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增强服务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 增强服务能力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司徒渝
我们学校地处四川德阳,是国家在50年前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
四川是工业大省,是三线企业的“聚集地”。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83亿元,占全省GDP的45%,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亚洲重装产业集中度最高的新型城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德阳重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传统的冶金、轧钢、低效小型火电等逐步淘汰,基本形成了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气轮机、光伏发电“五电并举”的新格局,产品结构调整率已达到80%以上。2009年德阳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正式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就业导向,践行服务宗旨,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我们的办学就跟进到哪里;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人才支撑。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搭建服务重装的公共平台
重装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对技能人才的工艺实施能力、实践技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类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一方难以实现。为此,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学校主管部门省经委、德阳市委市政府、重装企业和学校形成了共识,必须通过体制创新,突破“条块分割”、“两张皮”体制障碍,整合各方资源,把学校搭建成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才能适应重装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
三年来,学校通过与二重、东汽、东电等重装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企业设备5500万元,建立了600余人的“企
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德阳市与学校共建国家机电职教综合实训基地、公共图书馆,优惠提供发展用地等,直接和间接投入达两亿多元;四川省在学校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机械工业数控、焊接、电气化等“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配套了技改专项资金,增加了人员编制,并按照超过省内本科生均经费标准拨款;教育部、财政部在国家示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中给予了专项支持。通过三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学校共获得教育部财政部、省、市各种投入3亿多元。
“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体制,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为重装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实现了学校与行业和地方紧密结合,形成了共同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办学合力。
二、创新机制,主动服务,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
四川省将学校纳入全省重装发展规划“1+8”工程产业链成员单位,德阳市将学校作为重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机电职教联合会会长单位,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等,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组织框架。通过政府主导,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了“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主动服务重装产业的创新机制。
例如,在人才培养上。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研制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这是国家提升航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但,世界之最,谁来操作?为此,我们当年新增了模锻专业,按照“项目建成,人才到位”的思路,成建制举办模锻班。今年该专业毕业生将成为大型模锻压机试运行的首批操作者。2009年,东汽加快发展核电、风电,对焊接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及时跟进,调整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培养。今年3月,71名学生取得了符合美国和欧洲焊工标准的技能证书,现已全部进入核电、风电
生产的重要岗位。
在培训企业员工上,近三年来,学校与重装企业共同开发了核电容器焊接工艺、五轴数控加工等28个培训项目,为企业培训员工8000余人,其中,核电培训项目被四川省委纳入了“天府英才”计划。2006年起,我们连续五年举办“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班”,现已培养800余人,此举不但满足了重装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还实现了“培养一个,脱贫一家”的惠民目标。
在技术服务上,学校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德阳重装基地公共创新设计平台”建设等项目,为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技术服务,提高了重装协作企业的配套能力。学校与东汽联合组建的工具研究所完成了叶片叶根铣刀等12项技术攻关项目,获国家专利8项,为实现汽轮机生产刀具的全面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5.12”地震后,学校紧急组建的师生“技术服务突击队”,冒着强烈的余震,为东汽抢修出50多台套大中型设备。我们还把东汽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设备和学校实训设备整合,震后14天,东汽就在学校恢复了叶片生产。
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还是应对地震灾害、金融危机,我们始终与企业并肩而行,相互依赖,学校成为了重装企业发展的战略伙伴。
三、创新模式,工学结合,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重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但是,传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近几年来,学校与二重、东汽等企业联合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通过“三引、三进”和顶岗实习,将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职业要求,在课程体系上按基础理论知
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设计,相互融通,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生就业以后,学校还与企业一起实施延伸培训,提升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毕业生质量持续提高,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近五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13500余人,仅为德阳重装基地就输送了近4000人,很好地满足了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例如,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的主操手80%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东电在研制500吨“巨无霸”三峡转轮时,组建的40人“焊接技术攻关队”中,包括队长在内的29人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
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学校有幸处在国家重装基地,学校的发展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学校在自身跨越发展的同时,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继续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在政府、行业和企业支持下,规划建设好设在学校的“重装产学研园区”等一批项目,拓展公共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为推进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中国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提供资料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
1.《宜宾市机械行业协会章程》及工作机制(定稿)
2.产学研合作项目工作方案(定稿)
3.与五粮液普什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天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基地、培训班及订单培养等协议书(定稿)。
4.建立了宜宾五粮液集团普什模具公司、宜宾天工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2家本地知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定稿)。
5.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及指导小组工作计划(定稿)
6.与宜宾职业培训学院合作签定合作培训协议(定稿)
7.《社会培训指导流程和管理机制》(定稿)
8.2012年6月完成了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50余人次(鉴定所提供)。
9.2012年6月完成了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300余人次(10级秋学生)。
10.拟定支援兴文县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方案(草案)。
11.收集整理校企人员开发课程及教材成果材料(课程体系,5个核心课程标准,普通车工与数控车工理实一体化指导书)
12.整理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工作成果材料(调研报告,课程开发)
13.2012年9月完成了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100余人次(鉴定所提供)。
14.2012年12月完成了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250余人次(11级春学生)。
15.开展培训、订单培养成果材料(与溪洛渡水电站培训,陈晓彬参与培训授课)
16.整理产学研合作项目阶段工作总结及成果材料(实训中心提供)
17.收集整理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培训总结、职业规划(09级学生)
18.拟定《宜宾市商职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草稿)
19.拟定《宜宾市商职校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草稿)
20.顶岗实习指导流程和管理机制运行情况分析及阶段总结(09级学生)
21.拟定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及培训教师工作方案(定稿)
22.收集与宜宾五环机械厂开展科技服务项目(1项)相关证明材料
23.收集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证明材料(100人次)(教学处提供)
24.收集与成都航空技术职业学院培训教师证明材料(40人次)(教学处提供)
说明:以上资料于18周周四(2013年元月3日)前交
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第三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都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一目的。我们当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但这还不够,还要把对学生的职业训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第四篇:电气工程系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验总结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验总结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示范校建设内涵要求,坚持“面向市场,依托行业,产学结合,服务东盟”的办学特色,开展校企合作,是我系专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自2011年以来,我系各专业坚持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广西经济和社会经济服务,今年,我系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新增合作企业近10家,并在订单培养、教学见习、工学交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产品制作和加工、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合作项目四十余项。总体来说成绩是肯定的。
二、合作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成绩
我系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一)“订单培养”合作
我系与海信科龙、广西桂物金岸等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海信科龙、广西桂物金岸班,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部分企业培训课由企业承担。
(二)参观、教学见习、工学交替等方面的合作
我系教师和学生在富士康南宁分公司、南南铝业、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进 1
行参观学习;2011级学生于今年四月至六月在广西物资集团、广西桂物金岸制冷空调技术有限公司等进行教学见习、工学交替,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认知性职业教育;其方式为一年级学生在学校完成必要的理论课后,再到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实现理论教学和实习交替。
(三)顶岗实习合作
我系学生前二年半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如华润、富士康、海信科龙、奇美电子等近二十家企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四)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师资培训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五)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及就业基地合作
我系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了十八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六)为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合作
我系和广西桂物金岸公司合作,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进行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借助企业生产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七)合作建立师资培训基地
根据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我系与富士康、华润集团、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公司乐滩水电厂等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师资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如电工等培训基地。
(八)共建“校中厂”
我系和广西左江水泥厂签订“校中厂”联合办学协议,10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第二学年所有理论课程、实训课程、顶岗实习及企业培训课程都在校校区完成。由校企双方双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完成2010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第二学年的教学任务。厂方负责提供教学设施和相关的实习实训条件,实习期间和企业员工同工同酬,实习完后优先录用毕业生就业。
(九)企业赠送教学设备
广西桂物金岸空调制冷技术有限公司赠送中央空调一套,用于我系实训基地建设。
(十)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的特点,我系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与我系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我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十一)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我们聘请了广西物资集团副总经理林春平、工程师李国云等专家来我校讲学。
(十二)社会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
我系和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公司乐滩水电厂签订了“高低压电工证、登高作业证培训”协议,承接相应的考试运营服务工作。同时,我系今年职业技能鉴定今年共100多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我系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及中层次合作,离深层合作还相差甚远。
(二)有部分企业合作以后,没有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联系人也不固定,合作记录也不齐全。
(三)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不太完善。
四、今后校企合作的思路
校企合作要立足南宁,面向环北部湾经济圈,辐射东盟,校企合作的企业应是在机
电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一)学生参观、生产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及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合作;
(二)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的合作;
(三)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四)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精品课程和教材,邀请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编制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合作;
(五)在企业捐资助学、企业赠送教学产品方面的合作;
(六)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合作;
(七)导引企业进校园,营造教学工厂,共建办学实体,成立股份公司,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
(八)承接合作基地的产品加工和生产任务;
(九)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合作,应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
(十)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几点建议:
(一)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企业,由学院制作统一的牌匾,并采用一定的方式举行挂牌仪式。对已挂牌的校外合作单位,要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并做好记录,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顶岗实习情况、招工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
(二)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三)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四)合作模式应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需求,适时做出调整,与时俱进。
电气工程系 2012-6-14
第五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要瞄准世界科际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科技创新
在科技强国的战略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点,然而在现实中,我国高新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方式有待创新。
一般而言,科研阶段,成果转化中间阶段与产业化阶段的资金投入比大约在1:10:100左右,而我国现阶段,由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其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机制创新和科技金融平台的支撑,因此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2.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割裂,企业自身科技成果沉淀较少,自主创新能力弱,尤其中小企业难以承接、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设备改造工作,此外,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中间组织和平台尚未发挥功能,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
3.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不顺畅,实现市场化困难。
由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缺乏沟通,其科研成果仅限于研发阶段,其对终端市场信号不敏感,即使研发成功了,也无法及时投入市场,甚至有时其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后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其科技成果转化是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转化过程不仅涉及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个创新主体及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运作,同时涉及科研成果从研究开发,经设计试制到工业性试验,并最终成为商品,实现产业化,因此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需重点解决资金问题,创新环节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国家才能日益强盛,政府应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整合带动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供给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增强创新力提供有力保障。
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支持力度。
在科技计划分配中,应合理分配基础研究,应用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资源,大幅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投入力度,运用多种资金投入方式,如无偿补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引导和带动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本,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利益机制转变,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率。
3.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长效合作机制,利于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由政府出面,使学校和企业及时对接,沟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也避免出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落后于市场,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当中的尴尬境地。
我公司今年在香坊区政协的大力沟通和协调下,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成功合作开发了“不同氨基酸能量水平对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科研项目,使我公司的饲料产品有了大幅度提高,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紧贴市场脉搏,也为公司带来了良好收益,未来,我公司还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与学校合作,研发出更多更好的饲料产品服务于广大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