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21:1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第一篇: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湖北省汉川市刘家隔镇张家小学高霞

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作文水平难以提高。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有特色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平常的说话造句做起,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精神世界的构建从造句开始。一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就要练习造句,造句是一个说话的机会,也是一种写作的初级阶级的练习。我认为,简单的造句是不用学习就会的,反复造句的练习只是一种语言的机械训练而已。打开小学生的作业本,看到的往往就是“小明怎样”、“小方怎么怎么”这类的造句。这些毫无意义的语言积木,实在制约孩子们的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延伸造句的内容,心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是逃避枯燥的造句训练的最好方法。但是长期以来,教师用规范压制了学生固有的个性。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没有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欲,在不经意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不敢把心里想的讲出来,只好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语言。如,我班一名学生在用“或者......或者......”造句时,这样说:狠心的校长严厉地对苦苦哀求的小红妈妈说:“你或者让小红退学,或者去借钱交齐学费。”许多教师认为这个句子不可取,缺乏思想性。我却不这样认为,社会有其黑暗的一面,学生不说出来,黑暗就不存在吗?谁能说它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我没有把它一棒子打死,起码从这个句子中我看到了孩子的一种可贵品格——拒绝平庸,它不愿机械重复别人的语言。

让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要给想象一个翱翔的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及时肯定,以点促面,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如在用“好像”造句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造的都是这样的句子:“老师好像妈妈。”“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月亮好像一个大圆盘。”......有一名同学这样说;“爸爸远离家乡一个人在外地工作,整天好像一只寂寞的贝壳。”把“爸爸”比作“寂寞的贝壳”,这可以算是这名同学的专利了。我对她进行赞扬,同时鼓励同学们向她学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言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这下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一时间创造了许多绝妙的比喻。

此外,创造能力的培养要避免走捷径。现在市场上不少作文本就为学生作文提供了这样的捷径:把写人写景的所谓佳句像中草药一样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抽屉里。临到作文时,就像一个药剂师,按照作文处方,去语言的抽屉里一把一把抓来。这种捷径是害人的,它使人走入一种机械的语言反射习惯之中,把个人的语言灵性磨灭,自我感觉的表达受到限制,慢慢地就会不习惯,自我的表达,想象得不到延伸,慢慢就推动了想象的功能了。教学中,老师要抵制这种慢性病的发展,切实锻炼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有这样一则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而这位小朋友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的。因此,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1)、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平等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同孩子们相处,一起畅游美术知识的海洋,一起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美术创造意识。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

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加强对儿童四个能力的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梨、香蕉等的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再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长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等,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设计应用课《泥条盘筑》时,首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到泥条盘筑造型的美,进而再让学生分组探究器皿的造型以及泥条盘筑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大胆的设计想象,制作出了许多造型新颖、实用的生活器皿,盘筑的方法也有所创新,如层叠法和捆扎法相结合利于物品的美观实用。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发挥儿童的想象。

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的形象性特点,一般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因此它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

形象思维方法。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但是我们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学生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而美术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而兴趣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电化教学,把它作为引起学生美术兴趣,激发美术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我在上《动物朋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兔子、小鸡、小鱼、白马的动画片,中间插播音乐,学生欣赏后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问:“听了这段音乐动物圆舞曲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答:“音乐很美”、“好像是在和动物们跳舞呢”“仿佛是在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 这时学生已经想要画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出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雀跃。在教师的鼓舞和指导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情趣可爱、形态万千的动物图,到最后小结时,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

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四、加强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讲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可根据学生的美术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美术教学安排。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并发挥学生想象的创造活动,在教学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小的船》时,联系儿歌音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这时候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时的联想范围,对小小的船进行形象思维,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虽然学生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美术教师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表扬。通过肯定一个学生,从而激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创造的热情。

又例如小学四、五年级正是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感兴趣,而且又十分好动,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正在形成,他们对于美的概念较为模糊,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很感兴趣,六年级学生在心理的感受正走向适应阶段,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掌握学生美术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相适应的美术教学方案,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应材施教,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建立起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深入研究教材,改进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多方位的传授艺术知识、技能。美术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当今社会,需要创造形的人才,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因此也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应具备一种创造性表现能力,以及组织课外教学辅导特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敢于进行美术创造,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第三篇:创造语言环境 培养语言能力_英语论文

创造语言环境 培养语言能力向建光目前中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该如何提高,实在值得研究。英语学了六年,还是不管用!中学生口语能力差主要表现为:1、耳朵不灵,听不懂。外国人讲一句极为普通的日常用语如:“How are you doing?”我们的学生竟不知其意。2、有口难开,讲不出。听懂了人家说的话,对话时要表达的意思讲不出。3、言不由衷,出口就错。平时在教室里背熟了的句型,真正用起来已忘了。就连最简单的人称代词he和she也分不清,往往是把女性说成了男性。4、操一口“洋泾浜”(中国式英语)一位学生一天问外籍教师下午打算教什么英文歌。他竟说成:“Today afternoon you are going to teach what English song?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讲出来的句子虽然没有结构错误,但又不符合人家的语言习惯,表达不得体。学生口语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分析起来,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语言环境。英语学了不少,但没有一个实践的环境。学了不实践,能力从何来?有鉴如此,我校从93年开始,在校内成立了英语角。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听、说英语的语言环境。整个活动由一位美籍教师和一位留学归国教师负责指导。在英语角里,通过两个学期的口语实践,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提高很快。上述四种现象逐渐减少。与来访的外宾交流、联欢时,学生英语讲得很流畅。有的同学还担任了外宾的”小翻译“,陪同他们浏览市容、协助外籍网球教师教学。曾有一位访问过我校的英国朋友,在他回国后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我仍记得贵校学生对一群外国人讲英语的能力。与他们一起交谈使我们确实感到很有兴趣。“(I still miss your students'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to a group of foreigners and absolutely make us so interested when we talked to each other.)英语角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好环境,同时,也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一年来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特色,提出要求英语角一成立,指导老师就有一个共识:英语角要有自己的特色。其一,突破课堂教学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其二,创造一个学生直接参与的语言实践环境。除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凡参加英语角活动的学生只准讲英语(English Only)。不会讲的生词怎么办?一是请教老师,二是学会”绕道走“即不会用一个词来表达,就试用一个句子来代替。例如:学生不会讲”customer“(顾客)一词,他可以这样说:”I don't know the right word but it's a person who buys things from a shop.“"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口语实践中,学生运用“绕道走”的方法,遇到不会的词时,他们经常说:I don't know the right word for it but it's a person who....it's a sort of....it's used for....从而克服了表达中的一大障碍。

二、操练表达、养成习惯北师大李庭芗教授说:“说的能力要在说的练习里来培养。”为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指导老师很少去谈表达技巧,而是精心安排了如下几种侧重点不同的表达练习:1、提问练习、抓表达准确学生以往表达,语言结构上常出错,主要是课本上学的规则懂了而不会、会了又不熟。没有达到那种“脱口而出”的“自动化”程度。为此,英语角活动的前15分钟,我们安排了一项有控制性的提问练习。老师发出指令,学生提问。如:Teacher: Ask me why Stevenson is absent English Corner today?Student: Why is Stevenson absent from English Corner today?Teacher: Ask me if I will have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Student: Will you have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此项练习难度不大。经反复操练,基本结构搞得滚瓜烂熟,做到一听就入耳,一说就脱口而出。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都处在一种积极思维状态中。2、自由会话、抓表达流利教学法家普瑞特曾经这样描述会话练习:“真正的会话不包括任何外界的控制。”他建议会话练习应该从有控制性的操练逐渐过渡到自由运用。英语角的“重头戏”就是自由会话。时间为20分钟左右。有双人对话(Pair Work),也有小组讨论(Group Work)。自由会话不定长短、不定主题、不定形式。给学生以充分的随意性、可行性、灵活性。练习的宗旨是:开口讲英语,表达思想第一、语言流利第一。学生轻装上阵,劲头足、兴趣浓。以前是“被动挨打”,而现在却是“主动出击。”效果当然不一样。3、扮演角色,抓表达平衡为了取得表达中流得与准确的基本平衡,我们有意识地安排了扮演角色的练习。即由教师和学生,或学生和学生,针对某一个题目,进行英语口头会话表演。如外宾到友谊商店购买商品。一作外宾,一作营业员。挑选商品、问价、付款。这种“假戏真唱”的练习可以先准备几分种,也可作“即兴”表演。结束时,老师扼要地小结一下优、缺点。这种练习要求较高,其目的是力求在表达中基本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角色扮演者一般是高中年级口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三、扩大词汇、丰富表达在会话练习中,学生普遍感到词汇量太少,表达形式千篇一律。其原因:一是词或句型学了不会用或不会活用,例如会话中我们经常说某事要看情况而定。英语说法很简单,三个词“It just depends.”学生都学过,就是不知道这样表达。又如问人家姓名,教材中学的是“What's your name?”别人换一种方式问:“May I know your name?”有些学生就“脱了板”,不知如何回答。其二,的确有一些常用的日常生活词汇中学没有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查漏补缺”分类补充。如交通工具类的“中巴”(van)“摩托车”(motorcycle);有关校园类的“传达室”(gatehouse)“小卖部”(snack-shop),“校医室”(clinic)等。英语的日常用语很丰富,除教材中已学过的外,我们还请外籍教师作了一些补充,如见面时说的“How are you doing? Give me five.”等。增补的这些词汇和习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表达,也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基本上避免了日常会话中的“卡壳”现象。

四、扩大交流,提高能力同学们反映:“过去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英语,困难还不大,可走出教室与'老外'交谈几句问题就来了。音不同,调也不对。”由此看来,“室内英语”与“室外英语”之间的差距确实不小。学生不适应外国人的“洋腔洋调”,弗兰克先生认为:“这是因为教室里经常使用的语言并不真正的英语,而是一种英语教学的方言。”(The fact is that very often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classroom is not real 'language' but some sort of TEEL dialect.)为了让学生多听到地道的英语,英语角的美籍教师每周都对学生作一次口语辅导。另外,英语角还多次组织学生与来校访问、交流的英、美客人一起联欢。起初双方交流除用言语外,还得借助手势、面部表情甚至实物。后来,随着交流机会的增多,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应增强。他们不满足一般的日常会话。有的把外宾请到集体宿舍交谈,有的甚至邀请他们回家作客。与外宾交流思想的机会一增多,说起英语来音也正了,调也顺了。同时,还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习俗、社交礼仪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交流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口语中“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讲什么话”的一般规则。回顾近一年英语角的活动,我们体会到:英语角的好处一是创造了语言实践环境,二是培养了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英语角活动能顺利地开展,学校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组内老师配合、协作是基础。英语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起到了“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另一方面,英语角活动也遇到了一些有待今后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参加活动时间上如何得到保证,参加活动的人数如何扩大,活动的内容如何组织得更加丰富多采等。我们开展英语角活动,时间不长,体会不深。上面小结,只是抛砖引玉,以便就教于同行。参考文献1、吴棠主编《中学英语教师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2、吴祯福编《英语中级口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创造语言环境 培养语言能力

第四篇:-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新学》这门课程马上就结束了,但它却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学到很多在开发与应用创造性思维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讲述课程的风格,内容丰富又不失幽默,老师很重视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整个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新信息,比如人类从苍蝇的身体上学到了什么;如何给一辆汽车做个有创意的广告,使其迅速被大众接受;如果出现第八大洲世界将会怎样等等。让我们积极去思考,提升我们的创造性能力,让我们充实完满地学习完这门课程。下面我将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

所谓创造能力,是指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包含分散性思维的几种基本能力,具体为:敏锐性即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事物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流畅性即能思索许多可能的构想和回答,在概念产生的阶段作出许多反应;变通性即举一反

三、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原创性即反应的独特性,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观念,亦即独特新颖的能力;精进性即一种补充概念,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加上新观念,增加有趣的组节或组成相关概念群的能力,亦即精益求精、深思熟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和所产生的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独特、前未有的。并有一定的社会能够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创造能力较强的人,首先,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广泛的邻近科学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的科学知识,又要有熟的基本技能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第二、具有创造思维。一个创造能

力较强的人往往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求异性。他们既尊重科学,又不被传统观念和己有的知识所束缚,对己有的权威性的理论不迷信而是采取科学的创建析态度。对未知的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欲望,而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现名现象问题能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他们特别注意 观事物的差异性、特殊性,思考时往往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还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形象此外,创造能力较强的人,不仅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而且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要根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洞察各种不同的方向,思考出大量的观念,而且这些观点是新奇、独特的,然后再把这些观念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这样反复几次从中得到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创造型人才的一个主要特性。第三具有高的思想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发散思维的方法:

1、一般方法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2、假设推测法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3、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不论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这个方法就叫做“头脑风暴”。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已为主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依靠科技和教育,为此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要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行列,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何培养一个有创新的大学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与现实问题。

我认为可从教育和个人自身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首先从教育方面来说,学校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首先应当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不把学生看作消极的被管理的对象,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学校里如

果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儿童,就会发现儿童的天性中蕴含着创造的潜能。他们在绘画和游戏中,在搭积木、堆沙土、玩泥巴的过程中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但是经过小学、中学、大学漫长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是越来越旺盛而是变得越来越枯萎了。长期如此,其后果必然造成学生智力上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根本无从谈起。

更多的开设培养创造力的专门课程。为学生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从某一学科如思维科学或心理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人的创造性思维其实并不神秘,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科技发展史上许许多多发明创造的生动事例都向人们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奥秘。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并有意识地传授给青年学生,就可以帮助他们在创造发明的崎岖道路上逐渐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假如是工科学生,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工程师,在学校里应当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由于工程的领域是极其广阔的,学生只能在某一个工程领域内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获得一技之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国家建设服务。

通过制度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制度作为强有力的保证。(1)对那些确有发展前景的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应允许持有专利的在校大学生办公司。(2)未毕业的学生也可以自主创业,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这将激励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3)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其宗旨在于让学生有一个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抱负的实体。每个学生或一组学生可以在研究课题申请报告得到批准后得到一笔鼓励经费。

其次,从个人自身来说,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

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是中国及待解决的难题。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应该是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作为有较多知识积累的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应把创业看作是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设计教育。创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涉及科技、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政策法律等,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创业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创业是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的“点子”或项目,并不简单地来自“灵感”,而是来自平时对市场、科技、社会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这就要求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惟有如此,才能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才能选准创业项目。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自己的团队,这一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某些方面的专长或特长,相互间应在知识、能力、性格、气质、性别、爱好等方面具有互补性。一个精诚团结、各方面能起互补作用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在这方面,应多鼓励各专业间、各社团间学生的交流,整合多学科资源的优势。

应重视典型创业事例的教育。要把企业界的创业案例搬上大学的讲坛,应把成功企业家聘为大学的兼职教授,应及时收集校友创业方面的素材,通过各种形式的“现身说法”,燃起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我们地球这颗蓝色行星上最美丽的生命花朵是人类思维的精神。而创造性思维只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造福全人类!也启示人们更开阔的思路和眼界才能有更好的收获。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学习完《创造学》后,自己确实有了很大的收获,也学到了很多增强创造能力的方法,我们面对创造新的时代的伟大历史机遇,面对

一个创造的时代,老师教会了我们作为肩负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怎样以创造奉献人类,怎样以创造复兴中华,怎样以创造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该不该创造?想不想创造?敢不敢创造?会不会创造?能不能创造?都应是我们思考和落实的问题,实际创造和创新就在我们身边,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事事是创造之事。创造时代提出创造课题,我们牢记《创造学》这门课程的精神,以创造的人生作答!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创造能力

【内容提要 音乐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表演创造潜能。主要方法有: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以审美为核心,情感熏陶;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音乐教育 表演 创造 参与

音乐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创设出各种愉快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作尝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偏重对音乐知识的输灌,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造成了一种伤害,更是扼杀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堂,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表演创造潜能,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没有任何负担,兴趣更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这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比如,在上湘教版七年级第一堂课《大海啊,故乡》时,我尝试想过:这首歌看似简单,其实唱起来还是挺难的:一个是高音上不去,第二个是学生没有较好的气息控制能力。如果就这么干瘪瘪的跟着电子琴或录音伴奏一句句唱下去,肯定是失败的。1

于是我先从身边生活入手,从他们的口头语言能力入手,一上课我就借认识学生为名,叫他们介绍自己和家乡的事物。因为学生对家乡最熟悉,刚到学校还不习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们留恋,又不用写作文那样长篇大论,三五句概括就行了,所以学生能大胆地站起来说,有些同学还为家乡的某些事物而自豪呢!如有个学生介绍完自己后还说:“我的家乡有广东水质最好的鱼水旅游风景区,欢迎大家来作客。”等,于是我因势利导从他们爱家乡进入音乐课堂《大海啊,故乡》,这样既活跃了音乐课堂,提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现代社会生活中,到处有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迎宾、列队、婚丧),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等,这些都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设计中,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现象,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思考并发现音乐。如教学《音乐在我身边》这一课,我先是播放场景片断音乐,从最简单的《运动员进行曲》开始,让学生为书上的几幅场景配备合适的音乐。因为这些场景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所以学生很高兴而且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接下来再激发他们努力寻找身边的音乐就不难了。什么“充煤气”、“收烂铜烂铁”农村妇人吆喝孩子回家的声音、昆虫声等。有些同学还利用教室里现场材料为大家表演“收烂铜烂铁”、还有农民犁田的“嗬嘿”声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让同学们开怀大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开始留意自己身边的音乐的兴趣,做一个有心人,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大胆积极的表演欲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我的音乐课上,我一直较为注重学生的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体验对音乐进行表演和创造,在《大海啊,故乡》的表演创造上,我考虑到学生刚到校,相互间还比较陌生,大多数同学还没有独自上台表演的胆量,所以我先从复习歌曲:大家齐唱开始→小组唱→独唱→舞蹈即兴创造表演这个程序进行,因为有了大家齐唱,坚定了信心,大部分学生才敢出来表演小组唱,因为有了小组唱的同学做榜样,独唱的同学才会更大胆地出来表演。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成了我教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要想蜷缩的学生解放出来,需 2

要老师和同学太多的热情与掌声共同打造一个非常热烈的场面,没有人会拒绝鲜花与掌声。用掌声把学生从位置上“抬”出来,才能体现他们倍受尊重的感觉。一切的表演创造从这里诞生。又如,在上《声音的表现》这一单元,我先让学生单独上台给大家介绍并敲击各种乐器,然后我以一则小故事《一个夏天的一天》,让学生找出故事里的声音,并上台选出合适的乐器。把故事用音乐的形式串联起来,想出来表演的学生就像“鲤鱼跳龙门”那样涌跃;《学吹牧童笛》我要求人人手上都要有乐器,可是当时八(4)班有好几个男生没有乐器,我询问时他们不作声,其他同学说:“他们可以用树叶吹曲子”,我一阵惊喜:因为在我身边我没听过有能吹树叶的人,只是在电视上见过,于是我鼓励他们到教室门口摘树叶到教室里吹。听到那优扬清脆的《送别》,我高兴到说不出话来。在音乐的表演创造上我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独奏、齐奏、合奏。这样可以大面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参与能力。

三、以审美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在音乐活动当中,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选择一些本身具有高品味审美价值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当中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熏陶,从而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我们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工作让学生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发现。如在欣赏“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母爱”系列的三首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时,我先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要求学生认真听并看视频里的画面。当看到视频里的感人画面连最后一排调皮的学生都那么专注的听,那么认真地看。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也不例外。特别是看到镜头中母亲为了儿女能吃饱去上学,而自己却只能舔留在碗里的饭粒时,许多学生眼眶都红了;有的眼里噙满泪水,有的已经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此情此景我知道我们的学生被音乐和情节所感动了。也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在欣赏《摇篮曲》中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认为单调幼稚的歌曲充满了感情色彩。特别是完成课后练习——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情景时,许多学生讲着讲着都哭了,泣不成声,在大家的鼓励下才断断续续地讲完。通过这节欣赏课,使学生在音乐当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洗礼,比我们硬生生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要好得多。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创造者。

由于音乐本身具有自由性、朦胧性和可塑性,《新课标》强调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动手和探索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去拓展音乐创造思维,体现自我价值。

如在上《四季歌》时,我们学校除了电子琴外其余什么乐器都有没有。我想这正是体现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时候了,于是我叫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制乐器。出呼我的意料,他们用矿泉水散装沙做成了“土沙锤”、竹筒做的“双响筒”、“铃鼓”、狗膀子或农村辟邪用的铃铛做“碰铃”,这确实使我大吃一惊:谁说现在的学生懒了?只是我们没有激发而已!

又如,我们在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个完全由学生打造出来的“班级演唱会”,好让学生大显身手。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审美活动的积极性,从中获得成就感,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交流和协调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智能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在音乐实践当中体现了学生的自身价值。在这个时候,全班同学共同策划演唱会全过程,在班上选出两位能说会道的人做节目主持人,节目的要求可以自己单独上台或者与同学组合表演 ;主持人进行节目顺序的编排和串词;个人或班干部以班的名义邀请自己喜欢的领导或老师参加本班演唱会。演唱会开始,我就是一个负责放音乐的音响师,把整节课交给全班同学,让他们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在大家的掌声中,尽情地去演绎。通过这样的“班级演唱会”,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果。

总之,音乐创作、表演都离不开人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权力和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拓展音乐创造思维,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让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正有效地主动参与表演,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下载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发全脑,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㈠、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21世纪将是竞争激烈的世纪,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创造力。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大批创造型......

    开发全脑,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㈠、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21世纪将是竞争激烈的世纪,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创造力。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大批创造型......

    开发全脑,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㈠、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21世纪将是竞争激烈的世纪,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创造力。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大批创造型......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 欧阳绿玉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 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

    物理教学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要:物理教学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对知识充满疑问,主动求学,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造能力.对此,本文给出了以下建议,期望能......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

    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贯穿于......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a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其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如果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没有兴趣,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也......

    浅谈中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否培养出既有个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又有一定语文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衡量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此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