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样例5)

时间:2019-05-13 23:5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

第一篇: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

让经典诵读走进学生心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更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利用课堂和早读引吭诵读,充分展示经典文学铿锵高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波澜壮阔等无穷美感,跟学生赛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师生沉入经典渲染的浓烈、深刻、理性、洒脱的文化氛围中,让历史先贤弘扬的真善美与我们现代生活热烈碰撞;贪婪吸收经典释放的丰富养分,与高贵灵魂亲密对话,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慷慨激昂、超凡脱俗。

经典诵读,并不强求深入理解,而是允许“不求甚解,渐得渐悟”,因此运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促进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学语习文中,习得方法,习得能力,再向课外拓展,或独立或合作阅读,在状态中运用方法,在迁移中渐渐学会读书。可谓是“课内悟方法,课外求”。

一、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1)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经典著作: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中华童谣100首》 《假话国历险记等;《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故事》《唐诗三百首》《元曲》《弟子归》《孟子》《长生塔》《爱的》等50本中外好书,阅读建议为“一课一名言、一日诵一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两生活记录、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感受;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古典名著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论语》《中庸》《大学》《庄子》《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中外文学作品,通过“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加以落实。

二、指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好书信息”:以“教材作者”“文本内容”及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夹”等栏目为线索,寻找好书,阅读好书。

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利用课外拓展阅读课、“师生共读”活动,引导学生会精读、略读和速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圈点批注、书写读书笔记、查阅工具书的常用方法,逐步养成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查结合,读书与用眼卫生习惯培养相结合等良好习惯。

四、多种措施促进阅读落到实处:规定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切实用好阅读记录本,将课内外阅读与积累、练笔结合起来,并做好单元课外阅读盘点。

第二篇:如何通过对比诵读走进作者心灵

如何通过对比诵读走进作者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初中阶段每一单元后都遴选了名家的篇目进行诵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学生的积累、阅历都不够丰富,对蕴含的感情没有太大的感觉。学生应通过诵读方式的改变,诵读才有效率,才能走进作者心灵,才能深入持久。【课例片段】 《乡愁》

师出示自己写的《乡愁》:对比赏析,品味乡愁。

师:老师写的《乡愁》和余光中的《乡愁》哪个更好?说明理由。男生读《乡愁》,女生读《乡愁》改写。

《乡

愁》改写

小时候,乡愁带着悠悠的牵挂,聚焦在母亲的视线中。

长大后,乡愁裹着涩涩的愧疚,飞落在新娘的花窗外。

后来呵,乡愁蒙着浓浓的伤悲,守护在母亲的遗像前。

而现在,乡愁载着长长的期盼,定格在海峡的天空上。生:我认为余光中的《乡愁》好,因为余诗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特定的意象表达出来作者复杂的感情。师:你能说说什么叫意象吗?

生:简单点说就是将抽象的感情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上。老师的意象选取的是视线、花窗、遗像、天空,没有原诗的典型形象,但也不错。生:原诗读后仿佛有四幅形象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师:你能将这四种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其中的不同。师:你们还能说说哪个好,并阐明理由吗?

生:原诗用“这头”“那头”,看似平常却能将我们的思绪带入到广阔的时空中,给我们无尽的想象。而改诗虽词语丰富一点,但没有这样的效果。

师:你能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包含深情的朗读,将平常的句子所蕴含的深意读出来了。师:还有谁说?

生:原诗用了“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词语,这些词语看似轻描淡写,却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情怀,特别是“浅浅”用反衬手法,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作者的赤子情怀。而改诗叠词的运用虽然也较好,但没有这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艺术效果。

生:原诗还运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不仅准确的表现了物品的形状,体现出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课例评析】

一、在比较诵读中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往往有着十分传神的语言,那么如何体会到这些语言的妙处,从正面试着赏析是一种方法,但我认为这种方法不是太深入,而通过比较赏析的方法能很好的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如文中叠词的运用,数量词的运用都非常的精妙。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诵读比较,细心体会,这样让学生确切的走近文本,走入文本,体会到经典篇目用词的魅力。

二、在比较诵读中体会诗人构思的巧妙、不入俗套

诗中构思的巧妙集中体现在四个有代表性的意象上。但学生不能很好的体会到。让学生通过比较改后的诗,然后诵读知道这些意象的选择看似平常,实则作者煞费苦心。虽然是在短短的20几分钟完成,其实是积作者一生积累。通过讨论探究,理解这四个比喻的精当,理解到这四个意象的不可替代。

三、在比较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的丰富、伟大

这首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由此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愁。特别是到了第四节诗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窄窄”更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样,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间里遨游。

好的课堂应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采用通过比较让学生主动发现的新型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真正的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

第三篇:走进心灵

走进心灵,关怀人文

——从《心灵点滴》体会到的医学人文关怀

看完《心灵点滴》,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被他的勇敢、执着所震撼,被他的善良、乐观所感动,也被他所具有的医学人文情怀所感染。这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影片,值得每一个医学生观看,从中,我收获了很多,对医者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的医学教育大都只是讲疾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却忽视了作为一名医生真正面对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我们总是讲疾病的治疗要个体化对待,却忽视了与病人真正的沟通与了解;我们总被教导“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却忽视了作为医生真正的目的。医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一直认为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能把病看好就是一名合格的医生,然而这些想法当我听完老师的讲解、看完《心灵点滴》后彻底改变了。

我们常常把医生的职责定义为救死扶伤,我们常常把治好一种疾病当成一种成就,但我们却忽视了病人的真正感受;我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写病例,却很少花时间与病人做进一步的沟通;我们常常与病人划清界限,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变的冷漠、麻木,可我们忘记了医生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我终于领悟——医学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救死扶伤、治疗疾病,而是帮助病人、关心病人,积极与他们沟通,减轻他们的痛苦,分担他们的忧伤,改善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医生的目的只是治疗一种疾病,那么医生永远都是失败者,因为没有一种疾病可以完全治愈永不复发;如果医生的目的是帮助病人,那么医生永远都是成功者,因为无论疾病如何发展,哪怕最终的结果仍是无法治愈,但医生最终都可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渗透,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患者来到医院不仅希望疾患得到治疗,而且更多的希望得到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如果患者从进入医院开始到离开医院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躯体的病痛得到有效的处理、减轻甚至消除,而且情绪情感也得到很好的安抚,心理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那么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信赖的、互相尊重的积极和谐的关系。那么患者作为被服务者的利益将最大化,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最高。根据心身相互影响的关系和作用,我们知道这对疾病的恢复是最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患者在这里得不到尊重,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被动地位,医护人员都高高在上,把患者当做没有思想、感情和意识的动物,那么即使患者的躯体病痛得到很好的治疗,他们的心理仍然是处于病患状态,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抚和疏导,心理需要被忽略。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怀疑的、命令式的不平等的消极关系。患者作为被服务者的利益最小化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最低,对疾病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人文性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要凸显人类医学与动物医学的不同,提倡人类医学中要体现医学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条件及保障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格的肯定。医学人文关怀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病人不仅要提供必须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

医学模式在转变、医学社会化,医疗服务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一预防一保健型转化。这些都促进了以“健康为中心”这一医学观念的确立,推动我国现行的医疗服务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过“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医学人文关怀不仅要从患者出发,更要着眼于那些没有患病的群体。一方面,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普及与共享健康知识,可有效地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群众在无病的时候接受了正确的健康科普知识,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降低患病的风险,进一步有效降低疾病经济负担,减少疾病投入,有助于医改深化、推动新医改的实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群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信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形成健康信念、产生从医行为的必要前提。

医学人文关怀是存在于医学行为之中的实践,是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对象化的“物化”过程与结果,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的生命本体的现代人文理念。医学人文关怀是高于对民众心理、生理之上的精神层面上的关怀,他是为民族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在这一波医学人文带來的思潮之后,我想,作为一个医学生,对于一个医者应该有的素养和理想,理当是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甚至,我想大部分的医学生,心中都有某些共同的标准和模范存在,《心灵点滴》中的主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应该向帕奇学习,学习他的勇气,学习他的毅力,学习他的热心、乐观和幽默,更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人文气息,以一颗医者的仁心来真诚对待他人。

第四篇:十九句走进我们心灵的经典语录

十九句走进我们心灵的经典语录

1.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白岩松

2. 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怎样把灵魂变得纯洁,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稻盛和夫

3.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4. 婚姻是一双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毕淑敏

5.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经历许多之后才明白:其实生活中每个问题都有无数个解,而其中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章怡和

6. 人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龙应台《不相信》

7.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爱情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守出来的。如果只用眼睛找,你很难知道谁可以相守一生。因为只有遇到事情,人性里的善或恶才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别用外貌和财富选人,而要用挫折、**和平淡去选人。扛得起责任、同得了甘苦、守得住寂寞的,才是一辈子的恋人。

8.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史铁生《我与地坛》 9. 怎样确定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我认为应该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到了不给钱也一定要干的程度;第二,有明晰的意义感,确信自己的生命价值借此得到了实现;第三,能够靠它养活自己。——周国平《把心安顿好》

10. 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听凭内心的呼声的引导吧,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像一块饼似的在理智的煎锅上翻来覆去地煎呢? ——米兰·昆德拉《不朽》

11. 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安妮宝贝《素年锦时》

12. 要和一个男人相处的快乐,你应该多多了解他而不必太爱他;要和一个女人相处的快乐,你应该多爱她,却别想要了解她!——莎士比亚

13. 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苏芩

14. 当你打算放弃梦想时,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力克.胡哲《人生不设限》

15. 你看,生活就是挺奇怪,当你不想拥有的时候,他会追着给你,当你渴望的时候,上天总会送给你一个不耐烦的白眼儿,还得说上两句让你堵心的话,我仿佛听见他说“活该,给你的时候你干嘛不要!”——庄羽《不是我说你》

16. 年少时因为没被伤害过,所以不懂得仁慈;因为没有畏惧,所以不懂得退让。我们任性肆意,毫不在乎伤害他人。当有一日 我们经历了被伤害,懂得了伤痛和畏惧,才会明白仁慈和退让。可这时,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正距离我们而去。我们长大了,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17. 在爱里煎熬心碎,你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为背叛而伤心流泪,你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上一个男人离开了,你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每个人内心深处,永远都有一个等爱的小孩。不是学会如何爱对方,而是先学会爱自己。——《相信爱,用心爱》

18. 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而且快乐,不管杰出不杰出,我都已经很感激了。所谓的“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是的,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们要能在自己的人生里找到意义。——龙应台《目送》 19. 我们常常会因为拥有而快乐,为失去而悲伤,有时候,不知足的人拥有一切却享受不到。知福的人看似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舍与得全在一念之间转换。其实,人生的实相,往往隐藏在追求和拥有底下,是某个让人有所寄托,让人身心安顿的东西。—— 吴舒欣《拥有,其实是另一种失去》

第五篇:愿景·使命·心灵

愿景·使命·心灵

哲学作为人类的智慧之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在反思着“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些人类的基本问题。哲学更多地关注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意义,从心灵中发掘幸福的源泉,从需要中开垦人从事一切活动的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的形式,引导我们从物的、功利化的生存方式中超越出来,走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境遇之中,找到心灵安顿之所在。哲学启发并扩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提升人的主体意识,上升到对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的关注。今天,我们正是要在现实周遭之中,在面对历史与永恒的过程中,显现我们之为人、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尊严。这样,我们既能感受到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方便,又能享受到哲学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生命超越,生活在意义的发现,精神的富足,幸福的追寻之中。

愿景-释义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

--弗朗西斯(C.Francis)

愿景这个词,当初在中国的词典里是没有的。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这个景象存在脑海里,是看不到的。就像佛教的释迦牟尼念佛学达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一个愿景。基督教、天主教也是。这是一个预见未来的美景。这个美景给人动力去做一件事情。

“愿景”一词与英语VISION(眼光、远见)一词关系密切,其含意为内心或脑海所持有的意义或景象。原景可以解释为对未来的愿望,发展前景;愿景的哲学意义建立在“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愿景是一种激发潜能的梦想。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这个景象存在脑海里,是看不到的。这是一个预见未来的美景。这个美景给人动力去做一件事。

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根植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得到个体的深度关切,具有感召人心的力量。个人愿景是发自个人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象。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有物质上的欲望;有个人的健康、自由、对自己诚实;还有对社会方面的贡献;对某领域知识的贡献等等,都是人们心中真正愿望的一部分。

个人愿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形象;有形财产;家庭生活;个人健康;人际关系;职业工作;个人成果。个人愿景的十个目标障碍:(1)态度悲观;(2)害怕失败;(3)缺乏抱负;(4)怕遭非议;(5)做事拖拉;(6)低估自己;(7)目标不清;(8)计划不周;(9)感情困扰;(10)人际欠缺。

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汇聚而成。因此,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鼓励成员发展自己个人的愿景,并激发个人持续不断的自我超越以提升愿景的层次。如果愿景只是领导者或其他人强加于组织上的目标,则成员顶多服从而已,不是真心的追求,愿景很难实现。共同愿景的建立虽然并不容易,但也有规律可循。集成式、凝炼式、影响式就是建立共同愿景的三个途径。

200多年前,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讨论的不是谁当总统,他们思考的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便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

这个强大的愿景激励着无数的美国精英为之思考奋争,从华盛顿、亚当斯、富兰克林等先贤起步,一直到林肯到罗斯福到现在这个梦想感召着美国人为了这个梦想努力。在这个愿景的感召下,托玛斯·杰佛逊于1776年起草的《独立宣言》中一段至理名言,写的激情四溢正义慨然,可谓是对民主价值观的经典描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其正当权力来自被管理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形式,一旦破坏这些目标,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同样在这个愿景的感召下,这个自由的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雄厚的财富;也是在这个愿景的熏染下,任何破坏民主的企图都会在体制中得到纠正,当时名气如日中天的尼克松就是因为水门事件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当尼克松像个小孩子那样哭泣的时候,我们明白不是他多么伟大,而是这套体制以及体制背后的这个民族。

教育&愿景

人类对教学价值的认识及追求,也是随着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与发展,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①远古落后时代“为生存而教”;②近现代发展时代“为发展而教”;③当代知识经济时代“为享受而教”。

“为享受而教”就成为时代的强音,这种教育就成为了培养真正的人的活动--引导学生去欣赏和享受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并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去过道德的、善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有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前人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与规则,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让学生变得更“会学”。但最重要的是,要能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科学的美丽与神奇,充分体现学生个人的经验、价值与情感,使学生在教育中体会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充分享受到教育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与促进,变得更“乐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学生生命意义得以彰显、生命价值得以尊重的场所,成为了师生一起成长共同享受的殿堂。我国目前进行的新课改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也正是代表了这一发展趋势。

“为生存而教”和“为发展而教”的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教学一旦为工具理性所统治,把知识、能力、分数作为根本的追求,教育就不再是给生命自由和幸福的“福祉”,而是违反生命的本性,成为了生命的“痛苦之源”。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老师们从事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孩子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他们追求教育理想与民族理想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老师们的教育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这是教师的职业愿景。教师职业愿景的实现是以学校教育愿景为前提,以学校愿景管理为承载。

目前的学校是一个工业化的产物,工业产生技术要求的“一致性”,使得社会组织都有生产线化的现象。学校在一致的规范下运作,学生在一致性的要求下学习与思考,然而在面临资讯化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并能积极追求“自我实现”的成熟个体。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在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下,不能不求突破,以因应新一波的社会变迁,因此一连串教育改革的历程,正积极持续进行中。由于传统价值等其她因素,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偏向“规范”取向,“考试文化”更强化了这个方向。为避免“一致性”的教育缺失,松绑全国集权教育目标,下放给学校作调整是未来的方向。

使命-释义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

使命是什么?就是人的任务和责任。使命无法计算,更无法标价出售;使命也无法存储,更无法装饰以供人观赏;使命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生命是可贵的,使命更为可贵。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具有生命,但是唯独人才懂得使命。生命给予使命以根据,使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使命难以实现;没有使命,生命就显得平庸。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使命具有社会属性。”

每个人都珍爱自己的生命,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使命,说白了也就是责任,也就是理想,也就是追求。生命是伴随着责任一块成长的,没有责任,生命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从某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但缺乏责任心也是不健全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他的生活质量、学习成绩必定难以达到心中理想的高度。责任心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基础。理想与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胸无理想,枉活一世。没有追求,就似行尸走肉。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天地在我心中,使命在我心中,一切行动都要以它为准绳,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干得漂亮,活得精彩,笑得灿烂。

从个体存在的意义而言,人是幸福的享受者,个体有生理的需要,即身体健康和物质生活的保障。也有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的浸润,渴望心灵的自由与空间以及自我梦想的追求与实现。自然人之生命之所以有意义与价值,是因为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并在生命的历程中能够追求到幸福。而人的生命是如何获得意义和价值的,又是如何以此意义和价值为基础而向国家、社会和他人争取自由的权利、平等的权利、生命权利和财产权利等自然权利,不仅因为这些个体权利既是人类的理性,代表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正义、道德和良心,也是个体通过拥有并维护这些权利进而维护整个人类的安全和幸福的基础。

做人,是一定要有使命感的。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就会珍惜人生,珍惜生命,珍惜工作,珍惜生活,珍惜一切;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使命感,那么他就缺少了做人的内在的激情与动力。但是,许多人未必了解这一点。一名心理学家这样描述激励作用,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自身能力的50%-80%;在适当的精神激励下,能发挥自己能力的100%。

使命感是人的内在的永恒的核心动力。一个人的使命感越是强烈,那么他的人生希望也就越强烈;他的工作激情与生活热情越强烈;他的人生责任感也越强烈。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是一种自觉的人,是一种奋斗的人,是一种百折不饶的人,是一种任劳任怨的人,是一种坚强不屈的人。做人,必须要有使命感。一个人如果对客观存在的使命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使命感,那么,这样的人就不会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不会承担起做人的责任与任务。没有使命感的人,是可悲的人;没有使命感的人生,就是行尸走肉的人生。

人生使命,就是你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你愿意追求一生的终极愿望使命是人生的向导,是你奋斗不懈的动力,为自己找一个崇高的使命吧,那样你会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及其优先级,有利于在生活中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按照价值观生活,会让我们不留遗憾,问心无愧。我们应该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人生使命和价值观,尽量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崇高的使命和价值观,并且直到自己完全清楚完全认可,这需要时间和磨炼。

教育&使命

教育以一种问知的方式敞开个体人生通向未知与无限的大门,伴随个体寻求生命突围的冲动,让人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小我走向大我,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当下走向未来,从个人走向世界,扩展个体的生存状态,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而实现个体的幸福追求。

教育哲学所考虑的“人的问题”至少包含三个基本主题:其一,“人与自我。具体包括:人的'身体'及其对本能、本性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人究竟如何满足自己的本能与本性?人究竟如何维护自己的独立精神、行动能力与创造冲动?等'身体哲学'的视野。其二,人与他人。具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自由;人与人的差别与平等;人与人之间的敌视与关爱;人与人之间的统治与民主等'政治哲学'的视野。其三,人与自然。具体包括:人对自然的破坏以及自然对人的报复;人对自然敬畏以及自然对人的回报等'生态哲学'的视野”。

可以说,如果教育哲学关注人的身体(及其本性与本能):如果教育哲学关注了人的权利(自由、平等、关爱与民主);如果教育哲学关注了人的生存环境等问题,教育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个体的幸福就有了切实的保障与可能。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人性,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把童年和童心还给孩子,这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首先或真正需要的,应该是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宽容,对自发人性的关爱,对幸福作为一种自足的终极价值的尊重,对个人人格完整性的预设,对各类干涉和强迫的理由的质疑。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使命和本质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宽泛而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和人的发展紧密相关。康德曾有名著《论教育学》。在该书中,他开宗明义便指出:在世间万物中,“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按康德的看法,人之外的动物只需以本能的方式来运用他的天性,无需像人那样经受教育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使人与其他存在(包括动物)区分开来。也即,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它的内在指向,它的使命就是“人的完成”。所谓“人的完成”,一方面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与之相联系,另一方面,教育也是使人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从教育就是生长的观点看,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所谓最好的环境,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由,一个是好老师。用植物的生长比方,自由就是充足的阳光水分,教师就是园丁。教育应该为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如果做不到呢,最低限度是不要挡住阳光。一个好的学生对于坏的教育可以说的话,就是哲学家狄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大帝说的那句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心灵-释义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心灵或心智(英文:Mind)一般指:来源于脑,由思维、知觉、情绪、意志、记忆和想象组成的理智和意识层面。

心灵(而非灵魂或精神),一个器官,是将动物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与植物区分开来的分界线。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在这里,头脑是大脑、小脑及脑干等结构的总称),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组份以及属于它自己的功能,就如同头脑有它自己的组份与功能一样,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心灵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头脑的一种功能;并且,就如同肉体一样,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尽管,在无数的因素的影响下,它不一定能够成熟。

我们的心灵蕴含有我们的气质(而非性格),我们的欲望与本能。另外,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判断与特有的“思考”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建立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之上,同时有赖于后天的经验的积累;我们的选择--也即决定,是行动之前的东西--是由我们的心灵所作出的,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由我们的头脑所作出的(头脑只可能产生动机,尽管有的时候,头脑在我们的选择与行动之间可能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当然,假如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将心灵的选择的功能称之为自由意志;心灵是能量的调配者,尽管作为能量的调配者它并不是唯一的;心灵是一个感受器,是我们的情感以及情感取向的感受器,也就是说,我们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以及喜欢、厌恶等感受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另外,我们的自卑、自信及信心等也不是头脑的感受,它们同样是属于我们的心灵的感受。

作为人类的心灵有两种状态,其一是精神分裂,另外一种状态就是爱。两种状态取决于对“人终有一死”这样一个事实的“不接受”或“接受”。爱不是一句话语,爱不是我们的思想,爱也不是我们的行动,爱是心灵的一种状态,而与我们的头脑无关。

孩子发育到一定阶段,自我意识自然产生,它的产生是属于头脑的,但会“传递”给心灵。假如一个孩子是处于爱的环境之中的话,那么,对于他的心灵的发育是一件幸事,就如同一粒丢在沃土上的种子会茁壮成长一样,我们的心灵也会本然地、茁壮地成长。然而,人类社会并非沃土,孩子们存在于普遍的“不爱”的环境之中,因而,幼小的心灵是容易受伤的。小孩子是常常说真话的。人在成长中锻炼出抑制说真话的本领,随着年岁的增加,说真话的频率便越来越少。到了老年,又渐渐地说起真话来。所以真话是一种离新生和死亡都比较近的品质。不要以为所有的谎言都是恶意,善良更容易把我们载到谎言的彼岸。

管理界有三句名言: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觉悟。只有人的心灵充满爱时,人的行为才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处理事情的责任心、工作的激情、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恒心。最重要的是,只有充满爱的人才会考虑他人和社会的未来,才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战略思想以及为了实现企业的远景而不断产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意识,才会将组织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变成自觉的行为。

如果说顿悟和父母的爱个人不可以控制的话,家庭则完全可以由个人的意愿和决心实现。但是中国的家庭奉行的是儒教的“君臣父子”,“三纲五常”,首先就是扼杀人性,让人变成绝对服从的机器。具体到每个人就是在家里绝对服从父母,上学绝对服从老师,工作绝对服从领导。即使是做了单位领导,也不得不和社会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除了少数人拥有幸福的父母以外,大部分人从生下来就没有感受到公正和平等。也就是说,没有感受到爱的美好。

教育&心灵

对于教育活动来说,人最不可知的就是心灵和心智。而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其心灵和心智的结构。有什么样的心灵和心智,就有什么样的人格。因此,教育即人的心灵和心智的养成。要养成人健全的心灵和心智是很困难的,因为对什么是人健全的心灵和心智,这个问题也很复杂。从教育的能力来看,教育对于人的心灵和心智的培养能力也很有限。人是置身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

伊曼努尔·康德说:“培养人心灵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让一个人自己去做他想做的事:比如让一个学语言的人去使用所学的语法规则。一个人如果能自己制作地图,他一定对其有最好的理解。制作对于理解来说是最有用的辅助工具。对于那些仿佛是完全从自身出发学会的东西,人们总是掌握得最彻底,记得最牢。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做到了这一点。人们称他们为自学者。

有人在《读者》看到这样一句话:在当今社会上,有两件事情是最难做的:一是让别人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里。前者是成功的企业家,后者是优秀的教师。

教育是一种唤醒,一种激励,一种提升。教育本身意味着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要把自己还原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唤醒激励那些沉睡的灵魂。教育有时就是一种发现:你的学生有什么才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作为教师,你要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收获。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就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如果你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就是他最突出的地方。”教师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教育是人的解放,且首先是心灵的解放。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是单纯的职业或技能培训中心。审美与情感才是教育的第一块基石。走进学生的期待,关怀学生的心灵是当代教育的鲜明特色,我们的教育应尽可能多些以情感人,以诚待人的人情味,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心灵的对话,让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更多精彩在850041632QQ空间

下载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愿我们共同努力

    愿我们共同努力: 长成一棵大树! 无论怎样的树苗,只要在适合的土壤里,都会抽枝 吐绿、枝叶繁茂。我们,就是一棵棵树苗,在11班自由的天地里,尽情地沐浴知识的阳光,汲取能力的氧份,享受......

    《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心灵》读后感 高二(7)班主任 薄慧杰 在李镇西《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里面,我看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老师的点点滴滴,还有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整本著作话语......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享受教育幸福 华升学校校长牛和泉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健康人格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赋予学生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我们的责任是小......

    走进客户心灵范文合集

    走进客户心灵俗语说:“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2002年末,***同志从原来的一名会计员转为担任**支行营业室大堂经理一职,新岗位的变动,给***10年的**行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推荐)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者:彭建琼 单位:禄丰县和平镇小学 【摘要】 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得学生的心,才......

    浅析走进心灵读后感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走进心灵》读后感 三江街道中心小学张君钗 以前,我总以为能及时处理班级事情,把班级管理好,这样的班主任就算是不错了,可是当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主题班会课感想 吴翠萍 高中组 联系电话:*** 案例背景 背景一:班会课难上是许多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一个共同的感受。不少班主任认为,班会课至少有“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