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

时间:2019-05-13 22: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

第一篇: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县域金融服务呈现弱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县级经济金融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解决。

一、县域金融服务弱化的主要表现

从机构现状来看,表现为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到2005年9月末,全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7个,比1998年减少了26个,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不断减少人员,服务功能相应萎缩。现有机构10个,比1998年减少26个。

从信贷服务现状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贷款总额增长缓慢,从2000年的45,304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63,641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03%,而该县秘书网网址:6636.bak.cn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1.40%,贷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静宁县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占绝对优势,是区域经济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型企业达5634家,其中工商业企业156家,从业人员达到4.35万人,注册资金2.5多亿元,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县的88%和34%。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县城经济发展的瓶颈。据统计,近三年(2002、2003、2004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年累计贷款额分别为30215万元、37218万元和30327万元,其中贷给中小企业分别为4373亿元、8171万元和7715万元,分别仅占14%、22%和25%,与中小企业为县域经济所做的贡献极不相称。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从民间融资,这进一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90%的中小企业都存在从民间融资的现象,民间融资的平均月利率为10‰左右。三是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信贷服务的主力,贷款所占比重上升到第一位。农村信用社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由1998年的26%上升到2004年的45%,增长了十九个百分点。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金融服务遗忘的角落。静宁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4%,农业、农村经济在全县占有重要地位。而农村金融服务严重弱化。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在农村服务网点少、服务项目单一,农民难以享受到比较及时全面的金融服务。据统计,全县24个乡镇,仅有金融机构网点30个,其中农信社24个、邮政储蓄3个、国有商业银行3个,国有商业银行已从大部分乡镇退出。另一方面表现在信贷资金支持不力。据统计,至2003年底,全县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为17301万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1%,其中农村信用社16665万元,国有商业银行仅636万元。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存在较高的支付风险,资金实力有限,近三年除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除发放了8900万元支农再贷款外,正常的农业贷款也非常少。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和村一级的贷款基本停止,只靠信用社提供有限的信贷支持,显然是不能满足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由于机构的撤并和上收使偏远乡镇的金融服务基本呈现空白。五是对县域重点企业和县域支柱产业扶持不够。目前,静宁县的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工、地毯等行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雷管、炸药、水泥、地毯、磷肥、白酒、农机具、印刷品、饲料等15类70多个品种。建成了化工公司、水泥集团、建筑集团、大红碗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培育形成了毫秒延期电雷管、新4号炸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和静宁烧鸡、鸿达磷肥、手工地毯、红富士果酒、鸿菲保健醋、大红碗方便面等地方名牌产品等。但是资金紧张这一关键性障碍延缓了这些企业升级换代的速度。现在,这些企业绝大部分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生产分散,规模小。由于得不到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处于各自为战、自生自灭的状态,至今没有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的重点企业。六是信贷种类少,而且向县城集中。目前静宁县仍以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经营格局为主,消费信贷余额为1.03亿元,占比仅为7%;而代理、租赁、投资咨询和票据贴现等中间业务基本上还是空白,代收、代付业务虽然有发展,但基本上是以促进其他业务发展为目的,根本不能为金融机构创收。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要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从金融方面讲,要深化改革,调整市场定位和服务方向。从地方各部门来讲,要确定为金融服务的方针,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县域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县级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发展的管理与协调职能,统一规划和管理地方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在县域金融中,政府职能“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导致县域金融的发展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为了强化县级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发展的管理与协调职能,必须成立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具体职能包括: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个人和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规模、特征以及增长趋势的分析预测,参照个人和企业平均拥有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结构及其全国和当地水平的比较,制订地方金融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与中央驻地方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根据全国金融改革的精神和方向,负责地方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负责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创建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等等。

(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县域金融服务平台。一是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使之逐步承担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建立地方金融机构,完善县域金融体系。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利用本地的金融资源,建立地方金融机构,构建起地方金融体系,这

第二篇: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县域金融服务呈现弱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县级经济金融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解决。

一、县域金融服务弱化的主要表现

从机构现状来看,表现为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到2005年9月末,全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7个,比1998年减少了26个,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不断减少人员,服务功能相应萎缩。现有机构10个,比1998年减少26个。

从信贷服务现状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贷款总额增长缓慢,从2000年的45,304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63,641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03%,而该县秘书网网址:6636.bak.cn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1.40%,贷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静宁县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占绝对优势,是区域经济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型企业达5634家,其中工商业企业156家,从业人员达到4.35万人,注册资金2.5多亿元,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县的88和34。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县城经济发展的瓶颈。据统计,近三年(2002、2003、2004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年累计贷款额分别为30215万元、37218万元和30327万元,其中贷给中小企业分别为4373亿元、8171万元和7715万元,分别仅占14%、22%和25%,与中小企业为县域经济所做的贡献极不相称。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从民间融资,这进一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90%的中小企业都存在从民间融资的现象,民间融资的平均月利率为10‰左右。三是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信贷服务的主力,贷款所占比重上升到第一位。农村信用社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由1998年的26%上升到2004年的45%,增长了十九个百分点。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金融服务遗忘的角落。静宁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4%,农业、农村经济在全县占有重要地位。而农村金融服务严重弱化。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在农村服务网点少、服务项目单一,农民难以享受到比较及时全面的金融服务。据统计,全县24个乡镇,仅有金融机构网点30个,其中农信社24个、邮政储蓄3个、国有商业银行3个,国有商业银行已从大部分乡镇退出。另一方面表现在信贷资金支持不力。据统计,至2003年底,全县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为17301万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1%,其中农村信用社16665万元,国有商业银行仅636万元。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存在较高的支付风险,资金实力有限,近三年除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除发放了8900万元支农再贷款外,正常的农业贷款也非常少。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和村一级的贷款基本停止,只靠信用社提供有限的信贷支持,显然是不能满足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由于机构的撤并和上收使偏远乡镇的金融服务基本呈现空白。五是对县域重点企业和县域支柱产业扶持不够。目前,静宁县的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工、地毯等行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雷管、炸药、水泥、地毯、磷肥、白酒、农机具、印刷品、饲料等15类70多个品种。建成了化工公司、水泥集团、建筑集团、大红碗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培育形成了毫秒延期电雷管、新4号炸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和静宁烧鸡、鸿达磷肥、手工地毯、红富士果酒、鸿菲保健醋、大红碗方便面等地方名牌产品等。但是资金紧张这一关键性障碍延缓了这些企业升级换代的速度。现在,这些企业绝大部分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生产分散,规模小。由于得不到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处于各自为战、自生自灭的状态,至今没有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的重点企业。六是信贷种类少,而且向县城集中。目前静宁县仍以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经营格局为主,消费信贷余额为1.03亿元,占比仅为7%;而代理、租赁、投资咨询和票据贴现等中间业务基本上还是空白,代收、代付业务虽然有发展,但基本上是以促进其他业务发展为目的,根本不能为金融机构创收。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要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从金融方面讲,要深化改革,调整市场定位和服务方向。从地方各部门来讲,要确定为金融服务的方针,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县域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县级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发展的管理与协调职能,统一规划和管理地方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在县域金融中,政府职能“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导致县域金融的发展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为了强化县级地方政府对县域金融发展的管理与协调职能,必须成立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具体职能包括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个人和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规模、特征以及增长趋势的分析预测,参照个人和企业平均拥有的金融机构数量和结构及其全国和当地水平的比较,制订地方金融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与中央驻地方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根据全国金融改革的精神和方向,负责地方金融机构的体制改

革与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负责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创建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等等。

(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县域金融服务平台。一是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使之逐步承担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建立地方金融机构,完善县域金融体系。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利用本地的金融资源,建立地方金融机构,构建起地方金融体系,这是解决县域经济金融服务问题的关键所在。三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争取建立为县域企业服务的区域性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公司社会融资或自我融资,包括发行债券、股分制改造、募集资金、海外融资、设立共同投资基金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四是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将邮政储蓄资金转移到农村信用社中,切断邮政储蓄的资金外流渠道。

(三)适度增加贷款授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信贷投入环境。一是要适当下放贷款管理权限,给县级行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以便其争取优良客户,扩大贷款市场份额。二是认真研究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解除对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信贷风险及其责任人员,调动基层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

(四)人民银行、银监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导基层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基层商业银行增加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与商业银行搞好协商,合理确定上存资金比例,减少资金外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确保信贷政策全面落实。

(五)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营造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二是要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三是要建立适应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担保体系,规范担保行为,简化手续,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四是全力支持基层商业银行保全和维护债权,加大对欠、赖、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调动基层行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www.xiexiebang.com。五是督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费过高、手续过繁问题,为基层行开办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

(六)发展县域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和信贷增长提供良性载体。政府要转变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县域经济框架。要立足地方特色,在市场、投融资、土地征用、技术人才招聘等方面,支持、鼓励、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督促和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在县域经济中建立起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科技含量高,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同时,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支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新符合海丰县农业运行特点的组织形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内涵和平均利润率,为金融业的发展和信贷增长提供良性载体。

第三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有关部门为落实该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方向。证券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业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体系,证券业,实体经济,创新驱动

一、概念界定(1)实体经济

经济学上,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实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更为稳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更强,典型的例证便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作为欧洲的头号经济体,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经济的脊梁,重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成功抵御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影响的重要原因。

(2)金融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将金融业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在直接产出、解决就业、实现资源配置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金融的功能包括:一是融通社会资金,为实体经济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之间配置资源。二是集中资本和分割股份,在一定的程度上,资本市场、银行、投资基金等可以集中小额资金、短期资金,解决大额、长期资金需求。三是提供清算和支付结算,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这一功能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提供信息和形成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都是实体经济投融资决策、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五是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将风险配置到有承担意愿且有承担能力的经济部门或经济主体。六是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问题。七是通过金融体系,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可以发挥杠杆作用。

(3)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辩证

金融产生于实体经济支付结算的需要,发展于实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体经济是金融存在的基础。金融通过融资、支付结算、分散风险等功能,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金融的发展过度,会产生泡沫,使得经济不稳定;金融发展不足,实体经济融资难,交易成本过高,为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金融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背景与重要政策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始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缺陷,再次警示金融创新的边界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的客观现实。2008年后,欧美国家在救市过程中纷纷加大金融监管,出台限制金融创新的政策。在中国,金融工作由此也变得更加谨慎稳重。201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在国内外引起了重大反响。

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总方针,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称为“新国九条”,旨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即是部署在多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会议认为,坚持突出特色、重点推进,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地区分类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可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会议决定,一是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发展专营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在境内外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等举措,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围绕分散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盘活农村产权,对农村金融组织、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农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优化农业保险产品等进行探索。三是支持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以深化粤港澳合作、发展融资租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有关部门和试点地方要向国务院专题报告试点工作情况。

三、证券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现状

一行三会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三会所监管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法》指出证券公司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包括:一级市场的承销与保荐业务,二级市场的证券交易经纪与投资咨询业务,证券自营与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以及其他证券法规定允许的证券业务。证券业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基本职能实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职能包括拓展投资融资、销售交易、资产托管等。证券经营机构为大宗交易、私募产品、场外衍生品等各种金融产品开展做市等交易服务;开展资产托管业务;建设证券账户平台,建立与私募市场、互联网证券等业务相适应的账户体系。证券业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公司的上市和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是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之前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是国家批准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通过上市或挂牌实现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实现企业的直接融资,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为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我国证券业目前开展的创新业务包括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私募债、类贷款业务、PPP合作模式等。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组合作为支持,发行证券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目前证券公司可以开展的类贷款业务包括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交易,股权质押等。

(三)以专业化团队、专业化方法为实体经济提供咨询与服务,提高实体经济利用金融的效率。

四、证券业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措施

证券业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证券公司应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实现券商转型,采取措施进一步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证券业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发展跨境业务,提高国际竞争力。证券业可以为境内企业跨境上市、发行债券、并购重组提供财务顾问、承销、托管、结算等中介服务;可以在港、澳、台和其他境外市场通过新设、并购重组等方式设置子公司;可以为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提供相关服务,积极参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并依托上海自贸区等经济金融改革试验区机制和政策,为境内外个人和机构提供投融资服务。

(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途径。证券公司让优质中小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让优质的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并购重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证券公司应在产业的并购重组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助力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证券公司在实现其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地支持,为万众创新创业提供咨询与支持。

(三)创新金融产品,向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向进行创新和转型。我国金融行业经过多年的分业经营,导致证券公司的业务被限制在传统业务的框架内,但是从近期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来看,未来的证券公司更应该是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为实体经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同时,目前证券公司正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类贷款业务,包括融资融券、打新股贷款、约定购回等,相当于替代了部分银行的职能,朝着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具体可以:开发资产管理业务;开展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加快融资类业务创新;稳妥开展衍生品业务;发展柜台业务;自主创设私募产品。这既是我国监管部门所鼓励的,也是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

(四)创新服务方式,加快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和创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创新的概念不断提出,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行业最近发展方向。证券公司也必须要积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建设、借助互联网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这就要求证券公司在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和互联网思维。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缩短与客户的距离,免去地域的限制,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营销模式的创新,增强竞争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技术的发展等为证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证券业应该抓住机会,应对挑战,不断创新与改革,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2]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

第四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的“五个坚持”原则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在首要位置。专家表示,这一思路的提出,一方面从金融危机中吸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教训,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我国将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大支持经济薄弱领域。除了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外,注重其他金融产品对实体经济支持,同时也对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 会议指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对此,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这既是中国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

金融危机的教训显示,一方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衰退和产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虚拟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并不能长久。

赵庆明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为迫切,这更需要金融业把握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

而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虚拟经济的危害性也有所显现。例如,我国部分民间资本从实业撤出,涌入各种投机市场,导致房地产等行业的泡沫挤出难度加大。而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部分撤出的民间资本转投其他领域,炒高价格。在2011年信贷紧张背景下,一些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推高民间借贷利率,使得一些从事主业的中小企业资金成本更加高企。

专家表示,作为经济的核心内容,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而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存在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要使金融更好得服务经济,就要注意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应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

会议提出,金融行业要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银行将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支持 资金是实体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作为银行业占主导的国家,信贷无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赵庆明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成效显著,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具备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条件。

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比2006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2 比2006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

会议提出,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房价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

工行行长杨凯生表示,金融始终注意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着力加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支持和服务,是商业银行要加强研究和执行的方面。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三农”和小微企业一直是短板,他们的金融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成效。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之前强调,要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加强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建行党委书记王洪章表示,2012年建行将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服务实体经济。

实际上,目前各家银行都创新开发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并尝试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

为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我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增长点。这些产业既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据了解,各家银行除了加大对新能源、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外,还探索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非对所有实体经济领域都进行支持,有“保”必有“压”。“对国家调控的房地产行业,高耗 3 能高污染行业等领域,建行将继续控制信贷投入。”王洪章说。

多措施服务实体经济 监管仍需加强

专家表示,金融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加强银行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要拓宽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继续扩大股票、债券等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帮助。

例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12月30日,28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广泛分布于16个行业,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8家,占比高达92.8%。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扩大,日益成为各类机构和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有力支持经济发展。

对于加快债券市场改革发展,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逐步研究推动地方债、机构债、高收益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要求。例如,为了进一步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银监会此前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此次会议特别提出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既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也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

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金融监管也需要加强,保证金融安全。金融机构创新的产品要符合企业的需要,避免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却距离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越来 4 越远的情况发生。

专家认为,衍生品等一些创新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企业“避险”,可在风险管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创新要牢记最初的目的,不能偏离,这样才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第五篇:金融改革如何服务经济转型(定稿)

金融改革如何服务经济转型?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 刘利刚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作者微博】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金融政策制订机构公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是最让市场关注的话题。

但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改革并不仅仅关乎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本身,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服务实体经济,同时,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才能推动整体国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考虑金融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仍然落后于时间表。事实上,中国整体金融行业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对比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来说,金融行业的发展事实上仍在“拖后腿”。

中国金融、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目前大约为12.3%左右,这大大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大约20-30%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金融服务业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其将为中国经济新增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这也将是中国向消费和服务行业转型的重要支持力量。

同时,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竞争仍然集中在存贷款领域,同时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较强。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应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目前的状况下,大多数金融改革仍然采用“主题式”的“以点为主”的改革,同时,改革思路过度强调“先易后难”。

笔者认为,中国金融改革需要建立明确的思路和先后次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互联系决定的。同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服务于经济转型和竞争力的提高,而非单纯追求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笔者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应该建立在风险考量的基础上,其主要和先决的改革仍然是推动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体系改革,而资本账户开放应该作为中期目标,同时建立弹性汇率制度。在这样的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应该稳步推进,同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谨慎。

事实上,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通过引进外资战略股东等,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在中国银行业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权多元化不仅为银行增加了资本金,同时也为银行解决了产权完全国有化带来的激励机制缺失和资源配置非市场化的问题。

下一步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应该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这样改革的意义在于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增强市场竞争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低成本的融资工具。

广阔的债券市场不仅能够加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也有助于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建立,并通过信用利差实现多层次的市场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同时,应不断完善“核心制度”的建设。这些核心制度应包括法治的有效性,明晰的产权和债权人权利、更好的会计准则、适当的公司治理标准、明晰的小股东权利、严格的审慎监督及对具有更好风险管理技术的人力资源强烈的需求。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时间和出于实用的考虑而做出的权衡抉择。从现状看,中国的“核心制度”建设距离国际水平仍有相当差距。

利率自由化、外资金融机构逐步进入,和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将带来的资本账户“变相开放”,也将使资本账户管治逐渐失效。一味推迟资本账户的开放,反而会为宏观经济政策带来困扰,中国在过去10年面临的“热钱流入”问题事实上就是一例。

然而,盲目开放资本账户,也使本国经济完全开放在国际资本的视野中,东南亚诸国在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遭遇,也是资本账户开放下遭遇国际资本狙击、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实例。

笔者认为,在国内金融市场化没有实现和“核心制度”尚待完善的情况下,资本账户的开放仍需采取“谨慎”加“缓步”的策略,而不应置于中国金融自由化的短期策略之中。

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中,汇率政策也需要更具有弹性,其不仅应该反映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应该能够与利率形成快速和有效的反馈机制。这也为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和风险规避体系。

而在这样的基础上讨论“人民币国际化”,也才具有更加现实的基础。目前人民币已经开始逐步走出国门,但其使用的范围仍然集中在贸易领域,这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现实相适应。换句话说,人民币仅仅开始走出去,并更多地被用于国际间贸易,距离真正的“国际化”仍然较远。

笔者认为,根据国内金融改革的进程,来推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下的人民币真正国际化,才是正确的策略。同时,也应该配合国内企业的需求来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人民币产品,并逐步将人民币相关产品和市场推向世界。

下载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域经济金融服务弱化及改进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域经济汇报

    XX镇镇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2012年6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区、镇赴苏浙学习之后,我们对镇域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结合XX镇实际,认真研究镇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新目标和新措施,......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

    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五篇范文

    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

    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

    镇域经济调研汇报

    关于镇域经济、“两田制”清理、 减轻农民负担、劳动力转移方面 的基本情况与下步打算 一、镇域经济情况(农业部分) 我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中心,坚持“两调两转”......

    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

    沟域经济现场会信息

    4月26日,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现场会在延庆县珍珠泉乡召开。副市长夏占义、农委主任王孝东以及市发改委等11个部委、怀柔区等7个山区县主管领导和北京市七条沟域涉及乡镇的党委书......

    开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专题

    开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吕家进《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3日07 版)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融入发展大局是我国金融的职责所在、命运所系。邮政金融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