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高职考试纲要
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高职考试纲要
一、模拟电子技术部分
1、了解半导体的基础知识,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础结构、伏安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理解单相导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3、理解稳压二极管的特性,了解简单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常用三端集成稳压器。
4、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理解固定偏置和分压式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掌握其交直流电路的画法和计算静态工作点。了解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点原理。
5、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6、了解多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了解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7、了解反馈的概念,理解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类型,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8、了解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级间耦合和零点漂移问题。了解基本的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9、了解理想集成运放的特点、符号和特性。掌握理想集成运放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及其简单的线性应用。
10、了解振荡的概念和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二、脉冲和数字电子技术部分
1、了解常见脉冲波的参数,了解积分、微分电路变换波形的原理。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掌握常见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真值表、逻辑符号和逻辑表达式及其互换。
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础知识:
(1)、三种基本逻辑运算:逻辑乘、逻辑和、逻辑非。
(2)、基本逻辑公式:0、1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重叠律,互补律,吸收律,对合律和双逻辑变量的迪摩根公式。
(3)、简单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4)、真值表。
4、掌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化简。
5、掌握RS、JK、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6、掌握基本的异步二进制计数电路,了解寄存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实验操作技能
1、掌握实验室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
2、掌握常用元件的正确检测。
3、能根据简单原理图安装电子电路和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注意:
1、电子技术基础内容以定性分析为主。
2、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应侧重集成运放及其应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应侧重集成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3、电子技术基础内容的元器件图标以国家新标准为准。
第二篇:《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两部分)
一、参考书目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半导体器件
[
考试内容
]
结、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放大原理;
[
考试要求
]
.熟悉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简单应用。
.熟悉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原理及主要参数。
.理解双极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伏安特性,熟悉主要参数。
二、放大器基础
[
考试内容
]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电路组成及静态分析;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性能指标分析;
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性能指标分析。
[
考试要求
]
.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理解静态、动态、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的概念及放大电路主要动态指标的含义。
.熟悉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掌握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掌握计算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指标。
三、放大器的频率参数
[
考试内容
]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
放大器频率分析,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共射极接法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场效应高频等效电路,运算放大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
考试要求
]
.理解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理解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概念。
四、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
考试内容
]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深度负反馈的计算;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
考试要求
]
.理解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直流反馈,交流反馈,开环,闭环,反馈系数,反馈深度,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等概念。
.熟悉负反馈类型的判断。
.掌握各种基本组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掌握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估算方法。
五、功率放大器
[
考试内容
]
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的其它电路;集成功率应用电路。
[
考试要求
]
.了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指标计算。
.了解复合管的构成及特点。
.熟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指标计算。
六、模拟运算电路
[
考试内容
]
基本运算放大电路;模拟信号运算电路;模拟信号放大与检测电路。
[
考试要求
]
.掌握基本运算放大电路。
.掌握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掌握比例运算电路的结构,特点,与的运算关系。
.掌握求和运算电路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及输入输出的关系。
.掌握积分电路的结构特点、输入输出的关系。
《数字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数字逻辑基础
[
考试内容
]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
数制与码和数字逻辑的基本运算。
[
考试要求
]
.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
.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编码等之间的相互转换。
.熟练掌握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
二、逻辑代数
[
考试内容
]
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化简方法
[
考试要求
]
.熟悉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规则和逻辑函数的基本表示方法。
.理解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逻辑代数的变换、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三、逻辑门电路
[
考试内容
]
通用的集成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
()的基本原理及特性。着重掌握它们的逻辑功能和特性。
[
考试要求
]
.了解分立元件构成的各种逻辑门电路。
.理解逻辑门电路的扇入出系数、开门电平(电阻)、关门电平(电阻)、噪声容限等概
念;了解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了解非门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
.了解门与非门电路、或非门电路、传输门电路以及模拟开关特性。
.了解门、门多余端的处理及各种门电路的接口,掌握门、三态门的特性及使用。
四、组合逻辑电路
[
考试内容
]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分析和设计,竞争冒险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基本应用,它们包括编码器和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数值比较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等。
[
考试要求
]
.了解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概念。
.了解编码器、译码器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算术运算电路的工作原
理及运用。
.理解和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五、锁存器和触发器
[
考试内容
]
锁存器和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所实现的不同逻辑功能。
[
考试要求
]
.了解基本()、同步()、主从、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逻辑功能特征及其相互转换。
.掌握各种类型触发器逻辑功能描述方法:功能表、状态转换表、状态图、特性方程、逻辑图、时序图。
.掌握触发器,触发器的时钟信号输入、同步信号输入和异步置置的功能和特性。
.掌握触发器和触发器的时序图的画法。
六、时序逻辑电路
[
考试内容
]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逻辑设计中常用的典型时序集成电路。
[
考试要求
]
.了解同步时序逻辑电路与异步时序逻辑电路逻辑功能特性及区别,理解时序逻辑电路
中“状态”的概念。
.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同步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异步时
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寄存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其使用方法。
/
第三篇:2013计算机专业基础- [854]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54]
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包括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部分,每部分各75分。
数据结构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及操作算法,并能灵活运用;能够利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为应用问题设计有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分析算法的复杂性。
2.要求能够用C/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描述数据结构和算法。
注:考试内容范围主要以参考书目1为标准,带*号部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二、考试内容
1)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概念
a:数据结构与算法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
b: 算法及其复杂性分析
2)线性表
a:线性结构及其操作算法
b: 线性表的应用
3)树与二叉树
a: 二叉树的定义、性质、表示、遍历算法
b: 树的表示、操作算法
c: 森林与二叉树关系
d: 树与二叉树的应用
4)图及其相关算法
a: 图的相关概念
b: 图的存储结构与搜索算法
c: 图的应用
5)查找与排序
a:查找与排序的相关概念
b: 典型算法的描述及复杂性分析
c:查找与排序算法的应用
6)外部排序与文件
a:外部排序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方法
b:文件的组织方式、特点及应用
三、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a:填空题(0—15分)
b:选择题(0—30分)
c:简答题(0—30分)
d:算法设计题(0—30分)
注:题型分数在以上范围内浮动,总分为75分
2)注意事项
算法设计题,必须包含算法的基本思想、存储结构设计和算法的描述
四、参考书目
1.廖明宏,郭福顺,张岩,李秀坤,数据结构与算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9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部件的基本组成,领会各部件的联系及各部件与计算机系统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总线
a: 总线的基本概念
b: 总线的分类和结构
c: 总线控制逻辑
2)存储器
a: 存储器的分类
b: 各类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c: 存储器与其他部件的联系
d: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
3)运算器和运算方法
a: 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b: 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
c: 算术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4)控制器
a: 指令系统原理
b: CPU的基本结构
c: 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原理
d: 控制单元的两种设计方法
5)输入输出系统
a: I/O访问的基本原理
b: I/O接口的原理
c: I/O和主机交换信息的控制方式
三、试卷题型结构
a: 填空题(0-25分)
b: 简答题(0-30分)
c: 综合题(0-30分)
四、参考书目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出版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①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①
作者:陈元滨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要:在教育部质量工程背景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各院校近年来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都进行了改革的特点,我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遇到了学时少、课程内容多的情况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等课程如何教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改革我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建议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材课程建设教学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137-01引言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及电气信息类共同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实际中,电类专业中又有强电和弱电之分;而在弱电中,有自动化和计算机软、硬件等专业,但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对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既要比较熟练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方法和应用,又不要求作深入的研究。非电类专业对于分析与设计都有一定的要求,以便掌握计算机相关硬件知识和从事计算机接口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对于电机及其控制则一般不做要求。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对电子技术要求是介于电子与电气类和非电类专业之间。通过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1]教学与实践
在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逻辑”均采用三门课教学,先“电路”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在两个学期教学完成。采用电类和自动化类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路教材,共162学时(其中理论138课时、实验24课时),在实际教学中按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要求增减,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解决教材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选用国内的优秀教材,但这个教材不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是所有电子与电气类专业的,我们依据弱电专业所需知识为的教学内容为体系结构,向同学们讲授。实践中,《电路原理》这门课,我们选了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邱关源主编的《电路》、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模拟部分/数字部分》为学生的教材,而依
据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沈复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为知识体统结构,来向学生讲授。这样无论从知识面和知识深度,都满足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要求。在知识面上,让学生应该看到,电子信息类专业应该了解哪些,在知识层次上,让学生知道,电子信息类专业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教材建设
2006年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我校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重新制订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由原来的3100多学时缩短为2800学时、174学分缩短为165学分,调整情况见表1。从2008~2009学年第三学期起,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08级,率先将“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合并成一门“电子技术”课程。使原来第二、第三学期完成的课程,在第三学期一门“电子技术”课完成,这样使后续课程提前一个学期,能使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课学习。目前在国内的教材中还没有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这一类教材。
为适应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及新的学生培养方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做好“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十分必要。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电子技术”课程既不同于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等电类专业的“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课程,不能是这三门课程内容的简单相加,也不同于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或“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技巧;强化基本概念、弱化公式记忆上。遵循知识、素质和能力并重的原则,更新内容、优化结构、压缩课时、精讲多练、培养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2]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应从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进行组织和建设。教材要力求反映电工电子学科的新成就和新进展,要关注授课对象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引入在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和信息工程的学科领域中发展和探索性的内容,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引入教材,努力使教材反映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体现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变化和基础知识相结合的开放性特点。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要突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在结构上力求创新,充分体现和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增加EDA演示,使学生既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又得到了实践的锻炼。摆脱理论分析长而深的模式,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的学习以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为目的,作为掌握变化的、动态的新知识的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教材应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于一体,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采用富弹性的模块式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地综合、融合和整合。从课程所含各个学科领域系统的观点出发,重视整体概念和系统特性,重视应用技术,多做定性分析,力求理论形象直观,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材的衔接,使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
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基础知识(经典内容)→先进技术(提高内容)→应用能力(实用内容)”的体系组织教材。[2,3]结语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电子技术》课程包括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逻辑三部分。电路部分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定理,电路的分析方法;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主要学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数字逻辑部分主要学习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在2010~2011第三学期,我们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洁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一书,作为教学教材参考,在实际教学中略有增删,第一章增加电阻△-Y型转换一节,第二章增加网孔(回路)分析法一节,第五章增加互感变压器一节,在第六章增加卡诺图画简一节等,在每章后附重点内容的EDA演示。
参考文献
[1] 陈元滨.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6).[2] 李洁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五篇:电子技术基础
智能网络技术及应用方向
(科目:056 电子技术基础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
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约50分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约5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基本概念题、简单计算):约 10 小题,共 30 分
填空题(基本概念题、简单计算):约 10小题,共30 分
分析计算题:约2题,共20分
设计题(综合题):约 2小题,共20 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量子力学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概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半导体基础知识1、2半导体二极管1、3双极型晶体管1、4场效应管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2、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3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2、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2、5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3、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4、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概述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6、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6、2负反馈放大电路四种基本组态的判断6、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6、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1基本运算放大电路7、3有源滤波电路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9、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9、2互补功率放大电路9、4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章直流电源10、1直流电源的特点10、2整流电路10、3滤波电路10、4稳压管稳压电路10、5串联型稳压电路10、6开关型稳压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6学时)
2、1概述2、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2、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2、4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2、5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2、6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2、7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4、1概述4、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4、3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第五章触发器5、6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极其描述方法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6、1概述6、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6、3若干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6、4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7、1概述7、2 只读存储器(ROM)
7、3随机存储器7、4存储器容量的扩展7、5用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