围,普遍推广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全面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郑煤集团严格日常瓦斯管理,对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从重处罚。超限浓度一次罚款1-3万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浓度超过1.5%,停止采、掘至少3班;发生一次非伤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罚款10万元。
5.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战场在井下。各级管理干部只有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才能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现场的实时变化,保证各项指挥决策的客观、科学和可操作性。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矿级领导带班制度在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五)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义煤集团公司加大安全培训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开展了全员准军事化训练,强化“两述两化”的考核落实,努力提高每个员工的执行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全年共培训和复训“五职”矿长93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86人、特殊工种6750人;各单位自培复培职工10084人,职工持证率达到100%。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话安全”、“安康杯”竞赛、“安全访谈”、安全文艺表演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矿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和实操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严格按章作业和按标准施工的良好习惯。实现了员工行为标准化、行动军事化;做到人人无违章,人人身边无隐患,人人安全无事故,达到个人安全保班组、区队和矿井安全的目标。
郑煤集团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员工素质。一是加强安全工作资格培训。对各生产矿井“五职”矿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全部安排到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持证上岗。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利用各矿四级安全培训机构进行“班组长变安检员换岗”培训。对所有班组长登记造册,安排计划,集团公司分期分批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各矿组织换岗实践。三是组织技术研讨和知识更新讲座,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集团公司半年组织一次专业技术讲座,由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或外聘专家教授讲课;各生产业务部室每月组织一次技术研讨或讲座,由处长、副处长、主任工程师主讲专业和管理知识;直管矿井、分公司每季度由矿长或总工程师组织开展一次技术讲座。加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培训。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安监局长亲自出题对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口矿处级干部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张榜公布。邀请中国矿业大学俞启香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教授先后到集团公司进行防突知识讲座,集团公司领导、安全生产部门、各矿总工程师、通风防突副总、防突科长等参加培训300多人。四是强力推进准军事化管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和职工带薪脱产培训等工作。五是落实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规定,在三个矿进行试点变招工为招生,不再招收新农民轮换工,缺员在技工学校毕业生中招聘,对已招录的农民工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训模式,提高了职工的整体队伍素质。全年共举办全员强制脱产培训464期,培训职工16245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9123人次;培训”五职”矿长212人次;培训新工人5321人次,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六是广泛宣传,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矿区电视台开设专栏,发表电视讲话,播放安全教育片;开展了“安全生产百里行”活动,在《郑州矿工报》开辟安全月巡礼专栏,举办安全月征文,并组织了“班组长话安全”征文比赛。在6月14日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咨询日,进行安全签名8978人,展出安全宣传板报586块,安全宣传图板432幅,安全宣传条幅501条,参加安全宣誓人员5800人; 6月15日至21日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集中开展井下水害和瓦斯灾害预案演练、夏季“三防”预案演练、地面消防预案演练等,共演练应急预案19种101个,参加演练总人数6466人次。集团公司还举行了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文艺演出,观看职工达30000人次。河南煤化集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强化了安全教育培训;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操作法”,强化特殊工种实操训练。共组织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培训4464人,培训各类特殊工种人员21597人;举办区队长、班组长培训班72期,培训人员13522人,培训一般工种人员35.16万人次。通过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做到了危险再认知、意识再提升、防范再加强。通过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活动,激发了职工学习积极性,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和技术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各单位利用井上下安全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安全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引导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已逐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强力推进和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使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并发力于基层,为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及时编制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事故的应急演练。2009年各成员单位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56次,检验了应急预案,锻炼了救援队伍,强化了协同机制,提高应急反应和事故处置能力。
(六)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
郑煤集团不间断的开展安全生产整治活动,深化安全隐患治理,根据国家局“三项行动”的总体部署,抓住安全生产的防控重点,不间断地开展了安全整治活动。一是开展“一通三防”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通风系统、监控系统、抽采系统、通风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及专业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审查,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二是开展了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采掘作业地点现场进行重点检查,开展作业规程专项措施评比、防冒顶和冒顶处理技术攻关等活动。三是开展雨季“三防”大检查和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检查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推进防治水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防治水业务培训。四是3-9月份机电运输系统连续开展斜巷运输的专项整治活动、立井提升系统的专项整治活动,井下供电的专项整治活动、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活动。消除矿井机电运输方面的安全隐患。五是对资源整合矿井通风系统和矿井防排水系统进行审查。七月份组织对资源整合矿井通风系统和矿井防排水系统进行了一次审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六是加强地面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自救器、危险化学品和幼儿园安全设施等专项检查。七是加大安全夜查和突击检查力度,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保证了安全生产。集团公司特别安全监察大队和各矿安全监察小分队,不间断组织夜查和节假日、双休日检查活动,狠抓四点班和零点班安全薄弱环节,防止节假日领导空岗,出现管理漏洞。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安全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并在矿工报上公示。
(七)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紧急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2.22”瓦斯爆炸、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8”、黑龙江新兴煤矿“11.21”特别重大瓦斯事故发生后,河南各煤业集团均在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安全办公会,通报事故情况,要求各生产矿井认清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并采取紧急措施。
中平能化集团切实加强特殊时期安全管理。一是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2〃22”瓦斯爆炸事故后,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立即召开安监局全体人员会议和业务处室负责人专题会议,布置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监督和监管工作;领导干部值班,深入厂矿和现场查岗。二是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认真执行,防范重大事故和零星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两会”期间安全生产。三是为吸取重庆同华煤矿“5〃30”突出事故教训,对15处将要揭煤地点的措施,集中进行了会审;按照集团公司安办会要求,组织高、突矿井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召开“一通三防”例会,对淮北海孜煤矿和重庆同华煤矿突出事故进行分析,对“一通三防”工作重新作出安排部署。四是在四矿“6〃24”皮带着火和八矿“6〃30”瓦斯突出事故后,分别召开了吸取四矿“6〃24”事故教训现场会和八矿“6〃30”事故技术分析会,就如何吸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提出了具体要求。五是认真吸取平顶山新华四矿“9〃8”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工作。集团及时召开了安全稳定紧急会议,对安全与稳定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布置。印发了《关于深刻吸取新华四矿“9〃8”事故教训 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突出抓好安全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尤其是对高庄矿等14对30万吨及以下矿井,分别进行重新检查验收,重新批复恢复生产。六是黑龙江龙煤集团新兴煤矿“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后,集团主要领导明确提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事,强化管理,转变作风,严防死守。要求各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严格按照“五个到位”要求搞好重要地点、重点工程、大型检修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对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审核,现场管理进一步落实干部跟班盯岗制度,逐级落实好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值班的管理规定》和《关于认真开展冬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两个文件,集团组织检查组深入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七是认真安排部署阶段性安全工作。加强了五一、十一、安全生产月、夏季“三防”、冬季“三防”等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分别制订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坚持安全监督检查不断线,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
义煤集团安全活动扎实有效。坚持“一月一活动,月月有重点”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开展了“百日安全会战”、隐患排查月、支护改革、瓦斯治理、质量标准化和“五优”创建、安全生产月、防治冲击地压、防突、应急预案演练、机电运输安全整治等专项活动,及时总结推广了一些矿井的先进经验,促进了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2010年河南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发生事故可能性预测 一是企业和单位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煤矿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到位,可能发生瓦斯聚集、地表河流洪水泄入井下、老空水淹井等重特大事故。二是受恶劣天气的影响,随着采深的加大,瓦斯、煤尘、水、火、冲击地压威胁日益严重等自然灾害影响,因防范措施在现场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监管不严、应急管理工作跟不上,产生地面线路破坏引起的大面积停电、煤与瓦斯突出、底板透水等重特大事故。
三是矿井整合过程中及整合后,短期内难以按大矿标准配足配齐被整合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因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时刻都有可能引发的重特大恶性事故。
四是企业干部作风不扎实,职工习惯性“三违”造成机械伤害、顶板冒落、触电等零星事故。
五是由于绝大部分小煤矿在整合期间或整合后的一个时间段处于被停工停产状态,可能引起煤炭短缺、煤价上升,诱发国有大矿基建矿井提工期、赶进度,生产矿井提产量而超能力生产,客观上降低安全施工、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思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就是要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下降,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体实践就是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方法就是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
(一)突出预防为主,着力做好事故防范,需要在安全文化理念上不断提高
1.全面提升和牢固树立零死亡理念。去年89%的矿井实现了零死亡,说明绝大多数矿井经过努力,可以做到不伤亡。坚定“一切隐患都可防治,一切事故都可避免”的观念,扭转“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观念,让煤矿必须和应该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2.完善事故防范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安全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实现由随意检查向规范检查、由现场检查向系统检查、由具体隐患检查向过程管理检查转变。实现“从上向下查隐患,从下向上查责任”。
要健全危险源辨识体系,执行隐患“零报告”制度,实现班前、班中、班后全过程的安全监控,做到超前防范,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矿井全面排查,要有“体检”表。并向集团公司报告当天排查重大隐患情况;集团公司有关业务部室分专业系统编制安全检查表,规范检查内容。建立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及隐患整改评价制度。
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建立好横分层次竖分系统的网络化隐患治理结构,依据安全检查表对矿井、采区、工作面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分级进行实施隐患闭合整改。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要按“五定”(定标准、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原则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抓好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危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地点必须实施停产整顿,未经验收不得擅自恢复生产。在淘汰落后及安全性能低的生产技术、工艺,提升装备的保障能力方面;宏观上要年年有计划,逐年有规划。
3.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要完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矿井质量标准,强化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设备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控制与考核,实现矿矿按规划达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要强化“抓系统、系统抓”,实现系统管理专业化,各专业都必须按照规划达到质量标准化等级。二是要坚持班组每班、区队每旬、矿井每月、成员单位每季度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安全许可制度,严把技改和新建项目安全准入关。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构建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安全管理体系,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危险源、事故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要加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等职业危害治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条件。
4.推进煤矿瓦斯防治和整顿关闭。落实瓦斯抽采利用的各项政策和技术措施,强化以先抽后采为重点的瓦斯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小煤矿资源整合、改造重组和关闭,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方式整合小煤矿,建立完善小煤矿正常退出机制。强化服务监管职能,进一步规范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整合矿井要做为各集团公司安全工作安全管理的重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资源整合矿井的重点监控。要将资源整合矿井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与本部大型骨干矿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做到真整合、真投入、真管理。一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向整合矿井输入国有大矿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规范各个岗位工作标准,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规范管理行为和职工作业行为。二是要重点督促矿井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完善并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大整合矿井安全投入力度,更新改造现有生产系统、生产设施和装备,完善巷道布置、通风设施、供电排水、提升运输、监测监控等大系统,使各个系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四是加强职工队伍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依法对资源整合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组织资源整合矿井到国有大矿学习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五是整合矿井基础差、底子薄,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强化安全管理,列出进度时间表,在最短时间内缩小与本部矿井差距,逐步向本部矿井标准赶齐,不断提升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六是加强对各公司安全考核工作。狠抓各分公司对集团公司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隐患治理落实情况等,全面推动分公司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确保整合矿井安全健康发展。
(二)突出落实责任,不断加大安全问责力度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投入、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齐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对企业及其负责人给予处罚。扭转“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对所有矿井不能下达死亡指标。凡发生死亡事故,分管矿领导就地免职,主要领导降职,坚决让不履行安全职责的干部“丢面子、丢票子、丢帽子。”加强以班组建设为重点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抓示范,推先进,深化“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学习,注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学习和推广应用。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加大安全权重。实现班组自理、员工自律。
(三)加强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
继续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企业培训的基础作用。继续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的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注重培训的实用和实效性,开展好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和安全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整合矿井开展全员培训,2010年要做到将所有矿井、特别是整合矿井的员工轮训一遍。二是要抓好培训计划和责任落实。要抓好对矿处级管理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矿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知识和管理才能;各矿井要抓好对区队长和班组长的培训,进一步增强区队长和班组长事故预防、职业危害的辩识、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按照各自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对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和实际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安全管理和岗位操作技能。必须保证所有职工全部达到持证上岗。对集团公司和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区队长、班组长、防突员、通风调度员、防治水信息员、安全生产网络信息管理员等专门制订培训计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原则,进行专门培训,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要一步到位,绝不能“驾校学车,路上练车”。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顶岗、替岗。强化就业准入制度,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各类人才的安全素质和水平。
(四)加强安全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1.加大安全投入。坚持“科技兴安”战略,抓紧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支护改革、采掘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重点继续抓好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的落实。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大力推广综采、综掘、岩巷作业线以及变电所等机房硐室无人值守、皮带集中控制、监测监控等方面适用的智能化、自动化、数控技术与装备,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增强矿井防御灾害的能力。大力实施安全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可靠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支持安全生产重大信息化项目,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把安全科技进步纳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做到安全技术与建设项目“三同时”。
2.加快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在煤矿瓦斯灾害综合防治方面建设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必须将瓦斯区域治理工程与采掘部署、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确保抽、掘、采平衡。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严格落实《防突规定》。
3.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积极推广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鼓励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逐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程标准,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坚决遏制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要制定完善小型煤矿等中小企业机械化、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4.着重抓好基建矿井的安全施工工作。严格落实基建矿井的建设单位负安全监管总体责任和施工单位负安全施工主体责任的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齐监管人员,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双方协调齐抓共管,坚决杜绝抢工期、赶进度、边建设边生产、重进度轻安全、重生产轻技改行为,防止因工程不到位、系统不完善、设施不完善、设备不配齐、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而发生事故。
5.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加快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挖潜矿山抢险救援力量发挥作用。矿矿都要建立辅助救护队,实现关口前移,建立救护队井下跟班制度,把灾变消灭在苗头状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研究推广煤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及技术。防止因撤离不及时或救援不适当造成事故扩大。
6.突出预防为主、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监管和落实责任。抓好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以及重点时段春节、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汛期等,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着力抓好“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各项宣传活动,举办“安康杯”竞赛等安全宣教活动,推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普及安全知识。要将安全宣传工作日常化,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活动,进一步营造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建设安全诚信企业。
第三篇:煤矿安全大检查重点:
煤矿安全大检查重点:
1、《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落实情况;
2、是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持证情况;
3、规章制度、岗位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建设)费用提取使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落实、隐患整改等情况;
4、矿井基础资料(各种设计、图纸等);
5、矿井通风瓦斯管理情况;
6、防治水综合措施落实情况;
7、矿井防灭火、防冒顶工作落实情况;
8、电气设备、提升运输管理情况;
9、采掘布置、生产(建设)计划情况;
10、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情况;
11、劳动定员管理情况;
12、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13、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
14、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建设)行为等。
第四篇:促进国有林场加快发展的思考
促进国有林场加快发展的思考
西宁市塔尔山林场 张鸿英
西宁市塔尔山林场始建于1970年,建场前身为财贸农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央领导人提出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方针的号召上,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绿化积极性,使林场的绿化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经周边村民和各大厅局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和林业职工的不懈努力,使场区所辖的近80%以上的林地全部整地或播种过柠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荒山造林初见成效。截止目前,林场所辖的8960亩荒山,其中已成林3860亩,灌木林1800亩,疏林地870亩,宜林地1430亩。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30多年的建设,林场已修建上山道路8.3公里,修建砖混结构护林房2间,瞭望塔1座,土木结构护林房4间,场部基础设施从无到有,水、电、路三通,办公区修建二层砖混楼200平方米,修建砖混平房、车库约780多平方米。三是育苗得到重视。我场苗圃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建场初期为适应荒山造林要求,我场开始培育苗木,已建成 20多亩较规范的苗圃地,并对苗圃地有林地充分利用开发,发展第三产业,开办餐饮业,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坚持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增强群众意识,努力提高林场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努力培育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林场各项事业发展。
改革二十多年来,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产业、推进林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二是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中林、幼林多,针叶林多、阔叶林。三是以苗木销售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四是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基本上延续计划经济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六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不能较好的体现多劳多得。七是林场内部管理薄弱,缺乏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八是林场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国家拨款和贷款基本没有,靠林场自身积累难以解决林场扩大再生产。为此,必须加快国有林场改革,理清发展思路。其发展思路主要是:以直接追求解决效益我目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和保护下,按照市场解决规律的要求落实林场自主权,使林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确保国有资产
当前,林业事业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六大工程,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为林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有林场有着数十年创业积累的基础,有着吸纳人才,为人才大展身手提供广阔舞台的条件,因此,国有林场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始终不渝地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和第一要务,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快国有林场建设步伐。今后工作的思路是:
一、坚定不移地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一是搞好科学总体规划,依托大南山总体规划,做好塔尔山景区规划。二是严格选用优良树种,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实践,适应林场造林的主要树种有云杉、油松、河北杨、白榆、山杏、暴马丁香、青杨等。三是培育壮苗。四是大苗上山营造混交林。
二、建立项目储备库。积极申报油松采种基地、有害木处理中心、干旱浅山地区油松造林示范基地、大果沙棘种植基地等项目。
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腾飞。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应技术和引进新品种,促进科技成果转换为现现实生产力。确保科技经费的投入,舍得投入,善于投入,把科技经费用好、用活。建立人才机制,使各类人才脱颕而。
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管理制度不严、管理水平低的状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加强林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场务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狠抓管理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坚持做到“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重点增强林场积极实力。
五、拓宽发展空间寻找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思想上引导,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有效地发展壮大自营经济队伍。林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林区发展的局限性,在林区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走出去拓展道路,发展外向型经济,可采用股份制、联营等方法解决投资问题,走出林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国有林场经济工作步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继续实现“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人员优化重组结合资源的优化重组,将有限的行业资金与人员分流结合起来,实现资金―人员-资源一体化的改革;大力兴办经济实体,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强林业的活力,劳动者转变为既是劳动者,又是资产拥有者和经营者,有效发挥国有林场职工积极性。
七、继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要不断改革林场经营机制,充分调动每个职工参与林场改革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股份制改革和国有民营化造林机制改革的力度,扩大林场非公积极成分,创造一切条件让职工尽快致富。
调
研 报
二00五年十二月一日 告
第五篇: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思考
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思考
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调查,入世后一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已有20%的优质客户流失到外资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作为来自外部冲击的最前沿阵地,应如何应对我国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和交流以及新的竞争格局,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完善发展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金融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对外加强贸易融资的创新力度、进行国际业务操作模式的改革三个方面做一论述。
一、国际业务发展的战略调整
服务于大企业,抓大项目是国有银行经营战略上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有企业出现了经营上的困难,形成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同时由于各家银行提供的服务产品雷同,在争取大客户、大项目的激烈竞争中,无奈的价格战,导致业务量上去了,收益却不明显。
外资企业是外资银行同我国银行竞争的主要目标客户。外资银行凭借其国际网络、资金、技术、产品方面的优势。令外商独资企业更倾向于同国际化的大银行进行一体化的合作。随着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企客户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南京爱立信熊猫倒戈事件,这一事件暴露出中国银行在同外资银行竞争当中的不足之处。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构成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工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进出口权,进出口贸易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得到的银行融资仅占整个融资比例的2%-3%。一方面国有银行在同国有企业的合作中,经济效益差强人意,同外资银行争夺外企客户又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在面临入世的新形势下,应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络优势,以及对市场和业务行情的熟悉和了解,发展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作为服务对象,培养国际业务新的增长点。
二、加大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力度,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
贸易融资同具体的贸易紧密联系,每笔贷款都有还款来源,具有周期短,风险小的特点。目前在入世过渡期内,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其渗透市场的重头戏。外资银行通过推介形式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打开了市场,带动了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取得良好的中间业务收益。据统计国有银行90%的收益来自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目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加快,据预测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贷款利率走势向低,存款利率走势向高,存贷利差的缩小会进一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收益。相比之下,国外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则达到40%以上,提供结算代理咨询等中间业务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着创新研发不足,产品单一,将贸易融资视同其他高风险贷款对待,审批经办手续繁琐,忽略了贸易融资风险较小,需要简便快捷的特点,使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主要城市,外资银行出口结算业务市场占比已达到40%以上。
南京爱立信倒戈事件起因是该公司在2001年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需要提高现金收入,因此提出了要求银行提供“应收账款的无追索买入”这一产品,这是国际银行通行的贸易融资产品,银行无追索的买入公司的应收账款,并在保险公司对此项业务进行投保,银行可以向公司收取较高的费用。在我国保险公司还不了解也没有开展此项业务,这样中国的银行就要独自承担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无法满足客户的这一需求,而花旗银行可以提供此项服务,国有银行丧失了高端客户。
因此,国有银行应加大贸易融资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对企业客户的授信,简化贸易融资贷款审批程序,审核修改现有的贸易融资管理办法,在理顺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灵活多样的贸易融资产品,满足各种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以此带动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的发展,扩大中间业务收入。
三、加强结算业务管理,构建单据处理中心,加大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
国际结算业务是一项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专业化较强的业务,英语是工作语言,同时需遵循国际惯例,信用证业务遵循UCp500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业务有UCp522托收统一规则,还有UCp525银行间偿付规则等,而与之相关的贸易又是千变万化的,需要严格地掌握,灵活地运用。因此合格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语言和惯例,还要研究各种案例,积累经验,掌握贸易、运输、保险和法律等相关的知识。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国际结算人才队伍是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基础。
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原来大多是粗放式的经营,专业性较强的结算业务都是在柜台上办理,将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混在一起,由于权限管理上的漏洞和结算人员素质水平低,发生了不少案例,给银行造成了一定损失和不良的国际影响,形成了国际结算业务是高风险的业务的错觉。如何划清风险控制和业务拓展的界限,实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并且树立高水平、高效率的形象呢?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单据处理中心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将有经验的、高素质的国际结算人员集中起来,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对国际结算业务进行集中处理。单据处理中心作为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国际结算业务的安全运作。前台的客户经理负责业务拓展,审核贸易的真实性,以灵活多样贸易融资产品为服务手段,捕捉市场信息,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带动国际业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