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行政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等。新形势下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吸引力,必须从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改善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地区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金的流动在“洼地”效应的作用下,将更多地取决于地区的信用环境和融资吸引力,也就是金融生态环境。如果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比较好,首先是金融部门对该地区的信用评级就会比较高,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这个区域;其次是在银行信贷资金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将会有更多的国内外资金转向这个区域投资,融资渠道将会更加畅通。
二是有利于提高本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促进供求平衡。如果银行都能够自主经营、贷款自主决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各级政府都能够做到依法行政,社会诚信环境和诚信制度比较完善,市场竞争充分有效,那么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利润目标引导下,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会将资金更多地投向经济发展的瓶颈行业,从而使供求关系趋向平衡,地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三是有利于提高本地区金融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银行业因不良资产多、经营亏损严重等问题而发展缓慢,要面对即将进入的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根本就不具备竞争力。加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金融运行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辖区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增强本地区银行业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实现协调发展。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议应考虑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地区能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资金,关键取决于两点:该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避免政策风险;产业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当地比较优势,具有市场总体竞争力,可以确保投资者收益。因此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应注重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和其他投资者增加投资创造良好的产业支撑。
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明晰产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以利于提高企业在银行信用评级中的等级和获取更多信贷投入。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于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实现公平竞争,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扩大国内外资金投入空间。同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关的会计制度,依法加大信息披露。
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资金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司法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特别是在处理企业改革、破产或履行信贷合约方面,维护好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培育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努力提高社会信用水平。
四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对依附于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部门的中介机构的改革力度,严格行业准入并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在培育发展当地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的同时,引进外部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打破评估行业的行政垄断性,增强行业竞争性和行业自律性。加强对中介服务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虚假评估行为,提高中介服务水平。
五是提升银行盈利能力,推动金融产业持续发展。将银行视作一种产业来发展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间接融资的形势下,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融资能力将影响到经济
第二篇: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
融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行政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等。新形势下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吸引力,必须从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改善金融业生存发展的
外部环境,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地区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金的流动在“洼地”效应的作用下,将更多地取
决于地区的信用环境和融资吸引力,也就是金融生态环境。如果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比较好,首先是金融部门对该地区的信用评级就会比较高,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这个区域;其次是在银行信贷资金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将会有更多的国内外资金转向这个区域投资,融资渠道将会更加畅通。二是有利于提高本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促进供求平衡。如果银行都能够自主经营、贷款自主决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各级政府都能够做到依法行政,社会诚信环境和诚信制度比较完善,市场竞争充分有效,那么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利润目标引导下,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会将资金更多地投向经济发展的瓶颈行业,从而使供求关系趋向平衡,地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三是有利于提高本地区金融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
用。目前银行业因不良资产多、经营亏损严重等问题而发展缓慢,要面对即将进入的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根本就不具备竞争力。加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金融运行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辖区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增强本地区银行业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实现协调发展。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议应考虑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地区能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资金,关键取决于两点:该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避免政策风险;产业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当地比较优势,具有市场总体竞争力,可以确保投资者收益。因此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应注重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和其
他投资者增加投资创造良好的产业支撑。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明晰产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以利于提高企业在银行信用评级中的等级和获取更多信贷投入。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于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实现公平竞争,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扩大国内外资金投入空间。同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关的会计制度,依法加大信息披露。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资金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司法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特别是在处理企业改革、破产或履行信贷合约方面,维护好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
设,培育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努力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四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对依附于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部门的中介机构的改革力度,严格行业准入并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在培育发展当地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的同时,引进外部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打破评估行业的行政垄断性,增强行业竞争性和行业自律性。加强对中介服务市场的监管,坚决打击虚假评估行为,提高中介服务水平。五是提升银行盈利能力,推动金融产业持续发展。将银行视作一种产业来发展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间接融资的形势下,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融资能力将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有关部门应积极创造政策条件,规范行政服务收费,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适度降低抵押、评估收费比例,协助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包袱,促进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从而提
升金融产业贡献度和服务能力。二OO五年七月四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县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
各工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根据AA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德府发[2005]9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法制建设,推进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调控和监测,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合理配置经济金融资源,优化金融业运行环境,以增强地方经济吸引金融资源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信贷结构调整,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进经济金融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1、净化信用环境。完善信贷征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社会共享。促进辖区信用担保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以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政府和优胜银行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细胞建设,力争各项评审(验收)合格率提高到新的水平。
2、深化企业改革,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推动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合规合法,有效遏制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发生。
3、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运行秩序规范。宏观政策协调配合,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严格会计和审计标准,规范中介服务,提高外部监督效率;政、银、企关系进一步融洽;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趋好,金融胜诉案件执行、结案、债权回收率保持较高水平。
4、政府对经济金融的协调、服务能力增强。积极帮助解决涉及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加快解决“两金、三乱”和已行政关闭或撤销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历史遗留问题;各级政府承诺兑现的金融债务计划按期落实到位;积极支持并帮助金融机构处置消化不良资产,确保我县金融业改革健康稳步推进。
5、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各项信贷投入与全县经济增长相适应,建立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效益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
6、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灵敏有效。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金融风险得到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案件得到有效控制,金融同业自律公约健全有效,无重大违规违纪行为,确保不发生挤兑事件和“六类”案件,努力提升金融生态环境的级次。
二、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了“XX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明确职责。
1、各级政府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扮演好领导角色。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并将其纳入任期工作目标,实行考评述职;要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为银行提供有效信贷投入奠定良好基础;要以不同方式适时向银行发布和推介有关经济社会信息及优良项目,以便金融企业及时掌握真实情况并扩大授信范围和额度。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及时向人行XX县支行、银监办事处及各金融机构通报,征询金融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2、县金融生态办受领导小组委托要发挥好牵头作用。负责制定辖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和远期规划,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目标任务,组织开展有关专项活动,搞好调研、协调与服务,做好工作安排和考核。
3、人行XX县支行、银监办事处应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推作用。负责研究制定创建XX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与金融生态办密切配合,对金融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并提出指导意见;要支持金融机构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金融产权制度;要优化金融生态结构,推动金融市场平衡发展。
4、金融部门作为建设金融生态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信贷创新和信贷营销,努力增加有效信贷投入;要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切实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要积极参与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工作,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对企业进行全面公正的信用评价。
5、县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定位,制定和落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应措施,努力构筑和谐稳定诚信的新型关系,在实现经济金融双赢共活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加强舆论导向,搞好宣传工作。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关心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严格实施考核。县金融生态办公室要制定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县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三、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规范的协调机制
1、搭建政银协调平台。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由县金融生态办牵头,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县财办、国资监委、人民银行、银监办事处等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
2、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由县金融生态办牵头,会同人民银行、县经济商务局、县国资监委、县规划建设局、县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时搜集、分析和反馈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筛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和项目,不定期举办融资洽谈会、推介会,多渠道促进银企合作,满足企业有效信贷资金需求。
3、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县金融生态办要主动与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分析研究金融运行动态,定期通报金融运行的主要情况,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协调解决各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中与企业间存在的问题,加强银企间的沟通交流。积极支持各金融机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对金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群访情况,公安、信访等部门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化的企业主体。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要继续开展企业资信评级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及企业财务人员执行《会计法》的专项培训,会计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详实、有效的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和资金需求情况;县经济商务局、县国资监委在对企业的管理指导过程中,要把企业诚信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督促落实。各企业要严格依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按照真实、合规、透明的要求,主动接受贷款银行的调查、检查。
2、大力开展创评“三信”品牌,创建“诚信社会”活动。由县民政局牵头,人行XX县支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街道办事处配合共同探索信用社区建设试点,引导商业银行对社区的金融需求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各社区应配合做好下岗再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查推荐工作,积极开展诚信社区和诚信户的创建和评选活动。县金融生态办牵头,会同人行XX县支行、银监办、农业部门、信用联社,通过县、乡(镇)政府密切配合,在乡(镇)村继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创建、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改善信用环境。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信用户、信用村镇的信贷需求给予优先满足。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杜绝行政行为和地方保护对金融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干预,要完善政府自身金融债务的法律手续,制定明确的还款目标和还款计划,取信于金融机构。
3、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人行XX县支行应在加强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法院、公安、工商、税务、社保、城建、民政、邮政、电信、住房公积金、移动、联通、电力、自来水、天然气等部门(单位)应积极配合,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积极探索建立“诚信XX”信用信息平台,由县金融生态办会同人民银行、工商、税务、法院、公安、质监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和依法行政为主的政府信用系统,以信用征信、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的企业信息系统,以个人信用数据收集、使用、披露及个人隐私保护为主的个人信息系统,以信用咨询、信用公证、信用担保为主的社会服务系统等四大信用系统,从正面激励和逆向惩戒两方面,推动全社会加速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信用文化。
4、积极探索企业资信评级新方式。探索建立企业资信第三方评级机制,引进国内著名资信评级机构来我县开展资评业务,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应与资信等级高的企业签订金融承诺服务协议,并提供优惠服务,切实体现“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原则。县政府办、县财政局、县经济和商务局等部门要在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审批及企业成长计划等方面,加强对评级结果的运用,鼓励各类社会交易主体充分应用评级产品,发挥资信评级的社会示范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法制环境
1、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人民法院要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要采取各种有利于金融债权维护的方式,降低金融维权成本。
2、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惩戒制度。由监管部门牵头制定逃废债务黑名单的认定办法和惩戒程序,建立金融机构黑名单同业共享信息库和逃废债同业联合制裁制度。由政法部门牵头制定对恶意逃废债企业的限制措施,并对逃废债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在媒体上公开曝光,依法打击财产转移行为,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工商部门要充分运用登记、年检等手段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3、依法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人行XX县支行、银监办事处以及各金融机构要与公、检、法机关密切配合,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一是要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二是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方式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要做好反洗钱工作,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
(四)构建宽松的市场环境
1、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夯实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根基。加快县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抓住国家启动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程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从整体上夯实金融生态根基。
2、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信贷风险分散机制。一是由县经济商务局牵头,制定我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方案和措施,推进多元化、商业化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建立健全担保机构信用评价制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二是人行XX县支行、银监办事处应积极探索金融机构与各类商业性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的协作方式,有效分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各银行业机构要加强与担保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在企业资信调查、贷款风险评估、贷后监督等方面协调联动,形成安全有效的保、贷、还运行机制。
3、加强监管,规范中介市场。县财政局、审计局、司法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房管等部门配合县金融生态办,建立对涉及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的业务监测体系,规范中介市场,规范有关当事人的行为。建立中介机构不良记录信息共享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定期在金融机构内部通报,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促其退出中介市场。
(五)进一步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1、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人民银行要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的作用;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及时研究制定适合我县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结构分析和贷款投向引导;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分析体系,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的信贷投入,促进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2、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信誉好的民营企业要给予公开授信,适度发放信用贷款,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优先为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信用评级、授信、贷款、支付清算、财务管理等一揽子优惠服务。要围绕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农户扩大生产经营。
第四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县围绕构建“速度##、和谐##、诚信##、小康##”的目标,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列入**市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为契机,积极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县金融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形势较好,截至_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__._亿
元,比____年末净增贷款_._亿元,增长__;各项存款余额达__亿元,比____年末净增_._亿元,增长__;不良贷款比____年末减少____万元,不良贷款率下降_,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____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__._亿元,同比增长_._;完成财政收入____万元,剔除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__._;农民人均纯收入达____元,同比增长_._。今年_-_月,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__._亿元,同比增长__._。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我们立足本县实际,狠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金融工作观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支持金融工作。一方面,形成了重视金融工作的合力。我们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纪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局、财政局等__个单位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积极牵头组织,促进多方协调配合,达成共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齐抓共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合力。并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县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案》,明确了搞好全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提供创建工作保障,力争把我县建成金融秩序稳定、社会信用良好,金融业经营稳健,服务经济能力明显增加的金融安全区。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刊物等媒介的导向作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县电视台拍摄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专题片——《金融生态富瑶乡》,在《##工作》等县内杂志上开辟专版,并通过上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持续广泛宣传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宣传诚信方面的正反两种典型,宣传省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关于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精神,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认识到要实现我县经济健康“快跑”,必须有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从而大力支持和参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创建工作。
二、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完善机制,构建新型政企银关系。我们积极组织银行部门和民营企业参加银企洽谈会、座谈会和项目推介发布会,其中在____年**开发银企洽谈会上签约银行贷款项目_个,贷款额达_亿多元;在**市第一届企业洽谈会上,签约项目_个,贷款额____万元;在县庆招商洽谈会上,签约项目__个,贷款额____万元;今年_月份,我们又组织县内所有金融机构和__个企业召开银企见面座谈会,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达成意向资金____万元。近两年来,全县金融机构共发放小水电项目贷款近_亿元;发放扶贫贷款_._亿元;发放支农贷款_._亿;发放小城镇建设贷款_._亿元,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推进改革,培育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主体。密切关注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种种新情况、新动向、新苗头,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利用优质资产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使我县农村信用社成为全市第一批符合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农村信用社,为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三是关注民生,积极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我们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实现___担保。近两年,全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___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有利保障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银信部门建立和完善了信贷咨询系统,为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搭起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桥梁。四是财政支持,充分调动金融部门积极性。年初,我们与县内各金融机构分别签订了《信贷投入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兑现,对完成信贷投入任务的,实行与招商引资统一的奖励政策,给予专项奖励。____年,我们对全县金融机构分别进行考核,县财政兑现奖励资金近__万元。
三、建设诚信##,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为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树立“诚信**”新形象。一是在树立诚信政府上以身作则。县财政拨专款___万元,一次性买断**公司、**公司的债权____万元,一次性消
化了建国以来的银行呆账和滞帐贷款。同时,为解决金融机构反映突出的百里香菇旧贷问题,县财政压缩支出,主动还款__多万元,并对余下的款项重新签订了还款协议,由县财政提供还款担保。为保证在改制企业不出现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在供销企业改制过程中,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反复协调,签订了供销系统改制按处置资产__偿还银行贷款的协议,从而确保了银行贷款的安全。二是在行政清收上全力以赴。我们连续两年组织了在干部职工中开展清收不良贷款的专项行动。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张贴《县人民政府关于清收不良贷款的通告》,并向在银行有逾期、两呆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所有干部职工送达催收文件;对多次做工作后,既不承担债务,又不与银信部门签订还贷计划的逃债赖账的干部职工,由县委组织部和纪委、监察局找其谈话,用行政手段、党纪党规进行约束和处理,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两年来,全县通过行政手段收回不良贷款____多万元,其中本金___多万元,利息___多万元。三是在司法清收上提高效率。我们要求县法院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案件实行快审、快结,以提高金融案件的执行率和结案率;对横蛮无理拒不还款认账,触犯刑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两年来,县司法部门通过司法程序审理金融案件__多起,收回不良贷款____多万元。四是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上措施有力。大力实施“个人信用公示工程”,即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由工商、银行、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共同建立一个动态的个人信用档案库,一旦个人有赖账、行骗等不良行为,我们将如实记录在个人信用档案卡上,成为个人信用史上的“污点”,银行部门将其打入“信贷黑名单”。同时每年组织工商、银行和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对个人金融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考评,考评结果直接存进个人信用档案中,从而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人人守信、个个诚实的良好风气,树立“诚信##”的开放形象。
第五篇:加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调研分析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社会就业、确保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县一级机构的撤并、收缩、调整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出现了县域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与服务逐步弱化现象,导致县域
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凸显出来,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县域金融如何重新组合定位、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值得思考,我们试图通过对**市**区有关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探讨。
一、**市**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概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市**区的前身是**市郊区,区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6万亩,分为7个乡镇,总人口28.19万,其中农业人口21.49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存。
了近年来,**区坚持“以农业稳区、以工业强区、以流通活区、以科教兴区”的战略思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先后引进培育了钢铁、稀土、发电、煤化工项目等一批投资上亿元乃至几十亿、上百亿的超大型项目,初步形成环包钢、环市区、环交通干线三大经济圈,使全区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同时**区是**市重要的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全区基本菜田4万亩,保护地1万亩,蔬菜复种面积达8万亩,蔬菜品种80多个,每年可提供时令鲜菜3.2亿公斤,可实现全年供应;以大青山一线为重点,全区果树面积已接近3万亩,年产鲜果1万余吨;沿河渔业生产蓬勃发展,养鱼水面达1万多亩。2003年以来,根据入世后农牧业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区大力发展“三色农业”(即:以无公害蔬菜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奶牛养殖业为重点的白色农业,以花卉种植为重点的彩色农业),有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区无公害蔬菜复种面积已达7万亩;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亩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截至2006年底,全区奶牛存栏量已达14.1万头,带动农牧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020元,是**市乃至自治区重要的奶源基地。
从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出**市**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十位;依托地域优势和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由1998年末的16.7:61.5:21.8变化为2006年末的8.4:46.3:45.3,显现出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的变化和成效。
(二)金融发展、服务、支持情况
1998~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在辖区内撤并划转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52个。截至2006年末,**市**区辖内县级金融机构共有10家,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2家地方商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联社及14家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机构;在下设的120个营业网点中,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
调查表5:2006年末辖区金融机构存款(左图)贷款(右图)占比
2006年末,**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5亿元,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只占32%,农村信用社占65%,其他金融机构占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5亿元,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只占24%,农村信用社占73%,其他金融机构占3%;票据融资余额1.5亿元,4家国有商业银行占61.5%,农村信用社占38.5%;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全部由农村信用社承办;金融机构上存系统内资金余额14亿,4家国有商业银行占96%。
**市**区有中小企业2800户左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的有1349户(其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只有69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集中在农村信用社)
上述数据表明,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弱化,而且还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而造成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
二、影响**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金融因素及成因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信贷政策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逐步调整,为了完成股份制改造,使其符合《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规定,一方面对过去产生的不良资产加大了清收和处置力度,另一方面相应地提高了贷款准入门槛,贷款速度放慢,特别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减少了对县域贷款投放面和投放量,以规避新的不
良资产的产生,但没有充分认识和关注类似**市**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收缩机构设置,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授信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丧失贷款权力,业务范围收窄,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经营品种单
一、业务权限限定、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办理手续繁杂、受
理时间较长、企业融资成本较大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银企的合作,因而对县域内的某些行业以及规模小的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
(三)各国有商业银行调高了系统内上存资金利率,以固定的收益引导基层机构上存资金,加上邮政储蓄吸收走的存款,每年新增可用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四)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抵押难,制约了县域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获得。近年来,县域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风险意识普遍增强,不愿为他人贷款担保,而抵押评估费时费事,企业搞一项资产登记涉及多个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再加上贷款利息负担,企业一般难以承受。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有效且宜变现的抵押物,无法取得贷款。由于私营企业大都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会计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获取真实财务信息,不敢贷。
(五)农村信用社虽然是支持**区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有限,同时缺乏从上而下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和人才优势,而且还需保证支持和服务“三农”,结算支付手段、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速度慢,没有全国联行行号,在资金的划转上明显比不上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实现通存通兑、即存即取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因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与支持显得力不从心。
三、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县域机构作用。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县域内继续保留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找准追求利润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调整工作思路,重新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合理授权授信,建立起科学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将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贷款风险进行合理区分,分别制定奖罚措施,真正形成商业银行主动营销贷款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对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以及中(微)小企业的信贷扶持,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共赢。例如**市**区地方商业银行2006年开办对辖区中(微)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业务、**区工商银行即将拓展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必将有力地缓解**市**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考核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局在增强金融宏观调控、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等出台对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和考核指标。比如金融机构对辖区内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等建立考核指标,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引导,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继续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通过对农村信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甩掉历史包袱,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经营稳健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支持和服务好“三农”的基础上,更好地扶持辖区中小企业,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的总体要求。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面向金融服务领域的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已实现全国联网的信贷征信系统,正确处理好信贷征信系统同其他社会征信系统建设的关系,制定有关征信法规,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推进征信市场化建设。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地方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各家金融机构相互协调,互通情况,多方协作,针对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难,金融机构营销产品也难的两难局面,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搭建银企沟通平台,为银企相互间交流信息、营销产品、加强合作、提供服务,同时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支持司法机构依法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加大信用宣传力度,积极协助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严惩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改善辖区投资环境,以促进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