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森林资源管理监督调研的几点建议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监督调研的几点建议
一、林权管理方面
1、已确权的山场,政府有关机构不应听随单方面权利主张意见,错误撤证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方面
1、少部分县界接壤处存在界址争议现象和已发林权证小地名和四界界址描述较为粗放,山林纠纷事件不断。应通过卫星定位、埋设界桩等方法,对山场周边界址摸清,对争议山场通过多方面协商解决。
2、公益林经营性采伐审批手续较复杂,在实施公益林经营性采伐中,要县、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转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方能批复,时间周期较长,且费人力、物力。应尽量简化公益林采伐审批手续,将审批权下放到县林业局。
3、进一步放活商品林,对非规划林地上营造的人工播种或扦插繁殖培育的苗木采挖,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在规划林地上营造的商品林在本县范围内移栽,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只需经营者提出申请,经县林业局核实后,可办理采挖和放行手续。
三、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方面
1、年度采伐计划下达时间不确定,当年的采伐计划往往最早的要到3-4月份,最晚的要到11月份,甚至是12月份,不利于基层安排木材采伐,更不能及时适应木材销售市场变化。建议:⑴以“五年计划”为前提,允许林场在五年内自主调节安排采伐计划。⑵以年度最高限额为管理目标,而取消年度采伐计划的下达。如取消年度采伐限额管理有困难,建议在当年的十一月下达次
年的采伐限额管理,以利于基层及时安排木材采伐生产,适应木材市场变化。
2、采伐计划树种不匹配,严重制约基层的工作实施
如今,为加强阔叶树的采伐管理,目前的管理是将针、阔树种采伐计划分开下达,这对于基层营造的针、阔混交林的采伐以及部分天然低产林的改造工作造成极大不利,致使同一小班的必伐树种不能同时采伐,同一小班一年内又不能进行两次设计采伐,影响迹地更新。建议同步下达阔叶树采伐计划。
3、采伐面积规定过死,南方丘陵林区,部分立地条件好的地段营造的人工林,在现阶段的采伐中由于受面积的限制,伐区之间必须设置隔离带,不允许连片采伐,这对原有的连片营造的人工林的采伐、更新、管理等方面不仅造成效率和效益的损失,且对管理极为不便。建议对南方林区,立地条件相对较好,不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段,适当放宽采伐面积的限制。
4、采伐年龄的确定宜逐步科学化,采伐年龄的确定必须根据小班林分的情况,适地适树现状,培育目的等相关情况而定,建议改变目前的年龄限制规定。
安福县明月山林场
2012年4月9日
第二篇:海南区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监督
海南区林业局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监督
和林业调查规划调研的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根据自治区林业厅要求,我局结合海南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和林业调查规划调研活动,现就林地林权、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经营加工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监督、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调查规划队伍状况报告如下:
一、林权管理。海南区林地现主要为国有林地。林权证发放情况:全区目前累计发放林权证1012份,累计发证面积6856.6亩。围绕林权档案收集、分类、整理、保管及利用、统计报表、数据管理与林权分布图制作等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重点培训。目前,我区出现了林权流转多样化的趋势,以买断造林、联营造林为主的林地流转势头非常强劲,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的长足发展。
二、林地管理。乌海市海南区处于大陆深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度达4.05度,为极干旱荒漠区。气候特征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燥多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海南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只有17%左右,但植物品种并不少,木本植物约30种,草本 植物约200种,而且从低等孢子植物如藻类植物发菜、菌类植物马勃,中级裸子植物如木贼麻黄、杜松、到高级被子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繁殖生长。
海南区对于林地管理非常重视。一是对于我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都有严格程序。我区征占用林地坚持专家审批制度,根据乌海市实际、海南区实际情况及相关政策,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拟征占用林地990.3亩,实际占用990.3亩;我区近年来加大林地保护力度,2002年至今未损失国有林地;重视海南区的林业科学发展,2000年-2010年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8.86万亩,其中2003年-2010年,“三北四期”工程实施7年,完成造林面积5.05万亩,平均每年以0.72万亩的建设规模推进;2000年-2010年,在巴音陶亥镇共完成天保工程17.68万亩,其中,围栏工程10万亩,飞播造林7.68万亩;2002年-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13.23万亩。通过集中连片、点面结合、综合治理和禁牧、草畜平衡、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实,全区生态环境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目前我区森林植被面积逐年增加,对由于城市发展等因素而被征占用的林地,有计划的实施恢复工程,其中乌海市建设运煤二线工程、黄河大桥海南区公路段、海亮塑胶公司植被恢复造林共投入74.5万元,并计划对现有厂(矿)生产作业区的绿化治理和已废弃厂(矿)作业区进行土地整 理和植被恢复。公乌素、老石旦等工矿区。造林1万亩。植被恢复工程总体呈良好方面发展。我区计划“十二五”期间主要以宜林荒山荒地建设为重点,以植被恢复为主,修复方式为补植补造,年均达到1005亩;每年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5万株,“十二五”期末完成义务植树75万株。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我局对于林地用途建立严格管理制度,以保护现有林草植被为主,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和商品林体系建设,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围栏育林、抚育更新、低产林改造和建立保护区等措施,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抓好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以葡萄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及其后续产业开发。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结合我区自然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采伐管理。认真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林木采伐限额和采伐计划,严格控制采伐限额指标。根据全海南区森林资源状况,本着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分不同林种、树种、林龄、经营类型、采伐方式及强度,测算森林采伐限额建议指标。根据乌海市林业局规定,“十二五”规划期我区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85立方米以内。搞好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建立健全采伐管理档案。
四、木材运输经营加工管理。我区没有相关工作。
五、森林资源监测。对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固定区划小 班方面,我局采取目前比较传统的技术手段,即采取地形图(或航空片或卫片)进行区划,确定各地类面积,调查小班蓄积,绘制林相图。下一次调查采取同样的技术。新技术运用方面,为解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要消耗大量物力、人力的问题,遥感技术被应用到调查中来,但由于影像图的成本和分辨率的矛盾始终难以统一。林业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评价都是由自治区林业厅派专业技术人员,我局相关工作人员配合共同合作来完成,主要分为外业、内业两部分,其中外业方面主要是对我区荒漠化土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典型的、有重点的野外观察、调查和监测。内业方面主要由自治区专业工作人员来完成。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和统计年报工作,我局配备精干技术力量,改善设备设施条件,保障工作经费,严把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质量关,开展小班变化情况的收集、归类、整理和检查,使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与林木测土配方、森林资源保护和造林绿化目标衔接。做到了按期完成,及时出数。
六、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我局对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高度重视。一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并选派人员,参加由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的内蒙古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给资源管理部门配备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森林资源管理业务的人员作为信息系统管理员,管理使用维护信息系统。二是确保应用和管理正常化。我局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建立和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使用制度,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信息系统使用、维护、管理,安全、保密、数据更新信息产品发布使用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保密管理,强化保密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把安全保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从而强力推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用工作。三是配合上级单位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并修改完善数据更新机制,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数据改造入库和数据更新、数据库建设等做好准备工作。
七、调查规划设计队伍管理。目前海南区没有有资质的调查规划设计队伍。
八、森林资源监督。以林业各个领域数字化信息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为主,打造数字林业。
(一)建立林业资源信息监测管理体系
建立重点公益林资源监测站(点),乡镇配备森林资源管理技术人员。全区每隔5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清查和土地荒漠化监测,每年开展新成林调查,营造林和采伐更新的核查。通过布设固定样地定期对重点公益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保护管理、经营利用情况开展综合监测,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加强资 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和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和资源信息数据系统。
(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体系
规划建设基层防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与智能决策平台建设、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信息网络和检疫基础能力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疫区林木采伐、销毁及发生地林分改造与更新项目建设、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项目。
(三)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和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提高执法监督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森林植物检疫、种苗检验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执法能力。装备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完善各专业执法队伍的侦察、检验、检疫仪器设备;建设各专业执法必须的仓储、选种、除害处理场所。进一步规范林木种苗市场,强化林木种苗执法体系建设和管理机构建设,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行政管理能力。严格资源林政行政执法,依法规范采伐限额和征占用林地管理程序。
海南区林业局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 吴昌田
Wct99@126.com 主要内容
一、森林资源营造
二、森林资源管理
三、森林防火管理
一、森林资源营造
(一)造林
(二)造林作业与施工
(三)抚育管理
(一)造林
1、造林调查设计
在调查造林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造林目的,为该地提出造林类型、各项造林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方案的技术工作。调查设计是造林施工的依据,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保证。调查设计包括:宜林地区划,自然和经济条件调查,人工林、天然林以及树种生长情况调查,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造林类型制定,造林费用概算,造林设计说明书编写。
2、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调查的立地条件类型、造林目的等情况,选择造林树种。原则是:适地、适树、适种源。两个途径:
一是,选树适地
二是,选地适树
3、造林密度与混交
(1)造林密度的原则与种植点的配置
造林密度指:造林地上单位面积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又称初植密度。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
密度对:树冠、胸径、树高、生物量、材质等都产生影响。
混交树种的选择
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是:适地、适树、适种源。两个途径:
一是,选树适地
二是,选地适树
首先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选择主要树种,然后再选择伴生树。(2)混交类型、方法与比例
混交类型:乔木与乔木、乔木与灌木、综合混交 混交方法:株间、行间、带状、块状
混交比例:指各树种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混交比例在数量上的变化,与混交各树种间关系发展方和混交效果有密切关系。混交树种所占比例,以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为原则。
(二)造林作业与施工
1、造林地整地时间、整地的方式方法 造林地整地时间:一般在秋、冬季进行
造林地整地方式:全垦、带状、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 造林地整地的作用: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便于施工
2、造林方法与造林季节
造林季节:一般在春、秋两季
造林方法:植苗、播种、飞机播种、分殖
3、检查和补植
主要检查造林质量,当年造林成活率在85% 以上的为合格,在40%-85% 间的需要补植,40% 以下的需要重新造林。
(三)抚育管理
1、抚育管护
松土除草,补植、补播,幼树管理
2、抚育间伐
幼林抚育:由造林开始到成林前的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幼林生长措施。主要有,土壤管理、除草松土、灌溉施肥、幼树管理(间苗、平茬、除蘖)
森林抚育:幼林郁闭后到主伐利用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营林措施的总和。
抚育间伐: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以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主要有: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生长抚育)、卫生伐四种种类。
二、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
什么是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为使森林资源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达到最优结构,所采取的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
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
林地管理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林木采伐管理
木材运输管理
森林资源调查
(一)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
1、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规定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通常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宪法》及《森林法》规定,我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有三种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属国家;
二是,集体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属集体 ;
三是,个人所有。森林、林木所有权属个人,林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个人享有林地的使用权。
2、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保护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登记注册,核发权属证书,予以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通常简称为林权证。
通过合法程序领取的林权证书,是森林、林木和林地唯一合法的权属证书。
(二)林地管理
1、森林、林木和林地一体管理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2、征占用林地管理
用地单位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申请;需要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林地,应当向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提出占用林地申请。
3、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审核同意或者批准占用、征用林地申请后,按照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并向用地单位发放《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三)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1、划分林种
概念
森林(林地)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个类别。生态公益林(地)根据管理事权的不同分为国家公益林(地)和地方公益林(地)。
国家公益林(地)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
地方公益林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划定,并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
公益林区划
生态脆弱性:分为,极端、非常、比较、一般 保护等级:分为,特殊、重点、一般
商品林(地)是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五大林种:
防护林指以发挥国土保安、防风固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特种用途林指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用材林指以生产木材(含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
薪炭林指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经济林指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2、依照法定程序审批林种划分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八条 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地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其他防护林、用材林、特种用途林以及经济林、薪炭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部署组织划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30%。
经批准公布的种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3、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依照森林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提取的资金,必须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不得挪作他用。审计机关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
(四)林木采伐管理
1、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指国家根据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森林和林木进行限制采伐的最大控制指标,依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所有森林的林木分别林种测算并经国家批准的合理年采伐量。国务院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每5年核定一次。
限额采伐是指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2、木材生产计划管理
国家制定统一的木材生产计划,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
3、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并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五)木材运输管理 木材运输许可证制度
木材运输凭证制度。
木材运输证分为省内运输证和出省运输证。
(六)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地区内的各类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森林质量等因子进行调查和核查。这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森林资源清查的目的在于为编制林业区划、规划、计划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资源档案以及确定森林利用方案和森林采伐限额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森林资源调查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即一类调查),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林区为单位进行;一般每五年进行一次;
二是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以县、国有林业局、林场或其他部门所属林场为单位进行,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和基地造林规划等项需要。
三是作业设计调查(即三类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
2、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方法)主要分为抽样和小班详查两种,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即一类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通过对抽中的样本进行详查,以样本调查成果估计调查总体;
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制定调查技术操作细则,区划林班—小班,小班调绘—小班调查—统计、成图。
专项调查(三类调查)。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一般是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开展。
三、森林防火管理 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组织
森林防火的预防管理
森林火灾的扑救制度
其他防火工作制度
1、森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防火条例》 1988年1月16日由国务院发布。
《森林防火条例》规定,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 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 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未设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地方,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履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
2、森林防火组织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成立,1998年撤销。2006年再次成立。其职责有:
检查、监督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实施;
指导各地方的森林防火工作;
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进行重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协调解决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部门之间有关森林防火的重大问题。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实施;
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和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检查本地区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进行森林火灾的统计和建立火灾档案。
3、森林防火的预防管理 建立森林火灾责任制度 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
规定森林防火期和森林防火戒严期
根据森林火灾的季节变化规律,上海的森林防火期为当年11月1日至明年的4月30日,东北、内蒙古林区春季森林防火期为3月上旬至6月中旬。
森林防火期内,应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
建立森林防火的各项具体制度
入山人员管理制度 机动车辆防火制度 使用枪械等防火制度
建立森林防火专用车辆、器材、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执行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任务的各种森林消防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养路费、车辆通行费,对森林防火专用电台免收无线电通讯频率占用费。
建设森林防火设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单位有计划地进行林区的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包括:设置火情了望台、在国界内侧、林内、林缘以及村屯、工矿企业、仓库、学校、部队营房、重要设施、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等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防火林带;配备防火交通运输工具、探火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等;在重点林区,修筑防火道路,建立防火物资储备仓库。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林区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必须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标识等配套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做好森林火险天气监测预报工作
森林火灾的发生,受当地气象因子影响很大,预先获得气象资料,分析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采取有效措施,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森林火灾扑救制度
森林火灾分为:
森林火警,是指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一般森林火灾,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重大森林火灾,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特大森林火灾,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
立即报告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的森林火灾是: 国界附近的森林火灾;重大、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末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地区危险性大的森林火灾导
需要中央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其他防火工作制度
1、表彰奖励制度
2、医疗抚恤制度
3、统计上报归档制度
4、违法行为处罚制度 请提宝贵意见!
祝取得好成绩!
谢谢!
第四篇:森林资源管理
一.森林资源概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二.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 万hm2 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 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 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
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 万t。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信誉,具有较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本垄断了港澳市场,在东南亚、日本、德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 万t 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均在20 万t 左右,年创汇均在1 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t,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是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然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一切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21 世纪,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生贤局长曾多次强调,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命根子,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林业一切工作的核心,怎样强调都应该,怎样要求都不过分。多年来,我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和森林资源监督等基本政策和制度,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2.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
国有林区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深刻地认识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已势在必行,这是因为,我国森林资源日渐缺乏,天然林资源越来越少。目前,全国现有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居世界5位,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8%,位居世界120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5立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2%。周生贤局长讲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命根子,把森林资源提到命根子的地位,是非常准确的,切中林业工作的要害,决不能丢掉命根子,如果把森林资源搞没了,林业也就没命了,离开了森林资源,林业也就不复存在了,大西北、黄土高波的现实就是历史的悲惨教训,我们的森林资源如果没了,就是历史悲剧的重演。所以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有效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已迫在眉捷,刻不容缓。
2.2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需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巨大的涵养水源、增加降水、减缓洪灾、调节径流、防风固沙及以丰补歉等功能。西南西北国有林区是长江、黄河等江河的水源涵养林;大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组成的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东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林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兴安岭林区是东北松嫩平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大兴安岭森林抵卸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使来自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和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这为松嫩平原营造出适宜的工农业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大兴安岭的森林缓解了冬季西北方向的干冷气流降低了风速,从而减缓了呼伦贝尔草原因过度开垦和放牧形成的沙化过程。然而,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就全国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二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三是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三化”草化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一些地区为了短期利益,不合理开垦草原,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四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2.3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森林资源不仅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体,也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林业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命脉。就全国而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剧贫困程度。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和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加之超量用水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下去,黄河有可能成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不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植被减少,土地流失、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泥沙量逐年增加,直接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森林资源的匮乏,木材产量的减少,剩余劳动力的逐年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说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持“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已成为林区的头等大事。
第五篇:关于开展森林资源管理有关问题调研报
根据盟林业局转发自治区林业厅“转发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关于开展森林资源管理有关问题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旗组织开展了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从2007年6月23日到6月30日,通过这次调研活动就我旗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作如下报告:
一、森林资源管理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林业的命根子,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森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是林业的核心工作,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方向是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对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国家林业局在总结多年林业和生态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林业行政执法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我旗森林资源状况:天然林资源缺乏,人工林稀少,天气以干旱风沙为主,对仅有的几十万亩的森林资源加强管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需要、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旗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我旗当前森林资源管理状况的总体估计
近几年,我旗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同时,加快了依法治林的步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层林业工作站、森林公安,为依法治林提供了组织保障。又开展了林业严打整治斗争,严肃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和森林违法犯罪案件,调节好牧户之间的林木权属纠纷,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森林病虫害防治方式由单一的药物防治向综合防治和工程治理的转变,维护了生态安全。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
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 随着我旗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极大的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提高广大牧民防沙治沙的自觉性和认识,加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有效地预防并遏制草场的退化、沙化,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保障作用;并增加了草场产草量,从而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到2010年,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分区管理的构架基本形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森林质量稳步提高,森林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产权管理规范、林地管理严格、资源利用高效、综合监测到位、监督执法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全面建成,并有力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进行,促进我旗的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三、在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中,森林资源管理亟待加强的主要内容和对策建议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是对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管理与监督,是林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放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的核心位置。目前,在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中,我旗森林资源管理亟待加强的内容有:
一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林地是林木资源发展与培育、林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在坚持执行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适应新的形势,研究建立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全社会保护和依法合理利用林地的意识。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使用林地的意识,为依法规范管理林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认真履行职责。要充分认识加强林地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审查申报材料,严把林地审核审批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坚持不予办理;要切实加强监管,对发现违规使用林地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
二是强化制度措施,确保责任落实。为了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宣传,调动全社会力量搞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以林业局干部为主—镇乡林业站—护林员的三级巡护体系。落实专项考核,逗硬奖惩,对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和保护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镇乡林业工作站是基层林业工作的核心力量,我旗紧紧抓住林业站建设不放松,在镇机构改期中,确保人员不减,经费落实,从而维护林业工作的长期稳定。还有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素质,不断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我局每年年终考核,逗硬奖惩,调动了林业站人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林业站的健康发展。
四、当前我旗森林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是遵循发展规律、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的改革与创新,要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在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我旗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当前我旗森林资源及其保护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林业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旗因气候条件,使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沙化形势日趋严峻。我旗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夏季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等地理条件及气候条件促使我旗草场沙化日趋严重。同时,我旗属于以牧业生产旗县,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农、林业工作并不积极。因此,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的宣传力度,快速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是我旗林业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是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单
一、监管不到位和基础建设落后的状况还远不能适应我旗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要求。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还没有完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管理模式单一,分类指导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管严的没有管严,该放活的没有放活;少数苏木镇对保护森林资源重要性认识不够,法制观念淡薄,监督管理不力,致使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全旗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薄弱、执法手段落后,缺少适应工作要求的交通、通讯工具,现代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应用水平还很低,原始的工作方式,简单的手工操作依然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
我旗林业工作部门对此类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明晰了工作思路,努力完成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任务。按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林业历史性转变的总体要求,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构筑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这个中心,坚持“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方针,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加快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为实施林业工程和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指导思想,确保为实现我旗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加强林政的宣传和落实林业公开制度,争取全社会工作支持。在醒目地段和重点地带竖立固定的宣传标牌,通过新闻媒体和组织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利用护林员走村串户,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林业政策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实行林政公开制度,执法或委托执法的主体、范围、权限、责任,授牌确认;各种办证的审核审批程序、有关的林业法律法规等上墙公开;各类林业收费的项目、范围、依据、标准予以挂牌;各种办证、收费等情况,进行公示,加强全社会监督,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我们的管理工作少出或不出差错。
二是规范林业行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资源管理制度,一切都得讲政策,凭法律,按标准,严程序,规范化管理。把林权证作为各种林业办证的凭据。结合林权登记换证,落实好原林地、现退耕还林地、生态公益林造林地等权属问题,妥善处理遗留,以换发的新林权证作为今后林木采伐、林地使用、林地权属流转的确定依据,避免矛盾纠纷的产生,搞好农村山林的长期稳定。勘验林地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勘查为准。聘请林调队技术人员,用GpS定位仪测面积,按生态区位定地类,以数码相机拍下的实地照片作参考,用电脑制作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统计表和位置图,保证了勘验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开性。
三是进一步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管理,严防林地资源非法流失。林地是森林资源的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必须把林地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上,严加保护。进一步明晰森林资源产权,建立规范的森林资源权属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规范制度,坚决杜绝征占用林地审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真正把发展林业的用地落实到山头地块,依法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使乱垦、滥占林地违法现象无处藏身。
四是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旗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我县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步伐,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森林资源基础性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五是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改革力度,不断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活力。积极推进家庭承包、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已经划定的草场,坚持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对分包到户的草场,保持承包关系的稳定。抓紧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着重抓好重点公益林的区划落实和保护管理,争取上级尽早落实公益林补偿政策,完善公益林管理法规,真正把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纳人法制化轨道。
五、进一步加强林地林权、森林利用管理,森林资源检测、监督和林政执法业务,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业务体系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林地林权、森林利用管理。
依法加强森林资源权属管理。要进一步明晰森林资源产权,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权属明确并核发林权证的,要严肃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但尚未登记核发林权证的,要尽快依法登记发证;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要抓紧明晰,限期做出争议处理意见,尽快登记发证。要重点抓好公益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的确权发证工作。要加强对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发证管理,及时掌握流转动态,制定有效措施,确保登记手续完备、发证程序合法。要稳定国有和集体林场的森林资源权属。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按规定审批,否则不能实施流转,不予核发林权证。
依法加强森林、林木利用管理。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动摇,严格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加大对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凭证采伐林木制度,切实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采伐调查设计、施工作业、验收等规定,严禁虚假设计和违规采伐,坚决杜绝超限额采伐现象的发生。坚持凭证上岗制度,持有省级发放的相关资格证书人员才能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和进行采伐更新作业设计。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制度,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的作用,依法加强对木材运输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非法木材进入市场流通。要依法强化木材经营加工的监督管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严格审批管理,加强服务引导,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非法木材流通和违法经营加工木材的行为。要按照森林资源分类管理、分区施策的要求,抓紧修订和出台森林采伐更新、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监管等方面的文件和技术规程。
二是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检测、监督和林政执法业务。
依法加强监测管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促进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进一步增强监测的时效性和预见性。强化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优化方法,扩展内容,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搞好专项调查,提高全旗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和林地征占用情况检查的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加快二类调查步伐,实行扶持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二类调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及时建立和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建立健全监测成果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加强监测行业资质和从业资格管理,实行监测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做到监测单位按资质从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三是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业务体系。
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突破口,是全面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是基础,要着重解决好林地、林木所有权问题,减轻税费是关键;要解决好经营者的收益问题,放活经营和规范流转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解决好经营者对林木资产的处置权问题。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扎实细致地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造林经营的积极性,才能逐步建立林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长效动力机制。
认真落实保、育措施,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是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的前提;调整优化森林结构,是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手段。落实保护森林资源、调整优化森林结构,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森林管护责任制,旗、苏木镇、嘎查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区、管护目标任务与责任,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并组织检查验收,加强检查监督。要加强管护队伍建设,选聘责任心强、素质高、热爱林业的护林人员,签订管护合同,承担护林任务,真正做到人员、责任、资金、奖罚落实“四到位”。二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管护标志牌、标志门、固定宣传标语和林道、封山围栏等森林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管护网络综合体系,提高森林管护监控能力。三要加强森林经营培育,要重点搞好幼龄林和中幼龄林的抚育管护,及时防治森林病虫害,提高森林抗灾能力,改善森林生长环境。四要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确保“严管林”各项措施得到落实。要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队伍系统,构建以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为主体、综合监测和监督检查为两翼的管理体系,科学编制“十一五”森林资源系统规划,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装备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业务建设,建立制度完善、运转协调、作风优良的森林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能力。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和加强资源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创造资源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根据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从近期工作需要和长远工作考虑,应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依据《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地占用、林权流转、造林质量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木材加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监测等一系列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地方性规定制度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执法的可操作性,规范执法程序。二是要围绕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加强林业执法人员的政治、法律培训。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以适应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三是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上级的安排,适时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斗争或专项行动。
综上所述,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业务体系,是搞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只要坚持以林权管理为核心,以资源利用为重点,以强化检查监督为手段,以依法治林作保障,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就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