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威县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项 目 简 介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位,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制定了水系规划,特别是把金水河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将境内原有河渠进行扩挖、改造、提升,使之成为靓丽的风景带、群众的休闲带、城市经济的带动带。
金水河整体河道总长36.5公里,其中城区河段10.1公里,河道景观控制宽度150米,按照高标准规划、分期分段实施的原则,重点打造城区段。目前已投资1.76亿元,完成河道扩挖,土方量220万立方米,完成乔灌种植4.6万株。金水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完善了城市排沥体系,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为把威县打造成为“城河相依、湖清景秀、宜居宜业”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篇:生态修复总结
生态修复总结
一、概述
1生态学及生态修复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当前生态学主要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部分组成。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广义的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酶学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和技术再造,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2生态修复概述
生态修复所需要修复的是关键种(key species)、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和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三个类型,而生态修复所需要的是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
进行生态修复首先要进行诊断(Diagnose),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查诊断,判断生态系统的破坏状况,然后构建和修复生态系统结构(Build and restoration),最后调整和强化生态功能,提高稳定性和自净能力(Repairing、strengthening、improving)。
生态修复的原则:
1地理学原则:要考虑生态修复地域性差异 2生态学原则:受限制性因子的影响 3系统学原则:整体和单一相互连接 4社会经济学原则 5美学原则
环境问题生态学根源主要包括:代谢失衡(metabolic imbalance)、系统无序(system disorder)、管理失调(managerial dissonance)
二、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水环境生态修复部分主要介绍了富营养浅水湖泊生态修复、河道污染治理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等。
在富营养浅水湖泊生态中,主要探讨了三种修复思路。第一种是进行杀藻除藻。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进行杀藻除藻,虽然可以快速杀除藻类,但是化学药剂的投加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第二种是进行营养盐的控制。可以通过截污对外源营养盐及污染进行控制,通过清淤挖泥对内源营养盐进行控制,还可以钝化营养盐。第三种是进行生物控制。包括以浮游动物、鱼类控制浮游植物的生物调控和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生物调控。
水生态修复中常用的植物有三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用的方法较多,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以及生态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截流分污、引水冲污、底泥疏浚和曝气复氧。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除藻和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生物方法则是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投加微生物,而生态方法就是建设生态工程修复。城市河流治理及修复是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水利、环境、生态等多个学科,修复过程受到河流流量、污染物成分及含量、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影响,且治理、修复工艺均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需统筹考虑、合理配置以实现城市河流的治理及修复。对于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需结合物理法、化学法对其水质进行改善,然后以生物法进行水质净化,恢复其中的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对该河流的治理及修复。
生态浮床技术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即:把特制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或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将经过筛选、驯化的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功能较强的水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的条件,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生态浮床需考虑以下几种因素:物理结构、科学引种、时空配置、净化机制和植物管理。
人工湿地由天然湿地发展而来,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功能与组成,根据条选择合适的地形位置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简言之就是人工建造和监工控制的、工程化的沼泽地。随着人工湿地的发展,人工湿地不仅仅局限于污水处理,还是具有园林绿化以及景观效果的作用,存在着很大的应用价值。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本身还具有基建费用低、运行费用少、耐冲击负荷强等特点,但是在其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人工湿地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绝大数的湿地由四部分组成:水体、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当前人工湿地处理的对象水体十分广泛,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渣废水等。我们一般根据污水在人工湿地中流动的方式可以将人工湿地分为三种: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如今对于生态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生态工程的后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工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后期管理不善,不仅对污水的处理产生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三、污染物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主要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对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主要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
植物修复的原理包括植物转化、根滤作用、植物萃取和根际土壤化学等。植物转化指通过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吸收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或者通过植物分泌出的化合物的作用对植物外部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根滤作用通过植物根的强烈吸持作用,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和有机物。植物萃取是通过种植一些特殊植物,利用其根系吸收污染土壤新能源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运移至植物地上部,通过收割地上部物质带走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的实质是生物降解,即微生物对物质的分解作用。
污染物土壤修复要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价。通过现场调查,制定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前期的调查,可经过必要的室内试验等对方案进行优选。修复方案一般分为原为修复、异位修复和综合修复。原位修复,即直接在污染物残留部位进行修复处理。其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受环境影响大,处理时间较长,易使污染物扩散。原位修复适用于污染情况较为稳定或者需要长期治理及不易进行异位修复的污染区域。异位修复,即将污染土壤运至专门场地进行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广大地域扩散。异位修复处置时间短、效果较好、易于控制,但成本相对较高。综合修复,即针对不同情况选取几种方法联合处理。其最大特点是各种修复方法的合理组织、取长补短、适用范围广、综合效果好,是较为实用的处理方案。
四、固体废弃物生态修复技术
固体废弃物按其来源可以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对于废弃物的处理通过物理的手段(如粉碎、压缩、干燥、蒸发、焚烧等)或生物化学作用(如氧化、消化分解、吸收等)和热解气化等化学作用以缩小其体积、加速其自然净化的过程。对于有机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和生物方法进行处理,但是针对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但有研究表明可以对固体废弃物在生态工程中再利用。
在生态修复中,可以将固体废弃物作为构筑物和土壤改良材料,利用废弃物修复受损景观环境。利用废弃物减少风蚀和水蚀,构筑植物生长微环境,加固土体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利用废弃物进行土壤生态修复,废弃物作为调节剂改良表层土壤,作为化学固定剂生态修复土壤,利用生物与生物化学功能把废弃物用于土壤生态修复等。该技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
第三篇: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精选范文: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共2篇)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一、项目基本情况**市东环海生态环保公路是落实**市“两保护、两开发”发展战略、开发、建设海东的重要推进项目。公路建成后将解决沿线1区4镇41个村委会的交通通达和通畅问题,极大的改善沿线各镇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对沿线各镇及**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带动作用。同时,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环**东北沿岸的一道景观,对减少沿线侵占**保护区范围、增加沿线房屋防洪抗浪、抵御自然风险、杜绝污水直排**,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市东环海生态环保公路建设里程为61.76公里,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下和至罗荃寺半岛段,全长12公里,路基宽24米,双向四车道。二期为海东镇罗荃寺至双廊红山庙,全长33.56公里,路基宽12米,双向二车道。三期为双廊红山庙至上关镇东沙坪村段,接大丽二级公路,全长16.2公里,路基宽12米。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全线靠海一侧设置4.5米的自行车观光道,充分利用公路两侧的剩余用地和景观平台,沿线设置8个观景区、14个观景亲水平台及二十多个旅游休闲节点,并对全线公路两侧的剩余地块进行生态绿化处理。工程建设内容为:一期工程征用土地611.53亩,拆迁房屋122户计19630平方米;拆迁电力、电讯等管线5450米;路基土石方148万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3万立方米;不良地质地段软基处治2200米;涵洞644米/23道。二期工程征用土地750亩,拆迁房屋35000平方米;拆迁电力、电讯等管线13250米;路基土石方73万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4.2万立方米;不良地质地段软基处治8800米;涵洞540米/36道。三期工程征用土地322亩,拆迁房屋18300平方米;拆迁电力、电讯等管线6410米;路基土石方52万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3.3万立方米;不良地质地段软基处治9300米;涵洞480米/32道。工程总投资35618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2500万元(路基5800万元,路面2700万元,征地拆迁安置40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10068万元(路基6712万元,路面3356万元,文笔村、挖色办事处、长育村、青山村往海边改线所占的征地拆迁安置费由洱管局新一轮生态修复工程支付);三期工程投资7150万元(路基5720万元,路面1430万元,红山庙、海潮河村、马厂村、大营村、河尾村、东沙坪村往海边改线所占的征地拆迁安置由洱管局新一轮生态修复工程支付),全线景观绿化投资5900万元。污水管由环保局负责实施,计划投资14800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东环海公路一期工程机场路至天境阁12公里于20xx年3月18日进场施工,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和路基工程投资8600万元,已完成可施工地段路基工程的和路面工程底基层。6月底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春节前力争完成路面工程。二期工程天境阁至双廊红山庙段33.56公里于今年1月进场,已完成从8.5米到12米的勘测设计,线路优化设计和征地拆迁放线工作,于4月20日正式进场施工,完成工程投资2400万元,原计划于年底前完成路基工程,经过近一段时期指挥部、监理的大力督促后,承包人加大人员、设备的投入,并采取加班加点、见缝插针的施工方式,工程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计划提前3个月于9月底完成路基工程,20xx年6月底完成路面工程。三期工程双廊红山庙至上关东沙坪段16.2公里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征地拆迁放线工作,已于6月15日前在上关镇海潮河村、河尾村两个点进场施工,完成投资500万元,环海公路全线已累计完成投资11500万元。
三、项目工期计划计划于20xx年12月31日前力争完成一期路面工程,二、三期路基工程,20xx年6月前完成二、三期路面工程,20xx年10月前完成沿线景观绿化工程。今年市委、市人民政府下达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市交通局计划完成1.5亿元。
[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共2篇)]篇一:公路建设工程进度汇报
万安县窑头至富坑口三级公路改建工程进度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万安县窑头至富坑口公路作为江西省万安县的一条通乡公路,是一条具有集散功能的三级公路。该公路的改建对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带动沿线乡镇发展旅游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促进邻县边贸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577万元,路线起点为窑头镇(桩号为k0+000),途径田南、湖陂、八斗、剡溪、南洲、村背、枧头镇,终点为富坑口(桩号为k16+817.168),路线全长16.817168km。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该项目共有五座桥梁,其中k4+867八斗中桥为48m长新建预应力空心板梁桥,k3+189.5湖陂小桥(桥长8m)直接利用,k11+098.5南洲中桥、k11+681.5村背小桥、k16+009枧头中桥均经桥面系改造后利用。路线共设置盖板涵18道,圆管涵53道,利用老涵5道。路线布设呈南北走向,路面设计为沥青砼路面。该工程划分为a1、a2两个施工标段,其中a1标段起讫桩号为k0+000~k8+500,长8.5公里; a2标段起讫桩号为k8+500~ k16+817.168,长8.317公里。
[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共2篇)]
二、项目建设进度
该建设工程项目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招标公告,并于2015年1月20日举行开标、评标工作,确定中标单位后并与之签订施工合同。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施工机械已于2015年3月20日进驻施工现场,完成组建项目部工作,具备开展项目施工管理条件。项目管理指挥部组建工作也已完成。各施工单位均已开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a1、a2标段均已完成红线及中桩放样工作,a1标段配备两台挖掘机分别从鲁下、湖陂对向开挖红线边沟,截至目前已完成4公里左右,a2标段基本全部完成红线边沟开挖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该建设项目运行过程总体正常,主要是a1标段因村民阻扰致使红线边沟开挖工作滞后,且较多田地已经育苗不能开挖。路线途经村落拆迁量超出设计拆迁工程量,公路红线内近一两年新建的房屋数量较多,许多房屋紧靠路基,距离公路太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四、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对村委、村小组及村民的协调工作力度,增加机械设备,加快红线边沟开挖进度。在道路紧临建筑物地段利用道路中桩进行实地勘测,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方案,以期减少不必要成本和减轻道路两旁原貌破坏程度。
万安县窑富公路项目驻地办公室
2015年3月26日
篇二: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2014.9.17 根据2014年 参建单位安全隐患自查不彻底、不够深入。
(二)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安办 [2014]27号),我局立即部署,结合?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闽交建?2013?46号)及?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宁德市交通建设工程“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宁交总工办?2013?56号),以预防坍塌、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反三违为重点,开展工程现场风险辨识与防控,加强对施工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检查,发现并及时排查治理隐患。在重大隐患未排除,不能确保施工安全时,责令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或暂时停止施工。主要排查内容如下:①桥梁工程:深基坑临边防护与监测,墩台身临时支架和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整体钢模的安装、保养及验收,连续梁挂篮施工,梁场制运架梁,梁板吊装及固定,现浇梁模板、支架的搭设与拆除,跨线施工安全防护等。
②隧道工程:掌子面与洞口开挖坍塌预防,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不规范整治,小导管、锚杆等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施工、锁脚锚管与钢拱架施工不规范、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不及时、仰拱初支与掌子面、仰拱与掌子面、二衬与掌子面安全步距超标整治。
③路基工程:路堑高边坡坍滑、抗滑桩施工坍塌。
④特种设备:提梁机、架桥机,塔吊,龙门吊,重型汽车吊,履带吊,翻模系统,施工电梯坍塌预防。
⑤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配备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编制各类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演练,不断提高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能力。
根据专项督查的结果看,主要存在部分项目存在特种设备(架桥机)未取得检验合格证书就进行架梁作业,如省道201线宁德礁头至象溪公路象溪大桥工程,局质监站责令立即暂停桥梁架设作业,同时下发?宁德市交通质监站关于省道201线宁德礁头至象溪公路象溪大桥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通知?(宁交质监?2014?49号)。
(三)根据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开展公路隧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闽安委?2014?5号)以及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公路隧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宁安委?2014?8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成立由郭海鸣副局长为组长,经济发展中心、质监站负责人为副组长,运安科、总工办、计建科、县乡公路管理所、道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公路隧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宁交运安?2014?28号)。专项整治共排查由宁德市公路局养护公路隧道17条,由各县(市、区)交通局养护的隧道共7条,主要问题是未设置限高标志、存在渗漏水病害、路面标线不清[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共2篇)]晰,个别隧道未有照明等,通过专项整治,各有关单位均能够针对排查的隐患制定了专门的整改计划,目前均按照整改计划整改中,将逐步消除隐患。
(四)开展桥隧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情况。
根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两家 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情况通报的通知?(闽交办
建?2014?24号),我局立即部署各县(市、区)交通局及建设单位开展桥隧工程隐患自查,并将排查情况及时报送我局,截止9月16日,共收到各单位排查的16个项目的25个隐患,其中12个已经当场整改完毕,剩余部分已按计划在整改中。同时组织质监站、总工办对辖区内的桥梁隧道隐患进行督查,根据督查的结果看个别项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省道201线宁德礁头至象溪公路象溪大桥工程未取得检验合格证书就进行架梁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我局责令立即暂停桥梁架设作业;国省干线(联七线)公路霞浦东冲至火车站段工程a5标段南岐山隧道k50+920-k51+010段ⅲ级围岩隧道8月18日开始开挖后至9月10日仍未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锚杆及挂网喷砼施工,且9月10日我局质监站现场责令其立即停止隧道开挖并及时进行锚杆及挂网喷砼施工,但在9月12日的检查中,该段锚杆大部分已施打,从现场抽拔的5根锚杆结果看,设计2.5米锚杆,只施工了约50多厘米,存在严重偷工减料及较大安全隐患,该项目目前我局质监站已经做完现场笔录、物证等证据的调查收集,将对其进行立案处罚。
(五)“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情况。根据?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开展公路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的补充通知?(宁交总工办[2013]90号),对于大型桥梁、隧道、国省干线、镇镇有干线等项目均参照该文件精神开展“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其中平安工地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监站。我局结合日常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均对施工单位每月一次、监理单位每三个月一次,以及业主每半年一次开展“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同时我局质监站每周将各项目参建单位落实“平
安工地”考核评价的情况上报局运安办汇总。三季度以来共检查45项次监督项目的“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的情况,从检查的结果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平安工地”考核评价资料不够齐全、部分对如何开展评价及评分不够清楚,未对考核评价的内容进行实质性检查,考核评价内容未实事求是落实到位。从今的“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的情况看,共抽查了10个项目,其中个别业主对落实半“平安工地”考核评价不及时,主要有宁德市蕉城宏鑫交通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的省道201象溪大桥项目及九都至虎贝公路,福鼎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霞浦县牙城镇(纵一线)至杨家溪(九鲤溪)公路福鼎段项目。
(六)工程项目督查情况
我局严格落实“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并开展专项督查,实事求是做好信用考核评价工作,至今共下发一月一通报8份,专项督查通报3份。目前我局质监站滚动监督普通公路工程项目20个,渡改桥项目3个,危桥改造项目4个;滚动监督水运工程项目16个。截止9月15日,我局质监站共发出整改通知书(含通报)56份,其中通报14份。从监督管理上看,我局质监站的监督检查基本上做到覆盖率100%,严格落实一月督查,整改跟踪复查、挂牌督办、回访等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我市工程项目安全态势平稳。
(七)对省级挂牌督办、重点督查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市普通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被省级挂牌督办、重点督查项目主要是在省公路局2014年上半的信用考核中检查中,福安市溪柄至楼下红色旅游公路工程s1、s3标被列为重点督查对象,主要存在履约、管理混乱方面问题,业主为乡镇
下页 余下全文
第四篇:生态修复工程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一、项目基本情况
**市东环海生态环保公路是落实**市“两保护、两开发”发展战略、开发、建设海东的重要推进项目。公路建成后将解决沿线1区4镇41个村委会的交通通达和通畅问题,极大的改善沿线各镇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对沿线各镇及**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带动作用。同时,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环**东北沿岸的一道景观,对减少沿线侵占**保
护区范围、增加沿线房屋防洪抗浪、抵御自然风险、杜绝污水直排**,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市东环海生态环保公路建设里程为61.76公里,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下和至罗荃寺半岛段,全长12公里,路基宽24米,双向四车道。二期为海东镇罗荃寺至双廊红山庙,全长33.56公里,路基宽12米,双向二车道。三期为双廊红山庙至上关镇东沙坪村段,接大丽二级公路,全长16.2公里,路基宽12米。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全线靠海一侧设置4.5米的自行车观光道,充分利用公路两侧的剩余用地和景观平台,沿线设置8个观景区、14个观景亲水平台及二十多个旅游休闲节点,并对全线公路两侧的剩余地块进行生态绿化处理。
工程建设内容为:一期工程征用土地611.53亩,拆迁房屋122户计19630平方米;拆迁电力、电讯等管线5450米;路基土石方148万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3万立方米;不良地质地段软基处治2200米;涵洞644米/23道。二期工程征用土地750亩,拆迁房屋35000平方米;拆迁电力、电讯等管线13250米;路基土石方73万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4.2万立方米;不良地质地段软基处治8800米;涵洞540米/36道。三期工程征用土地322亩,拆迁房屋18300平方米;拆迁电力、电讯等管线6410米;路基土石方52万立方米;排水及防护工程3.3万立方米;不良地质地段软基处治9300米;涵洞480米/32道。
工程总投资35618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2500万元(路基5800万元,路面2700万元,征地拆迁安置40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10068万元(路基6712万元,路面3356万元,文笔村、挖色办事处、长育村、青山村往海边改线所占的征地拆迁安置费由洱管局新一轮生态修复工程支付);三期工程投资7150万元(路基5720万元,路面1430万元,红山庙、海潮河村、马厂村、大营村、河尾村、东沙坪村往海边改线所占的征地拆迁安置由洱管局新一轮生态修复工程支付),全线景观绿化投资5900万元。污水管由环保局负责实施,计划投资14800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东环海公路一期工程机场路至天境阁12公里于2008年3月18日进场施工,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和路基工程投资8600万元,已完成可施工地段路基工程的和路面工程底基层。6月底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春节前力争完成路面工程。二期工程天境阁至双廊红山庙段33.56公里于今年1月进场,已完成从8.5米到12米的勘测设计,线路优化设计和征地拆迁放线工作,于4月20日正式进场施工,完成工程投资2400万元,原计划于年底前完成路基工程,经过近一段时期指挥部、监理的大力督促后,承包人加大人员、设备的投入,并采取加班加点、见缝插针的施工方式,工程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计划提前3个月于9月底完成路基工程,2009年6月底完成路面工程。三期工程双廊红山庙至上关东沙坪段16.2公里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征地拆迁放线工作,已于6月15日前在上关镇海潮河村、河尾村两个点进场施工,完成投资500万元,环海公路全线已累计完成投资11500万元。
三、项目工期计划
计划于2009年12月31日前力争完成一期路面工程,二、三期路基工程,2010年6月前完成二、三期路面工程,2010年10月前完成沿线景观绿化工程。今年市委、市人民政府下达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市交通局计划完成1.5亿元。
第五篇:《河道生态修复》新闻稿
时逢浙江大地上掀起五水共治的浪潮,为丰富河道整治理念,学习生态修复技术理论及工程经验,我院特邀省上海海洋大学王丽卿教授于5月21日来我院做了关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主题讲座,来自新农村研究院、工程院、环保院、规划院等多个部门的众多员工参加。
王教授从“生态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水生态”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水环境形式依然严峻,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生态修复”,即建立有效稳定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功能,达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目的。
讲座会上,王教授详细介绍了“生态浮床”、“人工湿地”和“河道生态修复”等技术,包括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要点等,并以太湖、滇池等为例说明国内“水生态修复”的现状,要点及难点。在“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减少外源污染,其次是针对不同水质、不同水深的河道,采取适用的生态措施,利用各种生物的不同特性,逐步修复水生态,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水生态修复”也助力于水景观的改善。新时代的水利工程,人与水环境的互动尤为重要。“水生态修复”恰好契合了人们亲水爱水的本性。
这次讲座历时近三个小时,王教授以“生态修复”技术为中心,并结合我院水利设计工作,针对河道整治、湖泊治理等,谈了研究心得,讲述了全国各地生态工程经验体会。王教授的讲课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态修复的广大市场,生态水利工程将从目前局部河段单纯的结构性修复,向河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与生态过程的综合修复发展。
浙江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五水共治”。作为浙江省水利技术龙头单位,“河道生态修复”将是我院以后工作的重点。我院要在治水过程中建立治水新理念,不断学习治水新技术,与时俱进,站在治水最前线,把“五水共治”的号角吹得响亮,让江南水乡重现诗画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