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现场会刘静

时间:2019-05-13 22:5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学案-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现场会刘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学案-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现场会刘静》。

第一篇:导学案-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现场会刘静

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全旗中小学课堂教学现场会

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观潮》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语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小组互查)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闷.(mânmēn)雷涨.(zhǎng znàng)潮飞奔.(bēnbân)而来薄.(bïbáo)雾屹.立(qǐ yì)风号.(hàoháo)浪吼

2、看拼音写词语。

lǒngzhàokuānkuîbēntãngyījiù()()()()rãnshēngdǐngfâiqítóubìngjìn()()shuǐ tiān xiāng jiētiānxiàqí guān()()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初读感知

1、农历,我们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看钱塘江大潮。

2、课文围绕这句话,依次写了潮水、、的景象。

(二)精读感悟

1、自由读描写潮水来时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读流利、读出

你的感觉,并简单的写写你的感受。

三、巩固练习(阅读语段,重点突破)

1、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任选其中一句,从潮来时的声音、形态两方面谈谈钱塘江大潮给你的感觉,并读出这种感觉。

2、请正确排列 “观潮”的顺序。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

从刚才的排序中,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四、拓展延伸(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请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可以用其中的几个,也可以用全部,自由选择。

人声鼎沸风平浪静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水天相接天下奇观人山人海浩浩荡荡

(河南学校学校语文教研组提供)

第二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3年3月5日

为全面贯彻市教育体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落实新课程理念,深化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继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继续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不放松,契而不舍,不断推进,务求实效。为确保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导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三)“学案导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培训。

学校的培训抓好四点: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利用周一、周四下午七八节,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教材、学案相关理论,通过学习,熟悉课标、教材,掌握学案相关内容;

第二,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学案,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

第三,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好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进一步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

(三)使用

学案的使用范围是4一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他没有使用学案的学科,也必须按照“学案导学”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务处要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检查、学科教研活动等,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抓住教学星级学校评比的机会,并注重结果性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在管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学案的发放。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学案及时发放到教师、学生手中,保证教师的二次备课及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学校安排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和学生的自我反馈都要落实在学案上。三是学案的检查。学校要定期组织业务领导检查教师的学案,重点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检查要细,记录要全,建议要准;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收交、、检查学生的学案,全批全改,写清批改记录,供学校定期检查。四是“学案导学”整理归档,教务处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学案导学”,备教学星级学校评比及专项检查调研之用;教师指导学生定期收集、整理学案,供复习、备考使用。

(四)“学案导学”模式构建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既要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又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杜绝课堂上虚假的表演,不搞花架子,做到基础知识当堂会,不但“堂堂清”,还要“人人清“。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从而获得大面积丰收。所以,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结合起来,构建此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三维程序是:目标导学——讨论质疑——自测互结——盘点得失。具体说明如何操作。

1、目标导学:分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两部分内容。“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的三维目标,教师引入新课后,向学生展示说明本课的三维(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及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了方向“自学指导”是整个学生自学过程的一个缩影,是教师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呈现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熟悉教材,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自学。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急于解答,可在合作交流中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自主学习结束后,以为单位互相检查自学的情况,不会的问题再相互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极力引导学生交流形式,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时间。在这个环节不同学科还可以设置“自学检测”这一小环节,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这会对学生的自学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

2、讨论质疑: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将疑难问题带到小组中讨论后仍然解决不了的再进行归纳整理,向教师求教。教师精讲点拨,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性,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其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和书写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环节在学案中没有预设,只留有空白,通过讨论质疑,学生在空白处体现疑难问题及总结出的知识体系。

3、自测互结:是指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只是进行自我检测,目的是要通过变式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形式上采取同桌互批,小组串批,教师校批等不同形式。其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充分运用“兵带兵”的战略,鼓励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要注意“堂堂清”和“人人清”,对于一些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强调学生当堂掌握。教师设计的自测习题,一定要分清层次,一般分为基础部分,提高部分和拓展部分,各科据此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的栏目和规定不一。但必须要用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使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坚决避免一刀切和一锅煮的现象出现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材料,给学生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优等生”更“优”。学生在完成各自的习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从而掌握学生的知识目标的完成情况,没有达标的一定要“清”,进而实现全面丰收。

4、盘点得失: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和学生针对本课“教”和“学”的深刻的体味和反思。主要回味一下本课的得和失,以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在课后总结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以及改进的措施;就学生而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创与所用,甚至是教师的所教,借助于书面语言真诚、真实、真情的再现出来。即回顾本节课教和学的过程并结合“自测互结”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诊断,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的措施,以利于课后及时弥补,内容大致有“记学、记教、记做”三方面;可以写出得失、缺陷、困惑、创见等。可当堂完成也可课后完成。

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后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学案”以了解学情。

2、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要做到“四精”。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落实在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经过批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5、教师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知识上、重点、难点上下功夫。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状态,使他们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6、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后,要求将“学案”进行分科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教师也要将自己手中的“学案”进行整理,利于今后的改进和检查。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课堂上师生都以学案为中心线索开展活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清晰,师生双边活动更加默契,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提高,使得各种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同时又极大地调动师生反思的自觉性。

三、切实抓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制订方案,拟订计划

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拟订实施计划。各学年组、学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保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研究,求实创新

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重点加强五项研究。一要研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二要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整合创新,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发生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评价内容、标准、形式的改革,学校会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抓实过程

一是要强化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和业务领导对“学案导学”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分学科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

二要平抓实过程。学科组要先上研究课,研讨教学模式;学科组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研讨交流,每月要进行一次归纳反思,找出不足,改进实施计划;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

(四)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三是组织教师从自已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市评比,帮助教师研究好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习,营造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树立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手段,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可靠保证。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案导学”的相关理论,增强开展“学案导学”的意识。深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是“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及保证。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 负责“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作用,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二要落实任务、健全制度。为保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组要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要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特别是备课与授课的管理,业务检查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广开校本教研渠道,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研究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学校要切实通过专题式、案例式、观摩式和教学反思式等多种研究途径,来解决“学案导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立足校本教研,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3-3-5

第三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范文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为全面贯彻市教育局“实施百校质量工程”意见及单教研字[2009]第7号文件的意见,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为确保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导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三)“学案导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培训。

学校的培训抓好四点: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利用假期集训等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教材、学案相关理论、县教研室《学案导学问题解答》等,通过学习,熟悉课标、教材,掌握学案相关内容;第二,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学案,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第三,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好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

(三)使用

学案的使用范围是初中7一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他没有使用学案的学科,也必须按照“学案导学”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务处要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检查、学科教研活动等,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抓住教学星级学校评比的机会,并注重结果性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在管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学案的发放。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学案及时发放到教师、学生手中,保证教师的二次备课及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学校安排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和学生的自我反馈都要落实在学案上。三是学案的检查。学校要定期组织业务领导检查教师的学案,重点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检查要细,记录要全,建议要准;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收交、、检查学生的学案,全批全改,写清批改记录,供学校定期检查。四是“学案导学”整理归档,教务处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学案导学”,备教学星级学校评比及专项检查调研之用;教师指导学生定期收集、整理学案,供复习、备考使用。

(四)“学案导学”模式构建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具体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诱导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提问一讨论一归纳一练习;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质疑一探究一小结一应用;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学习和教学的技能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示范一尝试一评价一作业。“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是:出示学案,学生自学;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训练。学校通过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研讨、示范课、模式课等多种形式,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校要通过校本教研研究“学案导学”,通过研究学案来指导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做好学案与本校实际结合的文章,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学校主要领导及业务主管领导紧盯课堂,通过听、看、评、查等来监督、指导“学案导学”的推行。教师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弄清“学案导学’“的概念、内涵、意义及方法步骤等,抓好“学案导学”的落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有本校或本人特色的“学案导学”模式,推进“学案导学”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学案导学”的评价

学校在“学案导学”的评价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尤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过程中。做到一个前移,即评价重心前移,由花费很多精力检查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前移到指导学案的优化,变途中的督查为事前的指导、服务,加大对事前的控制力度,优化事前的策划和准备。力求三个及时,一是评价时间必须及时。评价的间隔和周期不宜过长,特别是对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周为单位;二是反馈必须及时。评价结束必须及时反馈,必须提出指导整改的意见建议;三是措施必须及时。必须跟上落实性的督查措施,将监测、评估结果纳入对教师的评估体系,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

三、切实抓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制订方案,拟订计划

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拟订实施计划。各教研组、学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保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研究,求实创新

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重点加强五项研究。一要研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二要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整合创新,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发生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评价内容、标准、形式的改革,学校会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抓实过程

一是要强化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和业务领导对“学案导学”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分学科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二要平抓实过程。学科组要先上研究课,研讨教学模式;学科组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研讨交流,每月要进行一次归纳反思,找出不足,改进实施计划;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

(四)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二是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三是组织教师从自已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市评比,帮助教师研究好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习,营造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树立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手段,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可靠保证。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案导学”的相关理论,增强开展“学案导学”的意识。深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是“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及保证。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 负责“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作用,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二要落实任务、健全制度。为保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组要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要进一步完善常规管

理,特别是备课与授课的管理,业务检查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广开校本教研渠道,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研究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学校要切实通过专题式、案例式、观摩式和教学反思式等多种研究途径,来解决“学案导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立足校本教研,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

单县希望初级中学2010.9

第四篇:2012-2013“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石陵一中2012-2013学年

“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初稿)

一、指导思想和改革的总目标

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的总目标: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立足校情学情,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会学、善学、乐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白向阳

职责:“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副组长:白旭阳王晓庄

职责:组织实施校长决策,检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整个教学改革的指导、实施、调度和督促。

备课组长:语文:王云冬 侯捞 史竹芳数学:许杰孙宏伟陈晓红英语:姚妙丽 白照选 吕玲春物理:白玉良孙梅照

化学:张军涛

职责:负责组织本学科的议课,审查学案初稿,分配具体学案任务等。

要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确定单元或阶段课型,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确定课时导学案模式,以班主任为核心实施班级小组竞争,以师生为主体落实教学改革,职能部门督促检查,确保落实。

四、“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改革细则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决定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自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课时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以案促学,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备课模式:“单元规划,集体研讨、分工合作、不断优化、学案导学”。

1、单元规划、集体研讨

每周一上午为议课时间,备课组长负责召集全体组员提前两周就一单元或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研讨,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探讨教学切入点,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分工合作、集体定稿

在集体议课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由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再有备课组统一意见(每周三上午为审稿时间),进行集体研讨、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并印刷。教师根据导学案二次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并对导学案进行个性修改。

3、课堂使用、整理成册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议课时小组交流。教师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以备检查和存档。

4、课后反思、积累经验

每位教师对使用后的导学案要认真反思,提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导学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教师在导学案上要写出反思意见。

(二)“导学案”基本格式:8K,分栏。页眉页脚要有激励性语言。

课题、课型、执笔、审核、使用时间、【学习目标】——明确任务、注意表达方式,内容要具体。

【自学指导】(分步导学)

1、预习导学——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课前完成,不超过10分钟,达到了解)

2、问题探究——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课堂主体,教师引入,学生探究展示,教师点评)。

3、趁热打铁(训练)——自我检测·解决问题。

【延伸拓展】——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学习反思】——原理总结·自我反思积累(学生课后思考积累)。

【课堂作业】——巩固训练,要求适量适度。应分必做题、思考题和选做题。最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当堂批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做作业时间)。

(三)“单元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方便学、有利学。

2、记忆性原则:体现主干知识,必记必背。

3、基础性原则:学案编写要突出基础知识,以教材内容为主,不出过难过偏的练习。

4、探究性原则:充分利用教材探究性示例,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5、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每节课重点探究1-2个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最好为有梯度的小问题合成探究性问题,便于学生思考。

6、宜粗不宜细:要体现主干知识,不必刻意分割教材内容,要为教师留有个性空间。

(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的核心在于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没有固定模式。

精讲示范课:适合每单元第一节或者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学生课前预习后,由教师根据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讲解教学内容,体现内容的“真和美”,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学会思考。此课型不等于满堂灌,一定要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引着学生追寻最美境界。

分步导学课:主要实施的课堂模式。学生预习,了解内容;教师引入新知并引导思考探究性问题;学生思考并合作探究,然后回答展示;教师点评总结并引入下一问题,最后小结,学生课堂完成作业。

习题复习课:适合单元检测复习。课前考试形式独立完成,课堂先分组讨论,然后诊断答疑的形式完成。

(五)“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A.对学生的要求

1、课前对学生是自学提纲。所有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自学,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知识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按学案思路深入思考,提出问题。任课教师课前检查。

2、课堂上对学生是学习笔记。要及时思考并做好记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任课教师要及时检查。

3、课后对学生是积累本。学生应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并对学习中遇到的东西进行反思积累。

B.对教师的要求

1、提前发放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课前检查导学案,了解预习情况。

2、课堂教学时首先引入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教师精讲点评。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六)几点要求:

1、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要敢于降低难度,坚定不移的进行课堂改革,用自己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动起来,只要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最终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导学案是学生的笔记和积累本,学生应当整理成册,妥善保存,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任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预习,会讨论、会质疑,会展示,让学生有序参与课堂。年级组要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落实。

3、建立健全班级竞争机制和文化氛围。各班形成班级口号、誓言等,健全并形成班级文化。

班内学生按自然组分组,小组间要学习能力公平。对课堂问题,首先要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讲评知识点。回答问题时可以按次序,也可以主动回答,要多给其他同学机会,关注学困生。各班在此基础上创新班级管理体系,实施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探索班委领导,小组值周(值周班长),检查评比制度,内容涉及学案检查、课堂发言、违纪、卫生、纪律等。

4、每节课必须有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落实教师“三讲”:即讲重难点、课前建模或课后总结、引入知识和小结问题。“三评”:即评学生展示或有序参与、评易错易漏易混点、偶发讲评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不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不讲。

附:导学案格式(通用)

****年级*********导学案

第课时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明确任务、注意表达方式,内容要具体。

【自学指导】(分步导学)

1、预习导学——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课前完成,不超过10分钟,达到了解)

2、问题探究——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课堂主体,教师引入,学生探究展示,教师点评)。

3、趁热打铁(训练)——自我检测·解决问题。

【延伸拓展】——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学习反思】——原理总结·自我反思积累(学生课后思考积累)。

【课堂作业】——巩固训练,要求适量适度。应分必做题、思考题和选做题。最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当堂批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做作业时间)。

学后记:

教后记:

班级学生姓名第小组

第五篇: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doc打字

坳马初中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

一、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学生被动接受不愿学、不会学、听不懂、教学效益低的教学状况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无法照抄照搬,如果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科学素养,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遵循“立足实际、突现主体,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学案为突破口,以分步导学、先学后教、精讲点评为主要环节,以班级自主管理、小组竞赛、文化熏陶为激励,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兴趣的动起来,真正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习快乐,快乐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改革的总目标: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立足学情,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会学乐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细则

(一)备课模式:“单元规划,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不断优化、教学两案”

1、单元规划、集体研讨: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单元或者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集体定稿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的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提前一周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提前一周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年级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并印刷。教师根据导学案备教案,并对导学案进行个性修改。

(二)导学案的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法指导————明确任务、注意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分步导学

1、预习导学(主干知识填空)-------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课前完成)

2、问题探究-----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课堂主体,教师引入,学生探究展示,教师点评)

3、趁热打铁(训练)------自我检测.解决问题(可有可无)延伸拓展--------根据实际对部分学生使用或者对某些课使用 课时作业-----巩固训练,要求适量适度。也可重新布置

单元检测------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每单元结束,以考试形式进行)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方便学、有利学

2、记忆性原则:体现主干知识,必记必背

3、探究性原则:充分利用教材探究性示例,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每节课重点探究1—2个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最好为由梯度的小问题合成探究性问题,便于学生思考。

5、宜粗不宜细:要体现主干知识,不必刻意分割教材内容,要为教师留有个性空间。

四、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对学生的要求

1、课前对学生是预习提纲。所有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填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按照学案的思路深入思考,提出问题。每节课上课前各小组长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

2、课堂上对学生是学习笔记。要及时思考并做好记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课后对学生是积累本。学生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并对学习中遇到的东西进行反思积累。

对教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发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课前检查导学案,了解预习情况。

2、课堂教学时首先引入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教师精讲点评。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老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的时间。

五、几点要求

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要敢于降低难度,不刻意追求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坚定不移的进行课堂改革,用自己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动起来,只要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最终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导学案是学生的笔记和积累本,学生应当整理成册,妥善保存,老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任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预习,会讨论、会质疑,尤其会展示,让学生有序参与课堂。

3、要求教师连续讲解不超过3—5分钟,每节课必须有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每节课至少有5—10名学生回答或展示问题,每节课有掌声并表扬学生2---5次。进一步落实教师“三讲”即讲重难点、课前建模课后总结、引入知识和小结问题。“三评”即评学生展示或有序参与、评易错、易漏、易混点、偶发讲评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不讲;不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不讲。在这里强调一个问题,尽量老师少讲不是老师不讲,我始终觉得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当然,教学语言是一个

教师的门面,是教师的基本功,要讲的好时要花费很大的功夫的。语言的魅力来自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得体的谈吐,旁征博引的洒脱,生动鲜活的气息,要向修辞要魅力,向诗词歌赋要魅力,要从名言警句中汲取营养,从时代发展中提炼升华,这就会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增添你的人格力量。

总之,实施学案教学,有利于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地位的落实;更有利于更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促进创新教育力量的充分发挥。当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案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要求,所教班级的学生现状,因材、因时进行学案编写和组织教学。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不断开拓进取,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案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坛上定会百花齐放,人才辈出,定会结出喜人的教学硕果。

下载导学案-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现场会刘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学案-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次现场会刘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