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范文
我国的旅游人才培养开始于xx世纪xx年代,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也变得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旅游管理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的完整培养体系。然而高职旅游管理毕业生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具体表现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之后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养,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等现象,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存在问题。在xxxx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殷红梅建议将旅游管理学科升级为国务院学位办《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一级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x]。而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其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等基本技能。
OBE教育理念
OBE是产出导向教育的英文简称,由美国学者威廉·斯派蒂于xxxx年提出。该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的产出进行分析,反向设计学生的教育结构以及相关评价体系,从而快速提高教学质量[x]。OBE理念主张“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教育的过程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成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最终应达到的标准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和学习成果评价。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OBE理念强调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在信息化社会中,这种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很多高职旅游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加酒店或旅行社实习的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缺乏岗位实践技能,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部分企业还需花费两到三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然而学生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学生会由于各种原因离职,企业先前所花费的培训成本付之东流。久而久之,由于学生的不稳定性,企业更倾向于招募具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对学生的培训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真正学到知识[x]。第一,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以x某高职旅游院校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旅游业基础知识和旅游企业运行与操作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院校对旅游人才培养目标表达比较宽泛,不够精确。旅游管理人才的就业方向包括旅行社、全职导游、兼职导游、计调、企业内部职员,其毕业所需的职业能力、素养、基本技能都不一样,而学校并没有进行具体要求。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清晰的、可量化的目标,造成学生知识的掌握范围虽然广但不够专和精。第二,专业型教师队伍缺乏。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旅游管理相关专业教师时更倾向于青年教师,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对所聘任教师的旅游从业经历要求较少。由于一部分年轻教师缺乏在旅游企业工作的经验,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学校任教,在讲授课程的时候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的真实经验,对于旅游行业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了解甚少,造成培养出的旅游人才很难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x]。第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目前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重要依据。旅游服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学生仅掌握书本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服务能力。现有的重知识、轻能力的评价方式不适用于该专业。教师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片面,就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不能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培养出的人才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结合OBE理念,有助于实现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转变,使旅游人才的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要,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和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对市场的旅游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调研,分析社会对旅游人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旅游人才;另一方面,立足于地域的优势和特点,与旅游企业进行沟通,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旅游人才的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依据OBE理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即从社会、学校、个人的需求出发,了解需求之后再制定培养目标,使旅游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由培养目标出发决定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要求,再据此确定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确保目标和结果具有一致性。其次,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者,是学生完成培养目标的帮助者。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对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进行培养,实行校企共建,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工作、实践机会,使其深入了解旅游行业特点以及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对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有一定展望。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可以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认证,在晋升和薪资方面给予优待。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具有大型旅游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来学校讲课,定期为学生举办相应的讲座,进行实践类课程的演示和讲解。最后,创新和完善学习评价方式。在OBE理念的实施要点中,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评价可以采用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方法,对知识的考察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期结束之后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报告、论文、实物展示等。学生技能型的成绩评价结果采用达成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实践技能。在评价中强调学生的自我比较,而不是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评价要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标准,根据以往的发展情况来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使理论知识分数和实践操作能力分数占比更均衡,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会研究、能创新。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促使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OBE理念进行教学,可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所要达成的目标有清楚的认知,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教的内容对目标的实现有何作用,学生要明白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未来发展有何意义,增加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完善,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旅游行业,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评价方式的创新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也具备实践应用技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第二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论证报告
2015年涉外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总结报告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涉外旅游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技能,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第一线所需的基层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等职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从行业来说,涉外旅游需要那些既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具备多种技能,善于交际和表达,务实创新,长于推销,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从业人员。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本专业面向旅行社各部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牢固掌握现代旅游服务、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较快适应现代酒店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对学生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方面的培养,并着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
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涉外旅游应用性人才为主,适应行业、地方人才需求。在培养规格上任务目标明确,对本专业的基本素质做出了详细说明,对专业知识做了充分的分解,同时对各项专业能力分解到位。
二、人才培养模式 涉外旅游专业以培养旅行社、旅游服务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校企一体、成果共享、人才互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以“集团化”办学模式为依托,按照产教研一体化、理实一体化、仿真实景一体化的理念,推进“工学结合、定岗实践”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校外10多家企业合作密切,深度融合,通过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内容共建、实训实习对接等方式开展“校企一体、成果共享、人才互用”培养模式,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本专业构建了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树立了“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实行了“企业化与院校式”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密切了院校与业界的联系,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悉的酒店人才的来源与出路通畅;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际、国内横向合作。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涉外专业针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按照专业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了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相应的行业通用能力及职业特定能力,涉外专业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以便各模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例如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则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但同时为了满足行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对于数学及语文的课时数作教学重点的转移,如数学课中教一些会计知识,及成本核算等财务知识;语文学一些怎样导游词创作、写备忘录等应用文写作;而对于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则侧重于酒店方面专业课程的开设,如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等。
课程体系设计合理,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开设,并且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从公共基础课程到专业技能课程到实践实训课程的开设,以及学时的分配都比较合理,且体系完整,明显增加了实训课所占比重。另外新增设了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主要培养相关的专业能力。优化了“双证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标准,实行双证书制,100%的毕业生持有双证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加不同种类的技能培训和考证,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实践教学环节
从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来看,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当前旅游企业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接近企业需求;二是能迅速融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专业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项目通过模块化实践教学来完成,并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了整周的职业资格考级综合实训、实景教学等,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
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回学校与导师共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解决企业常见问题,符合企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最终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都受益。
附:专业指导委员会名单
魏向东(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李良(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沈洁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严巍(苏州康辉旅行社欧亚部经理)
黄春勇(苏州夕阳红旅行社总经理)方萍(苏州金桥旅行社总经理)张华明(苏州文化假日旅行社总经理)胡明洋(苏州艺海假期旅行社副经理)
沈洋(苏州八爪鱼在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第三篇: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析(模版)
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国务院提出把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来,在提升旅游业经济地位,为旅游业提供前提条件、改善发展政策环境的同时,也对旅游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时期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新要求
在新时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包括大量的服务人才、技能人才、学术研究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期旅游业扩张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在短短几年内,我国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跻身旅游大国行列,2013年旅游外汇收入超500.2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22706.22元,旅游营业总收入总额超过2430亿元,几乎是2009年的1290亿旅游总收入的两倍。同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超过1.32亿人次,国内游客总数达29.57亿人次,相比2009年我国20亿旅游人次总数,增长率达50%。同年星级饭店11367家,其中5a级景区达147家,景区总数超过6042个,旅行社超过24944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相关的从业人员配备缺口较大,且呈增速趋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人才数量的增加是首要条件。
(二)新时期旅游业扩张发展需要知识密集型人才。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阶段向劳动密集及知识密集型并存阶段发展,在这个转型阶段不仅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与技术人员从事基层工作,更需要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目前旅游人才结构来看,旅游管理类人才占旅游人才总数的比例较小,特别是旅游经营人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与旅游公共管理人才。而市场对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却非常旺盛,市场需要这些新型人才在旅游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规划布局与产业引导等方面从事重要工作。人才的短缺直接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转化升级,这要求我们尽快对原有人才结构进行调整
(三)新时期旅游业扩张发展需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与设施为载体,为游客提供文娱与旅游体验及衣、食、住、行等服务。而旅游作为多产业融合的产物,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其是由许多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较为复杂的产业整体。因此,旅游业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旅游人才,这包括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多学科与多产业的相互融合和深入渗透,我国旅游业的服务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国际化,这对旅游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知识转换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人文教育的质量。旅游业具有现代服务业的显著特征,近年来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人格魅力越来越重视,与理论知识相比,更看重学生的为人处世的能力、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执行力、注重细节的动手能力、善于观察与判断的能力、处事不惊的灵活变通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等。相对于理论课堂教学,这些能力学生往往更能在实践锻炼与人文教育中获得体会。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将重心放在了经营与管理方面,更多的是给学生输出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重视,相对地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的人格有欠缺、人文素养较低、性格较为死板、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忽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在现有的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注入式的知识吸收方式让学生成了学习知识被动者,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市场教学、交流教学的缺失直接导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接受的知识因没有通过实践的过程强化,不再反复记忆或使用,容易在短期内遗忘;第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表面,往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脱节,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较弱;第四,教育与旅游行业的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不再符合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在参与工作后往往缺乏旅游业工作人员所必需的创新能力,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思维已难以适用于目前新型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实状况,难以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以及对创意、主题、体验等新型旅游方式的需求。
(三)忽视跨学科融合学习。旅游作为新型的社会消费形式,是由许多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整体,其产业体系的复杂性较强,涉及的相关产业与行业较多,对人才的要求也较为全面。这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例如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计算机等,虽然许多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培养时都开设了以上相关学科,但学生对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利用能力较差,知识未能形成体系,怎样使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为旅游所用是目前各地高校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四)忽视小领域现实教学。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将学生培养方案设计为全方位、全方面、厚基础、宽口径综合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涵盖旅游行政管理、旅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却忽视了学科专业下因人而异的小方向的专业教学,学生往往是什么都懂一些,但什么都不精。不管是酒店、旅行社、会展、餐饮、娱乐或是景区、自然保护区、温泉休闲会所的经营和开发等领域,行业特性都较强,而非宽口径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所可以胜任的。当学生在参与激烈的小领域具体岗位就业竞争时,与经验丰富的人才相比处于明显劣势。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共事业的改革深化,我国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在我国遭遇生存的危机与挑战,而这与当前我们地方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化解危机的出路在于清晰界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以区域社会需求为主导,突出专业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背景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特征和培养目标及规格,详细的阐述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要求,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在各类高校中是一个新设置的专业。在社会实践中,尽管已经存在着各种公共事业组织,但公共事业管理作为独立学科尚未形成独立体系。同时,各个院校原设置的有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又各有特定的市场定位,因此,如何理解新的专业目录下的公共事业管理,整合独立存在的各个专业方向,形成规范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什么是新世纪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如何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这是目前全国 300 多所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面临并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1998 年,为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事业的形成对新型管理人才的急需,应用型管理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式建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社会管理的方式不断变革,政府职能也在转变,公共事业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以其特殊的职能正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公共事业管理变革、专业人才需求和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同时,随着公共事业领域的扩大和职能的丰富,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会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从事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在知识结构、素质及能力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公共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专业的建设、人才培养来解决公共事业管理对人才需求这一迫切的问题。
(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规格: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
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第一,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但由于我国公共事业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第二,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
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
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2)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五)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专
为达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体现高等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本专业强调以下三条人才培养的宏观途径:
1.夯实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必须建立在厚实的成熟学科基础之上,在成熟学科中去吸收自己成长壮大的养分。本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科学的学科优势,设计出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2.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主要是应用科学,在培养本专业学生时,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学活知识,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距离,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表面的动手能力,只有在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中,才能内化为较为稳定的内在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只有具备这些方面的优良素质,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以成为有用之才。
(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
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
——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总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更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事业管理体系。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和挑战。21世纪的全新的教育体制正在 形成。尽管公共事业管理这一新的学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前景无疑是广阔的,必将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中国高教研究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高等农业教育
4郑文范、孙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中国高教研究
5李业兴、郭小聪,《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 6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教育7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 8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高等农业教育
9崔运武,《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大学教学
10蒋纯红、张劲松,《WTO背景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1张一纯、磨玉峰、郑燕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A校学报
第五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010020都叶利纳
摘要:尽管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专业高校毕业生,但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选择和毕业生去向上来看,高等学校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和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间仍然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比较低。本文对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低下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概述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教育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生力军。然而在人才使用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竞争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成正比。一方面,企业招聘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后发现,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开展业务方面与实际有差距,完全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还需要在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上花费较大的代价;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致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这实际上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一直以来,旅游管理教育立足于理论本位,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与其它一些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实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中旅游业所需求的人才严重错位,一些旅游企业宁愿花高薪聘请同行企业中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也不愿意招聘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相脱节现象越
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较低,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切实际。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想真正能够做到对旅游企业较好的管理,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的管理只能是空谈。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旅游管理人才毕业后大多想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重新确立专业内涵
对于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切实际的问题,学生俨然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对于学校来说,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市场需求作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这种对专业设置的准确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做深入的调研;一方面,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与企业的领导及其他人事需求单位进行多方、反复沟通,了解旅游职业岗位对该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对在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收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内容、对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及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反馈,学校将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更加符合实际的定位,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
(二)科学配置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事实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需要听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及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发言的群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能够让他们对该专业未来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本校的毕业生也非常乐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为母校的教学改革及其它学生的培养作出贡献;从学校的角度上说,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一线的意见能够使原本不甚合理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完善,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企业所欢迎。各高等院校应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与旅游企业、旅游行政机关及其它部门间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三)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派遣到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具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的教师,与纯粹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师相比,他们更能够抓住旅游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精髓,摆脱“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旅游管理专业把培养人才的基础由纯理论改为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基本保障。参考文献:
[1] 唐跃工.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科技教育创新.2007.19
[2] 曹丽娟.关于旅游专业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J].人文社科.2006.2
[3] 钟扬,覃峰,王雪莲.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反思与交流.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