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企结对经验材料(xiexiebang推荐)
文章标题:村企结对经验材料
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原名浙江吸尘器厂)。1996年被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拥有“家电”、“房地产”、“水泥建材”、“自来水”四大产业板块。并正在涉足垃圾发电、天然气等城市公用事业行业,企业运行规范、业绩稳定。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构建互补的产业构架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坚持规范运行、科学管理、诚信为本的理念,依托资本和品牌优势,积极发挥规模效应,本着对股东高度负责的态度,健康、快速发展企业。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浙江省模范集体”、“浙江省基层先进党组织”、“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荣誉。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发挥企业优势,为新农村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提议和协助下,公司与座落于四明山北端余脉的金冠村结对共建新农村,双方领导于7月1日签订了结对协议书。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与金冠村的结对共建工作,针对该村实际情况,制订了“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结对方针,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切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一些实质性的工作。
一、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共谋发展思路
金冠村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是宁波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拥有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村落风貌完好等优势,但因近年来留居村中多为老、妇、孺等人,全村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为更好地帮助金冠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为该村发展与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出谋划策,公司成立了结对领导班子,由总裁亲自抓此项工作,半年多来,已先后多次与该村领导和村民接触,在深入了解该村地理特征与人文风情,听取村领导与村民发展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于2006年8月,由公司组织金冠村干部前往杭州梅家坞考察取经,一方面开阔了身在闭塞小山村的村干部们的视野,解放思想,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村干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实地考察和外出取经,结对双方已初步达成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人居环境
金冠村离市区不远,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浓郁,气候条件也不错,笋干、茶叶等土特产也很丰富。但村民们受习惯影响,生活环境和质量还不是很好。公司领导多次实地考察后,对金冠村更好地处理生活垃圾、主要交通要道的拓宽、道路桥梁的改造提出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目前,该村已集中清理了溪中的垃圾,完成了桥梁的改造等工作,使金冠村村容更加整洁,交通也更为便畅。
三、帮困助学,共育文明新风
公司除了为金冠提供改造的资金外,还在梨州街道的联络下,于今年九月,出资6000元资助该村新考进大学的两名困难在大学生,此项捐资助学活动将持续四年。不仅为我们公司和谐企业的构造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余姚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和贡献。公司承诺,对我们结对的金冠村,同样的捐资助学活动将长久地持续下去,不局限于今年入学的两位困难大学生。并希望通过此举,在村内外形成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让金冠村成为一个村民们温暖的大家庭。
四、提供资金信息,共兴农村经济
我公司在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市场经济的磨炼,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金、技术、品牌及管理经验,公司在为金冠村提供10万元发展起动资金的基础上,更为重要地落实在提供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持。同时,公司领导为该村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多次为该村的通讯网络建立、村容村貌改造、帮困助学等工作奔走联络。从而,不断强化了村领导和村民们振兴村落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今,该村地理位置较好的两户农家,在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已开始翻建房屋,争取办成颇具金冠特色的农家饭店,公司领导承诺为他们添置空调、冰箱等设备,希望吸引姚城内外的市民来观光、旅游、休闲、消费,而且要以此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共兴农村经济。
2007年,公司将进一步推广工业企业稳健发展中的良好做法,加强与金冠村领导和村民的联系,做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根据已完成的金冠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美化村庄环境,加快景点的开发建设,逐步帮助金冠村丰富村民群众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完善并创新一些吸引外资的设施和项目,切实帮助当地村民靠金冠特色和优势致富。
《村企结对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村企结对经验材料。
第二篇:村企结对协议书
村企结对共建协议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的若干意见》(余党办〔2006〕26号文件)和全市“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恳谈会精神,顺应广大企业家致富思源、回报家乡的愿望,动员吸引更多企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就全面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签订如下协议:
一、结对共建对象
甲方:
乙方:
二、甲乙双方责任人和联系人、联系电话
甲方责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责任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三、共建双方责任和任务
1、基层组织共建。甲乙双方充分发挥结对双方党组织的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与城乡统筹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乙方指导甲方积极拓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功能,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巩固农村社区试点改革成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上,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2、党员队伍共管。乙方作为甲方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为甲方党员活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结对双方通过共同上党课、共同过组织生活等形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形成城乡互通、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3、科学发展共赢。甲方指导乙方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理清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帮助乙方制定和完善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引导和协调企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乙方联姻,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4、困难群众共帮。按照乙方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甲方每年为乙方办1至2件实事、好事。结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党员中心户和党员志愿服务者等工作,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与乙方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原则上每名党员干部至少帮扶一名困难群众,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
5、党建资源共享。甲方支持乙方建好规范化村级活动场所;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城乡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城乡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整体效益。双方积极参与和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甲方指导乙方按照“周周有播放、月月有培训”的要求,做好经常性的播放和组织收看工作。
四、结对共建方式:
1、双方每年至少共同上一次党课、集中过一次组织生活、共同进行一次民情民意恳谈。
2、建立联络员制度。结对双方分别确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结对共建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对接及有关活动组织安排等。每年初结对双方签订一份共建协议,明确共建目标、主要任务、完成时限等,确保工作落实。
五、共建双方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共建双方把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基层工作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共建双方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结对共建工作,制定共建具体计划安排。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成效,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双推双进双嬴。
2、健全制度,有序推进。双方建立健全村企结对共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定期交流总结共建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共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二是共建双方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要在街道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共建的目标,采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量化细化办法,周密制定结对共建规划和具体实际计划,进一步明确的责任和任务,并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际和推进;对于部分项目内容可以根据时间和条件、环境因素作出调整变更,必须由共建双方研究确定,不得擅自削减。乙方向所属街道党委书面报送工作情况。
3、求真务实,力戒形式。共建双方都要本着实事求是与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凡制定目标和确定方案、采取的形式、达到的效果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科学发展的角度,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本协议一式两份,共建双方各一份,并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主要负责人:
乙方:(盖章)
主要负责人: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一日
第三篇:村企互联 结对共建
村企互联 结对共建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宣化店镇玄坛村开展公司联村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情况汇报
近年来,宣化店镇玄坛村抢抓“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机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引进了玄坛茶场这一龙头企业,实施“村企共建”工程,创建“造血型”生态文明村,并发挥“村企共建”工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农村支持企业、村企携手共建”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玄坛村位于宣化店镇西北部,辖9个村民小组、336户、1442人。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04亩,山场8100亩。2007年9月,该村被确定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重点村。2007年10月,正式组建专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玄坛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强力推进。
玄坛茶厂是在原村办集体茶厂的基础上,引进武汉白鹤金店总经理方经纬先生投资创办的股份制企业。该厂始建于2006年3月,目前已累计直接投资260万元,新开发基地800多亩,改造老茶叶基地200亩。新茶园所栽植的茶树均为无性系繁殖,主要品种有鄂茶1号(100亩),鄂茶5号(100亩),福鼎大白(400亩)和安吉白茶(200亩),均为国家认定和推广的优质品种,具有产量高、萌发早、出芽齐、品质纯等优点。其中“安吉白茶”为世界八大名茶之一,从浙江引进玄坛后将成为“大悟白茶”的“始祖”。基地建设和茶园管理聘请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专家为技术顾问,严格按照有机茶的生产要求,做到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茶园合理间作遮荫树种和防护林,人工造就了茶树生长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厂修造万方塘一口,天然泉水井三处,蓄水池一座,并在整个基地铺设了完备的浇灌设施,使茶树常年都能得到天然泉水的浇灌;茶园坚持科学管理,固定员工长年精耕细作,并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全部使用有机农家肥培肥土壤,切实保证了茶叶的绿色健康品质。
二、主要成效
为了更好地带动玄坛周边村组农民致富,2007年10月,玄坛村以玄坛茶场为龙头,组建了大悟县玄坛茶叶合作社,大力推进“公司+村+农户”(即公司联村)的发展模式,吸收了200余家茶农入社,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另外,合作社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契机,投资240万元,修建800平方米的玄坛茶叶制作中心。极大地提高了玄坛茶叶的制作加工水平,并惠及到周边村组茶农。玄坛茶叶合作社和制茶中心的建立,将有效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到目前为止,全村共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镇村投入28万元,撬动农民群众和外地客商投入近400多万元,组织劳力2万人次,新修了公路9.5公里,通组公路10.5公里,新建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整体搬迁房屋31间,拆除房屋51处101间,房屋装饰、刷白137家11500平方米。新开发产业基地1600亩,新发展“一建三改”农户120户,增加畜牧养殖户10余户,整修800平方米的集村委会、卫生所、活动室、图书室等于一体的村文化活动中心。2009年3月成功举办了玄坛村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1、“村企共建”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村企共建”的发展,使玄坛茶场第二年就发展到200多个农户近700人加入合作社,当年仅玄坛茶叶就促使80多户村民直接增收20多万元,其中就有8户当年脱贫致富,极大地促进了我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村企共建”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缓解了农民经济压力。
“村企共建”的发展不仅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捷径,也为想外出务工又不能离家的富余劳力农闲创收就业拓宽了渠道。二00七年、二00八年,玄坛茶场使玄坛附近的100多个村民既实现了就业,又得到了收益。近两年全镇该模式已经吸纳农户500多户,长年务工人员达到130人,使当地一部分村民实现了在家打工的愿望。
3、“村企共建”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村级经济全面发展。
“村企共建”的发展使不少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村民学会了种茶、制茶技术,走上了富裕之路,有的已经成为老板。玄坛村九组村民黄庆祥夫妇,家庭负担重,年龄大外出找不着工作,2008年就在宣化店镇街道上聘请6人,专门从事茶叶代加工,一年收入15000元,实现了家门口当老板的梦想。
三、工作举措
1、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村“两委”职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一建(建沼气池)、二整(整修房屋、整修塘堰)、三改(改水、改厕、改圈)、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治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在建设过程中如果不增强“造血”功能,就会使新农村建设投入乏力,巩固后劲不足。因此,我们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确立了招商引进企业,“村企共建”,建设“造血型”新农村,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建设思路。
2、依托资源优势,多向合作,改善农村环境 玄坛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很好的交通优势,为“村企共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通过以“公司+村+农户”的形式,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以“订单种植”的形式,走规模化种植之路;以“以企促农”的形式,走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之路等形式,内引外联,多方位、多途径实施“村企共建”工程。同时,我们充分发动群众,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一建、二整、三改、四通、治五乱”的工作思路,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卫生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多措并举,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制定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二是不断总结“村企共建”经验,加快建设步伐;三是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建立“村企共建”长效机制;四是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共建活动,“村企共建”发展到城乡共建、内外共建、干群共建。通过共建活动,有效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2010乡镇企业企村结对工作总结
2009乡镇企业企村结对工作总结
2009年,××州乡镇企业认真贯彻5月7日在××召开的全省乡镇企业发展现场会议和9月18日在××召开的“企村结对”工作汇报会精神,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层层分解责任指标,认真分析“厂情”、“村情”,找准企业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多形式积极开展企村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活动,在农村资源与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上做出了贡献,现将今年上半年我州乡镇企业开展企村结对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州“十一五”期间企村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数是45对,今年省下达任务20对,2008年已完成13对。2009年通过努力已完成全年20对的结对任务。开展结对活动2年来,企业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425.8余万元(2009年为253.6万元),涉及村民70940人(2009年为38029人),带动农户15026户(2009年为8865户),培训村民11131人次(2009年为4121人),有1552人直接进入企业工作(2009年为861人)。从各县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要选择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村组结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充分尊重企业、村组意愿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以企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从改善农村最基础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根据省政府云政发[2009]88号文,我州的砚山县丰林花生油厂、××县金达利三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省政府表彰为“企村结对共建新农村”先进企业。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抓落实。通过认真学习5月7日在××召开的全省乡镇企业发展现场会议和9月18日在××召开的“企村结对”工作汇报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开展企村结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我委以文经[2009]83号对我州做好2009年企村结对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并将今年省考核20对结对任务分解到各县,各县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其作为“十一五”期间乡镇企业工作的重点,由分管领导亲自抓,有关科室协调配合开展工作。
(二)加大宣传,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为争取企业、村组和农户对企村结对工作的支持,各县局采取召开座谈会、由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深入企业、村组等方式,认真传达省、州文件精神,把企村结对工作的重要意义传达到最基层,积极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三)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各县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开展结对工作的重点,认真筛选好企村结对“对子”,采取企业带基地联农户的办法,逐步推进企村结对工作。如,金达利公司在结对的××县新街镇垭口寨、小街镇腰店菖蒲塘村调查后分析,2村虽地处偏远山区,但气候凉爽,土地肥沃又没有污染,如果发展××红豆杉种植产业将大有前途,公司立即无偿提供价值56万元的8万株××红豆杉种苗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和管理,以带动和发展产业的方式,实实在在帮助结对村增加收入。再如,砚山县丰林公司在结对的凹塘村,以无偿扶持地膜、优良籽种、肥料和技术培训跟踪服务等方式,开展高产优良品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300亩,开展桂花17#优质花生品种高产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及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仅花生种植一项,户均增收2100余元。农户在企村结对中真正得到了实惠。企业的介入,改变了各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企村结对的成效初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企村心连心,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
一是我州的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帮扶能力不强。二是企业参与企村结对的认识有待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还没有充分激发出企业、农户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企村结对工作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企业随意性大,缺乏主动性。四是结对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大多是在物资上给予扶持。
四、明年工作打算
(一)要进一步认识企村结对的重要性。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开展企村结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渠道,也是农产品加工业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要在共谋发展思路,共兴村级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推村庄建设,共建文明乡风上不断创新结对帮扶模式,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企业和农户开展结对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加大对结对农户的相关技术技能指导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让新技术、新工艺、新品
种深入人心,真正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以工建农、互利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
五、建议
(一)制定“企村结对”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可参照慈善捐款,明确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二)制定“企村结对”的财政扶持政策。对企业捐赠物资、资金援建的村(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也要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
金扶助。
(三)对参与企村结对的企业,其所缴税收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基金。
(四)对在企村结对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五篇:村企结对总结
XX村企结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区按照宁波市委关于推进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工作要求,着眼长效机制的构建,营造共建氛围,丰富共建模式,不断深化“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基本形成了村企联动、互利双赢、长效共建的良好局面。截止12月底,已有582家企业,以一企一村、一企多村、一村多企业等形式与全区404个行政村结成共建对子,当年新增结对企业39家,协议投入资金1.47亿元,实际到位5333万元,协议项目465,已完成180个。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引导,营造社会氛围
运用宣传手段,广泛宣扬村企共建先进事迹,提升企业形象,激发共建热情,夯实思想基础,促进共建活动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给钱给物到按新农村建设内涵要求有组织开展的转变。一是政府倡导宣传。根据市有关村企结对活动工作要求,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区长办公会议等专题研究村企结对工作有关事宜,并多次在会议上就发挥好村企结对作用提出要求。在全区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对结对成效显著的“十佳企业”进行了隆重表彰。通过“村企结对”恳谈会,交流村企结对先进经验。二是树立先进典型。通过调查摸底,挖掘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网 络、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村企结对先进单位如 予以大力宣传,增加企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企业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强化签约结对,保障共建到位
签订共建协议是村企结对活动中一个必要的形式,有利于促进村企双方自觉实践共建活动,履行承诺。在去年专题召开的“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恳谈会上,举行了 家重点骨干企业与 个村的结对共建签约仪式。会后,区工商业联合会发出倡议,倡导全区工商企业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实践。同时,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签约会场设到村里、设到企业里、设在重要会议上。到XX年底,全区通过不同形式的结对签约仪式,共有400多骨干企业与407个行政村结对签约,实现了全区村企签约结对100%的工作目标。
(三)、落实项目共建,实现互惠双赢
共建项目是推进村企结对活动长效开展的核心内容,是村企开展合作共建的有效载体。制定出台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指导意见,引导村企以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建基础设施、共创新型社区、共育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开展共建活动,促进签约村企务实结对、长效共建。区、镇两级通过项目推介、政策扶持、经验介绍等办法,按照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利于操作、互惠共赢的原则,指导村企选择一批群众要求迫切、看到见、摸得着、也最容易见效的建设项目,如 村道硬化、亮化、绿化、卫生保洁等实事项目,谋划五年规划,排出当年计划,并初步建立完善了共建项目库,做到了结对共建内容的具体化、项目化。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共建能力
制度规范是确保村企结对共建活动长效开展的有力保证。引导村企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一份结对共建协议、订立一个结对共建计划、制订一套议事规则、建立一个共建项目库“五个一”的管理办法,提高依靠制度开展共建的能力,促进村企规范结对、长效共建。同时,严格捐赠财物管理纪律,督促各村建立捐助财物的收取、使用、管理制度和定期通报公开制度。乡镇、街道建立每季度统计上报、督促指导、联系协调和跟踪服务制度,实时掌握项目进展、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村企结对工作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资金安全到位和高效使用,有力地促进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
(五)、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结对模式
在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实施过程中,我区已经在XX年就实现了村企结对的全覆盖,并且已形成了直接参与、公益捐助、智力支持、协作互惠型等共建模式。坚持“企业自愿,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原则,不断创新结对内涵,推动村企结对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村庄经营开发。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过程中,由结对企业根据新村建设规划,参与村庄整治建设,并对土地整理多出来的土地通过建造外来民工公寓等形式,既解决外来民工居住难问 题,又可以使企业和村集体得到一定的实惠。二是房产经营开发。由结对企业出资金,村出土地的形式,合作开发商务楼或普通住宅,实现了土地的增值保值。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继续通过各类媒体对村企结对先进单位进行宣传、报道,激发企业的积极性,调动企业的自觉性。区委、区政府对先进单位要加大表彰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企业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
二是在政策保障上下功夫。调研出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有偿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政府保障。
三是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丰富结对内涵,落实结对举措,创新结对模式,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出发,利用结对村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等开发二三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