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在2021年全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会上的讲话
干部在2021年全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分析我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形势,总结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措施,启动全市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查找不足,深刻把握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重要意义
自X年X月开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制定出台《X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实施办法》,界定了逃废银行债务具体范围,明确了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责任分工及警示约谈等惩戒措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同志去年专题召开了全市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工作会议,针对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进行了专门强调。今年X月,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又召开了全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专题调度会议。整个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导调度一环扣一环,扎扎实实开展。二是监测体系日趋完善。驻X银行机构依托现有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完善了风险企业日常监测体系,密切关注企业非正常经营活动以及逃废银行债务的苗头和信息,及时报告涉嫌逃废银行债务情况。建立了全市逃废银行债务情况季度报送机制,X银保监分局组织银行业机构,按季度上报本机构掌握的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情况,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三是治理工作全面展开。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按照“一企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对辖内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开展甄别定性、警示约谈、督促整改和联合惩戒等工作。四是刑事司法处置加强。公安机关认真履行刑事打击职能,加大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刑事处置力度;司法机关对涉金融案件实行快审、快判、快执行,加大对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的司法处置力度。对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和个人起到了极大的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五是舆论声势逐步形成。借助集市、商贸会、展览会等大型群体性活动开展现场宣传,深入宣传打击逃废债务政策措施等,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对逃废银行债务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在全市形成全民关注、舆论施压的社会声势,营造了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当前各类金融风险隐患相互交织,特别是有的企业故意违约,对金融秩序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从我市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调度情况看,截至目前,辖内银行业机构上报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共计X家,贷款余额合计X亿元,欠息合计X亿元,涉及X家银行,其中贷款金额X万元以上的X家。另外,从各县市区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情况看,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个别县市区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较慢。公安刑事处置和法院司法处置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打击震慑作用还不明显。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认清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实形势,深刻把握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首先,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逃废银行债务问题不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就解决不了,金融环境必定日渐恶化,直接影响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其次,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涉及到违法犯罪风险、债务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问题,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工作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全市安全的金融环境和稳定的金融秩序。第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力举措。逃废银行债务风气蔓延,必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诚信风险,因此要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健康的金融“生态圈”。
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依法从严从快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一要明确打击重点。目前,X银保监分局已提供了两批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名单,随后,将提供第三批名单。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X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实施办法》中逃废银行债务的X种行为,对照X银保监分局提供的涉嫌逃废银行债务的贷款企业和个人线索,组织公安、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等有关部门,对涉及企业进行实地排查和警示约谈,根据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对有还款能力、约谈后有还款意愿的企业,需制定还款计划,经相关银行机构同意后可暂不列入联合惩戒范围,并定期督导企业还款计划履行情况;对确因实际情况无力还款的企业,需给出情况说明,并提供有效证据,经相关银行机构同意后可暂不列入联合惩戒范围;除上述两项涉及企业外,其他企业(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实际控制人和直接责任人)都要列入联合惩戒范围,纳入逃废银行债务“黑名单”。另外,X银保监分局在调度涉嫌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名单时,要明确告知各银行机构,对提供的名单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打击目标精准、重点突出,真正形成震慑作用。
二要依法严厉打击。公、检、法等部门要切实发挥刑事处置、司法处置优势,加强联动、协同配合,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各级公安机关要组织专项行动,严打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以情报导侦推动全线工作,及时发现案件线索,控制资金、资产流向,全力追缴涉案资产,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各级法院要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持续完善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等制度规范,严厉惩戒被执行人失信行为;要建立金融案件保全诉讼执行绿色通道,对涉金融案件“快立、快审、快判、快执”,依法提高审判效率。各级检察院要对逃废银行债务案件及时审查、立案、提起公诉,督办指导逃废债案件的批捕、起诉和立案监督等工作。在这里强调一下,市公安局、市法院要督促各县市区公安、法院强力介入,加大执行力度,密切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依法侦办查处一批典型案件,震慑一批金融“老赖”。
三要实施联合惩戒。被纳入逃废银行债务“黑名单”的企业,由X银保监分局向各银行机构通报,市领导小组向有关部门和县市区通报,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信用X”等平台依法披露。各县市区政府(管委)要组织发改、公安、市场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等部门将其列为日常重点监督检查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在银行授信开户、评优评先、项目招投标、优惠政策、资质资格评定、政府采购、出入境等环节实施联合惩戒。同时,要着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信用监管长效机制。发改、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将逃废债信息纳入“信用X”数据库和征信系统,提高失信违约成本;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将涉及逃废债务的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系统进行警示,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融合路径,推动建立健全与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相关的司法大数据的归集共享和使用机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持续完善。
四要强化舆论宣传。宣传部门要指导各县市区及时跟进教育引导、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对逃废银行债务企业进行曝光,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引导全社会自觉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树立遵法守信理念。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一是组织领导要到位。目前,市里已经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同志任组长、我和江敦斌院长任副组长的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工作领导小组从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中单列出来,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重视,又更加便于开展工作,尤其是会上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放了《X市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各县市区要参照市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相关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重大问题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主要领导亲自协调、重大案件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切实把这次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落到实处、打出成效、形成震慑。
二是协调配合要到位。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牵扯面广,涉及到多个方面,协调难度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强化银行机构协作,主动作为,合力攻坚,确保行动高效有序开展。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县市区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调度督导要到位。本次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为期半年,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按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各县市区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于每月X日前将当月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报送市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对报送情况进行督查核实,并在全市范围通报。另外,各县市区及公安、法院等部门要根据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切实形成“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效应,持续营造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社会氛围,同志们,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事关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眼大局,落实责任,扎实做好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各项工作,为我市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干部在2021年公安机关作风整治专项行动会上的讲话
干部在2021年公安机关作风整治专项行动会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今天召开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全市和全县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作风整治专项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按照县局党委制定的工作方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深刻认识作风整治的背景
一要讲政治讲规矩,不抱侥幸之心。公安机关的政治属性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工作性质来讲,公安要比其他单位风险更大。一次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一次个人极端案件、一次重特大交通事故、一次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瞬间就可上新闻头条,全国“闻名”。我们要更加如履薄冰、更加精力集中、更加踏实勤奋,不能认为专项行动是“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的过度治理,也不能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抱着“水泼不进”的态度对待。
二要讲宗旨讲原则,彰显好公安本色。很多事情都是好事拖坏、小事拖大、易事拖难、急事拖黄。在我们公安队伍仍然有个别民辅警对来办事的群众扳着一副“扑克脸”,对群众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看不管,工作“踢皮球”“打太极”“甩黑锅”,就是不办事。试问公仆之心在哪里?宗旨意识在哪里?血肉联系又体现在哪里?人民群众是根基,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贯穿公安工作始终。
三要讲现实讲需要,发挥好公安作用。我们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公安工作成绩整体不理想,系列考核排位总体靠后。局面不容乐观,形势不容松懈,工作不容拖沓,必须迎头赶上。我们要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更多的便民利民措施。目前,“机动车礼让行人”治理、“高峰护学”等工作获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要把好事办好,不能因个别人的懒政怠政乱政,把好事情变成引发矛盾纠纷、伤害群众感情、抹黑公安形象的坏事。
二、看清表象,深刻剖析,坚决在纪律作风上出真招
公安队伍是纪律部队,第一阶段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刚刚结束,我们深挖“害群之马”、深纠“顽瘴痼疾”的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慵懒散浮拖”不良作风仍然比较严重,纪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xxx”案件暴露出来的,绝不仅仅是直接责任单位一家存在的问题,这是普遍性、反复性和高危性相交织的问题,是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是乱作为的问题。我们要借专项行动的东风,对自身进行再检视、再反思、再整改、再提高,绷紧作风整治这根弦,鼓足干事创业这股气,为xx社会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一要治理“不作为”问题。“不作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享乐主义在作祟。长期以来,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做的、愿做的多做,不会的、不愿的少做。对待工作和群众不上心,“推”字诀打天下,秉承的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的思想。不担责不表态不得罪人,一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该管的不管,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有的领导干部带队伍越带越散、业绩越做越差。我们要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切实转变不良作风,打破这些人的“舒适圈”。
二要治理“慢作为”问题。慢作为的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集中表现,也是懒政怠政的普遍表现。有的干部民警对待工作惯用“拖延大法”,只要上面没检查,工作就可以无限期搁置。上面一检查,就热衷于找痕迹、做资料,求“勾兑”,只求过关了事。有的人总是找得到说辞,什么“做不做是态度问题,什么时间完成、完成的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态度问题。我们要采取方法措施,加大整治力度,从根本上扭转心态、转变行动、快马加鞭,加快“传动轴”。
三要治理“乱作为”问题。习总书记要求,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有权不能乱用。对滥用权力特别是“违反三个规定”插手干预司法的行为更是需要强力整顿。一些典型的“乱作为”,比如,在数字证书管理这块,还有没有管理混乱、违规查询的情况?除此之外,有没有接受管理对象宴请、高档消费的情况?奢靡之风和围猎权力之间必有因果,和“乱作为”之间必有因果。所以,在座各位领导干部,要全面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强化“促管改”。
三、强化措施,压实责任,以务实作风推进专项行动
作风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也是个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重拳、用重典,彻底整治以“四风”为代表的作风问题。“新景源”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xx书记援引了安全领域的“海恩法则”,大意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多次轻微事故和上百起未遂先兆的事故隐患。其实很多大的事故、案件是可以预防的。在座的每一位领导都是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你们部门的人,就需要你们去管好。所以要发挥好“关键少数”,压实责任。
一要抓落实抓典型。本次专项行动,旨在排查问题、整治作风、提升工作。重点是破“五弊”、兴“五风”。全局开展此项工作,就要扎扎实实、不出虚招。要力戒虚浮,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把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工作上,要以队伍教育整顿的劲头和刮骨疗毒的决心,把长期困扰队伍的作风问题一抓到底,整改彻底。要力克假空,全体民辅警要实事求是开展问题查摆和整改,要深入思想、触及灵魂,做到有什么问题就查摆什么问题,不遮遮掩掩、不避重就轻。要力抓典型,要加强对正面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传递公安正能量。同时对负面典型要全局通报,及时曝光,形成震慑。
二要抓反复反复抓。要避免“整风”搞成“一阵风”,对“四风”问题、“庸懒散浮拖”问题等要保持露头就打、见苗就灭的高压态势,不给歪风邪气滋生蔓延的空间。“头雁”要以身作则,做好民辅警的榜样和镜子,只有领导干部坐端正了,民辅警才会守规矩,队伍才能风清气正。纪律要严格执行,无有规矩,不成方圆。省委政法委出台了政法队伍工作条例,为政法干警进一步划定了行为准则,明确了纪律底线,必须严格落实到位,用纪律规矩来约束民辅警的行为。动作要完全到位。要吃透方案,细化举措,按照要求严格落实,确保全县公安队伍“五弊”破除、“五风”大兴。
三要抓实效抓业绩。要坚持作风和业绩一起抓,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作风的转变推动业绩的提升,以业绩的提升激励作风不断好转。要抓好绩效攻坚,从系列考核来看,时间已经不多,各单位要抓紧攻坚,加强对接,把xx公安工作成果突显出来。要做好形象展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专项行动的战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果,全面加强宣传,争取各方理解支持。要突出重点工作,发挥好优势和长处,做好总结提炼,认真打造属于xx公安的亮点和品牌,有力助推全县公安工作提档升位。
同志们,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勇敢正视、强力整治、坚持不懈。要时刻牢记、深入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扎实推进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建好公安铁军,为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第三篇:银行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汇报,报告汇报
近年来银行卡诈骗犯罪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从今年1月起,公安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将进行为期10个月的银行卡犯罪专项打击行动。我行在接到相关文件后,支行领导十分重视,及时组织辖区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组成由分管行带队的调研小组,对辖区部分商业银行和商场、宾馆、交易市场等地的银行卡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走访了解,摸清辖区银行卡违法犯罪主要是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件为典型,为有序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明确了重点目标。
一、积极重视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
我行领导自始至终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行动,并请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我们讲解我市开展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的工作情况,及我市近阶段诈骗案件的情况,介绍分析了诈骗案件的类型、特点,总结出防范意见,并加强与我市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巩固和健全公安、金融部门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工作机制,不断拓展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的广度和深度。
二、加强协调与部署
我支行积极主动与公安部门进行协调,就联合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相关事项进行沟通。一是召开了专项行动协调会议,就行动目标、行动重点、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等事项进行了商榷。二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以余杭区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全区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的统筹与协调工作。三是联合拟定了行动方案。根据省公安厅和杭州中支《关于印发〈浙江省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辖区实际,拟定了《余杭区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报双方领导汇签后下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
三、建立协调机制
为加强对全区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的打击力度,我支行与公安、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部门建立了多层次的长效协作机制,以促进辖区打击银行卡犯罪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是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在整个专项行动过程中,要求公安、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部门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专项行动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传送给相关单位或部门,实现信息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信息共享机制。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信息共享制度,以加大对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和防范工作。同时,通过结算专管员例会、信息提示等形式,及时向辖区金融机构提示银行卡违法犯罪新动向,提高防范能力。及时组织辖区商业银行与公安部门建立银行卡案件移送、协查、通报及信息交流机制,提高打击银行卡犯罪的效能。
第四篇:打击非法行医与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动员讲话
部门联手整治规范医疗市场
保障沙雅县各族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
县委常委阿里木江
(2011年6月25日)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县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成果,切实维护医疗服务秩序,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全县各族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了这次全县实施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转型整治行动动员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我县各有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沙雅县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希望各单位和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按照要求,狠抓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切实把实施“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大事来抓
依法严厉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是确保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我们各有关单位要将专项行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综合协调下,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我县医疗市场,对于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管理。要统筹规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针对医疗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具体落实和整改措施,真抓实干,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来抓,力求取得实效。
二、强化措施,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原则,强化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机制,互相配合,密切协助,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同时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要抓住宣传发动这一关键,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大监督群体和投诉举报渠道,严打非法行为,规范医疗市场。通过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与自身的利益关系,引导群众正确择医。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和服务水平。卫生行政部门要起好头,做好率,加强协调,发挥联
动作用,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建立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犯罪行为工作协调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违法犯罪行为的工作力度,维护良好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三、加强领导,确保此次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心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实施方案》的步骤和工作的重点,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市场范围比较广,涉及到药店、诊所、个体门诊、游医、黑诊所、医院、医疗广告等。为把这项群众的民心工程办好办实,县上已经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各相关单位也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由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为成员。同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相关单位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的工作进展、采取的措施及联合执法工作做好综合协调和总结,确保这项工作按政策、按要求、按时限迅速展开。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各个相关单位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层层落实责任,通力合作,搞好配合。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亲自安排,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全力以赴,快速推进。县宣传、卫生、广播电视、食药、公安、监察、工商、人口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共同推动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
(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特别是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及社区,按照属地原则及谁发证谁监管,进一步落实专项行动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开展督导检查,推动整治工作落实,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狠抓落实。总之,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督查指导,层层抓好落实,确保我县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
第五篇: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讲话
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确保“打非”专项行动取得切实成效-----在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视频会上的讲话
骆 琳
(2010年10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专题视频会议,是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由国务院安委办牵头组织,国家8部委局联合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简要回顾近三个月来安全生产领域“打非”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入动员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以查处无证无照非法违法行为为重点,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关闭取缔一批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单位,确保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在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得到全面认真的贯彻落实,尽快扭转一些地方和一些行业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反弹回潮的现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规范良好的安全生产法治环境。
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将发表讲话,对相关行业领域的“打非”工作提出要求,希望大家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我代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安监总局,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打非”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一个时期来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切实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严惩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增强安全生产法律法令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政府监管权威。国务院7月19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对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以及落实领导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7月27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专项行动。
国务院和安委会《通知》下发之后,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迅速开展行动。九月中下旬,我们以国务院安委办的名义,组成16个组,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集中开展“打 2 非”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督导。近三个月来全国的“打非”专项行动,概括起来具有以下4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一是思想重视,领导有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安委会“打非”工作决策部署,把这项工作作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项重要举措,摆上重要日程。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指示批示,分管领导同志亲自指导指挥。各地都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通知》的具体实施意见,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一些省(区市)还成立了“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打非”工作职责。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重点明确,部署周密。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紧密结合本行业本领域的实际,进一步明确了“打非”的主要任务、重点对象和具体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实际,针对普遍存在的非法违法问题和无证无照、私采乱挖、死灰复燃等典型非法违法行为,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北京市制定了严密的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方案,确保全市小煤矿有序、有力、有效地全部关闭。河北省制定了“打非”执法百日实施方案,将执法行动延伸到12月底。江苏省明确了必须停产整顿或关闭取缔的10种非法违法行为。上海市以实现“三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确保世博会安全顺利举办)为目标,深入排查危化品生产运输和储存、道路交通运输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狠抓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增强了“打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检查及时,督促严格。各地区、各部门把加强督促检查作为深入推进“打非”专项行动的关键环节来抓。“打非”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点抽查、突击检查、跟踪检查以及地区间互查等多种形式的督促检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据我们了解,目前多数省(区市)对市、县两级“打非”工作的督促检查覆盖面达到了80%以上。在地方检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安委办组织了综合性的调研督导,相关部门也就打击治理道路交通“三超”、违法违规建设小水电等,组织开展了专项督查,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领域“打非”专项行动的深入进行。
四是部门协同,联合执法。各地按照国务院安委会《通知》要求,普遍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打非”工作协同联动机制,组织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能源、工商、质检、监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广东、湖北、吉林、福建、广西、云南、重庆等省市针对事故频发、非法违法行为严重的地区和单位,多次组织联合执法活动,实施重点打击、有效打击,落实“四个一律”。山西、河北、四川、湖南等省针对重大和典型非法违法行为,政府相关部门与司法机关联手执法、现场办公,依法实施关闭取缔。天津、山东、浙江、安徽等省市强调要打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的“保护伞”,坚决查处包庇、纵容、支持非法违法行为 的政府工作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集中开展“打非”专项行动以来(截止9月底),全国已查处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61.26万余起,实施行政处罚1.45万余次,停产整顿生产经营单位6.25万余处,依法关闭取缔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单位8687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775人。通过依法严厉打击,一些普遍存在的和具有行业特点的非法违法行为有所收敛,一些地方非法违法现象反弹回潮的严重态势初步得到遏制。
8、9月份因非法违法造成的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占全部较大以上事故起数的比例, 从二季度的74.9%下降到53.1%。9月份以来全国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明显下降,9月份工矿商贸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多数行业领域和多数地区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实践充分表明,国务院安委会关于组织开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重大决策,完全符合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实际,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正确的、及时的,也是治之有力、行之有效的。
二、非法违法行为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下一步“打非”工作任务艰巨繁重
前一阶段全国范围的“打非”专项行动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成效不够显著,非法违法行为在一些行业领域、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比较严重,由此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国务院安委办9月中下旬组织的调研督导,以及各地所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执行力不够。一些地方在贯彻执行国务院安委会和上级政府“打非”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态度不坚决,行动不迅速。没有逐级动员部署,把国务院安委会《通知》精神和相关要求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和各类生产经营建设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和严格实行“打非”工作责任制,形成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打非”工作链,上动下不动;没有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集中打击活动,形成应有的舆论和行动声势。专项行动在全国已经开展近三个月了,有的市、县至今仍然冷冷清清,不见动静。
二是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从全国来讲,这次“打非”专项行动的针对性是比较强的,国务院安委会《通知》明确了集中打击的重点对象,即8类具有共性的非法违法行为、8大行业(领域)23项具有行业和领域特点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不同,打击的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没有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具体措施,而是大而化之,一般号召、空泛要求。一些基层政府的“打非”工作方案简单雷同甚至照抄照搬,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造成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打非”工作,迟迟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假打、轻打、不打等问题。个别 地方和单位搞形式、走过场,雷声大、雨点稀,对一些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非法违法行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些地方边组织开展“打非”专项行动,边姑息纵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听任非法违法行为继续导致事故发生。集中开展“打非”专项行动以来的8月1日至10月20日,全国共发生因非法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178起,死亡1005人;其中重特大事故12起,死亡172人。8月13日,广东茂名市电白县一处非法烟花爆竹生产窝点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8月16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华利实业公司在违法组织生产时发生爆炸,附近2公里范围内建筑物玻璃被震碎,5公里范围内有震感,事故造成37人死亡和失踪,98人受伤入院治疗,还引起相邻的木材厂发生火灾。9月19日,山西吕梁市临县一个非法建设的陶瓷粘土矿发生淹井事故,造成7人死亡和被困;10月14日,陕西渭南市潼关县一处非法金矿发生电线着火事故,造成9人死亡,6人受伤;就在同一天,云南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以则村5名村民违法进入一已封堵的铅锌矿内,因窒息而死亡。
这些都表明,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在一些地方、一些行业领域仍然相当严重,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一项非常迫切、非常重要的任务。从近年来查处的事故看,50%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都是由于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造成的。有的唯利是图,无视生命;有的官商勾结,肆无忌惮;有的目无法纪、铤而走险。非法违法 生产经营屡禁不止,足以说明安全生产领域“打非”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安全生产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应对事故灾难等方面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臵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个时期来我们在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作为做好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强调要继续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把“通过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摆在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五项主要任务之首,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严格的要求。针对一个时期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强调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首先必须从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着手;要求我们加强安全监管,严格安全执法,加大依法打击力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安委会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更加得力、更加有效的对策措施,坚定不移地把“打非”专项行动推向深入。
三、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 “打非”专项行动取得切实成效
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经国务院安委办研究并报请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全国范围内的集中“打非”专项行动延长到11月底。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11月份要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深挖深查、补漏补缺为主,针对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
从现在起到专项行动结束,还有一个来月。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繁重。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和地方政府已经做出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确保国务院安委会“打非”工作决策部署、目标任务的全面实施和顺利实现,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把宣传教育贯穿到专项行动始终,营造和保持有利于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实施严厉打击的社会舆论氛围。前一阶段宣传不力、声势不大的地方和单位,应当进行“补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舆论工具和多种宣传方式,使“打非”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对非法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形成震慑;即使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和单位,也要结合“打非”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和深化专项行动中出现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广度,延伸宣传深度,增进宣传效果。同时还要通过媒体,及时公布对严重非法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和重特大事故、典型事故的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要认真落实张德江副总理最近在国家信访局内部刊物《群众反映》上的重要批示,对群众举报的所有非法违法和安全生产其它问题,都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影响范围较大、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典型举报案例,调查处理结果要上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二)紧紧抓住依法惩处这个要害,把“打非”工作抓到实处。“打非”行动的要害在于一个“打”字。非法违法行为是否得到依法惩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是否依法予以关闭取缔或停产整顿,是检验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打非”工作真打假打、严打轻打、以及打与不打的客观标准。这次会议后,各地区、各单位一是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关闭取缔一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和建设单位。关闭取缔单位名单要在同级政府网站和地 方媒体上公布,以示真打、严打,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将指定专人对各地政府网站公布的关闭取缔情况进行浏览统计。二是要抓典型,用依法严惩的典型案例说话。每个地区都要抓住几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非法违法典型,公开处理,依法严惩,以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三是要及时统计上报“打非”工作的具体成效,用具体数据说话。各地都要建立健全“打非”工作信息周报和月报制度。每周一要上报上一周的“打非”工作情况。11月底,各地区、各部门要对开展“打非”专项行动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由安委办汇总上报国务院。
(三)强化地方尤其是县乡领导责任,厉行“打非”工作责任追究。依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这项工作,领导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县乡。县乡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立场态度和抓工作力度,是决定一个地方“打非”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首先应该肯定,我们的绝大多数县乡政府和县乡领导同志,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政府安全生产“打非”工作的决策部署,态度是坚决的,工作也是辛苦的扎实的和富有成效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地方非法违法行为迟迟得不到严厉打击和有效治理,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某些县乡领导同志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理念,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 “打非”工作的迫切必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同志漠视群众的安全利益,没有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真正放在心上。个别的甚至错误地坐在了极少数非法业主的立场 上,对“打非”工作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有的甚至甘愿充当非法行为的“保护伞”,公开为非法业主喊冤叫屈、开脱责任,暗地里千方百计帮助非法业主逃避打击。
为扭转这种情况,各地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第31条的相关规定(即“在所辖区域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非法生产企业(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非法生产企业(单位)存在的,对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打击非法生产不力的地方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煤炭生产方面的非法违法行为,还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2005年第446号)的相关规定(在乡镇人民政府所辖区域内发现有非法煤矿并且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在县级人民政府所辖区域内1个月内发现有2处或者2处以上非法煤矿并且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对乡镇、县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为推动地方尤其是县乡政府落实“打非”责任,安监总局将会同监察部等部门和单位,依据国务院《通知》和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对“打非”工作不力,特别是包庇纵容非法违法行为、因非法违法所导致的事故连续发生的县乡政府和有关负责人,要严肃追究其责任。各地对那些非法违法行为猖獗、各类事故多发频发、“打非” 专项行动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县乡,必须倍加关注,必要时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掉非法违法业主的“保护伞”,依法严惩危及群众安全利益的黑恶势力,确保国家和地方政府“打非”工作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部门联动和联合执法,形成“打非”工作的强大合力。安全生产事关重大,“打非”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联动,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依法严厉打击的合力。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国务院安委会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共同参与,地方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消防)、交通、建设、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等机构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的部署和这次会议的要求,依据职责分工,继续认真负责地做好相关工作。当务之急是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在前一阶段摸底调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集中处理、依法严惩一批非法违法行为,关闭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和建设单位。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各级安监机构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要一律关闭取缔,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的各类事故,一律实行上级安委会挂牌督办,事故查处结案后要及时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对非法违法企业要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强化舆论监督和信用制度约束。对关闭取缔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单位,相关部门要及时吊销各类证照,断电 断水,恢复地貌,遣散人员;是矿井的还要停供火工品、炸毁填实井口、拉倒井架,彻底关闭不留后患。各级安监机构和安委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和协调指导等职责,及时向本级政府报告并向安委会成员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和紧紧依靠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打非”专项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五)探索建立长效治理、长效监管机制,把“打非”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轨道。非法违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顽症”,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成因。要彻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促进各类企业和单位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领域“打非”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远近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集中打击与长效治理、长效监管结合,一手抓集中开展专项行动,一手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致力于建立健全依法治理、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重视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总结非法违法行为的规律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把非法违法行为遏制在发生初期和蔓延成灾之前,努力掌握“打非”工作的主动权;要针对非法违法行为及其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行政审批、证照发放、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批管理、电力供应和火工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的效率效能;要把集中开展“打非”专项 行动中的有效措施、得力方法、工作要求等,上升为制度规范,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专项行动结束后,还要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继续保持对非法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巩固和发展专项行动的成果。
同志们,依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通知》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举措,是推动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打击非法违法方面的迫切愿望和殷切期待,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执法部门和相关部门所肩负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的明确要求和地方政府的安排部署,继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集中精力、形成合力,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把“打非”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地推向深入,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快建立正常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