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

时间:2019-05-13 22: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

第一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

字号 大 中 小文章来源:沟通交流 2011-06-03 17:11:31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6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对2010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0年我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金融业改革成效显著,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总体运行稳健。

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经济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内需求增长强劲,外部需求逐步改善;财政收入增速较快,用于民生和“三农”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房价涨势趋缓;货币信贷逐步向常态回归,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充分发挥了改善融资结构和完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企业和住户部门财务状况总体良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金融业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对2010年我国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业的分行业评估,报告指出,银行业主要指标保持良好,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盈利持续快速增长,存贷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涉农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占比有所提高,流动性整体较为充足,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显著增强;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稳健运营,市场规模继续增大,机构投资者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诚信合规监管得到强化,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险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资产规模继续扩大,保费收入大幅增长,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整体充足,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存在较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为此,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市场机制建设,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探索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完)

第二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

6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对2010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0年我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金融业改革成效显著,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总体运行稳健。

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经济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内需求增长强劲,外部需求逐步改善;财政收入增速较快,用于民生和“三农”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房价涨势趋缓;货币信贷逐步向常态回归,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充分发挥了改善融资结构和完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企业和住户部门财务状况总体良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金融业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对2010年我国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业的分行业评估,报告指出,银行业主要指标保持良好,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盈利持续快速增长,存贷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涉农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占比有所提高,流动性整体较为充足,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显著增强;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稳健运营,市场规模继续增大,机构投资者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诚信合规监管得到强化,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险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资产规模继续扩大,保费收入大幅增长,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整体充足,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存在较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为此,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市场机制建设,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金融机构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探索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篇: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银行不倒神话破灭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内部已达成共识,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通俗理解就是,国家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兜底,允许银行破产倒闭,一旦有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但赔偿有一定限额。

利率浮动空间可能更大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往往导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市场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商业银行利润空间被挤压。为了防止出现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和资产贬值带来的挤兑危机,各国一般都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央行去年6月开始打开存款浮动区间,开闸利率市场化,当然不能让各银行挟带着广大储户光着膀子冲锋陷阵。

今年以来,随着流动性收紧,利率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少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开始偏重于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内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显著上升,破产倒闭再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在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如果存款保险制度继续缺失甚至不完善,那么,不是有些中小商业银行因为储户缺少安全感,使之存款过少而无法生存下去;就是有些胆大妄为的银行以高利吸引储户而过度投机,造成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弱化,弱化了市场约束。

近日,国务院相关金融工作会议上还提出,要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和民营金融机构进入银行业,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民间资本和民营金融进入银行业可能存在较大的后顾之忧,储户也未必放心在这些银行存款。

可以预见的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商业银行间的差异化将更加明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未来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将远远大于目前。

不过,也有专家担忧,如果只是负责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埋单,存款保险制度会助长后者的道德风险。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存款保险机构都有风险管控职能,比如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存款保险机构除负责赔付外,还具备对银行重组甚至监管等广泛的功能,投保银行有任何污点,存款保险机构一清二楚,同时保费也区别对待,商业银行要为违反道德运作增加更多的成本。他认为,如果存款保险机构真的是在一个信息透明的情况下,信用都建立在银行的行为、大家都能联网,道德风险是不可能的。

保障存款人权益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标准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自身发生危机时(如兑付风险、破产等),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一旦银行发生破产倒闭等事件,储户存放在银行的资金不至于颗粒无收。

存款保险制度并不是新生事物。1929-1932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先后有近万家商业银行受冲击倒闭,存款人损失严重。1933年,美国通过《银行法》,据此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已投保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人提供保护,目前为大多数存款账户提供10万美元全额保险,部分退休账户达到25万美元,超出限额的按比例赔付。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有数十家商业银行轰然倒下,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公司“兜底”,必定引发更大的恐慌。目前,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24个成员国(地区)中,只有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没有建立。

在我国,国家一直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担保人,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也是老百姓对银行有天然信任感的原因所在。但这并不代表金融机构就不存在经营危机,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海南发展银行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关闭,境内居民在该银行的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最后由人民银行指定工商银行(行情,问诊)保证支付。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金融机构将自身兑付风险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必须支付一定的保险金。

值得注意的是,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通行的一个做法是,只对自然人存款承担赔付责任,企业存款不在赔付范畴之内。并且,随保对象是储户的各类存款,但不包括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或其他投资产品。

最多可能赔付50万元

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建立,哪些银行会被纳入保障范围?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按照国际经验,可能会实行强制性保险原则。由于国内大部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有待提高,有必要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华的法人子公司都纳入保险体系中。保险范围涵盖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代表大多数存款者利益。

储户能获得多少赔偿呢?央行相关负责人曾在研讨会上表示,未来存款保险机构可能实行限额保险制,央行计划为98%的储户提供全额保险。有专家据此分析,由于目前50万元以下存款户占比超过98%,这意味着,未来限额保险的上限可能是50万元。

此前,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发布报告预计,目前国际上存款保险限额大多集中在人均GDP的2-5倍左右,但由于中国的储蓄率相对较高,限额设定在人均GDP的4-6倍较为合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38354元,若以此计算,存款保险限额应在15万-23万之间。但由于20万-30万元以下的存款账户占到总账户的95%以上,将保险限额定在20万-30万元可保证保险涵盖的广度。

第四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对2011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1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业改革持续深化,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政府、企业和住户部门财务状况良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国内需求平稳增长,外部需求相对稳定;财政收入增长迅速,用于民生和“三农”的财政支出力度加大;物价指数前升后降,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房地产调控继续加强,房地产价格逐步回落;货币信贷增速回归常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金融市场在改革创新中稳步发展,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运行态势,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政府、企业和住户部门财务状况总体良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有力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基于对2011年我国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业的分行业评估,报告指出,银行业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资产负债规模持续扩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强,资产质量整体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基本稳定,存款增长放缓,流动性压力上升。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以17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强,在压力情景下,总体仍能保持运行稳健,部分领域风险值得关注。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持续增加,业务创新稳步推进,合规监管不断强化,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保险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保费收入增长,服务领域拓宽,改革创新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报告认为,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为此,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完善监管框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密切关注具有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完)

第五篇: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你嗜烟成性的时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 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

一、研究、宣传、学习人文奥运理念

(一)研究、宣传、学习人文奥运理念的宗旨和意义

学习与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中国要成功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就要认真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借鉴雅典奥运会等历届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开展有机联系、层次多样、动态开放、创意独特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深入普及奥林匹克精神。

人文奥运理念的研究、宣传和学习可以丰富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以全国人民的广泛参与为基础,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学习的奥运会、高水平的奥运会。

(二)人文奥运学习的实施措施

1.加大人文奥运理念研究力度

一要以奥林匹克为主线,围绕国际体育重大理论问题,有重点地在国内外举办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学术交流活动。

二要针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实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组织国内外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建立课题组,深入探讨研究。每年在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有关院校设立奥运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支持奥林匹克学术研究,资助其成果的发表和出版,翻译引进国外高水平的奥林匹克研究成果。三要结合北京奥运实际,举办以办好北京奥运为宗旨的各专题的国际研讨会,尤其注意总结借鉴其他奥运举办城市的经验教训,听取来自世界各地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四要组织专家学者撰写《2008北京人文奥运宣言》,使人文奥运的概念、内涵、行动目标、行动规划清晰化、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开展以上各活动旨在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奥林匹克研究的专业理论深度,为人文奥运在大众中的推广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兼收并蓄、特色鲜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北京人文奥运提供理论保障。

2.加强人文奥运理念的宣传与学习

利用各媒体组织形式多样的人文奥运主题宣传活动。全方位调动各种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大力宣传人文奥运知识。活动形式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为宗旨,可包括主题介绍、专家讲座、有奖竞猜等。

发动文艺界人士积极创作奥运主题作品,如文学、歌曲、戏剧、影视、相声小品等,由各级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人文奥运文艺演出队伍,将人文奥运知识融入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中,演出队伍要主动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乡镇等地巡演,使人民近距离地感受人文奥运,同时使人文奥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民心。

充分利用城镇及乡村现有资源,把宣传工作做全做细做到位。城镇可以利用街道旁的宣传栏、广告牌、甚至公交车(地铁)车身、车内扶手、车厢内等人们日常接触频繁的事物上宣传人文奥运知识,乡村可以采取喇叭广播、墙报、分发宣传手册入户等形式,使人文奥运知识“无处不在”。

充分发挥各政府机关、厂矿、企、事业等单位工会、妇联、共青团委的作用,开展与行业、岗位相结合的奥林匹克人文理念宣传教育,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对人文奥运的理解。活动形式可包括:组织参观、趣味竞赛、文艺演出等。

重视城市社区和学校在奥林匹克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二、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一)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意义

奥运会不仅为主办城市和国家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强大动力,也为其有效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宣传的窗口。成功举办奥运会有三个要素:一是良好的组织工作;二是本国的体育成绩;三是媒体的宣传。让世界了解北京,其重要渠道是各种媒体。重视和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媒体的放射作用,让世界了解和参与北京奥运会,是我们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实施措施

1.编辑出版“人文奥运”系列图书

以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的名义组织编写、出版北京《人文奥运宣言》单行本,加强对“人文奥运”的宣传;开展科学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要消除以往奥林匹克读物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积极编写趣味性强针对性强的奥林匹克读物;鼓励奥运学术书籍的出版。从国外翻译、引进一批有关奥林匹克高水平的著作;关心弱势群体,组织出版一些盲文图书,如《北京奥运》、《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与中国》等。

2.奥林匹克专业期刊的出版

开展专业化国际性奥林匹克研究活动(不同地区),全国各地体育科研部门和体育院校首当其冲,如创办中英文对照的“奥林匹克研究”刊物;建立北京奥运文献信息数据库,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信息服务。

3.新闻媒体宣传

国内外新闻媒体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媒体,是北京奥组委开展宣传工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合作伙伴。北京奥组委应高度重视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提供采访北京奥运会各项工作的便利,充分发挥他们的传播优势,逐步实现重点媒体根据自己的特色与受众特点,开辟介绍北京奥运会的专栏或专版,形成媒体优势,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4.网络传播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是开展宣传工作的新载体和对外传播的新渠道,是公众了解北京奥运会的直接和重要的窗口,北京奥运会宣传工作应充分发挥这一新媒体的传媒作用。

在北京奥组委的官方网站上建立“人文奥运”网页(或直接建立专题网站),内容包括“人文奥运”的内涵、外延、研究现状、活动报道、论坛等。

开辟与其他门户网站和中国知名网站的合作渠道,如新浪、搜狐等,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文奥运”信息需求,举行网上“人文奥运”的有奖答题、趣味问答、专家访谈、论坛等,有效扩大“人文奥运”的影响力。

5.标语口号、宣传画的征集

征集能够展现北京奥运特色的口号、宣传画,并形成一个口号体系,发挥宣传鼓动、凝聚人心的作用。建议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宣传画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宗旨:一是要体现中华人文精神与奥运精神的结合,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发展;二是要体现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三是要考虑有利于推动奥运实践,雅俗共赏。

三、开展群众性奥林匹克学习活动

(一)社区奥林匹克学习

1.社区奥林匹克学习的意义

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需要一个现代化、开放的、富有人文氛围的城市,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能够为奥运会提供一个支撑的平台。北京有着2400多个社区,加上外来人口有2000多万,为了使2008年的奥运会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必须让人文奥运精神走进社区,走进千

家万户,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思想深处,这也是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有关调查表明,北京市居民整体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社区居民人文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让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社区,面向大众进行人文奥运的学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奥运推崇和谐的思想,这既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理念的人文奥运与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对于奥运会和北京市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社区奥林匹克学习的具体措施

(1)围绕“人文奥运”在社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各种讲座,如奥林匹克知识讲座、体育竞赛的规则讲座,体育比赛的鉴赏知识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奥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做文明北京人”评选活动、“文明迎奥运、文明办奥运”演讲、文明礼仪讲座、推广常用英语100句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道德素质,展示现代都市市民应有的道德风范。三是举行有关历史与文化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以及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基本的外国历史文化与宗教知识讲座等,提高社区居民的人文素养。

四是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家庭趣味运动会,体质咨询活动,交谊舞大赛、电影晚会等奥运主体鲜明的社区活动,从而扩大群众参与基础,达到人文奥运的宣传教育效果。

(2)利用建设奥林匹克形象品牌社区进行教育

对社区的品牌形象设计采用突出主题的设计方法,以社区整体作为设计主体,利用社区的特色资源打造社区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以人文奥运的精神为核心,将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传播到社区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可拟建北京安定门街道“国学文化社区”、朝阳区安苑里奥林匹克体育品牌社区、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等。

(二)学校奥林匹克学习

1.青少年学习奥林匹克知识的意义

青少年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对象。当代奥林匹克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少年从中不仅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和机敏的头脑,还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希腊奥组委教育培训部设计实施了两个主要的教育计划:《学生教育计划》(the Public Awareness and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Students)和《奥运会工作人员计划》(the Games workforce Programme),带给了年轻人一种和奥林匹克价值、理想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2008年的临近和我国向世界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加快,秉承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素质为前提,进而实现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目标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推动青少年学习奥林匹克知识的措施

(1)分层推进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特点,制定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采取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推动奥林匹克知识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组织有关人员,编写适合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阅读的奥林匹克教育的教材和各种课外读物等;在各级学校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的选修课、体育运动鉴赏课,使学生能最直接快捷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中增加有关奥林匹克的内容。开展奥林匹克夏(冬)令营活动;以奥林匹克为题材,开展文学或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如奥运征文比赛,奥运题材的话剧创作与表演等;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文化艺术巡回展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奥林匹克纪念品的收藏展示活动,如奥运邮票收藏展、奥运图片收藏展等。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团,并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

课、体育活动及运动会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校园广播、墙报、报纸、杂志、书籍以及校园网络、音像制品应充分发挥作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努力推动中华文明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完美结合。开展青少年道德规范教育,组织青少年投身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文明道德素质。

(2)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分期分批举办大、中小学生体育教师培训班,使其得到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系统学习,力求做到体育教师都能胜任本岗位的奥林匹克教育工作,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奥林匹克知识传播问题的关键所在。

(3)重视大众媒介和家庭在学校奥林匹克学习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及家庭是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学习的重要途径,社会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奥林匹克的关注与参与也将深深影响孩子们的奥运意识和行为。

四、塑造文明的赛场文化

(一)营造文明的奥运赛场文化最主要的是有世界公民的风范

第28届雅典奥运会热情文明的观众,体现出了世界公民的风范,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众不仅是看客,更是参与者,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赛场的文化氛围。文明的观众,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必要的体育法规和一些竞赛规则的基本知识,懂得体育的内涵。作为2008年奥运的主要负责部门,从现在起就要对赛场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尤其是对中国赛场进行研究,探讨营造文明赛场文化的有效方法,使2008年奥运真正体现“人文”特色。

(二)通过教育和奖惩解决运动场上的不文明的行为

雅典奥运会比赛结束后观众排队去扔垃圾,成为奥运赛场一道风景线。而我国大型体育比赛现场则相形见绌,人走垃圾留、故意毁坏公共设施、提前退场等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北京2008年奥运会营造文明的赛场势在必行。要通过对球迷队伍的严密组织,建立赏罚严明的奖惩机制,表彰和奖励文明观众,曝光并追踪不文明事件,出台综合治理条例,征集并推广文明口号等一系列的措施,培养文明的观众和球迷队伍,营造良好的赛场氛围,为2008年奥运会准备出色的文明赛场。

(三)文明赛场的塑造离不开赛场设施的人性化

北京将为2008年奥运会兴建大量现代化体育设施。从以往举办城市的体育场馆看,不但有现代化的场馆配套设施,而且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民族的运动员和观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如赛场内根据项目设计灯光,利用植物花草的艺术设计和搭配,缓解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从赛场到休息室设计最短的距离,防止运动员感冒;赛场观众席的设计考虑如何让观众进出场方便等。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比赛场中,观众和运动员的热情也会被激发,更容易因相互感染而营造一种和谐的赛场氛围。

五、搞好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一)组织培训奥运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意义

1.组织培训奥运会志愿者的意义

现代奥运会规模大、会期短的特点对人力资源提出了一种非常态的需求——赛前迅速聚集数万名工作人员,赛中高负荷工作,赛后相继遣散。普通的劳动力市场难以满足这种忽聚忽散的特殊需求,志愿者的工作特点却与奥运会对人力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举办奥运会使用志愿者成为一种惯例。志愿者是传播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理想的先行军,文化交流的使者,志愿者能降低举办奥运会的成本,他们的高尚精神会感染和激励全社会,从而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真正价值。

2.组织培训奥运会竞赛工作人员的意义

竞赛工作人员主要包括组委会官员、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参与竞赛组织的相关人员等。而这些竞赛工作人员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败。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所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文明素质,对今后从事的工作仍然起重要的作用。而参与奥运会服务工作的人员,也通过奥运会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二)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组织培训的举措

对奥运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和身心和谐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承奥运火,展中华风,创和爱情”为口号,针对培训对象,设立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科学、全面、严谨的培训,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能力过硬的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队伍。培训对象包括组委会受薪工作人员、合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001年12月13日北京奥组委成立,目前工作人员209人,2006年37个场馆建成以后,2007年组委会工作人员将达到3000—4000人。早期进入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将成为后期筹办工作的业务骨干。2005年底组委会将招募6万—10万志愿者进行培训。

奥运会教育培训组织由组委会负责管理,官方认定的培训机构要与组委会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关于奥运会和残奥会准备工作最新信息,促进培训进程的调整。组委会应成为教育培训的管理平台,北京各高校应成为教育培训的资源平台,还需要传输运营商协助搭建传输平台。国际奥委会TOP合作伙伴和北京奥组委赞助商应为教育培训提供资金、硬件设备、餐饮、服装等。

1.培训资源的开发

奥运会的科技含量非常高,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材的概念应该扩大为资源的概念,采取开放式超量传播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学习网络,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提供所需的知识。

硬件环境建设:建立普通电教室、语音实验室、视听阅览室、全数字多媒体综合教室、数字视频电视演播编辑实验室、网络计算机室、卫星电教室、电子资料室等多层次的教室,依托于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网络系统等,满足志愿者培训的多元化需要。

软件资源开发:开发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电子作业支持系统、多媒体教学内容和电子出版物,实现网络教育中的远程教学,建立数字体育互动平台,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库,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学习。

2.基础理论的培训

组委会受薪工作人员、合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学习奥林匹克运动基本常识、工作制度与规则、举办国文化、外语以及奥组委对志愿者的全部期望。在雅典的志愿者培训中,所有的志愿者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计划,志愿者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各种运动的规则;为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参观者提供帮助的方法;熟悉自己将要提供服务的场地;实施急救的方法等。在培训中表现出色并且掌握某项专业技能的人将被任命为志愿队伍的领导人员。

2008奥运会应充分借鉴别国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奥运会教育培训标准,保证组委会受薪工作人员、合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培训数量和质量。标准的内容包括意识与态度、技术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组委会受薪工作人员、合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素质,对专业技术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整合能力,从而实现教育科学技术对奥运会的服务与支持。

3.实践理论的培训

有偿工作人员赛前培训。目的是为了使这类工作人员具有必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为奥运会的举办做充分准备。包括引导培训、岗位培训、管理培训、自我培训、技术培训等。

有偿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合同工作人员专项培训。包括定向培训、场馆培训、竞赛领导培训、培训人员培训等。

4.培训计划的制定

制定奥运会各种相关工作的详细培训计划,指导奥运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培训的实践工作。其中应包括《交通培训计划》、《安保培训计划》、《观众服务培训计划》、《运动竞赛培训计划》、《组委会市场开发培训计划》等。

六、加强奥运对外宣传工作

(一)加强对外奥运宣传工作的意义

做好北京奥运的对外宣传工作,向外界介绍人文奥运理念,介绍中国筹备奥运工作的进展情况,可以深化世界对中国的全面了解,激发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吸引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舆论上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筹办奥运会各项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更大支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加强奥运对外宣传工作的举措

从贴近外国受众对中国信息需求以及认知习惯的角度出发,加强奥运外宣品的设计制作和奥运外宣品的外语翻译工作,使外宣品发挥应有作用。

1.搞好常规外宣品的设计与制作。强化精品意识,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规律,生产有针对性的宣传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大力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外宣品生产运行机制。

2.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体育界的活动,争取更多的国际友好人士来北京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全面介绍北京筹备奥运会的情况。举办各种题目的论坛,吸引国际高水平专家,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提供智力支持,扩大北京奥运的对外声音输出,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3.加强与北京奥运有关的外语翻译工作,提高对外服务水平和环境质量。

4.重视各种奥林匹克建筑对民族历史和文化品味的宣传,以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拥有现代高科技含量的场馆建设向世界展示北京的风采。

5.通过举办奥林匹克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奥林匹克各种活动,充分展示北京的传统魅力和现代活力,树立北京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

6.加强同境外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北京有上百家境外媒体常驻机构的优势,建立同驻京外国媒体的联系和沟通机制。重视与体育类专业媒体的合作的同时,主动与世界主流媒体和国际综合类媒体合作,定期向境外媒体通报情况,为其采访提供方便。通过举办国际媒体专题研讨会、邀请各国媒介专家来京参观和采访等多种形式,提高国际媒体对北京奥运的关注度,并促使其报道更加客观、公正。

7.有目的的选择部分国外城市,举行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展览,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使外国人在自家门口就能清晰地了解中国,增加北京的亲和力。文化展览活动应包括:中国文化展、北京地方文化展、新中国体育成就展。

课题负责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王力丁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桦

课题顾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任海

课题组长:市社科联正局级研究员马仲良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鸿春

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教研室副主任黄亚玲

执笔人: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教研室副主任黄亚玲

下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金融理财网

    富晨(中国)理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富晨(中国) 零售银行网点转型实务高级研讨班(第七期) (网......

    2013中国金融年度论坛

    2013中国金融年度论坛方案一、背景 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已成功举办八届,是目前国内参展机构最全、展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年度金融盛会,......

    中国金融现状

    中国金融业概况人民银行供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金融业在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金融......

    浅析中国金融服务业

    浅析中国金融服务业 内容摘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业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对金融服务的内涵和金融服务业的范围进......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2》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2》 摘自: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2013-09-23 14:37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 201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立......

    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精选五篇)

    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 本报告从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入手,将金融科技分成系统、支付、信贷、金融和生活五个部分,分别核算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通过不同企业案例和......

    中国金融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金融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金融博物馆 观 后 感 班级:学号:姓名: 2016年5月20日 中国金融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金融博物馆观后感 2016年5月20日,由学校组织,我们金融专业......

    过去式中国金融分析

    中国的特殊命题 “金融生态”成了2005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点击频率最高的词汇。诚如周小川行长所说,“金融生态”这个比喻,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