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网介绍(共5篇)

时间:2019-05-13 22:2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城网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城网介绍》。

第一篇:大学城网介绍

大学城网介绍

历史:

2005年成立,一度是重庆最热的大学生求职和交友中心,于2008年达到顶峰。后因人事变动停网,于2011年初重新开始运作。

重庆大学城网的核心服务:

1)招聘和家教

2)交友和社区(含论坛,日志,博客,特长展示和个人主页)

宗旨:

1)成为全重庆范围内的所有大学生求职、交友、交流和自我宣传的平台

2)成为企业招聘大学生和打入重庆大学市场的平台

3)成为全市家长或需要家教的人寻找人才的平台

目标:

1)2011年底之前恢复人气

2)2012年实现重庆第一平台的目标(达到以上3个宗旨)

一旦大学城网成为一个平台,那么从每一个方面都会有大发展的可能,赢利和成长的渠道非常多。本质的动力是,重庆市庞大的大学生群和企业群都借助于我们,无法离开我们的服务,有了这个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建立我们长期的事业。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实现这一目标!

重庆大学城网

2011年8月8日

第二篇: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介绍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与广州大学城一江之隔,占地面积11万㎡,是广州大学城配套建设项目,为广州大学城18平方公里区域提供冷、热、电三联供,也是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按55%和45%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的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能源站总体规划为4×78MW,分二期建设,一期2×78MW于2008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0月实现“双投”。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包括LNG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及配套设施、热水制备站、冷冻站等(热水制备站和冷冻站属大学城管理)。能源站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通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燃机采用普惠动力系统公司的FT8-3SwiftPac双联燃气轮发电机组,FT8-3属轻型燃机,由两台燃气轮机和一台发电机组成,两台燃气轮机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一台双端驱动发电机(额定出力60MW)。通过叶轮式压气机从外部吸收空气,压缩后送入燃烧室,同时气体燃料也喷入燃烧室与高温压缩空气混合,在定压下进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烟气进入燃气轮机膨胀做功,推动动力叶片高速旋转带动发电机,燃机效率可达39%,排出的479℃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循环利用。余热锅炉采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生产的双压带自除氧卧式自然循环锅炉(66.8T/h),生产的蒸汽供应给汽轮发电机;汽轮机采用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生产的一台抽凝式汽轮机(15MW)和一台补气式汽轮机(21MW)。发电后的尾部烟气余热再生产高温热媒水制备生活热水和空调冷冻水。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以洁净的天然气为燃料,采用先进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大大减少了NOX、SO2、TSP等污染物的排放,其中NOX排放是同容量常规燃煤电厂的1/5,SO2、TSP的排放几乎为零。同时锅炉补给水采用RO膜+EDI(电去离子)系统制水,无强酸性、强碱性废水产生,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厂区内清洗、浇灌等,实现废水零排放。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达到78%。使能源站具有了能源传送距离短、能量转换和传送损失小、能源利用率高、建设安装周期短、运行方式灵活、设备启停方便、负荷调节灵活、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实现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理念,被广州电网确定为“保亚运”供电具备黑启动能力的重要电源点。

发展分布式能源,将成为我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集约化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篇:大学城协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协议书

甲方:遵义市新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遵义中审会计师事务所

甲方因工作需要,委托乙方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咨询项目及主要内容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编制遵义大学城综合服务街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编制完成时间

在甲方提供完整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乙方将报告提交给甲方。

三、收费

1、收费标准:按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经双方协商,按人民币柒万捌仟元整(¥78,000.00元)计收。

2、收费方式:在乙方提交报告时付清。

四、双方权利义务

1、甲方

①提供项目咨询所需资料,对资料的完整、真实、有效性负责; ②为乙方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对乙方工作予以配合; ③按照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咨询费用;

④有权对咨询报告的编制提出合理要求。

2、乙方

①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咨询工作;

②按时提交报告,对咨询成果负责;

③与委托充分沟通,听取委托方合理意见。

五、其他事项

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

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遵义市新区房地产乙方:遵义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

经办人:

开户行:中国银行遵义市老城支行账号:***5

日期:2014年8月1日日期:2014年8月1日

第四篇:我与大学城医院共成长

我与大学城医院共成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不经意间,我已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成长了一年。参与并见证了医院这近一年的风风雨雨,风雨曾经,坎坷几何,乃至今天的成就。我想说,作为重大医院人,我由衷的自豪和骄傲。医院,给了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后生,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我们提供了事业发展的平台。我与医院共成长,这里记录了我人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忆的闸门已经打开,往事历历在目。还记得我刚来到医院时的情景,我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开始了医院的工作。面对即将展开的工作,我 感到自豪,又感到惶恐。医院领导的关切询问;老同事毫不保留的传授经验;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这些感动使我很快的打消了顾虑,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得到了历练,并得以成长。医院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我们团结友爱,和谐共进,共谋发展。

医院秉承“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全体“重医人”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医院的各项事务,都得以顺利开展。我所在的后勤保障科也不例外。在全科室成员的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的展开,并初步取得成效。我们已完成设备论证与采购;耗材论证采购入库;规范采购流程,制定相关制度等工作。诚然,我们工作中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深信 在院领导一如既往的关怀下,在全院同事的共同帮助中,以及全科室成员的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中,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必定能上一个新台阶。“一切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一切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回顾过去,我们激情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将扬帆起航,踏着更加坚定的步伐,描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加美丽的画卷。祝医院的明天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第五篇:中国大学城建设问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与决策

中国大学城建设问题

一、大学城建设: “圈地运动”下的畸形膨胀

与会者开始涉及的是中国大学城目前的状态。与会的蒋国华、史朝、程方平、李志仁等专家分别给大家提供了一些令人吃惊的数据和事实:

首先,大学城的规模越建越大。当年上海淞江大学城等的建设面积只有几平方公里,但现在圈地面积越来越大,其中湖南“岳麓山大学城”44平方公里;河南“郑州大学城”和湖北“黄家湖大学城”都是50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陕西西部大学城占地400公顷;山东菏泽大学文化城占地466.7公顷;辽宁大学城占地543.4公顷;浙江5个大学城规划用地面积为2240公顷;重庆市正在打造的重庆市大学城和江南大学城占地总规模将超过5万亩。仅江苏省已经开工或计划建设的大学城就达9个之多,且2002年以来江苏共启动7个大学城和高校园区建设。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至2002年的五年间,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2002年,我国耕地面积再次净减2500多万亩。在这些被占的耕地中,大学城应该有不少的份额。

其次,中小城市也开始建设大学城。城区人口不到200万、仅有20所高等院校的郑州市将要涌现4座大学城;甘肃榆中大学城规划用地18至24平方公里;常州大学城建设了全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无锡大学城和淮安大学城分别规划用地10平方公里。大庆大学城要建成为“对大学来者不拒”的大学容纳场所;仅有一所省农业厅下属专科院校的泰州市也要建大学城…… 再有,中国大学城的建设越来越“洋化”。集中表现在环境的越来越美丽、建筑的越来越漂亮、设施的越来越完备,其着眼点是物质化的条件日趋优越。置身于中国的大学城,仿佛就置身于一个度假村里,甚至某些大学城内本身就有度假村。如廊坊东方大学城首期规划的1万余亩用地中,高尔夫球场竟然占据了6640亩地,并且城中随处可见别墅、度假村、美食街,甚至夜总会等。

面对中国大学城的现态,与会者们不禁发问,像这样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档次,中国的大学城究竟是要办成什么样的“城”,这样的结果又是怎样被推动起来的?其中隐含的是喜是忧?对此,专家们作了多角度的精辟分析。

二、大学城建设隐藏着复杂的问题

李志仁和储朝晖都认为,中国大学城产生的最初动因确实是来自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1999年国家实行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各个高校都开始大量扩招,这必然带来校区容纳学生的程度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教学质量问题,于是开辟新校区、构建大学城成了高校源于自身发展主动而朴素的需求。

如果可以把这种源于教育发展朴素需求而形成的大学城建设模式称为“自由模式”的话,专家们表示,后期的大学城建设,尤其是近2-3年的大学城发展就“变味了”——因政府、开发商和银行的介入,大学城建设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捆绑模式”。这种“捆绑模式”有四个要素:政府、开发商、银行和大学,而其中大学的作用日趋弱化。

谈到大学城建设中政府这个要素。与会专家刘序盾、史朝、王建平、储朝晖、程方平、李志仁、陈荣根纷纷指出,政府总在越位,在一定程度上大学城建设甚至变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地方政府的主导思想是要人为地在当地形成一种“教育经济”,创“政绩”。一些政府官员认为,在国家教育投资低的情况下,政府只需出政策(优惠出售土地即可招来项目,增加税收等)就可以建设好大学城,就能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而发展大学城便是其中最容易操作的,并容易获得多方面效益的大项目。至少,大学城使部分校园拥挤的高校(在扩招、高校后勤社会化等的挤压下)有了办学的场所,使教师有了教学的场所,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场所,这就是教育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绩了。如今,对大学城的开发与建设都被纳入了当地政府,包括省委的政绩评价体系里。

有了政府建设大学城的意愿和政策,开发商便看到了商机。任何一种基建建设及其后期的运营都会带有相当的利润。贾鹤鹏强调,开发商从大学城建设中所获得的土地利益是相当可观,又是相当不公平的。因为,在我国的50多个大学城的建设用地中,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并且有83.93%的用地是政府行政划拨的。政府从农民手中以2-3万1亩的价格(相当于当地地价的五分之一、十分之

一、甚至二十分之一)收购土地,开发商从政府手中则多数以5万左右1亩的价格买进,但土地的市场价格最低都应该是20―35万1亩。于是,开发商和政府走到了一起,大学城的建设引发了一场“圈地运动”,甚至违法圈地。李志仁尖锐地指出,“大学城成了政府和开发商的一种利益结合”,“二者成为利益的捆绑者”。王建平认为,开发商的加入既抹煞了大学城的主体归属,也增大了大学城发展的不可预测性。然而,政府与开发商却共同启动了大学城的开发和推动着大学城建设的激进步伐。

显而易见,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所需的的资金额决非一个小数目,都是数亿,几十亿,甚至百亿。如廊坊东方大学城投资达50亿元,宁波市高教园区投资32亿元,南京市江宁大学城远期投资40多亿元、仙林大学城投入50亿元,广州大学城投资约120亿元……。而这些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贷款。那么,如此多的巨额资金,银行如何乐于贷出呢?对此,李志仁作了分析,在市场经济的状况下,掌握着大量投资资金的银行,其投资方向很难掌握;而贷款给大学城则“既放心,又无责任”。因为,真正有风险的民办大学极少进入大学城,这样一来,进来的多是国有大学,银行也是国有银行,银行与大学之间的贷款关系仍然是一种计划经济下的国家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前国家投资给大学的经费是通过行政路径,而现在是通过银行;另一方面,银行贷款给属于国有资产的大学城的资金如果收不回来,同属国有资产的银行可把这些贷款作为最后的“呆帐” 抹掉,而重新向国家申请另外的资金项目,自身则勿需承担什么责任。因此,银行也积极加入了大学城修建的行列,并成为大学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政府、商家、银行都各自从大学城中找到了利益的同时,它们都“以教育的名义”来推动大学城的建设;而真正具有教育名义的大学又是如何进入“捆绑模式”的呢?程方平指出:

一方面,目前还看好的高等教育增长速度给高校呈现了要继续加速发展的客观景象。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64万人到2002年320.5万人、2003年的382万人及2004年即将招生的402万人。与之对应,2002年,高校在校生人数达1600万人,到2003年则增至1900万人。这样的高等教育行情形成了大学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大学城建设的全国性效应更助长了这种需求的扩大,许多大学自然不愿“落伍”。

另一方面,高校的收费和后勤社会化使高校将自身的还贷力量估计过高。许多高校都将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一些杂费和后勤服务方面的收费作为还贷的主要途径。然而,多数大学城受地域位置影响,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再配以一些商业经营和后勤服务,以及置换学校本部土地、出租(售)教师和学生公寓等来获取资金回笼。但这些经费的获得往往并不能使大学获利,好的能实现收支平衡,差的则背上沉重的债务,东方大学城已经背上了22亿债务。史朝也认为,实际上学费方面的收入是还不了贷款的。如广东大学城就已经把学生的收费定在每年12000-15000元,这么高的高等教育费用,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只能使贫困生增多。况且从长远看,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将会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而自然回落。但许多大学存在的假想资金循环过程:多贷款—多增校区—多招生—多收费—多还贷,使得高校把入驻大学城后的问题简单化了。

刘序盾还提出,高校推动大学城建设存在被动性质的一面。他提醒大家注意,不少大学入驻大学城是来自地方政府的行政命令,他们参与大学城建设的行为是“绑架上战车”的行为。这些大学的校长被夹在了行政管理、银行贷款和教育部规范办学行为的政策之间。这样,大学城的真意消失了,而蜕变为新一轮的科技开发区热潮。

总起来看,大多数与会者们都认为,大学城是官员的政绩要求、商人的利益要求、银行的放贷要求、高校的发展要求混合推动的,包括主动捆绑和被动捆绑;其中真正的买单者是各个入驻大学城的大学,而最终的买单者却是每一个上大学 的学生。那么,被“捆绑模式” 推动而发展起来的大学城又究竟给了学生什么呢?其内部运作方式是怎样的呢?

三、大学城的内部运作危机重重

对于这个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

第一,大学城多数都没有很好地实现“规划整体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管理集中化”这一初衷和承诺,更没有给学生以应有的文化熏陶。李志仁特别提到大学城的办学特点是“拦腰截断式”,即把1、2年级的大学生放到新校区,3、4年级的放在老校区;或者将本科生放到新校区,研究生放在老校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基本的学校管理和正常教育都受到了削弱。张男星指出,这个特点的描述非常形象与逼真。毕竟,大学是一个文化集聚地,它应该使学生与外在于他的世界,包括物质的、人际关系的、思想意识的,发生互动,并在这样的互动中获得对文明的向往、对文化的尊崇、对精神的渴求,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这样的半截子办学,使得大

一、大二的学生或整个本科生在大学城里不是上课就是自习,或“在风中游荡”;缺少社会活动、缺少学术讲座、缺少演出、缺少交流的单调生活与学习就会导致思想的单调与精神的匮乏。有报道说大学城的学生竟然这样抱怨:“大学城和监狱一样,闷死人了!” 这岂不是用现代化的中国大学城印证了德国思想家福柯“学校形同监狱”的后现代说法了吗?!

第二,大学城只有“城”而没有“大学”,也缺少正常的“社会”。程方平为与会者链接了大学城运作的“五化” 特点,即在大学城里有五钟倾向: 教育产业化, 高校商业化,学术行政化, 校舍贵族化, 校园庄园化;并认为,唯独缺少大学城应该具有的教育化。所以,中国大学城,仅仅是几所大学地理位置的集中,只是一

个地理的空间概念,而严重缺乏教育内涵。

张男星认为,由于大学城往往都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边缘地带,教师有课则来,上完课则走,因此,与前卫的校园环境、物质条件相比,大学城的教学管理、物业管理与服务相却相对滞后。总体而言,大学城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看守式”的,即领导、教师和工作人员轮流在新校区值班,看护着这幢大“庄园”。毕竟,偌大的校区,或有如草原一般平展无际,或有如山林一般看不到头,这里面暗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包括身体的隐患、心理的隐患以及思想的隐患。由此,大学城在客观和主观上都被封闭成了新世纪的“象牙塔”,而成为社会远观的一幅风景画,生动而沸腾的社会便在画外,大学生则成了“画中人”。这样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生活的隔离;导致学生身体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隔离,最终导致大学与社会的隔离。而这恰恰与大学城的本意相违背,也与国外大学城的做法大相径庭。

第三,大学城的生存模式仍然是“独门式”的。与会专家们认为大学城的建设实际上仍然没有改变以前大学各自为政的割据局面,各类型学校引入大学城办学虽然打破了院校之间的显性壁垒,实现了教育物质空间的共在,但大学城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硬件的和教育体制以及文化氛围却远没有因此而实现共享。大学城的调控能力仍然低下,大学城内的竞争、合作、共享机制还未建立。

针对中国大学城的运作特点和缺陷,程方平强调,必须从正确理解大学城入手。从国外大学城的经验来看,大学城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的历史产物。一方面,大学城的建设主要以自然形成为主,并逐渐成为当地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城市的主体,最后与社区融为一体;从而使学校即是城市,城市即是学校。例如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大学城等。所以,大学城并不是通过快速的圈地建设就可以马上形成的。另一方面,大学城应该有许多增长点,才能使它有条件去促使整个城市的发展。例如,大学城中的大学附属医院、科技研究所、孵化器一类的研发中心、后勤服务,以及与企业共同开发产品基地等等。这些增长点是在教育的需求下形成的,而不是一种行政“摊派”的结果。中国的大学城不能仅仅把眼光钉在收学费和学生的消费上,必须寻找和开发其他有效的发展路径和综合增长点。再一方面,大学城不是孤立发展的,它如同高脚屋,底部有许多支柱。中国的大学城底部的支柱就有问题,如高校扩招的盲目性、后勤社会化的“一刀切”、对硬件要求方面的高门坎、注重学费收入而缺少其他增长点等,这些问题本身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欠缺,就使得大学城的发展先天不足,供血渠道不畅。所以,大学城在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文化沙漠”和“基础松软”现象是不奇怪的,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它要办好了才是奇怪的”。

为了使大学城建设的问题得到解决,与会者继而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圈地运动”中发展的中国大学城建设是否应该刹车,如果大学城要停下来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刹车,那又该如何进行补救与调整呢?

四、大学城刹车也要费周折

蒋国华提出应该刹车。他认为教育即使是作为产业,它也应该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必须考虑人员、规模等因素。大学城建设的关键是要符合市场和教育这两者的双重规律,选择正确的路径和方法,应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大学建城,否则就是“空城计”。同时要限制公办学校的扩张,在教育经费如此紧张,以至于78%的基础教育经费是由国民在支付的情况下,大学城这种发展是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也有不少与会者认为,确定大学城下马和确定大学城上马一样,都不是简单的问题,必须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对于大学城而言,不是要靠行政命令的“一刀切”式的刹车,而是要进行纠偏和进入有序轨道发展。于是,与会专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要完备法规,使大学城的建设在法规范围内有序进行。刘序盾认为,大学城是与教育、经济、行政和法律四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的。程方平特别提到1862年颁布的美国《莫里尔法案》,它规定美国联邦政府将土地赠给大学,大学则要能切实地为当地经济服务,从而真正发挥了土地对于大学发展的作用,使大学和高校各得其所。

第二,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应鼓励民办高校进入大学城。程方平指出,中国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的融资是实施限制的。这样,民办学校几乎从银行贷不了款,这就形成大学城的公立化,导致大学城的生态不平衡。而可以靠自身力量运作的民办学校很难进入大学城,也就使大学城失去了一个生长点。程方平还认为,应该对中国大学城有一个起码的经济增长分析,打破中国大学城的单一靠学费支撑的增长模式。

第三,高校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努力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储朝晖认为,大学城的资源要尽量得到充分运用,以此来减少国家的损失;同时要努力把大学城变成有大师的地方,发挥教育家办学的自主性。

第四,高校应进行整体的大学城迁移。李志仁提出,大学要充分利用大学城的资源,大学的校区应该进行学科、专业、院校等方面的整体迁移;并以此完善和加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程方平再次强调,大学城的支柱是疲软的,如果马上刹车会出问题。对它的分析要结合近些年的高教政策变化沿革来进行,同时要听取金融界、管理界等各界人士的意见。不能来也政府命令,去也政府命令,使高教发展的损失无人负责,甚至连追究问责的途径都没有。我们这次研讨会就是要把教育界自身的相关问题分析清楚,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帮助高校和大学城建设走入正轨。

研讨会在与会者严肃认真和充满责任感的讨论中结束了。与会者认为,有关中国大学城的建设问题是决不可能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就彻底清晰并解决,况且我们的研讨会也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的。秦行音博士指出,政府和学者之间的任务和思维特点是不一样的,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今天我们从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大学城的现存状态、兴建历程、运作特点和未来发展,那么,此次研讨会可以说是研究者向政府发出的沟通信号吧。我们的目的如同刘序盾所呼吁的:投资冲动的终极成本仍然是由每一个国民来承担,所以,要向全社会传出教育界的声音,引导政府的决策并维护自身的权利,使有限的资源能更好的为国为民服务,而不能成为“以办教育”为名的牟利者和不负责任者的牺牲品。

下载大学城网介绍(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城网介绍(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城宾馆简介

    一, 简介 酒店业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竞争的实质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酒店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顾客的选 择与购买,从而影响酒店的经......

    广州大学城规划(大全)

    一、大学城规划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专家论证研究,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随后广......

    (大学城)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2010年10月,我作为大学城一名大学在校生,对我所在的大学城的附近农村经济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主要采用了入户调查,实地考察的方法,在农民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询问我所要了......

    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 本大学城共占地约9000余亩,共9所院校,现只有在校师生约四万余人。各院校主要分布在项目东西两侧(东边三所,西边六所,均在经十东路以南),距本项目均在三公里以内。各......

    山西大学城资料

    大学城资料 一、山西大学城介绍 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位于晋中市北部新城北侧,距太原市中心仅25公里,紧邻榆次环城北路、石太高速,西靠太榆路、武宿机场。一期规划占地9900亩,总建......

    大学城西餐厅策划书

    大学城西餐厅策划书 (1)策划主题:大学城西餐厅开业策划书 (2)策划者: (3)策划完成时间:2011年9月29日 (4)策划目的:通过策划,以开业前后的活动为载体,使大学城西餐厅在广大学生的市场中得......

    大学城实习报告(合集)

    广州大学城实习报告 专业:花卉与景观设计姓名: 学号:2003305320 应《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课程实习的要求,我们到大学城进行参观实习。并对大学室外空间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

    大学城商业街管理制度

    通知 为了本市场的繁荣发展,建立和维护本市场的经济秩序,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做好本市场的服务与督导工作,使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本市场的店铺、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