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才明白的事情 - 通信人家园

时间:2019-05-13 21:5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0岁才明白的事情 - 通信人家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0岁才明白的事情 - 通信人家园》。

第一篇:30岁才明白的事情 - 通信人家园

30岁才明白的事情

三十而立,依孔子说,是“立于礼”,吾跻不才,于“礼”知之甚少,倒是年长知非,慢慢地明白了一些“理”,都是些浅显低级的道理,却偏生不到这把岁数不知道。

1.我不是最聪明的、最有潜力的、最才华横溢的,甚至不算聪明或者有才华,最多也就是个平均值。这个世界上比我高明、聪明、能干的人多了去了,而我这样的普通平常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所以我绝不可能横空出世。

2.我现在这个样子是10年前就已经定下来了的(我受什么教育,看什么书,和什么人交往,追谁或者被谁追„„)但当时我不知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此重要,当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关于横空出世的非非之想。

3.有一些愿望是终我一生也绝无可能实现的,比如,我想去南极和太空,还想爬珠峰。我不是随便说着玩的,是真的想。可是,杨利伟想上天他上去了,人家一辈子就干这个,我凭什么想?理想和空想、愿望和奢望有非常明确的不同。

4.最重要的是每天踏踏实实干的每一件小事,这些事能决定我10年后是什么样子,至于那些当人类救星、国家领导人、获诺贝尔奖、著作等身、名垂青史之类的想象,还是算了吧。

5.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是别人的毛病很容易发现和批评,而自己却总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对别人的毛病和错误不要太苛刻,换了是我,也会干那些事的。

6.很多做父母的把全部的希望,也包括他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寄托于孩子,这种做法至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未来已经有限,而孩子的生命还有很大的空间。

7.钱、地位等大多数人口头上唾弃的东西其实真的很重要,否则人们也不至于千百年来反复说它们不重要了。钱当然不能买到所有的东西,比如智慧、优雅、温情。但是第一,智慧或优雅并非人的必需品。第二,有钱买不到某某绝不表示没钱就一定拥有某某,事实上,没有钱的人拥有智慧和优雅的机率只会更小。从历史的记录来看,最优秀的人中,富贵人生的总体占大多数,而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多数也是由那些富足而细腻的人表达出来的。穷人忙着活下去,别的都在其次了。第三,也是最让人丧气的是,有钱至少还可以装作智慧或优雅,或者得到假的温情,没钱的人连假装这一点都做不到,假的东西都得不到。

8.相反,人用肯定的、坚决的语气反复说的真理——比如人生而平等——都是假的。人生在不同的国家、家庭、时代,生而有不同的性别和体质,怎么可能平等?!

9.人生一如四季,花开花落皆有定时。西谚云: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不要错过季节,更不要搞错季节。一个人童年时不玩、不吃糖果,这一辈子就都不补回来了,哪怕他老了成天住在游乐场、睡在糖罐里也没用。反之,三十岁的女人(即

使长着娃娃脸的)还自称“女孩子”、嗲嗲的说话、撒娇、动不动说“讨厌”,或者四十岁的男人还成天谈感情问题、看琼瑶和爱情肥皂剧,是很滑稽的。

10.千万不要抱怨你的恋人或者配偶无能。别人很容易反驳说,既然他(她)这么糟糕,你换一个好了。可见最终还是你自己没本能找一个更好的,你还大声的说出来,等于是公然的骂了自己,何苦来哉?俗话说的是对的:锣配锣,鞍配鞍,棒槌配棒槌。看看你的恋人或配偶,也就知道你差不多是什么了。

11.可以敬畏自然造化,但不要敬畏任何人,因为人都是凡人,一般的智愚善恶都差不到那里去。如果在一个“伟人”或“智者”面前紧张的不知如何是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象一下他在最庄严的场合憋着尿的样子,一定跟你一样的狼狈。

12.决定人生成败的因素中,聪明几乎没有什么地位。重要的是性格,比如:对成功的渴望程度、意志力的顽强程度、自制力、与人相处的能力、是否知道适当的妥协和放弃。

13.长大了是很容易堕落的。

14.梦想是容易忘记的。

15.激情是容易消退的。

16.我的好朋友想要做某事,18岁时我不等他说完就说:“不要这样做,不好。你应该„„”;20岁时我忍耐着听他说完,说:“你这么想一定有你的道理,你做不做也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我是你,我会„„”;25岁时我安安静静的说:“你的事情你自己最清楚,无论你怎么想,你都有你的道理,无论你怎么做,都是你的自由。”30岁,我耐心的听人倾诉,自己什么都不说。

同样的,面临选择时,18岁的我会问别人该怎么办,然后照办;20岁,我一边问别人的意见,一边自己拿主意;25岁时,我自己做决定,不问任何人;30岁,我拿定了主意,再假装去听别人的意见。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独自承担自己。所以长大了就要划开自己的世界,同时也为他人留下生命和选择的空间。

第二篇:离去,才明白散文

云烟深处,不惹尘俗,锦字素笺,轻舞韶华。将回忆安放于心中,用苍凉书写每一季陌上花开的绚烂,用感伤续下时光里的浅吟荡漾。把几滴清泪绘着生命的色彩,在思绪里开启悟想的窗,才发现:唯有离去,才明白过程的可笑。

——题记

带着诗情画意的憧憬,行走在尘世,与光阴来一次别样的深情幽会。我曾淡忘无数次决胜美景,但,这一次的花开盛放,使我铭记于心。我铭记的不是它绽放时的娇艳,而是它娇艳下那不为人知的腐烂。

人总是被外表的璀璨所吸引,被短暂的美禁锢脚步,将心囚禁在此处,每天闻着浅淡的芬芳,都觉得生活甚是美好幸福。而不曾被吸引的人,总会轻易发现丑陋,哪怕花瓣有一丝缺口。

无数人都说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亦是如此。当你深陷于你认为的美好时,总不会相信身边诋毁你心中美好的人,哪怕只是一句忠告。只因在你的心里是完美无缺的,是白玉无瑕的。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开始他的一切都是那么多夸姣,由而使你沉沦,使你沉浸在他的世界无法自拔。当有天被伤害,都会觉得这不是他的本意,欺骗着自己选择原谅,甚至把自己低入尘埃,却呵护这份感情,不让它凋零。

而在他人眼里,早已看清本色,却无可奈何,静静的目睹,不做言语。只因再多的劝说,都会变成忠言逆耳。就像你一直呵护着某心爱的事物,即使有天它变的满目疮痍,在你心中依旧是最珍爱的,当有人说:“这么破烂的还当宝贝,赶紧扔了”,这时,心里总会升腾起一股股怒火,会反驳道:“它一直陪伴着我,是我最重要的”。因此,忠言逆耳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当有天真正失去时,回过头,才会掀开雾帘,看清一切。此时,早已是诉不尽的感慨,言不尽的世态炎凉。原来人事沧桑,是沾染了尘世的悲凉,那些璀璨,总会迷乱你的心房。当有天挣脱时,才是感伤的开始。

只因这份感伤是来自于懊悔,还有对时间不负责的羞愧。在那一刻,多么希望时间倒流,去听取他人的看法,让自己变得没那么卑微与可笑。让自己有天回望流年时可以风轻云淡,让故事变得完整,而不是选择遗忘。

但这一切都已来不及。最初的色彩和芬芳,注定会伫立于时光的岸边,带着经年落花的记忆,在生命里风起云涌,惊扰这一生安睡的往事。或许,唯有遗忘,才能安放曾淡然的心绪。

到最后才懂得,有些人兜兜转转都会离去,即使你卑微到放弃尊严,缘尽了也就散了。而曾发生的点点滴滴,在离去的那刻,似乎才看清美好下的虚伪。那些所有的经过,当不经意忆起,才会扬起苦涩的嘴角,在内心刻骨写下:唯有离去,才会明白过程的可笑。

第三篇:通信职场十年感悟(通信人家园转载的)

(原创连载)通信职场十年感悟(最新更新“规划设计”,1月8日)

对所有发过的做一整理:

意义 1楼 兴趣 5楼 目标 46楼 学习71楼 自信 85楼 人际关系 123楼 影响力 147楼 职业规划 173楼 通信的岗位-研发 235楼 再说研发-创新 287楼

咨询 320楼 规划设计 351楼

看了本版很多职场人的经验之谈,有的属于纯传销式的忽悠(本人也参加过类似的老鼠会,很容易看出来);有的是借人之口;还有的是抱怨。人都有发表的欲望,我也谈谈。

在通信行业里混迹了十年,只做到部门的中层,不喜欢成功不成功来衡量价值(说这话的人都不成功,呵呵)。真正的价值是在其中体验的过程,关系、见识、经验、收入等等一切。这一切的组合是我十年的全部。其实,技术发展与否,学到什么知识并没什么意思,有意思的是人的成长。王小波说过,做一个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人,比成功更有趣。而有趣的关键是我们本身的感受。工作本身不重要,感受重要。

1.意义

很多人都有抱怨:生活没有目标,事情没有意义。目标是什么,我问过很多人,不过有一种答案我很喜欢,生命的目标是什么,生命的目标不就是死亡吗?如果我们在晴朗的夜晚看星空,就有一种感受,宇宙眼中的我,如同我眼中的一粒尘埃一样没有意义。人类哪天消失了,海浪还是海浪,阳光还是阳光,地球也还是地球。所以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意义本身并不存在。意义是给人服务的,所以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意义和目标,一切的目标都是消亡,或者热寂。很叔本华吧,那工作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呢?

过程,过程才是永恒。就如同虚无主义的人说的那样: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存在是以过程而存在的,因此,过程才有意义。记得我们在做一个咨询研究,做了很长时间,结果客户的需求消失了,感觉是白白花了大把的时间,怨言、悲伤、愤怒接踵而至。其实仔细一想,真正有价值的并非达到的目标,而是过程。过程中结识了朋友,过程中体会了工

作,过程中有了大量情绪的体验。

过程最有趣。工作就是享受过程。生命的一切都是享受过程。

体会过程这个事挺难,因为大量的过程带来的感受都是担心、悲伤、愤怒、鄙视等等,感受这个过程恐怕不是享受吧。那就做你感觉有兴趣的事吧。

2.兴趣

职业规划里,拿“兴趣”忽悠人最冠冕堂皇,也似乎最得人心。

兴趣这样的忽悠不知道害了多少年轻有为有抱负的一代代。注意,我并不是说兴趣本身害人,而是现在用“兴趣”做忽悠害人。

(去吃饭,回来写)

继续写。

回复4楼,确实开始的帽子比较大,直接说人生的意义显得有点空虚。不过纲举目张,得先说大的,再往细了说。

回复3楼,不是作文,是很多原因,C114很多人进了通信圈都迷茫“我该如何规划”“我适合做什么”等等问题,一直带各种团队,团队成员也总会面临这些问题,包括我自己本身,也是在一次次犹豫、规划、选择中转了又转,表达出来供大家讨论吧。2.兴趣

职业规划里,拿“兴趣”忽悠人最冠冕堂皇,也似乎最得人心。

兴趣这样的忽悠不知道害了多少年轻有为有抱负的一代代。

注意,我并不是说兴趣本身害人,而是现在用“兴趣”做忽悠害人。

这里提几个问题:

1.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 2.为什么你对做A有兴趣?

经常听说有程序员转学MBA读经济,最后还是回来做程序员的;他们说他们对经济学更感兴趣。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工作中读研究生换专业,说自己其实感兴趣的是B,不是原来的A。结果是发现做B也没兴趣,回来做A又不赶趟了。我本人也有过转专业做别的的念头,以为自己对那些感兴趣,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a.想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

b.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 c.拿兴趣说事往往是我们逃避工作现实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借口;

我有一个同事,属于高级程序员了,但他在开发完一个软件后,跟我提过他不想编程。可是他写起代码来十分投入,以至于忘我,从他的表情中能够看出他的兴趣还是代码,他所谓的“不想编程”可以翻译为“我需要休个假”。如果真的听他的,让他改方向去做市场忽悠客户,那恐怕对企业,对他个人,对客户都是灾难。

所以当对那些编程、优化、规划、工程乃至市场、销售、维护感到厌烦想换换的时候,先想想真的是没兴趣吗?人就是这样,沉浸于其中,却不知道自己喜欢。我们被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因干扰的太厉害。

那怎么找自己的兴趣呢?

有人说我喜欢做医生,有人说我喜欢做老师,有人说我喜欢编程序,有人说我喜欢做销售……,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兴趣。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这件事时,到底是以目的为导向,还是以过程为导向。

举个例子,如果说我想做程序员,是因为做这个行业能有稳定的收入,那就不是兴趣,因为这是目的导向。

而如果说做程序员只是很享受写几万行代码,并将代码实现的那种过程,享受那种连夜调试之后调通的感觉,那就是过程导向,这是真有兴趣。

所以,话又说到第一部分了,还是过程有意义。

回到开始的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从小时候开始,做哪些事是出于目的导向(比如:钱、讨好父母老师、逃避惩罚……),而做哪些事是过程导向(完全沉浸在过程中),大约能找到兴趣点(就是你的G点,呵呵),它不应该是一个行业,而应该是某一行为。比如:跟人聊天、玩游戏、看书、打球、打牌、开车、旅游……似乎里边没有工作耶?

别忙,还没找到G点呢,只是找到了我们的敏感区,真正HIGH的地方得继续挖掘。

回到开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对做A有兴趣?

为什么你对销售有兴趣?为什么对做网优有兴趣?为什么对做维护有兴趣?

你可能会回答:“这些狗工作,谁TM有兴趣了”

那我这么问:“为什么你对打麻将有兴趣?”你能回答上来吗?

说句老实话,四个人打麻将,都对打麻将感兴趣,但这四个人的“G点”可以完全不一样。没有几个人是为了赢钱地

A喜欢赢,每次他和了,他就会很爽。这是A,他喜欢“赢”。

B不是,B是个女孩子,打麻将时很爱说话:“张三家如何如何?李四家如何如何?”,他喜欢“关心”

C也不是,C总爱问为什么,他不在乎输赢,但他很想知道怎么输的,怎么赢的,他喜欢“钻研”

D也不是,D戴了一个1克拉的钻戒,她出牌很有意思,出牌时要用左手甩一下再打牌,要让别人知道她戴了那东西,他喜欢“炫耀”。

所以,同样感兴趣的事物,原因可以完全不一样,你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这个原因是从小就会有的,是天生的,这是我们兴趣的“G点”。

所以,有人说,我不想做网优,我喜欢做销售,那是没找到兴趣所在。如果你喜欢“炫耀”,做网优一样可以炫耀,炫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现在的社会给你好大的平台让你炫耀呢。(这里没有任何褒义贬义之分,一切兴趣都是中性的)

当然,有的行当也确实需要特殊兴趣的人,如果找一个爱“钻研”的做销售,他可能拿不下单,不过或许他会研究出一套销售模型,让那些爱“关心”的人更方便去拿单。

这是一个逻辑过程,遵循它你总能找到个把“兴趣”的。想想工作中做哪些事是完全不追求目的,只是享受过程的,哪怕短短的一瞬,不觉得很HIGH吗?然后深入挖掘一下,就找到了。

另外,擅长和喜欢往往是一致的,因为喜欢就会一直做,做多了自然擅长。恐怕只有中国这种恶心的教育会造出擅长弹琴,但绝对不喜欢弹的人。

PS,那天有人问我,为啥有的人五音不全,还特喜欢唱歌呢?我说,你看他是更喜欢唱歌还是更喜欢发泄呢?他是喜欢一个人唱还是喜欢一堆人一起时唱呢?他喜欢唱那种歌,摇滚还是抒情呢?……喜欢唱歌跟音乐有时一点关系都没有。

下节写“目标”

3.目标

前几天看了《挪威的森林》,里边有一句话讲的很哲理:”死不是生的对立,死是生的一部分。“

在一开始已经说过了,一切事物的目标都是消亡,生命的目标是死亡,真正有意义的是过程,那职业规划为什么还要谈目标呢?

a。目标不是过程的对立,目标是过程的一部分。b。过程是战略层面,目标是战术层面。

所以,之前对终极目标做了一番打击之后,现在还得搬回来。因为树立目标是人的本能,在心理学有个词能说明这种本能,叫“动机”。

享受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动机。同时,仔细的分析你所享受的过程,你会发现,你享受的还是由你的行为产生过程后所发生的反馈。这种预期的反馈就是目标。我们说追求过程是追求反馈,而我们真实确定的目标包括了内心的反馈和外界的反馈。

举个例子,我写这篇BBS,这对我个人而言很享受过程,我的兴趣在于“表达”和“炫耀”(再次注明,个人兴趣无所谓好坏,炫耀这个词是中性词)。那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 1.把我心里要说的完整的表达出来。

2.得到读者的反馈。(这里再注明,对于纯喜欢表达的人而言,正反馈、负反馈都能带来兴奋;)

好了,这里有两个目标,其实我们做的每个工作都至少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工作本身的目标状态,一个是后边的反馈(或者叫影响),当然还可能有给我们的好处(比如:挣到钱)。

是后边那些反馈,那些持续不断的反馈让我们很HIGH。因此,我们享受过程,实际是享受过程当中很多小目标的达成以及所出现的反馈。

那么职业目标是什么,职业目标就是享受过程中一系列小目标和小反馈的集合。如果你很喜欢赢,那追求事业的成功完全可以做职业目标。想赢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什么专业,只要能赢,那就会很HIGH。

但如果你的G点根本就不是赢呢,比如是“完美”。那职业目标就可能是:自己做一桌子无可挑剔的满汉全席(这个提法其实属于愿景),或者,将一个重病患者完全治好,至于别人能否做成能否做的更强,没有关系。对吧。

所以,成功学的问题在于,它把我们所有的人当成了只有一种兴趣,只有一个地方有G点。

我必须强调,成功学的干扰太过强大,我看到很多对我的回复都并不是完全是对我写的内容感兴趣,而是对我的岗位和职业感兴趣。

我记得在面试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设想一下10年后的你”,这就是一个目标题。

或者说,这是一个愿景目标题。那些能很清晰的回答问题的人,一般都会在录取候选人中。

如果你想象不出10年后你所希望看到的你,那么就没有真正的目标集。

对于想进行职业规划的新手来说,这就是一个作业。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描述一个景致,你在做什么,周围什么环境,你什么感觉,越细致越好。

之后,目标自然建立而成,就是把你在10年后达到这个状态抽象一下啊。

再次强调,这绝对不是成功学,你所希望10年后的你绝对不一定是作老板,或者做领导,很有可能是:提出一个有趣的软件架构,最终实现成软件;或者,在各个经理面前讲述产品,直接影响客户;或者,当网络出问题在大家都一筹莫展时,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又或者,生一堆孩子,看他们快乐的学走路,学说话;……

以上是我对职业目标的看法。

过程是一个个小目标达成后的反馈。目标就是一个个小目标的集合。

目标之前得有个愿景,它是你希望看到的一幅图。

下一节讲讲“担忧”。

4.担忧

在C114待了很多年,在论坛里边的文章背后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就是“情绪”。

情绪是能量的流动,心理学家将情绪分成了几大类,大约是: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羞愧、厌恶、释怀、惊奇、无聊。其余的情绪都是以上几类的组合,或者程度的不同。如果你多看几篇C114的文章,你会发现里边最主要的情绪是“恐惧”,有的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但根源还是恐惧。“我担心……”

“天天做维护,怎么办啊?” “……出路在哪里?” “……会不会有前途?”

这是C114里经常出现的句子。担心,担忧,恐惧,很容易体会到。

在通信行里干这么些年,我也常常恐惧,担心项目做完了没的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完全生疏的工作(比如,从做规划转到做市场,转到做测试,转到做管理,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全新的),担心难以和某些同事相处,担心客户不满意,担心项目做失败了,……很多担心。

后来,读了一本书《心灵的七种兵器》,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推荐大家都看看(绝对不是做广告,武志红确实写出了一些***)。

那些在C114表达担心的朋友们,他们希望有人就某个事给个方法。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你的情绪,事情的方法解决不了情绪。所以给方法不能解除担忧,方法是后边的步骤。我们说要战胜恐惧,但恐惧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打败恐惧就是打败自己。所以战胜恐惧,只是把恐惧藏在了心里,等它以后长大了,会更狂暴的吞噬自己。

那怎么办?《心灵的七种兵器》给了一个招,就是体验恐惧,沉浸在恐惧之中,这样你就会发现恐惧的原因,这种情绪就自然被接受。不信你试试。

我们总说,我们担心什么,担心做这行没出路,担心在这个企业钱少,担心做这事会失败,担心后边跟着另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我该怎么办?”

一问自己该怎么办,那就是感觉自己搞不定了,不是搞不定事,就是搞不定人。那什么是搞定呢? 搞定就是控制。

所以,很多话都可以翻译的,先翻译成“我担心A发生”,再翻译成“一旦A发生,我担心我控制不了”。

恐惧来源于控制。

可是真正的控制是不存在的,你一旦想控制了,就是制造了一个分裂。就自然会陷入恐惧。实际上,战胜恐惧本身,也是一种控制。放弃控制吧。

放弃控制很难,有这么几个步骤:

首先,是接受,接受你的一切情绪,接受恐惧,接受控制。

之后,是专注,专注于你所担心的工作。比如,担心开车出事故,那就专注的开车。

然后,是信任,如果是对人的恐惧,多给他一些信任。

信任,是团队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PS,在《心灵七种兵器》里边,作者提到,恐惧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者愤怒,也许该是重新检视一下生活的排序了。

下节讲“学习” 在写下一节之前,先对第3节目标做一增补。

关于目标,有点话还没说完,但确实是工作这些年总见到的一个现象,我定义叫目标转移,心理学称为“执着”。这个现象导致了多少人不能释怀,不能快乐。而又有多少人似乎还沉在其中不知道原委。

增补的就是这样一个略带荤的笑话:

飞机失事,幸存一个男人落到了大沙漠,他很绝望。所幸不远处有个绿洲,有水有食物,大快朵颐之后就是保暖思淫欲了。结果没的做,正好一只母骆驼来到这个绿洲。

于是他就想从后边上,结果够不着,于是他就堆小沙丘,站在沙丘上上。但是每当他要碰,那个母骆驼就往前窜一下,搞的他还得堆沙丘,再爬上去,但骆驼还是不配合。

就这样绿洲周围出现了一连串沙丘。

这时又一架飞机失事了,掉下一个美女,他看见了。赶紧过去,人工呼吸,带她来绿洲吃喝,美女非常高兴,身子躺在绿洲上娇媚的说:“哥,我愿为你做任何事,任何事!”

这哥们马上正色道:“去,帮我把骆驼扶住。” ……

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骆驼,我们又堆了多少沙丘

5.学习

到这节了就该谈谈具体操作的东西了,那些不喜欢看虚头八脑的忽悠的可以看看。有本书叫《第五项修炼》,里边提到了学习型组织。于是中国的老板们就蜂拥的把自己的企业搞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里说的无非就是几条,企业和员工的愿景一致;员工改变心智,空杯,形成团队学习;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系统思考。国企里搞这个比较有水平的华为算一个。我所体会的学习还跟这个学习型组织不太一样。角度

很多人跟我抱怨,“干这个项目什么都学不到”。估计不少人有这个感觉,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在熟悉了之后就是惯性操作了,似乎什么都学不到了。常常我也困惑于此。多数情况并不是事情本身的原因,而是我们看它的角度太定势了。

举个通信的例子,比如说网络优化,网优靠的是经验,做过两年的人就有经验了,这时就会烦,又老出差,就会觉得没得学了,觉得是不是要转管理或销售了。

其实如果你真的对“观察”和“钻研”感兴趣,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把网优经验积累起来,然后形成一个文档或者开发一个软件,甚至可以写书。有本书叫《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就是搞网优的人写的,挺有料的。再比如说,网优会经常出差,看各种设备,各种环境,各种机房。如果你爱好摄影,可以把整个环境、设备、机房、天线全部拍下来,也许会很有用。还有有意思的,网优中很多小改动都可以形成知识产权,华为那么多知识产权,好多就是网优出来的。你一年写5个知识产权,三年以后试试找工作,薪水不会太低。这些都是学习。(呵呵,把好多招都告诉各位了,我自己就没得玩了)

再比如开协调会,或者评审会,里边可学的东西多了。牛人都怎么表达的?他们什么表情,强调什么?怎么写的PPT?老学老学,你就会这么牛。

所以学习就是对事物多角度的看待,翻过来掉过去观察,然后总能找到可以学的地方。习

另外,学习是两个字组成,学是模仿,习是练习。我们罪恶的教育制度让我们学的太多,习的太少。那种填鸭式教育都是模仿。甚至有教数学的老师让学生回去背解题步骤的荒谬事情。所以有的学生上学时分挺高,到了工作里就坏菜了。教育体系的原因。以后有小孩别太关心他的成绩,关心关心他喜欢什么,然后好好培养才是正果。你看工作当中,全是靠熟练,因为工作要讲效率。同样一个活,别人干一星期,你干两天,那你给企业创造的就多,日久天长,你拿的自然就多。那你靠什么就干两天啊,靠熟练。熟练就是习来的。或者说的更直接一点,时间堆出来的。

那怎么堆时间呢,第2节不是说了吗?找兴趣点。没任何兴趣点的堆时间肯定很没意思。那兴趣点做习,那肯定越来越强,这就是你的强项,以后就靠它吃饭。“那弱项怎么办,怎么通过学习来补上?”

总有朋友问这个问题,并佐以木桶原理来辩解,说短板决定木桶的装载。什么原理都有个范围,木桶原理可不是用在个人成长上地。在个人成长上是完全相反。

尽最大可能加长你的长板,短板就别考虑了。

沟通

不论你做什么,沟通都要学。

你没发现那些个沟通好的人都活的很滋润。那些个喜欢沟通的人都很自在。

这个社会是人群社会,而人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人不是大老虎,大老虎可以独来独往。人不行,打从猩猩那会就是群居动物了。既然是群居动物,那就必须得沟通。所以人天生就要沟通。

那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沟通,喜欢一个人搞呢?个人感觉是小时候体验过什么了,就是受什么刺激了。否则人人都会沟通,你要是出国发现美国人就都爱沟通,爱表达。所以在中国混比在美国混容易,在中国你会沟通,那你很容易挣的多。在美国人人都会,没招了吧?

还是得强调,沟通跟你的性格没关系,不是非得外向的人才沟通好,内向的人就不行。也不是说沟通就是忽悠。做销售的基本功是沟通吧,但你发现没有那些真正销售做的好的人,其实说话并不多,也不见得性格就外向。还是那句话,别被成功学忽悠了。内向有内向的优势,内向说明你更在乎自己的感受,道家讲真正牛的人都比较内敛,庄子讲过呆若木鸡的故事就这意思。你看比尔盖茨的面相,是不是挺内敛的。

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话用在工作里简直就是速成武功秘籍。

现在学科都是综合学科。专精于一处、而臻极致的人肯定能活的不错。但是还一种人也很滋润,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来自其他行业,而且是一用就灵,至少是客户满意。这就是它山之石。

记得C114有个爱立信的兄弟写诗写的好的,他就说他是做通信里边写诗写的最好的,同时是写诗的里边最懂通信的。两边吃的开。所以该学的多了,学不过来。

不知道你的“如果我们在晴朗”到“或者热寂。很叔本华吧”是不是你自己写的,极似我三年前给一篇关于人力资源矛盾的文章做的注.怪啊!注本身找不到了,可惜.你说的1.目标和意义这一段,在我所写的论中,归结为“经验论”,指做事无论成败,或无论周围的他人它事做事成败,再或任何消息和新闻,哪怕生活中细微的瞬间,更何况经历许久的事,哪怕是败,最终也归结为经验.且有另一个观点,即是演进“成者王,败者寇”,成者不能从成事中汲取经验累加能力,没有高瞻长远,从全局来说也是败事.败者如果能做到这些,即是成者.但前提是将这些汲取的东西利用上,或传给下一个做事者.所以目标和意义,在我来讲,即是经验的总结,而不是享受过程.过程只是经验汲取的一部分.你说的2.兴趣.可以说在我的“天赋论”中.到现在位置最为害人的,还是这些年的教育.很少有人或有家长最后归结去找你所说的g点,也就是我的“天赋论”.想追寻g点,几乎还是要在少年时代之前,靠家长指引,如果父母没有这方面能力,后天要花大力气自己去发掘.对于现在我所工作的原网通公司,管理者必然是没有能力去挖掘人的潜力,埋没人才和发掘人性是一个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关于你讲的目标,在这个变化极为令人惊愕,很难有人掌握规律的现实社会中,是很难确定的.想想十年前我认识的中年人,现在都快五十了,他们一生的目标几乎都错了.同时在十年前认识的二十几岁的人,也同样没有一个在快四十的时候记住当年的“目标”.这要分两点讲 一个是我的“规律论”.发现事物运行规律,仿佛是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但“起源论”作为“规律论”的第一要素,就要好发现的多.通过事物本质来掌握规律,似乎是可以锻炼的.人生目标在我看来,需要确定你目标的本质,在掌握目标的规律,最后就可以实现目标.“规律论”本身是为掌握你所说的“10年后”所存在.如果成功学真的存在,那想当然的解释为,成功学就是掌握人和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且从掌握到掌控的过程.过程,是从掌握到掌控

目标,是人和事物到达一定阶段所经历的规律

目标之前,就是目标的本质和起源

担忧和恐惧,就是对“规律论”不能掌握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任何人都会担忧和恐惧,就算亿万富翁并且被宠的子女,也会担忧和恐惧.当然这个举例有点俗,说白了这是在任何人心中存在的.如何发现本质,如何寻找源头,如何掌握人和事物,如何掌控人和事物,最终从过程总结经验,再去不断发掘源头,掌控,再总结经验,这就要说到学习了.关于这位仁兄的学习讲述,我首先有个疑问...华为是国企么?无所谓了,无伤大雅.这里我举个例子.在2002年11月,华为工程师写过一篇小论文,大概是应广州局外线查修员的要求.一篇简单易懂且严谨的,关于dsl线路维护的东西.我本来想好好表扬下这篇文章,不过我想这里干过这工种的人都看过.这篇文章只要是管他电信网通查修员,哪怕花一个月时间反复学习理解,现在dsl业务哪至于是这种局面? 同时更浅显易懂的一本小册,我们市公司发的dsl拨号业务的一篇外线工作手册,上面详尽且非常通俗的描述dsl业务各种无法通信的原因和解决手段.就不说看看复杂点的,需要有点通信专业吐血的“通信系统原理”基础,这本小册初中生我看都能看的懂.结果怎么样?现在这本小册最少我知道七八十个线务员,给了全不知道丢哪了.这就是学习氛围,没有.公司目前的氛围就是,跟A处好还是跟B处好有利于工作还是发展之类的.这就说到沟通.大家沟通都在酒桌,都沟通怎么喝怎么赌了.沟通技术?没有的事.沟通哲学问题?谁扯那工夫.沟通工作?谁也不敢讲,因为大家都在混.大家说话互相之间很少说实话,酒话居多.火影忍者里有句话,是一个时代叫做“人与人互相理解的时代”,我想太遥远了.最少在我的“自制论”中,人与人互相接触交往,首先做到“自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沟通,教化都无法进行,还怎么去感染别人一起学习进步呢?这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

还是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翻译一下,就是学习而又实践,这是多么精彩的人生啊!如果人生总在不断学习,智商就会保持年轻.如果不断实践,就会不断与人和事物沟通,情商就会保持高昂.如果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就会不断遇到挫折,不断碰钉子,不断吃亏.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再学习,在研究问题,再沟通,再实践,解决一个有一个问题.其实我认为精彩的人生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你说出任何一件事,无非就这三步.你们想想天天发生的事,难道不是么?

我非常重视实践.我们生命是有限的,学习这个东西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徒劳无功啊!实践,也只有实践做到检验.有位c114网友说的好,正常人(指管理层)不会割掉自己的小jj的.还有位网友说,这就是社会的缩影.在这个变化而又动荡的社会中,不锻造自己,就会被当作废铁.不断锻造了自己,可能会被当作废铁,却也多了分会被当作精钢的希望.最近忙几个项目,同时有些内容的写法还没琢磨清楚。

后边在考虑讲点实在的。这里做一个批注。

之前讲的意义和价值啊、兴趣啊、目标啊、学习啊什么的其实都是“道”这个层面的。其实,很多迷茫的人的问题都偏重于“术”这个层面。

术得靠道的指引,否则有了术,干半天,发现实现的都是狗屎,那就很悲哀。

后边将把更多的感悟放到“术”这个层面,讲点可操作的,但是肯定还得结合“道”。

后边会就自信、人际关系、通信职位、技术和个人品牌谈谈个人见解。

敬请期待,不容错过

ps,有人说就是想挣钱,挣钱可以过美好生活,可以买房子,开车子,出去旅游……。赚钱这个问题,我也没想明白,我也想实现财富自由。估计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就真升华到佛的境界了。5.自信

在C114发的帖子里很大一部分都显示自己不自信,迷茫,不知下一步怎么办,……

自信这个词有意思,我一直以为它是个褒义词,然后觉得自己应该自信,觉得别人不自信时很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自己不自信时也很反感自己。但当我看了李子勋写的一篇文章以后,就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自信是中性词。

自信的反义词是自卑,自卑同样也是中性词。

有人说,“要自信,但过分自信就是自负”。这话说的跟放屁没什么区别。因为你根本没办法把握自信跟自负的度。

所以自信,就一定表明自己的控制。关于控制我已经说过了。控制跟恐惧是一起的。自信,表明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好这件事这个人。而实际上你知道你自己也不过就是200多斤一个动物,说来说去还是上天控制了我们人自己。很多自信无非都是自我的幻觉。

而自卑就很好,自卑表明自我觉察到,我们自己有时是没办法搞定事搞定人的。实际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和人类的敬畏感才能让人类不把自己玩死。所以自卑是内敛的表现,孔子讲不敢为天下先,道家讲“心斋”,都有点敬畏的成分。

又说回心理学了,很自信的人心里往往藏了巨大的自卑,这两种对立的情绪往往同时出现在自己的心里。他们害怕不接受这种自卑,所以搞出一幅自信的面孔,结果极具破坏力。比如希特勒。

最好的方式是觉察自己的自卑,承认他,找到原因,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接纳它,然后自卑也小了,自信也小了,但人本身却精神了,快乐了。这种状态叫“无执”。

上边说的都是情绪的调整。

当我们做了这种调整之后,心理就会很强大。你的影响力也就会产生。之后是操作的事情。

对事物的信心来自经验,有经验的人知道事物的规律,他不盲目的控制,而是按照规律做事。

经验和阅历、见识往往都是建立信心的好东西。

经验怎么来的呢,前边讲了,习来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练习之后时间堆出来的。

那为什么有的人能习来,有的人不行呢?

因为练习是从尝试开始,这带来了个人的改变。

而伴随改变而来的,是痛苦。

有了痛苦,我们就逃避。

逃避自然不会有经验了。

还有一类人,痛苦来了,扛住,克服,战胜。

终有一天你扛不住的,因为痛苦来自你本身。扛谁呢?跟谁较劲呢?你自己。

正解还是觉察和接纳。

接纳改变所带来的痛苦,痛苦也就只是一种体验了。

相比那些真正不幸的人生而言,工作中经验习得的痛苦又算的了什么?

之后还会继续专注,专注是很厉害的武器,不疯魔不成活。

专注与自我觉察的交替体验,经验就会出现。

所以,当我们自卑时,觉察它并接受它,自卑和自信本就是水和鱼的关系。当我们需要通过经验而自信时,接受过程的痛苦。

经验往往是这样的,你经过长时间的习得,自己并不知道已经拥有,只是突然某一天,别人会告诉你在某些方面很强啊(比如沟通、开发、优化),此时你已经炉火纯青了。

什么?想要臻至境?又执着了不是?又跟自己较劲了不是?

自信和自负,这是任何问题中都存在的如何制衡的问题,过犹不及,不过也会不及,这里涉及到我的两个理论,时空论和制衡论

时空论涉及到的,就是在做事时到什么度,要在时间,空间这些环境,以及由人和人性创造出的人文环境,以及由人文环境改变过的时空环境,去考虑度量.时空论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想尽量控制住的东西.就像自信和自负,在做一件事,思考一个过程中,到底这样做是自信,还是自负,要看每一件事涉及到的人文环境和时空环境,这是发现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可能控制这些环境因素,也可能无法控制,顺其自然;最终就是解决这件事在所有环境基础上,到底做到什么度.如果对于一个线务员来讲,很多时候都要定性到底是用户终端的问题还是我们自身业务问题.这里是自信好呢还是自负好呢?我觉得是谦虚好.相信线务员都会认可我吧,谦虚会得到客户的尊敬,以及从客户那里吸收到自身缺少的知识,在HP的管理学问中成为从睿智的客户那里学习.得到了人力资源,又得到了学习资源.这在做事过程中如何把握尺度,根据客户本身的“人性”问题,再看时间环境和地点环境讲话做事,能做好是不容易的.企业总宣扬要态度好,我可以这样讲,像三孙子一样态度好却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就是服务态度恶劣,要我来判断属于推诿狡辩.那谦虚是什么?谦虚有时会被人看作是自卑,谦虚把握不好度,一样不是好事.说到时空论,人性论,制衡论,想把握这些事,归根结底就是要多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在每一件事上磨练自己,这就是楼主说到的“练习”.习,是学习的一部分,跟学一样.目前的教育手段都是从小学,长大习,我觉得晚了.从小不去实践,长大也不会养成实践的习惯.这跟从小不学习,长大后脑袋秀逗一样可笑.总说刚毕业的学生眼高手低,其实大可不必埋汰他们,他们知识欠缺“习”的机会.但以后的路如果自己不去实践,那就是自找苦吃了.楼主所说的逃避,也仍然在制衡当中,我觉得有时当逃兵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也是为了未来的出拳而向后缓冲一下.学与习,就像锻炼身体一样,是人一生当中锻炼精神,增加精神的“量”,以包容更多事物.海之所以大,是因为吸纳了百川.<<尚书>>希望把这种自然现象,想象成人的精神.讲到人际关系,我有几个原则,比如

比如这个世界没有和平,只有合作.要么合作,要么争斗,从事实角度讲,这就是本质.比如孔子这句话吧.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喜欢并赞同.比如爱.什么是爱?如果说爱情的爱,我觉得愿意生死与共的才是真爱;做事紧要顺序,先家后业的,也是爱.比如什么是同学?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我觉得同学就当交流学术和经验,不管学习中还是毕业后.同学是最容易形成“朋党”的人力资源.比如说道人力资源,社会上你尊重别人,别人尊重你.你尽力为别人做事,别人尽力为你做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人力资源.当然,与通道而行之的人,必然是同道中人啊.即使不能或干脆不愿一起做事,那人与人之间也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尊重,不是简简单单就学的会,做的好的.比如对待父母,我认为,孝而不顺,且不可顺.顺是什么?顺从可不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做事的原则哦!有问题当解决,而不是顺从,不管是谁.那什么是孝呢?孝就是爱的一种,是在思想中最有分量的爱,是更高于爱情的爱,这种爱不包括顺从,是余世维先生讲到“紧急必要”做事原则中,最紧急而又必要的爱.比如对待朋友,相信大家很多都看过friends.细细品味,那种朋友之谊,在点点滴滴,而不是杯杯瓶瓶.txrjy这里,对待客户要如何呢?这里不需要爱,不需要友谊,这里更多是服务,我们该给予的给予,这是企业做事和个人做事的能力和尺度,这个话题是企业中运营管理要提到的.如何对待客户,还是喜欢HP某篇宣传中说道的,我理解为,和客户建立互相学习并给予帮助来获取利益的关系.道是遥远的未来,德是解决的办法,且这个办法是探索中的测试版.究竟道是怎样的呢?太遥远了,成佛了.我觉得走一步算一步也未尝不可,有时候需要有一种做事的精神,当然这样会制于人.企业很习惯被制于人,且埋头做事的人.不过不能和被制的人分享经验,那就太愚蠢了.企业向员工学习,将工人的力量取其精华并 研究其糟粕.或做更多我没想到的,这是企业也在做事.当然企业要有道,这种道不能乱用德,就是说这种目标不能不择手段.6.人际关系

这个话题思量了很久,我本人也不能对人际关系说个对错。因此,这里真的只是感悟,而没有道理,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人际关系的内容太多,我写到哪是哪,不马上写完。

做人跟做事相比,哪个更难?这个不好说,但话说回来了,人是群居动物,事往往都是一堆人做的,所以做人比做事更有讲究。

从历史来看

人际关系这东西是历史的学问,你看历史里边有很多人,是大英雄,但不会谋己,实际是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是非不同,招致杀身,遗憾终身。典型的是宋朝的岳飞、汉朝的晁错、明朝的袁崇焕……。做起事来都很勇敢,目标强烈,成果显著,但最终没法谋己。有时我觉得可能是他们命中注定,他们也已经知道命该如此,总有人流血。因为以他们的智慧和幕僚,料到后果似乎应属必然。但理想主义的性格使他们的结果就是被冤死。个人感觉,他们通过自己的死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什么,而是为了证明什么,证明“我是对的”。那后一个问题就是,你对了又怎样?

还有一类是善于谋人,也善于谋己的,比较牛的是汉朝的张良、唐朝的郭子仪、宋朝的韩世忠。尤其是郭子仪,活到80多,伺候好几个领导,同僚里边有贤相,也有奸臣,都不开罪于他,很会做人。而且做事也很牛X,回纥叛乱,一个人直接搞定。这些人会在自己的理想后边做一个事,就是“妥协”。

当然也充斥着无数只善于谋己的佞臣贼子了。

我本人是认同妥协的人际关系。其实看看西方国家,真正搞的民生不错的,都是以“妥协”著称的。加拿大N多首相,人民对他们的评语就是“窝囊”,但他们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妥协确定了自己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很有名吧,最近看一个关于他的电影,发现实际他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和白人政府的谈判,里边有大量的妥协。他和他同胞的工作直接导致了美国黑人人权地位的提升。这里的根源可能是,我们的文化是英雄的文化,而西方的文化是公民的文化。感觉西方的这种方式更加宽容。(我认同妥协,并不表明我在实际中总这么做,总会有为证明一口气而做一些事的)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无非就是你和领导,你和同事,你和下属,你和其他部门,你和客户,你和竞争对手的关系。一个原则是“斗争+妥协”。

斗争:毛主席说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斗争代表了我们的立场。作为底层员工,为了自己部门、自己企业的利益同竞争对手斗争,是责任;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压测门”事件,个人感觉就是如此,底下员工有责任做这个斗争。他们不能和谐,如果他们直接跟竞争对手和谐,那把领导放到何处?他们斗争出了事,领导出来妥协,这就是竞争的游戏规则。作为企业员工,他们显然做的很尽职;当然,他们的斗争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如果触犯法律,则更加严重。不过,既然是选择,就必须承担选择的责任。说句不当听的,为上层顶缸也是个潜规则。这里边,做的最好的不是我们这些企业员工,而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人——周正龙。呵呵。怎么又叔本华起来了。

说起周老虎,心中就会浮起“正义何在,天理何在?”几个字,问题的根源恐怕并不是事件的正义,而是程序的正义,只要程序是正义的,那程序所表达的事件哪怕被认为不正义也照旧通过,海洋法系国家就是这个逻辑,比如美国知名的辛普森谋杀案。所以周正龙这哥们再流氓,只要流程是规范的,他被抓还是被放都可以接受,问题是程序是否正义?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回到斗争,大家是否发现这样的现象,任何一家大企业(包括很多外企),斗争不光是竞争对手的斗争,部门之间的斗争也很惨烈,有时甚至甚于竞争对手的。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上说,作为项目经理,你不斗,谁给你资源,你不斗,上层咋能重视;所以,人际关系里边的斗争是永存的。但是,重要的是一定要清楚斗争的目的,第三节对目的已经说很多了,不要把堆沙丘和扶骆驼当成斗争。从大的角度来讲,斗争的目的是团结,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别把斗争搞成你死我活,还是毛主席说的那几个字“有理有利有节”。

妥协:斗争会分高下,但不见得能出输赢,出输赢了就没法转圜了。如果你感觉自己干不过人家,那妥协吧。在某种意义上说,装孙子就是妥协,丢人就是妥协。怕装孙子、怕丢人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呵呵,一提到“怕”,就是担心恐惧,又回到前边那节了,就是控制,……)。本来就是工作,都是出来混的,一般不会出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因此,一斗争就上纲上线属于不知道目标何在了。

这里边的斗争和妥协都主要指对竞争对手、对客户。对客户难道还要斗争?不是客户是上帝吗?呵呵,客户就希望你免费给他们提供服务,把他真当上帝了,你就立马被开掉了。记得有这么一个句话:“如果您需要咨询或建议,我们将免费提供;如果您需要正确的答案,请您另外付费。”要强调的是,这绝对不是笑话。

至于怎么斗争,那就各有高招了,我也只是知道点皮毛,有时还心里打鼓,真有玩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这样的人在企业里用不了几年就能上去。那么,对上司,对下属,对同事,是不是也得斗争呢?那就更得讲点艺术了吧。这里边学问太大了。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另外本人也并不长于此道。所以不细谈了,网上、书店里讲这个的太多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千万不要过于看重此道而丧失自己的本真。否则,生活会显得很无趣,人会显得很分裂。尊重自我的感受是做以上事情的前提,还是那句话,上边说的都是术,觉察自我、尊重自我才是道。

所以,尽管会说很多术,但是“道”一定是长存于心的,拥有“道”,你的“影响力”才会出现。

后边找时间再谈谈我理解的影响力

影响力

有本老外写的《影响力》的书,封面是很土的蒙娜丽莎头像,但里边写的很强。讲如何说服别人的心理学,看完了如醍醐灌顶一般,那些销售啊、老鼠会啊、传销啊的伎俩马上就能洞见。最近家里装修,就到了建材和电器市场买东西,肯定有不少人忽悠自己的东西,听的多了也听出一些门道,有的人满嘴口吐莲花,但不见得能忽悠的住人;而有的人说话中规中矩,反而能吸引住客人。这些都在影响力的范畴里。

影响力就是你能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别人及影响人的范围有多大。进入职场,很多人都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当由于你的原因而使得别人受到改变,心里会有莫名的自豪。这是人从小就有的本能。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比如我家小孩,1岁多,她的影响力就很大。至少影响了她的6位亲人。

比如你老婆,至少她能影响你。

所以,不要对自己的影响力没信心。你的每个抱怨、每个夸赞、每个评价、以及每种表露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别人。如果你看过《倚天屠龙记》,张三丰如何能成为一代宗师,不是那两个农夫农妇的对话影响的他吗?

现在的经济,有人称为影响力经济,就是影响力大的人能创造财富、产生需求、改变社会(这里我不说推动社会,因为影响力是双刃剑,他也可能拖社会的后腿)。所以很多人都想成为影响力大的人。有人把影响力大称为有领导力。一些人把有领导力的人比喻成这样,他在地上插了个旗,无论他的财富有多少,他是否依仗权势,就会自动聚拢起一帮人。这就是领导力。听着挺振奋是吧,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他插什么旗,他插红旗那是一说,他插纳粹旗那又是一说。

影响力是你身上的气场,我个人觉得世界上有三种气场,一种是处处施压的气场,称为气场A,一种是处处受压的气场,称为气场B。注意,不是说A影响了B,A和B是相互搭配的。所以说B影响了A也很对。当然,还一种是比较抽离的独立的气场C。

成为影响力大的人看你的选择,选择A场,还是B场,还是C场。其实三种场的选择都没关系,只是反应了你的个人性格和好恶。但是,在中国,似乎就有点问题,收入就会不太一样。如果个人影响力大的人,会得到上边的青睐。影响力大的人貌似很有生命力。

如果我们在培训、讨论会或者研讨会中就会发现,总有几个人影响力很大。有人做了归类了这些人的特点必居其一:1.嗓门大,他说的话很有穿透力,谁都听的见,嗓门大意味着“看上去”很有生命力;2.说的话“貌似”很有道理,他找了若干个理由,比如数据、比如统计、比如举例子、比如打比方;3.很会跟别人讨价还价,比如他说:“A这个话题我支持你,但是B这个话题你可要支持我。”他利用了人类互惠的天性。

这些是一些技巧,呵呵,有人该拿这个回去练习了。

我要强调的一点是,真诚。

在这个社会里,真诚很稀有。能够如实的不带评价色彩的描述一个事几乎没有。记得王小波说过,信息有的传播有三条路:如实、夸大以及杜撰,偏偏后两种最普及。最近看美片《谎言无用》,一些谎言是可以被戳穿地。

那么怎么办,至少要让人相信你是真诚的。这个很难,装不出来,尤其是你要把交情做深。如果你编造一个信息,还显得很真,那如果是装的,很容易被发现,如果看上去很真,那就是先把自己给催眠了,再催眠别人。这叫“愿景”的套路。5年前,我学了这个套路。但这东西不能老用。大家都是火眼金睛,因为被催眠了最后还是会醒地。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真诚。

真诚就是至少说点实话,说点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绪,抖露点自己的小隐私,小缺点。这个神奇的土地上,犬儒主义很多,但你的独特的真诚至少能传染身边的人。

然后心胸宽广点,神经大条点。我们不可能不在背后议论别人,那就也别在乎别人在背后议论我们吧。

还是要给自己做个辩解,我说了这么多,但是真正能完完全全做到的却是鲜有,只好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了。

当然,要做影响力大的人还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经验,或者叫见识,经验丰富的人能直接指出现象背后的根源,就能说的很有道理;见多识广的人能很容易类推事物的发展。这些都是要靠时间和主动学习累积出来地。

杂七杂八写了这许多,似乎还没写出很有操作性的东西。有人管我要绝招。是啊,这世上没啥绝招。都是靠观察、试验、练习、习惯出来的。贝克汉姆那脚“弯刀”球是绝招吧,他可是踢了几万回才这么绝的。当然,前提是兴趣。

后边想就通信的具体工作谈谈

9.职业规划

古代讲了很多关于计划的谚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 一般来说,做事有计划的都不会有太大漏洞。尽管现在社会都是给我七十二变,计划总没变化快,但有了计划,心中就有了一份选择题,就有了风险应对,就有了一点点冷静。在项目管理的理论了,特别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计划阶段的工作,甚至远远多于执行阶段。那么,职业这件事要不要计划呢?

当然,广义的说,选择走一步是一步也是一种计划。

不过,一般来说,有个长远的计划,总比没有计划要过的平稳,风险低些。那么做职业计划,就得知道自己是个啥样的人。我是谁?

我爱做什么?为什么?不爱做什么?为什么?

现在很多调查都差不多能检测到这些东西,比如MTBI,比如九型人格,在心情平静时做做,可以给自己一个定位。

这样我们就大约知道我们能干些什么了?那些跟你太矛盾的职业,哪怕它给你再多的钱,干起来也会很分裂,甚至会出事。让一个善于销售的去做会计,就可能出事。

当然,即便选择了那些看似很合自己的工作,我们有时心里也会发痒,觉得干干那个是不是更有劲,比如人人都有个创业的梦。真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只能当萧何,去做刘邦是很痛苦地。如果有创业的冲动,那不如找个刘邦吧。

当然,职业规划里也有关于人际关系的说法,就是找你喜欢的人群工作。不过,说实在的,往往我喜欢一个人的做事风格不是喜欢他,而是喜欢我自己,只不过他跟我的类似。我们不喜欢一个人也不是不喜欢他,而是不喜欢我们自己那样的做法。这在虚无主义的话叫“他人即地狱”。所以,真正的牛人可以跟任何人共事,欣赏任何人。就跟苏东坡和佛印的那个故事,如果你眼里都是佛,那你就是佛。这点实在是难,如果你能欣赏大多数人就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至于规划赚多少钱?这个也可以规划,而且对一些人可能很有用,比如你规划5年必须赚50万。那么如果执行力很强的人,很有可能能达到。红与黑里于连就是这样抓住雷纳尔夫人的肉手的。但是这个东西你要想清楚,达到以后可能反而更空虚。

职业规划往往会给自己搞个路线图,先到A,后到B,再到C,最后到D。但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中间总会出变故。照计划行事有时就是硬来和执着,最后就是“堆沙丘”。抓住重点,不及其余,就可以了

重点是如何在干活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开心。

另外,如果成家了,有子了,那路线是要变地,因为你不能只做自己了,你要承担点责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每个人自己问问:自己的一生中,哪一次,哪一次是真正做了回自己呢?换个思路想想,即便挨家带口了,不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那养孩子也就是自己的选择,全部都是“做自己”。

所以,“做自己”是规划的前提,否则再怎么做规划,也是别人的事,我什么也没有。

通信的岗位

似乎该讲点有操作性的东西了,就从通信的岗位说起。

通信的岗位可以按销售阶段来分,就是售前前、售前、售中、售后。

 售前前:就是研究开发了,研究主要是软课题研究,开发就包括软件开发和

硬件开发

售前:就是规划、设计、咨询、市场等等

 

售中:就是销售、客户 售后:自然是维护、优化

当然这四个阶段是闭环的,售后之后可能又到售前前了。比如优化中发现要升级,就得继续开发。

最后还得加一个管理岗,包括项目管理、大项目管理(program management)和项目组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上边说的这些都是中层以下干的(大项目管理和项目组管理也可能会有中层来做),进入中层就变成部门管理或产品线管理了。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里,其实,其实每个岗都能做到极致,做到收入最高.这点外国的企业比较典型,有那种老专家,做的很深,钱也拿不少。或者做开发做成高级架构师,待遇可能比中层还高。

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分主要是运营商、设备商、高校、研究所、咨询公司,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渗入,那些系统集成、SP、媒体之类的也都进来了。所以找工作的空间并不是特别小。我记得有一些2001年毕业的就在互联网冬天时去了百度、QQ、新浪之类的企业,现在也是有股权的中层了。

我本人是搞无线的,干十年不可能把上边的岗都搞过,做过的其实是售前的几个岗(咨询、规划、市场之类),当然由于经常和开发打交道,也和销售打过交道,算是略有了解。至于项目管理,我国真的按照PMP的玩法搞的通信公司能掰指头数出来,主要是几个大设备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都把项目管理当做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千万别拿着牙签补衣服——当真(针)了。

当然,还想强调的是,最好在一个我们擅长的岗位里坚持干下去,前提是擅长和有点兴趣。如果能坚持干5年,经验和见识的积累是别人难以赶上的,也是要价的本钱。

研发

研发(R&D)是两个词,因此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研(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发现(discover),发(开发)的主要工作是实现(implement)。所以研究要的是不停的探索、分析(看RESEARCH的词根就能看出,就是反反复复的SEARCH嘛),最后得出一些有见地的方案、技术、算法„„。研究更像是软性课题,但不能因为是软性课题就小瞧了他。比如A省的矿藏勘探就是国家比较大的软性课题,最后就是一份报告,但是国家为这个报告投资了几百个亿。

有的人很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他能从各种检索中发现一些规律,进而形成一套方案,这样的人适合做研究。最适合做研究的人是那些好奇心重、洞察力强的,而且对资料、数据很敏感。同样一些数据,有的人就觉得很单调,有的人就看到一些值得分析的现象。而开发就似乎没这个要求,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开发都讲软件工程了,文档管理、流程管理全用上了。研究比之开发更具备艺术性,灵活性大,而开发就很讲工程性,计划性、执行力要有要求。开发更多要求一个人对细节的把握。程序员、架构师对系统的设计和代码都是心细如发。到现在为止我对开发都有一个深深的情结,认为开发就是代码。实际上当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完成时,开发工作就已经完成6、7成了,同时测试也占了极大的比重(微软不就是个测试公司吗,据说他们内部所有的软件全是BATA版),而代码可能是最没技术含量的部分。而设计和测试是很讲套路和细心的,文档化的要求十分高。似乎开发人员的要求跟财会人员的要求很类似耶。

所以研和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搞的事。千万别混为一谈。如果有想法善于观察善于归纳总结,那可以走研究路线,能做的开发也只限于做个仿真验证一下。如果追求细节、追求完美那走开发路线吧。肯定有人问那是不是有人又有想法、又追求完美呢?或者有人问:我能不能做到两者兼而有之呢?我只能说哥们你别太跟自己较劲了,水里的葫芦——两边摆最后就是鸡飞蛋打——两头落空。

其实个人觉得R&D应该是两个部门,不知为啥整在一起了。

另外,说句心里话,真正的开发只有在设备商、内容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里能看到,当然一些创业者也敢于开发。你要让运营商的人搞开发,那就是开玩笑。运营商是做什么的,863等国家课题里老说四个字,“产学研用”,运营商是扮演“用”这个角色的,就是应用。运营商号称的开发(无论是软硬件),多数都是包出去的。运营商可以做研究,做课题,这个能做的很深也很实际也很漂亮,但没的开发。所以如果你真的对代码很有感觉,对架构很有心得,个人不建议去运营商,真的不建议。即便是去加盟创业团队都能很享受。(以上针对的是国内的运营商,国外的没太深了解,不过逻辑上推断也八九不离十)

以上是我对研发职业的理解,毕竟我做的更多的是软性课题的研究,对开发就可能说的不特别清楚,包涵包涵

再说研发——创新

现在天天讲创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都在讲创新,研发看上去是跟创新结合的最紧密的。不论是炒作还是动真格的,说一个人具备创新能力还是挺吃香的。

创新是有理论的,我以前认得一个中科院的博士他的课题就是研究技术创新。咱们抛开那些个熊彼得啊、佛理曼之类的理论,在研发中,我个人对创新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更贴切。

创新精神

做研发,特别是研究。没有创新精神,就最好别做。也不会被你的头看中。创新精神是什么?创新精神是做什么事都有新想法,是做什么事都能从多个角度来看事物。我们做的事很多都是单调的,哪怕是研究开发,对于开发自不必说,调程序很单调。课题研究中也有无聊的是,通信设备、网络的参数、指标很多吧(那些个3GPP的协议全是在扯一堆参数),如果让人研究这个,你会发现无聊的一塌糊涂。但是,这些个无聊的参数,如果能换种角度来看,就可能不一样。比如可以对参数分类,这个分类就可以有很多玩法,一些新的分法可能能发现更多的内容。而且也可以对参数数值的测试,也许能整出一套数据库。……

创新精神最大的忌讳就是“评价”,对项目、课题做出判断,评价完全是主观的自以为是。当项目摆在面前时,先不要评价有啥意义,先翻过来掉过去观察一下,看看能整出点啥。前边就已经说过“存在本身就是意义”。课题也一样,确实存在意义不大的课题,但是看你怎么包装,有时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退一万步讲,课题对企业、对用户没根本意义,不是有个不值得定律吗?“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做好”。但有时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那最好多问自己一个问题:“从中我能学到什么,我能享受到什么。”我们总能学到点什么,眼光宽一点,有时甚至不要从项目中看,你也许学到了人际关系,也许学到了谈判技巧,也许还参出禅来了也说不准。反之如果一旦在一开始做出了评价,那会直接影响你对自我的认知,就会局限到一个小的圈子里,转不出去,做事也很难受。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对任何项目都事先评价,自以为正确的话,我们就失去了身上的所有触角,失去了创新精神。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真的觉得这件事不值得做,那就去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情。问题就是很多人心中知道这些事不值得做,没去发现其中值得的地方不说,还在别别扭扭的做,那人活着很不给劲啊。

失败

创新有个理论叫试错理论,说的是创新这东西其实没法谋划,完全是试错试出来的。我们可以看看很多企业成功经验的书,说自己的创新带来多大市场。但是如果真正去调研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企业在创新成功之前的试错不计其数。因此,如果谁做研发的,没试过错,回回成功。那就只能是作假。

可是,试错需要成本,就是要花钱。所以有人说,企业创新就两招,第一招叫花钱,第二招叫持续不断的花钱。

国内哪些企业敢这么花钱啊?还真不是夸华为,人说华为是哑铃型企业,就是两个线的投入最多,营销和研发。所以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成研发人员,那得去企业调查一下,看看他对研发的投入到底有多大。很多企业可都是把研发当成绣花枕头的,说的特漂亮,实际满不是那么回事,看它真为之花了多少钱。

从个人讲,试错就是失败。谁都怕失败,你干多少年啥也没干成,没面子不说,可能连岗都没了。但是这是很好的体验,那种被尖刀刺上的血淋淋的痛。其实,有时我们怪企业不给我们的项目投大钱,还真别太抱怨了。你在企业里失败,成本是企业花,对个人其实挺好的。那些个创业的,失败了可都是花自己的血啊。

不过,万万不可过分夸大失败,完全的失败说明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风险没有任何考量。不是让你真失败的一塌糊涂,彻彻底底。如果做着做着感觉不灵,那就踩刹车。可是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恋,对投入的事情“永不言败”,这在心理学上讲叫“承诺和一致”。我们总有这种感受,有时当你项目做到一定程度时已经发现后边不好做,或者没啥价值,但是还是会做下去,最后就是一堆烂摊子没法收拾。这里有一个恶招,如果在开始时感觉不妙,但是又深陷其中,那就多忽悠一下,把领导也整进去。把项目忽悠大,让领导当项目的头,这样大家就在一条船上了。我们都去做“花剌子模的信使”。这样的案例,我们国家太多了。“绿坝”就是个典型案例。为什么,因为“好面子”。一个企业里,这样的招用多了,这个企业也就快OVER了。还是回到真诚来,真实的说出项目的现状,但不做评价,是最高级别的沟通。我们很难真实说出项目的现状,因为我们爱做评价,我们会说“这个项目注定失败”,会说“客户需求完全不靠谱”,会说“干这个项目没有意义”,会说“这样做下去,大家都玩完”……听上去显得实事求是,但这些都是评价,都不是真实。

再回到对失败的看法上,很多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观点:“与其做错事,不如不做事。”如果做错事要坐牢,掉脑袋,那这个观点很对,人人都要自我保护嘛。但是创新就是要试错,如果研究开发人员都是这想法,那后果可想而知。其实,说白了,还是你选择企业。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是鼓励做错事还是鼓励不做事,做错的惩罚比不做的惩罚大还是小,决定了我们的选择,也决定了企业的前程。

汇报和包装

做研发的人,特别爱低头拉磨,不爱汇报,也不爱包装和运作。在几乎任何企业里,一个人的作业只占业绩的40%,而汇报要占40%。创新更讲究包装,一个可以进入MBA案例的创新就是华为的“边际网”。我们可以好好学学。

汇报不是说虚报,不是说做花剌子模的信使,只说好的,只是夸大甚至杜撰。汇报要讲艺术,说出真实的状况,但是后边要加下一步的工作和计划,如果需要包装,则要给出包装的手法和所需资源,如果认为项目不值得做,那在说出真实状况之后,说出里边哪些有价值,任何不值得做的项目里边都有有价值的东西。汇报有时还要请示上级怎么办?记住:一定要给上级出选择题,不要出问答题。

做研究开发的人,如果汇报和包装也做的好,那可以去做售前。很多企业的售前部门也是要搞研发的。

最后还对创新说两句,创新这概念是双刃剑,不见得能推动社会,能让人类幸福。比如很多刑罚的创新,真叫一个绝,也真叫一个惨,也是做开发的知识分子想出来的。比如我发现明朝的皇帝就很爱创新,创新出个“灭十族”,创新出个“东厂”,创新出个“豹房”,但这种创新能带来什么呢?除了个把人变态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外,剩下的就是血淋淋的绝望。如果听父辈们讲反右和文革,那里边的多少整人的创新也真是自主创新,层出不穷了。

还是回到最初的意义来,你人类做了那么多创新,无论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在地球、宇宙的眼里能算个什么呢?

看了楼主的的文章我感慨很深:不得不承认楼主在HW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或者说是

在通讯行业混的开的发展思路。

我也在这个圈子混,但是比楼主差了很多,2年前我犯了一个错误,稍微在软件(偏中间件)的研发领域作出一点感觉,就贪大希望学一些新的东西,想弥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短木板;当周围人对这个领域都充满了抱怨的时候不见得这个领域不好,好不好,适合自

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时在想自己是搞软件的,学一些硬件的知识,嵌入式的开发应该比当前我做的更有前途,正好在我出差回来,领导给我提供无线方面的一个职位,思量再三,决定去了;刚开始的大半年我确实沉浸其中,但一直缺乏做中间件软件的那种畅快的感觉,我不断的勉励自己,继续前进或许能发现更大的东西,或者收获更多的知识,为此我不断补充协议的知识,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开发测试维护都有涉及,快两年了,我发现这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芯片,中射频和无线通讯原理本身,其它的都是辅助的,配角,真的不成气候。

利润,公司追求的是市场份额和利润,但是在商言商的讲,办企业的本质也是赚钱;而摆着一副伟人似的高高在上,指挥别人人生的,而实际行径不那么光明的企业确实不怎么样;而个人来讲,只有找的自己兴趣点,持久的付出努力才是正道...或者年老时回顾一生,没

有为此而后悔.楼主的看法略带一些微悲观的色彩,成功学的价值就是能给一无所有的人甚至走向绝望的人带来心底的希望,唤醒心中的潜力...但是它不能告诉你什么选择是对,什么选择是错,就好象命运在不断的给你开玩笑.通常在困境中活下来的不是乐观者,而是悲观者,因为乐观者常常盲目乐观,而悲观者极为清醒的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以最小的牺牲妥协了,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在每个看到光明的一刹那释放了积蓄的力量...也许楼主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想这个世界真的很大,大到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完全认识清楚,谢谢!首先声明,本人并非华为的人,只是和华为经常打交道。华为的人一般不会评价自己的公司,对别人的评价也不评价,比较彪悍。

至于悲观不悲观,问一个问题:乐观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热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榜样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个人觉得这些都是中性词。所以悲观也是个中性词,无非就是我对世界的看法。

不过本人悲观也可能是安全感比较低吧。怎么也是在这样一个神奇的社会里成长过来的。

安全感低也很正常。

下面继续就岗位谈:

咨询

咨询是售前,有时很类似MARKETING。这是个有意思的职业。

大家都知道国际比较著名的咨询公司吧?麦肯锡、德勤、埃森哲、罗兰贝格„„。有人把他们当神一样膜拜,觉得他们给的咨询真能解决问题,真能让企业起死回生。所以这样的公司开价也很猛。

不过说实话(实话都不好听),咨询公司的咨询并没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举几个例子,记得以前有个卖电脑的公司实达电脑,那时卖的特火,后来他们请了麦肯锡做咨询来规划后边发展,结果现在你能听到这个名字吗还?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联通了,据说当年联通CDMA上马时就是请的麦公司做的战略咨询,他们提出了走高端、S发展曲线之类的战

略,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见了。

揶揄咨询公司的笑话很多。比如那个揶揄埃森哲的勺子和红线的笑话。

咨询很古老,其实就是做谋士军师。三国时候有荀彧、诸葛亮之类的牛咨询,蒋干等坏事的咨询也不少。很多咨询公司出的咨询报告里边一堆模型、方法、策略,但谁知道是郭嘉的妙计还是郭图的坏招?

当然,话说回来了,企业请咨询公司咨询就好比刘备找庞统问计,人家给了上中下三条,用不用不还得是主公自己。最终的责任还是得企业自己担。我所看到的企业反正总是会被咨询公司一堆模型、策略、路标所搞晕,然后就按此“出牌”,殊不知真正了解自己的企业的还不就是自己吗?但是这里边还有玄机,有时真不是谋士的错,而是主公在用计时掺杂了很多个人的成分,画虎不成反类犬。人家IBM给华为咨询怎么就把华为越搞越牛了呢? 上边说的咨询公司好像都是管理咨询。通信里边的咨询除了管理咨询还有很多,比如技术咨询、工程咨询、业务咨询、市场咨询。不少咨询还是管点用,尤其是国内咨询公司和企业内部的咨询部门做的。所以有时候价格真的不代表价值,请国外咨询公司搞半天掏一大

笔钱,国内的咨询却搞价格战打破头。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呢?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客户满意的咨询师呢?

多看看《三国》、《两汉》,嘿嘿。

这是玩笑话,古时候真正的好谋士,都是对主公知根知底的是吧。张良简直就是刘邦肚子里的蛔虫,郭嘉说曹操十胜、袁绍十败,诸葛亮说隆中对等等。都能从主公的表面直接切入到主公内心最深的需求。现代咨询一样。客户从来不告诉你他真正需要什么,或者说很多客户根本也不清楚他的需要,他只是有个模糊的描述。那一个牛咨询师就是得通过表面现象直接看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或者说是帮客户把他的需要清晰化。所以,外来的和尚不容易念好经。客户跟你说的好多都是官话,官话就是肯定对,但往往没用。你跟他啥关系,他能跟你说心里话吗?

打个比方,一个运营商找了一咨询公司,“家庭基站怎么发展,你们给咨询一下吧?”,这还是个技术咨询呢。你说你怎么咨询,那肯定得调研了,家庭基站的国际国内的技术和观点,然后有曲线,有方案,有数据。最后整一报告,或者里边还有个小软件,咨询完了吗?客户不见得满意,为啥,因为你没跟客户谈。或者有时你根本没机会跟他谈。上边这些都是咨询公司的想法,而不是他客户的想法。他可能心里已经有了决策了,你出一方案

跟他唱反调怎么办?

这客户是什么性格和行为方式?是有大局观还是很关注细节,是很强势还是喜欢多方面意见,安全感怎么样?还是比较艺术化——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他让你做咨询的目的是什么?是想了解一下国际技术的情报还是想要个结论?是为了他给领导汇报还是为了让他的判断更科学化?是结合现网还是纯技术咨询?他说的发展是一年

还是三年?„„

所以如果不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盲目做,那也就是有一份报告而已。真的,咨询师得跟他们在一个频道上。或者,有的比较强的咨询师他能牵着客户走,因为很多时候客户自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策略的,所以如果能从更深处牵着客户走,把客户催眠了就更强。咨询师的文字能力肯定是必须的。要靠文字来打动人,所以现在又是模型、策略、方案的。还得看着很科学,哪怕是给某个蹩脚的判断披上科学的外衣呢?其实,真正深入人心的文字都是在解决几点:是什么?要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咨询师的沟通能力要很强。而且,这种沟通能力跟做营销的沟通能力不一样。他要能面对众多客户,在会议上就某个问题沟通,而不是在酒桌上跟某个人称兄道弟。

另外就是提案能力。文案再好,提案不出来也没用。现在有一句话叫PPT生活。就是汇报、会议、评审、咨询全部PPT化。能讲PPT,英语叫presentation。是MIT的绝活。能做PPT、讲PPT的人善于利用整个会场催眠所有客户。当然,那些演说者也很善于干这个,比如新东方的那老几位,他们是搞人生发展咨询的。有这个水平的人,不愁做咨询、做市场丢工作。演讲者站到大家面前就会很有气场,他能跟客户进行眼神交流,也能陶醉于自己的演说当中,他知道一些技巧,比如什么时候快讲,什么时候要强调,什么时候再幽默一下。但是请一定注意,这一切在最开始都不是即兴的,都是排练好的,都是一次次准备过后的经验积累。如果谁能中英文都能演讲,那就在国外也不会发愁。关于如何做好一个LECTURE,中国的学校里从来不讲,在中国得靠悟性,美国中学这是一门课的。上

BT搜搜吧。

当看到那些听众,那些客户被你的咨询所影响,所打动,高峰体验就会瞬间到达。反正我本人可能比较享受这一时刻吧。说难听点就是哗众取宠,呵呵。

最近发现了西单女孩的歌,如听仙乐耳暂明,迷上了,快成蒜薹了。西单女孩绝对是过程享受导向的,一切为了享受音乐。希望她一直这样,不要被人为的目标所蒙住。至于她穷苦的生活,大家都支持,相信会好起来滴。

规划设计

国内有N多通信设计院,加上设备商的规划设计部,估计通信里干这个的人相当多。

规划设计跟咨询很类似,但是是面向网络的咨询。

现在做通信的规划设计很是尴尬,你说做设计干的活有多少技术含量。本人也对其他行业有所了解,如电力、冶金、石化的规划设计,那设计院的技术含量确实很大,人家叫设计,通信的设计其实是种“服务”。说到服务,什么是服务,服务由两个字组成,服表示态度,就是“你得服”,务代表行动。这么一说各位就明白服务是个什么层面的活了吧。设计院在10年前的技术含量还是挺高的,那时候设计院工程师提的设备采购建议、网络规划方案,参与设备谈判,甚至是现场查勘运营单位都重视。以前设备谈判一谈谈一星期,天天夜里三点睡觉,但是挺有成就感。那为啥现在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呢,个人感觉是因为通信行业的自我摧毁,所有设计的技术材料全部公开,标准化,这些有技术含量的内容实际上全部都是工程师多年凝结的内容,都是“知识产权”。结果先被标准化了,再一公开出书。谁都知道那点货,就没得玩了。设计这东西本来就是个性化的,那些个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都是个性化,一旦标准化了,设计的用处能有多大呢? 所以,尽管现在的设计单位仍旧很多,但是职业规划要慎重。到设计单位,要看这个单位对变化的适应性。设计行业今后将在几个方面进行转型:

总承包

设计将施工、维护全部承包,提供TURNKEY工程,可能会有两个趋势,一是大的设计院实现总承包的职能,另一个是设备商提供TURNKEY服务。但无论哪个趋势,职业要做什

么定位呢?

系统集成

设计向系统集成转变,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设计文件。实际这也类似总承包,但是比总承包的工作要小一些,以解决方案,全网集成为核心,那就可能要建立一种解决方案平台类的架构。不过现在系统集成公司也很多,怎么竞合?做系统集成的职业要

怎样定位呢?

优化

设计将规划和优化合一,这也可能是趋势。网络规划和优化本来就是一个闭环,里边的关键要素都很类似,这就跟当军师谋士一样,你不能光给主公搞个“隆中对”就拿钱走人,你得陪着他干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能光当内科开方子,还得当住院医师,还得动手术,病人病好了还得监护。这样就必须跟网元设备紧密耦合了。

说半天设计转型,其实都是我个人臆断。但是其中的职业规划却是很明确的。两条线:项

目管理和技术专工。

项目管理其实不是简单的管项目、配资源,而是一门学科。真正的大项目(比如三峡、神五)都得走项目管理的流程和知识,这个是要有认证滴。通信IT企业里边做工程的企业,比如:IBM、华为、中兴、联想„„很看重一个项目经理的能力,真正如何把一个投资几十亿的项目协调好,计划好,沟通好,实施好除了那几个证书之外还得实践。这点恐怕设计院的项目经理真不见得有设备商的PM强。这是花钱的能力啊,如果能一年把几千万花好,那个人收入都得是三十万以上级别的。在中国真正得道的PM不多,多数是有几个证书,然后满嘴流程、一堆文档、事后计划、天天变更的所谓“项目管理”,这种情况很多也是客户、企业共同作用的。不管怎样,掌握项目管理的那套理论和知识,在一些所谓的项目中用一下,也算是个人的提升了。先用在办婚礼上试试。

技术专工这个职位看着简单,实际却不比研究开发好干。通信的特点是全程全网,不但要知道某个参数之类的技术细节,对整网还得了解。而且,通信最可恨的是技术三天一变,三年前刚把GPRS搞熟络,现在就得往LTE上看了。所以,干通信很让人恐慌,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10年以后技术是啥样?那时候你对GSM懂那么深一点儿用也没有。这点在电力、冶金、采矿、建筑、金融等等其他行业里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而规划设计这个岗位里的技术专工说是专工,但只能对技术泛泛了解,因为这个岗是要做万金油,没时间也没精力把什么技术都钻研透。然后做技术专工还得会一个事就是仿真测试,因为你规划就是在预测,你凭什么说你规划设计的网络就是靠谱的,有时得自己写几行仿真代码,有时得会使仿真工具,还有时就得去测试,去挖掘数据统计数据了。

当然,做规划设计跟做咨询很相关,沟通、学习、人际关系、表演、装蒜,该有的能力最好都备上。记得有一句谚语怎么说来着:“人生就是一出戏,关键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水吉祥。

不喜与人打交道似乎是你的问题和麻烦,你打算解决他。

不善与人交往不是问题,问题是对此的苦恼

我也不喜与人打交道,尤其是在饭桌等场合上,不会说话,很是腼腆,说好听点叫“矜持”。

你的痛苦是有股力量逼着你去搞好关系还是你不接受自己不喜打交道的现象。

如果你很烦恼,那问问原因,为什么一直这样。只是体会一下原因。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把能量尽可能的放到几个方向。有的人放到了写代码,有的人放到了写文字,有的人放到了交朋友,有的人放到了思考。

如果能量分散了,结果如何,可能会被想到。因此,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可能是能量没放在这。为什么?

如果知道了原因,就可以做出判断了,要不要把能量从别处那减掉,放在这多些?还是认

了,不理他,关注更有兴趣的东东呢?

我已经看出来问题,很多时候我接受自己的特质,但有时总还是不愿接受,要较劲而烦恼。所以人生的修炼不是在深山老林,不是上几天培训就OK,人生的修炼是在日常中,是一辈

子的事

第四篇: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1

人生路上有风有雨到处是荆棘丛生,只有我们去奋斗,去拼搏,才会有鲜花和掌声。———题记

体育是我最头疼的科目。从小学开始,就是班上的倒数。上了初中,就更差了,第一次考试,跑一千米跑了六分半,但小学和我体型差不多的同学比我快了整整一分钟。一千米要跑到五分钟才有成绩,跑到三分二十一秒才能得满分。

到了初二上学期,我的体育分数还是鸭蛋。我报了个体育辅导班,老师却说我完全没有训练基础,想做引体向上很难。

我想到我的四大的梦想,想到我的高中,我决定一定要把体育练起来。下午,我来到引体向上的杆子前,双手抹上滑石粉,然后,纵身一跃,双手抓住杆子,按照老师教的动作,身体开始前后摆动,努力的向上拉。等到筋疲力尽的时候,才下来。等休息完后,又上去拉。这样训练后能拉三个了。第四个怎么都上不去,极大的挫败感排山倒海涌来,我真的很想放弃。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读名人传记狄更斯和爱迪生。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言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他们给我动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使我决定继续练习。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终于在期中考试我的引体向上有了零的突破。

走过了这次的挫折,我才明白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垫脚石。人的生命是洪水在奔腾,不遇见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水花。而当我们与挫折不期而遇时,只有感于直面挫折,驾驭在挫折之上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我不奢望体育拿满分,但是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2

她生完孩子后,才明白——母亲,有多么的不易。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便痛得死去活来。那天,她忐忑不安地吃着酸橙,期盼与丈夫爱情结晶的到来,就感觉肚子一痛,便赶紧呼唤丈夫,送去了医院。

小东西在她肚子里闹腾近乎24小时才不情不愿地出来。生他的时候,一会儿肚子痛得直冒冷汗,嘴里冒出痛苦的呻吟。医生说她骨盆小,而肚子里的小家伙却挺强壮,所以很可能会难产。

“啊……啊……”折腾了好半天,孩子才被抱到她眼前,她却感觉身体如同被撕裂一般的痛,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大颗大颗地滚落着,脸上都是汗水。这时,想起了她母亲的一句话:“我怀你的时候,你就很闹腾;生你的时候,差点难产死了呢!”

她来不及再细想,眼睛一暗,昏睡了过去。

细心地养了五年之后,就到了小孩子最顽皮的年纪。

“宝贝,别乱跑,当心撞上别人哪!”儿子在前面飞奔着,她便一直追一直追,直到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前面的小朋友才停下来。

“小兔崽子,跑什么,撞到别人怎么办,你……你再乱跑,以后……别想我带你出来玩……”她冷言厉色地教训着,小家伙被训的一愣一愣的,随后嘴巴一嘟,便哭了起来。

她便又心疼啊,想起以前被他打碎的多少化妆品,每次想打他,见他一哭,便又下不去手……小时候,他更闹腾,给他换尿布的时候就动来动去;被抱着也不老实,总把手伸进了嘴巴里;晚上他踢被子,还要忍着困意给他盖上,半夜时而要给他泡奶粉,睡觉的时候经常被他的脚丫子给蹬醒……

对于他的种种“恶行”,她竟下不去手。

后来啊,他便长大了,是个帅气又成熟的男子汉,有了一个家,也时常来看望她,陪她聊天,给她买礼物。看着眼前的儿子,联想两鬓斑白的自己,她眼眶一湿……

她想对过世的母亲说:“妈,我明白了;妈,我爱您!”

人生如旅,唯有走过,才懂得道理;唯有经历过,才晓得珍惜!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3

当你回首望去,那些努力,汗水,不甘,苦恼,都变为最宝贵的回忆,伴你一路成长。——题记

有些路,走过,才明白。

六年级的一次运动会。

我拖着书包,回到家里。面对着即将小升初的考试,平常的欢声笑语,高谈阔论,都化为一张张的试卷,一次次模考,压迫着我。家里也阴沉沉的,就如外面那片细雨连绵的黑色。

“爸,我回来了。”我又率先开了口。

“你妈妈还在加班,今天想吃什么?”爸爸熟悉的声音传来,精疲力竭的我甩下书包,“爸爸,学校要开运动会,来帮我一起想想报什么项目好吧!”

“报你喜欢的。记住那句话,物有所值,只要不放弃自己,坚持到底。”

鼓励往往是力量的源泉。

我报了男子1500米项目,从小到大,我没有跑过1500,但我还是选了它。我的体育并不出众,甚至体弱多病,体能极差,坦白讲,我有点后悔了。

每一次的体育课,我都想方设法不去训练,我不断的自我麻痹,没关系,很简单,没必要如此努力。顺其自然而已,当我捏紧拳头,不断擦拭上面的冷汗,脚踩在白色起跑线上时,我知道,我错了。

我没有岩石的魄气,没有竹柏的根基,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实力。我只有不断鼓励自己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心。

“我来跑,我去跑,我要跑”,把懦弱和胆怯甩到身后,去拥抱面前的勇敢与坚强。

哨枪爆响的前一刻,我还在想父亲的那句话“只要不放弃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行。”

当我起越了半数选手到达终点线时。刚才抽得炸裂肺不疼了;干裂到极点的喉咙不渴了;麻木酸疼的双腿不痛了,我知道,我成功了。

当我不可思议的听到时间是六分半时,很难想象,我是怎么坚持了这么久的。但这路,我已走过,回头的时候,已然明白。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4

“效率、效率!”“快些、快些!”作为学生的我们,耳朵里总充斥着这些叮嘱。面对老师、家长的各种期盼,同学的压力,我们也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一般机械地转着,转着……

好不容易迎来了国庆长假,“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就回到阔别已久的乡下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却大手一挥:“走,跟我去田里!”已矣哉,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我踩在厚实的黄土地上,两边的杂草有齐膝高。竹林是一排排穿军装的战士,高大挺拔,把头顶的阳光遮得严严实实。“曲径通幽处。”我呢喃着,原本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竹林的尽头是一片亮光。我走出竹林,不禁张大了嘴,眼前俨然是世外桃源:长石铺的小桥,飘着菜叶但清澈见底的细流,四周的瓜果蔬菜不必说,远处还有起伏的茶浪。更远处,几座小山还笼罩在晨曦中,穿着白纱衣。我嘴上吟出了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不觉醉了,似乎要与这美景融为一体。

“回来了?这是我种的小番茄,洗洗就能吃!”婶婶指着一株小植物对我说。我还未回过神来,她就把几颗小番茄塞到了我手里。爱开玩笑的叔叔也来了:“来,把上次教你的菜名复习一遍。这是什么?”“芹菜……不对不对,是胡萝卜。”“哈哈哈……”笑声荡漾。

长石块铺在泥巴上,就成了田埂。我和爷爷坐在上面,爷爷卷了一支烟,云雾缭绕:“课业很重吧?”“嗯……没有。”我吞吞吐吐。“有时也该出来走一走,”他停顿了一下,“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故事,两个人背着很重的背包在赶路。其中一个人停下来整理背包,丢弃无用的物品,虽然暂时落后,但很快就赶上了另一个人。”

无需再多说,我眼睛一亮,豁然开朗:“我不正背着重负么,它让我喘不过气,寸步难行。放下一些负担,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享受难得的悠闲,也能助你到达诗与远方的彼岸。

就像屈原在《离骚》里所写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在这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压力纷至沓来,但请切记,莫让浮躁包裹汝心。放下无谓的重负,保持一颗宁静而清醒的心,方能领略春华秋实的美好。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5

那条路,走过才明白。不像原始森林一样荆棘丛生,也不像高速公路那样平坦笔直,它们只不过是条泥土芬芳的小路,却也是最适合我的路。

十二三岁,正值人生之中最青春肆意,最激情昂扬的年纪。懵懂无知的我,跟随着好朋友的脚步,走进了一条陌生的路。这条路给父母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让老师们更加耐心殷切地敦促我学习,然而我在这条路上,似乎迷失了方向。

那时的我成绩一般,在班上一直奋力挣扎在中下游,可同桌每次都是前几名。看着他每次信心满满地答题,拿着高分卷子洋洋得意的样子,说真的,我实在是羡慕得流口水。于是我发奋想成为像他那样人见人爱的学霸。于是,我开始跟着他一起进行高效学习,每天一套练习题,吃饭时也挤出时间看书,每天五点半早起背英语,把自己逼得死死的,不放过一分一秒。

原来成绩一般,又是急性的我,勉强喘着大气,十分吃力地跟上他的步伐。但我明显感觉到身心俱疲,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觉得很困。虽然这样,我还在咬牙坚持,以为一定是我还没有习惯,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然而,正验证了那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坚持了一个月,期中考试我的总分甚至比之前还降了二十几分……当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的心犹如被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得严严实实的,感到窒息般的难受。我内心在狂吼:挤时间拼命学习,熬夜补课……我都做到了,可为什么我的汗水仍是自费,我心有不甘。

失望郁闷之中,班主任看出了我的失意,安慰到:罗,我看你最近的努力。虽然没什么进步,但不要灰心,可能是这种方法对于基础不好的你有些不适合,希望你能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努力!”她拍了拍我的肩,悄然离开。

我的心如一湖死水般沉寂,但老师的话如天降的甘露,激起了我内心的涟漪。此后我不再盲从别人的方法,而选择夯实基础知识,成绩才有了很大的起色。

有些路,走过才明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不忘初心,为之不懈奋斗才能攀登高峰。幸好在不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上,我没有迷失得太远。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6

现在当我提起那事时,邻居大哥哥总会淡淡地说一句:“努力过,才明白。”

脑海时常浮现一张干净整洁又带着坏笑的脸,那是我童年里的大哥哥。

八岁时,我搬家了。当晚母亲就带着我去探访邻居。只见一开门,一位气色红润的阿姨打开门,寒暄几句就叫她儿子过来。我一下子就惊了,因为那可是一米九的“巨人”啊,我可怕会被吃掉了。

后来去学校时总会遇到他,他则总是朝我挥挥手,两眼轻眯着对我笑,还蹲下来陪我说话。渐渐的,我们熟识了起来,还称兄道弟的,我便老是去他家蹭饭吃。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一次我路过他家时,竟罕见地听到了争吵声,是那位哥哥和他母亲的。我手里一下就捏出汗。过几天去他家时,他仍是满脸笑意地叫我到他房间,他如常地陪我玩游戏,对我讲笑话。可这次我不乐意了,忍不住开口问道:“前几天我听见你家有争吵的声音,没事吧?”他眼神瞬间暗淡下来,叹了一口气:“我已经高三了,可成绩老是上不去……我妈也是担心我。”他怕我不信,还跟我讲了很多学习和高考的事。

我听后还懵懵懂懂的,这时我妈来叫我赶紧回家了。当我关门时,听到哥哥叹着气道:“我现在还来得急吗?”而后又自言自语地回答:“如果我说来不急,我又能怎样?”

之后数日我都没看见他。有一次,我忍不住地冲进了他房间,映入眼帘的是台灯下的脸紧挨着桌面的他。我第一次见他那么认真,他的笔沙沙地写着,嘴上念叨着,眼睛眯了起来,然后,倏地一下便又笑容满面。很快,我这不速之客被他双手托举上了头顶,我拳打脚踢地挣扎着,他则是转起了圈,哈哈大笑。

后来他考进了一本,现在我才知道他那天为什么那么高兴,把我捧得老高了。他还是他,只是眼里多了星辰。

如今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现在努力已经来不及了,再坚持也没用,以此抱怨着现在,麻醉着自己。我真想贴紧着对他们说:来得及来不及又怎样?只有走过,才明白。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7

最后一百米了,沉重的呼吸声,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的腿,周围肆虐的寒风……我闭上了眼睛,拼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向前奔去,心中不断地默念:“加油啊!还有最后一百米,你就成功了!”终于,在我过终点线时,机器“滴”地一声响起,我的心如释重负。

我跑完后便远离了报成绩的老师,因为我觉得,之前八百米成绩在4分钟左右的我,今天也还是如此吧。我坐在操场边的长凳上休息,不觉陷入了遐想。

还记得一个月前,第一次体育模考,我只拿了25。5分。当时的心情真得是乌云笼罩,心里不停有个声音在问自己:“你尽力吗?你真得只能考这么多吗?”我独自一人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突然一则广告吸引了我的眼球:“拼着一切代价,奔向你的前程——巴尔扎克”我在心里轻声对自己说:“加油,你可以的!”我的内心如同一个黑暗的屋子突然照进来一小束光,即使不算耀眼,但依然让人觉得温暖且充满希望。

至此以后,我便会绕着小区跑步,即使是下小雨也从未能阻止我,即使是小腿肚痛得如针扎一样,无数次想放弃,但我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我始终记得“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第二次体育模考,我满怀期待地听着八百米成绩,3分50!我会心一笑,比之前快了近20秒,之后,我便更加努力地去练跑步。

终于到了体育考试这一天。我紧张地坐在门外的小板凳上,手心紧张得冒汗,终于进入了场馆,同学们都向自己考试项目奔去。乒乓球考完后,接下来的项目也是很顺利,最后就剩下一项八百米了,我的内心十分紧张,也有恐惧。站在跑道上,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只兔子在不停地乱蹦,我握紧双拳,不停地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激动紧张的情绪,双腿似乎在颤抖,并且有些发软,身体紧绷着蓄势待发。

正遐想间,一位同学跑过来激动地对我说:“你跑了3分37!”我惊在原地迟迟不能回神,内心如寂静的池塘,突然被人丢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想到之前我为体育考试所做的种种努力,泪水顿时盈满了眼眶。

只有真正走过,才明白,最后的成功有多么不易!即使一路充满荆棘,也要奋力走完。因为,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8

我曾走过一段泥泞的时光。

是在中考前吧,应该正是倒计时的日子。我像旁人一样,细心地整理着我所记的一切,也满带信心地,规划我的人生目标。好像没有一个时刻是空的,我每一天,都很充实忙碌。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在一次大考过后,成绩让我很糟心,我的信心被狠狠地刮上一刀,我迷茫了,我看着倒退了20名的名次,眼睛总是不自主地红了。

像个无头苍蝇,我自顾自地低头苦干,深夜挑灯学习。我怕一抬头,看到的都是比我更刻苦的人。母亲说我消瘦了。她常常抚着我的头,用怜爱的语气,催促着我早点睡觉。我却常常推开她,说:“没事,等熬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什么了。”

等熬过了这段泥泞的时光,就没什么了。

我常常这样想着、这样相信着,便自我安慰式的继续做无头苍蝇。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拍了拍我的背,问我的学习方法。我愣住了,只支支吾吾的告诉她只要认真做笔记,好好写作业就可以了。

方法吗?我从未想过。我只想过去走,却从未想过如何走。

我苦苦为这个问题纠结着、烦恼着。我开始思索为什么,抬头并未有比我更加刻苦学习的人了,而我却为什么还不是最优秀的?深夜,我睡不着,反反复复地思考着,而后起了身,静坐在窗边。

月亮的光,很轻,把我裹进她的怀抱,安抚着我迷茫受伤的心。她悄悄地告诉我,关于一个秘密的事。

其实很多的时候,一个人是否优秀,不在于曾经走过多少泥泞的路,却在于多轻松地走过这泥泞的路。

而我,也终于算是熬过来了,那一段时光,也算是淌过来了。我常常笑话自己,固执地把“走过”当成自己的最终目的,却忘却了“术”于其中的作用;有时候我也常暗暗感谢自己,曾经迷茫地确立了一个模糊的方向,也用“蛮力”去找到了一个方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术”。

回想,我曾走过盲目与迷茫,才明白智慧与方向。

走过才明白叙事作文9

有人说母亲是吐丝的蚕,用半生织出糖衣将你包裹,也有人说母亲是盘旋的鹰,用最强硬的姿势将你守护。从前,我总是不解且到处寻觅着那“伟大”的母爱,但走过,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爱。

“妈妈是个聪明的女士。”“妈妈总能让我理解她的意思。”这是《阿甘正传》中阿甘说的,我的妈妈即使没有阿甘母亲那样对孩子的帮助。但她清晨起床一头乱发就匆忙给我做早餐,走进寺庙她会为我虔诚地祈福,失落难过时她会轻抚我脊背,这样,足矣。

最近晚上从睡梦中醒来时,总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响,今夜也是这样,我从床上爬起,蹑手蹑脚地走向客厅,发现书房的门缝间隐隐约约闪着星星点点的光,我缓缓推开书房的门,眼前的画面让我停滞了几秒,母亲打着台灯,暖黄色洒满了房屋,地板像是流淌着的金河,又像是笼着轻纱的梦。母亲弯着身子背对着我,台灯的光将她的影子照大了,映在了后面的墙壁,像是笼罩住了我弱小的身躯。母亲的左膀右臂不停地挪动着,时不时地挺一挺僵硬的背。月色之下,她坐着,我站着,不说话,便觉得十分美好。

母亲不经意间回头看到了我,微愣了下,笑着说:“这不你快过生日了嘛,妈妈每年都会给你织一个小围巾,今年虽然说是长大了,不愿意戴了……”说到这,母亲语速放缓,一丝一缕的忧伤闪过了脸颊,刚才明亮的双眸也失去了光彩。

暖气推动窗帘,其后模糊的窗框随光流移动,如缓缓行进的列车,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前几天和母亲的那段争吵,母亲前些日子又把我从小到大的围巾拿出来摆置了,笑着,欣赏着,我不耐心地吼道:“我都多大了,不需要给织的围巾了,从前那些都小了,还放在家里,有什么用,今年别给我织了。”说完,母亲便走了,那脚步声回荡在房里,是那样的轻声又是那般的沉重。

从前,我不知那样的不懂事对母亲的伤害,现在眼前之景,却让我的心被什么狠狠地堵上了,母亲这次笑了笑,抚摸着我的头,没有说话,就好像世界面对它爱的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摘了下来,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吻。

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晶莹四射。走过才明白,母亲千炼成钢又百炼成水,只为将一生温暖情意送给我,原来这就是爱,不够那样的伟大,但足矣。

第五篇:读后感—结局后才明白 (最终版)

許多青春的愛情都是沒有將來,我沒有親身體驗過卻明白那之間的感情,读后感—结局后才明白。是故事看太多還是暗戀的人太多:你給我的回憶,只能停在過去。想要回去,也只有等到下一個世界...隔著窗彼此一聲祝福像兩個孩子一樣無助答應我別再那麼辛苦好好找個人住我要的幸福就是你幸福我說過自己絕不會哭但眼淚還是噎藏不住而沉默背後藏著孤獨未來持續孤獨多銘心刻骨那段走過的路直到結局後才會明白你是我的依賴總是能讓空白的我充滿期待...又为何天亮后要离开浓重的一笔伤害我们自己的爱却不能主宰直到結局后才明白,原來青春的愛都沒有將來,读后感《读后感—结局后才明白》。青春的愛情往往不能在①起;青春的愛情往往沒有美好的結局。多想要幸福、美好の完美結局...唯一只能幻想在小說和電視劇里。亞莉2012年01月06日

下载30岁才明白的事情 - 通信人家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30岁才明白的事情 - 通信人家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谅我现在才明白,那些歌词

    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 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 ——张信哲《信仰》两个人相互辉映,光芒胜过夜晚繁星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张信哲 《爱就一......

    走过,才明白作文800字[推荐5篇]

    走过,才明白作文800字(精选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

    感恩演讲稿:泪水流出才明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莲山 感恩演讲稿:泪水流出才明白泪水流出才明白 曾经我是这么认为的:家只是一个名词,一个有爸、妈、姐和我的四口之家。姐姐,考上了大学,在......

    40岁后才明白的道理人一生奋斗余地很有限.

    40岁后才明白的道理:人一生奋斗余地很有限 四十岁后才明白的道理,你可以现在就知道。虽然有些道理不切身体会,就没法真正明白,但起码可以试着去体会。人生四十岁是一个重要的里......

    用心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集团有困难 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心得体会晚清重臣曾国藩说:“人生最大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而是要善于用自己的力量挣来”。我们只有通过做事,才......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单位这段时间上下都在学习职业化,职业化即为“成功”的代名词,员工形象职业化、组建职业化的团队都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但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职业化......

    现在才明白,经验材料应该这样写!

    现在才明白,经验材料应该这样写! 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是各级领导机关广泛采用的工作方法。基于此,撰写经验材料也就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笔者就经验材料的......

    成熟后才明白的人生道理

    成熟后才明白的人生道理 成熟才明白:世间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你自己简单,世界就简单。活得潇洒、辉煌就要承受痛苦,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对和错有时候真难以说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