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管理学
简答题
包装是指为保护商品、促进销售而施加的利用包装材料器具进行的封闭性保护。
包装的功能:1保护功能;2便利功能;3促销功能
包装的种类: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1商业包装;运输包装;
包装的适用广泛性1专用包装;2通用包装
包装容器1软包装;2硬包装
包装技术1个装;2内装;3外装
包装的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经济发张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其意义:1便于提高包装生产率2便于识别、使用和计量3节约包装材料,降低包装成本4保证包装质量,保护产品安全5有利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6有利于包装的回收复用
包装合理化既包括包装总体的合理化,也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的合理组合及运用。应从以下着手:1防止包装不足2防止包装过剩3从物流管理角度,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
流通加工是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活动,是为了方便流通、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以及使物资得到充分、综合利用而进行的加工活动。
流通加工的作用:1方便流通,包括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2既提高了生产效益,也提高了流通效益3不但方便了用户购买和使用,还降低了用户成本。4提高了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5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效率。6可实现废物再生、物资充分、综合利用,提高物资利用率。7可改变产品功能,增加商品价值,提高收益。
流通的类型:1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流通加工2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3为了方便消费、省力的流通加工4为提高产品利用率的流通加工5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加工6为衔接不同输送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7为实现配送进行的流通加工。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的优势1可以集中核心业务发挥核心竞争力2可以统筹运作,协调配合3可以减少库存4可以提高企业形象5规模优势6专业化优势7信息优势8服务优势。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中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来说,不仅要做大做强,优化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整个物流供应链。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1第三方物流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成熟完善,所涉及的层面将更加广泛,因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将会优化整个物流供应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组织高效率的物流作业网络2随着第三方物流的逐步发展,其系统复杂性也将逐步提高,这将会导致第三方物流的某些领域的分化,这种分化不是第三方物流的灭亡,而是第三方物流成熟的标志(可省略)
运输 配送运输是指利用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实现物质的长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活动。配送也是利用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实现物质的长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活动,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运输方式,而一般的运输活动则包括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配送是物流中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和物流的紧密结合。运输的方式分公路 铁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特点公路速度快运用灵活受地形气候影响小 铁路运量大运价低廉行驶自动控制污染小 水路运量大能耗小单位运输成本低续航能力大 缺点受气候和商港影响大 航空速度快机动性大 适应范围广 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缺点航空运输具有国际性运量小成本高受气象条件限制噪音污染严重 管道运量大 永久性占用土地少 长期稳定运行 便于管理 损耗少 污染少 耗能低 缺点运输方式不灵活 货物一般。配送的要素:集货 分拣 配货 配送 配送运输 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等。配送的作用对于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扩大销售份额 增强企业竞争力 对于广大用户 配送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方便了用户 节省成本 配送还提高了物资利用率和库存周转率 配送完善了干线运输中心的社会物流功能体系 配送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来说 节省运输车辆缓解交通压力等等
MRP2 的特点:1计划的一贯性和可行性2管理的系统性3数据共享性4动态应变性5模拟预见性6物流、资金流的统一配送中心是以从事配送业务为主的物流中心组织 配送中心的分类:1专业配送中心2柔性配送中心3供应配送中心4销售配送中心5城市配送中心6区城配送中心7储存型配送中心8流通型陪送中心9加工配送中心10其他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1接受并汇总订单2进货3理货和配货4出货物流中心是物流作业集中的场所,可以分为综合物流中心和专业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作用:1作为商品周转中心的作用2作为商品分拣中心的作用3作为商品保管中心的作用4作为商品在库管理中心的作用5作为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6作为物流信息中心的作用。物流中心的功能:进货检查;入库作业;保管业务;发货准备;发货作业;配送。
论述题
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订单管理及发票校验三个组件。
——————————————————————————————————————————————————————————————————————
1.MRP2特点:计划的一贯性和可行性,管理的系统性,数据共享性,动态应变性,模拟预见性,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2.案例分析:第三方物流?一,可以集中核心业务,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二,可以统筹运作,协调配合 三,可以减少库存 四,可以提高企业形象 五,规模优势 六,专业化优势 七,信息优势 八,服务优势
案例分析:配送未来发展?1是合理化建议: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加工配送。共同配送。实行双向配送。推行双向配送。推行准时配送系统。推行即时配送系统。
物流基地配送开展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
3.行供应链操作和供应商管理。分为传统采购和科学采购(订货点采购,MRP采购,JIT采购,供应链采购和电子商务采购等)
4.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称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为搬运。配送:是指对局域范围内的客户进行的多客户、多品种、按时联合送货活动。第三方物流:由物流业务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第三方去承担的物流。运输:指利用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实现物资长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活动。
5.简答:1配送的基本环节?从总体上看,就是由备货、理货送货三个基本环节组成。2配送中心基本功能?为局部范围内的客户提供配送服务,同时还兼有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全套物流处理的功能3包装合理化?防止包装不足。防止包装过剩。从物流管理角度,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4装卸搬运特点?~~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是支持、保障性活动。是衔接性的活动。~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第二篇:物流管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定义: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像接收地的实体物流过程,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的价值:时间、空间、加工附加价值
物流创造的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加工附加价值是现代物流有别于传统物理的重要方面
物流的作用: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 物流的职能
1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
储存主要是指生产储存和流通储存 配送业务强调及时性和服务性
2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3信息管理职能 :信息处理
物流的最终职能是: 提供综合性服务
物流合理化目标:距离短、时间少、整合好、质量高(核心)、费用省、安全准确环保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一般模式P20 输入、处理、输出是系统的三要素
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动态性5环境适应性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系统管理理论和运筹学模型
物流系统的总体框架(构成)1物流硬件系统2物流作业系统3物理管理系统4物流信息系统
————P22 物流系统的功能1输入2输出3处理(或转化)4限制.干扰5反馈
托盘只是一个物理器具,但也可以形成一个系统。托盘系统包括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和信息处理。托盘是装卸机械化保管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运输效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托盘尺寸的标准化关系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
物流系统的特征1复杂性—效益背反现象2动态性3广泛性
物流系统评价是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对建立物流系统的各个方案进行评价,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价值=功能/费用
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1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2要保证评价的整体性3要坚持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4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量化原则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衡量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既是系统评价的基础,也是所建立的物流系统运行和控制的信息基础。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1物流生产率
它是指物流系统投入产出转换效率的指标。它包括实际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行为水平、成本和库存五方面
2物流质量 是对物流系统产出质量的衡量。它包括物流流转质量、物流业务质量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P29.30 第三章 物流类型
1按照系统性质分类 :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从水平方向可以将企业的物流活动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流 从垂直结构可以分为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
2按照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地区物流(就是按照行政区域、经济圈、地理位置划分)、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按照作用分类: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第三方物流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1以运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2以仓库和配送业务为基础的3以货代为基础的4以托运人和管理为基础的5以财务和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如何创造价值 :1运作效率 2客户运作的整合 3横向或者纵向的整合4发展客户的运作
物流外部化的方法
1系统接管---是大型物流服务供应商全盘买进客户公司的物流系统的做法 2合资3系统剥离4管理型合同----—是大型零售商常采用的战略
物流服务采购的趋势 1以合同形式采购物流服务的比例增加2合同方的数量减少
物流提供商与使用者关系的演变特征1合同条款更加详细2合同方玉客户所有层次间沟通的改进3联合创新4评估体系的改进5采用公开式会计
四、包装
1、定义:包装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和装卸搬运、运输和存储等环节一起综合考虑、全面协调。
2.作用: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便于使用 3.分类:
按包装功能分类:工业包装(运输包装)、商业包装(销售包装)
按包装在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单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按其他。。自己看 58页
4.包装材料的性能:保护性能、加工操作性能、外观装饰性能、方便使用性能、节约费用性能、已处理性能
4.木质包装材料 一般用于外包装
5.包装容器: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包装瓶、包装罐
6.包装技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内装物的性质;流通过程环境条件因素;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装备的选择;经济效果;标准和法规
7.包装技术:防震包装技术;防潮、防湿、防水包装技术;防锈包装技术、防霉包装技术;防虫包装技术;危险品包装技术;特种包装吉顺;集合包装技术 8.包装合理化: 自己看书
68页
五、装卸搬运
1.装卸定义:物品在指点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搬运定义: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2.我国火车货运以500km为分界点,运距超过500km,运输在途时间多于起止装卸时间,少于500km的,则相反
3.装卸搬运作用:附属作用、支持作用、衔接作业 4.组成:装卸、搬运、堆码、取出、分类、集货
5.特点: 生产领域:均衡性、稳定性、局部性、单纯性
流通领域:被动性、多变性、社会性、复杂性 6.分类: 按物流设施属性分类:自用物流设施装卸、公用
按装卸搬运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仓库装卸、汽车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
卸、飞机装卸
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
按装卸搬运物品的属性分类:成件包装物品的装卸搬运、超大超重物品的、散装物
品的、流体物品的、危险品的
按装卸搬运的内容分类:堆垛作业、拆垛作业、分拣作业、配货作业、搬送作业、移动作业
按装卸搬运机械的作业方式分类:吊上吊下、叉上叉下、滚上滚下、移上移下、散
装装卸 7.方法:按装卸作业对象分类的方法:单件作业法、集装作业法、散装作业法
按装卸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的方法:人工作业法、机械作业法、综合机械化作
业法
按装卸作业特点分类的方法:间歇作业法、连续作业法
按装卸作业方式分类的方法:垂直装卸法、水平装卸法
8.装卸搬运的目标:装卸搬运距离要短、装卸搬运时间要少、装卸搬运质量要高、装卸搬运
费用要省
9.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安全文明原则、省力节能原则、装卸搬运次数最小化原则、装卸
搬运程序化原则、机械化原则、系统化原则 10不合理的装卸搬运:过多的装卸搬运次数、过大包装的装卸搬运、无效物质的装卸搬运 11.装卸搬运的合理化:防止无效的装卸搬运、提高装卸搬运活性、集装单元化原则、合理选择装卸机械、方式和方法、利用或清除重力影响、保持物流均衡畅通
12.装卸搬运活性指数:0 直接置地
置于于容器、2 置于托盘
置于车内 置于传送带
13.装卸搬运技术很多,目前的装卸搬运技术主要表现在集装化技术上
六、运输
1定义:.它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对“物”进行空间位移。
2.作用: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运输是“第三方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3.方式:公路运输(200km)、铁路运输(200km)、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各种方式的优缺点自己看
103页
4.物流运输合理化: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5.新型运输决策:管理改革型、产业渗透型、政府促动型 6.中国的国际航线以 北京 为中心 第七章 仓储保管
第一节
仓储保管的有关概念
仓储是指保护、管理、贮藏货物。与运输相对应,仓储主要以协调需求、供应在时间上的差异为目的,以充实实现产品的价值,满足社会需求。一般而言仓储具有保管功能,即仓储保管。
二、仓储的作用1.仓储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仓储是社会物质生产及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3.仓储可以创造时间价值4.仓储是“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源泉之一
三、仓储的副作用1.固定费用支出2.机会损失3.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4.保险费支出5.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可变费用6.仓储可能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仓储的种类和管理
仓库的概念
仓库是储存保管货物的建筑物和场所总称。
仓库的功能仓储和保管的功能
配送和加工的功能
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
仓库的分类
根据营运形态分类1.营业仓库2.自备仓库3.公用仓库
1.普通仓库2.恒温仓库3.特种仓库4.水上仓库5.露天仓库6.储藏仓库7.简易仓库
(三)根据建筑形态分类1.存储仓库2.流通仓库3.配送中心4.保说仓库5.出口监管仓库6.自动化仓库7.立体仓库8.虚拟仓库
四.仓库管理制度1.安全防范制度2.入库验收制度3.在库检查制度4.货物出库制度
五、仓库、湿度的控制与调查1.密封 2.通风
3.吸潮
4.升温和降温
六、仓库信息技术的应用1.条码技术2.数据库技术3.EDI技术4.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货物的保管养护
货物养护是指货物在储运过程中所进行的保养和维护。
仓储货物主要的质量变化及其防治
老化与防老化
1.老化是指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皮革、纸张等加工、仓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以致最后丧失其使用价值的变化。影响老化的因素货物本身材料内部存在着易于老化的弱点和外界因素的作用。
2.防老化措施P1423.金属制品的锈蚀及其防治4.仓库害虫与防治5.仓储鼠类的防治 6.霉变与防霉7.仓储货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防御8.燃烧与爆炸及其预防 第四节库存管理
1.库存的含义
库存即处于储存状态的货物。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货物 2.库存的分类
经常库存
安全库存
季节性库存
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促销库存 增值库存
储存库存或积压库存
3库存合理化库存“硬件”配置合理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
库存结构复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4.库存管理控制目标
库存成本最低的目标、零库存或者无库存的目标、库存保证程度最高的目标、不允许缺货的目标、限定资金的目标、快捷的目标
一、库存管理控制方法
(一)库存的分类管理-----ABC分类管理方法(P149)
(二)计算题(150--151)
(三)零库存的含义指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采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的一种方法。
(四)实现企业零库存的主要方式
1.看板方式 2.按订单生产方式.3.JIT配送方式 4.协作分包方式 5.委托保管方式
1.轮动方式 7.水龙头方式
8.无库存储备 9.配送方式
第八章流通加工 第一节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检标志、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二、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P157表)三.流通加工在物流中地位
1.流通加工能有效地完善流通 2.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
3.流通加工在国名经济中也是重要的产业形态
二、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作用1.能改变功能,促进销售,提高收益2.能提高原材料和加工设备的利用率3.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4.能促进物流合理化
流通加工的类型(P160页)流通加工的方式
剪板加工
集中开木下料
配煤加工
冷冻加工
分选加工 精制加工
分装加工
分装加工
组装加工
定制加工
流通加工合理化(P162---P164)
流通加工过程(P164图)流通加工的投资管理 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
流通加工的质量管理
第九章、配送和配送中心
1.配送的概念: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配送的特征:配送是以终端用户为出发点;配送是末端运输;配送时效性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配送是各种业务的有机结合体;配送追求综合的合理效用。
3、配送的作用:完善的配送有利于物流系统的提升,有利于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
4、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多少分类:
1、大批量配送;
2、小批量配送;
3、配套(成套)配送
按配送中供给与需求的对象分类:
1、企业对企业的配送;2企业内部配送;
3、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
按配送的时间和数量分类: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线路配送;
5、即时应急配送
5、配送计划 制订配送计划的步骤:1.确定配送目的;
2、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3、内部条件分析;
4、整合配送要素;
5、制订初步配送计划;
6、进一步与客户协调沟通;
7、确定正式配送计划 配送计划的内容:配送地点及数量;配送所需的车辆数量;运输路线;各环节的操作要求;时间范围的确定;与客户作业层面的衔接等。
6、分拣作业方法:
1、摘取方式;
2、播种方式
7、车辆的配装要求,课本P176
8、配送的合理化:
1、实现共同配送;
2、实现区域配送;
3、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4、推行即时配送;
5、实行产地直接配送;
6、实现配送的信息化;
7、实现配送的自动化;
8、实现配送的条码化、数字化以及组合化;
9、提倡多种配送方式最优组合;
10、实行送取结合
9、配送中心的概念和作用
配送中心是指作为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接受生产厂家等供货商多品种大量的货物,按照多家需求者的订货要求,迅速、准确、低成本、高效率地将商品配送到需求场所的物流结点设施。
配送中心与保管仓库、物流中心的区别P178 作用:
1、可降低物流成本;
2、实现供销方库存集约化和需方零库存;
3、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4、通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
5、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
6、减少交易中间环节;
7、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10、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
按经营主体的角度划分: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
按服务对象划分: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11、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1、进货作业;
2、保管作业;
3、理货配货作业;
4、出货作用 出货作业特点:
1、时效性;
2、可靠性;
3、沟通性;
4、便利性;
5、经济性
12、配送中心的订单管理:
1、取得订单;
2、汇总订单;
3、下达拣货单、运单以便履行订单;
4、订单执行的跟踪
13、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技术:
1、自动分拣系统;
2、自动化立体仓库;
3、计算机智能化技术
第11章
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活动和劳活动的货币表现
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1物流成本预测2物流成本决策3物流成本计划4物流成本控制5物流成本核算6物流成本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物流成本横向管理法---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和编制计划
物流成本纵向管理法---是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
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法---是将物流成本的横向与纵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物流系统的循环
效益悖反原则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须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的损失,反之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第12章
物流客户服务:指物流企业为促进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发生在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活动。
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研究,不断改进与客户相关的全部业务流程,使用先进的技术优化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其内涵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户的整合营销,是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营销的技术实现。
客户满意度:客户满足情况的反馈,它表示客户在每一个满意属性上的深度,是对满意的量化界定方法,是客户对所消费的产品、服务的满意状态和程度,是有事先期望与实际感受之比构成。
物流客户服务的要素包括 交易前要素 交易中要素 交易后要素。物流服务质量内涵包括
商品质量 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工作质量。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包括
1、物流客户识别与管理(首要内容)
2、物流客户满意度管理
3、物流服务客户的开发
4、巩固物流客户 怎么样提高客户满意度
关键是企业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1、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2、增强客户体验
3、制定服务质量标准
4、重视客户关怀
物流客户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有哪些
1、客户满意度
2、物流客户服务的组成要素指标(交易前要素 交易中要素 交易后要素)合理化运输的五要素: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物流客户服务:
1、提高销售收入
2、提高客户满意度
3、留住客户
十三、物流信息管理
1.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特征:量大、面广
动态、适时
类多、复杂
共享、标准 3.分类:按信息加工程度分类:原始物流信息、加工的物流信息
按信息的用途分类:计划信息 控制与作业信息 统计信息
按物流职能分类:运输信息、仓储信息、包装信息、流通加工信息、装卸搬运信息、配送信息
4.物流信息管理:是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并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物流供应链中的各环节协调一致,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减少信息冗余和错误,辅助决策支持,改善客户关系,最终实现物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的高度统一,达到提高物流供应链竞争力的目的。5.物流信息系统: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且能够为物流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6.物流信息系统分类:按系统功能性质分:事务型系统、决策型系统
按物流职能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装卸搬运管理信息系统、加工处理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集中系统 7.物流信息系统组成 :硬件、软件、数据库与数据仓库、人员
8.物流信息系统:层次结构: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
9.物流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物品管理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客户服务管理子系统、财物管理管理子系统
10.物流信息技术: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11.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与一身的新兴技术 12.条码:是由一组规则的条、空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13.公认的条码标准有三种:通用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贸易单元条码 14.条码编码方法:模块组合法、宽度调节法
15.条码应用领域:商业零售领域、图书馆、物流管理、质量跟踪管理、数据自动录入 16.EAN—13通用商品条码 17.ITF—14储运单元条码 18.EAN—128贸易单元条码 19.二维码
20.射频技术
自己看
265页 2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270页 22.GPS技术
273页
23.GIS技术
275页
24.物流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企业自营模式、外包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
TQM的基本思想:
1、全面的质量的概念
2、全过程质量管理
3、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5、运用一切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十四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物流管理是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实现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在内的存货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合理配置和顺畅流动,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
供应链的特征1协调性和整合性2选择性和动态性3复杂性4虚拟性5交叉性6面向用户需求
供应链的类型 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的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容量和用户需求的关系划分的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更具供应链功能模式划分的 4以客户要求为核心建筑的供应链、以销售为核心构筑的供应链和以产品为核心构筑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构筑核心划分的
5企业内部供应链、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全球网络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发展进程划分的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1总成本最小化 2客户服务最优化3总库存最小化4总周期时间最短化 5物流质量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的七项原则 1根据所需要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2根据客户寻求和企业可获取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3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4时间延迟5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6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7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 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
1供应链管理强调价值的整体创造与分享 2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需求为管理起点 3供应链管理以商业流程优化为实现策略 4供应链管理以渠道为核心管理范围
5供应链管理最终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在供应链中的获取应用和反馈为管理内容 6供应链管理以相应的软件为基础实现工具
7供应链管理以基于internet技术的软件应用平台建设为实现方式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区别
P298
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
涵义:广义的采购,指实施者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之外,还可以用各种途径取得物品的使用权,以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如租赁、借贷、交换、征收。总体目标:它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从合适的供应商那里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满足质量和数量要求的物品。
作用:
1、利润杠杆作用
2、资产收益率作用
3、信息源作用
4、营运效率作用
5、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演变过程: 文书
作为独立管理活动处理
管理的重点
采购战略
融入企业战略中
融入供应网络和信息技术 具体目标: 1.提供不间断的物料、供应和服务,以便使整个组织正常地运转。2.使库存投资和损失保持最低限度。
3、保持并提高质量。
4、发现或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5、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所购物资标准化。
6、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
7、在企业内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和谐而富有效率的工作关系。
8、以可能的、最低水平的管理费用来实现采购目标。
9、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采购与供应战略
采购与供应战略的构成要素
包括采购什么、何时采购、何地采购、什么价格采购、谁负责采购、如何采购、采购多少、质量等等。
采购与供应战略制定中的分析方法
ABC分析方法 供应细分分析方法
一般采购过程:需求----供应-----订单------跟踪-----接收------结案
采购计划制定 采购需求的确定
预测
定量订货法(Q系统) 定期订货法(P系统) MRP.DRP 定价方法:竞争定价
谈判定价
第三篇:《物流管理学》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管理系
交通与物流系
教研室
物流管理教研室
适用专业
现代物流
使用范围
执笔:
审核:
审批:
一、课程简介
《物流管理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必修课。物流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本课程与专业内其它课程的关系
《物流管理学》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其他核心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它主要涵盖现代管理学所涉及的四大职能以及管理学科的相关理念。因此,《物流管理学》为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的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管理者的概念及其应具备的管理技能;不同管理流派主要的管理思想;
(2)能够解释古今中外著名的管理案例中蕴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
(3)决策的程序、影响因素和决策技术;
(4)
计划的内容、作用与制定方法;明晰实现目标管理的步骤;
(5)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常见形式;
(6)领导威信、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的运用;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沟通过程、类别及沟通障碍克服的方法;
(7)管理控制的流程和方法;
(8)管理的环境;组织岗位职能分析的方法;
(9)组织中生产过程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10)管理创新的理论、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的内容以及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2、能力目标
(1)能学会组织团体中管理的一般流程;
(2)能熟悉影响管理职能发挥的因素;
(3)能学会计划的程序、方法;
(4)能熟悉理解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
(5)能熟悉组织架构的常见形式,理解组织变革中的动力与阻力,具备初步进行组织机构设计的能力;
(6)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原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人员配备的技能;
(7)能学会如何运用激励理论进行员工激励,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初步具备进行挫折管理的技能;
(8)能学会如何解除管理活动中有效沟通的障碍,并初步具备冲突管理的方法;
(9)能学会衡量工作成效、纠正偏差的控制方法;能熟悉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影响,掌握创建、塑造企业文化的途径;
(10)能学会生产型企业管理、流通型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策略;
(11)能运用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的管理工作服务,以便适应未来就业创业时管理理论应用的新发展。
3、素质目标
(1)探究问题的能力;
(2)与人沟通的能力
(3)归纳总结的能力;
(4)团队协作的能力;
(5)自学的能力;
(6)解决问题的能力;
(7)信息处理的能力;
(8)创新能力等。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
章节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知识
理论课
第二章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
理论课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理论课
第四章
计划与决策
理论课
第五章
组织与人事
理论课
第六章
领导与激励
理论课
第七章
控制与协调
理论课
第八章
生产过程的管理
理论课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课
第十章
营销管理
理论课
第十一章
理财工作管理
理论课
机动
总计
五、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
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知识
1、了解管理活动、管理意识的含义、特征;
2、掌握管理的定义,理解管理的特征;
3、掌握管理的职能,理解管理的性质;
4、掌握管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5、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6、了解管理者的定义与分类;
7、掌握管理者应具有的技能;
8、把握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1、管理活动、管理意识的含义、特征;
2、管理的定义,理解管理的特征;
3、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
4、管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6、管理者的定义与分类;
7、管理者应具有的技能;
8、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二章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了解中国传统的管理;
2、了解西方传统的管理;
3、了解西方现代的管理;
4、了解管理的发展趋势;
5、熟悉中国现代的管理;
6、理清管理思想发展的思路。
1、中国传统的管理;
2、西方传统的管理;
3、西方现代的管理;
4、管理的发展趋势;
5、中国现代的管理;
6、管理思想发展的思路。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1、了解组织生存所面临的环境及条件;
2、了解和预测环境,适应环境,争取环境对组织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3、明确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4、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特别是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
5、把握组织文化的发展水平;
6、学会怎样建立适合组织发展、能与国际想融的优秀组织文化;
7、掌握建立和培养组织的信用理念;
8、明确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组织生存所面临的环境及条件;
2、预测环境,适应环境,争取环境对组织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3、组织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4、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特别是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
5、组织文化的发展水平;
6、怎样建立适合组织发展、能与国际想融的优秀组织文化;
7、建立和培养组织的信用理念;
8、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四章
计划与决策
1、了解计划的概念与特征;
2、熟悉计划的种类与编制计划的程序;
3、掌握编制计划的方法,具体掌握网络计划技术法;
4、了解决策含义与主要特点;
5、熟悉决策分类与影响决策的因素;
6、掌握定量决策法;
7、了解编制计划的前提—目标的含义与性质;
8、熟悉如何确立目标;
9、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1、计划的概念与特征;
2、计划的种类与编制计划的程序;
3、编制计划的方法,网络计划技术法;
4、决策含义与主要特点;
5、决策分类与影响决策的因素;
6、定量决策法;
7、编制计划的前提—目标的含义与性质;
8、如何确立目标;
9、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五章
组织与人事
1、掌握组织的概念,了解组织的作用;
2、掌握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3、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4、了解组织中的职权关系;
5、了解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含义与原则;
6、掌握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内容和程序。
1、组织的概念,组织的作用;
2、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4、组织中的职权关系;
5、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含义与原则;
6、组织中人员配置的内容和程序。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六章
领导与激励
1、了解管理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差异;
2、了解领导的含义、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掌握领导的方式及其理论;
4、认识激励的性质,了解激励理论;
5、了解激励的技巧与方法;
6、理解沟通的含义、过程和作用,掌握沟通的类型和方式。
1、管理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差异;
2、领导的含义、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3、领导的方式及其理论;
4、激励的性质,激励理论;
5、激励的技巧与方法;
6、沟通的含义、过程和作用,沟通的类型和方式。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七章
控制与协调
1、了解控制的含义、目标、作用和重要性;
2、理解控制与计划、组织、领导的关系;
3、了解管理控制的特点;
4、掌握控制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5、熟悉控制的基本类型;
6、掌握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控制技术和方法。
1、控制的含义、目标、作用和重要性;
2、控制与计划、组织、领导的关系;
3、管理控制的特点;
4、控制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5、控制的基本类型;
6、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控制技术和方法。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八章
生产过程的管理
1、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的概念与组成;
2、熟悉生产计划的内容与制定方法;
3、了解工厂布置及车间布置的原理及方法;
4、掌握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内容与方法;
5、了解企业生产调度与生产控制。
1、企业生产过程的概念与组成;
2、生产计划的内容与制定方法;
3、工厂布置及车间布置的原理及方法;
4、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内容与方法;
5、企业生产调度与生产控制。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意义;
2、了解工作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方法;
3、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控制与评价;
4、了解职业培训的内容以及职业发展趋势;
5、熟悉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6、了解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原则。
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意义;
2、工作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方法;
3、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控制与评价;
4、职业培训的内容以及职业发展趋势;
5、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6、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薪酬管理原则。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十章
营销管理
1、了解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2、了解市场营销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步骤;
3、了解市场营销组织的类型,熟悉市场营销组织的设计,理解市场营销组织的控制;
4、理解市场营销组合、目标市场等相关概念,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5、分析如何对营销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1、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2、市场营销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步骤;
3、市场营销组织的类型,市场营销组织的设计,市场营销组织的控制;
4、市场营销组合、目标市场等相关概念,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5、如何对营销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第十一章
理财工作管理
1、熟悉企业理财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2、熟悉企业理财的法规制度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
3、了解企业理财机构的设置;
4、了解企业理财计划的基本内容;
5、了解企业理财控制体系的建立。
1、企业理财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2、企业理财的法规制度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
3、企业理财机构的设置;
4、企业理财计划的基本内容;
5、企业理财控制体系的建立。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展示教学法
2.媒介资源
多媒体
教材与学材
多功能教室
物流实训室
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主要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自学能力、课堂任务等四方面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进行评价。
六、教学基本条件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授《物流管理学》的教师应具备物流专业知识及核心技能,这将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拥有企业工作背景或企业实践学习经历,最好是具有物流相关企业的经历则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2、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最好在多功能教室、物流实训场地、物流企业等环境中进行。
3、对教学资源的要求
教师通过教学,逐步形成课程讲义、课件等相关资源。
4、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查询处理能力,具备对新知识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第四篇:162——物流管理学课件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物流管理学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
(A)
1、由卖方、生产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被称为。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A)
2、物流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 开始的。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A)
3、人们有时把供应链称之为。
A.物流网络 B.物流 C.配送中心 D.微观物流
(D)
4、在当今的许多物流体系中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的是。A.人工物流 B.信息物流 C.自动化物流 D.机械物流(C)
5、物流产业对某些供给资料部门的影响被称为。
A.后向效应 B.旁侧效应 C.前向效应 D.时间效应
()
6、物流中心的增长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 和。
A.时间效用 B.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效应 C.创造物资的形成效用 D.区域经济价值
(C)
7、物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体现出一种时间成本节约的追求。通过准点供货以满足生产企业“ ”生产的要求。
A.速度经济 B.产量增加 C.零库存 D.产量增加
(C)
8、同一笔物资的流通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商流活动,另一方面是它的。
A.生产活动 B.消费活动 C.物流活动 D.流通活动()
9、美国学者马丁·克里斯托弗在 书中,进一步深化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有效的物流管理是有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原因”。
A.《资本论》 B.《竞争优势》 C.《物流竞争》 D.物流冰山说()
10、是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也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
A.第一个利润源 B.第二个利润源 C.第三个利润源 D.第四个利润源(C)
11、物流从一般活动成为系统活动有赖于 作用。A.运输 B.资金 C.信息 D.库存
(B)
12、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快速更新,用不知所云流活动的基本有识别记录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和。
A.电报、电话技术 B.电脑网络技术
C.无线电频率技术 D.卫星通信技术
(D)
13、无效装卸造成装卸成本浪费,装卸质量受损。使 等,因此应尽量防止。
A.企业满意不满 B.采购困难 C.库存管理不适 D.物流速度低()
14、是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近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A.加工配送 B.准时配送 C.即时配送 D.共同配送()
15、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尽量实现流通加工的。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A最优配置 B.最好配送 C.最快运输 D.最有效方法
二、名词解释
1、物流
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2、物流标准化
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实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主要就是实行标准化后方便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企业的设施设备等能相互通用,合理利用资源
3、第三方物流
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三、简答题
1、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举例说明物流系统中的“二律背反”现象。
3、简述物流规划的层次。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可以从哪些途径入手来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物流系统的客观存在性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3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 ○5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6物流系统的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 ○
2、举例说明物流系统中的“二律背反”现象。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存在“效益背反”,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1)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简化包装,则包装强度降低,仓库里的货物就不能堆放过高,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
(2)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
(3)由于各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就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
3、简述物流规划的层次。
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盛世一级的物流规划、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科技、教育、大型物流企业培训和发展规划
四、论述
1、结合实际,谈谈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可以使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减少产生运输.储存和流通加工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浪费现象,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运输不合理现象,比如说迂回运输,过远运输等等,造成了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以及资金的浪费,也延误了货物到达需求地的时间或是白白的跑一趟,而白白跑一趟也是由于信息资源不足;对储存物品进行管理,就不会在货物进出库时使在库人员手忙脚乱,可以按货物的规格、品种、性质等区分和分类,因而安排不同的货物所在的位置,便于搬运和取出进入.物流管理将物流的七大功能(储存,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有机有效的衔接起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使与物流衔接的企业达到双赢,使以后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形成一条有机结合的供应链。
2、可以从哪些途径入手来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1提高运输的实载率○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大力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5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6○“以公代铁”的运输。○7合装整车运输○8配载运输○9“四就”直播运输○10发展特殊运尽量发展直达运输○11通过流通加工,是运输合理化。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物流管理学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A)
1、通过平衡可用资源(机器和劳动力)和满足交货时间和数量要求的现有库存进行时间上的安排。
A.生产计划 B.加工计划 C.能力计划 D.产品设计(A)
2、对物流基地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基础、规模大。
A.集约 B.系统 C.开放 D.高效(D)
3、是介于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之间的一种物流结点,其规模、功能和影响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A.物流线路 B.物流枢纽 C.物流企业 D.物流中心(B)
4、以较强的辐射能力的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
A.柔性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 D.销售配送中心
(D)
5、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式末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 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A. 辐射型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流通型配送中心 D.扇形配送中心
(B)
6、在物流系统中,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都是属于 结 点。
B A.综合性结点 B.储存性结点 C.转运性结点 D.流通性结点()
7、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最多、最复杂的。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空运(C)
8、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供应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了服务,同时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客观上协助 扩大了市场。
A.卖方 B.买方 C.销售方 D.企业自身(B)
9、看板方式是准时方式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也称为“传票卡制度”或“卡片”制度,是日本 公司首先采用的。
A.索尼 B.丰田 C.本田 D.松下(C)
10、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可以对销售物流的成本进行大幅度的调节,充分发挥它的 的作用。
A.利润中心 B.控制中心 C.成本中心 D.物流中心(C)
11、基本MRP的原理是,由 和主产品的层次结构逐个地求出产品所有零部件的出产时间、出产数量。
A.物料清单 B.零件计划 C.主生产计划 D.库存信息(D)
12、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其中职能领域不包括。
A.产品工程 B.产品技术保证 C.采购 D.客户服务
(B)
13、在买方商场上,供应链的中心是由生产向消费者倾斜的,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A.市场营销 B.客户管理 C.供应商管理 D.生产管理(B)
14、对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进行高效管理,可以确保围绕着企业的 目标,将所有的工作职能优化,并为客户创造价值。
A.战略 B.战术 C.长远 D.利润(D)
15、国际性是指全球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这一特点又称为全球物流系统的。
A.系统特征 B.国际特征 C.范围特征 D.地理特征
二、名词解释
1、供应链
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2、商物分流说
所谓商物分流,即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商物分流是物流学科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二次大战后,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出现了明显的分离,从不同形式逐渐形成了两个有一定独立运动能力的不同运动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商物分离”。
3、供应链管理
指通过完善供应链联系将所有活动整合的过程,以此取得稳定的竞争优势。
4、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三、简答题
1、JIT采购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成组运输技术?
3、什么叫多式联运?
四、论述题
1、可以从哪些途径入手来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2、现代仓储的概念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简述JIT采购的主要特点。1采用较少的供应商; ○2采取小批量采购的策略; ○3对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发生变化; ○4对交货的准时性要求更加严格;
○5从根源上保障采购质量;
○6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加强;
○7可靠的送货和特定的包装要求; ○
2、什么是成组运输技术?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采用一定的办法,把分散的单件货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规格化、标准化的大运输单位进行运输。成组运输中主要用到托盘技术和集装系技术。
3、什么叫多式联运?
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现代运输方式。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四、论述题
1、可以从哪些途径入手来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1提高运输的实载率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3大力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 ○6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7合装整车运输 ○8配载运输 ○9“四就”直播运输 ○10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11通过流通加工,是运输合理化。○
2、现代仓储的概念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现代仓储是指仓储企业主动为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并提供流通领域内的加工、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务。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
1调节商品的时间需求,进而消除商品的价值波动 ○2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商品在消费地的储存可以更好达到客户满意度 ○4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消费的需求(如二次包装)○
物流管理学试题
(三)一、单项选择题
(C)
1、国际多式联运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 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A.三种 B.四种 C.两种 D.五种(A)
2、目前世界上的大陆桥主要有三条: 俄国的纳霍德卡经西伯利亚到西欧的亚欧大陆和以我国连云港为东桥头堡的新亚欧大陆桥。
A.北美大陆桥 B.南美大陆桥 C.北非大陆桥 D.南非大陆桥
()
3、监管仓库是海关监管制度之一,监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逃税。
A.出口 B.走私 C.内销 D.转移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B)
4、无船承运商的英文缩写是。
A.NVOCC B.NOVCC C.NCCOV D.NCOVC(B)
5、全球物流,作为将货物在国际间进行 的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集各种一般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开放系统。
A.配置 B.物理性移动 C.组合 D.综合分配
(B)
6、许多物流企业把自己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而把非核心领域
给其他专业企业,这种情况既发生在大企业也发生在小企业。
A.内包 B.外包 C.归口 D.并购(C)
7、一个企业以契约的方式对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例如运输、仓储、存货管理、订单管理的信息技术等属于。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
8、关注所确定的物流外包范围,并准备一份请示计划书发送给有潜在可能的物流供应商。这是选择一个满意的 供应商的首要工作。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C)
9、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 供应商,它执行了一个组织全部或部分物流功能。
A.内部 B.外部 C.内部和外部 D.上级和下级()
10、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之一是对供应链全套系统设计,同时,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第四方物流时行供应链的重新优化整合,这一点是 不能及的。
A.第四方物流 B.第三方物流 C.第二方物流 D.第一方物流()
11、供应链过程的协作的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是指第四方物流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四个层次中的。
A.执行 B.实施 C.变革派 D.再造(D)
12、对所有物流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进行计划、分析、核算、控制与优化以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就是。
A.物流的标准化 B.物流成本 C.物流质量 D.物流成本管理(C)
13、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中,可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物流成本。A.提高 B.保持不变 C.降低 D.为零(C)
14、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物流业有极强的服务性质,物流业属于。
A.第一产业员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B)
15、集装箱是物流标准化。
A.起点 B.基点 C.终点 D.时点
二、名词解释
1、回收物流
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即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质量,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2、废弃物流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它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管对象物有没有价值或利用价值,而将其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3、集装箱运输
把货物装入具有一定容积、坚固耐久性和功能的特制容器(集装箱)内,再用车、船、飞机载运的一种运输方式
三、简答题
1、配送活动有那些突出的特点?
2、简述配送的活动与意义?
3、物流信息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述保管储区和动管储区的作业活动的不同之处。
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理解来阐述对“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配送活动有那些突出的特点? ○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送货形式 ○2配送是在整个运送过程中的短距离的“末端运输”、“二次运输”、“支线运输”; ○3配送是多种物流活动的组合体,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形式; ○4配送是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式商品供应制度; ○5配送既要以用户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同时又要体现经济合理性; ○6配送活动以现代化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为支撑。
2、简述配送的活动与意义? ○1配送活动是指按照客户的订单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客户或其他收货人的物流活动。○2意义: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提高了物流系统的运行经济效益;配送可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管理;简化手续,方便客户; 提高了物品供应或商品销售的保证程度。
3、物流信息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要使整个物流系统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上来看,物流标准化起着纽带作用; 物流标准化有利于发挥物流系统功能,保证商品质量; 物流标准化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四、论述题
1、试述保管储区和动管储区的作业活动的不同之处。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保管储区这是仓库中最大最主要的保管区域,商品在此的保管时间最长,商品在此区域以比较大的存储单位进行保管,所以是整个仓库的管理重点。这是在拣货作业时所使用的区域,此区域的商品大多在短时期即将被拣取出货,其商品在储位上流动频率很高所以称为动管储区。
保管储区强调对货品的仓储保管功能 动管储区强调对货品的分类配送机能
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理解来阐述对“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解。
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的说法主要是来自日本。
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有本身目标,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的判断。
物流和其他独立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
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重要影响看,可以给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物流活动,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国民经济的总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总效益,将此看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第三个利润源”。
第五篇:物流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第三方物流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简称3PL,也简称TPL,虽然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分析以及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了目前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针对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这三方面,具体包括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制定有效的物流产业政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要重视物流观念变革,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行业协会要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不平衡;物流产业政策;产权制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三方物流”这种物流形态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已开始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方向转变。
二、第三方物流含义
第三方物流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在国内掀起了一股 “第三方物流热”,物流实业界和学术界都在津津乐道这种现代物流方式的成功案例和诱人前景。虽然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视为继 IT、金融之后最受追捧的行业之一。但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难以满足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应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强大挑战。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是“Third一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于生产方与销售方而言的。它的特点是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相应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它运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快速、准确的协调和传递信息和实物,从而提高采购订货、运输、仓库管理、装卸,以及配送发运的精准化和自动化水平。第三方物流经营的范围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其他附加的增值服务等。
在物流的供应链中,物流最初是由生产商或销售商自己承担并完成的。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逐渐发现由自己来做物流,不但成本高,而且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于是他们希望能利用外部的资源,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完成物流,这直接导致了“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为了确保有一个稳定而可靠的物流系统的支持,生产商与销售商又希望以法律的形式将这种关系固定下来。故此,“第三方物流”也有契约物流之称(Contract Logistics)。
除了称为契约物流外,第三方物流又称为物流联盟、物流伙伴等。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未对这一术语确切定义,只是假设读者对这一论题有一定的理解,如“第三方物流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归纳国内外物流实践,可以将第三方物流表述为:作为一种外部组织,利用现代技术基础、经济关系和管理手段,为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其内容包括物流战略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电子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等,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买方市场的形成打破了以往缺短经济下的市场供求格局,服务和质量受到了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宏观基础。企业改革的深化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降低流通成本以获取更多利润,这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微观基础。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但发展速度极为迅速。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传统仓库、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中国目前大多是传统的储运企业,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企业比较少,称得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也不多。不过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正在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质和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起步晚,经营少,总体规模偏小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中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开始培养起相对成熟和完善的物流服务企业体系,也就是日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比起欧美等国家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起步将近滞
后了半个世纪。
在最初的起步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不是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而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发展起来的,因而在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由于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初期,其业务范围覆盖面窄,组织协调功能较弱,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范围欠缺,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 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 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 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制造业为例, 根据有关机构调查, 我国内资企业平均使用仓储面积大约是 14.1 万平方米,平均自有仓储面积8.2 万平方米, 租用的仓储面积是 5.9 万平方米, 分别是外资企业的 4.9 倍、3.4 倍 和12.3 倍, 也就是说我们的外包明显不足。内资企业的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 66 台, 装载设备 38 台, 分别是同期外资企业的 3.7 倍和 1.5 倍, 明显反映出国内外企业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方面的理念和实际运作的差距。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
(三)、增值服务薄弱,设施简单、功能单一,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
虽然信息产业给企业注入了大量高新技术,但资源与技术构成不合理,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物流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专业物流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无法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令一些想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退避三舍。另外,服务没有标准化,也是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整体水平徘徊不前的原因之一。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行业集中度低
例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M、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等,宝供物流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等。从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企业来看,调查显示,我国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不满意;再则我国的海尔、春兰、长虹等大型企业均组建了自己的物流部门,其物流配送业务甚至延伸到销售终端。
四、采取措施加快物流发展
中国已加入WTO,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而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
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抓住机遇,分析我国国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一)、政府方面
1、加大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既要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还要对工商登记、税务制度等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企业实现跨区域经营。大多国外物流供应商认为,在中国“政府限制”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对于物流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政府应规划、协调,取消不利于物流运输通畅的法规;在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可予以优惠;甚至可以直接投资或给以优惠贷款。
2、制定有效的物流产业政策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扶植不可或缺。借鉴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物流产业政策可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通过颁布施政大纲提升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是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或规划时要对物流业给予足够重视;三是在基本建设投资中适当加大物流业的投资比例;四是制定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目标;五是要在财政、金融、税收、注册登记、工商管理、技术引进、设备折旧等方面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以扶持其发展;六是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采取整合、并购、联盟、合资或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和实力,发展综合性业务,塑造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规划建设功能健全、信息网络完善、辐射范围大的大型物流中心,并注意合理布局,有利于当地物流的改善,有利于其所在地区乃至全国物流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进一步加大各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搞好集装箱、矿物运输系统建设,让物流系统有一个优良的运输平台。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沟通物流渠道。通过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EDI、GPS等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让货主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能有高效快捷的信息交流、共享,物流企业内部也能有效的进行服务的设计、调度,实现物流畅通。加强与国际物流供应商合作,通过其国际物流网络,形成全球畅通的物流渠道。
(二)、企业方面
1、重视物流观念变革
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应从观念上做好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准备工作。一是树立第三方物流观念,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实现物流功能一体化和物流服务市场化。二是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管理作为
企业形成经营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内容进行研究和决策,建立物流管理的新模式。三是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以服务为中心,争取进入目标客户的供应链系统。四是树立绿色物流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观念陈旧,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壮大,促使其向现代企业的方向尽快转变。
3、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
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时间、价格及安全性。现今大部分企业认为在当地没有符合要求的物流企业,首先指的是物流企业不能够满足其以合理价格将产品在指定的时间内运达各地的需求。这反映了企业对物流公司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保证低廉的价格;二是保证时间;三是网络健全,能够承担企业大部分或全部不同方向的运输业务。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具备一定规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的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才能合理地、最佳地实现资源配置及健全经营网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我国物流业应积极进行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知识。尤其是针对第三方物流从业人员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人才的培养就更为重要。对物流从业人员,可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行业协会方面
物流行业协会对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充当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政府制定物流政策、促进物流企业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国应该在在现有协会的基础上逐步组建全国性的物流行业协会。一方面,该组织必须在各相关成员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切忌政府包办及政府官员以各种方式向内渗透;另一方面,必须从结构上保证该组织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据此在实际操作时应当由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带头,并广泛吸收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入会及参与议事。要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职能,理顺和完善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给予行业协会必要的扶持。针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协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局面,政府应给予行业协会一定的政策扶持。一是改革物流行业协会的人事制度。二是在经费上给予扶持。三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并且要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的法律法规,我国要大力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协会,就必须尽快制订有关行业协会的专门性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对行业协会的性质、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等予以明确。在全国性行业协会的正式法律法规出台以前,物流业可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订物流业内部有关行业协会的一些暂行法规和条例,使物流行业协会在开展业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五、结语
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业,既需要再造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促使它们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培育新型人才,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又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国家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制定有效的物流产业政策,同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敏.《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展望》.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 于凤英.《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论丛.
[3] 于海虹.《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 崔海龙 张玉梅 胡春光等.《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25.[5] 李 欣 满伶群 等.《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研究.
[6] 肖 鹏 肖彩琴 等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经济纵横.2006.1
[7] 张建卫.《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现代物流.2008.1
[8] 高 玲 姜忠辉等.《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经济研究.
[9] 杨伶俐.《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10] 王玲玲 .《试论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若干对策》.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