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风险防范(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22:4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风险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风险防范》。

第一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风险防范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是指其倒闭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损害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一般认为,评估系统重要性的标准主要是其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潜在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模,指特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总量。二是关联度,指该机构与金融体系其他要素的关联程度。三是可替代性,指在该机构倒闭后,其他金融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提供相同或至少是相似的服务。从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规模仅仅是衡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标准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金融机构的关联度和可替代性。

鉴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倒闭具有强烈的负外部性,政府往往不愿意任其倒闭,而是采取所谓的“监管宽容”政策,即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或者直接的财政资助帮助金融机构渡过危机。这种“监管宽容”往往会导致两大问题:一是引发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巨额损失一般都最终由政府埋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将政府救助所投入的财政成本转化为股东和高级经理人的巨大私人收益,在此基础上甚至出现逆向选择行为,即热衷于从事高风险的经营业务,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爱好者。二是引发市场失灵。在“监管极端宽容”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参与者也产生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会倒闭的预期,因而,即使这些金融机构能够对市场进行适时、真实的信息披露,金融市场也不会很快地运用“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对金融机构的高风险行为给予约束,而是将这些系统重要性机构视为“永不沉没的金融航母”。由此,市场中的优胜劣汰机制和自我纠正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二、防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的制度选择

围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美英等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是,纵观迄今为止所出台的主要监管政策,其目的不外乎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降低系统重要性的规模、业务复杂性和风险关联性。一是推行“简约金融”模式。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简化内部结构,分拆过大的金融机构;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将信用违

约掉期(CDS)等高风险衍生产品剥离到特定的子公司,而这些公司将接受特别的资本金、保证金和职业操守等监管要求。二是大幅提高交易账户资本金要求,控制系统重要性机构参与高风险的交易业务。三是建设衍生工具合约的中央结算系统。近15至20年来,衍生产品的急剧扩散骤然增强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相互联系性,故应尽快建立起交易对手衍生工具合约的中央结算系统。四是限制以至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业务。如“沃克尔规则”(Volcker Rules)明确要求,除特定情形下,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自营交易,其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3%以及基金资本的3%,同时禁止银行做空或做多其销售给客户的金融产品。

(二)增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损失吸收能力。一是设定资本附加,即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以普通股形式增加留存资本,设置“资本缓冲”,进一步增强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二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提出额外的监管标准。三是建设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自救安排(Bail-in)机制。所谓自救安排,是指借助合同或法律的形式,设定债权转换成普通股或债权核销的机制,以确保债权人能够承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损失的危机处置做法。具体表现形式是在银行风险加大或处于紧急状态时,要求银行将次级债或可转债按一定比率转换成普通股。四是征收金融机构税(levies)。与普通金融机构相比,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于对宏观金融稳定有着额外的影响,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有着额外的关联度,因而应支付相应的风险溢价,具体形式为征收附加税。

(三)健全有效处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一是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损失分摊机制。应确保所有金融机构均可被处置,且政府援助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最终成本,由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机构承担,而非纳税人承担。处置过程中,应建立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有序的损失吸收机制,确保责任承担的合理性;应避免机构的处置给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造成较大破坏,维护处置期间的宏观金融稳定。二是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跨境危机处置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安排,赋予处置机构开展跨境合作和信息交换的法律权利,废除法律中可能阻碍公平跨境处置的条款;明确母国和东道国当局在机构处置中的作用、责任和义务;母国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应积极建设危机时期的信息共享机制,消除信息缺口;建立有效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通过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协调各方,形成全球意义上的监管合力,从而严格、准确地评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三是审慎选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置方式。要在注资援助和正常破产之间进行谨慎抉择。政府注资援助或注资支持下的收购兼并,虽然可以避免大型金融机构的轰然倒塌,但毕竟属于政府注资前提下的“包办婚姻”,有可能助推“大而不倒”全球性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张,进而破坏市场纪律,无限扩大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的负外部性。

三、加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认定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银行监管部门应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实际运行形势,按照规模、可替代性及风险关联性的标准,科学、谨慎确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名单。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范围过于狭窄,固然会危及宏观金融的稳定,但是,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范围过于宽泛,又会造成严厉风险监管标准在银行业中的过度使用,从而增加银行体系的运营成本,降低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建议设置一个科学的数学公式,针对所有可以影响系统重要性的指标设置参数,定期按此公式计算出一个系数值,最终依据该系数值确定该机构是否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范畴。系数值的测算每年进行一次,确保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的动态管理。

(二)强化资本监管,增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这应是当前我国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核心环节。一是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实施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应在考虑留存资本、逆周期、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目前,通过首发公开上市、配股、可转债发行等途径,五家大型银行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下一步资本管理的重点应是强化资本约束机制,充分节约资本使用,防止资本充足水平的再度快速下降。二是适度引入自救(Bail-in)机制,要求大型银行增强次级债和可转债的普通股属性,可以考虑建立起次级债和可转债的自动或强制转股机制。

(三)加强跨业风险和金融创新的监管。根据我国目前银行业现状,对于防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来说,限制银行资产规模和降低可替代性的途径并不可取,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系统性重要机构的风险关联度。因而,应强化对跨业风险和金融创新的监管。重点是强化并表监管和加强理财产品监管,要求大型银行切实落实并表管理制度,理财产品必须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披露”。金融创新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必须置于监管的有效覆盖之下,严禁通过高端的金融工程技术开发出过于复杂的结构性衍生金融产品。

(作者单位: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

第二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银行机构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在单个银行机构的传统微观审慎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促进各家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健是一项重大职责。但就更大 的范围而言,我们也正努力在一个更宽泛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内实施监管——不仅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情况,而且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

甚至在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彻底检视自身的监管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政策目标。我们在2009年 设立了大型机构监管协调委员会。这个高级别、跨学科的工作小组,从整个联储系统中汲取技术和经验,管理和监督最具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通过协调委员会,我们对传统的、逐个机构检查的监管方法进行了补充,定期使用一种横向的、跨机构检查的方法来监督行业行为、日常交易和融资战略、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关联性 及其他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利用经济学家和金融市场专家的工作经验,协调委员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改进的定量方法来评估被监督机构的情况及其可能对金融体系 带来的风险。

联储加强跨机构监管的重要进展之一就是最近完成了第二部《综合资本分析与评估》(CCAR)。在CCAR中,联储评估了19家最大的银行控股公 司的内部资本筹划过程,以及这些银行在非常严重的假设情况下,包括失业率达到13%的峰值、股价下跌50%、房价再下降21%时的资本充足率情况。从传统 的安全和稳健的角度看,考虑每家银行的资本分布状况,我们关注的是这些银行在压力测试中 是否有充足的资本维护金融稳定。同时,我们也用常规方法对国内最大的银行机构进行评估,这也有助于更好地评价整个金融体系的承受力,包括在经济很不景气的 情况下,银行体系是否具备继续向家庭和企业提供贷款的能力。由于压力测试将成为有效的监管工具,我们正在评估最近的做法,以准确识别哪些因素可以很好地发 挥作用,哪些方面还可以在实施和沟通过程中加以完善。联储现在也经常使用宏观审慎方法分析重大经济事件对单个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我们对2010年春出现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反应就是很 好的范例。出于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我们一直密切监测美国的银行对欧洲直接和间接的风险敞口,并追踪这些银行对风险敞口的管理。我们也一直在分析欧 债危机发展到何种情形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局面,比如投资者避险情绪的急剧增加会对资产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这项工作不仅使我们对单个银行的风险状况更加了解,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了欧洲金融动荡对美国信贷流动和经济活动的潜在影响。

宏观审慎政策正在被纳入新法规和监管之中。例如,2011年12月联储发布了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65和166条款的试行规则。这些规 则将为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及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标准,这些标准因为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格。我们也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国外监管当局合作,以对系统关键性机构实施FDIC新的清算规定。

特别是2011年秋天,我们与FDIC联合发布了规定,要求所有银行制定 可信的被称为“生前遗嘱”的预案,以有序解决银行倒闭事件。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全力支持巴塞尔委员会在2009年夏季对交易活动和证券化敞口实施更严格的监管资本标准。我们还与其他央行密 切合作,帮助完善巴塞尔协议III政策框架,以要求国际性银行持有更多优质资本且保持更大的流动性,同时根据这些银行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要求它们 补充附加资本。这些附加资本是为了降低这些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的风险,也是为了迫使这些机构在决定自身的规模和运营复杂化程度时从内部消化一些可能成本。否则,因这些机构的决策所产生的成本将由经济和金融体系来承担。每项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改进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传统审慎监管,同时也能促进整个银行体系更 加稳定以及更具承受力。

非银行金融机构

监管结构的缺陷,使得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规避了强有力的综合监督,这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联储一直在与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设 立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的其他成员机构一起努力,弥补监管漏洞。4月3日,FSOC发布了最终规则和实施标准及过程的解释性指引,这将被用来 认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一旦被认定,这些机构会受到联储的严厉监管,并被要求满足联储按照《多德—弗兰克法案》所设定的更严格的审慎标准。FSOC制定的规则提供了其自身拟运用的框架细节,旨在评估某家机构对美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该评估会考虑机构的大小、关联性、杠杆率、关键产品或服务 的保证金、对短期资金的依赖度以及现行监管规定。

FSOC颁布的规则迈出了重要一步,以确保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受到强有力的统一监管。但是还有更多的工作有待完成。特别是虽然现在已经设定了认定系 统重要性的基本程序,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认定标准,而且,对于那些最终被认定的机构,联储将会制定适合每家机构商业模式和风险水平的监督框架。随着 FSOC在此过程中所获经验的逐步积累,它还将适当调整一些规则和程序。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我们一直在宏观审慎的背景下讨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然而,影子银行的壮大为金融危机通过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传播提供了新的潜在渠道。这 是我们从金融危机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所谓影子银行是指至少部分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由一些机构、工具和市场组合而成的信用中介。

举例来说,想想如何在银行体系之外获得汽车贷款就可以了解影子银行的运作。金融公司可以发放汽车贷款,并将汽车贷款与其他贷款组合成证券化产 品。投资银行将部分证券化产品出售给投资者。资产支持票据(ABCP)通过在货币市场发行票据筹集资金也会购买部分低风险的证券化产品。此外,通过回购形 式进行抵押贷款融资的一些证券交易商会购买部分低风险的贷款证券化产品,而货币市场和机构投资者从中充当了贷款人。

尽管影子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了传统银行的职能(包括信用中介和期限转换),但与银行不同的是,它不能依靠存款保险的保护或联储的贴现窗口来确 保其稳定性,而是依靠合同和监管制度的保护,比如在短期借款的交易中公布担保品的范围等。它也依赖于对主要实体一定的监管限制,比如为确保充足的流动性并 避免信贷损失,货币市场基金的重大投资规定需遵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第2a-7规则。然而在金融危机中,此类措施也没能阻止影子银行体系中典 型的、自我强化的恐慌情绪。这种情绪最终还是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广泛蔓延。

影子银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有商业银行和清算银行(即更“传统”的银行机构)的参与。例如,商业银行纵容了证券化和ABCP发行的渠道与协 议(直到最近,这些协议还在允许那些银行通过将相关资产置于资产负债表外来提高杠杆率)。清算银行处于三方回购协议的中介位置,管理现金和证券的交易,同 时为交易双方提供保护和流动性。此外,为减少操作纠纷,清算银行每天还为借贷双方提供大额临时性的日间透支。这种临时性的日间透支平均约1.4万亿美元,允许证券交易商在交易时间内买卖自己的证券(如部分贷款证券化产品)。

因此,影子银行体系中的恐慌和其他紧张情绪会对传统银行业产生溢出效应。事实上,我提到的市场和机构,包括回购市场、资产支持票据市场和货币市 场基金,在金融危机中都一定程度上受到恐慌情绪的影响。结果,许多传统的金融机构失去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另外,由于声誉和合同的原因,许多银行支持了其附 属基金和发行渠道,加剧了自身日渐增加的流动性压力。

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进展

让我备受鼓舞的是:鉴于巨大风险,监管机构和私人部门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防范影子银行体系中未来的恐慌和其他混乱状况。然而,在很多关键性领域,这些努力都还处于初期阶段。

首先进行改革的是传统银行支持的影子银行的会计和监管资本的处理方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9年达成了最终规则,要求证券化及其他结 构性的融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并入主办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监管资本方面,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III通过提高未受监管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来解决影 子银行常见的关联性和其他来源的系统性风险,如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和信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外的流动性资本管理。巴塞尔协议III也包括定量的流 动性规定,反映出对银行支持的资产负债表外工具导致的合同性风险和其他风险的管理。

货币市场基金是第二个正在进行改革的领域。美国证监会(SEC)在2010年修订了相关法规,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即要求货币市场基金保持较多的流动资产,这会有助于安抚投资者并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尽管 有新的规定,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净值的变动、投资人的极度避险情绪以及消化损失能力的缺失而导致的挤兑风险仍然是一个问题,尤其是政策制定者为阻止危机中挤 兑风险而运用的一些政策工具已不再可用。SEC主席玛丽•夏皮罗(Mary Schapiro)主张再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包括要求基金维持消化亏损的资本或对某些资产以市

场价而不是1美元的固定价赎回股本,来提高货币市场基金对资 金撤离的应对能力。同时,也有建议提出维护这些基金稳定性的替代方法。增强货币市场基金弹性的额外措施对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很重要,值得认真考虑。

回购市场也正在改革,在这方面,联储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初的努力都集中在弥补清算银行在三方回购市场上提供的大量日间透支所造成的漏洞。日间透支,虽然在正常情况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可能通过造成证券交易商与清算银行之间的相互敞口引发系统性风险。当市场处于紧张形势下,交易商违约的日 间透支可大到足以威胁清算银行的稳定,因为这些机构与外部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紧密联系。但是,如果清算银行拒绝提供日间透支给交易商,那么该交易商正常运营 的能力将会大大受损,可能给客户及同行,包括许多其他金融机构带来麻烦。因此,在市场紧张的时期,清算银行的行为会危及证券交易商的稳定,反之亦然。

国际监管组织也已经开始关注解决影子银行导致的金融稳定风险。20国集团领导人已经要求金融稳定委员会(简称FSB,其会员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世 界主要经济体监管机构)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目前,FSB有五大主要项目致力于认识影子银行的风险及提供政策建议。研究领域则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 产证券化、有价证券借贷和回购市场,银行与影子银行的相互交易,其他影子银行的参与者。鉴于不同国家的影子银行结构存在巨大差异,FSB的任务显得非常艰 巨。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以及影子银行能够很容易地创造跨境中介链的问题,也很关键。

监测金融稳定

国内外为使影子银行体系走到阳光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可以说,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实施了更严格的监管标准。但是即使我们在已知脆弱性上取得 了进展,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因为我们的金融体系在不断发展,对金融稳定不可预见的风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事实上,新规定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是,金 融体系会进行调整,将风险从监管严格的领域转向监管较松的领域,所以越来越需要把影子银行当做一个整体而进行认真的监测和监督。

联储近年来已经加大了监测的力度,大量的工作都在我们最近设立的金融稳定政策研究办公室的主持下开展。我们经常会同国内和国外的管理当局和监管 机构(包括我们“金融服务管理理事会”(FSOC)的其他成员)积极开展程序研究和数据收集工作。此外,通过利用联储资源,我们正在开发一个监测系统性风 险的框架和基础设施。我们的目标是有能力跟进金融体系中所有环节的发展,包括金融部门数据稀缺的部分,或最近发展很快而不太被了解的部分。这项工作不仅是 有益的补充,而且与我们所做的工作紧密协调,如上文所述,即从宏观审慎政策视角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监督。例如,根据公开发布的资料,我们开发和监测 系统重要性的措施反映了机构的互联性及对关键性服务的规定。不幸的是,影子银行部门的数据,由于其自身特性而更难获取。因此,我们在监控这个重要领域的风险时必须更加创新。纵观监测金融体系风险的大量指 标,如风险溢价措施、资产估值和市场运作,我们试图通过查看(资产负债表内

和表外)杠杆率和跟踪短期批发融资市场等指标,特别是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来衡量 风险。我们也正在拓展新的信息来源,提高对杠杆作用的监测能力。例如,在2010年我们开始对交易商融资开展季度调查(即高级信贷主管交易商融资方式意见 调查),收集交易商对回购市场及OTC衍生品市场参与者提供的有关杠杆作用的信息。此外,我们正在与其他机构合作建立一整套有关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公司的 监管数据。

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的发展也可能给金融稳定带来风险。为评估这类风险,我们定期监测大量指标,包括非金融部门的杠杆作用。除此之外,我们使用资金 账户的流量数据来评估有多少非金融部门贷款最终流向了短期债务。这种评估很重要,因为一个过度杠杆化的非金融部门可以放大冲击的效果,损害金融部门和更广 泛经济领域的正常运行。我们对金融部门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判断反映了贷款人的信息——特别是保险标准、风险偏好、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容量,也包括宏观经济 受金融风险影响的分析指标。与此同时,联储和其他监管部门都在采取行动,评估和开发新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制定早期预警指标,以帮助发现和限制未来的系统 性风险的累积。

在金融危机之前的几十年里,金融稳定政策往往被货币政策所掩盖,因为制定货币政策已经被视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然而在危机之后,金融稳定政策 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现在通常被认为与货币政策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中央银行的职责。我们已经花费几十年来建设和完善执行货币政策所需的基础设施。尽 管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并将宏观审慎政策视角纳入监管,但是,我们执行金融稳定政策的框架还不在同一个水平。因此,不 断完善行之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指标和工具,同时寻求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支持美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本文系作者2012年4月9日在2012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金融市场会议上的演讲。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李志军、司马亚玺译。

相关专题:中国金融2012年第12期

第三篇:赤峰市建设系统廉政风险防范

赤峰市建设系统廉政风险防范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 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提高反腐败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根据《赤峰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办法》,结合全市建设系统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坚持“有效预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工作方针。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推进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工作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逐级逐岗落实,使党员干部廉政风险意识普遍提高,反腐倡廉机制得到深化,“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充分显现,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三、工作原则

(一)全员参与,突出重点的原则。党员干部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主体,委机关干部和所属单位班子成员及重点岗位人员是查找风险点的重点,突出抓好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财务、人事职能岗位的廉政风险点的查找和防范管理工作。

-1-

(二)教育为先,防范从严的原则。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时要注重预防,教育为先。通过查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出现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隐患,制定相应制度,建立有效防控体系。教育与惩处并重,达到既教育干部群众,又突出防治的目的。

(三)稳步实施,务求实效原则。要结合本单位、本科室、本岗位实际,采取个人查、大家帮、上级审的方式,认真查找风险点,切忌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做到查找准确,防范制度针对性强,突出实效。

四、实施范围

建委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各科室人员,委属单位班子人员及重点岗位人员,各旗县区建设局、建工局、城管局、房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及重点岗位人员。

五、内容及实施步骤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就是通过全面查找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依据风险发生机率和危害程度逐一确定风险等级,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按照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实行科学、系统的循环管理。

全市建设系统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分2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宣传阶段(4月10日一 5月1日)。在委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目的和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多种形式,集中组

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基本知识,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实施执行阶段(5月一10月)。

1、查找风险点。

一是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的优良作风等。二是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未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及制定和有效实施各项制度;机制的约束、监督力不足等。三是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以权谋私;违反民主集中制;滥用职权等。

(1)委领导要组织党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提出各自的岗位风险点,并交各科室讨论,委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确定其风险点。

(2)分管主任,组织各自分管科长、副科长在自查的基础上,明确其风险点,然后由科室人员讨论,再交委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确定其风险点。

(3)各科室人员在科长指导下,明确其风险点,交委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确定其风险点。

(4)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及重点岗位人员在自查基础上,查找出的风险点由委分管主任及科长、副科长审定后,交所属单位员工讨论,再交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查找风险点是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关键环节,一定要突

出重点,结合工作目标分解,结合岗位职责细化,突出岗位职责风险。在查找风险点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的方式,力求做到准确、全面、深入。要围绕中心工作,抓住关键环节,做到突出重点,防止以偏概全,防止庸俗化。

2、制定措施。

(1)思想作风风险的防范措施:建立学习教育台账,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管理;采取谈心、互助、警示、告诫等形式落实党员干部教育长效机制;强化人文关怀,爱护、帮助党员干部;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等。

(2)制度机制风险的防范措施: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落实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等。

(3)岗位职责风险的防范措施: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财务审批,公示公务活动招待费使用情况;推行公开承诺制,接受群众监督等。

防范措施的制定要突出针对性、动态性和预防性,避免以次冲主,流于形式。

3、风险评估。

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要针对所属各级领导及重点岗位人员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专题研究,按照风险发生机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划分出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确定风险等级要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依据确定的风险等级,明确监管权限和监管责任。经严格审核把关和登记汇总后,在一定

范围内公示,并建立台账逐年完善,随时督检。

4、监督管理。

对风险点的监督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廉政风险等级较高的管理权限:在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我委主要领导负责;廉政风险等级一般的管理权限,在科室主管、单位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分管领导负责;廉政风险较低的权力,由科室主管、单位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

加强内部监督,通过采取定期召开汇报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以及阶段检查、抽查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加强外部监督,要通过定期征求服务对象、群众、监督员、评议员意见等形式发现问题,对信访举报经查证属实或立案案件实行责任追究一票否决,保证防控措施的落实。党员干部在述职述廉时要重点汇报履行岗位职责、廉洁自律规定和落实防控措施情况,并对领导干部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民主测评。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不积极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批评教育和组织帮助。

5、检查修正。

检查工作由领导小组负责,依据风险点查找情况、防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日常检查、责任追究、民主测评等方面制定考核评估办法。突出检查评估的广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根据检查评估结果,纠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及时调整风险内容和防控措施,重新转入下一个循环管理流程。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涉及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方方面面,全市建设系统及委属二级单位各级干部都要参与其中。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结合我委工作特点,建立一套预防腐败的科学管理体系,建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突出重点,兼顾全局。

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同时要抓好延伸,做到不漏岗、不缺项,使风险管理人员全额、全方位、多层次接受廉政风险防范的教育。

(三)通过查找、务求达到

一是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政治上靠得住、信念坚定;二是作风上过得硬、品德端正;三是工作上有本事、能力出众;四是妥善处理问题上,善于应对。

(四)抓好结合,注重实效。

为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做到“六个结合”:一是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二是与本单位、本科室中心工作相结合;三是与关键岗位、环节重点突破相结合;四是与查补堵漏,建立完善惩防体系相结合。五是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六是与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确保全市建设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篇: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集锦1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控风险提示及开展内控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合行总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我社积极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我社的内控制度、信贷管理、三防一保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重点检查了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管理,信贷业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

1、全面动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职工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先从自身岗位自查,对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反映,不得隐瞒,知情不报,对其他岗位其他员工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提出意见。由委派会计同志负责实施对分社、社部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基本操作规定执行情况较好,“一分四双”和交叉复核制度、“十六项”基本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制度要求,重要空白凭证帐实相符,销号登记簿与领用、使用情况相一致,分社在领入重要空白凭证时未按要求入库,而是直接留在柜面使用,已责令立即纠正。检查了会计凭证、帐簿、各类登记簿,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帐簿设置合理,错帐冲正规范,计息正确。有少数收贷凭证及借款凭证未签经办人名章,帐簿有硬性涂改现象。

2、对微机储蓄业务进行了检查,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特殊会计业务无缺漏登记的情况,操作员临时离岗能退出操作系统。由于分社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仅操作员和出纳员,存在操作员离岗时由出纳员代岗,而由信贷员代出纳岗的串岗现象。

3、对内部往来资金帐户进行了核对,查实了未达帐项。支票帐户存款能按月发出对帐单,但收回率较低,一是我社对睡眠户存款无法及时联系处理,二是许多农村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不重视对帐工作,造成一部分对帐单滞留信用社,一部分对帐单发出后迟迟不能收回。我社已加强了对帐工作的管理,进两个月发出和收回率明显提高。通过业务过程随机核对了储蓄存款余额,分社和社部分别核对了20户,除未登折款项外,帐折均相符。对帐据、帐实、帐卡、帐帐、帐表进行了通打核对,检查日均做到了相符。

4、对印、押、证的管理进行了重点检查。岗位设置合理,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各类印章的启用、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个人名章长时间闲置桌面的情况,已当场要求改正,要求所有员工重视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印章、凭证管理上的漏洞。信贷业务方面。我社已建立了贷款授权,贷款责任追究和贷款的审批制度。在联社对信用社授权的基础上,由信用社对信贷员进行了授权,对大额贷款由审批小组进行集体研究审批,落实第一责任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与农户档案的限额一致,大额贷款建立了信贷档案。信贷管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尽管我社在信贷管理上加强了风险控制,规范了贷款操作程序,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尤其对存量贷款的清收化解措施乏力、手段单一,对茶厂和茶厂各万元的贷款只能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础上办理续贷手续。农业的弱质性,信用社贷款的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一致,致使农户个人贷款违约率较高,信贷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刚刚产生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而对刚性更强的不良贷款的化解显得力不从心。

5、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种类多,客户数量大,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处于茫然无着的状态。“三查”制度的流于形式,从事信贷人员的观望等待心理,往往使一笔有问题贷款得到关注时,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农村信用社的考核机制和工资制度,迫使信用社从高管到一般员工,为了求短期的发展,为了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的较高,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其结果必然使风险产生且加剧。

6、“三防一保”方面。信用社已与员工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安全防卫设施,消防设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信用社制订了防暴预案,要求职工熟悉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头脑冷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自查,我社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防范意识,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和重订。力图通过对重点部位和岗位的有效监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社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自查,我们也剖析了内控制度长期流于形式的原因。

7、内控制度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形成一项系统的制约控制机制,凝聚了信合人强化制度的决心和心血。但这几年的发展似乎误入歧途,大量的类同的规章、制度、办法、责任制,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存在电脑中,登记簿、工作日志一字排开,越设越多,一笔挂失业务要登记挂失登记簿、登记会计特殊事项登记簿、登记计算机工作日记志,一笔借款要登记受理登记簿、借款合同登记簿、内勤工作日志。上级检查乐于看登记簿看工作日志,却往往忽视实地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盘点。很多信用社也热衷于以规章制度的装订精巧,以登记簿的名目繁多展示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查库制度、“三防一保”检查纸上谈兵,事后监督制度勾勾画画,大事小事都要报告,鸡零狗碎也要形成书面材料,相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报告一年送上四次。执行上的流于形式根源于内控制度本身的`形式主义泛滥,源于形式山上的河水只能归于形式的窠臼。委派会计实行以来,在抓内控、抓防范、抓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多数委派会计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置身于必须的不容滞后的繁琐的具体的会计业务中。委派会计本身也还是一个风险源,却赋予其监督与管理的重任,只能是以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在形式的河流上随波逐流,而内心却流淌着真实的无奈。其实,内控制度建设只需紧紧围绕着“一分四双”,“六相符”,“十六项基本规定”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以基本制度为经,以各项业务和重点部位为纬,织就一张缜密的内控之网,无重复、无遗漏,不断地加以完善,随时能发现触网之鱼。而委派会计不能是联社放养的一尾鱼,鲨鱼也不行,他应该是一位吃苦耐劳技艺高超的渔夫,鱼鹰也可以。内控制度建设山重路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怠,而什么时候内控制度真正落实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就不需要了。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集锦2

根据总行农发银计22号《关于开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年统计检查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xx年金融统计检查的通知》(银发87号)的要求,为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提升金融统计水平,我行立即成立统计工作检查领导小组对照统计检查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

为认真开展好此项自查工作,我行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全国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通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办法内容。通过学习,统一了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对开展统计检查和加强统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检查的目的、内容、重点,确定了检查人员,落实检查人员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保证了自查效果。

二、统计工作检查情况

(一)落实整改

xx年金融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情况我行对照去年人民银行、银监会、总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复查。围绕整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检查,未发现重复问题,杜绝一切统计工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更好地保障了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

(二)落实人民银行统计制度的情况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检查。

3、我行依法执行涉农贷款统计和银行承兑汇票及其他统计制度,所报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情况统计表等各类报表均能及时、保质、保量地报送。

4、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不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拒报、屡次迟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三)落实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的情况

1、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向上级行及辖区人民银行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

2、认真开展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设置统计管理员和操作员,互相监督、检查,确保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3、通过对历年非现场统计数据的自我检查,认为上报数据真实完整,未利用常规的业务操作虚增、虚减原始统计记录,未虚报、瞒报、伪造、篡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能够做到报送报表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统计工作管理情况我行统计集中管理系统配有省分行下发的专用计算机,专机专用,内外网隔离,使用合理,系统运行正常,做到专人负责使用。统计人员业务规范,操作熟练,各司其职,能按时、准确上报各类统计报表、撰写统计分析。统计岗位责任制度健全并严格遵照执行。通过检查,我行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统计报表质量和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规的自觉性有了一定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检查发现,统计资料整理归档工作不够规范;统计分析水平尚需提高,目前只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不能对全行业务的全面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没有较好的发挥统计分析的实效性。根据存在的问题,我行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对统计制度、规定的学习,特别是对统计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统计水平和统计质量。

二是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要求,对统计数据进行双备份,做到异地存放,保证备份数据完好无损。

三是加强统计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

四是努力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为行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集锦3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控风险提示及开展内控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合行总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我社积极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我社的内控制度、信贷管理、三防一保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重点检查了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管理,信贷业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

1、全面动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职工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先从自身岗位自查,对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反映,不得隐瞒,知情不报,对其他岗位其他员工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提出意见。由委派会计同志负责实施对分社、社部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基本操作规定执行情况较好,“一分四双”和交叉复核制度、“十六项”基本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制度要求,重要空白凭证帐实相符,销号登记簿与领用、使用情况相一致,分社在领入重要空白凭证时未按要求入库,而是直接留在柜面使用,已责令立即纠正。检查了会计凭证、帐簿、各类登记簿,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帐簿设置合理,错帐冲正规范,计息正确。有少数收贷凭证及借款凭证未签经办人名章,帐簿有硬性涂改现象。

2、对微机储蓄业务进行了检查,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特殊会计业务无缺漏登记的情况,操作员临时离岗能退出操作系统。由于分社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仅操作员和出纳员,存在操作员离岗时由出纳员代岗,而由信贷员代出纳岗的串岗现象。

3、对内部往来资金帐户进行了核对,查实了未达帐项。支票帐户存款能按月发出对帐单,但收回率较低,一是我社对睡眠户存款无法及时联系处理,二是许多农村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不重视对帐工作,造成一部分对帐单滞留信用社,一部分对帐单发出后迟迟不能收回。我社已加强了对帐工作的管理,进两个月发出和收回率明显提高。通过业务过程随机核对了储蓄存款余额,分社和社部分别核对了20户,除未登折款项外,帐折均相符。对帐据、帐实、帐卡、帐帐、帐表进行了通打核对,检查日均做到了相符。

4、对印、押、证的管理进行了重点检查。岗位设置合理,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各类印章的启用、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个人名章长时间闲置桌面的情况,已当场要求改正,要求所有员工重视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印章、凭证管理上的漏洞。信贷业务方面。我社已建立了贷款授权,贷款责任追究和贷款的审批制度。在联社对信用社授权的基础上,由信用社对信贷员进行了授权,对大额贷款由审批小组进行集体研究审批,落实第一责任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与农户档案的限额一致,大额贷款建立了信贷档案。信贷管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尽管我社在信贷管理上加强了风险控制,规范了贷款操作程序,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尤其对存量贷款的清收化解措施乏力、手段单一,对茶厂和茶厂各万元的贷款只能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础上办理续贷手续。农业的弱质性,信用社贷款的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一致,致使农户个人贷款违约率较高,信贷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刚刚产生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而对刚性更强的不良贷款的化解显得力不从心。

5、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种类多,客户数量大,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处于茫然无着的状态。“三查”制度的流于形式,从事信贷人员的观望等待心理,往往使一笔有问题贷款得到关注时,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农村信用社的考核机制和工资制度,迫使信用社从高管到一般员工,为了求短期的发展,为了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的较高,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其结果必然使风险产生且加剧。

6、“三防一保”方面。信用社已与员工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安全防卫设施,消防设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信用社制订了防暴预案,要求职工熟悉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头脑冷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自查,我社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防范意识,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和重订。力图通过对重点部位和岗位的有效监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社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自查,我们也剖析了内控制度长期流于形式的原因。

7、内控制度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形成一项系统的制约控制机制,凝聚了信合人强化制度的决心和心血。但这几年的发展似乎误入歧途,大量的类同的规章、制度、办法、责任制,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存在电脑中,登记簿、工作日志一字排开,越设越多,一笔挂失业务要登记挂失登记簿、登记会计特殊事项登记簿、登记计算机工作日记志,一笔借款要登记受理登记簿、借款合同登记簿、内勤工作日志。上级检查乐于看登记簿看工作日志,却往往忽视实地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盘点。很多信用社也热衷于以规章制度的装订精巧,以登记簿的名目繁多展示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查库制度、“三防一保”检查纸上谈兵,事后监督制度勾勾画画,大事小事都要报告,鸡零狗碎也要形成书面材料,相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报告一年送上四次。执行上的流于形式根源于内控制度本身的形式主义泛滥,源于形式山上的河水只能归于形式的窠臼。委派会计实行以来,在抓内控、抓防范、抓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多数委派会计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置身于必须的不容滞后的繁琐的具体的会计业务中。委派会计本身也还是一个风险源,却赋予其监督与管理的重任,只能是以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在形式的河流上随波逐流,而内心却流淌着真实的无奈。其实,内控制度建设只需紧紧围绕着“一分四双”,“六相符”,“十六项基本规定”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以基本制度为经,以各项业务和重点部位为纬,织就一张缜密的内控之网,无重复、无遗漏,不断地加以完善,随时能发现触网之鱼。而委派会计不能是联社放养的一尾鱼,鲨鱼也不行,他应该是一位吃苦耐劳技艺高超的渔夫,鱼鹰也可以。内控制度建设山重路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怠,而什么时候内控制度真正落实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就不需要了。

第五篇: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1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控风险提示及开展内控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合行总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我社积极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我社的内控制度、信贷管理、三防一保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重点检查了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管理,信贷业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

1、全面动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职工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先从自身岗位自查,对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反映,不得隐瞒,知情不报,对其他岗位其他员工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提出意见。由委派会计同志负责实施对分社、社部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基本操作规定执行情况较好,“一分四双”和交叉复核制度、“十六项”基本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制度要求,重要空白凭证帐实相符,销号登记簿与领用、使用情况相一致,分社在领入重要空白凭证时未按要求入库,而是直接留在柜面使用,已责令立即纠正。检查了会计凭证、帐簿、各类登记簿,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帐簿设置合理,错帐冲正规范,计息正确。有少数收贷凭证及借款凭证未签经办人名章,帐簿有硬性涂改现象。

2、对微机储蓄业务进行了检查,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特殊会计业务无缺漏登记的情况,操作员临时离岗能退出操作系统。由于分社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仅操作员和出纳员,存在操作员离岗时由出纳员代岗,而由信贷员代出纳岗的串岗现象。

3、对内部往来资金帐户进行了核对,查实了未达帐项。支票帐户存款能按月发出对帐单,但收回率较低,一是我社对睡眠户存款无法及时联系处理,二是许多农村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不重视对帐工作,造成一部分对帐单滞留信用社,一部分对帐单发出后迟迟不能收回。我社已加强了对帐工作的管理,进两个月发出和收回率明显提高。通过业务过程随机核对了储蓄存款余额,分社和社部分别核对了20户,除未登折款项外,帐折均相符。对帐据、帐实、帐卡、帐帐、帐表进行了通打核对,检查日均做到了相符。

4、对印、押、证的管理进行了重点检查。岗位设置合理,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各类印章的启用、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个人名章长时间闲置桌面的情况,已当场要求改正,要求所有员工重视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印章、凭证管理上的漏洞。信贷业务方面。我社已建立了贷款授权,贷款责任追究和贷款的审批制度。在联社对信用社授权的基础上,由信用社对信贷员进行了授权,对大额贷款由审批小组进行集体研究审批,落实第一责任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与农户档案的限额一致,大额贷款建立了信贷档案。信贷管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尽管我社在信贷管理上加强了风险控制,规范了贷款操作程序,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尤其对存量贷款的清收化解措施乏力、手段单一,对茶厂和茶厂各万元的贷款只能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础上办理续贷手续。农业的弱质性,信用社贷款的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一致,致使农户个人贷款违约率较高,信贷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刚刚产生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而对刚性更强的不良贷款的化解显得力不从心。

5、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种类多,客户数量大,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处于茫然无着的状态。“三查”制度的流于形式,从事信贷人员的观望等待心理,往往使一笔有问题贷款得到关注时,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农村信用社的考核机制和工资制度,迫使信用社从高管到一般员工,为了求短期的发展,为了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的较高,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其结果必然使风险产生且加剧。

6、“三防一保”方面。信用社已与员工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安全防卫设施,消防设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信用社制订了防暴预案,要求职工熟悉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头脑冷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自查,我社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防范意识,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和重订。力图通过对重点部位和岗位的有效监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社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自查,我们也剖析了内控制度长期流于形式的原因。

7、内控制度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形成一项系统的制约控制机制,凝聚了信合人强化制度的决心和心血。但这几年的发展似乎误入歧途,大量的类同的规章、制度、办法、责任制,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存在电脑中,登记簿、工作日志一字排开,越设越多,一笔挂失业务要登记挂失登记簿、登记会计特殊事项登记簿、登记计算机工作日记志,一笔借款要登记受理登记簿、借款合同登记簿、内勤工作日志。上级检查乐于看登记簿看工作日志,却往往忽视实地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盘点。很多信用社也热衷于以规章制度的装订精巧,以登记簿的名目繁多展示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查库制度、“三防一保”检查纸上谈兵,事后监督制度勾勾画画,大事小事都要报告,鸡零狗碎也要形成书面材料,相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报告一年送上四次。执行上的流于形式根源于内控制度本身的形式主义泛滥,源于形式山上的河水只能归于形式的窠臼。委派会计实行以来,在抓内控、抓防范、抓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多数委派会计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置身于必须的不容滞后的繁琐的具体的会计业务中。委派会计本身也还是一个风险源,却赋予其监督与管理的重任,只能是以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在形式的河流上随波逐流,而内心却流淌着真实的无奈。其实,内控制度建设只需紧紧围绕着“一分四双”,“六相符”,“十六项基本规定”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以基本制度为经,以各项业务和重点部位为纬,织就一张缜密的内控之网,无重复、无遗漏,不断地加以完善,随时能发现触网之鱼。而委派会计不能是联社放养的一尾鱼,鲨鱼也不行,他应该是一位吃苦耐劳技艺高超的渔夫,鱼鹰也可以。内控制度建设山重路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怠,而什么时候内控制度真正落实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就不需要了。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2

根据总行农发银计22号《关于开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年统计检查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xx年金融统计检查的通知》(银发87号)的要求,为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提升金融统计水平,我行立即成立统计工作检查领导小组对照统计检查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

为认真开展好此项自查工作,我行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全国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通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办法内容。通过学习,统一了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对开展统计检查和加强统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检查的目的、内容、重点,确定了检查人员,落实检查人员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保证了自查效果。

二、统计工作检查情况

(一)落实整改

xx年金融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情况我行对照去年人民银行、银监会、总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复查。围绕整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检查,未发现重复问题,杜绝一切统计工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更好地保障了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

(二)落实人民银行统计制度的情况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检查。

3、我行依法执行涉农贷款统计和银行承兑汇票及其他统计制度,所报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情况统计表等各类报表均能及时、保质、保量地报送。

4、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不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拒报、屡次迟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三)落实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的情况

1、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向上级行及辖区人民银行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

2、认真开展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设置统计管理员和操作员,互相监督、检查,确保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3、通过对历年非现场统计数据的自我检查,认为上报数据真实完整,未利用常规的业务操作虚增、虚减原始统计记录,未虚报、瞒报、伪造、篡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能够做到报送报表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统计工作管理情况我行统计集中管理系统配有省分行下发的专用计算机,专机专用,内外网隔离,使用合理,系统运行正常,做到专人负责使用。统计人员业务规范,操作熟练,各司其职,能按时、准确上报各类统计报表、撰写统计分析。统计岗位责任制度健全并严格遵照执行。通过检查,我行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统计报表质量和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规的自觉性有了一定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检查发现,统计资料整理归档工作不够规范;统计分析水平尚需提高,目前只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不能对全行业务的全面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没有较好的发挥统计分析的实效性。根据存在的问题,我行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对统计制度、规定的学习,特别是对统计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统计水平和统计质量。

二是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要求,对统计数据进行双备份,做到异地存放,保证备份数据完好无损。

三是加强统计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

四是努力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为行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下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风险防范(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风险防范(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账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中及对策 小大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08-8-29 11:53:03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账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案件发生的有效监督手段。湖南岳......

    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操作风险三十禁5篇

    附件3: 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操作风险三十禁 (2012年版) 禁止: 一、重要物品的保管及操作行为 (一)复制、盗用、串用、共用、超权限持有柜员卡∕授权卡∕密码;不执行定期更换密码......

    工商系统如何建立防范廉政风险机制[最终定稿]

    工商系统如何建立防范廉政风险机制 建立防范廉政风险机制,是新形势下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管执法和风险,努力建造一支政治......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防范洗钱风险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防范洗钱风险的通知 200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

    防范企业风险[本站推荐]

    1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支付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一个以现金支付能力为标准的建筑企业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该体系可以包括付现能力分析、变现能力分析、......

    风险防范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篇 一、基本概念 1、 权力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权力概念仅指国家权力,广义的权力概念是指特定 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即其他个体群体,国家机构或社会,使之......

    办公室风险防范浅谈

    浅析银行办公室工作风险及防范 沈中支行王芃懿 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不可预见风险在日常管理当中随处存在,在工作或员工的具体操作当中如稍有差池,就产生风险,带来各种不可估量的......

    2016风险防范承诺书

    2016风险防范承诺书 风险防范承诺书 为了强化廉政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结合自己担负的工作职能和要求,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让党和人民放心,让行政相对人满意,特制定个人岗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