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政策》网络课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题目1
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指导人们行动的各种()。
答:规则体系
题目2
()年,德国学者成立了“德国社会政策学会”。
答:1873
题目3
()是社会政策早期形态,起源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济贫法》。
答:社会救助政策
题目4
()原则是整个封建传统社会、专制王国、乃至转型期社会的社会管理的核心原则。
答:父权主义
题目5
1884年,在英国伦敦,卫伯夫妇发起成立了()。
答:费边社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5分,共30分)
题目6
作为一个概念,社会政策最早是由()学者提出的。
选择一项:
B.德国
题目7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规定地方教区可以通过征收税收、接受捐赠、罚款等方式,对穷人实行救济。
选择一项:
C.《济贫法》
题目8
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潮。
选择一项:
B.新《济贫法》
题目9
在经历了大萧条后,1935年,美国实施了()。
选择一项:
D.《社会保障法案》
题目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奠定了英国20世纪40年代主要的社会福利模式。
选择一项:
D.《贝弗里奇报告》
题目11
1948年,福利国家首先在()宣布建立。
选择一项:
A.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9分,共45分)
题目12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价值选择
B.由政府和权威部门制定
C.公共性
D.权威性
题目13
1563年,英国颁布了《职工法》,它由()构成。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七年的学徒制
B.强迫劳动
D.官员鉴定的工资制度
题目14
1880年代,德国政府颁行了(),标志着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选择一项或多项:
B.疾病保险法
C.养老和残疾保险法
D.工伤保险法
题目15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了()原则,奠定了后来社会救助的基本模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政府统一管理原则
B.劣等处理原则
D.济贫院检查原则
题目16
艾斯平—安德森根据劳动力去商品化的程度,将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体制划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
B.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
C.保守主义的福利国家
形考任务2
我国政府关于社会办医方面还出台了哪些政策?此次颁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都包括那些重要措施?
答:我国政府关于社会办医方面出台的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
《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的重要措施:
一、进一步放宽准入
(一)清理规范医疗机构设立审批。
明确并向社会公开公布举办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审批主体和审批时限。各级相关行政部门要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整合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执业许可等审批环节,进一步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不得新设前置审批事项或提高审批条件,不得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申办医疗机构相关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立审批的属地化管理,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具体床位规模审批权限由各省(区、市)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自行确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和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加快社会办中医类机构发展。(二)公开区域医疗资源规划情况。
各地要定期公开公布区域内医疗机构数量、布局以及床位、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并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按照一定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床位和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空间,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和地点限制。出台或调整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须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并详细说明本区域可新增或拟调整的医疗资源的规模和布局。对涉及新增或调整医疗资源的,包括新建城区等,政府必须落实保基本的责任,同时支持由社会力量举办和运营医疗机构。未公开公布规划的,不得以规划为由拒绝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或配置医疗设备。(三)减少运行审批限制。
不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等级、床位规模等作为确定配置大型设备的必要前置条件,重点考核机构人员资质与技术服务能力等指标。优化大型设备配置使用程序,简化流程。严控公立医院超常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四)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规范公立医院改制。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引导和规范公立医院改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各地要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订工作,明确政府办医的范围和数量,落实政府投入责任,严格限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在县域内,社会办医要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相结合,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和社会办医补充作用,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在公立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序引导和规范包括国有企业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推动国有企业办医院分离移交或改制试点,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重组改制。二、拓宽投融资渠道
(五)加强财政资金扶持。
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范围,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补助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及政府下达的相关任务,并逐步扩大购买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急救网络,执行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并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获得政府补偿。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举办者的激励机制。(六)丰富筹资渠道。
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地方通过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建设资金和贴息补助。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开办费和发展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利用多种融资工具进行融资。(七)优化融资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医疗机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探索允许社会办医疗机构利用有偿取得的用于非医疗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办理抵押贷款。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医疗领域创新型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三、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
(八)促进大型设备共建共享。
探索以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区域性检验检查中心,面向所有医疗机构开放。大型设备配置饱和的区域不允许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机构新增大型设备,鼓励地方通过各种方式整合现有大型设备资源,提高使用效率。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和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等资源共享。(九)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加快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和规范医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山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医务人员在学术地位、职称晋升、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不因多点执业受影响。各地要根据实际,对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工作尽快研究制订试点方案,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鼓励探索区域注册和多点执业备案管理试点。(十)加强业务合作。
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强业务合作的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为社会办医疗机构培养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并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与技术合作。鼓励具备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的社会力量通过医院管理集团等多种形式,在明确责权关系的前提下,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管理。四、优化发展环境
(十一)落实医疗机构税收政策。
积极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各项税收政策。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符合规定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规定的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经认定为非营利组织的,对其提供的医疗服务等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十二)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不得将医疗机构所有制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前置性条件,不得以医保定点机构数量已满等非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因素为由,拒绝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规范各类医疗收费票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使用统一的医疗收费票据,营利性医疗机构使用符合规定的发票,均可作为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凭证,细化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收费和票据使用与医保基金的结算办法。(十三)提升临床水平和学术地位。
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供特色诊疗服务。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积极引进中高端人才,组织开展多方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社会办医在职称评定、科研课题招标和成果评价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申报认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师定期考核机构、医学高(中)等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等。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各医学类行业协会、学术组织、职称评定和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其人员所占比例,进一步保障社会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享有担任与其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相适应的职务的机会。(十四)规范收费政策。
坚决执行国家行政事业收费相关政策,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减半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在接受政府管理的各类收费项目方面,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收费政策和标准。(十五)完善监管机制。
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加大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力度,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开公布区域内医疗机构服务情况及日常监督、处罚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加强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租借执业证照开设医疗机构和出租承包科室等行为,严惩经查实的恶性医疗事故、骗取医保资金、虚假广告宣传、过度医疗、推诿患者等行为,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记录,依法推进信息公开并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严重违规失信者依法采取一定期限内行业禁入等惩戒措施。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引导参加医疗责任险。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出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细则,明确对经营性质、资金结余使用等的监管办法。(十六)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各地鼓励、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和表彰社会办医疗机构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影响,形成有利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社会办医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及时制订或完善配套措施,同时为地方开展差别化、多样化改革探索留出空间。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落到实处。各级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要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建立重点工作跟踪机制和定期督导制度,确保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取得成效。
形考任务3
请同学们浏览学习本网络课程的“热点话题”栏目,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完成500—800字的小文。
中国新型社会保险体系的特点:
答: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一单位保险体制相比,新型社会保险体系具有五个基本特点。
第一,确立了责任共担的筹集机制。新型社会保险体系改变了国家单方面负担的局面,建立了以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为主,国家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为辅助的三方共担机制。这种三方共担的机制,一方面分散了国家财政的压力,扩大了筹资渠道,另一方面建立了个人权利和责任的对等机制,有利于激励个人缴纳保险费和约束个人的社会保险浪费行为。
第二,建立了多层次的保障体系。除了国家社会保险体系这一基本保障外,同时还 规定了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等保障层次。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建立了不同的保障责任划分,既体现了国家基本保障的公平原则,也体现了企业和个人保障的效率原则,有利于中国社会保障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实现了社会化的管理和经办体系。型社会保险体系运行于企业之外,建立 一套社会化的管理和经办体系,彻底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切实维护了企业职工的保障权益。
第四,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方针。这有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权益,也有助于这项制度的推行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引起福利刚性和造成福利负担过重。
第五,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社会统筹有利于维护公平原则,保障所有参保职工的基本权益,个人账户体现了效率原则,鼓励个人多缴费、多保障。
形考任务4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非常重要、推行非常普遍的社会救助政策。试从您所在的社区了解低保制度的运行、效果、存在的问题等问题出发,撰写一份8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答:
关于低保制度运行、效果、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0年5月上旬,区民政局联合组织对全区城乡低保的运行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社会救助制度运行情况
城乡低保工作。2020年1-5月份,全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7975户11884人次433.03万元,累计新增41户74人,停发106户163人,5月份共有低保对象1297户1917人,月发放保障金72.43万元。保障人数占全区城市常住总人口32万人的0.63%。累计发放农村低保6265户10161人次215.27万元,累计新增35户81人,停发55户78人,5月份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032户1682人,月发放保障金37.99万元。全区农村困难群众享受社会救助政策人数3337人,占全区农村常住总人口5.2万人的6.41%(含失地农民享受城市低保的192户323人,农村五保429人,区政府兜底救助903人)。全省农村低保人数占农村常住总人口的4.3%,全市农村低保人数占农村常住总人口的4.7%,XX区农村低保人数占农村常住总人口的1%。
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上半年累计医疗救助5853人次(含资助城乡居民医保人数),发放救助金198万元。临时救助累计29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3.27万元。乡镇预拨临时救助资金使用情况:2019年7月先行预拨给乡镇街道(开发区)220万元救助资金,其中XX路街道30万元、XX路街道30万元、XX街道30万元、XX街道30万元,XX乡20万元、XX乡20万元、XX镇20万元、XX镇30万元、XX开发区10万元。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可按每户每次1800元以下予以及时救助。截止日前,XX路街道已救助108人次15.69万元、XX路街道30人次4.29万元、XX街道59人次7.68万元、XX街道100人次13.22万元、XX乡89人次8.92万元、XX乡139人次13.02万元、XX镇41人次5.14万元、XX镇194人次20.55万元、XX开发区25人次3.75万元。从2019年7月至今全区共救助777人次91.12万元。
五保供养工作。全区累计发放五保对象2539人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68.65万元,5月份发放429人,月发放资金30.75万元。其中集中供养167人,分散供养262人。集中供养率38.9%。
孤儿救助工作。全区累计发放孤儿救助78人次9.23万元,5月份实有孤儿13人,月发放孤儿救助金1.64万元。
兜底保障工作。2019年上半年对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以外的精准扶贫户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三类对象进行兜底,共保障903人,发放兜底保障金170.6万元。
二、走访入户调查情况
低保调查情况。XX街道提供了4户相对比较困难的家庭,调查组逐户深入走访,4户中有1户按家庭收入计算基本符合低保条件,但户主(近日已因病过世)名下有一辆车,不能申报城市低保,待其配偶办完车辆过户手续后,可以申请享受低保,其它3户均不符合现行的低保政策。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救助对象动态信息掌握不及时,城乡低保覆盖面还有扩大的空间。
调查中发现,由于村、社区一级社会救助对象居住分散,负责民政工作人员不足、交通等软硬件条件不完善、市区两级之间社会救助信息无法及时准确有效进行核对,导致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掌握不及时,新出现的困难户(尤其是农村困难户)情况未及时掌握,给城乡低保扩面工作带来困难,下一步,全区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尚存在空间。(二)乡镇、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少且对城乡低保政策研究的还不够透彻,政策把握还不够精准。
(三)社会救助政策性强,部分困难群众无法得到有效救助。
(四)容错机制不健全。
四、建议与对策
(一)对接建立覆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社会救助对象动态信息网络。
(二)加大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政干部的培训力度。
(三)探索开展城乡低保工作政府购买服务。
(四)积极主动做好全区农村低保、五保政策与精准扶贫脱贫摘帽政策的衔接工作,确保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五)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六)积极与区卫计委沟通协调。
(七)积极探索低保审批权委托乡镇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