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危机下的五大创业机遇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面的动荡。
随着全球新一波金融危机的到来,很多中小企业都很难逃过这一劫。订单减少,大批裁员,纷纷倒闭。但是在别人怀疑时,你行动了,别人行动时,你赚钱了,别人赚钱时,你就创业成功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涌现出一批新的更具眼光的企业家,在危机时刻崛起。
思想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所以命运并不是注定的,很多时候,命运是操纵在自己手里的。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能否改变命运,就要看自己能否抓住机遇。
机遇一: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些和金融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企业资金捉襟见肘。“现金为王!先把欠账收回来!”“催债师”,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小行业,被陷于三角债中的老板们“委以重任”,成为他们在金融漩涡中挣扎的救命稻草。
机遇二:
绝大部分人在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时还会选择更加优惠的购物方式:网购。由于网店没有实体店面,而且在员工工资方面可以节省不少开销,从而同样的产品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出售。马云就在金融危机中嗅到机遇,追加淘宝五十亿投资!
机遇三:
金融危机给零售企业带来了并购的机会,这意味着零售企业将面临大的洗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给了中国零售企业做大的机会。但同样令人担忧的是,金融危机也会令那些积极参与并购的企业陷入资金陷阱,而如果企业自身资本不够强大的话,并购非但无助于企业发展,反而有可能成为断送其命运的阿喀琉斯之踵。
机遇四:
金融危机以来,能源价格上涨的局面已经终止,现在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下探,中国经济如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世界经济脱钩,保持旺盛增长,就能享受到内需强劲、成本价格走低的良好环境。汽车的需求也会逐渐上升。
机遇五: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有更多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给中国承接外包业务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因此,中国企业应当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同时,积极主动寻找以服务外包为重点的国际产业转移新机遇。
第二篇:金融危机下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范文)
金融危机下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对农民工的需求数量大幅降低,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批农民工提前集中返乡。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是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的头等大事。为积极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30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丁一系列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鉴于此,笔者就金融危机下,金融如何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完善体制机制,营造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建立政府考核机制,发挥政府组织保障作用
一方面,按照“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推动、农民参与、多方互动”的要求,建立政府“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考核机制。考核指标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是否按规定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信贷激励机制,当年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信贷投入情况、经营或社会效益情况等”。另一方面将金融机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发放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原则上金融机构当年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贷款增长比例不应低于农业贷款增长比例,以培育出更多符合承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的借贷主体。
(二)建立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风险担保基金
按照“担保基金十政府农业机构+就业创业贷款”的运作模式。建立“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担保基金.由政府涉农主管机构设立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担保中心,担保中心将担保基金专户储存于同级财政部门指定的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实现封闭运行,专项用于风险补偿,并每年按“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增量的适当比例增补担保基金。
(三)建立与“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直接挂钩财政优惠和财政贴息到户制度
一是建立财政贴息到户制度。积极整合扶贫、新农村建设、中央财政奖补等项目资金,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小额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比照国开办发[2005]60号文件“奖补资金推进小额贷款到户试点”的相关精神,落实有关贴息政策要求,如对按期还款的农户给予50%的贷款贴息,贴息资金可直接拨补给得贷款的农户,也可核补给贷款发放机构。二是落实呆坏账核销减免政策。对金融机构由于发放“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所形成的呆坏账,要按照《金融机构呆坏账核销管理办法》及财金[2009]12号文件等有关规定及时给予核销认定。同时根据财金[2009]13号文件规定,各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贷款可自主进行贷款重组和贷款本息减免,由此形成的损失可按有关规定进行税前扣除。三是落实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税收优惠和规费减免政策,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四)建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信贷需求申诉制度
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各金融机构要尽最大努力给予满足;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要认真受理返乡农民工信贷需求申诉,对确有资金需求又符合贷款条件的,要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解决。
(五)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政银农信息沟通机制,搭建政银农沟通平台,通过举办银农洽谈会、涉农产品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联席会等多种形式构建资金供需双方信息沟通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投放力度。
二、落实信贷政策,最大限度满足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融资需求
(一)积极施行特色信贷“窗口指导”
人民银行各级机构要认真落实中央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及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支农贷款对象,拓宽支农贷款范围,将支农再贷款向农业贷款占比大、外出务工多的地区倾斜,为返乡农民工量身订制“农民创业贷款”、“返乡创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改进县域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针对外出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初期资金需求额度小、时间急的特点,积极改造授信业务流程,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放贷手续,开展转授权、特别授权或权限弹性管理,提高信贷工作效率。引导和组织开展支持“三农”、就业和创业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督促金融机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形成特色化的区域信贷“窗口指导”服务。
(二)切实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各金融机构要拓宽下岗再就业贷款的支持范围,积极与劳动、财政部门互动,将支持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返乡农民工,对返乡农民工进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并进行了就业和失业登记的,比照国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规定,可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并按规定享受贴息,相关贴息资金专项解决;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人员数量和经营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贷款规模,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期限以上劳动合同,缴纳了养老保险,符合有关规定和条件的,可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一是创新信用评级管理。建立符合农民工就业创业业务特点的贷款信用评级、风险控制制度,设置有别于其它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标准和条件。二是创新授信管理。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在小额农贷等支农信贷支持范围内的,就其贷款额度进行创新性界定。对以家庭自身劳动力为主,从事小规模种养业的农户授信额度一般可确定在5万元以内;对农村产业大户和民营经济户授信额度可确定在10万元以内。超过授信标准的,可采取联保、抵押质押、担保贷款方式,提供套餐服务。三是创新信贷品种。积极开办农民住房、农户宅基地、水域滩涂、林业产权、果园、有偿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地上收益权、林权、渔权、矿业权等各类动产和不动产的抵质押贷款,扩大农民工贷款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办农民工返乡创业信贷的延伸品种。
(四)加强与保险业的信贷合作
将商业保险引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业务,积极推动保险机构提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用贷款保险”,分担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风险,有条件的县市可由财政对贷款农民工或金融机构给予定额保险补助。对实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信贷”,积极推行涉农龙头企业按比例分摊一定保险费用的做法,并逐步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将部分受灾农产财政补贴转为生产自救性的保险补贴。
三、改进金融服务,提升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服务功能和水平
(一)积极支持农村新型融资机构加快发展
支持和推动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加快发展,支持地区性中小银行发展,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培育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竞争性金融市场格局。
(二)倾力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
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各金融机构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资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改进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的业务管理。对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指定设立工资保证金专户或要求在指定账户中预留工资保证金的,要积极予以配合。组织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银行卡服务,拓展银行卡服务领域。支持城乡支付结算创新,积极探索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受农民工欢迎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方便农民工现金和非现金支付。
(三)不断完善征信管理和服务
劳动保障、农村工作办等有关部门要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失业登记、劳动技能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信息数据库,与个人征信系统接轨,实现信息共享,便利就业创业信息提供,便利贷款信息采集。
(四)宣传推广电子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
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金融咨询业务,帮助创业农民工用活存量资产,减少闲置资产占用,降低财务费用。
四、强化激励约束,调动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一)实行信贷投入奖励制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善信贷投入奖励制度,将金融机构发放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贷款纳入信贷投入奖励范围。
(二)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由涉农主管部门会同劳动保障、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制定相关考核办法,组织对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于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部门和金融机构采取必要的行政、经济管理措施。
第三篇:信用社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及机遇
金融危机下,信用社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一系列的破产案件犹如塔米若纸牌一样一一上演,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由此愈演愈烈。走在金融危机边缘的信用社,无疑也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打了一个寒寒的冷颤。
面对2009年国家宽松型的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指导思想,以及推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信用社也处在一个金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如何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我们2009年的当务之急。
新的农村经济形势。
在过去,每逢年末,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会带回大量的资金用于存放在信用社或者归还贷款利息。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农民工没有带回象以往那样大额的资金,我们的存款也大大缩水,再加之5.12大地震,居民取出资金用于维修房屋等,我们的存款更是雪上加霜。至于贷款利息的清收也如同存款一样遭遇到了金融的寒冬。
面对存贷款利息一降再降,存款减少贷款难收这样尴尬的局面,信用社应该何去何从如何下手呢?
我认为任何危机都有它的突破点,特别是在中国的农村。国家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从未停止过。各种补贴更是从未断过,粮食直补,生猪补贴,危房加固等等,这部份钱对一些经济较紧张的农户来说是需马上取出用于适处的;但对于另一些经济较宽裕的农民来说,这是一部份闲散的资金。也许他们会盲目的取出用于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或者用于其他不必要的消费,这时我们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就需以我们的真诚和热情来做好解释工作,让农民将这部份钱以定期或者活期的形式存在信用社,告诉他们在经济不稳定的时期,银行利息虽然低,但是是无风险的报酬;对于一些想留在农村发展畜牧业养殖业以及修建房屋的农民工,我们可以在详细调查过后,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向他们发放小额贷款,综观这一条思路,其实它本身就是“服务三农”的最好实践。
新的农村业务发展。
以往信用社的业务比较单一,收入来源主要是贷款利息,面对不可抵挡的金融危机以及高速发展的农村,我们必须拓展我们的中间业务,强化我们自身的业务能力。这对于本身基础比较低,业务还不健全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当然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随着sc6000成功上线,我们可以在当前形式下,大力开展汇兑业务并与保险公司,理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保险、理财、汇兑业务,为在农村发展的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和理财业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农村的中小型企业和一些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代收代售代发业务。我们可以为供水供气供电等公司代收居民需缴纳的各种款项,也可以代理各种企业发放工资这样一种业务,还可以代理其他金融机构销售各种收益较稳定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这样一来,我们即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将每年高额的存款利息转嫁出去,还能从中获得中间业务手续费。这样一来我们就充分利用了财务管理学中的财务杠杆经营模式将负债经营作到利益最大化。
新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农村一直处在信用社寡头垄断的情况下,再加之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我们工作人员又长期处在有利条件下,形成了很多不好作风。比如态度差,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这些都是群众抱怨的现象。如今面对农行,邮政储蓄……这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又该如何在留住原有客户群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客户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从自身做起。提高我们自己的文化修养,以专业从业人员的身份来要求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耐心包容的态度来接受我们客户的不足,以专业专注的态度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帮助,这同样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其次,我们还要大力的拓展我们业务。因为业务才是我们发展的硬件,态度再好,没有有效的业务能力,不能为群众提供方便,这也是不能挽留客户的缺陷,也势必在残忍的竞争中淘汰。
最后,我们要搞好市场营销。将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新业务,我们“服务三农计划”大力的有效的广泛的推销出去,让客户知道我们的优点,我们的方便之处,我想在这样一种有利的自我营销之下,我们信用社的社会影响力会大大增加,新客户会越来越多,老客户会加倍信任我们,随之当然的就是我们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有利地势。
金融危机是机遇还是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去把握这个度,我想在拥有广泛群众基础,政府大力鼓励的有利条件下,再加之我们自身不断的发展更新,那我们的信合事业定能在金融危机这场大浪淘沙中,崭露头角。
第四篇:金融危机下的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帐户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帐户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GDP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对外贸易大幅下降。长久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目前对外贸易下降而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形下,势必导致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例如在广东、浙江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3.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就业。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就业减少,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2008年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4.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据4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CPI和PPI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为负。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代表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的CPI和PPI数据持续为负,应被视作是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
从以上对欧美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正遭遇一场寒冬:投资锐减、股市低迷、失业率上升等等。要有效遏制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各国彼此合作,共同努力。
中国的泡沫
目前房价及股指呈现虚假高昂,是被金融炒家“炒”起来的。虚拟经济指数的高涨,绝对不是经济繁荣的标志,恰恰是由于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不景气所造成。高房价以及股市高指数背后其实都映现着金融炒作: 目前新建房空置率极高,有数字据说高达一半以上。其实,所谓亿万“地王”的出现正是经济泡沫化的表征之一。因为某些上市企业从股市圈到的巨额资金,除了炒地皮和囤积土地保值升值以外,已找不到更好的投资盈利项目。当今中国股市纯粹是内外大庄家的提款机。股指高昂背后映现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高度不景气,银行及企业均有大量闲置资金通过庄家进入股市圈钱博弈。中国股市没有退市机制,再烂而不盈利的产业和股票,只要有大户坐庄,照样可以圈到钱。
2.基本生产资料要素以及消费物价,近年以来节节攀高。
一些中国经济学人也跟着美国人大谈特谈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问题。殊不知,洋鬼所谓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以外币为单位以及国外物价为参照下,中国的货币单位(所谓购买力平价)以及物价普遍被低估了。
换句话说,从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现在不仅币值太低,而且是物价太低了,二者应当同步高涨上去(实际二者也具有必然的联动关系)。这些盲目跟着洋人喊的国内经济学人,一面在高叫国内发生“通货膨胀”,一面又在鼓吹人民币应尽快升值,也就是说让被人民币估值的全部中国物价对国外货币同步高幅度升值——这些天真的中国经济学人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什么吗?中国经济泡沫迄今维持不破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体系仍呈半封闭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物价与国际不接轨,多种经济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否则,金融风暴随时将在一瞬间,由于国际金融动荡而突发传递到中国。
人民币升值
长远看,汇率上升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均衡发展。今年政策的重头戏是要“调结构”,一年多前,美国经济衰退之所以对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增长模式。2007年我国GDP增速中出口带动部分达2%—3%(从GDP恒等式来看,尚未考虑出口的乘数效应),到2009年就变成-3.9%,落差如此之大使得我国经济非常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对出口的依赖过高。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手段降低对外需的依赖,人民币升值也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方式。此外,正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20%多的升值,促使许多企业从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到内陆地区,带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内陆地区出现追赶沿海的现象,解决了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同时,内陆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因此内陆地区或者说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增快,有利于提振我国整体的消费增长。同时这几年当中,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较低端的消费杂项产品,包括鞋子衣服占比明显下降,而较高端的像电子设备、运输设备这类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占比也明显提高。这也显示包括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内的政策促使我们出口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
经济泡沫可能破裂中国的几个支柱性产业,轻工制造业的出口、汽车业、房地产业。可以说这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如果人民币升值,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制造业。当制造业疲软和低迷时,其相关的其他产业彩票厥艿搅跋欤耸钡氖б德时厝簧仙鞘形薹ㄕ业焦ぷ鳎
罅康呐┟窆ぞ突岱迪绱祷虼邮缕渌墓ぷ鳎隹谑找娴募跎倩岽蟠蟮亟档凸液偷胤降乃笆眨佣跋煺府的投资和相应的社会福利。
当然有很多人都在喊加大内需,但内需的拉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支出占据了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人们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势必减少。其次,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公平化,那些消费能力巨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和企业承担了社会绝大部分税收,这无形中缩小了社会中低层次的消费能力。
内需没有一个强劲的拉升,人民币一旦升值,出口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不具有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低端制造业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一旦减少,而内需又无法消化出口的剩余,大量的企业就会遭遇财务危机,从而停止经营。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率的增加,随着失业率的攀升,“啃老一族”的后继收入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房屋的贷款将会成为部分人群的巨大负担,当这种失业再次蔓延的时候,违约还款的事件就会逐渐增加,这就是美国的房贷危机。
再看房价,对于中国经济现状来说,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通货膨胀形势正日趋严峻。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对遏制通货膨胀是有好处的。但是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加剧开发商和投机者炒房进一步推高房价,酿造更大的房地产泡沫。同时,房地产泡沫和投机活动将进一步加剧社会财富分化,普通人财富被房地产商和银行、投机者掠夺。
只有在解决了房地产泡沫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才是安全的。否则,人民币升值可能加剧房地产泡沫扩大,一旦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陷入困境,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灾难。
城市居民资产会缩水中国很多城市居民只知道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将会受到影响,却不知道,热钱流进中国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热钱流入,一是推高资产泡沫,和当年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一样,人民币升值对整体中国股市的影响将取决于升值的速度。如果升值是在数月或数年里逐步进行的,那可能会吸引大量投机性“热钱”流入中国,推高国内资产价格,包括股价和房价。相比之下,突然和一次性升值,可能会被视为中国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证据,从而冷却国内的股价和房价。
二是输入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在国内的大幅贬值。出口受到影响,社会就业出现问题,社会购买力的困窘直接影响中国的内需。城市居民应妥善安排个人财富,配置良好资产。重要的是,要打通中国中小投资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
开头
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冲击和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的面前,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说,依然保持了相当好的一
个增长势头,尽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慢的趋势,今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一季度、二季度到三季度,增长有所下滑,比如一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10.6%,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10.1%,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9%,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经济跟全球经济增长一样都在放慢,但是,在全球经济明显放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平均或者累计依然保持了接近10%的增长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一个层面,在货币政策方面,前面一段时间已屡次调低利率,表明货币调控的方向已由原来的从紧,变为现在的适当松动。我们仍要高度关注物价变化,继续努力防控通货膨胀,但是有必要适当地松动总量控制,这方面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应积极予以配合,适度实施扩张。
第二个层面,从财政政策的侧重点看,当前应在原来稳健框架之下优化结构的着力点上,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增加有效供给的作用,从综合支撑效应上优化经济运行现状,避免“硬着陆”,并有助于增加企业层面的效益水平和增强总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具体看来,从2008 年开始,财政已带动其他资金陆续投入灾后重建,几年内将有万亿元规模的基础设施等投资,并已在近期作出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举措以阻止或减轻出口企业的颓势,同时在涉及基本民生的各项事业中继续积极投入,为社会成员消解“后顾之忧”,改善心理预期,增加消费方面的有效需求。比如,在保障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在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房地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这些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体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一,要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进一步投入财政可用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持和农业产业化有关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当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直补力度。第二,财政要把优化结构的支出重点放在贯彻国家区域战略方面,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事项的落实。第三,在民众所关心的一系列基本民生方面,财政要通过支出安排加以提升,进而增强民众的信心和满意度。这包括: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如从2007
年开始实行从农村到城市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在医疗基本保障方面,把可用的资金用于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基本住房保障方面,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政策的着力点已经有进步,把原来比较模糊的经济适用房概念淡化,而明确地把财政资金重点放在廉租房建设上。此外,还包括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支持。第四,财政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这也体现为一个战略性的选择,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在这方面紧抓不放,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包括支持十多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走创新型国家之路。
第三个层面,应该适当考虑结构性的税收调整。前不久,配合着货币政策的动作,利息税已暂停征收。另外,很有希望的是,随着整个经济热度上升问题不再成为一个压力,我们有机会把增值税转型推到全国,而不再限于东北地区和中部的二十几个工业城市。在优化企业所得税制方面,应该抓紧细化实施细则,有所区别地对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的经济行为和研发活动,给予所得税优惠的支持。还应该看到,我们将有更好的机会推出资源税的较大调整,虽然看起来这是对初级资源产品增加税负而会抬高其产品价格的举措,但是对于发展方式转变和引导各类主体更珍惜地使用资源,更积极地开发节约使用资源的工艺、技术和项目,是一项必须要做的重要税制改革。
第五篇: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金融危机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
4.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1998年5月,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股市陷入危机,卢布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综合反映 ,被称为“俄罗斯综合症”。从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财政税收减少。但究其根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长期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健全,外债结构不合理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5.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1月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宣布该州因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欠联邦政府的154亿美元的债务。这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6%左右,巴西政府债券价格也暴跌44%,雷亚尔持续走弱,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下挫,股市接连下跌。“桑巴旋风”迅即向亚洲、欧洲及北美吹开,直接冲击了拉美国家,欧洲、亚洲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巴西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其内部原因则是公共债务和公共赤字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典型的金融危机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染性;(2)突然性;(3)破坏性;(4)频繁性。总的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的趋向来看,金融体系内部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宏观经济结构失调,僵硬的汇率制度,脆弱的金融体系,不合理的外债结构往往成为酝酿金融危机的土壤,也是导致这几次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