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郭馥 课堂设计和反思
课堂设计和反思
--------------------八年级SectionA(3a---4)
小溪塔三中 郭晓燕
这节课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经操练了关于发出邀请,接受或者拒绝邀请的基本语言后,进行口语的提升操练,请柬的制作和语言在生活实际的运用。围绕这一节课的三维目标,我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一系列的活动串起来构成一个主题举办party(或者大的事件)。
我先从复习检测词组到基本语言的操练开始,在巩固中提升。
第二个流程时制作邀请卡。我先引导学生了解英语邀请卡的基本元素,然后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捕捉重要信息来填写邀请卡。接下来是让学生设计自己的邀请卡,邀请卡的种类是丰富多彩的,是希望学生的思维不能受party 的影响。
第三个流程是让学生邀请朋友参加他的活动。采用两种形式,先是递送邀请卡,当面邀请;再是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实际生活的演练,达到交际的目的。
这节课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是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强;部分学生思维比较开阔,语言表述流畅,三维目标基本完成。不足的是学生的激情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度不够。再就是第一个视频很多学生没有听清楚要求,没看问题,盲目的看,结果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二篇:诗香词馥溢课堂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之初探
河套大学外语系李美宏
摘要∶公外课难上。本文从文章背景、学生兴趣、诗歌、语法四个方面讲述了上好公外课的关键。关键词∶文章背景;诗歌;构词法;语法等
我认为上好精读课需要抓住几个关键,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望与各位共同探讨,欢迎批评、指教。
一、从文章背景入手,与学生产生共鸣。
这一学期我从文章的背景出发,寻找与现代大学生的共同点。书中有这样一课A Brush with the Law(与法律的一次冲突),文中讲的是一位等待上大学的英国青年假期在大街上闲逛,被警察怀疑偷盗牛奶,最终被送上法庭。文中对青年的外表有这样的描写“ At that time I was nineteen, had long untidy hair, and regarded myself as part of the sixties’ ‘ youth counterculture’.” 其中sixties’ ‘ youth counterculture’ 指的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青年反主流文化”,由此我引申出 hippie(嬉皮士)一词,于是大家都竖起耳朵—— Hippie是指20世纪60年代晚期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常成群结伙实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着奇装异服等。在知道hippie是一个有着derogatory(贬意)的词后,我又讲了counter(反面)这个前缀,如counterculture, counterattack,counterclaim, counterproductive, counterrevolution等;同时这些词也出现在课后的练习里面。
还有一篇课文题目是 The Woman Who Would Not Tell(不肯告发的女人)。通常这类故事越强的文章越难讲,学生也越听越没兴趣。于是我便从南北战争的的背景出发,概括地告诉大家一个南部联盟的妇女如何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北方军官的故事。同学们对战争、部队之类的话题很感兴趣,我又从文中的commanding officer(指挥官)一词划了一个军衔表/ Military Ranks:
General(将)——General(GEN)上将——Lieutenant(LTG)中将——Major General(MG)少将 Colonel(校)——Colonel(COL)上校——Lieutenant Colonel(LTC)中校——Major(MAJ)少校
Lieutenant(尉)——Captain(CAPT)上尉——First Lieutenant(1 LT)中尉——Second Lieutenant(2 LT)少尉
Sergeant(士)——Staff Sergeant(SSG)上士——Sergeant(SGT)中士——Corporal(CPL)下士 同时告诉同学们只要记住军衔表中的几个关键词,如将、校、尉、士就可以了。
二、从学生兴趣出发,让精读课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有一篇课 Daydream a little(做点白日梦),文章从父母总是批评孩子整日恍惚、白日做梦开始,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讲述了白日梦的种种好处。“Dr.Joan T.Fregberg has concluded that daydreaming contributes to intellectual growth.It also improves concentration, attention span, and the ability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的确,白日梦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而且改
善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因此在精读课上我们立下一条规矩∶太累的同学在课堂上可以趴在桌上daydream一下,但不许说话。工业家亨利·J·凯泽相信,他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积极利用白日做梦。南丁格尔曾梦想成为护士,爱迪生曾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发明家。对这些成功的人士来说,他们的白日梦似乎都变成了现实。“Hold a picture of yourself in your mind'seye, and you will be drawn toward it.Picture yourself as winning, and that will contribute immeasurably to success.Do not picture yourself as anything, and you will drift.”把自己想象成胜利的人,这将对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心中没有一个确立的形象,人就会随波逐流。课后我让大家每人写一篇以 “ My Daydream ” 很多同学都表达了自己未来的愿望:翻译、导游、成功的商人等。
还有一篇课文 “Why I Teachteach(我为什么教书),该文出自获得美国1983最佳教授的Peter G.Beidler 教授。于是我就针对社会上许多教师辞职、下海的现状展开评论,正如文中所述 Teaching is a red-eye(熬红眼睛的);sweaty-palm(手心出汗的);sinking-stomach(另人失望的)profession.?无论中外的教师似乎都有同感∶不管熬夜备课到何时,总觉得课备得不充分;跨进教室之前总是非常紧张,手里似乎捏着一把汗;下课后难免觉得课没有上好,因而精神沮丧。而许多依然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也有和他一样的经历—— ”I teach because I enjoy finding ways of getting myself and my students out of the ivory tower and into the real world.“其中”Ivory tower“译为象牙塔。让学生从书本的象牙塔中走向真实的社会难道不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吗?于是结合这篇课文我让每个人写了一份Resume,同时告诉大家写简历应注意的格式。
在我们的精读课上同学很少缺席,因病或事假缺课的同学第二天也会主动跟我说明原因。”Sometimes I am amazed that my students actually take notes on what I say in class!The world is full of right answers to bad questions.These are the real reasons I teach, these people who grow and change in front of me."选自《大学英语精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三课Why I Teach 课文。
经过一学期的历练,第二学期我们开始下力抓基本功——词汇和语法。第二学期新来的泛读老师向我抱怨学生的词汇量太小,泛读难上。而精读课也换成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College English。文章大部分选自著名文人之笔,如Pearl S.Buck(赛珍珠)的 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Oscar Wilde(奥斯卡.维尔德)的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George Kent(乔治.肯特)的 Mr.Imagination等。每篇文章后面都有一首诗歌Poem of the Week(每周一诗)。
三、从诗歌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抓构词法,反复朗读、默写巩固记忆。
1.从诗歌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代英文短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课堂教学。如 Eleanor Farjeon的Poetry。
Poetry
What is Poetry? Who knows?
Not a rose, but the scent of the rose;
Not the sky, but the light in the sky;
Not the fly, but the gleam of the fly;
Not the sea, but the sound of the sea;
Not myself, but what makes me
See, hear, and feel something that prose
Cannot: and what it is, who knows?
诗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诗?
它不是玫瑰,却像玫瑰般的芳香;
它不是蓝天,却似蓝天一样透亮;
它不是萤火虫,却在黑暗中闪光;
它不是大海,却似大海万顷波涛,激起轰响,它不是我,却使我看到、听到、感受到,一种奇妙的东西,一种散文难以描绘的意境。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诗?
诗歌除了能给人以美感外,还能使人静心,使脑电波处于α波(即放松性警觉的状态),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人类的脑电波有四种类型:
β波:13~25周/秒,清醒的日常状态,一般的学习、工作、讲话状态。
α波:8~18周/秒,清醒放松而警觉状态,工作、学习等效率最高状
态。
θ波:4~7周/秒,介于清醒与深睡之间的浅睡状态,睡意朦胧状态。
δ波:0.5~4周/秒,深睡状态,呼吸深入、心跳放慢、血压和体温下降。英国快速学习先驱科林·罗斯说∶“这种电波以放松和静心为特征,是你在其中幻想、施展想象力的大脑状态。它是一种放松性警觉状态,能促使灵感、加快资料收集、增强记忆。”
2.重点抓构词法,反复朗读、默写巩固记忆。
精读第二课后有一个词汇练习:翻译下列名词并转换成形容词,如 economics(经济学);metaphysics(形而上学);mathematics(数学);linguistics(语言学);optics(光学);aesthetics(美学);genetics(遗传学);aeronautics(航空学)等。这些都是学术名词,并以-cs结尾。我让同学们先大声朗读,曾经有一个语言学家说过当人们对一种语言可以发音朗读时就掌握了它的一半。在变形容词时,大多数学术名词有两种形式,如economic(经济学的);economical(与经济有关的,节俭的)。通常-ic结尾的形容词表示“什么学的”,而-ical则表示与“什么有关的”。
四、发现薄弱环节,有侧重地弥补语法漏洞。
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家时态掌握的很好,但对一些常见词如as却不慎明了。在<<夜莺与红玫瑰>>中有几组对各色玫瑰花的描写, as white as the foam of the sea(如大海中的泡沫一样洁白), as yellow as the hair of the mermaid(象美人鱼的头发一样金黄),as red as the feet of the dove(象鸽子的脚爪一样鲜红)。其中as„as 中的第二个as是介词prep.,后面加名词n.或动名词gerund,译成象„一样似的。而He doesn’t like football as he used to.(他不象过去那样喜欢足球了)中的as也译成象„一样, 但它却是一个连词conj.,后面接一个从句。AS 还可以作关系代词,引出定语从句,有时也译成“象,如”等。Daniel held the same opinion as you did.(丹尼尔的意见和你的一样)
另外我发现虚拟语气也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有的同学分不清哪个是条件句,哪个是主句;或者搞不清条件句和主句的时态。于是我总结了一个表格
条件从句
主句
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定
did
Should
Would+ do
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定
Had + done
Should
Would+ have + done
推测未来不可能实现或实现可能性很小的假定
Should
were to+do
did
Should
Would+ do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精读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很多同学通过了实用英语B级的考试,又我祝愿他们在新的挑战面前乘风破浪,抵达胜利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李荫华.大学英语3精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Book 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3] 顾瑞荣、王建伟、许静.学习的革命—导读与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 霍恩比.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Fourth edition.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第三篇:口风琴教学课堂设计郭晓琳
《划小船》口风琴教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奇美口风琴所配教材中的《划船》的第一课时,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对本课时的说课内容进行了如下七个方面的设计:
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 :《划船》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它以浅显、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泛舟于平静水面的愉快心情。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2/4拍旋律优美平缓,节奏流畅,富有韵律感,适合让刚学谱孩子们唱。此歌可以边唱边表演。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2、让学生学会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
3、通过口风琴伴奏、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进一步巩固对四三拍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4、让学生通过唱、奏、动几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亲身感受、体验、展现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从而了解只有大家步调一致、用心配合才能将更绚烂的美妙乐音展现出来。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用口风琴为歌曲《法国号》伴奏和三拍子的舞蹈律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三拍子的音乐美。
难点是学生在自行创作、表演时老师所给与的情绪调动和有效指导。
四、教法
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示范法、讨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的音乐教学特点,通过“唱一唱、奏一奏,演一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五、学法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课前我布置有口风琴的学生带口风琴,没有口风琴的学生老师准备打击乐器若干。
2、创设情境
上课铃声响起,我用口风琴吹奏《瑶族舞曲》,孩子们踏着音乐愉快的进教室。
3、激趣导入
我会这样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一位小朋友认识了他的小伙伴——法国号,今天我们也带来了我们的小伙伴——口风琴。我们先做一下手型操待会儿就能更好的和小伙伴亲密接触了。(然后老师弹奏《划船歌》的旋律学生十个指尖相抵,两手腕相贴按节奏扣指碰头问好。做完后我会视情况给与评价鼓励。)
4、教学新知
做完手型操后我会邀请几位学生演唱歌曲《法国号》,我示范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示范完后带领学生玩大风和小风的游戏把《法国号》吹奏得更好!先出示一条《法国号》乐谱。1=F3/4
︵
︵ 2 | 3 5 1 | 2 4 7 | 1-|| 然后师生对唱接着再用口风琴对答,大风为强拍小风为弱拍,大风与小风角色可师生对换(这里用游戏感受四三拍的强弱对比,游戏会让学生兴趣十足。)
最后出示《法国号》全谱,学生分组练习。
这个过程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老师随堂指导。
5、舞蹈律动
学习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奏的感受与体验。同样这里也采用分组练习,鼓励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小老师自主创编舞蹈,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6、学生展示
此环节教学时我借助演唱和口风琴伴奏、口风琴与舞蹈律动、口风琴与打击乐合奏等形式,给时间学生自由组合,让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力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启发,以此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7、课堂小结
小结时我鼓励学生开展互评、自评等方式,从而让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
七、课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节音乐课的设计我觉得充满了乐趣,教学时处处呈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愉快场景。“大风与小风”的游戏成了本节课的亮点,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音乐实践中体会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但不足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曲子弹得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弹得不够熟练。
以上设计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口风琴课《划船》教案
教学目标:1能熟练掌握“123456”六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2能熟练掌握好各种音符,并能运用;
3能在实践练习中学会演奏《划小船》这首曲目 教学准备:口风琴(25台)、音符认知卡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与激趣
1、“识谱歌”复习下加一线像敲门,do do do 下加一间像招手,re re re 第一线上养小猫,mi mi mi 第一间上放沙发,fa fa fa 第二线上有话说,sol sol sol 第二间上双手拉,la la la 背诵完口诀歌后,为避免学生只是死记而不能运用,采取老师在五线谱上指出位置,学生迅速视唱的方式进行抢答。
2、回顾全音符,认识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出示制作好的圆形卡片)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 通过圆形卡片对比,更形象的认识这三种音符。
3、实践与练习
即兴出考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音符贴到五线谱的正确位置。
如:请找到唱(弹)四拍的“1 — — —”,学生首先应当考虑选择好唱(弹)四拍的全音符,再根据口诀歌找到下加一线的位置贴好才算正确。二,综合练习
1、集体手指操,纠正手型
2、今天我们学习吹奏一首歌曲,先听老师吹奏一遍,熟悉么?为什么很熟(因为我们的顶指操就用了这首乐曲),你知道乐曲的名字么?《划小船》,大家会不会划船,那我们和着乐曲一起做划小船的动作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再次示范演奏,会唱的小朋友一起唱 视唱新谱
将《划小船》的五线谱出示在黑板上,先带唱,再由学生自主打拍视唱。注意每小节的换气以及音符时值。
2、正确的手形教学
3、手指操
在正确的手形基础上,从1指到5指进行抬指练习。为养成正确的弹奏姿势打好基础。
4、演奏练习
a老师示范演奏一遍,学生自由进行识谱与演奏练习约5分钟。
b,总结大家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指法、姿势、换气方式等,并邀请几位同学进行演奏示范,其他的同学做划小船的动作。
C乐曲学会后,由各小组讨论为乐曲配什么打击乐器和节奏,教师巡回指导,老师敲大鼓做总指挥,确定几个学生敲击打击乐器,其他的学生合奏《划小船》
5、小组合奏表演:《划船比赛》:大家看过划龙舟比赛么?谁来讲一下,船头有一个指挥敲着大鼓,其他的人和着节奏动作整齐划一的划船,船儿就会飞快的向前行进,取得胜利,今天我们学习了《划小船》几个小组也来比赛一下,每组一分钟确定商量指挥敲大鼓和其他打击乐器伴奏,全组的人要在指挥的带领下整齐的表演《划小船》,请来听课的老师当评委,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得奖励(老师折的小船)结束本课
教学后记:《划船》从每一节课必讲的音乐家小故事开始,如果学生能在每一节课都能听到老师讲的音乐家故事,这将大大的促进学生对音乐家的了解和了解他们的音乐,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记谱口诀”,“手指操”的形象教学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条理清楚,时间分配合理,重难点突出,学生自由练习通过点评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最后的表演更能获取成功的喜悦。整堂课学生都在愉快,高兴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几点小建议:
1、学生在演奏时姿势有些不标准,学生在精神不集中的时老师应适时提醒。
2、应加强课堂常规,避免有些学生在上课凳子发出声音,有很多姿势不标准的现象。
3、有些学生不会吹时可以采取学生帮学生的方式,共同促进。
口风琴《划船》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堂口风琴教学课,对于自己课堂教学有一些新的反思:
一、铺垫要细致。
在教学设计时,我特别注意了将课堂实践与练习最大度留给学生这一点。所以在理论铺垫上削弱了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但是我发现在后半段的练习中又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于演奏的具体哪个音用哪个指法概念上有些模糊。如果在学生自己练习前带领大家进行几次弹奏,效果会好很多。还有,个别学生还不记得中央C的位置,我认为之前上过几堂课学生应当牢记了,就不再提醒,但是忽略了孩子年龄小比较健忘的特点,导致有人会无从下手。对于复习性质的铺垫有所忽略也是我应当反思的一个方面。
二、练习要透彻,效果要全面。
一直很主张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的养成,所以将练习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去学会摸索。但是也导致了练习不够透彻的结果。在练习当中,《划船》这首曲子较为简单,但是我过高估计了学生接受能力,因此没有很透彻很细致地进行练习。尽管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完成下来,但是对于少部分学生还有点吃力,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新课程标准里的内容,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应加强对这少部分学生的关注,实现真正的面向全体。
三、组织要更严谨。
在前半段的课堂组织上,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后半段的练习当中,学生的纪律性就显得松散些了。比如在第一次练习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家有可能出错的地方,我示意学生暂停下来,先听我讲。但是学生的兴奋劲上来了,导致他们不能立即将注意力放到老师身上,也浪费了相应一部分课堂时间。对于本堂课还有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形式上可以更加生动有趣,比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奏、齐奏,或者采取竞争机制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学生的展示机会也要相应增加,艺术就是必须要用来展现的,多多培养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是音乐课堂上必须要加强的方面。希望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真正让课堂实现高效的教学,让孩子们不仅仅是快乐的学习,根本的目标是学习。
第四篇:郭海龙 教后反思
浓浓的父子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后反思
蒲窝中心小学
郭海龙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感悟文本
教学时,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抓住空白,想象说话
说儿子了不起,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
三、读中体验 感受父子情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父子情至深。如学习“36小时”是怎样的挖掘?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不断地挖掘中,又有遇到怎样的困难与危险!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通过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母爱,再让学生结合父亲节,表达对父亲的爱。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2.学生朗读不够到位,没有真正融入到文本中。3.借班上课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学机智欠缺。《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蒲窝中心小学
郭海龙
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后,感触颇深。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散文,用比较的手法向我们阐明了作者的观点——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以细腻独特的笔触,精练而准确的语言,具体写出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乐趣,穿插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新课标注重情感体验,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读课文时,我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做法,既没有严格地划分文章段落层次,也没有逐段进行讲解。我以和学生聊天的方式作为开头:“同学们,老师春节去云南旅游,你们猜,老师会带些什么东西呢?”学生纷纷举手猜:相机、零食、扑克、mp3……我说:“同学们,你们猜的都对,除此之外,老师还带了几本《故事会》和《读者》。
好了,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让同学们去环游世界,请想想,你会带些什么?”一个外来学生马上举手回答:“我会带很多蛋糕,因为我很喜欢吃蛋糕。”同学们热情洋溢、争先恐后地发言:钓鱼竿、mp3、笔记本电脑、画夹、扑克牌、口琴……并用充分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
没想到的是平时两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怯生生地举手,一个说:“老师,我会带几本好看的漫画书,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另一个同学说:“我会带几本作文选,因为我的作文老是写不好,我要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边游边看几篇好作文。”这两个同学的回答引来了部分同学的窃笑:傻就是傻,出去旅游还带书。这时,我笑着说:“是吗?他俩傻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走遍天下书为侣》中英国的尤安•艾肯,看看出外旅游带书傻不傻?”
学生们抱着这一问题兴趣盎然地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同时,在热烈的讨论中,了解了在作者心中,读书如品味一道精美的菜肴,就如与朋友交谈、与亲人见面,使人回味无穷,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以书为伴的道理,领悟到了作者带书旅行的快乐。
这时我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书,让这个世界充满真善美,当学生真正感悟到这一点时,读书的欲望是从心底迸发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号召他们加入读书的行列。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法,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书,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有收益。
课讲完了,但我要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读书的热情化作他们的行动。对大部分只喜欢看电视而不愿多读书的同学提出倡议:倡议全班同学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合理安排时间,减少一些看电视的时间,力争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养成“以书为侣”的好习惯。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又充分发挥同学们做的书目的作用,让同学们传阅每人的书目,开展“互借互读”的读书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读书的空间。
第五篇:教学反思郭昭君
《湘夫人》教学反思 旬邑中学
郭昭君
此次在高二年级举行的公开课上,我讲的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中的屈原的《湘夫人》一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些天来所付出的辛勤与努力也最终得到了回报。这节课从准备到最后的定型,其中的辛苦自然不必再说,现在就来总结一下此次讲课的得失吧!
第一,要选好课。接到年级部的通知,一开始我并没有怎么重视。因为只是让先报送一个课题,我就把自己讲过的感兴趣的课简单写了一下就交了,没考虑讲课的题目,没考虑讲课的难度,自己就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湘夫人》。没想到,自己去备课时,发现这一课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自己有些驾驭不了。但换课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只能迎难而上,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所以,以后再准备这样的课堂时,要做通盘的考虑,选好课,选自己能够驾驭的课。最好是学生没有学过的课文。
第二,要备学生。此次讲课,因为第一遍很不成功,没有备学生,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所以当我把字词作为重点讲解时,致使整节课很枯燥,效果很不好。后来于组长给我提了三个问题,让我对此节课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他说,上选修课和上必修课的区别在哪;必修讲过屈原的作品,讲过香草美人喻,再讲屈原的作品时,要让他们在原来基础上有哪些提高;学生已经听过这堂课,再讲时,应该解决学生的哪些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所以在重新思考了教学目标之后,又重新设计课堂,使之尽量能够照顾到选修和必修的方方面面。我想,这是这节课之所以能够被选上,和它在这方面的示范意义关系很大。
第三,要多看和此课相关的视频。于组长给我介绍得全国一等奖的满浩英的课,我看了两遍,觉得茅塞顿开,讲课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关于本节课中的讲课思路以及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讲法都源于此。不过,在此期间我做了修改。从主人公入手分层次讲解诗歌的主旨倒是我自己的心得。另外,香草美人喻的提高,也是在组里诸位老师的帮助下,才一步步变得清晰起来。于是,这堂课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打磨就形成了今天的讲课内容。此节课以香草美人喻开始,以香草美人喻结束,中间贯穿着香草的作用和湘夫人的象征意义,因而香草美人喻是这节课的线索,也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而诗歌讲解的主体是单元的两个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通过对诗歌主人公身份形象的分析,一层一层地揭示诗歌的主旨,巧妙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并有所拓展,从而圆满地实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后,还要有既然选择了就得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的精神。虽然,开始对写教案不以为意,但写的时候想到这代表着高二语文组,便也不敢怎么掉以轻心。还有一个思想左右着我,既然我写了这篇教案,我就不能让它白费,石沉大海,不然我所作出的一切,所付出的时间都将付之东流,所以我也不愿浪费自己的一点精力和体力,既然做了就要有成效。基于这样的高效思想,我写了教案,我认真备课,争取在年级部的评比中能够取上名次。既然又被选上了,我就要把这个活动坚持到底,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事在人为,只要你用心了,真正努力了,我想总会有很好的回报的。
以上是我这次讲课体会最深的几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收获,比如我知道自己在面临这样的比赛时不再紧张,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自己的工作;知道自己离开组里老师的帮助,我依然还是一个不能怎么胜任这种水平的讲课的老师。使自己感觉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的讲课依然任重而道远。
此次讲课,语文组里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宝贵的意见,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改正自己,走向进步,在此,深表感谢!谢谢大家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 旬邑中学
郭昭君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单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修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而从以住的教学实践来看,语文教学很注重朗诵,但是仅仅停留在纠正字音,熟悉课文内容等层面,学生对课文尤其是诗歌的理解,更多的是理性认识,而且是从老师那里接受的知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仍然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显然不利于语文教学。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只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我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支读,去体味,去揣摩呢?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以读带讲的方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何不可呢?在朗朗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因此,我就将《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教学设计为美读来带动讲解。鉴于学生朗读技巧的不足,如果系统讲解朗读技巧,必然会造成课堂的支离破碎,因此,我将朗诵技巧合为6个字“畅”“涩”“重”“长”“短”,具体而形象地将众多朗诵技巧融会在一起,在课堂上利用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学生试读,巩固提高等环节,教会学生怎样美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结合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提高朗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