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定义
姓名:得分:编号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定义
1.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了长
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3.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
4.正方体可以看做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6.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7.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长)×2字母表示:S=(ab+ah+bh)×2
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表示:V=abh
9.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1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字母表示:S=6a²
1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字母表示:S=a³
12.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3.相邻体积间的进率是1000.14.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5.一些物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容积。
16.容积但单位与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升=1000毫升
17.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20120207地址:宁波市海曙区新芝路8号创意园C3网址:电话:0574-87319203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备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 以及1L、1ml 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单元知识结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课时划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2课时
5.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检测…2课时
第三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共
分)
1.请你写出5个连续的12的倍数()2.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3.12的因数有(),18的因数有(),12和18的公因数有(),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4.8与9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4与51的最大公因数是()。
5.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6.(1)在括号里填一个数,使得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3和()
8和()
15和()
(2)在括号里填一个数,使得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所填的数。
5和()
()和12
()和24
7、最小的素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8、在1~2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有(),既是素数又是偶数的有()。
9、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成()、()和()。10、1082至少加上()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11、两个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3、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有因数7。这个数最小是()。
14、一个数既是30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最大的是()。
15、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16、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二、判断题(共
分)
1、两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
2、在24的因数中,是素数的只有2和3。
()3、5和7没有公因数,但5和7有公倍数。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6.3和5没有公因数。
()7.若甲是乙的倍数,则甲是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8.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9、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10.18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相等。
()
三、选择题(共
分)
1、任何两个奇数的和是()。A 奇数 B 合数
C 偶数
2、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A 素数 B 合数
C奇数
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A 公倍数
B 公因数
C 倍数
4、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 AB B A C B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 15和90
B 45和90
C 45和30 6、15和21的()是1。
A、倍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最小公倍数
7、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可拼成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A、9
B、12
C、15
D、16
8、a=3b,a,b都是大于0自然数,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
C、3
D、1
9、有一个比20小的数,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A、18
B、16
C、12
D、15
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共
分)12和18
3和5
4和8
18和45
13和26
1和13
五、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共
分)
4和1
55和7
90和30 2 9和15
6和12
8和12
七、解决问题(共
分)
1、一枝钢笔的价钱是18.6元,比一枝圆珠笔贵10.9元,一枝圆珠笔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小明的妈妈比小明大26岁,爸爸今年38岁,比妈妈大4岁,小明今年多大了?
(列方程解答)
3、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如果7月1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他们下一次同时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4、有两根绳子,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20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绳子长多少米?
5.、把一张长为30厘米,宽为25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
6、学生参加跑步比赛,每组5人或每组7人都少2人,共有多少人?
7、把48块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分给同一组同学,结果糖剩3块,巧克力少了2块,这个组最多有几名同学?
8、同学们分组玩游戏,4人一组、5人一组、3人一组都少2人,最少有几人?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位的内容及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分三小节编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同时,按照《标准》的要求,新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2.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本单元非常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图形和概念的认识,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如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安排了让学生说出纸巾盒、数学课本、粉笔盒等的形状、长、宽、高等练习。(2)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在各部分知识的学习中,都注意学以致用。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时,安排了计算俱乐部四周要安多长的彩灯线等练习;在学习表面积时,安排了大量的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物体表面积的内容。(3)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如计算拼插奥运墙所用积木的体积,为“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选取合适的容积单位等。即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为引出体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在学习容积时,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体积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体积单位,就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旧知、迁移类推引出来的。教材通过比较两个不容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让学生由比较物体的长度有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物体的面积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想到比较物体的体积应有统一的体积单位,由此引出体积单位。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1 cm3的正方体拼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这些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4)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
这部分教材根据以往教学实践的情况,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如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再如,由于体积和表面积等概念注意从各方面来进行认识,所以体积和表面积不再安排例题进行对比。
教学建议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苏教版
第三单元演练
一、填空题。
1.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最小数是()。
2.在14、17、22、45、100、87、37、0、96、29这些数中,3的倍数有(),2的倍数有(),质数有(),合数有(),奇数有()。
3.在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既是一位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4.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这个数是()。
6.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7.某班的学生人数在40到50之间,如果6个人站一队或者4个人站一队都正好站完。这个班级有()个学生。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
2.只要是6的倍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
.任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
()
.2、4、6、8、10的最大公因数是1。
()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要大。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明的卧室长4米,宽3米。现在用边长为()分米的方砖铺地,正好能铺满。
A.4 B.5 C.6
2.18和24的公因数一共有()个。
A.1 B.2 C.4
3.3是□91的因数,□里的数可以是()。
A.1 B.8 C.9
4.1路和2路公共汽车在早上7时同时从站里发出第一辆车,以后1路车每8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10分钟发一辆。那么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
A.7时32分
B.7时40分
C.8时整
5.一个数5□2,□里填()时,它是3的倍数。
A.1,3,5,7,9 B.0,3,6,9
C.2,5,8
D.0和5
四、计算题。
1.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和6
4和5
4和8
12和16
2.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12
7和8
8和12
20和35
五、按要求在方框里填数字。
1.402□,有因数5,没有因数2。
2.76□,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4.5□5□,同时是2,3,5的倍数。
5.□67□,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六、操作题。
下面长方形中的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请将这个长方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使得正方形的面积尽可能大。
七、解决问题。
1.有两根彩带(如下图),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不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
2.如果这个家庭的老鼠总数不超过30只,那么这些老鼠一共有多少只?
3.植树节到了,学校买了一批树苗,不超过50棵。如果每行栽24棵,正好栽完。如果每行栽16棵,也正好栽完。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4.美术兴趣小组不到40人,如果5人5人地数,剩2人;如果7人7人地数,也剩2人。这个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5.有一些糖果平均分成若干包,每包10粒余9粒,每包12粒余11粒,每包15粒余14粒。这些糖果最少有多少粒?
第三单元答案
一、1.2 9
2.45,87,96 14,22,100,0,96 17,37,29 14,22,45,100,87,96 17,45,87,37,29
3.3 4
4.8 16 5.12 24 6.ab 7.48
二、1.√ 2.√ 3.√ 4.✕ 5.✕
三、1.B 2.C 3.B 4.B 5.C
四、1.1 1 4 4
2.12 56 24 140
五、1.5 2.0 3.4 4.2、5、8 0
5.2、5、8 0或3、6、9 5
六、提示: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画图略
七、1.4分米 2.18只 3.48棵 4.37人 5.59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