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金融学(大全)
服务金融学
以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经济能力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本文提出要加大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造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要求天津滨海新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先行先试一些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建设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这给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用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天津滨海新区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金融管理,实现体制改革的更大突破。如果没有金融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难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要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突出试验内容的“引领性”、突出重点任务的“攻坚性”、突出改革措施的“配套性”、突出改革目标的“指向性”、突出改革成果的“制度性”。通过金融改革创新,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瓶颈,为天津滨海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经过全市上下共
同努力,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在200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改经体[2009]2680号)予以批复。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片热土,吸引着国内外大公司、大项目、大品牌来这里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们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没有金融的服务和支持,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必须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质量和效能、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建立健全金融服务经济的支撑体系。
一、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一)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推进制度创新。金融机构要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完善内部业务处理和风险管理流程,创新组织管理,加快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改革,制定有特色的金融创新规划和目标,并加以实施。二是推进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要加快经营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多种保证方式的信贷产品。开展各类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以及航运、科技、消费、低碳等新金融试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境外贷款试点。三是推进服务方式创新。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优化银行业务处理和审批管理流程,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延伸金融服务网络,扩大金融辐射半径,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金融服务。
(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是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是积极发展各种产业基金,逐步形成我国基金发行、管理和交易中心。二是创新集合资金信托融资手段,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三是在完善市场运作手段和控制风险条件下,进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制度改革试点。四是积极培育上市源,对资产规模较大、行业影响力较强、比较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要重点培育辅导;对经济效益明显、产业成长性较好、具有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的特色企业,找准定位,创造条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对技术含量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和后劲。
二、发挥金融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加大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的支持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体,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是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加大金融对高端、高质、高新产业的支持,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淘汰落后产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二是要通过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精心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三是要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类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誉制度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更快、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通过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实现由数量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引导企业依靠质量求生存,依靠管理求效益,依靠创新求发展。通过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实现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引导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排污治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通过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实现由单打独斗转变为更加注重协作配合,引导企业更多地发展专业化分工,更好地体现企业特色和地域特色。通过金融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引导督促企业遵纪守法、讲求诚信、规
范经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塑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2]《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津政发[2008]30号)
第二篇:金融学
金融学
一、专业名称:金融学(专业代码:020104)
二、学制:四年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能够在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分融企业从事实际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金融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专业培养要求;
通过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金融理沦知识,了解金融行业实际业务,具备基本的业务工作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应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及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金融业务的内容及国内外金融法规、政策和运行规则;
3、掌握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枪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6、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和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金融业务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则政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期货交易、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公司财务、中央银行学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毕业实习;
2、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银行业务实验、证券交易实验、期货交易实验
七、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八、适应范围
能够在金融企、工商企业等实际部门从事金融经营与管理工作,能够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金融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第三篇:金融学
金 融 前 沿 课 程 论 文
农村金融建设
浅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指导教师
学院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经济管理学院 2013年6月
专业名称
金融学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____________
评 阅 人 ____________
摘要
小额信贷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巨大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扶贫实践探索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它改变了传统扶贫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捐赠资金的局面,依靠创新性的信贷运作模式实现了扶贫项目的规范化、长期化,同时也实现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也面临着扶贫的巨大压力。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通过学习借鉴,大力推动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国内的小额信贷依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缺少必要的中介服务机构,信贷机构的产权不明确,扶贫资金匮乏等问题。未来,应着手完善小额信贷比如: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切实可行的监管框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小额信贷运载主体,完善资金供给机制等。
关键词:小额贷款 信贷风险 防范对策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
那么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实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扶贫的道路上,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引入了小额信贷,并且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工具,在我国的扶贫领域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国和国外小额信贷近年的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在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需矛盾,拓宽信用社资金运用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而且现实中,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生产能力,对于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随着小额信贷在国际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中国也出现了这方面的实践,并从只借鉴个别技术转变到试图全面引入小额信贷制度。
我国最早的小额信贷是从1981年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在内蒙古8旗(县)开展的北方草原与畜牧发展项目,而具有完整意义的小额信贷最早出现在1993年年底,即易县信贷扶贫合作社,在此后10余年中,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90年代初开始,在部分贫困地区也先后开展的小规模的小额信贷试验,主要着眼于尝试解决我国信贷资金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这是小额贷款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依靠国际捐助。
1996-2000年开始了政府主导型的第二阶段,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方面积极推动,借助小额信贷推进农村扶贫和帮助下岗职工。但在扶贫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信贷资金操作的矛盾日益显现,政府小额贷款扶贫项目始终存在体制和宏观政策方面的困境。
从2000年起,进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制度化建设第三阶段。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的农村有着最为完善的网络,是农村最重要的转账服务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农信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逐步介入和快速扩展小额信贷试验,并以可能成为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
1.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总体来说有发展速度快、总体数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为推动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陆续出台了相关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早在2000 年前后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和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在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等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1 年以后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至2007 年9 月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31619 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4498 亿元,分别比2001 年增涨19648 亿元、10081 亿元,增幅分别为164%、228%,全国2000 多个县中几乎所有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开办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增量贷款中有90%以上是靠小额贷款的增长。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已达32%,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小额贷款受益面更高。农村小额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村中低收入群体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1.3 发展农村小额金融信贷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问题仍是供给问题,而小额信贷组织可以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积极作用,并同时担负着社会扶贫、保障的责任。发展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村金融“借贷输血”的一剂良药。
农民贷款的低利率、不确定风险都使正规金融机构部门的诸多业务“趋利避害”,转战“非农”。同时,正规金融部门的高门槛,也使得广大农民望门止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额信贷依据自身额度小、限期短、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具有灵活性担保形式等特点,专门向农村中低收入农民提供贷款,为农村贷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小额信贷灵活的担保形式或不需担保的特点降低了我国农民贷款门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肩负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三大功能,经济杠杆功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改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通过办理该业务推动
县域以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长足发展。政策性支农功能。
在我国,小额信贷扶持的主要是社会的弱势产业,服务对象普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额小面广量大,管理成本高,很大程度上承担起党和政府的政策性支农服务功能,带有一定的扶贫性质,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撤走机构的基本原因。社会保障功能。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小额扶贫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等社会保障性质的贷款,大多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小额贷款的方式进行发放。在操作上采用“政府+银行+扶贫组织”的运作模式,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扶贫组织的责任。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一度在我国的扶贫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认识上的落后,以及农村金融体系本身的不完善,使得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的并不理想,出现了很多问题。2.1 政府政策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推广最初是作为一项扶贫手段,因此其首先考虑的是实行政策性目标,而不是赢利性目标。从我国目前的小额信贷结构来看.农信社小额信贷余额占整个小额信贷余额的67%,占据主体地位。但农信社大都承担着扶贫的政策性任务,在发放小额信贷的过程中,执行较低的利率,承担经济损失。从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看,盈利性是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商业化运作是大势所趋,但小额信贷的政策约束严荤:制约了其健康发展。2.2 资金来源
农信社小额信贷资金除一部分由自身解决外,很大一部分依靠央行再贷款,但再贷款政策限制因素较多。而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在开展小额信贷过程中只贷不存,不能吸收低成本的储蓄来扩展自己的业务,也不能从银行获得商业性贷款用于小额信贷,被允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捐赠、再贷款、自有资金等,资金量必定有限。2.3 风险控制
农村小额信贷扶持的是农业,而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一旦农业受灾,将真接影响农户还贷能力,产生信贷违约风险。且这些风险还具有系统性特点,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单一农户,而是波及整个地区,再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贷款机构信贷违约风险剧增,联保机制形同虚设。
2.4 管理手段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特征就是额度小、笔数多、户多分散、不易管理。从信贷管理力量上来说,基层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普遍较少,而每个信贷人员管理的农户数都随着小额农贷业务量的逐步上升而成倍增长,推广和实施工作需要逐户建立台账,逐笔登记贷款卡片,定期调整农户信用评定等级,工作量很大,信贷人员明显不足。从贷款管理手段来说,基层信用社金融电算化程度普遍较低,有些基层社甚至没有电脑(白天没电),贷款操作仍然采取手写笔记的方式,到期清收时也需要人工进行逐笔查找,效率极低,更无法进行持续动态的跟踪检查和信息反馈。2.5 保障机制
首先是贷款本身的风险。由于农业产业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人为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质产业,加上小额农贷的借款主体——农民,大多还属于经济劣势群体,自身本来抗风险能力脆弱,如果用每天生息的贷款从事高风险产业,一旦出现风险,无疑给本来拮据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农村信用社每遇到类似风险,往往也是束手无策。
其次是来自外部的各类风险。一是来自于农户的道德风险,由于成千上万的农户都有贷款,还款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二是由于农户法律法规知识的淡薄,存在将多个小额农贷转移给一户使用的现象,形成风险叠加;三是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由于移民、外出等原因,致使诸多小额农贷因债务人外迁,无法收回贷款。四是小额农贷管理落后,给农村信用社员工造成混水摸鱼之机,形成新的道德风险。防范风险对策
3.1 逐步推进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运作
小额信贷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减少政府干预,淡化政府扶贫目标。推进商业化运作。将小额信贷从单一的扶贫政策中解放出来。按照现代金融机构的原则进行经营,创建可持续资金运营的基础模式。3.2 实行风险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小额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弥补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形成的小额信贷损失。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可以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
3.3 保证资金来源
3.3.1 建立全面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
建立全面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依据不同目标实行不同政策。首先,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其次,中国农业银行要以全面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性银行为目标,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再次,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妥善解决信用社的累积亏损和呆账坏账,进一步增强支农能力。3.3.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开展经营的基础。在市场条件成熟或小额信贷组织自身实力足够强时,可以将其发展成为地区性或社区型商业性金融组织。另外,可以尝试改变小额信贷组织只贷不存的风险控制模式,在完善金融机构法制环境基础上放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吸纳存款的限制,确保资金的来源充足。3.4 提高部门管理效率
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从完善内部财务制度、贷款审批等方面入手,真实准确地进行账务核算和报表反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良性运作的轨道。另一方面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情况下,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
邮政储蓄机构应发挥网点多、深入农村的优势,按照商业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以适当形式回流农村,增强其在农村的储蓄、汇兑和支付等功能,促进其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利率自由浮动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改革的最终日标。放开农村信用合作社存贷款利率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措施,一方面扩大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自主权,利用其灵活机制,多吸收存款,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利率全面市场化积累经验。
管理部门要提高自身效率,重视对组织成员及农民群众的培训。加强内部管理: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要按照国际惯例,参照业内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强化整章建制;其次,有关部门应为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建立信息监测系统,帮助其对业务潜在的风险做细致的研究,不断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水平;培训组织成员,不断提高组织内金融人才处理业务的能力;最后,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要完善激励机制,科学制定小额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避免操作风险,确保健康发展。3.5 保障保险制度
3.5.1 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建立和不断完善业务监督、财务管理、风险预测等各项内控制度,尤其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质量的考核,对小额信贷放得出、收得回的信贷人员给予鼓励。建立农户小额信贷风险机制,强化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3.5.2 央行加强监督工作引导乡镇银行发挥自身优势
首先央行需在“村镇银行”的金融统计、利率浮动、其次人民银行需在“村镇银行”的金融统计、利率浮动、存款准备金、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异常情况应急预案的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支持村镇银行稳步发展。可适度的把一些支农再贷款批给运行良好的村镇银行,为其提供一部分资金来源。再次要引导村镇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引导村镇银行建立健全农户信贷档案,使其与农户建立;良好互信关系,从低风险的信贷业务入手,逐步积累经验,稳步发展信贷业务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3.5.3 借鉴国际小额贷款的方法
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风险保障系统,在借鉴国际小额信贷的通用做法,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并建立起完善的小额贷款政策保障制度、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以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减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上的风险。
参 考 文 献
乐云.2009.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研究.大众商务.104.1-5 陈君石.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之路——基于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0,10(7)
杜晓山.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吴广深.欠发达农业区农村金融服务[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8).佘传奇.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5(3).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10-13.孙学跃.浅析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f0ed670b844769eae009ed43.html 徐树林.关于农村金融小额信贷的思考.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6d858cd076eeaeaad1f3307e.html
第四篇:金融学
南昌航空大学—金融学(选修)结课论文
中国是否会成为第五只猪
继日本遭过美国经济攻击之后,时至今日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恢复。放眼当今社会,中国会遭此毒手吗?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
先看看现在的世界状况,欧元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原本摇摇欲坠的美元再次“被强势”。(上次已经被强势了一次)欧元区为什么再次成为攻击的目标?美国利益者们下一个攻击的目标是谁?笔者不是经济学者,投资上也只有A股市场,本文仅是笔者对于可能趋势的一个自我消遣的东东,更不代表投资建议。请勿误读!另外说一点,笔者绝不是阴谋论者,我相信无论这个世界的阴谋与阳谋,他们的归结点都是两个字,利益!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其根本,是因为次级贷泡沫破裂引发,个人债务、企业债务偿付信用的危机。金融危机前的美国经济依赖金融业与服务业,依赖消费拉动,制造业已经空心化。这有别于1930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依赖于制造业的美国经济状况,因此,本次危机并未伤及美国实体经济的根本,其发生的背景有了本质的变化,从而也注定了这场危机的解决不可能重复1930年后的美国经济复苏的道路,即因危机引发的通货紧缩造成的大萧条后缓慢的复苏。这场危机的解决方式很简单,就是对外经济掠夺,扩充资产,对内提振信心、消灭债务,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利益者们对外可以更便捷的通过经济掠夺增加其资产、对内就是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转移与用大泡沫代替小泡沫完成债务消失的游戏!但内外线的运动是互相交织、互为作用的,其核心的纽带就是利益!其的载体就是资本!
资本是逐利性的,资本上面没有贴上国家的标签,只有利益的标签。美国利益者们非常清楚资本的特点,因此,资本是美国利益者们的马前卒,他们会运用各种的数据、信息及其他手段操控资本的流向,已完成其目的!需要强调的是,资本从逐利的风险角度分成无风险资本和有风险资本,有无风险主要是取决于资本的持有者对投资风险的判断。无一例外,资本最终流向的地方都是可逐利的高地,或者说是有更大利益空间的洼地。
一、美国利益者们解决本次危机的可能方式:
有毒资产(个人债务、企业债务)转移--美国债务与金融资产(国家债务、企业债务、股市等)“被青睐”---资本回流---信贷激活(个人、企业)--刺激美国消费—金融、服务业、消费快速复苏—美国经济反转(GDP)—债务消失—美国赤字降低。
1、债务转移:美联储QE1发行量为1.75万亿美元,其中1.45万亿是用于为银行、MBS等买单。本轮次贷危机的源头是房地产的次贷,因此,重拳出击MBS,目的就是要作为最后的买方在抵押市场没有流动性的时候,支撑这个市场,消灭泡沫继续破裂的预期。从而稳定可能引发的更大连锁危机。期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由8800亿美元扩大至23000亿美元。
这里要专门提一下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阻止危机蔓延”,美国财政部天才般的创造了又一金融衍生品创新工具PPIP(公私合营计划);公私合营投资计划鼓励私人资本从银行手中直接 1
选购“遗留资产”(Legacy Asset,即有毒次贷资产),而政府以提供贷款的形式按比例配给以形成六倍的杠杆,而且这笔贷款属于“非递归贷款”,意味着如果“遗留资产”实值为零,贷款将全部清零,并不能追究私人投资者的投资责任;如果“遗留资产”被证明是物超所值,私人投资者则在归还贷款之后,利润与财政部对半分成。贷款由资产救助计划(TARP)和美联储及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合资组成。美国政府借此举清除掉金融机构手中持有的有毒资产。这就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充的原因。美联储不怕,他相信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时,现在的有毒资产都会成为香饽饽,他能大赚一票!
PPIP更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把风险美国利益、资本利益、美联储利益高度统一,因此,换句话说,这场资本逐利的游戏,是在以美国政府为首的国家利益统帅下,美联储利益和各种风险资本利益大显神通,互相勾结的逐利游戏,他的舞台是全世界!这场游戏的完结,必然是各方得到最大的利益:奥巴马连任、美国赤字降低、美联储与风险资本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2、资产“被青睐”:
(1)、推出QE2:有毒资产现在已经完成了转移。下一步,要完成的是资产“被青睐”,这也是QE2推出的目的。QE2购买的标的主要是2-10年期美国国债,其真实目的:
a、美国国债2-10年期对MBS的利率影响最大,QE2推出是在美联储现在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信心不足的前提下或者其更大的利益布局尚未实现的前提下(比如对新兴体国家的经济侵略),为稳定MBS利率采取的在不得已情况下的自买行为。其目的是使借贷利率维持低位,以激活房地产市场。二是维持FED之前购买MBS的价格的稳定。也就是说,为资产被青睐创造和谐环境。
b、引导通货膨胀预期,这个预期的实质目的,依然是引导资本购买美国资产。加速其经济复苏。
但QE2还有一个对“被青睐”不好的作用,就是美国低利率加上细水长流的QE2的执行会把无风险资本的回报降到冰点,在美国经济基本面不确定因素主导下,无风险资本会选择外流。
(2)再次攻击欧元:
美联储自今年8月开始放出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的风声,美元持续走低,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QE2计划。美元走强,11月10日爱尔兰债务危机爆发,欧元持续走低。也就是说,QE2后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风险资本开始逐利欧元区债务危机带来的获利可能。无风险资本在欧债危机引发的可能继续维持低利率及欧元区可能继续量化宽松的预期下,受欧元区债务危机不确定性的胁迫,无风险资本必然不会选择欧洲市场,所以,QE2与对欧元区的攻击,目的只有一个,把无风险资本引向更高获利预期洼地。哪里?
新兴体国家,中国是一个首选。EPFR显示新兴市场组合投资基金持续增长是一个佐证。无风险资本的持续流入,必然制造资产泡沫,推高已有泡沫!尤其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后,美国利益者们相继发布的非农数据、QE3预期、减税计划(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GDP增速提升的预期,一方面是因为财政赤字扩大,美国经济在目前状况下,无偿债能力的预期)和金融大嘴门竞相唱衰美国经济,美元原本可以在欧元区债危机爆发的大好背景下,一路走强,吸引资本回流,但为何却自暴自弃,自揭家丑?我想目的只有一个,目前还不是资本回流美国的最好节点,其在欧元债务危机后,下一个的攻击目标已经选定,就是新兴体国家,尤其是中国!
前面表明了笔者的观点:这场危机的解决,注定了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转移后用大泡沫代替小泡沫完成债务消失的游戏!危机的根源在房地产次贷市场,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房地产市场信心的复苏,是制造第二个泡沫的关键!攻击新兴体国家尤其是中国,美国利益者们可以打下全球最后一个资本逐利的高地,让资本彻底回流美国,完成其债务的乾坤大挪移!目前的情况是,风险资本在欧洲市场激战正酣,布局新兴体国家,无风险资本持续流入新兴体国家,最后推高泡沫!
让我们密切关注美国房地产新房开工率的变化,密切注意银行机构超额储备达9662亿美元的动向,前者是美国房地产复苏的标志,后者是撬动泡沫的杠杆!
中国是否会成为第五只猪,国际国内形势都复杂多变。我们政府的智慧,我们经济和学者的智慧。让这种情况不能发生。但愿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
第五篇:金融学
金融体制改革
姓名:邱荣学号:5400109363班级:经济学091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
此我国应该着手整顿金融市场,建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金融平台。政府提出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着眼点是,加快构建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
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
竞争力,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将会使得我国金融
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然而要取得更好的成效则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政府要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资本累
积速度加快,但是还有大量的资本散落民间。政府又未有政策支持,不少民间资
本聚集被视为违法。因此,因势利导,发展与规范并重,发挥民间资本优势,遏
制违法违规经营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现实任务。规范民间资本金融行为,防范
相关风险最终只能依靠法制与监管体系高效率。尽快制订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
机构资格审核办法,充实监管力量,实现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资格审批法制化。
与此同时,我国应当强化地方政府监管权责。中央没有能力监督整个金融产
业链,只能是起到主导作用,应当建立强大而不遏制活力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打造
发达金融体系。总体看,近年间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在防范传统业务和骨干金融机
构风险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整体监管实效令人满意。但中央政府的能力有限不
足以维持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中央应该与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形成新的管理体
系。建议尽快匹配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责,将部分规模较小又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权限下放地方政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强化地方政
府的监管责任。
当前,国际金融风险愈来愈明显,我国大部分金融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也
可能卷入其中。还应积极利用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审慎监管制度,尽
力分散化解金融体系的风险,减轻存贷款保险压力,强化金融体系抵御风险能力。
金融体制改革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而上述问题是我国现行金融发
展阶段所突出的重点问题。我国金融已到达一个瓶颈,要想进一步的发展,政府
则应该结合我国金融现状,提出符合金融发展趋势和适应我国国情的方案,为我国金融的走的更远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