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铁石村农业经济转型的调查报告
关于铁石村农业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农村传统农业经济方式也朝现代化科技农业方向发展,在这种时代潮流下,铁石村由村干部带头,客观的根据铁石村当地的自然状况,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现代化农业产业。
【关键词】:新科学技术传统农业科技农业铁石村
一、村情综述
1.人文环境概况
铁石村村史悠久,民风淳朴,全村只有一个姓,村里之间都很友善团结,全村上下都有水泥路连接。全村共有人口1532人,其中有2/5的成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在家工作或直接从事农业产业活动。
2.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铁石村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域,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常年雨水充足,四季分明,适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当地的主要传统农业经济作物是水稻,一年两熟,同时也种植脐橙,西瓜等副农业经济作物。
二、农业经济转型的原因
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传统农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以前村里基本都是在镇上周围务工,或直接在家从事农业活动。相对其他农作物来说,水稻作为铁石村传统农业经济作物,由于以前农业设备的落后,全村基本都是以解放初期的方式来种植水稻,靠牛犁田,人工插秧,人工施肥,人工收割,这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由于近年来劳动力的不足,村里大量的田地被逐步荒废,长满杂草,随着这种状况的深入,村里以前的良田都将变为废田。这种严峻的情形下,铁石村村委会的干部大胆思改,积极响应现代化科技农业的潮流,根据铁石村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现代化农业产业。
三、农业经济转型的基本策略
1.主要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水稻作为铁石村的传统主要农业经济作物,由于这几年铁石村大量人口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的相对不足,用传统的水稻收种方式已经不大满足现今的实际情况,为此,铁石村的村委干部经过慎重考虑,做通相关村民的思想工作,作出了相应的策略:村里成片的水稻种植田由几户劳动力充足的村民承包,由他们统一购买现代化水稻收割设备,运用现代化科学
技术,集中种植、管理,而那些水稻田的原始使用者则每年到村委领取一定的补助。这一举措大大的缓解了村里劳动力不足的劣势,由少量的劳动力达到甚至超出了以往在传统方式下种植的水稻年产量。不仅让留在村里的劳动力发挥出最大的劳作价值,而且一些劳动力不足的村民也获取了一定的利益,最重要是保证了村里大量优质的水稻田不会因为劳动力的不足而逐渐被荒废。
2.特色农作物的现代化种植
由于铁石村所属的信丰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处于南方丘陵地带,亚热带气候,保证了全年雨水充足,适合种植各类脐橙,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因此,铁石村村委会制定出相应的决策:借助信丰县是“中国脐橙之乡”这块金字招牌,铁石村由村委牵头,大力发展脐橙产业,规范科学的种植,现代化管理,大量种植信丰特有的脐橙品种朋娜、细贺尔。脐橙的种植,充分利用了铁石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利用“信丰脐橙”的品牌效应资源,在发展水稻的前提下,合理科学的开发村属的丘陵小山,每年为村民带了相当一部分收入。
3.现代化棚栽技术的推广
棚栽作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重要一项,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所以必然成为了铁石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一步。村委会对村里一些荒废的旱田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合理的整合出一大片地势平坦的土地。引入现代化棚栽技术根据铁石村的气候条件,大量的种植大棚西瓜,通过科学的人工授粉,嫁接技术,对以普通西瓜品种进行科学改良,大棚适宜的环境,使得村里每年可以收获大量的高产量、高品质的大棚西瓜,给村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棚栽技术的运用也是对村里荒废的大片土地的二次利用,充分利用了铁石村的土地资源,对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好的榜样。
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原则。编制农业发展规划,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分析我村的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目标和措施,使规划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实用性。
二是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规划要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既要考虑全局,又要突出有明显区域优势、国内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大的拳头产品,以提高我村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系统性原则。农业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规划期限长,既要考虑到近期利益,又要考虑到中长期利益,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在立足于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国内市场;要瞄准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内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
五是发挥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六是产业整体开发原则。发展农业产业,要着眼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立足开发整个产业,打造名牌品牌产品,构建优势的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
效益。
七是以质取胜原则。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大力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优势农产品内在品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是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开展农业发展规划,使规划的目标落实到实处,必须首先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加强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企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篇:“村转居”转型社区老人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村转居”转型社区独居老人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引言:随着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都市的城乡结合部、郊区的农村逐步被纳入城市范围,“村转居”新型社区越来越多,然而“村转居”的转变并不仅仅是楼房的拔地而起、村委班子改改名字、农民转换户籍了事。它是一系列的惠民之举、务实之举,转型后社区各项的管理工作必须要跟上,因为转型社区中人们在很多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如:生活方式、养老方式等,尤其是当今的热点:老年养老对于转型社区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转型社区有着其特殊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所以在社区内渐渐的出现了一群类似于又不同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群体——“独居老人”,他们的养老方式也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
那么“村转居”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到底如何呢?我们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分队深入合肥市新站区磨店乡文忠苑社区进行了实地蹲点调查。据了解:文忠苑工作站是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合肥市职教基地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村改居”社区,其前身由原瓦庙、关井两个社居委合并组成。工作站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包括周边院校),其中户籍人口2835人,是一个集工业、商贸、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随着医疗条件和经济的发展,该社区内的老人数量也在增加,而且这种新社区内出现了很多单独居住的老人,针对这样“村改居”后老人的养老问题,我们采用非结构式访谈和非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采访对象涵盖了社区的老年人及其子女、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设施、社区文化以及围绕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等,并以调查为依据进行了老年人亲情呵护的社工活动。以下是我们小组获得的有关资料,并且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以合肥市新站区磨店乡文忠苑社区为例
一 文忠苑小区老人基本情况
(一)老人基本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该小区已经入住了1700多位居民,共480户左右,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178位,占社区总人数的10.47%,80岁以上的有22位,占总人口的1.29 %,近40位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占60岁以上老人总数的22.47%。由于合肥建职教基地建设,政府采取按人口分房,多退、少补,也可以自己出钱购买的方式,将村民集中回迁到这里。因为是“村改居”社区,所以这里的居民失去了以前赖以生存的土地,现在基本上在周围的工厂上班或者在职教城开些小店做起私营业主,平时也是早出晚归,与老人相处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有条件好的家庭则选择了在市区买房子,所以就出现了老人单 独居住的情况。据老人们自己描述,一开始住进这样的小区也不是很习惯,因为小区面积没有以前农村社区大,所以他们以前的生活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经过四年的生活他们也渐渐的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回迁房补助、养老保险、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和一些党员和退休工人的工资。独居老人大多生活自理,有一半左右身体情况不是很好,有小部分丧偶老人。一旦年老患病家庭经济就非常拮据。老人们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非党员老人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低、参与度不高,而党员老人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高,参与度较高,对居委会的管理与服务的水平的评价普遍较高。
(二)社区老年人工作开展情况
1磨店社区组织成立社区工作站,建立健全以居委会书记为站长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领导班子。现每个工作站都已逐步开始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建立社区、村(居)二级 “2460”(24小时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在社会机构养老方面,磨店社区积极探索五保老人社会化服务之路,与合肥九久夕阳红老年护理中心合作,把敬老院提升为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养老服务中心,促进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善老年保障体系。一是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辖区60岁以上月人均收入不到360元的老人全部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特困、高龄低保老人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对农村五保老人实行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高龄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老人统一由合肥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又名磨店敬老院)集体供养,安排专人护理,每月给予一定的零花钱,让老人自由支配。三是落实了百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费,确保老人安度晚年,健康长寿。完善老年服务设施,强化老年服务队伍。2011年年底,磨店社区文忠苑工作站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有日常照料室、老年健身室、医疗保健室等,为辖区内约40名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提供服务。工作站成立两个队伍:专业护理照料队伍(约15人)和志愿者服务队伍(约100人),服务方式暂以免费为主,免费服务对象包括“三无”老人和与残疾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主要服务内容为帮老人打扫卫生、采买缴费、交谈读报、陪同锻炼等。社区依托职教城院校优势,充分利用学生志愿者,组成志愿者联盟,定期为“空巢老人”送去志愿服务,社区居委会还与孤寡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主动上门服务,重点解决老年人购物、洗涤、餐饮等生活中的困难。
规范服务管理,健全服务网络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文忠苑工作站探索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这一全新的居家养老模式。一是调查摸底,了解情况。文忠苑小区内有60岁以上老人178人,近40位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80岁以上22人,对这些老人工作站首先入户,掌握他们的生活、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二是分类登记,建立档案。首先建立健康档案,对有高血压、高血糖的高危老人确保定期给予检查。其次是建立服务档案,对不能自理的老人、孤寡老人、生活困难老人分类登记,根据记录,随时提供老人需要的帮助。通过建立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为老人服务。三是集中力量,按需服务。组织院校志愿者队伍、磨店卫生院、居委会等力量,分工合作。志愿者根据工作站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服务,学生志愿者负责定期为老人清扫房屋、整理家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为老人充值缴费、聊天读报,陪同康复健身;医生志愿者负责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社会力量支持老年事业。安徽宏升科技电缆有限公司与文忠苑工作站是社企共建合作单位,该公司也选择在新春之际,为文忠苑小区20名困难高龄老人送去节日的慰问,慰问物资约一万元。
社区工作人员借助职教基地所存在的优势,积极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校园文化进社区活动,多次在社区内举办大型文艺演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欢乐,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二 转型社区老年人生活的优势
在走访观察中,我们发现老人们对国家征地,以及由之而来的农民向市民角色的一系列生活转化是持肯定和满意态度的。这体现出转型社区老年人独有的生活优势。
(一)关系融洽,生活惬意。虽然现在老人们享受的是市民生活,但却不用遭受市民冷漠的困扰。因为文忠苑小区的市民原来多是一个村、一个生产大队的,都是老相识,出入相扶、邻里互照,没事就到一起聊聊天打发时间,关系融洽,生活倒也自在。
(二)经济独立,相处融洽。何爷爷表示,因为老人们一般都有低保费、党员补助费、失地补贴等方面的收入,所以一般不会要子女的钱,最多让子女用那钱帮自己安装一些家用电器。子女的负担轻了,自然对老人的态度就好了,更何况有事老人还可以照顾到子女家庭。高奶奶说,只要节俭点,每个月的收入是完全可以保证他们的生活的。
(三)独居空间,享受天伦。因为文忠苑是回迁房,所以按照政策老人和子女都有条件各自分到一套房子,这就形成了城市老人和子女生活的最佳居家距离,方便走动照顾又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减少了代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他 3 们有了自己自由的生活空间,独享天伦之乐。
(四)条件现代化,生活市民化。7月7日下午,我来到高奶奶和韩爷爷家,从他们的口中我了解到,以前种田辛苦而且力不能支,现在不用种田了,而且还有补贴。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随着生理方面的变化,处于人生的疾病高发期,已经不适合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耕作,社区转型后,无地可耕,自然转变劳动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发生了飞跃性变化,而且社区每年会组织党员出去旅游。并且在走访的八家独居家庭中,有四个家庭家用电器设备齐全,如:冰箱、洗衣机、液化气、空调、彩电、热水器等。只是家里如果有病人的条件就会差点,但总体上是满意的。
三 转型社区的养老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面临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化养老力量不足的双重问题。作为转型后的新社区当然也不例外,随社会的发展儿女的生活压力也渐渐变大,对老人的照顾也不是很多。虽然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关于养老的政策,但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也使得社会化养老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刚刚转型的社区来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日常的养老管理与服务中必然有不足之处,这也是未来社区建设与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资金受限带来的问题 资金短缺,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有待提高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老人养老的资金来源有限,主要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严重缺乏。对于社区内有些患病的老人家庭,我们可以从调查中发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从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对于国家的那些补助,仅仅只是可以维持他们的生活,一旦家里有老人生病,那看病难的问题又会凸现。虽然国家在城镇的医疗保险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对于这些没有积蓄的“村改居”农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社区照顾和服务不能普惠
访谈中,有两户家庭家中有病人,其中一位陈爷爷说到,他的老伴患有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虽然子女与自己同住一个小区,但实际上就是自己照顾瘫痪的老伴。从爷爷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在的生活是满意的,但当问及居委会是否会常来看他们时,爷爷的表情有些失望,他说当初为老伴申请一级残疾很麻烦,而且得到的补助呀很少。同时他也说到,虽然居委会有老年人服务中心,但自己从未去过。
(二)家庭养老观念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改居”社区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 4 的冲击。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得老年人和独居子女增多。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使得众多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空虚等问题,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在文忠苑这样典型的“村改居”社区内,居住方式由农村的模式发展到了现在小型家庭居住模式,老人们大多和儿女分开来住,使得儿女对老人的照顾渐渐弱化。
(三)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患病率、自理能力的下降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患病率、伤残率的上升,以及自理能力的下降,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从文忠苑小区居民的收入来看,他们虽然能在周边的工厂上班或自主创业,但他们的工资收入还是比较低的,收入方式单一,学历和技术的欠缺让他们只能从事一些最基层的职业。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他们又要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在老人养老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方面就出现了明显矛盾,这又让老人的养老多了一个难题。
(四)社区内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不完善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设施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老年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适用性较差;第二,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第三,基础设施较差,配备也比较单一。第四,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工作人员。
在文忠苑小区周围就是合肥市的职教基地,在平常也会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配合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一些服务,但这些志愿者并非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也比较单一。另外由于文忠苑工作站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工作人员也不多,社区内的事务又比较冗杂,导致工作人员对老人的关注程度就有所减少,配备设施不完善。
(五)社区管理不规范
由于社区的特殊性,小区从一开始就缺乏正规管理,使得小区内黑网吧、旅馆肆意发展壮大,商业活动频繁,而且陈爷爷表示,小区内因此频发打架、盗窃等事件,而且消费者多为在校学生,老人们都倍感担忧和厌恶。
三“村改居”独居老人养老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养老方式的发展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和敬老院的养老方式弊端已经渐渐凸显,为了尽可能的整合资源和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充分的利用好“村改居”社区这种优势,所以“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也就呼之欲出了。那么怎样发展“社区养老”呢?下面是我们小组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在我国发展社区养老具有先天优势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就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尊老爱幼也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所推崇的优良美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受儒家思想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邻里互助文化。这种文化也成为发展社区养老的道德基础。家庭在养老中占重要地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就指出,西方现代社会是“接力”式的养老模式,中国社会是“反哺”式的养老模式。接力式更讲求独立性,而中国的反哺式要求成年的子女要在供养下一代的同时赡养父母,是双向义务。家庭养老既保障了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能为并不富裕的国家节省福利开支,同时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因此,家庭养老成为我国养老的最基本形式,也是社区养老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二)“村改居”社区的发展为社区养老提供发展条件
据我们调查发现,在文忠苑这样的转型社区中,家庭会按照人口数每人能分到50平米的房子,所以家庭里的老人也能在拆迁的过程中分到单独的房子,为了不给孩子带去生活上的不便,他们也大多选择居住在离儿女不远的地方,这样既没有完全脱离儿女,又可以让他们生活在了自己原先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三)发达社区养老有经可取
1日本社区养老服务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以及家庭养老模式的退化,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社区养老服务,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的服务内容。
2英国社区养老服务
上世纪末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并颁布法令明确指出,要在社区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以便使他们尽可能过上独立的生活。其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
3在国内,宁波市海曙区就尝试实行过社区养老。从2000年到2005年,海曙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70%。2005年,海曙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6.3万人,占总人口的18%,其中空巢独居者又将近一半。面对这样的养老压力和更好的解决这些困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传统的方式是修建养老院安置他们,但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发现,这种“机构养老难以为继,不论政府投入多少钱、批多少地、盖多少房子,都赶不上养老人数的增加。海曙区政府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建敬老院,全区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都要进去,要建200张标准床位的敬老院8个,财政需投入9000万元。政府财力杯水车薪,但又必须解决“未富先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四)发展社区养老的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社区养老在中国作为一种新的模式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从宏观的角度制定各项支持社区养老的政策,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优惠政策、减征或免征社区兴办老年服务福利事业企业所得税等。
2拓宽养老资金的来源
一方面要适当的增加政府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社会投入,在对于文忠苑这样转型后的社区居民来说,居民收入也会在短时间内成为问题,因为他们原先都是农民,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及时的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鼓励居民在年轻时买入养老保险,日本的《介户保险法》规定年满40岁的公民都要交纳看护保险费以解决年老后的看护问题,地方政府充当承保人的角色。其内容包括对投保人进行医疗保健、心理护理、日常护理与帮助等。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立法的强制性保证社区养老服务保险费的征收,既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减轻了财政负担。
3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的养老服务队伍
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很迫切的需要一个有专业、敬业的服务队伍。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是与再就业工作相结合的,在合肥也存在很多的失业人员,相关部门可以对这些人群进行免费培训,但是也需要对工作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养老的服务中来,各高校应多组织 “三下乡”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参加,让我们大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带动身边的人积极的参与老人服务活动中去。
4完善社区养老机制设施建设,尤其要完善医疗体制建设。努力解决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以在社区内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等知识讲座。
社区的独居老年人,是最脆弱、最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在转型社区逐渐完善的契机下,积极应对家庭小型化、经济化、市场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探索出一条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当下养老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亿万老人的切身幸福和安乐,也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养老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敬老院养老相比,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它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的慰藉,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单成刚.关于“农转居’居民管理与服务的思考.北京农业技术学院学报【N】2009年9月第23卷第5期.【2】 徐小平.论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建构.福建论坛【J】2008(12)
【3】 骆玉婷.论发展社区养老的优势和方向.中国证券期货【J】2011(5)【4】 徐志文.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提出及功能定位.特区经济【M】Specia Zone Economy 2007(6).【5】 邓娟.社区养老 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当代经济》【J】2010年11月(上).【6】 杜新达.小型社区养老,好事还需多磨.乡镇论坛.2008(2).
第三篇:村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村坐落在XX乡的东南部,东南邻XX区路河乡西南邻XX区XX镇,是属于XX乡的南部最边缘。该行政村由XX的4个村民组和路阁的2个村民组组成。全村共315户,1273人,其中党员24人。该村的耕地土质主要是两合土,有部分地块属于沙质土壤。土地总面积2213亩,总耕地面积1981亩,现耕地面积1946亩,灌溉用井26眼,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自今年借助区扶贫办农开办帮扶该村契机,先后无偿投资30万元,为该村铺上了水泥路,建设了2座桥梁,彻底改变了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区委组织部为该村建设了高标准党员活动室,使广大党员群众有了学习活动场所,大大改善了该村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
二、经济状况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去年该村种植小麦1736亩,每亩投入在460元左右,产出800元左右,今年种植小麦面积1813亩,主要的小麦品种有周麦18、新麦
19、周麦16。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3,目前该村有预制厂1家,石料经销户1家,木工作坊1户,主要的销售对象是附近的村庄,商业尚未形成规模,零售商业户2户,常年养猪农户35户。2007年底该村人均年收入为2300元左右。
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其他道路已经打好路基,明年就可以铺上柏油路,这样我村的道路改造就全面完成,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由于XX村距离集贸中心较远,所以,以经商为主要产业的很少,大部分主要以种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有几户个体工商经营户,但规模不大。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想办企业没有资金,搞养殖没有技术,搞科学种田没有技术带头人等问题。
3、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2007年参加新农合之际,就有1173人参加新农合,参加人口占全村的90%,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日前2009年新农合费用征收工作已基本结束,之前因外出务工的未能参加的村民,也积极加入新农合的队伍中。在区委推行的农村技防工作中,农户都积极参与配合,增强农村的防范能力。10月份开展的良种补贴工作,广大农户购买到放心的优质的小麦种子,现在小麦的苗青长势良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信心,为明年的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该村总人口127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45人,长期外出已婚育龄妇女35人。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能按单月康检的要求,准时参加孕检,外出人员也能按时将孕检证明寄回。但是仍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采取惩罚与奖励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避免反弹现象的发生。
5、以人为本,弱势群体倍受关注。该村五保、低保对象,总计35人,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关于XX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
1、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该村现有人口1273人,现有耕地1981亩,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目前尚有870亩耕地,灌溉用井紧张。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粮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目前状况下XX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2、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目前农产品存在着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有时还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复等现象。把“一村一品”建设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使农民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明年准备在全村搞千亩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进一步膨胀产业规模,成为该村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3、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目前我村农户主要以养猪为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针对好的致富项目,应加以鼓励并给予支持,在农村小额贷款方面给有致富项目的农户加以支持,使农民更快的富起来。
4、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该村的东南部的道路仍是一遇到雨天,泥泞不堪,交通隔绝,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村民深受其苦,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部分村民强烈反应,要求改变目前的交通状况。
5、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一池三清五改五化”(建沼气池、清理粪堆、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陈规陋习、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治理乡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为广大农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按照区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借助此次“第六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的契机,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文化大院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下一步准备建设文化大院并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设施,村民们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同时还配备有远程教育录像,可以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以来,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可以大大减少打牌、赌博人员的数量,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
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可能不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情况有待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举行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基础上,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XX奉献自己的青春。
第四篇:村调查报告
**村调查报告
**村位于**镇西北部,距浏阳市区约45公里,全村地域面积约87平方公里。现**村是由以前的五个村庄合并而成,包含55个自然村民小组,四个党小组,128名共产党员,7个村干部,共有 户,人口为4010人。2016年。**村农业以烟叶开发为龙头,着力打造了“粮、烟、菜、花、林”五大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2016年,**村种烤烟468亩,为优烟开发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村拥有山林面积10万余亩,林业、矿产资源丰富,有金森公司和连云山林场的生产基地。养殖以牲猪和黑山羊为主,旅游资源石源片区有千年古寺——石仙寺,环寺峰奇石异,林茂气清。金坑片区有千古一绝的百丈漕瀑布景观和板贝湖风光,自古形成金坑大峡谷——金坑溯溪,古木撑天,林间小道鸟语花香。均有待开发形成旅游景区。
一、工作呈现较好的方面
1、突出制度管理,提高干部干事能力;坚持用制度管班子,带队伍;坚持用考评激活力;坚持用民主赢支持。
2、突出举措,提高群众幸福感;抓招商,借力发展;抓项目,借机发展;抓民生,保障发展;抓稳定,和谐发展。
二、制约发展的原因和困难
1、产业不优,无特色
缺乏较好的合作经济组织,仍然以传统模式进行管理,不能做大做优,主要是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无法把控市场。
2.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收入低下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较高文化素质的村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且呈现老年化趋势,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高低。目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还主要有:一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吞食农民收入的增长份额;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优质农产品比例不高,制约农民增收后劲;三是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水利交通不便,山丘地区的耕地荒废,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较大,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农民走出去的渠道不够畅通,城乡壁垒依然存在;五是本地工商企业欠多、欠大、欠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较少。
3.农村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质量差
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 无法维持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道路网、绿化系统、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组都做到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基础性设施, 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种种的不便, 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4、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缺乏监护管理和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作为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关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亟待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关于推进我村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一)村级组织建设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村由5个村合并而来,村委也是由村民一票一票投选出来的,在群众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首先处理群众的问题,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村委不能搞“一言堂”,上传下达要做到位
2.重视党员发展工作。
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农村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每年发展1到3名党员。以促进本村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为本村的经济建设引进新思想导入一股清流。
(二)扶持产业发展
抓住国家重视 “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抓住本村的地理自然优势,金坑、石仙寺等独特的自然风貌可引导建设为景观,开发旅游区,带动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如山中荒废的耕地可种植果树。两季水稻的空隙可种植大棚蔬菜、油菜等,因地因时制宜,科学规划利用每一寸土地。
2、引导群众发展家生猪、鸡鸭、黑山羊等畜牧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庭院中、小型养殖,包括发展家禽养殖,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3、加大组织培训力度。每年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利用好党员之家、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探讨发展道路,引导并联合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发展致富。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达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通过争取资金的方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继续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形成畅通的道路网络。
2.对全村进行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建立居民宜居,完善其配套性服务设施。
3.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增购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感兴趣的书刊,关爱老人,建立老年人活动室。建设文娱活动广场。
(四)提高村干部管理效率的对策
1、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广大村干部在团结带领群众,组织商品生产,促进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根据农村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和村干部能力建设演进规律,切实实现村干部能力建设由干部主导型向能人带动型转变,再由能人带动型向民主自治型转变
2、优化体制环境,切实解决限制村干部能力发挥及成长的制约因素,使村干部在建设市场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者、领导者的作用。
3、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和发挥村干部能力的长效机制。
4、全面提高村干部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开展学习班。
第五篇: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郑传富 王杰
市场经济的日趋社会化迫使农村经济不断由传统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和劳动力资源由“粗放型”向“技术型”的转型都成为现代农村的普遍现象;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是边远贫困的农业乡镇,其人多地少、环境恶劣,而如今该乡产业结构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类型的转移,正好是当代农村“农民”变化的一个典型。
一、基本情况
铁石苗族彝族乡全乡距县城29公里,有耕地25124亩,人口6466户、22098人人。乡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农活消化劳动力4000余人,据相关统计资料,全年外出务工7536人,主要分布在两广及江浙一带等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达地区,年劳务创收2472.31万元。返乡创业是指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利用积累的资金、学到的技术、掌握的信息和管理经验,返回家乡从事非传统农业生产的创业活动。铁石苗族彝族乡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二、返乡创业背景概述
全面了解返乡创业这一农村新型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深入分析其特殊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规律,从历史和制度的演变中寻找体制机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历程,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返乡创业具有积极意义。
跟其他地区一样,在上世纪,如何解决大量农村人口吃饭和农村脱贫致富成为当时铁石苗族彝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铁石苗族彝族乡农
村的一些“大胆子”们开始离土离乡,前往当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等沿海城市务工,从而开启了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序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不断增长,这主要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人口剧增的同时,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土地经营制度,而在贵州实行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致使全乡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后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加入到外出的“劳务大军”队伍。截止2008年底,铁石苗族彝族乡总人口有6466户、22098人人,农村有耕地面积25124亩,人均耕地面积1.27亩,但多数贫瘠,坡耕地、次耕地占绝大部分,单产低,造成全乡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铁石苗族彝族乡最早外出务工的部分农民工返回家乡,开始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运输等经营活动,这成为全乡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萌芽和最早形式。经过他们的辛勤和努力,返乡创业逐渐显现成效,不仅使创业者本身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带动了身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部分返乡农民工跟随创业。因受当时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尽完善和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的影响,最早出现的返乡创业大多表现出规模小、层次低和单一化的特点,其创业项目实际上也多为种养殖业相关的简单规模经营,创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也都是创业者本人在长期的务工经历中积累和磨练的三、返乡创业情况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受到冲击,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部分外出的农民工失业,企业被迫停产,外出务工人员相应落脚于“回归”,据不完全统计,返乡农民工达200多人。截止目前,全乡共有51名务工人员带着打工淘来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回乡创业办实体经济6个。铁盔山村返乡农民工李孟先,在乡党委、政府驻村工作组的宣传发动和村两委细致讲解下,看到了种草养羊的美好前景,腾出了自家的40亩承包地和租了别人的60亩土地,在全村第一个撒播了乡政府无偿提供的优质草种紫花苜蓿、白三叶、黑麦草和鸭毛草,到目前为止,李孟先家共撒播优质牧草100亩,建羊圈150平方米,为养殖100只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年42岁的刘文菊是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石垭口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曾经在外地风风雨雨的摔打过。在外打过工的刘文菊看到了城乡的差距,看到了地域的差距,看着乡亲们饱受不懂科学技术的苦楚与辛酸,刘文菊心里涌起一股悲伤,她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在外务工期间看到的和学到的东西带到家乡来,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让乡亲们多挣钱,挣大钱。在乡政府和乡畜牧站的帮助下,养起了猪,从几头到几十头,目前已发展到100多头。如今,她租了3亩土地,按红薯、甘兰、白菜的季节连季复种,解决青饮料,修建了大型沼气池1个,实行“猪—沼—粮”生态养殖模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养殖多面手,掌握了多门技术,得到了实在的效益。今年养猪总产值达50多万元;现在就仔猪每年就出售200余头,仔猪销售收入达25万多元。
在铁石苗族彝族乡党委、政府的引导、鼓励下,该乡像李孟先、刘文菊一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达到200余人。这支队伍携先进技术、致富信息、大笔资金,还有城市的新观念、新思想,为家乡建设出力流汗、添砖加瓦,成为了铁石苗族彝族乡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四、返乡创业主要成效
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党和国家的相关惠农政策引领下、返乡创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成就一批创业
成功典型,积累了丰富的返乡创业经验,吸纳安置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了农村创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拉动了农村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全乡农村人多地少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任务繁重,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就业难度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不但解决了他们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拉动了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如油沙坡村的袁吉军、袁吉全、彭良贵,就曾经在打工期间从事过房屋装修,今年铁石苗族彝族乡实施的黔西北民居危房改造就成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在他们的指导和带领下,全乡的160多户危房改造的农户都来向他们讨教,而且还带出了一帮能工巧匠。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都从事传统农业,很难增收致富。通过返乡创业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广大农户从事种养殖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六棱山村的龙先林、铁盔山村的李毅等就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周边效应。
(三)促进了结构调整
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结合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2009年11月5日,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工作启动会在铁石苗族彝族乡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蒋从跃在会上的讲话让参会的铁石乡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看到了种草养羊致富的希望,许多不是规划区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就纷纷跑到乡政府要指标、要养羊项目。铁盔山、堰塘寨、米新寨和油沙坡四个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项目村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养羊,专门从山东请来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对
返乡农民工实行资金和技术帮扶。目前,全乡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项目已经完成人工种植优质牧草10000亩,新建圈舍15000平方米;项目投资建成后解决500多个劳动力人口就业,吸引了许多农民工纷纷返乡加入养羊行列。
(四)形成了一批典型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需要一大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自己致富,而且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一批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如张应志就被农民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这样,使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依靠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开始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据调查,在全乡开展的修建进村入户串寨路、沼气池、改厕改圈、黔西北民居等新农村建设中,最先接受的当属外出返乡农民工。油沙坡村的朱启贤,外出务工近20年,当听到家乡正开展轰轰隆隆的危房改造工程时,及时返家争取指标,硬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在自家破烂不堪的茅屋地基上筑造起属于自己的黔西北民居。
五、存在问题
(一)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但对创办较强的经济实体、办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来说是杯水车薪,他们虽有意愿和热情,却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问题是阻止创业的主要原因。
(二)上级部门对农民工回乡创业重视概念模糊,在政策及措施方面、在解决创业项目、跟踪服务上没有形成有效机制,致使农民工创业基本处于自主自发状态。
(三)创业者多数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开拓市场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四、铁石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乡镇,环境恶劣导致创业难。
(四)资金不足,难以取得贷款,是面临的严重困难,由于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却很有限,又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返乡创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五)服务不到位,返乡创业仍然困难重重,虽说政府有优惠政策,但仍然有部分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仍然困难重重,创业办理各项手续费时费力费钱。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往往每道手续又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
(六)、商品竞争力不强,管理不善,仍然制约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铁石返乡创业“企业”严格上还说不上,以小规模居多,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家族式管理居多,企业缺乏民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说创业又基本上走不出“种养”的怪圈。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要从政策上开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服务。
(二)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要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简化投资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息、技术等必要的服务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要,并他们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如通过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在乡镇政府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及时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农民工,帮助他们开拓市场;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他们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聘请一些管理人才为他们讲解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等等。
(四)开展返乡创业人员的素质培训
利用我乡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以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将农民返乡创业的人员培训纳入正式日程。
(五)、加强沟通、创建舞台
政府定期不定期举办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座谈会,加强联系,多多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同时让其对乡经济发展多提建议,去粗取精,为他们创业发展创造条件,创造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