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我想现今社会已无几人能遵守这《弟子规》做人、做事了,所以,凡是读过之人都倍感惭愧。我认为公司这次下这么大的力度培训所有员工学习《弟子规》,并不是让我们只是自责过去的不足,而是想让大家从今往后,无论做人、做事、待人接物,都是发自内心的按照《弟子规》去做。
我的理解是为人首先要以“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兄长都视而不见,没大没小的,那么更何况是对朋友、对同事、对陌生人了!把我的理解联系到工作中,作为正维公司专卖店的一名营业员,顾客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同事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都是缘分,都是我要尊敬的人;其次就是言、行,我简单的摘取了几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觉得我们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诚信、正直是为人的根本,有了做人的根本那么做任何事都成功了一半。执着、争先则就是做事成功的另一半了。如果这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那他一定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言与行是紧密相关的。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只靠花言巧语就能成功的,不然就可称为“说事”了,而为什么称为“做事”,就是看你是不是言行一致的人,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是对是错都已是过往云烟了,人不能总活在过去里,既然学了《弟子规》,我们就要贯彻着《弟子规》往前看,要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时间吧!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好了,话说多不如少。说多了都是眼泪,不如将泪水化为行动!随笔:
生身人,养育恩,无以回报;
亲兄弟,手足情,血脉相连;
公司里,政策宽,上下齐心;
专卖店,领导好,才情横溢;
弟子规,圣人训,受益匪浅;
人世间,皆万物,阿弥陀佛。
第二篇:韩梅梅结婚有感(推荐)
韩梅梅结婚了 新郎不是李雷
韩梅梅和李雷这两个教材上的人物,相信对于所有的八零后来说,都不会觉得陌生。他们曾经是我们初中英语教材的人物,帮我们度过许多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而如今,新编的英语教材里面Han Meimei(韩梅梅)已成人妻Mrs han(韩太太),丈夫却不是Li Lei(李雷),而是叫Han Gang(韩刚)。Li Lei则是成为了一名戴眼镜的教师,妻子未知。
许多人还记得,那年初次相遇,女主角问:“What’s your name?”男主角答:“My name is Li Lei.”——这些都是八零后集体美好的青春爱情回忆。虽然他们只是教材上虚构的人物,但是听到最后这样的分开的撰写安排还是禁不住让人觉得唏嘘不已。只因他们陪伴我们走过了那些最青涩美好的校园时光。
年少的我们总爱戏谑某某跟某某在一起,某某在暗恋某某„„这都是我们青春时期爱玩的小游戏。就像韩梅梅与李雷,相仿年纪,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相约游玩,一样都是爱学习的好学生,不正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吗。在他们身上,似乎带了某些隐隐约约的暧昧意味,让情窦初开的男孩女孩联想浮翩。只是当当年的Han Meimei 已经长大并成为Mrs Han时,很想轻声问一句,现在的你,还愿意相信爱情吗?
小时候看过很多很多的童话故事书。一千零一夜,安格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好多好多,故事总会出现一个漂亮的公主,还有一个勇敢的男主人公,而永远都是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童话总能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爱情的美好期盼。而伴着我们成长的韩梅梅和李雷,最后却没有顺应我们对美好爱情结局的寄托,始终无法给我们来个Happy Ending。这样的结局让人看了难免会觉得遗憾和感伤。如果连书本里的童话也不在,那么现实中的我们呢?又是否能够坚守自己身边的那个人?
长大了会发现这个现实社会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年少时那种单纯美好的向往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Darry Ring式的真情对于我们来说仿佛又远了那么一步。可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时,心里依然有着对年轻时候那种单纯爱情的怀念,也会不禁自我反思,真爱是否存在。也许现在很多人直呼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是心里似乎还是隐约有个声音在反抗而不肯罢休,总有着最后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只有相信,才会去努力;只有努力,才会拥有,难道不是这样吗?至少我还不想放弃,依然期待着总有一天,我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Darry Ring真爱戒指。
愿你我珍惜好身边的那个TA。
第三篇:韩雪梅 浅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浅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解东一小
韩雪梅
按照学校教导处的安排,近期我认真的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通过本次的又一次阅读,使我对课标的内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全新的认识。使我在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把握上会更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恰当,会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确定老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每个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结合课堂教学浅谈这次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亲自参加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如:再教《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时,因学生已有口算的经验,我就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口算的方法。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35+34=学生说出了三、四种算法,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非常棒!
二、正确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适时时进行归纳、示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积累经验;再次,关注学生差异,用不同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都得到发展。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所以课堂上。我会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位置。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正确确立目标,学生会的,坚持不讲;有一定难度的一定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还没解决的,再全班交流,真不会的这时老师才进行点播、引导、讲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学会学习。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
教学活动要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以教学中不管是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练习题的设计等都要统筹考虑,既让好学生吃好,也让学困生吃得着。课堂上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困难让对子帮助,课堂提问小号让大号(好学生让着学困生),上板转板大号优先,给他们更多的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的表扬鼓励,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他们改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通过本次的学习,我有很多的收获,有很多的感触,给我如何教学有了更好的指导、有了更好的依据,我会把数学课标里的理念、要求应用都自己的教学中,好好地教学,好好的上课。
第四篇:李雪梅 北京学习有感
徐家扁小学赴北京学习有感:感动,心动?行动!
乐山市徐家扁小学 李雪梅
我们没有翅膀,所以我们不断学习,愿知识的翅膀助我们飞翔!
----题记
2013年10月13日—15日,三天,46人,4个学校,来回近4000公里的奔波,46人在途中争论,在车上思考,在课堂竞技,在宾馆研讨„„注定是难忘的,更是有价值的。
作为校长,为何有此行?是什么促成了此行?此行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一直在沉淀,在反思,心路历程跌宕起伏。
出行前的准备:感动、激动
常常有人问我,做教师和做校长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做教师,关键在于“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如此,足矣。而做校长,关键在于“通过助推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尽可能为老师们创设和提供学习进修、施展才华的舞台;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友好联系,尽力促成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与乐山市徐家扁小学的友好联盟,以为老师们提供更直接、更接地气的学习场所和研修机会,从而促进地区间学校教育共融、共生、共进、共取、共同发展。
带着这样的思考,拟好了活动的方案,我怀着忐忑而着急的心情向区教育局做了详尽的汇报,阐述了此行的目的意义。但是,因为外出学习的老师比较多,区教育局汪局长在支持和认可的同时,表示出对安全、纪律、正常教学秩序等方面的担忧。学校老师们全身心的配合,留校的老师主动包班,留校的班子成员全部到班,以实际行动支持语文老师的外出研修。与此同时,汪局长亲自给相关部门解释此行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部门都表示为了教师的发展,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更是为了市中区 1
教育事业的发展,理解支持!原以为困难重重、手续繁多的审批尽然在两天之内全部到位,我和老师们都很感动、激动!
46人怀着感恩的心情,期待着出发„„
出行前的安排:纠结、担心
金秋时节,也是北京旅游的黄金时节,选择此刻出行,令老师们无限向往:香山的红叶,宏伟的长城,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故宫、现代化的鸟巢、水立方„„
作为组织者和领队之一,感动、激动的心情变得纠结和担心起来:好不容易的北京之行,却没有安排参观相应的景点,老师们是否会失望?三天的行程,安排得“滴水不漏”,老师们是否会太累?要走进北京的课堂,和他们同台竞技,老师们是否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看到了北京前沿的管理和较高的待遇,老师们是否会因为落差而产生消极心理„„
带着纠结、担心的心情,我们如期出发„„
学在北京:心动,联动
本次研讨活动,大家亲历了花城分校的自主教育,看到了北京市丰台一小的公民教育,感受到了北大、清华的兼容并包。老师们主动出击,走进课堂,和北京的老师同台竞技;走进会场,和北京的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走进校园,老师们又安静而谦逊的学习、询问、记录、思考;面对热情大方的花城分校刘校长和丰台一小殷校长,老师们还委婉的收集了很多的资料、教学用具等„„北京的老师们被徐小精神感动,称我们为“纯学团”。
课堂交流:丰富语文学习方式,推进单元整体教学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的刘红燕老师执教的《白鹅》、《白公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动,每个人的思维导图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洋溢着每个孩子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别样的教学方式令我们眼前一亮,紧接着老师们都有跃跃欲试的想法。这样的状态,真好!
徐家扁小学李方斌主任的作文教学《多角度观察》:凸显了作文教学 的本质“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步发展,获得了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武琼老师的高度评价,也对作文教学“有写必评、具体指导”进行了现实的案例分析,令所有老师们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课堂常规:谦逊中透出睿智,沉稳中彰显活泼
最令我们震撼的还是同学们规范、谦逊而又睿智活泼的课堂常规。为伙伴拿话筒时,小组的同学安静配合,全然没有争抢或推阻; 回答问题时,完整而规范:我是从第三自然段读懂的„„„„,联系上下文,我感觉„„;
互动交流时: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
评价同学时:我从***同学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同学,我要表扬你„„但是,有一个地方我没听明白„„
这些,才是教育,才是教育的根!而这些,才是我们能学到的,应该学习的,必须要学习的,很欣喜的是,老师们都意识到了。王惠霞老师说:这样的课堂常规,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学科老师或者班主任就能培养的。我们徐小要从一年级开始,从新接手的班级开始,各学科老师通力配合,才能培养出“生命自觉”的徐小学子。
管理互动:促进教师有目标的主动发展,是校长的首要使命!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刘校长和我们分享了《你在忙什么》中的一个故事:黑驴与白马从小就是好朋友。唐僧去西天取经时邀请它们一同前往,黑驴不想远离家乡,白马却跟唐僧上路了。17年后,白马载誉归来,被誉为“大唐第一名马”,给黑驴讲述取经途中惊心动魄的奇遇,令黑驴羡慕不已。白马很平静的说:“我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跟着唐僧西天取经,目标明确,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这17年间,你也没闲着,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其实,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这么多年我们俩走的路程,付出的辛苦是一样多的。” 黑驴沉默了:自己也在劳动,也在付出,为什么到头来还是停步不前呢?这样盲目的忙碌有多大的意义?
我也在沉思,我和我的老师们该如何前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在哪里?是的,我们都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有鲜明的教学特色,有明确的生涯规划,有实现规划的信心和行动,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进步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坚信:停止学习,就意味着拒绝成长。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但一定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追求进步的老师。
研修归来:思考、行动!
北京也有众多的小学,花城分校到底有什么吸引着徐家扁小学的慕名前往?“希望花城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得到尊重 —让孩子自信而主动地学习!”是刘校长的校长寄语吸引着我们;是具有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花城团队吸引着我们;是基础扎实、习惯良好的花城学子们吸引着我们,是一所享誉中外的一流名校在吸引着我们„„一句话,是精致的教育,教育的精致在吸引着我们,吸引着我们徐家扁小学130个老师和2806个孩子!
尤其欣喜的是花城分校:“让孩子自信而主动的学习”正暗合了我们徐家扁小学的教育理念“生命自觉、幸福人生”。而“教育没有专利,只有共享”更是两校共通的大教育观。虽然我们和花城分校有着地区的差异,有师生素养的差异,但追求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坦诚交流是我们共同的心态,走向卓越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签约后,徐家扁小学将主动和花城分校从以下八个方面对接: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校本研修,教育资源,学生培育,人文交流,社团活动、教育科研。争取将结对工作常态化、有效化。以花城分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课程文化更加多元,教育评价更加科学、课堂教学更具生机、教育科研更有成效、艺术教育更加多彩„„
花城分校刘校长说:一云连两地,共享一片天;两校成一家,同盟一家亲;师生齐欢聚,共圆教育梦!
李方斌主任说:我要二次成长,我已收拾好行囊,再出发!杨文英老师说:我还是喜欢乐山,喜欢徐小;
王俊容老师说:北京丰台一小《示儿》的教学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真:朴实、扎实、真实、厚实。如此简单而深刻的课堂,需要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
向勤老师说:我们语文组要思考,要尽力营造良好优雅谦逊的课堂互动交流场景,促进师生、生生灵动智慧的交流和生命的成长。
我想说:徐家扁小学将进一步以学校为平台,以讲台为舞台,以课堂为阵地,全方位推进徐小教师文化:形象文化—优雅的生活;学习文化—智慧的工作;合作文化—快乐的合作。
„„
46个老师,46份收获,46份感动,大家万般感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学习、思考、行动,竭尽所能,推进徐小纵深发展。
北京之行,洗礼之行,感动之行,奋进之行。为什么北京的老师们称我们是“纯学团”、“傻学团”?因为我们:心有所系,情有所钟!我们心系“家”里的老师们包班三天,工作很辛苦,不忍心在他们辛苦顶班的艰难时光去游山玩水;我们钟情于“家”里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眸,激励着我们学习、思考、进步,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以自身的优秀影响孩子们更优秀。我们更心系徐小的发展,钟情于追梦的教育,愿我和老师们竭尽所能,怀揣浪漫的教育情怀,牵着花城分校的智慧之手,踏着现实的三尺讲台,向着理想的教育不懈的挺进„„静待花开!
2012年,您读了几本书?带着思考,耕耘不止,行者无疆„„
第五篇:读《雪梅》有感
读《雪梅》有感
六(1)班 袁志峰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笔下。
细细品味,试想一下,梅与雪究竟那一个更好?梅,淡雅孤傲,隐隐约约的花香:雪,冰清玉洁,虽说没有梅那凌寒而开的独特魅力,可那份洁白之中隐隐透出的执著却是天地间最单纯的颜色。
其实我认为梅雪之争,无分胜负。
梅,为何备受喜爱?只因它那“凌寒独自开”令人怜惜的坚毅和那淡雅清幽的花香。令其倾倒了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博得一片赞扬之声,成为冬日的一份独特。
雪为何不落下风?虽然雪只能是一边纯白,无花,更无花香。但是如果冬天里只有梅,没有雪,孩子们会愿意么?就是大人也不会愿意。冬日里孩子最爱雪,爱雪惹人怜爱的幽幽花香,爱雪触手悸心的冰凉,爱雪在阳光下折射出的点点星光……爱雪的一切一切。
梅与雪,不论是缺了梅,亦或是少了雪,那么冬日可能就不会那么令我们倍感期待。冬日里,下雪了,堆积起一层厚厚的雪;或是梅开了,绽放一簇簇冰清玉洁的花,是不是都会使我们兴奋,忘却大半的寒冷呢?
梅雪之争,就像我们的友谊,是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比较的。你的不足,朋友的不足,都可以相互间取长补短。当然,单独的切磋较量总是难免的,那只是一场友谊的竞争,大可不必计较输赢。打个平手,两个人相视哈哈大笑再握个手,你们的友谊之网便牢不可破。
那么,你呢?你是更喜欢梅,还是雪呢?其实不论是哪一个,都缺一不可。梅雪之争,也是友谊的较量,一场永远都不会结束的竞争。在冰天雪地中的相互媲美、相互比较,那只不过是两个知己的赌约,或许她们本身一点也不在乎输赢,只不过是我们非要为其分出个胜负罢了
雪中有梅,梅上有雪。
雪无梅香,梅无雪白。只有梅与雪一起并肩走在冬天里,相互扶持、相互依偎,才是最好的。
期待,下一个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