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事技术鉴定书
刑事技术鉴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刑事技术鉴定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案件勘验、检查、鉴定的规定,准确及时地进行刑事技术鉴定,以揭露犯罪,打击犯罪分子,保护公民权利,特制订本规则,刑事技术鉴定书。
第二条 刑事技术鉴定的范围:必须是与犯罪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痕迹、人身、尸体。
第三条 刑事技术鉴定,由县以上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部门负责进行。必要时,可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协助鉴定。
第四条 刑事技术鉴定,必须由具有鉴定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过本案的侦察、证人,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人,不能充当鉴定人。鉴定人的回避,由所在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第五条 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事实真-象,运用科学方法,客观地作出鉴定结论,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六条 鉴定人必须依法办事,并遵守下列鉴定纪律:
(一)严格遵守技术鉴定的操作规程,不得玩忽职守;
(二)妥善保管送检物品和材料,不得挪用、丢失、损坏;
(三)廉洁奉公,不得贪赃枉法,弄虚作假;
(四)严格保守秘密。
第二章 受理鉴定
第七条 刑事技术部门,只承担办案单位有关犯罪案件的鉴定任务。受理鉴定的手续是:
(一)查验委托公函;
(二)听取送检人介绍案件情况和鉴定要求;
(三)查验检材有无鉴定条件,核对其名称、数量;
(四)查验样本的来源和收集方法,是否具备比对条件,鉴定书《刑事技术鉴定书》。
根据查验情况,确定是否接受委托,或修改鉴定要求,或补送材料。
接受委托的,由送检人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表样附后)。
第三章 鉴定
第八条 刑事技术鉴定,要按下列程序进行: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综合评断。每个程序都要作出详细、客观的记录。最后制作鉴定书。
第九条 对检材进行物理检验或化学检验,要标明取材部位,并作详细记录。消耗性的检材,要注意留存,以备复核检验;检材过少无法留存的,应事先征得送检单位同意,并在委托登记表中注明。
第十条 凡需做鉴定实验的,由主办的鉴定人组织实施。要严格选用与检材质量、形态相同或近似的材料,运用与发生案件时相同或近似的形成条件和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情况,要如实记录,并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签定实验记录,是综合评断的依据,不能代替鉴定书。
第十一条 鉴定书的内容,包括绪论、检验、论证、结论。“绪论”:收检日期,送检单位,送检人,简要案情,检材名称、种类、数量、提取方法,载体及包装、运输情况,鉴定要求。“检验”:检材和样本的形态、色质、大小,检验、实验的步骤、方法、手段、数据、特征图形。“论证”:对检验发现的特征、数据进行综合评断,论述结论的科学依据。“结论”:鉴定的结果。鉴定书(规格附后)要文字简练,描述确切。照片要真实清晰,特征要标划鲜明。尸体检验、物证分析,出具检验报告,不出鉴定书。确因检材不够鉴定条件,而无法作出肯定性结论的,可以出具分析意见。
第十二条 鉴定书由鉴定人签名,检验报告由检验人签名,注明技术职称,并加盖“刑事技术鉴定专用章”(式样附后)。
第十三条 鉴定结束后,应将鉴定书连同剩余的检材,一并发还送检单位。有研究价值,需要留作标本的,应征得送检单位的同意,并商定留用的时限和保管、销毁的责任。
第十四条 由于技术水平或设备条件的限制,做不出结论,需要进行复核或重新鉴定的,应逐级上送刑事技术部门复核或重新鉴定。鉴定中遇有重大疑难问题或鉴定结论有分歧时,可邀请有关人员进行鉴定“会诊”。复核鉴定,除按规定办理委托鉴定手续外,送检单位还应提供原鉴定书或检验报告,并说明要求复核的原因。
第四章 出庭
第十五条 接到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后,鉴定人应出庭作证。本案当事人、辩护人,依照法律程序对鉴定提出的有关问题,鉴定人应予回答,并阐明鉴定结论的科学依据。对与鉴定无关的问题,鉴定人有权拒绝回答。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技术鉴定书
技术鉴定书
技术鉴定书又称科技鉴定书、科技成果鉴定书,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定后写成的鉴定性文件,技术鉴定书。在科研工作完成后,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技术成熟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作出相应结论,写成科技鉴定书。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布有关科技成果鉴定文件。1994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国家科委规定,科技成果鉴定采取分级负责办法,根据科技项目大小和重要程度分为四级:国家级鉴定,由国家科委组织鉴定;部级鉴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鉴定;地方级鉴定,由盛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鉴定;基层鉴定,由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组织鉴定,自我鉴定《技术鉴定书》。
技术鉴定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权威性,科技成果鉴定是由国家及地方各级科委统一组织和管理,科技鉴定书由国家及地方各级科委统一颁发,体现了它的权威性和结论性。
二是科学性,鉴定委员会专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他们对科技成果鉴定、评价的正确性负责,使其具有科学性。
三是公正性,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是在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作出的,充分反映了各方面意见,全体委员会在鉴定书上签名、并表明意见,确保鉴定意见的公正。
技术鉴定书的主要作用是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鉴定,对科学研究结果做结论,使得科学技术成果经过技术鉴定得到认可,以保证其质量,有利于科技成果推广和提高,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
科技鉴定书又称技术鉴定书、科技成果鉴定书,是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定后写成的鉴定性文件。在科研工作完成后,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技术成熟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作出相应结论,写成科技鉴定书。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布有关科技成果鉴定文件。1994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61年以前,鉴定根据科技项目大小和重要程度分为四级:国家级鉴定,由国家科委组织鉴定;部级鉴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鉴定;地方级鉴定,由盛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鉴定;基层鉴定,由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组织鉴定。
后因鉴定分级利少弊多,经专家组讨论,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若干问题的通报”取消了鉴定的级别,只需如实反映由何部门组织(或委托组织)鉴定。鉴定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专家评审。
第三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发布部门: 卫生部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
第三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
设区的市级和盛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盛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以下简称医学会)可以设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第四条 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二章 专家库的建立
第五条 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专家库应当依据学科专业组名录设置学科专业组。
医学会可以根据本地区医疗工作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际,对本专家库学科专业组设立予以适当增减和调整。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成为专家库候选人:
(一)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
(二)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三)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符合前款(一)、(三)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
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本盛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负责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盛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盛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其他盛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同级的医药卫生专业学会应当按照医学会要求,推荐专家库成员候选人;符合条件的个人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也可以直接向组建专家库的医学会申请。
医学会对专家库成员候选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聘任,并发给中华医学会统一格式的聘书。
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
第八条 专家库成员聘用期为4年。在聘用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专家库成员所在单位及时报告医学会,医学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
(二)变更受聘单位或被解聘的;
(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受刑事处罚的;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聘用期满需继续聘用的,由医学会重新审核、聘用。
第三章 鉴定的提起
第九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十一条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只可以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第四章 鉴定的受理
第十二条 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二十八条规定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医学会应说明理由。
关联法规: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二)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三)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四)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五)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六)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按规定缴纳鉴定费。
第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中止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的;
(二)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
(三)拒绝缴纳鉴定费的;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专家鉴定组的组成第十七条 医学会应当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专家鉴定组组成人数应为3人以上单数,鉴定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其中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第十八条 医学会应当提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从专家库相关学科专业组中随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
第十九条 医学会主持双方当事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前,应当将专家库相关学科专业组中专家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告知双方当事人。
第二十条 当事人要求专家库成员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应当将回避的专家名单撤出,并经当事人签字确认后记录在案:
(一)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第二十一条 医学会对当事人准备抽取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并主持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专家编号,最后一个专家由医学会随机抽龋
双方当事人还应当按照上款规定的方法各自随机抽取一个专家作为候补。
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由双方当事人各自随机抽取一名法医参加鉴定组。
第二十二条 随机抽取结束后,医学会当场向双方当事人公布所抽取的专家鉴定组成员和候补成员的编号并记录在案。
第二十三条 现有专家库成员不能满足鉴定工作需要时,医学会应当向双方当事人说明,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从本盛自治区、直辖市其他医学会专家库中抽取相关学科专业组的专家参加专家鉴定组;本盛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专家库成员不涌满足鉴定工作需要时,可以从其他盛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专家库中抽取相关学科专业组的专家参加专家鉴定组。
第二十四条 从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抽取的专家无法到场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以函件的方式提出鉴定意见。
第二十五条 专家鉴定组成员确定后,在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由医学会对封存的病历资料启封。
第二十六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妥善保管鉴定材料,保护患者的隐私,保守有关秘密。
第六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二十七条 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第二十八条 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组织、个人进行调查取证,进行调查取证时不得少于2人。调查取证结束后,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应当在有关文书上签字。如调查对象拒绝签字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九条 医学会应当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日前,将鉴定的时间、地点、要求等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要求参加鉴定。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超过3人。
任何一方当事人无故缺席、自行退席或拒绝参加鉴定的,不影响鉴定的进行。
第三十条 医学会应当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日前书面通知专家鉴定组成员。专家鉴定组成员接到医学会通知后认为自己应当回避的,应当于接到通知时及时提出书面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于接到通知时及时书面告知医学会。
第三十一条 专家鉴定组成员因回避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医学会应当通知相关学科专业组候补成员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专家鉴定组成员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及时告知医学会不能参加鉴定或虽告知但医学会无法按规定组成专家鉴定组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延期进行。
第三十二条 专家鉴定组组长由专家鉴定组成员推选产生,也可以由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专家中具有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担任。
第三十三条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二)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双方当事人退场;
(四)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五)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第三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其文稿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盖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用印章。
医学会应当及时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送达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的,直接送达双方当事人。
第三十五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应当包括上款(四)至(八)项内容;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
第三十六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第三十七条 医学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工作人员,应如实记录鉴定会过程和专家的意见。
第三十八条 因当事人拒绝配合,无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终止本次鉴定,由医学会告知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委托鉴定的双方当事人,说明不能鉴定的原因。
第三十九条 医学会对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为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或者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重新组织鉴定。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
如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不符合规定的,应当重新抽取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进行重新鉴定。
如鉴定的程序不符合规定而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符合规定的,可以由原专家鉴定组进行重新鉴定。
第四十条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盛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时,应当以最后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处理依据。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无异议,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应当及时将收到的鉴定材料中的病历资料原件等退还当事人,并保留有关复印件。
当事人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应当及时将收到的鉴定材料移送负责组织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
第四十三条 医学会应当将专家鉴定组成员签名的鉴定结论、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文稿和复印或者复制的有关病历资料等存档,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0年。
第四十四条 在受理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至专家鉴定组作出鉴定结论前,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提出停止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终止。
第四十五条 医学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将上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必要时,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2012刑事技术工作汇报
XX派出所刑事技术工作汇报
刑事科学技术作为侦查破案的第一生产力,在打击犯罪、服务警务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2011年,XX派出所刑事科学技术组在所领导以及分局技术中队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刑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科技强警战略,按照“队伍专业、装备先进、工作规范、管理科学、作用显著”的发展思路开展工作,现将我所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
我所在刑事技术方面注重运用技术、便衣、巡逻、监控四位一体相合的工作思路,并始终坚持把刑事科学技术作为侦查破案的第一生产力,把加强刑事技术工作作为改革和加强刑侦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推进刑侦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推进刑事科学技术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现场勘察、检验鉴定、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注重人才的培育,我所坚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技术过硬、工作规范、作风严谨的刑事科学技术队伍,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给力,严格管理
稳握“三抓两指导”的主线(即一抓现场勘查质量,二抓痕迹物证质量与及时送检时间,三抓现场资料的及时归档
附案;指导业务的顺利开展,指导技术员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我所领导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力求突破,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责任制度,凡发生刑事案件,我所领导必定到场指导勘察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规范的程序操作,达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工作的目的,同时鼓励技术组成员要将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注入到实际工作当中。
三、求真务实,取得成效
2011,我所刑事技术组共勘查现场800多宗,提取有效痕迹、物证400宗(其中现场指纹105宗、现场DNA物证70宗、足迹201宗、录像资料420多宗),其中十类案件101宗(提取率达80%)。有效痕迹、物证作用达50.1%;其中指纹比中案件18宗,协破案件32宗,抓获嫌疑人20多名,DNA比中案件14宗;带伤者验伤100多人次,处理本所辖内各种尸体(包括自杀、事故)15宗,协助出差2次;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绘制现场图、制作现场照片400多套,验伤照片100多套,制作辨认照片1000多份。2011,我所全区技术总分排名由2010全区第六名跃升至全区第三名并被分局刑警大队评为优秀技术组。
2011年9—10月份我辖内入室盗窃及飞车抢夺案件时
有发生,但由于信息情报搜获不足,我所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此时,我所技术组在分局技术中队的支持帮助下攻坚
克难,运用先进的刑事勘察技术,通过对案发现场认真勘查、细心分析,很快提取出周飘等三名犯罪嫌疑人遗留下来的指纹痕迹及物证,水落石出,案件一下变得豁然开朗。刑侦主管xxx副所长根据技术组提供的物证信息进行精研覃思后,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特点、时段、手法进行研判,织起一张由技术、便衣、监控、巡逻四位一体相结合的拉捕网。最终于10月18日在XX镇东区市场后面将嫌疑人一举抓获。
我所在刑事科学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面临
着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改进,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今后,技术组要继续查找差距,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我所刑事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打击犯罪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XX派出所
2012年3月27日
第五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尖锐湿疣康复网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鉴[×××] ×××号×××医学会年 月 日
委托人受理鉴定时间年月日
患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医方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鉴定时间
一、委托事项
二、争议要点
三、患方提供的有关材料
四、医方提供的有关材料
五、有关调查材料(包括现场体检情况)
六、诊治概要
七、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八、分析意见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九、结论
1.构成医疗事故: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四条、《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本病例属于级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责任。
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2.不构成医疗事故:综上分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三十三条(等),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此处盖技术鉴定专用章)
年 月 日
如当事人对本次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本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委托单位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页)第 页
鉴定书填写说明
一、基本情况
1、本鉴定书根据需要可一式多份,采用计算机文本模板,篇幅根据内容可随意调整。各项内容均必须逐一认真填写,之间不留空行;鉴定书中的四黑体字必须保留,各栏目的个案内容字体一律用小四号宋白体填写。
2、封面、页眉、下脚注:
尖锐湿疣康复网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使用初号华文中宋体字。
(2)“××医鉴[]××号”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下,为小二号宋白体字,“医鉴”前填医学会名,如“北京医鉴”、“齐齐哈尔医鉴”等;[]内填年份;“××号”根据各自医鉴办当年受理鉴定的顺序排号。
(3)封面的下方居中标明鉴定单位,如“重庆市医学会”,用小一号宋体字。
(4)“年月日”置鉴定单位下居中,用小二号宋体字。
(5)除鉴定书封面外,每页的页眉及下脚注必须逐页填写,一律用小五号黑体字。鉴定书封面为第1页,不显示页眉和下脚注;页眉(下一横线):横线上左侧空一字,标“××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右侧标“××医鉴[]××号”后空一字;下脚注(上一横线),横线下左侧空一字,标“制作时间:年月日”,右侧标“(共页)第页)”后空一字。
3、委托人:填写委托或移交鉴定的机构或人员名称,如果是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直接委托,则以患方在前、医方在后的顺序填写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并以“患方”“医方”括注。
4、受理鉴定时间;指医学会受理委托人提出申请、委托或移交鉴定的时间。
5、患者年龄:应以鉴定时患者周岁计;未满周岁的,填实际月龄(死亡患者填出生年月日)。
6、住址:应填患者户籍所在地的详细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
7、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可以是当事方的申请人或代理人,一般仅填写一人的姓名及有效通信地址、电话等。
8、医疗机构;应填写医疗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全称,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医方涉及多家医疗机构的,应按医疗事故争议涉及的主次关系顺序列出。
9、鉴定时间:指鉴定会当日日期,如属重新鉴定,填写重新鉴定日期。
二、鉴定内容
1、委托事项:指委托人或双方当事人要求做本次鉴定的目的,其结构应为“谁委托何医学会做何鉴定”。
2、争议要点:分段以“患方认为”和“医方认为”分别归纳医患双方对本医疗事故争议分歧所在的争论焦点或主要看法,顺序为:先写患方观点,后写医方观点;如非医患之间的争议,须写出委托人对本鉴定病例的主要看法。
3、提供的有关材料:分别列出当事人所提供材料(原件还是复印件)的名称(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会诊记录、手术记录、各种检查材料或报告单等),关键鉴定材料应单独详列,并注明数量。
4、有关调查材料:此项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一)医学会调查取证的材料(应记载取证方式、时间、名称、数量及证人证言、有关物证等),其他部门提供的有关材料名称、数量、时间、方式等)等;
(二)鉴定会现场体检情况,如患者未到场,(二)可略去。
5、诊治概要:围绕争议要点概括患者的诊治经过。如对某一过程医患双方的分歧无从证实,可使用“根据...方提供资料”的描述方式。
6、对鉴定过程的说明:概括陈述本鉴定自受理后经过的主要鉴定程序,包括受理(发受理通知书)时间、交齐鉴定材料的时间、随机抽取鉴定组专家时间、医患双方参加抽取的人数,各要求回避专家的人数及其理由、专家组学科专业情况、专家组人数、向专家寄送鉴定材料的时间,调查取证大致经过,通知专家和医患双方开鉴定会的时间,鉴定会召开时间及大致经过:包括专家组成员到会情况,遇专家人数不够采取的办法,医患双方到会情况、到会其他人员情况,鉴定会大致过程,专家是否书面表态;以及曾导致鉴定过程中止的问题,解决情况,等等。
三、分析意见
无论鉴定结论是否医疗事故,分析意见中的(1)~(3)条均必须阐述:
(1)结合争议要点,具体分析某一医疗行为是否违法违规,如果违反了有关法规等,应写
明:违反的是何法律、法规等;相反应写明:该医疗行为符合何法律、法规及其条款,以提高鉴定书的质量和法律效力。
(2)要先从医学科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当事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其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然后①如不良后果是过失行为造成的,应描述为“......有因果关系”。②如果有医疗过失行为,但与损害结果无关,是疾病本身造成的,或医疗行为本无过失,应描述为“医疗行为(过失)与......无因果关系”;③如果患者的损害结果既与医疗过失行为有关,也与疾病参与度有关,应描述为“医疗过失行为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3)应根据医疗常规和医学科学原理和规律,尽可能将医疗过失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量化,同时与疾病本身的后果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和客观地判断行为人应承担多大责任,如鉴定为不是医疗事故,可写“对......无责任”。
四、结论
根据鉴定的结论,构成医疗事故时,仅保留并填写“1.构成医疗事故”栏,删去“2.不构成医疗事故”部分,反之则做相反的删除。构成或不构成医疗事故,均必须写出法律法规等根据。
五、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对于因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损害结果的,应提出今后患者还需要进行的持续的医疗和护理措施,以保证其基本的生理和功能需求,可供患方依此索赔。
六、鉴定书落款
需送达的正式鉴定书仅盖技术鉴定专用章,鉴定书文稿需由鉴定组长签名后存档,以备审核。首次鉴定的鉴定书落款下须脚注如下内容(小五号黑体字);如当事人对本次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本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委托单位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