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

时间:2019-05-13 22: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

第一篇: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

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

◆办事项目

劳动能力再次鉴定

◆办理机构

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每周一、三(9:00-11:30;13:30-16:30)接待,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地址:安远路45号;邮编:200041;咨询电话:1233

3◆办理依据

1.《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9号)

2.《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办法》

3.《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

4.《上海市因并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修订本)》

◆申办条件

1.已经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并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

2.签收初次《鉴定结论书》15日内。邮寄送达请保留信封,以邮戳为准。

◆申请材料

1.填写完整的《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申请表》;

2.初次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书》原件;

3.如系工伤、职业病鉴定的还需提供《工伤认定书》复印件。

◆办事程序

1.申请人提出鉴定申请并预付劳动能力鉴定费。

2.缴费后请等待鉴定通知,按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检查及鉴定。

3.参加鉴定后,在规定时限内寄发《再次鉴定结论书》。

◆办理期限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鉴定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结论的时限可以延长30日。

◆收费标准

劳动能力再次鉴定每件收费350元,先由申请人预付。鉴定结论维持原鉴定结论的,该项费用由申请人负担。改变原鉴定结论的,其中属工伤、职业病鉴定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属因病鉴定的,由鉴定机构退回鉴定费。

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办法

第一条为开展因工负伤、患职业病和疾并非因工负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维护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和因工负伤、患职业病和疾并非因工负伤需要做劳动能力鉴定的各类人员。

第三条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市鉴定中心)是劳动能力鉴定的专职机构。

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技术性鉴定结论。

第四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它受同级人民政府领导,由同级劳动保障、卫生、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共五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第五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颁布的有关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法规、规章和标准,并根据法规、规章和标准修订、补充本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办法和标准;

(二)指导、检查、协调、督促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的工作;

(三)受理申请人对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市鉴定中心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鉴定申请。

(四)受理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呈报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第六条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的职责分工如下:

(一)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本地区除为办理社会保障手续要求以外因工负伤、因病和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

(二)市鉴定中心受理本市职业病和为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等要求作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

(三)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应当及时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呈报本地区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鉴定,鉴定材料《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本单位因工负伤、职业并非因工负伤和因病致残人员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用人单位不提出申请的,个人也可以按本办法的规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没有单位的,个人可以按本办法的规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第八条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上海市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表》或《上海市因工负伤或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表》(以下简称《鉴定表》)并按规定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请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的,提供有关部门对该工伤事故的批复和工伤认定意见;

(二)申请因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的,提供职业病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职业病诊断结论;

(三)申请因精神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的,提供在各级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挂号卡》复印件。

第九条 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距规定的提前退休年龄一年之内或大于提前退休最低年限,且符合养老保险规定的缴费年限;

(二)因病连续停止工作满1年;

患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难治性情感障碍者,还需提供5年以上(含5年)确诊病史;患器质性精神障碍者,还需提供2年以上(含2年)确诊病史。

第十条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受理鉴定申请后,应当安排被鉴定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作医疗检查(另有规定的除外),并核对被鉴定人身份。

第十一条指定的医疗机构应当组织有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检查,并将职工主要病情填入《鉴定表》,由检查医师签名,门诊办公室或者医务科盖章。

第十二条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应当聘请不少于十人的医疗专家组成劳动能力状况技术鉴定组。劳动能力状况技术鉴定组应根据医疗检查结果、原始病史及相关资料,在面见被鉴定人的基础上,依据鉴定标准进行集体讨论,作出技术鉴定意见。

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审核技术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出具《鉴定结论书》,通知申请人办理签收手续。

第十三条鉴定结论一般应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

第十四条申请人对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自收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鉴定程序作出鉴定结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因伤情病情变化,被鉴定人或待遇支付单位可再次按本办法提出劳动能力鉴定书面申请。再次提出申请的时间必须距上次作出鉴定结论日期6个月及以上,但特殊情况除外。

第十六条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患并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预付,如经鉴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鉴定费用由申请方负担。重新鉴定结论与鉴定结论不相符,鉴定费用由原鉴定机构负担。

因伤情病情变化要求再次申请鉴定所需的费用,由申请方负担。

第十七条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当按规定收取鉴定费。劳动能力鉴定的收费标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市财政局和物价局核定。

第十八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劳动能力鉴定业务交流和开展其他业务活动的经费,可以从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每年收取的鉴定费总额中提龋

第十九条个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单位安排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处理。

第二十条从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法规、规章、标准,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严禁以权谋私,弄虚作假。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1年6月1日起实施。《上海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暂行办法》(沪劳保发36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办法

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办法

第一条 为开展因工负伤、患职业病和疾病、非因工负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维护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和因工负伤、患职业病和疾病、非因工负伤需要做劳动能力鉴定的各类人员。

第三条 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市鉴定中心)是劳动能力鉴定的专职机构。

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技术性鉴定结论。

第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它受同级人民政府领导,由同级劳动保障、卫生、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共五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第五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颁布的有关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法规、规章和标准,并根据法规、规章和标准修订、补充本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办法和标准;

(二)指导、检查、协调、督促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的工作;

(三)受理申请人对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市鉴定中心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鉴定申请。

(四)受理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呈报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第六条 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的职责分工如下:

(一)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本地区除为办理社会保障手续要求以外因工负伤、因病和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

(二)市鉴定中心受理本市职业病和为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等要求作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

(三)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应当及时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呈报本地区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鉴定。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本单位因工负伤、职业病、非因工负伤和因病致残人员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用人单位不提出申请的,个人也可以按本办法的规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没有单位的,个人可以按本办法的规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第八条 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上海市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表》或《上海市因工负伤或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表》(以下简称《鉴定表》)并按规定提供如下材料:

(一)申请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的,提供有关部门对该工伤事故的批复和工伤认定意见;

(二)申请因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的,提供职业病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职业病诊断结论;

(三)申请因精神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的,提供在各级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挂号卡》复印件。

第九条 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距规定的提前退休年龄一年之内或大于提前退休最低年限,且符合养老保险规定的缴费年限;

(二)因病连续停止工作满1年;

患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难治性情感障碍者,还需提供5年以上(含5年)确诊病史;患器质性精神障碍者,还需提供2年以上(含2年)确诊病史。

第十条 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受理鉴定申请后,应当安排被鉴定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作医疗检查(另有规定的除外),并核对被鉴定人身份。

第十一条 指定的医疗机构应当组织有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检查,并将职工主要病情填入《鉴定表》,由检查医师签名,门诊办公室或者医务科盖章。

第十二条 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应当聘请不少于十人的医疗专家组成劳动能力状况技术鉴定组。劳动能力状况技术鉴定组应根据医疗检查结果、原始病史及相关资料,在面见被鉴定人的基础上,依据鉴定标准进行集体讨论,作出技术鉴定意见。

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审核技术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出具《鉴定结论书》,通知申请人办理签收手续。

第十三条 鉴定结论一般应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

第十四条 申请人对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自收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鉴定程序作出鉴定结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因伤情病情变化,被鉴定人或待遇支付单位可再次按本办法提出劳动能力鉴定书面申请。再次提出申请的时间必须距上次作出鉴定结论日期6个月及以上,但特殊情况除外。

第十六条 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患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预付,如经鉴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鉴定费用由申请方负担。重新鉴定结论与鉴定结论不相符,鉴定费用由原鉴定机构负担。

因伤情病情变化要求再次申请鉴定所需的费用,由申请方负担。

第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当按规定收取鉴定费。劳动能力鉴定的收费标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市财政局和物价局核定。

第十八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劳动能力鉴定业务交流和开展其他业务活动的经费,可以从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鉴定中心每年收取的鉴定费总额中提取。

第十九条 个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单位安排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处理。

第二十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法规、规章、标准,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严禁以权谋私,弄虚作假。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1年6月1日起实施。《上海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暂行办法》(沪劳保发[94]36号)同时废止。

发布日期:2001年05月24日 实施日期:2001年06月01日(地方法规)

第三篇:劳动能力鉴定

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

二、中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职能

三、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

四、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含确认)业务的主体

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业务受鉴人需提供的资料

六、劳动能力鉴定(含确认)业务受理机构

七、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出文时间及领取方法

八、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九、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标准

十、中山市定点劳动能力医疗鉴定机构

十一、中山市劳动能力医疗鉴定收费标准

十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争议的处理

十三、广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联系地址和电话

十四、如何确认工伤医疗终结期和确认医疗终结期的有关规定

十五、如何确认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期

十六、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的分级

十七、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分级

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

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二、中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职能

(1)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鉴定;(2)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鉴定;

(3)医疗终结期和停工留薪期的确认;(4)医疗终结后仍需治疗的确认;

(5)辅助器具安装、维修、更换的确认;(6)康复对象和康复期确认;(7)工伤复发的确认;

(8)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9)法院、仲裁院委托的劳动能力鉴定。

三、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

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医疗终结期满(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所以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符合以下条件:一是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时间上看,就是指工留薪期已满;二是职工经治疗后,发现确实是因工作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三是工伤职工的残疾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并且伤残程度已经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

四、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含确认)业务的主体

有权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含确认)确认业务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

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业务受鉴人需提供的资料

(1)中山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业务申请表(到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领取并填写)。(2)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3)疾病诊断证明书复印件。(4)身份证复印件。

(5)有关急诊、门诊就医原始记录复印件。(6)出院小结(或称出院记录)复印件。(7)凡手术者需提交手术记录复印件。

(8)各项必要检查报告的复印件,其中影像检查还需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例如:A.伤者骨折内固定术后必须提交内固定X光片及报告。B.伤者骨折需提交X光片及报告。C.伤者腰椎间盘突出的需提交CT片及报告。

(9)3R彩照。-size:12px;color:black;font-family:simsun;mso-bidi-font-size:10.5pt;mso-font-kerning:0pt;">1/3以上或截肢;关节位伤后有明显疤痕挛缩或大面积烧伤;面部伤后有色素沉着或疤痕等影响美观;指腹皮肤缺损或植皮,影响感觉;虎口有疤痕者需叉开虎口照3R彩照。3R彩照需要照到上半身和受伤部位)。

(10)凡是在市外就医需提交住院病历(包括手术记录及出院小结)复印件。

(11)同一器官不同时间受伤的,伤者需书面说明最近一次申报受伤时间及部位,并且单位要注明情况属实并盖公章。

(12)根据鉴定情况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六、劳动能力鉴定(含确认)业务受理机构

由受理工伤申请所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接受劳动能力鉴定业务申请。

七、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出文时间及领取方法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

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在有效的期限内(90天)到递交申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签收。

八、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目前,使用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zcfg_content.jsp?ID=992)

九、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标准

根据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执行。

十、中山市定点劳动能力医疗鉴定机构

中山市中医院、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小榄陈星海医院、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鉴定)、中山市奥理德眼科医院(眼科鉴定)、中山市同方(工伤)康复医院。

十一、中山市劳动能力医疗鉴定收费标准

初次鉴定:320元,复查鉴定:380元

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初次鉴定所需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初次鉴定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初次鉴定所需费用由申请人支付。复查鉴定所需费用由申请人支付。

十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争议的处理

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或者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也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十三、广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联系地址和电话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88号 电话:020-83352256

十四、如何确认工伤医疗终结期和确认医疗终结期的有关规定

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医疗终结期的确认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医疗终结期需要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批准。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医疗终结期的标准执行《广东省职工外伤、职业病医疗终结鉴定标准(2006年)》。

十五、如何确认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期

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终结期确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十六、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的分级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十七、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分级

分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两个级别。

第四篇: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人事

劳动鉴定工作程序

1、申请

职工因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要求提请区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的,须由本人填写区劳动鉴定委员会统一印制的书面申请(一式二份),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近两年来的病历和病情诊断证明材料,递交所在单位。

2、受理

(1)、单位在收到职工的书面申请后,对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和原省劳动局、省卫生厅、省人事局、省总工会苏劳险[1988]27号文件进行初审,认为基本符合条件的,由单位劳动鉴定组织填写统一印制的《江苏省职工因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审批表》(一式三份),在填写该表时,应将申报鉴定的主要病情种类填写清楚,以便医院有的放矢进行病情技术鉴定。

(2)、单位劳动鉴定组织指定专人将申报人的书面申请书、鉴定审批表、原始病历、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整理好装入区劳动鉴定委员会统一印制的鉴定材料袋,送主管局劳动鉴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送区人事局)审核盖章后,由主管局集中报区劳动鉴定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保险福利科)。

职工工伤的确定,应先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保险福利科确认工伤,签署意见并盖章。

(3)、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办事机构根据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统一编号,出具《伤、病情技术鉴定介绍信》,由单位持介绍信和鉴定材料袋及时送交指定医院预约,由医院医务科出具《伤、病情技术鉴定通知书》。单位将医院出具的《伤、病情技术鉴定通知书》,在规定的鉴定日期前及时交本人。

3、伤、病情技术鉴定

(1)职工携《伤、病情技术鉴定通知书》和身份证,按规定的日期及有关事项去医院医务科接受指定医师的诊断鉴定。鉴定材料袋留在医院医务科。诊断所必要的检查费用,先由职工本人垫付,单位按原规定的医疗费用报销范围报销。

(2)医院应根据职工的病情,进行认真的检查,结合原始病历情况,对照鉴定标准,做出客观、公正的病情技术鉴定意见(该意见不须向职工公布),并在《江苏省职工因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签名,交医院医务科,经医院医务科审核盖章后,由区劳动鉴定委员会统一取回。

4、审查

(1)劳动能力鉴定由区劳动鉴定委员会所属办公室成员根据体检记录及技术鉴定证明,按有关法规、鉴定标准进行对照,做出伤残等级的初步鉴定结论递交区劳动鉴定委员会。

(2)区劳动鉴定委员会成员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法规和鉴定标准,对照鉴定医院的病情技术鉴定意见及办公室提出的初步鉴定结论,审查上报鉴定的所有材料,综合考虑职工的病情、病休时间、工种、年

龄等因素,集体讨论,作出劳动鉴定的最后结论。未经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介绍信,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一律无效。劳动鉴定会议一般每年一次(医疗期鉴定除外)。

5、批准

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江苏省职工因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审批表》上签署结论意见,并加盖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公章,《江苏省职工因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审批表》一份交单位存入职工档案,一份留主管局备查,一份由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存档。

6、办理

区劳动鉴定委员会在作出最后结论意见审批后的10天内将审批意见告知主管部门并返回所有上报的鉴定材料。主管部门接到返回材料后应及时通知单位,单位根据区劳动鉴定委员会的审批意见告知职工本人,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一般应在1个月内及时办理完有关手续。因工、因病劳动鉴定的结论意见,具有法律效力。单位和被鉴定的职工对劳动鉴定意见如有疑义,可在告知劳动鉴定结论意见后的十五天以内可逐级向无锡市、江苏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区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鉴定结论意见自批准之日起六十天以内有效。

第五篇: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1、提出申请

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劳动能力鉴定。企业不提出申请的,职工及其亲属可以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不得拒绝。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交的材料不因申请主体不同而有所区别。

应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工伤诊断证明,以及医院记载的有关负伤职工的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等资料(包括有关的放射材料)。

2、进行审查: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劳动鉴定的日常工作。劳动鉴定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劳动鉴定申报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1)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劳动鉴定的内容;

(2)申请的劳动鉴定是否属于本鉴定委员会受理;

(3)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

对申请书不明确,有关材料不齐备的,应指导申请人予以补充,鉴定材料《劳动能力鉴定》。

3、鉴定程序: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查决定受理的申请,可以根据鉴定情况,选择以下程序:

(1)将申请书及报送材料分类、分科整理、登记;

(2)通知用人单位和被鉴定人有关鉴定事宜。(如:鉴定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并组织协调鉴定工作;

(3)指定劳动鉴定医院、聘用劳动鉴定专家组成技术鉴定组;

(4)劳动鉴定医院指定合格的医生根据被鉴定人受伤的部位或病情进行检查,写出诊断报告;鉴定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及材料进行技术鉴定并写出鉴定意见;

(5)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4、鉴定回避: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及劳动鉴定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及被鉴定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1)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被鉴定人的近-亲属;

(2)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位有利害关系的;

(3)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位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出鉴定结论的。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回避由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决定;劳动鉴定专家的回避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决定。

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及办公室负责人对回避申请应七日内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通知用人单位和被鉴定人。

5、鉴定结论

(1)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2)用人单位或被鉴定人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的最终结论由省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

(3)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经作出的鉴定结论,发现确有错误,需重新鉴定的,应提交鉴定委员会决定是否重新鉴定。决定重新鉴定的,由鉴定委员会决定撤销原鉴定结论。鉴定决定书由鉴定委员会主任署名,加盖鉴定委员会印章。鉴定委员会宣布原鉴定结论无效后,应从宣布无效之日起七日内另行组成专家组重新进行鉴定,新鉴定结论自专家组组成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作出后,应按规定送达,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盖章。

下载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能力鉴定

    申办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2)工伤认定书或单位委托函;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办理程序: (1)企业、职工或工会组织提出申请;(2)劳动行政部门......

    上海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暂行办法(共5篇)

    【发布单位】80903 【发布文号】沪劳保发[94]36号 【发布日期】1994-07-15 【生效日期】1994-07-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职......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具申请人:工伤职工措地,女,现年48岁,系那曲地区客运发达公司在职职工。因2013年6月28日在上班的劳动中不幸被车子撞伤,经武警西藏总队医院诊断为:(1)、腰5/骶1、要......

    2014版劳动能力鉴定

    2014版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1 (2015-02-18 14:32:13) 转载▼GB/T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Standard for identify work abilit......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的写法如下: 病、伤、职工医疗终结后确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由职工提出申请,企业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经企业劳动鉴定机构......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范本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申请人:高某某,男,1987年某某月某某日出生,汉族,现住章丘市绣惠镇某某村,山东某某某某有限公司职工。电话: 请求事项 请求依法对申请人在2010年某某月某某日的受......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一、申请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以下简称申请人),通过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书面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领......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一)、必送材料: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2、被鉴定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工伤认定书(工伤鉴定的);4、前次鉴定结论复印件(非首次鉴定的);5、有关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