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世纪课堂
通过例如观察、讨论会或日记等过程中的数据产生评价,并以些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学习活动(讨论、思维导图、日记、作品展示等)
班级讨论会
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学习档案
评价目标:平常的常规课堂中,评价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评价学习结果。
在21世纪课堂中,教师要关注五方面的评价目标:分析学生需求、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监控学习过程、检查理解程度和鼓励元认知、展现理解状况。不仅关注结果,还能关注和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在21世纪课堂上实现有效评价的关键在于每一项评价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贯彻这些评价目标。
评价方法:
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助于吸引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讨论、思维导图、日记、作品展示、观察、师生讨论会、评价量规、学习档案
评价量规:
不应仅把量规当作评价工具或给学生最终作品的评分工具,它也是一种教学和学习工具。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使用量规。比如:在学习单元的开始时就向学生介绍我的量规,并让学生提出他们的想法。学生将会用量规来检查自己在单元中的学习进度,也可用于单元评分。我希望能在整个学习过程都使用量规,用它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模块二讨论1的回贴
合理利用量规,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我们不应仅把量规当作评价工具或给学生最终作品的评分工具,更应把它当作一种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方式来使用量规。比如:在学习单元的开始时就向学生介绍我的量规,并让学生提出他们的想法。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使用量规来检查自己在单元中的学习进度。在单元学习结束时,用量规对单元进行评分。我尽量在整个学习过程都使用量规,用它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21世纪课堂中,教师要关注五方面的评价目标:分析学生需求、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监控学习过程、检查理解程度和鼓励元认知、展现理解状况。如果我们关注了这五方面,不仅关注了结果,还能关注和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主要使用了 讨论、思维导图、日记、作品展示、观察、师生讨论会、评价量规、学习档案等方法。
第二篇: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比眼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录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交流。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根据提问解疑问,学习课文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现”与“发明”
(1)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生思考。
(3)交流。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发明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这是发现。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
五、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幻想
现实
现代科学技术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千里眼
望远镜、视频
顺风耳
电话、手机、收音机
腾云驾雾的神仙
飞机
千里马、飞毛腿
高速火车
…………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
科普性文章,老师在教学时对朗读的指导不必太过分要求,因为它不同于其他文章。但是,今天,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课文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和另一句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着重进行了朗读的指导和点评。我认为这两句话,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学生在朗读时也是激情飞扬,自豪满怀。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恰当否?
第三篇:名人世纪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5岁入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年底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化名邓斌,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以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主编。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和师长刘伯承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5年9月至11月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1947年夏他们率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同两个野战军的领导人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攻克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上海、苏、浙、皖、赣等广大地区。1949年9月,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10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向西南进军,占领了云、贵、川、西康诸省,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实现中国大陆的完全解放。此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1952年7月调往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反对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4月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在任总书记的10年中,协助中央主席、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56~1963年,多次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进行谈判,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失去一切领导职务。1969~1973年间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1973年3月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4年4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在会上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主持起草了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以后,在毛泽东支持下,他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收到显著的成效。由于“四人帮”的诬陷,1976年4月又被撤销一切职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为这次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1981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由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在这次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主任。在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设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提倡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提出要把军队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澳门于1999年底回归中国。他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发生政治**,党和政府在他和其他老同志坚决有力的支持下,依靠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从而经受住严重的考验,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稳定。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在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他起了关键的作用。退休以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以这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四篇:世纪材料2
事迹材料
我是一名就读于塔河县第三中学小学部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我叫许广祎是同学们的好班长,老师的小助手。我十分荣幸参加《塔河县“美德阳光少年”评选活动》。
我心地善良,独立性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我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爱看书、爱写作、敢于发言,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遇事好问个为什么,喜欢和老师、同学们讨论问题,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课堂上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或解题方法和老师、同学展开辩论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记得有一次上《水的浮力》一课,老师让学生说一些有关的事例或现象,我说皮球会浮在水上、橡皮艇、船、都是利用浮力发明的。当水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量时物体就浮在水上.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家里,我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好,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休息日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姥爷聊天解闷,给他们洗脚、洗脸、,还给姥爷洗水果吃。邻里之间我也能主动打招呼,深得邻居的好评。从上小学一年级起,我就自己穿衣服、洗头、洗红领巾、洗袜子。当爷爷、姥爷、爸爸妈妈、老姨们过生日时,我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喜悦和幸福之中。
我有爱心,每次看到路边的乞丐,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慷慨捐给他。在公共汽车上我会给年迈的老人让座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参加义务植树、祭扫烈士陵园、到敬老院扫卫生。看到弱小的同学我帮他们拿书包、带他们上下楼梯,带他们过马路。
在班级我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家人。
在休息日,我努力学习课外知识,争取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深得老师的喜爱。我喜欢写作我的作文《家乡的树》刊登在大兴安岭日报上。我的作文发表在塔哈河文学季刊上。我的作文曾荣获黑龙江省梦想舞台金奖。我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县三好学生,并且还多次荣获地区三好学生,我还要继续努力,我小学的身影正奔跑在梦想的路上。
第五篇:感悟世纪范文
感悟世纪
小时侯,听过这样一个传说:在宇宙中有一只洁白的鸽子。她是和平与安祥的使者。每隔百年,她就羽翼轻触一下地球的面庞,如此下去,直到将地球抚摩至荡然无存,那时便成为永恒。
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流逝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上,我们深深的感悟到先哲的睿智。仿佛在不经意间,一个新的千年载着人类文明从指尖滑过。在这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手胼足胝锻造了多少辉煌而璀璨的文明。可也经历着多少艰辛的坎坷和沧桑。从莱特兄弟试飞第一架飞机到今天无人驾驶的航天飞机飞向太空探寻新生命;从解剖学的创始到克隆技术的发展;从蒸汽机车的发明到磁浮电车的问——一个个梦想被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现实。我们耳闻了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名言。以及为黑人解放的马丁-路德-金的呼喊——这一页页历史有着自豪的光荣,有着喜人的机遇,有着严峻的挑战。从1815年一位德国人将吗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到1898年海洛因的提纯,毒品从为病人减轻痛苦的镇痛药到今天令整个地球都为之战栗的东西;从二战中日本在南京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从广岛长崎的满目疮痍;从柏林墙的站起和倒下;从香港,澳门的分离和回归——这一页页历史有着战争的恐惧,有着衰败的凄凉,有着和平的渴望。
20世纪是人类文化不断进步的时代,也是人性和欲望澎湃的年代;20世纪是人类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也是感性和理性抗争的年代,文化的进步使某些种族有着统治别人的欲望。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生存面临更大威胁。在另一个星球或许是月亮或许是火星,有一位绝对公正的人用绝对公正的望远镜观望着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当何以为事,何以做人。也许这种想法过于浪漫,但在生活的一隅,确实有一位公正的观察者,深情的注视着我们。那就是——历史。我们的行为一一的映入历史老人智慧的瞳孔,在须发飘白的时侯我们就可操琴而歌:人生没有虚掷。
21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给予我们一个不平凡的挑战,站在人类从未有过的高度。不知是该为万物的生机勃勃而高枕无忧,还是为人类的危机血伏而忧心忡忡?
我们没有选择更不能逃避,新的世纪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脚踏着沉淀了人类千年的基业,心中激荡着人类前进的渴望。跨入新世纪的大门,我们放声长啸,这不是狂妄的呐喊,而是踏实的抗争。让我们在拼搏中得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