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模版]

时间:2019-05-13 22:4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模版]》。

第一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模版]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

易寿生

2012-3-7 14:14:09来源:《金融与经济》2011年第9期

摘要: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江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重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主要包括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行政管理体制、中介服务体系、银企关系以及人文地理等内容。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具有流动性、追求盈利性、讲求安全性。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往往能更多地吸引金融机构进驻、更多地吸引金融人才进驻、更多地吸引资金进驻。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提出了打造“信用江西”的口号,把它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试行意见》,成立了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形成了由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组成的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金融法治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债权得到有效保护;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实践证明: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持续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找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

“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模式是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通行做法。各级政府应自上而下成立由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各部门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要探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考核评价机制,制订科学的考评办法和指标体系,体现政府对金融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体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评价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全面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经济基础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经济。经济发展好的地区,金融发展的空间大;反之,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金融发展的空间也小。各地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为金融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金融部门也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切实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健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运行效率

金融机构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主体,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结构合理,金融资源配置和流动高效有序,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及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推动设立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支持和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需要;要加快建立商业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保险共存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于“三农”和民生等领域的保险业务;要推进证券期货、金融租赁、信托公司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资金融通服务;要健全区域中介组织体系,推动区域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担保体系,广泛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商业性担保公司;要引入和建立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评级机构认证制度。

四、大力推动信用建设,形成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示范效应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环境决定着资金流向,决定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决定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安全稳定。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成为信用高地,才能形成资金洼地。信用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信用培育、信用采集、信用评价及信用管理等方面,核心就是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让守信者充分得到守信的益处,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在全社会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区)创建活动,通过出台信贷、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形成争创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典型示范效应。

五、加快法治建设步伐,构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保障体系

目前在经济金融活动中,存在着逃废银行债务、恶意拖欠贷款、非法集资等失信现象甚至违法行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金融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步伐,构建一套完整的金融法治保障体系。在立法方面,要加快推动《征信管理条例》、《存款保险条例》等金融法律法规的出台,明晰金融法律关系、充分保护金融合法权益、依法规范金融行为,积极改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在司法方面,要积极推广简易诉讼程序,降低金融债权案件的诉讼费用,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保证金融债权得到公平清偿;在执法方面,要加大对金融犯罪案件打击力度,坚决取缔各种非法金融组织和非法金融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六、加强金融生态宣传教育,营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金融生态理念是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强大内生力量,理念渗透的基础在宣传。为使金融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普及金融知识,培育信用文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优势,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宣传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效应,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篇:加强金融诚信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金融诚信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浮梁农商村镇银行

诚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与经济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尤其是以信用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业更是其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金融界的共同努力下,金融生态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法制环境日益改善,诚信建设不断加强,投资环境逐步得到优化,一个功能较为完善、市场主体较为发达的金融体系正逐步形成。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金融诚信建设还有许多薄弱环节,甚至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诚信缺失、不讲信用,致使“赖帐经济”恶性循环。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安全运行,而且危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因此,加强金融诚信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发挥政府的核心和主导作用,打造金融诚信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良性金融生态。加强金融诚信建设,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加强金融诚信建设的领导与调控。一是要大力推行诚信环境建设,展示诚信政府形象。要 1

通过加强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推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二是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的沟通与披露,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工商、财政、税务、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就各自的相关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与商业银行共享。三是摒弃地方保护主义,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不充当失信行为的保护伞,减少行政干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处臵抵贷资产,保全债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借款,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行为,确保银行贷款安全,促进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相互发展。四是要加强信用宣传教育,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抑浊扬清,净化社会空气,大力倡导中华民族素有的“诚信为本”的优良传统,造成一种以讲信用为荣,以不守信用为耻的浓厚舆论环境。

二、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重塑企业诚信形象。诚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市场经济的准入证。从实质意义上讲,企业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信用。因此,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具有黄金般的价值。企业只有增强诚信自律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为长久发展赢得广阔的空间。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企业特别是国有资产中国家、企业和个人产权和使用权。二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和财务审计、社会监督机制,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合法透明,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力及资产、负债、盈亏情况。三要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四是建立金融诚信企业制度。资信评估机构应对借款人偿还银行贷款的历史记录和影响借款人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充分运用已正常运作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发挥其应有的预警、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奖惩并举,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对于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在信贷、利率、结算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使他们享受守信的便利。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要切实采取措施进行整治,着力构建以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

三、以法制信用建设为保证,规范金融诚信行为。金融诚信建设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对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司法机关要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在所有涉及金融机构债务权人利益的债务重组中,应坚持债权人主导的原则,以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对不守信企业除了应受经济处罚外,企业实权人物也要受到法律惩罚和道德谴责。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信用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金融机构要协同司法机关加大金融案件执行力度,强化抵贷资产的处臵,最大限度地保全金融债务。

四、切实加强金融系统的诚信文化建设。金融机构自身作为金融诚信建设中的重要载体,是社会诚信链条中最敏感部分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其各项业务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诚信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金融机构的领导决策层首先就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把落脚点放之于依法合规经营上来,正确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局部与

全局,竞争与规范以及改革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培育诚信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注重加强高级管理人员对各项政策法规的把握能力,带头培育诚信理念,在本单位本部门内部形成学政策法规,懂政策法规,用政策法规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在员工层面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把诚信观念与职工的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诚信观念与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将诚信观念贯穿到改进工作作风,干部廉政建设中去,将诚信观念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一位银行员工的道德规范和应尽义务,树立商业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健全和完善征信体系,提高征信水平。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议国务院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确立信息征集、使用、披露、保护和监管的主要原则。《条例》应明确人民银行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牵头组织职能,同时明确工信、财政、工商、税务、质检、社保等各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明确职责分工。二是启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建议各地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探索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及其治理机制。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出台与信用挂钩的金融、财税、社会服务支持措施。整合各部委有关中小企业的担保奖励、财政贴息、专项资金扶持、企业评优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逐步构建起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四是加快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依

托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突破部门和行业壁垒,实现联合征集,促进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银行、企业间顺畅交换和使用。

六、切实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臵,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增强全民诚信意识。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人的行为的。社会道德的约束是法律约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在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社会,个人信用在银行的地位甚至比其他抵押物更加重要。因此,要深入进行以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文化教育,唤起全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三篇: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摘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其对长期经济平均增长的总体贡献,农村经济要实现长期的、平稳的发展也同样要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及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建设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生态

Consider On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 Environment’s Construction

Abstract: As one saying: the finance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s.And the rur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also depends on it’s financial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latter’s development must belong to a well financial ecologic environment.So how to better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on this point.Key-words: Rural Economics;Rural Finance;Financial Ecologic

周小川(2004)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发展的依赖路径研究提出了新的指引方向。徐诺金(2005)在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后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化,指出金融生态即“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特别弱势部位,对其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将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本文所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相关联的所有因素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的系统。

一、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难以融合导致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以及科技化等难以实现导致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低下;农民增收缓慢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被合称为“三农问题”。由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农民增收缓慢引致的农村市场无法开拓进而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城乡“二元化”日益明显导致的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及其他社会问题等,都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缓引起的,因此如何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三个方面问题,是挡在我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核心问题。

在近年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及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非常缓慢,除个别经济发达地方外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城市在人才占有、科技技术领先、金融发达、生活便利、资源占有占优、商品流通速度快等方面的优势,城乡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我国城市资本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不能直接用城市的资金来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否则城

市科技产业将再次落后于其他国家,从而不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长远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只能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强农村资金的流转效率、使用效率,使其最终成为能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大动脉。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笔者认为,首要的应该完善和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的提升促使农村金融能从内部实现质的飞跃发展。

《金融时报》社评文章《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指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 雷和平、林之诠(2005)通过对陕西周至县和澄城县的调研,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金融、经济的发展程度。

因此,我们要发展农村经济,在不可能实行规模性直接政策倾斜的今天,我们唯一可以走的路就是要发展农村金融,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存量资金的盘活,加速资金流转,进而实现资金总量放大,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分析

农村经济的欠发达状态,尽管不是完全由于农村金融不发达的现实引起的,但是,如果农村金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则一定可以极大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章政远、祁斌昌(2005)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四个方面存在欠缺:法制环境欠缺而导致的金融债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实而导致银企关系扭曲、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等。《金融时报》的系列评论员文章也从法制、信息、会计制度、征信体系建设等角度对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弱势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笔者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总结如下。

第一,农村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农村资金外溢现象严重。农业的利润率从来就是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因此农业如果没有一些适当的措施进行补贴,其回报率的低下必然将导致该行业的资金外溢。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是回报率极低,农村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此贫瘠,如何让农村金融健康的成长?此外,由于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邮政储蓄占有相当的份额,前者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必然将资金从农村通过其上级行贷放,而后者作为政策性银行运营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其在农村吸纳的资金也大部分流出于农村经济循环体系外。资金流动的必然规律作用并且有外流的渠道,导致了我国农村资金外溢现象比较严重,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第二,法制环境缺失,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法制建设方面的缺失从理论上讲包括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方面,具体到农村的现实,我们在后两个方面才是真正的缺失,已经有的法律规范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农村法制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顽疾。这样的法制环境必然是对债权人利益的一种忽视。诚信环境的缺失则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更为直接的原因,诚信缺失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行为的有力影响,将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冲击。雷和平、林之诠(2005)在其调查报告中列举的这些数据是值得深思的:周至县2004年底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7.6亿元,不良贷款

1.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25%,而其中的十三类突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608万元,党政干部和政府的贷款(或担保贷款)就有1656万元,占比近36%,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能不讲信用,不还贷款,并且得不到任何的惩戒,这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一个不容否认的现

实——征信体系建设滞后,贷款人诚信缺失。

第三,对农村金融的监管难以深入,农村金融业务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利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由于农业贷款的分散性和农村私人放贷的隐蔽性,对其监管难以深入进行,因而不能很好的引导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并同时打击那些不利于正规金融事业发展的地下贷款行为;同时由于私人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期限较短等优势,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不能实现金融业务创新的现实情形下,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部分资金需要,因而也加剧了非正规金融业务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外部竞争环境较差。第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信用合作社由于历史原因定位一直比较低,参与市场竞争较少,因而导致其管理体制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市场竞争意识建设等都比较欠缺。尤其由于业务涉及范围较窄,致使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不仅不能对业务创新进行预见性的控制引导,就是对传统业务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内控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财务会计制度、人事及岗位管理制度、风险稽核制度、问责制度等方面。这些内部制度的缺失,是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实现主动性、创新性发展的内部原因。因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生态环境是失衡的。

第五,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较为普遍,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第二点中笔者引用的数据已经从一个事实的层面上说明了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不仅是间接的(打招呼贷款、提供政府担保等),更有直接强行与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占用大量贷款资金进行非财政性运作,使得原本有限的农村资金创造出现断层。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低,不能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市场的准确引导,交易环境较差。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建设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而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笔者针对前面提出的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欠缺点,拟提出以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大法制建设力度,营造宽紧适度的农村法制环境

第一,加强针对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特殊需要的立法工作。农村经济金融基础薄弱,需要不同于一般经济环境下的特殊法律保护,尤其在如何保障农民以及相关农村经济体的既得利益、预期利益等方面要加大立法力度,只有用法律来确保农村各经济体的正常经济利益获得,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否则各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将很难得到解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缺失有效的法律屏障。

第二,加大执法、司法力度。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已有法律框架的约束下的所有领域都要做到这一点;同时在农村经济金融活动中司法的力度应该加强,不能等上诉,应该强化主动监督功能。

第三,加强对农村金融犯罪的打击。鉴于农村金融案件一般都多而小,如果按照常规法律程序,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成本将大为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建立一种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特别简易程序,以期加大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力度,为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造一个宽紧适度的法制环境。

(二)以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提升为突破口,营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按照建立此类金融机构的本意——作为农民等农村经济主体自己的银行,或者按照其设立与管理的模式——社员自治,都应该成为促进社员利益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固有的封建残余思想,乡镇、村甚至县级政府都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政干预,致使信用社的经营行为不能很好的代表广大农民等农村经济体的利益。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步就是要将信用社的官办色彩剔除,体现民治思想,还信用社经营权于民,促使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从而为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一个有力的竞争性主体,进而促使其他各

类农村金融机构也能主动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最终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三)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信息不对称是社会的普遍现实,交易双方对自己的状况比交易对手有更多的了解,于是双方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进行博弈,一般的结果是社会效率出现损失。因此,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从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方面看不是最优的交易行为。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行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来源于交易主体尤其贷款方的信用引起的违约问题。如果贷款方或者金融服务的提供方不讲诚信,则可能会导致交易对方的利益在道德风险发生的情况下蒙受损失,但是交易对方可能不会等到损失发生才进行事后追偿,其可能通过增加其他附加条款增加可能违约方的交易成本,以弥补可能的预期损失。这样的交易将进一步抑制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充分及时利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包括征信数据库、诚信奖励与惩罚体系、追偿制度等完整的征信体系。

(四)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风险控制的能力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必要的细分,对农村各经济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挖掘,因此,金融创新就是一种必要的和急迫的工作。但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的人员和制度下,不仅金融产品创新不能实现,就是通过跟随创新实现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创新产品的风险也不能在现有的风险约束机制下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尤其在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岗位责任制度建设、风险监督与稽核制度建设等方面;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更加注重引入高素质的金融专门人才,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风险意识、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业务创新意识及业务创新能力。为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内部制度和人员保障,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五)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促进支农贷款发放,提升农村资金自我创造能力

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一般都只有30%甚至更低,货币创造能力较弱,加上农村商品市场交易通常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货币流通速度慢,因此,农村资金总量供应不足便不可避免。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贷款保险制度可以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趋向最大。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社会条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贷款保险模式。其一,行业协会模式——农村金融机构自主设立行业性、区域性保险基金。如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联合其他各类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类似上缴存款准备金方式强制各机构缴纳一定比例的贷款准备金,形成资金池,并通过招标方式确立区域性的基金管理公司,在资金的运作上采取以安全性为主、以盈利性为辅的方式,当被保险机构发生保险范围内贷款无法收回或其他既定损失情况下按损失金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额直接从资金池拨付予以补偿;其二,政府机构主导模式——以市级人行中心支行和银监局为核心,通过强制上缴贷款准备金的方式设立资金池。具体资金运作上与前一种方式基本一致,只是在资金管理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或者招标管理,或者自行运作,或者通过指定机构运作等。相对而言,笔者认为第二种模式在当前更为可能,在运作效率上、资金安全性及盈利性等方面都更有保障一些。

此外,科学高效的贷款保险制度还需要建立一个公正、有效的损失评价、损失确认、监督体系,以防止部分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发生。在这样的一种制度保障下,贷款的发放必然加速,从而降低了农村资金的沉淀,提升了农村货币创造能力。

(六)限制农村金融机构成为资金外溢的渠道,以培育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金融创造功能的区域金融市场

农村资金外溢,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所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其实也是不利的。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含义上理解,在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金融生态环境绝对是不能支撑当地金融的正常发展。因此,应该从制度层面直接规定各金融机构的资金吸纳与运用方式,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约束制度,以确保资金外溢状况得到抑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有质的提升。

(七)提升对农村金融监管宽度和深度

农村各金融机构为了达到盈利或者其他目标必然与其他机构发生交易,尤其在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时,有可能做出违规行为,进而威胁到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的平衡。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抵抗风险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应该加强监管,包括两个方面的升华。其一,拓展监管范围即监管宽度。不仅要将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纳入,同时也要把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纳入,以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对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及农村经济的冲击;其二,提升监管水平即监管深度。不仅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常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同时也要对产品创新行为、制度建设等进行引导,以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八)加快农村经济体发展,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根本支撑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升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一种映射。只有农村经济体发展壮大,才能促使农村资金在供应量上放大,同时也会促使农村资金在需求量上放大,从而增强货币创造能力和农村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内资金的稳定、健康、自主、有序的乘数循环流转,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6.[2]李鹏.周小川谈金融改革: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EB/OL].中国新闻网,2004-12-07.[3]车岳.改善合作金融生态环境的十个建议及其警惕[EB/OL].中国金融网,2005-07-04.[4]章政远,祁斌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和对策[EB/OL].中国合作金融网,2005-06-15.[5]雷和平,林之诠.对陕西部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N].金融时报,2005-06-04.[6]乔海曙.国际金融稳定与国内金融安全研究[N].中国人民大学报.1999(5).[7]朱红.把生态引入到金融环境当中[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8]彭建刚.银行管理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第四篇:优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生态环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指出金融生态环境中阻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因素,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出台农村金融法、实施措施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回收提供保障、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农村信用社改革。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环境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atus of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pointing out the factors in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are obstacles of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just like the promulg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law,intensifying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rural financial market.providing protections for the recovery of loans i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optimization of rural credit environ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minan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to optimize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tect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rural credit environment.“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农村经济,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混乱,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鉴于此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浪潮,也由此引发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众多分歧,不管改革何去何从毋庸质疑都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其改革的保障前提。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一)适用法律的空白引发尴尬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法律处于空白,这不但导致整个农村金融的混乱、低效,而且使得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改革上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在最近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中,银监会于2007年年初颁布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

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但是政策、规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变动性、非历史延续性,和以往的政策、规定一样不能长效、明确的规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和保证其改革方向的连续性。

(二)缺乏政府支持

我国一直集中力量发展城市和工业,却忽视了农村、农业的发展要求,很自然各方面政策扶植倾向于城市和工业,与此同时财政支援资金也流向城市和工业。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为3172.97亿元,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7.85%,比1978年要低5.58个百分点。政策短缺、资金匾乏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落后,又无相应政策、资金扶持,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交易的高成本导致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望而却步。上述事实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我国起步虽然并不晚,但是经历四次改革也未能发展壮大,直到最近第五次改革前依然面临重重问题,农村信用社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边缘,经营境况尴尬。

(三)农村金融市场缺乏金融主体参与

长期以来我国并未形成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市场缺乏金融主体的参与。农业银行业务方向转移,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业务仅局限于支持粮棉流通,邮政储蓄银行刚刚成立,市场定位还不清晰,非银行类农村金融主体难觅踪影,农村信用社在缺乏相关金融机构联动的农村

金融市场上孤军奋战。市场的缺陷必然会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四)农村信用社贷款缺乏保障机制

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气候依赖性强等特点,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2006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1091千公顷,成灾面积为24632千公顷,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为59.9%,比2005年同比增长8.5%,农业的脆弱性由此可见一斑。农村信用社贷款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无疑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一方面,我国以农民的农业生产对象为保障对象的农业保险普及度低,虽然农业保险早在1982年就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承办,但是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使得商业性质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另一方面,以农村信用社贷款为保障对象的贷款保险基金尚未建立。显然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建立在高风险之上,并且缺乏保障机制。

(五)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

呈然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互助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是农村信用社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其贷款行为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农村信用社资金的运用自然也要遵循风险规避原则。但是信用环境缺失弱化了农村信用社的信用中介职能,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也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我国信用环境缺失主要体现在法律监管松散,制裁力度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在没有良好信用环境作为前提保障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和农民相互寻找信贷机会,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在业务上不易操作.良好信用环境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瓶颈”。

(六)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

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这种制度的选择实际上是政府为金融机构的倒闭清算买单,这不但增加了政府的不必要负担,而且容易诱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成功改革需要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间接规范其业务行为。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农村信用社改革

(一)出台农村金融法

出台农村金融法是确保农村信用社第五次改革成功的保障,是填补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法律空白。农村金融法不但应针对农村金融的特点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规范,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而且还应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明确其市场定位和业务权限范围,此外还应针对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设计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首先,法律对农村信用社的规范要基于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的现状,引导农村信用社业务真正回归农村、农民和农业,防止其对农村资金“抽血”的现象继续。其次,法律对农村信用社的规范要基于其自身的弱势性,对其在法律上给予特殊保护,例如: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适当低于同期的商业银行,防止其陷入流动性困境。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我国农村经济现状和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从支持“三农”建设的大局出发,政府应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除了纯政策上的支持外,鉴于农村信用社的弱势性及其服务“三农”的特殊宗旨,政府有责任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材政政策支持,进行财政补贴。但是财政补贴的方式应从以往的直接补贴转为间接补贴,有利于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而税收激励政策应该是最佳的长效激励政策和保护政策,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对改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税收优惠政策调整为:从2004年1月1日起至2006年底,对参与试点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一律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04年1月1日起,对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按3%税率征收。此外还可以对其服务的农民客户存款免征利息税等。以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能力,鼓励农民积极入股农村信用社,积极使用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资源。

(三)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

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围绕其业务开展需求,推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发展,如根据客观需要促进多种形式的集体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完整、活跃的农村金融市场。完整的市场体系可以扩大农村金融资产的规模,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业务创新,增加服务品种,从而产生正外部性给予农村信用社支持。同时,通过多种金融机构的进入,激发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活力,进一步提高他们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措施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回收提供保障

在全国推广普及新型农业保险间接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回收提供保障。传统农业保险具有风险大、私人边际收益低等特点。2006年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仅为8亿元,赔款额却达到了6亿元。因此,传统农业保险应定义为准公共产品。但是农业保险仅靠财政补贴也是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的。我国应结合现阶段国情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户社区共保为基础,商业保险为补充的政策性、互助性、商业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保险。此外,应大力推广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的“一揽子保险产品”,先用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吸引农民投保,再用良好的服务吸引农民投保财产险和人身险。“大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业务领域的利润率,增加商业性保险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新型农业保险不仅是对农民的保障,更维护了贷款于农民的农村信用社的利益,能有效控制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建立农村信用社贷款保险基金,直接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回收提供保障。农村信用社贷款保险基金是专门针对在农村信用社办理短期小额贷款的农民遭受意外伤害致残、身故无偿还能力或无意愿偿还的风险而量身定做的,保证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的安全。农村信用社贷款保险基金应以省级为单位成立,由政府财政和各省所辖农村信用社根据自身营业能力和风险度认缴。与单个农村信用社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相比,农村信用社贷款保险基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村信用社的负担,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增加贷款业务的安全性。

(五)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刻不容缓。首先,基层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用宣传和舆论导向,培养农民的信用观,建立信用兴农的理念,积极推动信用村、信用户的创立:其次,加强有关信用问题的法律建设,使得出现问题有法可依,加大对违反信用行为的法律惩处,提高失信成本;最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我国正在积极筹建社会信用体系,这将使我国摆脱长期以来个人信用信息难以获取的困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急需有配套的信用体系。建立农村信用

体系可由村委会和村中有威望的人组成几个小组根据专业机构设定的各项指标,对其所在村的农民进行信用评定,再汇总各小组评议结果建立信用体系。此外,还要参考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的记录把农业企业的信用情况也纳入信用体系当中。建立完善的信用备查体系将

极大的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

(六)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稳定农村金融运行的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摆脱长久以来的习惯性依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必须强制所有信用社参保以避免出现逆向选择。保险费率的确定也要合理,不但要考虑保障程度,还要考虑农村信用社的承受能力,以确保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增加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信心,有助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6月.[2]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1月

[3]陈永跃.李延平.农村金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4]彭捷.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西南金融,2006年08期

[5]刘伦.如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2期

[6]王博.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金融经济,2007年02期

第五篇:法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汇报

某某法院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汇报

一、近年来优化金融环境的简要情况

金融秩序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既危害社会、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又阻碍经济健康发展。是否尽快有效整治,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金融秩序稳定与安全运行大事,近年来,我院为维护区域金融领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和侵占、挪用等财产犯罪,全力维护信贷秩序和金融安全。进一步加大金融民商事案件审判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行为的法律制裁。进一步加大金融行政案件审判力度,支持和监督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与政府、金融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维护金融诚信秩序。

一是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案件。金融秩序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既危害社会、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又阻碍经济健康发展。是否尽快有效整治,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金融秩序稳定与安全运行大事。近年来,我院为维护区域金融领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和侵占、挪用等财产犯

罪,全力维护信贷秩序和金融安全。今年以来,我院共审结涉及骗贷案件6件10人,涉案金额0.2亿元。

二是妥善处理商事案件。今年以来,我院共受理金融借贷纠纷案件160件,结案114件,结案标的额为0.96亿元。对于涉及金融借贷纠纷的案件, 我院灵活掌握,妥善处理,既依法保障金融债权、制裁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又依法保障企业发展、依法规范经济秩序。对于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易、资金流转因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流动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大量纠纷案件,我们注意情势变更原则运用、违约金的合理处理、可得利益的计算等法律适用,对于因价格波动而以情势变更原则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认真谨慎审查,坚决防止假金融危机导致情势变更为名、行规避市场风险逃废债务之实的行为。

三是最大限度实现债权。优化金融环境,要最大限度实现金融债权。对此,我院组织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行动,重点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权的打击处理力度,该拍卖处理财产的依法公开拍卖处理,该拘留的坚决司法拘留,去年以来拘留22人。同时对于属于朝阳产业、前景看好、技术先进而仅是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我们着眼于企业维持与重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是强化服务意识。为服务经济发展、优化金融环境,我院立足审判,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及业务庭长为成员的优化金融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为维护

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全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服务重点、具体措施及法院干警服务金融发展的组织纪律。组织涉金融案件庭审观摩,邀请22个金融部门参加旁听;召开座谈会,结合审判中发现的金融部门对贷款人或担保人的资料审查不细、不认真等问题,制作司法建议书,提出强化审查、加强预警机制等司法建议,反响较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与政府、金融部门密切配合,依法维护金融诚信秩序,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促进金融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针对金融机构的骗贷、信用卡诈骗等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审理,从严惩处。对弄虚作假、乘机逃废债务的,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相应法律责任,杜绝假借破产名义逃废、悬空债务;对于金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违法放贷、高利转贷的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及时受理、查处诈骗、骗贷等金融犯罪中企业和群众财产被侵害案件,高度重视控赃、追赃等工作,加大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地挽回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二是充分依托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选择典型案件到案发当地和案发单位公开宣判,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金融法制观念,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目前,市中院与市广播电视台合作的《以案说法》栏目,每周三晚上在LTV2播出,我院审理的李国骗贷案,已于去年10月9日在第一期节目中播出;我院与莱芜日报合办的《法院时空》、与鲁中晨刊合办的《法院直通车》栏目,定期刊登宣传文章,效果良好。我院在全国文明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开设“钢城法院微博”,及时更新我院工作动态,适时反映法院工作,微博关注量已达到50000余人次。

三是继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在办理涉金融案件过程中充分发挥诉讼调解作用,在确保依法公正与妥善合理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促进金融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与各金融机构建立长效交流机制。与金融机构加强工作与业务上的沟通联系,相互听取意见建议,在已建立的执行联动机制上,加强金融安全信息交流和案件信息联系,共同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加大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金融法制观念,延伸司法职能。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典型案例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法律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化解金融危机中涉及的法律风险,切实推进金融司法环境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下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思考[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近几年来,××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金融业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的局面逐渐形成,资金流动与金融生态环境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金融生态环境状......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市地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前些年金融业发展状况并不理想,金融生态环境出现严重恶化,并一度被定为“金融高风险区”,几年来经过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地方......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2007-12-12 14:14:2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对优化区......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市地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前些年金融业发展状况并不理想,金融生态环境出现严重恶化,并一度......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打造诚信攸县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打造诚信攸县 刘志峰 近两年来,攸县始终如一地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活动为契机,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打造......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汇报材料(共五篇)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汇报材料近年来,xx市以xx现代金融服务业开放发展为突破点,以创建xx金融示范区及xx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为主要抓手,不断完善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发......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ⅩⅩ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后危机时代的复杂影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县区和市级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员单位从不断增强共识与合力,攻......

    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6月8日下午,全市金融工作暨金融生态优秀县(市)推进会议在国贸酒店举行。 市委副书记、市长姚林荣,市委常委、副市长徐仲高出席会议。 会上,市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