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的影评[模版]

时间:2019-05-13 22:5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钢琴师》的影评[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钢琴师》的影评[模版]》。

第一篇:《钢琴师》的影评[模版]

评电影《钢琴师》

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波兰,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而作为钢琴师的主人公斯皮尔曼同样要在这场屠杀中东躲西藏,受尽了残酷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糟糕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羞辱。最终,幸运的是钢琴师用他的音乐才华打动了一位纳粹军官;在他的帮助下,钢琴师终于等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天,顽强活了下来。

本电影通过一连串直白而又真实的画面,展露出了纳粹的残酷无情,例如,被赶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国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欢乐的乐曲,两眼含泪的跳着欢快的舞步。和一些德国军官在一队犹太人中挑出几个瘦弱的让他们趴在地上,然后一个个枪毙。他们残忍地把人的生命当作了游戏。还有,让人最深刻的那一幕是有一个因残疾而无法向德国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连人带轮椅从楼上扔下捽死在路上。而钢琴师正是这些事的经历者和目击者,然而在音乐的支撑下,钢琴师顽强地追求着生命的机会。

影片中的一幕形象地表现出钢琴师斯皮尔曼对音乐强烈的热爱之情。就是在一间藏身的屋子里,有一架钢琴,但钢琴师却不能出声,否则会暴露自己,于是他将手指悬在琴键上尽情地演奏,就好像是真实的在进行着钢琴的演奏会。也许,此时无声的钢琴之声是钢琴师生存的希望和动力了。最后,斯皮尔曼也是凭着他音乐才华打动了一位纳粹军官,唤醒了 那位军官的良知与善心,也促使他帮助了钢琴师,使钢琴师得以在一片废墟中存活了下来。从这位德国军官上看,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德国军人都是坏的,他们也有好人的。可惜的是,战争结束后当钢琴师赶到战俘营时,德国的战俘已经转移了,而这位曾经救过钢琴师的军人最后还是死在了战俘营里面。

导演通过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中某些人的坚强与勇敢,还深刻地揭露了许多社会现实。如影片中不管是哪一国家的人,都是有好有坏的,有软弱的也有坚强的。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民族,应该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

第二篇:钢琴师影评

《钢琴师》影评

在周五的时候,我们选择一部名叫《钢琴家》的电影。在还未正式放映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与《海上钢琴师》同类型的,主要讲述一个钢琴家的钢琴生涯的电影。实则不然。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时间的一个故事。我们的主角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是一名天才的波兰钢琴家。当然,也是一个犹太人。这个名族在二战期间注定是充满悲情色彩的。我们的主角也是。

二战爆发之际,他与他的家庭被赶进了用围墙包裹住的华沙犹太区。随后,他开始了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此期间,他的父母,兄弟,妹妹们相继离他而去。而他自己本人因为生存的毅力下,即使再屈辱他也坚持下来。在经过多个好友的帮助下,他苟延残喘的坚持了下来。但得到的帮助是有限的。他的朋友也为了生活,也离他而去。此时,席皮尔曼已经恶病缠身,脸上毫无血色,苍白的可怕。他却依旧在逃亡中坚持着。后来在一片废墟之中,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一曲钢琴曲。在这苍白,仿佛随时都要死去的样子下,他的手指依然灵活生动。弹奏出来的美妙的钢琴声令军官产生了恻隐之心。他给躲藏在阁楼之中的席皮尔曼食物,支撑他,挨到了俄国军队的到来。

这是整部电影的剧情,简单,没有具体的意识形态。但却无不打动着我们。2个多小时的电影依然给人感觉意犹未尽。在这部电影之中,席皮尔曼并没有十分强烈的斗争精神,他只是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逃亡方式。即使在帮助他的人一个个被捕或者抢杀,即使周围的同胞挺起胸膛与敌人抗争,他都没有萌生太强烈的反抗意识。他始终是以一个个人的身份,不自觉地依仗生存下去的本能,不断地逃着。尽管他一再地声称自己不做这个,不做那个,比如卖钢琴,再比如德军让犹太人佩戴标志,但最终他都不情愿地就范。在整个战争中,席皮尔曼就像是一只飘在水上的浮萍,在命运的安排下随波逐流。他拼命地在这个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危险世界里寻找着安全之所,而且每到一处安全的地方,他总是极力地让自己停留在那里,希望那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不到万不得已不愿离开。然而命运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迫使他不情愿地离开。面对战争,席皮尔曼选择了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逃避,选择了漫无边际、痛苦难熬的等待。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出他的胆小和懦弱,能够看出他面对变化莫测环境时的无助和恐惧。

《钢琴家》的剧本来自波兰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罗·席皮尔曼的回忆录,该书的力量在于在华沙犹太人区中求生的痛苦与内心的挣扎,正如波兰斯基所说“该片以令人吃惊的客观笔触描述了那段时期的真实情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书中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他希望他拍出来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于事实,而不是那种典型的好莱坞风格电影。《钢琴家》里,曾亲临其境的波兰斯基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强烈情绪,使得观众对那个时代人们经历的感受得以拔高,超越了同情,达到类似感同身受、真正经历的程度。这部影片弥漫着波兰的民族情结和伤感。乐曲部分都是出自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肖邦的音乐是革命的诗章,然而从他的音乐中我听不到激昂的号角,而是抒情的,忧郁的旋律,是一种隐隐的力量,有一种隐忍的精神。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肖邦的钢琴曲的应用在电影里深深烙上了波兰印记,而且肖邦音乐的内涵也完整地融入了整个电影。

《钢琴家》在前半段是舒缓地记录历史,后半段感觉有些荒岛求生的感觉。影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风格是细腻的镜头表现手法,而且在欲望和人性上的处理近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总是时不时的就给人触动的镜头。如果要给我选择一个最让我想哭的一个镜头,那就是席皮尔曼在一个新的住处中发现了一座钢琴。他坐了下来,闭上眼睛,但是他却不能弹起心爱的最爱的钢琴。手指只能悬空隔着空气按动着键盘。在配上背景音乐,是多么触人心弦。

这是我眼中的钢琴师。

第三篇:《钢琴师》影评

《钢琴师》影评

建工学院建筑1203刘力慊20120415031

1电影以钢琴师的钢琴声为开头,一声炮响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战争将他推向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万劫不复的非人的世界。那时的他在电台里偶遇了一个心动的女子,他本想开始他的爱情,可是现实的残忍让他只能低头。身为犹太人的他不被允许使用任何的公共设施,他以为一切都会变好,但现实却是越来越残忍,他们开始被迫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犹太人走向深渊的过程。他们开始每天担惊受怕、挨饿受冻。身边的人被残忍的杀害时,他感叹还好他们一家还在一起,可是他怎么能够知道他们也面临着生离死别,也许他也有想到过吧,可当这一切真的来临的时候他还是无法从容的面对,当他一个人从火车站逃出的时候,他该是怎样的感受,他只能默默的心中祈祷家人一切平安吧。

影片主要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气氛,钢琴师在这种氛围之下艰难求生,他忍受着与家人分别的痛苦躲了起来,可是他也无法摆脱被囚禁的命运。也许是艺术让他习惯了无拘无束,监狱那样压抑的环境让他无法呼吸,于是他逃到了外面,即使在外面要每天躲躲藏藏,但是外面的空气让他可以呼吸。当他看见躲藏点里的钢琴,他内心是多么的想要去触摸他,可是现实让他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弹奏”动人的乐章。在那个时候那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恐惧,害怕自己的动静太大会是自己暴露。看到这里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安妮日记》,在那些个日日夜夜里,安妮是怎么度过这样不见天日的日子。那种只能在夜晚偷偷的欣赏一点月光的日子里,是什么让安妮坚持下来了,是她相信总有一天她能重见天日吗?这样的问题在钢琴师的身上又会得到什么答案呢?是音乐让他在那样压抑恐怖的生活中艰难求生的吗?

他一直颠沛流离、东躲西藏。战争让他无处可藏,后来他躲进了一幢废墟之中的大楼里面。在我看到那片废墟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战争让一座原本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让原本生活幸福的人们流离失所,战争让人们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我又不禁感叹钢琴师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尽管他已经从一个原本俊朗的钢琴师变成了现在这样狼狈不堪的流浪者,但他还是保持着对艺术的美好向往。真是这样的信念才能让他死里逃生。当镜头从他不小心滑落的罐头推移到一个军官的脚的时候,让我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当时我就觉得为什么他那么艰难的求生可是还是被战争所吞噬。还好现实告诉我们人性并没有泯灭,军官对艺术的喜爱让他选择救了这个钢琴师。可是我还是会疑问难道真的军官仅仅是处于对艺术的喜爱,不想让这么伟大的钢琴师被战争夺取生命吗?还是他本身就厌恶战争,他不想再继续战争了呢?军官桌上的那张全家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他是厌恶战争的,他是一个喜爱家庭的人,当他引领的战争使无数的人家破人亡的时候,我想他应该会在心中深深的厌恶自己的吧。钢琴师的音乐净化了他的心灵,也许他觉得应该让这样的人继续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去解救人们污浊的心灵,让战争不再上演,让悲剧不再发生,也让他能与家人共享天伦。

战争结束了之后,钢琴师又回到了电台用他的音乐去感化人的心灵,他用音乐表达自己在战争之中的感受,让你听见他的钢琴声时不自觉的被感动。他的钢琴声飘扬的时候让我回想起了影片开头的钢琴声,同样动听的钢琴声,可是又有谁知道再次听见这样的钢琴声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当我沉浸在战争结束之后的快乐的时候,那个军官的死又一次让我陷入了思考,战争的结束或许又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循环着一样的错误,为什么我们在感受自己痛苦的时候也想想别人的痛苦,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的以自己曾经受到过的痛苦去让别人痛苦。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似乎也是这样的自私,有的时候就是只能想到自己承受了多少的痛苦,并不会想也学别人也是一样的痛苦。我想我应该要反省自己,想想那个阔达的军官,也许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吧:想想那个在战争中坚强的靠着自己意志活下来的钢琴师,我想我也要有一个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以及努力的方向,这样也许我的人生会有所改变。

第四篇:钢琴师影评

电影佳作赏析 《钢琴师》 影评

姓名:陈乘祥系别:理工10-3学号:22101560

1《钢琴师》影评 《钢琴师》再现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无情地杀戮,影片中刻画了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为了生存仅为了生存而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手掌。在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每天都在暗无天日地躲避。在纳粹地毯式地搜索之下几乎失去了生的希望,也是导演波兰斯基的童年再现。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争中生命的微不

足道,因而为了生活我们渴望和平。”回忆影片我们甚至不愿再次去看那过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往事。设想:当我们坐在教室读书时,突然一枚重型炸弹落在教室,你昔日的同学、你昔日的恋人就倒在你的眼前,我们该怎么办,你也没有能力去拯救,更惨地是你被敌人判成劣等人,当你走在街道上别人用另样的眼光看着你因为你是劣等人,同时一批敌军士兵时时不不时拿你戏耍一下,不高兴就给你一枪。这又算什么,当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敌人带走将被杀掉而自己……….那是多么揪心的痛,为了生存只能饱受屈辱,为了生存只能躲避现实,为了生存只能把自己最爱的事默默放在心中;当多次碰到钢琴时,平时那喜爱的事只能在心中奏响。正如《钢琴师》的题头语: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严格说来,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悲剧的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保持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对于作者 波兰斯基平生最为人诟病之处,首先在于他的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放荡不羁的个人生活。暴力和色情已渗透于波兰斯基的影片中,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波兰斯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均抱持着一种危险和不安全的看法,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从不讳言性爱是他创作的源泉,他不仅自己尽情享受着性爱的滋润,他也试图提醒他人应当

以另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性爱。他的作品风格 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直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的作品中波兰斯基大多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恐怖、悬念片是他拿手好戏,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

回味历史我们更加珍爱我们的生活,更加珍爱和平,为人性的完善,为了种族的延续,为了全世界的共同发展,我们远离战争。

第五篇:海上钢琴师影评

《海上钢琴师》影评

100411班

孙燕琴

21号

《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作为百度搜索中最热门的一部文艺片确实有它的杰出之处。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有种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感觉。

最令我难忘的是故事动人的情节。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在1900年的第一天,油轮维珍尼亚号上的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偷偷跑到大厅捡客人留下的东西,却在无意间捡到了一个被遗弃在钢琴上的小孩,为了纪念这一天,他为小孩取名为1900。可能正是有了这个不平凡的名字使他以后的人生有了传奇性的色彩。然而Danny Boodman在一次海上意外事件中丧生,只有8岁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一天,1900无意间来到了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听见了音乐,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他成了音乐神童,无师自通,他在维吉尼亚号上用心灵演绎了一曲又一曲的美妙乐章,但是1900从未下过船。有一次,他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女孩将自己的地址告诉了1900,并且希望1900有空去找她。于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1900决定下船找女孩,他与船上的人们拥抱告别。然后一步步走下船去,就在走到一半时,1900停住了,他向城市望去,一望无垠。他在那停了很久之后,将帽子甩进了大海,调头回到了船上。从此以后,1900没有再提过要下船也没有再提起那个女孩。1900唯一的好友迈克斯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即将被炸毁的废船上找到了1900,并劝说其下船,但是1900始终不愿下船去面对世俗。最后,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影片最后1900和迈克斯说的那段话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他说:“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这两句台词,不仅仅是1900的感觉,也是我们这群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想的,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看不到未来,那种不踏实的、不可预知的感受,让我们就想要逃避,让我们无法再迈出一步。这是我所理解的1900不愿下船的原因。

其次我想谈谈《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的主题。影片的主题包含了一个人的成长,包含了亲情、爱情和友情,包含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1900在船上出生,在船上长大,他周围的很多船员被导演修饰成为单纯、不染污浊的一群人,他们率真、朴实。所以1900是那样的纯洁,他在成长过程中未受世俗的污染。而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伪装着,人们不得不穿上一件不属于自己的外套,带上面具,蒙住自己的脸,说着那些违心的话语。就这一个原因,就足以使1900宁愿死在船上也不愿踏上陆地一步。

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在发现1900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抚养他长大,慢慢地,他们之间有了浓厚的亲情。这份亲情难能可贵,这份亲情陪伴着1900长到了8岁。浪漫主义的电影,一般是离不开爱情的,但在这部影片中,爱情却并非是主线。更多讲述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但爱情是1900想要下船的唯一动力。而迈克斯与1900的友情就更不必说了,他们通过音乐相识,在船上一起为旅客演奏,很多人不懂1900,但迈克斯懂,最后没人知道1900还在船上,只有迈克斯知道,世人早已忘记了1900.,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看完影片之后,我唯一的感觉是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当细细回味时,我才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流动着的音符。但是他却使我们感到孤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才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再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是孤独的。我喜欢闭上眼睛,反反复复地听1900帮助好友克服晕船时弹奏的钢琴曲,想象着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随着海浪起伏摇摆。那时的音乐是可以将人吞噬的,让你忘乎所以让你自由自在,让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让你无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飞翔,能感受到旋转,能感受到跳跃,就像初春的远行,夏日的冲浪。这里只有美好,只有存在的美好,我以为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美好存在。后来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孤独的,是我们心里无处安放的孤独,不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孤独。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们呢?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来安放我们的孤独,让我们来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一切。

这是一个物质丰富,但情感相对匮乏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欲望冲淡了感情的点点滴滴。人们需要通过戏剧来惊喜,来悲伤,来感动人们需要塑造经典,不朽传奇。而1900就是这样一个传奇。

下载《钢琴师》的影评[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钢琴师》的影评[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上钢琴师影评

    你的生命因不存在而存在 -----浅析《海上钢琴师》 那是一首美妙的浪漫主义诗,不关乎爱情,不关乎生活,同样,不关乎人们的记忆。当你再次听到那首曲子时,你有没有觉得是在梦中一般......

    海上钢琴师影评

    《海上钢琴师》60—90分钟影评 中景杰利拿着烟放在钢琴上,特写烟,镜头转向杰利,中景杰利做到钢琴座位上,开始弹钢琴,中景记者在拍照,之后特写杰利在键盘上敲打的双手。镜头转向190......

    海上钢琴师影评

    让灵魂栖居在深邃的海洋 ——《海上钢琴师》影评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一部荡气......

    《海上钢琴师》影评

    落花·成蝶 ——《海上钢琴师》影评这部经典的影片,是一个人,坐在大屏幕前,静静地看完的。 该片讲述了一个位钢琴家的一生。 1900年,20世纪的开端。弗吉尼亚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

    海上钢琴师 影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性作业 (三号)题目小组成员任课教师章清祥组别和组长上课时间周一第3-4节作业完成时间___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四日___《海上钢琴师》影评(第十组)摘要:看罢电影,......

    海上钢琴师影评

    《海上钢琴师》电影影评 1900,这一年世界发生什么?1900年罢工浪潮席卷了欧洲;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在演员接到名信函及死亡威胁阴影下在罗马举行了首演;拳击规则创始人昆斯贝里......

    《海上钢琴师》影评

    上帝说,他不适合任何一种未来。终于看完了《海上钢琴师》。1900把自己禁锢于自己的音乐中,也同时把自己禁锢于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全部世界就是他所生活着的Virginian号豪华......

    海上钢琴师影评

    《海上钢琴师》之艺术赏析 生而旅途求索,死而安然停留--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让心灵归栖的地方。生命最珍贵的幸福,恐怕就是找到自我--那个一直萦在梦中,漂泊的终向„„ 《海上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