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客运中心及道路运输行业参观实习总结
宁波客运中心及道路运输行业参观实习总结
一、宁波客运中心及道路运输行业基本情况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市场份额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客出行运输方式选择偏好的变化趋势。旅客对出行速度、旅途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道路运输方式依靠本身技术经济特点“与生俱来”的传统优势正逐步丧失,以质取胜总是市场经济亘古不变的真理,采用更舒适性的车辆、更灵活多变的运输组织方式以及更优质的服务才可能重新获得旅客的青睐。
二、宁波客运中心及道路运输行业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1 机制灵活,对市场的敏感度强;
道路运输具有短途的灵活性,发挥公路灵活性强、班次间隔时间短的优点,江浙两地主要线路均实行无限量发车、随到随走,同时方便喜欢自助游的旅客。加以改制,内部机制将变得比以往更加灵活;
1.2 区域优势;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科学、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个地区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占全国10%的人口,但创造了22%国内生产总值、25%财政收入和29%的进出口总额。宁波客运中心正好处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具有独特的区有优势
1.3 管理人员少,管理成本低;
由于客运的灵活性,决定了他需要更少的管理人员,同时只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就可以满足需要,所以所需的管理成本就低
1.4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少,内部沟通渠道比较畅顺;
有效管理幅度:领导者能有效领导的直接下属的数量限度。影响有效管理幅度的因素很多。领导者处在高层或低层、领导者个人素质、下级能力、工作近似、规范程度、对直接领导的下级控制手段等,都会影响有效管理幅度。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后,管理层次与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有效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有效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因此客运具有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少的优势
1.5 退出市场的成本较低;
由于客运中心的车辆等都是由运输公司所有所以可以低成本的退出,而且还得到政策支持
2、劣势
2.1法律法规缺失
2.1.1上位法缺失。
上位法的设立是为更好地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明确公共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和为行业主管部门及主管机构依法行政提供法制保障。目前,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管理主要依靠原建设部的部门规章、城市级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实行行业管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公交和出租立法滞后,给市级政府立法造成了不利,尤其给市级政府具体负责城市客运管理带来诸多操作依据方面的麻烦。
2.1.2地方法规不健全。
不少有立法权的城市在公交及出租方面立法缺失或存在混乱,没有立法权的城市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往往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地方性法规对公交和出租汽车属性定位、税费政策、公益性补贴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偏差,给规范行业管理、推动城乡公共客运一体化和部门间协调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由于缺乏上位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考虑不周全,触及了部分企业、车主和司机的利益,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隐患。
2.2管理粗放
主要由于城市客运管理体制长期不顺、多头管理、交叉突出,城市客运行业管理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力度较弱、管理方式粗放,缺乏系统性城市客运行业的政策、法规及服务标准等的制订,缺乏对城乡公交及出租汽车发展的清晰定位和统一政策指导,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各地市场发展不平衡,各自为政、政策不一。特别是出租汽车管理更为突出。
2.3机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城乡公交管理职能已经统一,但是社会各界对于“公交优先”理念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公交优先的政策机制尚未到位。
2.4竞争优势不大
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超长途运输方面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其大容量旅客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在全球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铁路大容量、节能环保的特点,非常符合低碳交通的要求。
三、宁波客运中心及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建议
3.1应真正做到“一手抓交通基础建设,一手抓运输行业管理”
交通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中地位决定了交通行业领导应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即一手抓交通基础建设,一手抓运输行业管理,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好务,一方面为培育和优化运输市场,促进行业产业上档升级出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做到政企分开,但也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做到强化行业管理。而行业管理中除了培育、规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进行业结构调整,使行业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在运输行业中,推进企业集团化战略又是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我省道路运输行业严重的存在着“多、小、散、弱”现状,尽快改变这一现状,组建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企业为主导,政府部门来推动”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的真理。建议各级交通部门领导一方面对运输企业要一如既往的给予关注和支持,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大推进运输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上档升级的力度,真正为把我省从运输大省向运输强省转化而做出时代的努力。
3.2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道路运输业存在的“多、小、散、弱”现状,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得力的措施。而多年的努力就需要有一个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作指导,重点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和措施,其中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应该是重要内容。建议有关部门牵头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制定出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意见,分年度轻重缓急来落实,使道路运输行业的结构调整,上档升级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并建议相应成立兼职指导小组,形成行业管理部门与行业企业步调一致的抓调整,促升级的新局面。
3.3各道路运输企业应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企业改制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集团组建的基础条件,道路运输企业在这方面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行业内仍有60%的骨干道路运输企业未改制,即便已改制的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新的资本运营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完善的企业组织制度;新型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民主管理制度;科学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新型的政企关系等。各企业领导要从时代的需要出发,从企业发展的前景出发切实提高对企业改制和企业集团化建设的认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摈弃思想和体制障碍,带领企业职工,尽快进入改制程序。
3.4我省优势道路运输企业应加大区域企业集团化建设力度
从上可看出:道路运输企业组建区域性、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已势在必行。问题在于,谁积极,谁行动快,谁具备条件,谁就占主动,谁就在道路运输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中占有地位。所以,优势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者,要为自己的企业谋划好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大区域内运输集团组建的力度,谋划好资本运营和走出去实现扩张战略,达到企业发展战略的目的。建议优势企业要抓住机遇搞活经营,积累资本,还要在企业创新管理上有所突破。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作机构和机制,步步为营,积极推进,甚至创造条件,力争上市,使企业真正做到跨越式发展。
3.5行管部门与社团中介组织应共同加强战略引导和组织协调
全国二十一个省已建立了全省性道路运输企业集团,共同经验之一,就是本省运管部门和交通企协联手推进本系统的企业集团组建。一是行管部门和协会应对本区域内道路运输企业的集团组建有一个推进计划,分年分步骤的加大推进指导力度,狠抓落实;二是抓点带面,示范引导,及时总结行业内好的做法,在行业内传播推广。促进在范围内开花结果;三是在企业购并、联合重组时,遇到难点给予帮助、协调,尤其是应主动向同级或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和沟通联系,并研究相关政策给予扶持。
第二篇:灵川县道路运输行业2012“平安客运”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灵川县道路运输行业2012“平安客运”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2012年一年来在灵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所积极配合全县开展好“平安客运”创建活动,灵川县辖区营运车辆行车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3人/百车.年,营运客车行车事故死亡人数为零,未超控指标,道路运输市场较为安全有序,通过努力把我县的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率降低到最低。现就一年来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灵川县道路运输行业2012年“平安客运”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二、全面推行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规定》作为当前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经营行为。与两家客运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且要求两家客运公司分别与客运承包者和驾驶员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要求两家客运公司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完善和落实客运企业安全例会、事故分析、安全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把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三、积极督导客运企业开展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自检自查工作。
四、全面开展道路旅客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重点开展了对农村客运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落实好了、“三盯”“三防”安全防范措施,充分发挥营运客车安全管理系统、行车安全记录仪和GPS车辆监控系统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监管作用,运输企业能用GPS对客运车辆和
驾驶员实行动态监控,车辆上线监控率达到96。
五、加强了对营运驾驶员的管理措施。推行“四统一”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聘用及管理驾驶员,进一步完善了客运驾驶员安全生产管理、违章举报管理、奖惩管理等制度。
六、进一步加强落实了“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加强了客运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头关的管理。重点抓好了车辆检验合格报班,进(出)站口、“三品”检查等重要环节,确保了“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落到实处。
七、定期召开全县道路旅客运输行(企)业安全生产例会,针对不同阶段的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有效的指导了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八、能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客运驾驶员素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督促两家客运企业开展好对在岗客运驾驶员的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九、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按照道路运输有关法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6月安全月开展了严厉打击营运客车及驾驶员“超速、超载、超时行车”的专项整治行动。
十、认真督促客运企业做好了承运人责任险的投保工作,并加强了与保监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充分掌握了客运车辆的投保情况。
十一、存在问题:
(一)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这一情况还将在一定阶段内存在,跟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原因是分不开的,由于农村的公路等级较低,且客源不稳定,这使得农村班线的开行存在着较大困难,整治也是一段时间的效果,如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将是下一步整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客运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客运行业由于竞争激烈,不少的客运驾驶员为了抢客人而有开快车、强行超车等严重影响安全的行为。还有部份驾驶员存在着超速、超载、不进行检验报班等违章行为。
十二、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在明年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把工作做好做细,认真处理每项事务,加强客运车辆的源头管理,加强对驾乘人员的教育,减少超载违章的出现。加大稽查力度整治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农用车、拖拉机非法载客,加大对农村客运班线的发展力度从根本上消除农用车、拖拉机非法载客的违章,消除安全隐患。
(一)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继续成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由2名安全员专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经费开支计划,保证安全经费到位。
(二)做好了、“清明节”“
五、“元旦节”“春运”、、一”“端午节”、“中秋节”、“十一”黄金周等节日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做好节前的安全排查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工作,并安排好节日的值班工作,加大对超载营运车辆的查处工作。
(三)在道路运输行业继续开展“平安客运”、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活动。9月至11月开展行业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竞赛,竞赛期间我县两家客运企业未发生伤亡责任事故。
(四)按上级的布置做好各个时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运输企业加强检查,加强对营运客车超载运营及不进行检验报班营运的整治,及时
消除安全隐患。
(五)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2013年开展3次以上安全宣传活动,组织2次以上客运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六)做好农村客运班线的发展工作,按制定的农村客运规划发展部分农村客运班线车辆,从根本上消除农用车、拖拉机非法载客的情况出现。
第三篇:道路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办法
《道路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道路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便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道路客运企业、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办法》,认真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办法》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关于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的规定,规范长途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管理,防止营运客车驾驶员疲劳驾驶,经商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2〕784号),组织13个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择优推选部分长途客运企业,自2013年1月起开展接驳运输试点工作。2014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又多次印发,或联合公安部印发通知部署加强接驳运输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400余家客运企业、3500余条客运班线、7600余辆客运车辆、840余个接驳点参与接驳运输试点。从试点情况看,接驳运输有效提升了道路客运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对运输组织效率提升和行业转型升级发挥了促进作用。试点期间,接驳运输车辆未因凌晨2时至5时运行发生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但是,接驳运输试点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试点企业接驳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接驳点管理不规范、甚至发生虚假接驳现象,接驳点集中度较低,企业接驳运输成本较高等。此外,部分未参与试点的省份、企业提出了开展接驳运输的需求。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客运接驳运输工作,交通运输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在充分调研和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办法》。
二、《办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安全底线。《办法》明确接驳运输企业履行接驳运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接驳组织方案,方案设计应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制度设置应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要求企业实地查验接驳点,对直接运营的接驳点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驻接驳运输联盟或者其他接驳运输企业运营的接驳点的,细化双方安全管理责任。
二是坚持放管结合。接驳运输线路运行组织方案和接驳点设置管理均由企业自主制定并提交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鼓励企业组建接驳运输联盟,发挥行业自律、协作作用,推动接驳运输资源整合共享。明确接驳点待班驾驶员计入该车辆驾驶员配备数量,分段式接驳运输企业可将接驳点所在客运站增设为配客站点。明确接驳运输企业依托接驳运输管理平台报送接驳运输线路运行组织方案、获取接驳运输凭证、保存接驳运输过程信息,应建立接驳运输动态监控制度,对接驳运输车辆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强化接驳运输过程管理,发现违规行为立即纠正,保障接驳运输规范实施。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和违法惩戒。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接驳运输检查结果纳入企业诚信考核,发现接驳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立即对该线路停业整顿直至消除隐患,对企业、驾驶员的虚假接驳等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明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接驳运输的监督检查,建立接驳运输违规信息抄告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求接驳运输企业公告接驳运输信息和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强化社会监督。
三、主要内容
《办法》包括总则、安全管理制度与接驳组织方案、接驳运输信息管理、运行过程管理、监督检查和附则等6章,共34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第一章 总则。阐述《办法》的制定依据、实施目的、基本原则。明确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推动道路客运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营运线路里程在800公里以上的道路客运班线数量。明确需凌晨2时至5时运行的道路客运班线应当实行接驳运输;鼓励800公里以上的道路客运班线实行分段式接驳运输,实现客运车辆和驾驶员当日往返。明确接驳运输企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职责,接驳运输企业应当履行接驳运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接驳运输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事中事后监管。鼓励接驳运输企业组建接驳运输联盟,发挥行业协作、自律作用。
第二章 安全管理制度与接驳组织方案。接驳运输企业应当制定接驳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线路运行组织方案的具体要求。明确接驳运输线路运行安排应当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接驳运输车辆应当安装视频监控装置;接驳运输企业应实地查验接驳点,保证接驳点满足安全管理功能需求。明确接驳点管理要求,接驳运输企业进驻接驳运输联盟或者其他接驳运输企业运营的接驳点的,细化双方安全管理责任。规定分段式接驳运输企业可将接驳点所在客运站增设为配客站点。
第三章 接驳运输信息管理。明确拟开展接驳运输的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交接驳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接驳运输管理平台报送接驳运输线路运行组织方案。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方案中的客运班线和车辆信息进行核实。依托管理平台向公安交管部门交换接驳运输线路运行组织方案,公布已录入公安交管部门相关系统的接驳运输车辆情况,向接驳运输企业提供接驳运输车辆凭证。
第四章 运行过程管理。规范接驳运输流程、信息记录手续、旅客及行李货物换车组织。规定企业加强接驳运输动态监控、视频监控、接驳信息记录检查、发现违规行为、事故隐患应当立即消除。明确接驳运输企业应当保存接驳运输过程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180日。明确需凌晨2时至5时运行的接驳运输车辆,应当在前续22时至凌晨2时之间完成接驳,未 按期完成接驳的车辆应当停车休息。明确接驳运输企业应当公告接驳运输信息和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客运站在执行车辆出站检查时,应当将接驳点待班驾驶员计入该车辆驾驶员配备数量。
第五章 监督检查。明确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接驳运输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企业诚信考核。明确接驳点实施属地监管,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时纠正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并将违规行为告知接驳点运营单位、接驳运输企业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现接驳运输违规行为的,依法采取责令整改、停业整顿等措施,并由原许可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有关规定,对接驳运输企业、驾驶员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明确换驾式接驳运输、分段式接驳运输、接驳点、接驳运输企业、接驳运输车辆等用语的定义,规定从事线路固定的机场、高铁快线以及短途驳载且单程运营里程在100公里以内的道路班线客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凌晨2时至5时通行限制。规定《办法》解释权、实施时间和有效期。
四、重要问题说明
一是关于800公里以上的道路客运班线管理问题。优化道路客运结构,是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随着高铁、水运、民航等客运系统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提升,长距离、夜间通行的客运班线驾驶员易疲劳、运营安全隐患多风险高、旅客舒适性和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等劣势更加凸显。《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和《办法》等均明确了逐步减少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相关要求,各地要按照这一原则对800公里以上的道路客运班线实施分类监管。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到期后,如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应强制退出;如符合延续经营条件,一是可调整发班安排,避免凌晨2时至5时停车载客休息;二是发班安排无法避开凌晨2时至5时运行的,应当实行接驳运输。鼓励接驳运输企业实行分段式接驳运输,实现客运车辆和驾驶员当日往返。
二是关于接驳点设置和管理问题。接驳点是接驳运输过程实际发生地点,承担接驳过程管理和接驳运输驾驶员休息的功能。接驳运输企业直接管理接驳点的,应当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企业认真履行接驳运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接驳运输驾驶员规范开展接驳运输流程,实现驾驶员真正落地休息。接驳运输企业因成本、管理等原因,不直接管理接驳点的,可进驻接驳运输联盟和其他接驳运输企业运营的接驳点,并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接驳运输驾驶员应主动接受接驳点管理人员的过程监督和信息核查。接驳点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接驳点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并将企业违规行为通过接驳运输管理平台告知接驳点运营单位、接驳运输企业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三是将设置在客运站的接驳点增设为配客点问题。按照《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2号)规定,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事项包括起讫地、途经路线及停靠站点。接驳运输企业开展分段式接驳运输,申请在接驳点所在的客运站配客,有利于企业提高运营组织效率和经营效益,是对接驳运输的一项支持措施,原许可机关应当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
四是接驳运输违规行为依法处罚问题。因接驳运输过程不规范甚至虚假接驳,导致驾驶员在未落地休息、未缓解疲劳的情况下继续在凌晨2时至5时运行,将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法》《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对执法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的规定了明确罚则。例如,《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六十七条等规定了发现事故隐患时,实施责令排除隐患、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的处罚要求;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对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客运线路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于发现重大隐患,不立即采取消除措施,继续作业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件。《办法》明确,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接驳运输的执法监督,发现接驳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依法对企业和驾驶员接驳运输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督促接驳运输企业、驾驶员始终保持高度自觉、高度警醒,规范接驳运输行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五、关于《办法》贯彻实施
一是加强宣贯解读。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办法》宣传解读和贯彻实施工作,将《办法》传达到基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道路客运经营者,积极营造主动遵守《办法》的氛围,使一线监管人员、客运经营者、一线从业人员做到应知应会、知法守法。
二是做好实施准备。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梳理本地区确需凌晨2点至5点运行的道路客运班线,对实行接驳运输的,要督促指导相关道路客运经营者做好接驳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运行组织方案拟定、接驳点选取和实地查验,在实行接驳运输前完成制度方案制定、提交等工作,确保《办法》有效实施。
三是统筹推进道路客运结构调整。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行业安全稳定、服务质量和春运等特殊时段运力需求,在规范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的同时,推动道路客运班线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营运线路里程在800公里以上的道路客运班线数量。
第四篇:运输企业道路客运安全年总结
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总结
根据省交通厅、公安厅、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交运【2013】29号)要求,我集团于2013年7月至12月底,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严格落实了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题责任制,全面提升了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臵能力、完善了我集团客运安全管理机制、健全了客车动态监管制度、解决了客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了我集团客运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现将我集团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安全工作有效落实 活动开展以来,按照《“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集团客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集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组建了活动领导小组,层层分工明确主体责任,并按照活动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划分活动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开展期间,严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照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开展活动,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 1
办法,在集团安全生产会议上予以通报、整改;对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予以推广。整个活动期间我集团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互相沟通、齐抓共管,形成了全员参与抓安全的良好管理风气,为我集团客运生产工作顺利开展作出了安全保障。
二、加大宣传教育,保证常抓不懈
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候车室广播、发放安全教育彩页、车站院内悬挂安全标语横幅及事故现场图片等方式来加强安全宣传,使乘客自身的安全乘车意识不断提高,从源头上大大降低了事故隐患。公司在“百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中制作车内安全宣传标语500余幅,全部贴于营运车内醒目位臵,在客运站场利用横幅、黑板报、上路稽查时派发传单等方式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发放安全生产知识宣传资料800余份。
为加强对驾驶人的安全教育,我集团公司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和驾乘人员已建立起一整套全员培训教育及考核制度。结合车辆和驾驶员证件检审验工作,对所以营运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地摸底排查,对技术状况达不到要求的车辆,一概进行强制维护保养。此外,根据客运车辆和驾驶人资格审定的有关要求,我司对驾乘人员严格执行上岗考核制度,并对其进行培训教育。
三、加大监督检查,确保动态管理
我公司一直注重车辆的运营管理,坚持每天由安检人员对车辆运行路段检查,严厉查处超速超员、抢超抢会、疲劳
驾驶、酒后驾驶及准驾车型不符等违法行为,并保证每周至少四次由集团公司主管或分管安全的领导亲自带队上路稽查。同时,有效利用GPS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监控,对超速违章车辆及时发送语音信息或打电话予以警告,对连续超速者给予经济处罚及停班处理,让每一个驾驶员时刻都能感受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加强站场管理工作,确保源头安全有序
汽车客运站是车辆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历来是集团公司安全源头管理的重点,始终按照“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要求进行管理,各车站充分利用X光机“三品”检测仪对乘客行包进行检查,坚决将“三品”堵在车站外。同时,严格执行安检报班制度,确保车辆性能保持良好技术状况,从源头上确保安全运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黄金周”节假日,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将一切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组织安排好各项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冬季遇冰雪天气,对所有营运客车逐台进行冬季防滑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检查。对配臵不齐或无效的,坚决不准运营;对出现的超员、超载、客货混装、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带病驾驶、不按规定配备驾驶人员等违法违规现象有针对性的进行查堵;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驾驶员、车辆,采取辞退、再培训教育、停班限期整改等手段。
五、加大安全投入,降低安全风险
近年来,公司将安全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臵,不
断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首先,加大保险投入力度,逐渐将承运人保险由30万提高到40万,现在又加大到50万;其次,购臵设备加大车站的安全源头管理,斥资为车站购臵X检测仪、车辆安检门设备,增强了车站的安全保障能力;第三,从集团公司到基层客运单位建立起了安全监控平台体系,对所有单车安装了车务通管理系统,达到了对车辆的实时监控;第四,加大流动稽查力度,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监督无遗漏。
以上是我集团在开展2013年 “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如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27日
第五篇:市道路运输客运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总结
道路运输客运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小结
9月10~11日,由道路运输管理处和市交通信息中心主办、培训中心承办的“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二天的培训,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市交通局和运管处等领导均比较重视,交通局调研员、运管处副主任、市交通局安全科科长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并作了讲话。来自全市道路运输企业32家的管理人员共132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二、培训的内容及目的
本次培训围绕如何提高道路运输客运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市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全市道路运输客运企业在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安全源头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客运站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培训。重点对道路运输企业GPS动态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GPS日常操作,道路运输客运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及整改程序和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操作进行了培训考核,达 到了培训的目的,受到企业好评。
本次培训突出一点表现在大部分道路运输企业领导能够重视并能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培训,但随着培训的考核,也暴露出一部分客运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不足,具体表现是:
1、通过案例分析考核,部分企业反映出在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的制订上存在诸多漏洞或制订不够完善。
2、通过案例分析考核,部分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存在程序上的错误,不能及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汇报和处理,对于安全事故责任等级不能严格区分。
为此,一是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联合举办一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章文件制订标准、要求的专场培训,严格、标准、规范的指导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制订规章制度。二是建议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一次企业模拟突发事件的演习,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从理论到实战经验的过渡,如遇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正确处置,把事故降低到最低,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