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研究报告
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研究报告
常熟市塔前幼儿园 李跃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一)研究的目的1.从教师角度看
在学习《纲要》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新动向:关注幼儿早期阅读。《纲要》第一次明确的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并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2.从家长的角度看
了解我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3.从幼儿的角度看
将阅读活动融合到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中,以激发幼儿阅读识字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实现图画符号和语言文字符号的顺利转换。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
(二)具体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象:幼儿园大班80名幼儿及其家长
方法:
1、问卷法:问卷调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早期阅读功能的认识,对书籍选择、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2、个别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二、研究的内容
(一)家长方面
1.家长已初步具有对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86%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必要的,早期阅读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8%的家长认为可有可无,顺其自然,可以等孩子大些再加以引导,只有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进行早期阅读,他们认为孩子听听故事
就行了,阅读是识字以后的事了。2.家庭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状况(1)图书阅读(a)、亲子共读
95%的家长能陪孩子阅读,5%的家长因为太忙、没时间,不能陪孩子读书。亲子共读中母亲参与的比例远远大于父亲,分别为63.3%和23.5%,其余亲人参与的占13.2%。亲子共读的时间82.2%的家庭集中在临睡前,17.8的家庭选择有空或孩子有要求时。(b)、阅读内容 表一
表二
以上两表的填写情况我们得到在选择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决定权由孩子决定的占68.7%;家长决定的占4.7%;讨论决定的占26.7%。在选择内容中:依孩子爱好的占39%;新内容占11.3%;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占32.3%;家长熟悉占4.7%;随手拿来占12.7%;其他占4%。综上分析,家长在阅读内容选择上,较多重视孩子的意见,但给孩子的引导较少。由家长决定内容时,也有相当的家长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但这种认识有待于普及与深化。(c)、活动指导 表三
表四
表三显示,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较多采用与孩子看书逐句朗读的方式,其次是照者书讲一个大概。表四说明,90.6%的家长会在亲子共读之后向孩子提问题,但其中有55%的家长缺乏经常性的引导。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对如何提问,提什么?什么时候提?如何启发等引导的策略感到力不从心。(二)幼儿方面
调查表明有82%的孩子喜欢儿歌、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类读物,92.7%喜欢图画书的形式。93%的孩子喜欢父母伴随读书。表五
在“翻书方式”上我们得出:“随便翻的”占21.7%;“一页一页翻的”幼儿占39%;“从前到后逐页翻书”的幼儿占39%;“其他”占0.3%。综合上述多数家庭忽视阅读翻书习惯的培养。表六
在对幼儿“只看图不看字”的调查中,我们得到:“从不”看字的占4.3%;“很少”看字的占16.7%;“有时”看字的占39.7%;“经常”看字的占36.3%。以此看出39.3%的幼儿经常阅读时只看图,60.7%的幼儿时既能看图又能适当注意字。说明在看图画的基础上,逐步为幼儿渗透汉字的学习经验的阅读方式是可行的。表七
由表数据分析,家庭中的识字教育以集中、单独认读的方式为主,多数家长不
注意利用环境与实物随机引导幼儿识字,也较少利用阅读的语言环境渗透汉字教育。这可能源于“先识字,后阅读”的错误的早期阅读观念。
三、研究的结果
我们发现,幼儿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问卷汇总见下表:
根据以上调查发现我园幼儿的阅读存在以下3个问题:
1、阅读的主体是谁;
2、选择怎样的阅读方式;
3、创设怎样的阅读环境。
四、研究的体会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体
幼儿阅读的自觉主动性来自明确的阅读目的,自身的阅读需要和愿望,而这种阅读目的,需要和愿望不是自发的形成和产生的。要靠教师与家长的启发和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实例对幼儿进行阅读需要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在幼儿在阅读中遇到的细小问题,教师要热情地帮助解决,而不应置之不理。幼儿对阅读中的一些问题一时难以理解时,教师与家长应热情鼓励,耐心讲解,帮助其理解内容。这样,阅读就不会使幼儿掌握枯燥无味;他们会享受到读书的欢乐,从而逐步地把阅读作为自身的需要,产生迫切要求阅读的愿望。
(二)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阅读。
幼儿是不是自觉主动的阅读,主要是看他们在阅读中动脑筋思考了没有,是不是在联系中思考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理解书面语言和思维活动是一致的,动脑筋思考,主要体现在读懂读物的过程中把以有的知识、已了解的事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起来,调动起来,找出生活中内容相近的地方,加以联系,加以比较。早期阅读教育的核心是为使儿童成为流畅阅读者进行的阅读策略预备能力的培养,这些技能主要有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四种。反思可以帮助孩子理清阅读内容的线索,如经常用“这个故事先怎样?后来怎样?这个人是这样吗?”引导孩子思考,帮助他们养成勤于反思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他们阅读的准确性。预期是孩子由听故事、看图书经验中积累的“内部结构故事图式”,引起对新作品的猜测。在阅读开始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提“可能会怎样?”的问题帮助孩子养成预期的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质疑是对阅读内容深入理解的技能。“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思考阅读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加强早期阅读训练,培养早期阅读能力。要尽力营造一个处处能够见到汉字与实物紧密结合的“硬”环境。校门、花坛、运动场、教室、桌椅、玩具等凡是能与汉字结合的实物上都尽可能地与汉字挂钩,让孩子们见物的同时就能见到与之对应的汉字。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图象、声音、语义、符号自动地整合到一起,从而逐步实现对汉字的认识。要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营造汉字教育的“软”环境。例如,我们可以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入“标志”,在毛巾架上、小柜子上、墙饰上都有每个人的“标志”。孩子在与教师、小朋友的交往中,“标志”上的汉字自然就记住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人与人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汉字教育。
第二篇:幼儿园早期阅读总结(精选)
篇一:大班早期阅读总结
早期阅读对于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智慧、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积极价值,是语言素质教育的需要。经过一学期的时间,孩子们在听、说、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1.教师和家长在与孩子一起阅读学习时,我们是阅读者的、陪伴者、支持者、引导者。所以在进行教学前,都会认真看《教师指导用书》理解内容,体会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产生情感体验,再用适合大班幼儿的各种方法与孩子共读、交流、分享。
2.让孩子产生我想看、我要看的阅读动机,主动进入阅读时最重要的。在引导时运用各种方法让孩子积极地进行阅读。
3.通过“我当小老师”、“找朋友”游戏形式让孩子自主的投入学习,对幼儿的进步会及时肯定、对新颖有创意的表述进行积极表扬。
二、养成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1.孩子逐渐养成安静、仔细、阅读习惯和科学用眼、正确阅读姿势。
2.孩子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有所提高,会按页码顺序看书,学习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幼儿独自阅读能力也慢慢在提升。
3.幼儿在阅读时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的人物、动物,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如《好长好长的名字》中可让孩子先观察,后阅读。
三、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1.喜欢与别人交谈,能用完整的语句有顺序地说出自己所做的、看到的、听到的、行到的,每次活动后进行“我当小老师”讲讲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2.要求幼儿自己会大声朗读、练习发音和表达的流畅性;积极参与集体阅读交流和讨论,学会思考和创新。
3.鼓励幼儿课余时间把学到、阅读到的好听的故事讲给同伴或家人听。
4.组织形式多样化如提问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引起孩子说的欲望,对故事进行创编、续编等。
5.引起幼儿对文字的兴趣,能对积极常用的文字进行加工、运用(组词、造句、说一段话等)。
四、在实施早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幼儿集体阅读时,状态还是不错的,而让他进行个别阅读时,却老是读不出来。也许是胆小,也许是缺乏自信,也许原本就是只能跟着别人阅读的,只有找到幼儿的症结之所在,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个别幼儿提高阅读能力。
家长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许多家长并不了解阅读,他们常常只看重幼儿认识了多少字。以后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家长建议讲座,让家长明确教育目标,端正教育观念,了解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并定期向家长推荐阅读书目。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已圆满结束,在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学习好的方式、方法。孩子也还要继续保持好的习惯,再学习更多的知识。
篇二:幼儿早期阅读心得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幼儿早期学习中,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开发及终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已具备了阅读识字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其实在婴儿出生不久即满月之后,就可以开展阅读教育,并可以进行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和行为研究)。
近几年来,我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尝试对小班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在实践中,初步积累起了有关小班年龄段早期阅读中三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法。
(一)目的字渗透法
在每首儿歌中挑选几个较简单的名词作为目的字,并让目的字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如可以把目的字卡放入语言阅读区域中,让幼儿自由地取放,与认识的“字宝宝”做朋友,来增加对字型、字音的整合印象。还自制了可以取放于每本图书的小型字卡,人手一份,使他们与目的字重点碰撞。而且利用每天十分钟晨读,在游戏情境中充分练习,加深理解。这种方法在情境性强、可迁移的场景中重复运用,使幼儿不觉厌倦、易学乐学。
(二)象声词及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法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在给幼儿认字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形象生动的象声词,利用象声词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形成最初的阅读识字。如各种小动物形态各异的叫声,最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此法能吸引幼儿善于观察、乐于表达,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情景利用、联想拓展法
将散步、参观、游玩时好看的风景,有趣的事件变成定格的画面,成为幼儿讲述的材料。如春游去的照片,散步时的花草图片,参观后的观赏门票等。或者可以将画面、照片图片等部分隐藏,利用幼儿在餐前三、五分钟的时间,开展“想到什么就说”、“看到什么就讲”的智力游戏,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可以一个人将给大家听,也可以三三两两地对话,还可以几个人小组畅谈。将智力游戏与讲述蕴于阅读活动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兴趣,使幼儿觉得“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孩子们乐于说、敢于说、勤于阅读。
在小班幼儿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中,指导形式也必不可少。我将正式阅读学习与非正式阅读活动相结合,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幼儿阅读与交互阅读相结合,引导幼儿有始有终的进行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对文字的敏感度、字图一一对应的能力逐步增强。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我们要抓紧从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出发,在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上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北京市早期特殊教育现状研究的研究报告
1874年,北京出现全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先河。
一、问题的提出
100年后,随着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被欧美国家普遍接受和实践,北京也在全国率先开始了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工作。这些工作在近年来获得了相当的发展,如不仅有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国办的弱智儿童幼儿园,也有残联系统举办的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还有个人或集体举办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机构。
但是,现有机构是否满足了北京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已有机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它们在发展中存在什么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总结,本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研究的。
二、研究目标
了解北京市早期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
1.现有教育机构内早期特殊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包括早期特殊教育的师资状况,早期特殊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及课程设置和早期特殊教育的办学经费及教学条件等。
2.社区对学前残障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现状。
3.早期特殊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困难与解决对策。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观察法等对北京19个区县的学前教育科、对13所招收残疾儿童就读的早期教育机构以及市区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朝阳、丰台的22个街道办事处的民政科和社区居委会进行了调研。发放问卷、访谈提纲469份,其中,区县教育官员19份,有残疾儿童就读的早期教育机构的领导、教师120份,残疾儿童家长220份,街道民政科官员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110份。回收问卷、访谈提纲301份,总回收率为64.18%;回收问卷的总有效率为93%。
区县官员、社区的调查于2003年春节前完成,回收率很高;因为春节尤其是非典的影响,家长和一部分教师的问卷、访谈提纲回收率较低。
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还采用资料研究法对北京市和国家的相关法规进行了比较研究。
五、研究结果
(一)北京市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情况
1.接收残疾儿童就读的早期教育的机构数和在各区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北京市19个县市区(含燕山)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截止到2002年12月31号,北京共有接受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机构(含接受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28个,①它们在各区县的分布情况、办学性质、在学人数等如表1所示。表中机构性质一栏的“国”代表国家办学,“集”代表集体办学,“个”代表个人办学。
表l 北京市各区县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状况一览表
从表中看出,全市尚有48%的区县还没有残疾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统计报告。在28家机构中,3家是专门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机构。一是西城区育红幼儿园——本市唯一的一所教育部门主办的弱智儿童幼儿园,二是朝阳区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私立机构,三是中国聋儿中心——中国残联举办。
有3个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班(海淀区、西城区设在普通幼儿园——属私立性质,宣武区设在宣武培智学校),3个弱智儿童学前班(宣武区、崇文区在培智学校,朝阳区在朝阳弱智儿童康复中心——属私立性质),1个盲童学前班(在北京盲人学校)。
有19所普通幼儿园接收了残疾儿童。
2.在学的残疾儿童的年龄分布
325名儿童中,7岁以下的268名,大于7岁的57名。分别占在读人数的82.46%、17.54%。
7岁以下的268名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在学的残疾儿童的年龄分布
3.在学的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分布 在就读的儿童中,有316人有明确的残疾程度的划分或说明,即知道是属于哪种程度的残疾,其余9人则没有划分。残疾程度的分布见表3。
表3 在学的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分布
4.在学的残疾儿童的来源
在325名在学儿童中,本市儿童只有187名(还包括7岁以上的儿童),其中,有67名没有在本区接受教育;外省市在北京就读的儿童有138名(占在读人数的42.46%)。几类儿童的来源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在学的残疾儿童的来源
(二)早期特殊教育的师资状况
1.各机构教师的学历
通过对西城区育红幼儿园,朝阳区弱智儿童康复中心、新源里幼儿园,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语言训练部,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学前部,北京盲人学校学前班,崇文区安乐幼儿园7所机构的82位教师、领导的调查,各机构教师的学历如表5所示。
表5 各个机构教师的学历分布
2.专业背景
这些教师中,没有人是专门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或早期干预)专业出身,只有中国聋儿中心的25位教师具有特殊教育专业学历(但也不是早期教育方向)。
据国办的专门的残疾儿童教育机构的领导反映,教师们几乎都接受过累计一个月以上的不同形式(如会议、培训班等)的专业培训。个别个人和集体办的专门机构的老师也接受过累计一个月以上的专门训练。
但是,在教师问卷中,只有29人回答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共有61人回答)。这个矛盾可能是由老师们没有把会议当作是培训的一种形式所导致的。
普通幼儿园的教师则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特殊教育培训或训练。
3.教师的年龄构成
从调查的80个教师的年龄构成来看,21~35岁的教师占多数,为48.8%;其次是36~45岁的教师,占25.0%;20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8.8%、17.5%,教师年龄构成比较合理。
4.教师户口
除去教育系统的国办机构的教师户口基本上是北京的外,其他机构(含中国聋儿中心)的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外省市户口教师任教的情况。
(三)早期特殊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及课程设置
从宏观上看,现有机构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各类残疾儿童的教学内容既有与普通幼儿园相同的内容,又有体现自己特色或体现残疾儿童特殊需要的内容。
但是,通过对有关机构的实地调研、观察和访谈,发现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过于强调特殊性。一些聋儿语训机构把训练聋儿的听和说当作教学的唯一目的,未能处理好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特殊发展即听力、言语能力的发展的关系,忽略了儿童全面发展的教学。
2.教学环境过于封闭。一些语训机构和个别的弱智教育机构,没有实拖开放式教学,残疾儿童缺少和普通儿童接触、融合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存在收容的倾向。一些弱智教育机构没有很好地开展各种特殊教育活动,存在收容倾向。
4.教学方法单一。个别语训机构由于缺少正确的办学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上只是机械地使用刺激——反应的行为训练方法,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5.教学缺少家庭——学校、学校——社区之间的有机联合。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部门、多学科的配合,但是,现有机构缺少这种配合或合作。
6.缺少课程纲要。各个机构普遍缺少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和教材,教学的随意性较大。
7.普通幼儿园对残疾儿童的帮助处在自发的阶段。此次统计,北京有19所普通幼儿园接收了残疾儿童,但由于这些机构的教师缺少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他们还不能有的放矢地对残疾儿童开展有效的教学。
(四)早期特殊教育的办学经费及教学条件
1.国办早期特殊教育机构。国办的早期教育机构包括教育部门主办的机构和由残联、民政等非教育部门主办的机构。
教育部门主办的机构包括国办普通幼儿园和特殊幼儿园,办学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这保证了基本的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但是,由于办学成本高于普通幼儿园等原因,北京教育系统唯一的国办残疾儿童幼儿园——育红幼儿园和唯一的盲学前班,仍旧存在经费紧张问题。如育红幼儿园2002年的拨款是61万多(已高于其他国办普通幼儿园),盲校学前班2002年的开办费是15万,但两校当年仍旧都有5万左右的经费缺口,其他教学条件如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仍有待改善。
非教育部门如残联系统举办的语训中心,不仅有政府拨款,还有较高的学费收入,它们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个别机构并没有把大量的学费用于教学活动,致使其教学条件如活动场地等仍需改进。
2.私立早期特殊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包括个人和集体举办的机构,基本上没有政府拨款,其经费主要靠自筹(包括接受募捐)。
由于办学动机所致,这些机构的办学条件差别较大,大多数只具备基本的教学条件,教师的工资也明显低于公立机构。同时,由于缺少政府的支持,一些机构没有长期投入的打算,这也影响了教学条件的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自发举办的学前班,实际上也属于没有政府拨款、经费靠自筹这一情况。由于缺少强大的经费支持,大多数这种性质的学前班条件一般,缺少效益和规模。
(五)社区对学前残障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现状
通过对城区22个街道办事处的民政科和社区居委会的调查,发现:
1.社区几乎没有为残疾障碍婴、幼儿提供有组织的、有效的早期干预或早期教育服务。
2.个别地区或社区为学龄期残疾儿童家庭提供了一些包括简单的家政服务、办理减免学杂费、办理经济救助等服务,但不是针对残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和训练。
3.包括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在内的大量工作人员对有关残疾儿童的问题,并不是很了解。例如在回收的94份问卷中(在社区发放110份问卷和访谈提纲),只有11人回答对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很了解,24人回答了解一些,而回答不了解和说不清的共16人,其余40余人没有回答(其实际情况是不了解)。
再如,有38人回答社区为残疾婴幼儿提供过服务,27人回答没有提供,13人回答不清楚,其余20多人没有回答。这些服务也仅是限于上文提到的办理减免学杂费、办理经济救助等。
(六)早期特殊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困难
1.对于已经存在的早期特殊教育机构来讲,发展中的困难主要有:
(1)缺少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从调查看,几乎各个机构都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例如各个国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几乎都是自发举办的,但由于得不到政府拨款,同时管理部门又限制各种收费(对残疾儿童当然不能过多收费),导致他们经费困难,也限制了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再如,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不同的是,北京几乎所有的私立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机构都得不到政府的资助。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得办学质量受到影响,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个别机构由于经费问题,不得不停办。
(2)没有全市性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早期干预)的管理措施和法规。
缺少包括残疾儿童的鉴别标准,人学标准,残疾儿童的出园标准(接受教育后应该达到的标准或水平),残疾儿童的课程标准,训练教材和收费标准在内的一系列的具体的办学和教学的管理措施。
(3)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大多数机构的家庭和学校,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良好机制。许多家长完全把责任寄托在学校上,自己不参与孩子的早期训练工作,而学校又责怪家长对孩子发展的期望值过高。这实际上影响了早期教育的效果,也影响早期教育的发展。
2.就目前北京市如何开展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工作来看,主要的困难是:
(1)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我国残疾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工作起步较晚,人们的认识包括政府官员的认识、家长的认识和社会的认识,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这样,政府的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等就很难有效地指向残疾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家长也没有认识到要积极对残疾子女进行早期教育,从而影响了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开展。
(2)法规没有成为举办特殊教育的指南和准绳。
尽管我们还缺少专门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法规,但是,执行已有法规,如《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等,也足以能使早期特殊教育发生大的变化,走向大发展。但是,目前还没有把法规当作对残疾儿童开展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南。
(3)各个系统不能协调工作。目前卫生、残联、民政都涉足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含早期教育)领域,但是,它们各自为政,不能协调工作。例如,卫生部门只管在儿童的出生前后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检查,但对查出的高危新生儿和残疾、障碍儿童,并不提供有效的早期干预。再如,中国残联在北京只举办了聋儿语言训练机构,没有开展其他残疾儿童的早期训练工作。
以上原因导致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含早期教育)的主体不明、职责不明,缺乏监督,防碍了残疾儿童的发展,也影响了残疾儿童早期干预事业的开展或发展。
(4)缺少专业教师。没有更多懂得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包括早期干预)理念和方法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国办普通幼儿园缺少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师,使得普通幼儿园不能有效地接纳大量的残疾儿童。六,研究结论
1.北京市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接受早期教育的残疾儿童的类别较多,除盲、聋、弱智儿童之外,还有少数脑瘫、言语障碍、情绪行为异常儿童;安置方式多样,既有专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也有附属在特殊学校或普通幼儿园的残疾儿童幼儿班,还有在普通幼儿园就读这种形式;多种办学主体使办学性质多样化,既有国办机构,如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主办的机构,也有私立——即集体和个人办的机构,既有国家部委举办的机构,也有北京市举办的机构;北京还同时接受外省市的残疾儿童入学,为外省市做出了一定贡献。
2.早期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占全市48%的区县还没有报告有残疾儿童在接受早期教育,全市仅有约160名接受早期教育的。残疾儿童,从全市幼儿园有20余万学生、每年有5万多名新生儿估计,应该还有大量的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早期教育;一些儿童还不能方便地在居住的社区接受早期教育;3岁以下接受早期教育、早期干预的儿童还很少(这时教育、干预的长远效果会更好);现有机构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等和优质幼儿园比较,还亟需改善和提高;社区和其他部门还没有有效地参与到早期干预中,社区服务几乎没有开展。
3.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北京残疾儿童的数量、应该接受早期教育的人数到底是多少,需要清楚;个别机构的办学思想需要端正;一些机构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正;现有机构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规范和评价,需要形成一套针对残疾、障碍儿童教育的包括入学鉴定、资金使用、教学质量评估在内的一系列的运行机制;需要相应的课程标准或纲要;大多数教师需要专门的培训。
七、对策与建议
针对本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与教育部门有关的如下建议:
(一)发挥政府领导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扩大残疾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比率
各区县政府的主要和主管领导要认识到特殊教育的意义,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如通过举办残疾儿童幼儿园、在普通幼儿园内举办残疾儿童班以及在普通幼儿园的普通班级内接收残疾婴幼儿等,积极扩大残疾婴幼儿的接受教育率。
(二)开展有关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能力培训
结合《北京市幼儿园教师“十五”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把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含早期干预)的内容作为北京市幼儿园教师“十五”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以便这些教师有基本的教育残疾儿童的知识和能力,也为一般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创造师资条件。
为此,建议组织编写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培训教材。
(三)制定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管理办法
建议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管理办法》,对办学收费、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价等做出规定,巩固现有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成果,提高教育质量。
其中包括:
1.建立政府资助机制和奖励机制,对合乎评价标准的私立机构进行资金资助,对成绩显著的个人或机构进行奖励,每年一次,形成制度。具体的奖励数额可以由具体情况确定。
2.在相应的教育评估验收中,把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对于没有残疾儿童接受早期教育或达不到标准(数量和质量标准)的区县,采用一票否决制,不予验收,以此来促进全市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
3.规定各类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大纲和教学评价标准。为此,可以编写人数较多的弱智和聋童的早期教育课程纲要或训练纲要,或在《北京市三岁前儿童教养大纲》等文件的实施细则中设立残疾儿童专项或附件,对此做出规定。
对于达不到办学标准的园所,则限期整改,或进行罚款,以罚促改。
(四)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教育为核心,家长、社会广泛参与的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系统。
建议设立市残疾人工作协调办公室,具体协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等部门以及相关中央部门的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或已有法规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教育为核心,家长、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各司其职的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系统。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1.进行全市残疾婴幼儿的流行率调查,搞清楚我市残疾婴幼儿的确切数目,为制定早期干预、早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2.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实施细则》,统一解决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法规还没有具体涉及或虽有涉及但法规与法规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到的残疾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或早期干预问题,如《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第5条、《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16、17条都谈到相应的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预问题,但具体如何实施则没有涉及。
其中,必须明确从出生到6岁各个阶段的鉴别、诊断、训练和教育的举办主体、实施主体,相应实施人员的资格条件、工作方式,干预或训练场所的规模要求,仪器、设备要求,干预内容或教育的内容,资金或经费来源、使用方式以及相应的奖惩办法等。
如果不能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实施细则》,则可以结合《北京市三岁前儿童教养大纲》和《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0~6岁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或早期干预的细则。
第四篇: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
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初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
2、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准备:《大嘴巴》大图书制作
过程:
一、观察常见的菜肴图片,说出名称。
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一页一页翻看图书。
1.先看封面,这本书的书名叫什么?
2.教师示范,一页一页翻看图书。这是什么?它什么叫?它喜欢吃什么?(请幼儿喂食)
3.小蛙吃了小虫,力气大了,它开始唱歌了:小蛙,呱呱呱,我爱虫子,你爱吃什么?(教师示范)
4.按以上方法学习: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你爱吃什么?
小花猫,喵喵喵,我爱吃小鱼,你爱吃什么?
小朋友,啦啦啦,我样样东西都爱吃。
三、教育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四、反思:
大图书的制作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它会唱歌,书中的动物形象可以让幼儿喂食,同时可供教师生动形象地演示书要一页一页翻看,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活动中教师教具的运用很重要,它具有一定的隐性指导作用。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对话。
难点:喜欢阅读,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绘本书、故事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二、展开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
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
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
(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三、结束
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呼的睡觉呢。
教学反思:
早期阅读活动“好饿的小蛇”昨天在班里进行了,也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在暑假期间就知道开学要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研讨。我在选取活动时首先考虑到,小班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孩子,什么样的活动才会让他们感兴趣呢?
首先,选取的材料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好饿的小蛇,故事中所出现的水果都是平常生活中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在活动中孩子能大致说出水果的名称或者是颜色,于是教孩子们一些新的词,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在准备活动时,菠萝这种水果,绘本上是说刺刺的,我原以为,孩子们不一定会用到这个词,因为这种水果买回来时,基本上已经可以吃了,孩子们应该会用甜甜的或者水水的这些词语,没想到,孩子们一看到小蛇菠萝形状的肚子,就用到了刺刺的,这个词了。
其次,在制作教具时,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画了一本大的图书,在听故事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正确阅读的方法。使用书本的方式,孩子更容易安静的听故事,对每一页的内容观察的也仔细。
最后,我采用了动画片的形式,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故事再现,同时,我们一起扮演小蛇去找吃的“啊呜~咕嘟”,孩子们快乐地模仿着小蛇的样子去吃五种食物。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能用比较连贯完整的话讲述绘本中的情节;
2.能用不同声调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
3.感受老公公和老婆婆相互关爱之情,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爱。
活动准备:
材料:绘本《山谷娃娃》
经验:幼儿有体验过回声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录有回声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出示封面,猜测绘本内容。
二、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阅读绘本的方法;对重点画面的理解。
三、集体分享
重点分享故事的内容的理解;重点画面的理解;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声调讲述对话。
四、情感迁移
你最喜欢谁?你会怎样表达对他的爱?——引发幼儿对他人的关爱,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他人的关爱。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尊敬、关心老人、愿意为老人做好事,让老人生活得愉快。
2.知道向日葵的花盘是朝着太阳转的这一自然现象。
重点:懂得关心老人、体贴老人,愿意为老人办事。
难点:了解向日葵的花盘是朝着太阳转的现象活动准备:
图片、故事。
活动过程:
一、蚂蚁奶奶的房子(出示蚂蚁奶奶的房子和蚂蚁奶奶)小朋友,你们猜这是谁住的房子?
这是蚂蚁奶奶的房子,蚂蚁奶奶年纪老了,她爱晒太阳,可是她住的房子里,照不进太阳光,该怎么办呢?(肯定幼儿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追问。)小朋友们帮蚂蚁奶奶想了这么多办法,真是个爱关心老人的好孩子。
二、蚂蚁奶奶搬家。
有一群热情的小蚂蚁也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给蚂蚁奶奶搬家,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蚂蚁是怎样帮蚂蚁奶奶搬家的。
1.教师讲述故事“他们说干就干……'嗨哟嗨哟'搬呀搬……”
2.小蚂蚁们是怎么帮蚂蚁奶奶搬家的?
三、蚂蚁奶奶的新家。
小蚂蚁们会把奶奶的家搬到哪呢?(哪个地方能让太阳会从早照晒到晚呢?)(幼儿猜测并说理由)
1.教师讲述故事:小蚂蚁们把蚂蚁奶奶的房子搬到了一个能让太阳从早晒到晚的地方……我的房子在哪里呀?
2.蚂蚁奶奶的房子从早到晚都能照到太阳,这是怎么回事?你能告诉蚂蚁奶奶吗?
3.小结
四、大都来关心奶奶
小蚂蚁多关心尊敬奶奶,我们小朋友也来关心奶奶,我们怎样关心奶奶呢?(让幼儿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5
活动名称:早期阅读《借你一把伞》
活动目的:
1、激发孩子们对绘本的喜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习综合画面中的信息,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观察画面的细微之处,体会小动物们互相帮助的温馨情感。
活动准备: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直接进入主题:
出示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下雨了,小姑娘该怎么办呢?”
二、幼儿独立阅读
“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借你一把伞》,到底是谁借给小姑娘伞了,是把什么样的伞呢?让我们一看吧!”
提醒幼儿轻轻翻,爱护书籍;仔细看,发现秘密。
三、分享故事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细微之处,例如:在树林背景中的小动物;理解送伞人与伞之间的关系
四、感情迁移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呢?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体会小动物们互相帮助的温馨情感。
五、师幼完整欣赏故事
那只小鸟也没有伞,我们该借把什么样的伞呢?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书中小兔和兔妈妈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引导幼儿感受图书中表达的母爱。
3、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视频展示台、图书人手一本、图书小卡片、彩色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介绍图书名称《逃家小兔》。
教师:“书的名字叫什么?”幼儿猜测。
教师介绍图书的名字:“逃家是什么意思?”幼儿猜测。
教师:“书的封面上还有什么?”幼:“两只兔子!草……”
教师:“这两只兔子会是什么关系?”“它们在干什么?”“猜猜兔妈妈和小兔子会谈些什么?”
教师:“这本书就把兔妈妈和小兔子一起说话的内容记录下来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和小兔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理解第一段。
(1)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的内容。
翻开第一页,教师:“这是谁?”“它在干吗?”幼儿:“在跑!”
教师阅读第一、二行。
教师:“兔妈妈在做什么?”教师阅读第三、四行!
(第二页)教师:“小兔子变成了什么?”教师阅读第二页
(第三页)教师:“妈妈在干什么?兔妈妈变成什么了?”教师阅读第三页。
(2)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的句式特点。
(第二页)教师:“我们看第二页,这上面画的是谁说的话?”
(第三页)教师:“第三页,这上面画的是谁说的话?”
(彩页)教师:“这画的又是什么内容?”
(3)引导幼儿观察整本书的句式特点。
教师:“我们看看后面是不是也是同样的情况……”教师幼儿边翻书边观察。
3、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请幼儿翻到变成捕鱼人彩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又变了什么?兔妈妈也跟着变成什么?
幼儿自主阅读。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小兔和兔妈妈变化的对应关系。
教师:“在书里,小兔都变成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将幼儿回答的内容卡片贴在展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小兔和兔妈妈变化的对应的关系。
5、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讲述故事《逃家小兔》。
6、引导幼儿重点观察部分彩页,理解故事表达的情感。
(兔妈妈捕鱼图)教师:“兔妈妈在干什么?”“它为什么不用鱼饵和鱼钩而用胡萝卜?”
幼儿:“因为胡萝卜是小兔最爱吃的食物!”教师:“兔妈妈是多么的爱小兔,所以用小兔最爱吃的胡萝卜来钓它,而不用容易伤害到小兔的鱼钩。”
(兔妈妈园丁图)教师:“小兔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变成了什么?”教师:“兔妈妈为什么不变成采花的人而变成了园丁呢?”
教师:“兔妈妈是多么的爱小兔,所以不愿伤害它!”
教师:“你还能从那些彩页里看出兔妈妈对小兔的爱呢?”
7、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续编故事。
教师:“如果你是一只逃家小兔,你会变成什么?你妈妈会变成什么来找到你?”
教师:“我们把编的故事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8、幼儿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7
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2、认识汉字“鸡娃娃”、“躲”、“伞”。
3、幼儿能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童趣。
活动准备:
1、小鸡头饰30个、鸡妈妈头饰一个、小鸡指偶
2、伞带字的30份、录音机、磁带
3、字卡“鸡娃娃”、“躲”、“伞”。
活动重点:
认识汉字“鸡娃娃”、“躲”、“伞”
活动难点:
幼儿对识字感兴趣并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单老师头上戴着什么动物头饰啊?(鸡妈妈)那你们呢?(小鸡)很对,那单老师呀还请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啊?出示指偶小鸡,它呀学了个变魔术的本领,想要表演给我们的小鸡看。
(一)识字游戏:复习幼儿学过的字宝宝(谁来了)
太阳、风、雨、落
小鸡们真能干,鸡妈妈带你们去看一个好看的地方。
(二)出示图片、欣赏图片冬天并提出问题
1)小朋友看到什么啦?(小鸡),对,这里呀也有小鸡,小鸡有个好听的名字,鸡妈妈给它起的,叫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鸡娃娃并出示字卡)小鸡们真棒,鸡妈妈呀也叫你们鸡娃娃,很好听的。下雨了鸡娃娃怎么办了啊?(躲)对,很棒,在大树下面,大树变成了鸡娃娃们的什么啊?(伞)表扬说出来的幼儿。
2)下雨了,鸡娃娃们不能到外面去玩了,鸡娃娃们呀念起了好听的诗歌(听录音《树伞》)(边念边指字宝宝)我们小朋友来试试念一遍!
3)识字游戏:让你猜猜我是谁(小朋友真能干,让你猜猜我是谁)边念边出示字卡。
4)分伞:鸡娃娃们,下雨了,这里的鸡娃娃有地方躲了,有伞了,不会被淋湿了,那我们的鸡娃娃们可怎么办啊?(幼儿自由讨论)
不着急,鸡妈妈呀早就给你们鸡娃娃准备好了,看(伞)想想要啊,后面呀有个字宝宝,认识的鸡娃娃就可以得到了。
5)找朋友结束活动:鸡娃娃们,都有伞了,我们撑着伞跟鸡妈妈去找朋友吧!(音乐找朋友)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8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激发阅读兴趣,讨论阅读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图书,瞧!(出示一本大图书)请大家想一想,
应该怎样翻看图书?
启发幼儿回忆看图书顺口溜:先看封面想书名,再按页码依次看。
(1)我们先来看封面,书名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书名的?
(2)看完封面看哪里呢?页码在什么地方?(请幼儿找出页码的位置)
(3)翻到第一页,里面有许多画和字,应该怎么看呢?(按1、2、3依次看)
2、让幼儿自由阅读,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给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你们看,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都看得清楚,特地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书。看!一本本平平整整的,书角一点儿都没有翘起来。请你们呆会儿也轻轻翻看,保护好图书,行吗?”
3、教师逐一提问与幼儿展开讨论:
(1)这本书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开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从第一幅画中你能看出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聪聪、眯眯、板凳狗各扮演什么角色?
(3)聪聪怎么啦?他可能会哪儿不舒服呢?
(4)板凳狗医生怎么做?听诊器移到什么地方,聪聪“哎哟哎哟”地叫?
(5)让幼儿观察:板凳狗哪里做错了?(听诊器的用法)
(6)让幼儿在自己身上指出肚子、胃、胸、肩、背的位置。
(7)眯眯护士是怎么给聪聪打针的?对不对?你知道打针的步骤吗?(模仿一下)
(8)眯眯护士找什么?(酒精棉花)聪聪怎么了?躲哪儿了?
4、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医院游戏”的故事。
5、组织
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观察和阅读能力。
2、以“医院游戏”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阅读和讨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难点
1、重点:用正确方法有序地阅读。
2、难点:学习从画面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找到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
活动准备大图书1本;小图书20本。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9
设计意图:
小班早期阅读《挤呀挤》画面简单而温馨,语言形象、简短,重复句式多。故事讲述了宝宝的小床上因为有了那么多的好朋友而其乐融融,每个人都不在孤单,大家挤在一起,友好相处,好舒服,好温暖。内容并不复杂,想和刚离开家进入集体生活的孩子们分享这样可爱的小故事,来感受集体生活的开心、舒服和温暖。我班的孩子喜欢模仿老师的话,并且不断地重复。有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能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说一句和事物有关的话。但是他们对于阅读并没有很多经验和较好的习惯,观察画面能力不强。于是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观察有趣的画面上,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观察,帮助幼儿经过自己观察、理解、去正确地阅读和理解画面,从而理解故事,能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绘本画面内容大胆和老师进行互答式阅读.
2、愉快参加阅读活动,能大胆清楚地学动物说话,并能大胆地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
在家你和谁一起睡觉?一个人睡害怕吗?为什么?
二、逐步阅读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在阅读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互答式阅读。
1、图一:你看到了谁?这是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来,除了床上的动物,这里还有什么?(一起认读:挤呀挤)
怎么这么多动物在床上呢?发生什么事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图二:你看到了谁?他怎么了?
3、图三:吱吱吱,小老鼠来了。小老鼠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小老鼠在哪里呀?他是怎么到被窝里的?(学习词:钻)我们来学习小老鼠。(幼儿学老鼠动作)
4、图四:喵喵喵!谁来了呀?
猫是怎么来的?(幼儿学大花猫走路的动作)它钻进被窝里回说什么呢?
5、图五:又来了谁?它会怎么说?他是怎么到被窝里的?钻进被窝又会说什么?
现在被窝了都有谁了,一张床上睡几个人,你家睡几个人呀?睡了这么多的小动物会怎么样?你们觉得床里还睡得下吗?
6、图六:这是谁?床上还钻得进吗?那怎么办呀?(幼儿自由发言)
7、图七:呼噜猪到床上了吗?(到床上了)你猜猜看他是怎么进去的?(学习词:挤)
8、图八:哎呀!大奶牛也来了!它也想到床上来这可怎么办呀?
9、图九:它会说什么呢?
10、图十:床上又多了谁?他还哭吗?他会说什么话呢?
三、完整阅读课件,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最喜欢什么地方?(介绍故事名字:挤呀挤)
2.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四、游戏:
挤呀挤,体验挤在一起“真好暖和”的感觉。
教师以语言暗示邀请幼儿坐到老师身边:
宝宝们,老师一个人坐在这里有点孤单,谁愿意坐到老师身边来呀?(找几个宝宝坐在一起)呀,一下子来了好多宝宝,有点挤了。还有宝宝也想上来,让我们来挤挤吧,大家一起坐。(再次找几个宝宝上来坐一起)(教师带着宝宝玩挤呀挤的游戏)挤呀挤,挤呀挤,宝宝们,挤在一起暖和吗?(幼儿回答)是呀,挤呀挤,挤在一起真暖和呀!(集体说,个别说)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0
设计背景
在我们这地方,很多幼儿园的教育都“小学化”,原因是幼儿园迎合家长心理,不得不给孩子“多教点”,但是幼儿园教育应以培养孩子兴趣、开发智力为主,以早期阅读教育为重,而幼儿园“小学化”只会揠苗助长,扼杀孩子的天性。根据这样的现象我引发了以下的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2、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早期阅读技能。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难点: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马路名称、交通标志、商店名称等的情景图片和精美的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模拟开汽车动作和声音进入教室,边说明我们是开车去商店买东西。
(二)路途经过了一条街道,那街道就叫“人民路”,展示该马路名称的情景图,接着让幼儿欣赏这幅图的精美画面,然后引导幼儿注意到“人民路”几个字,最后让幼儿说说这情景图的主要意思。由此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文字感兴趣。
(三)汽车继续开,看见了路边的一块交通标志(展示出该标志),提问幼儿:这是什么?又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这样引起了对交通标志的注意和兴趣,且能掌握生活中的常识。
(四)汽车继续开,不久就到了商店的门口,停好了车,展示出商店前门外景图,提问:看见了什么?这是什么商店?商店的名称是什么?我们进去商店不能做什么事情?培养幼儿去商店时注意了解商店外景的环境和文字信息的习惯,同时让幼儿清楚进商店拿走商品前要付钱。
(五)表扬幼儿的回答,为了奖励幼儿,教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本精美的图文故事书,幼儿自由阅读、交流、讲述,教师在一边陪伴着,遇到幼儿提问可以进行引导。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遇见的情景进行教学,使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同时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在教学的第五个环节中不能足够突破“培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这难点,当然这也不是一两个活动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的,这还得在平时的经常培养,如:每周正规、非正规阅读学习活动1—2次,睡前、午餐前故事阅读、讲新闻,根据幼儿阅读水平、兴趣爱好精心挑选相关图书,吸引幼儿阅读,要求家长配合创造幼儿阅读的良好的环境等。
上了这节课之后,我更加感到早期阅读教育尤为重要,我要以以下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使幼儿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大胆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中画面的理解。
2、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
活动准备:
图书《我的幸运一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书的封面,介绍书名,猜测书的内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我的幸运一天》,从画面上看,你猜一猜,这会是谁的幸运一天?说说你的理由?”
2、幼儿自主阅读。
3、引导幼儿通过讨论说说故事的大致线索。
师:“图书里画了一个什么故事?”“哪一段内容你印象最深?”“用哪一张图片能够表示?”
师:“我们把图片按着故事的发展顺序给这些图片排个队?”
师:“我们一起把书完整看一遍,请完整的听故事――《我的幸运一天》。”
(二)教师边翻图书,边讲故事。
(三)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看图,感受小猪化危险为幸运的机智。
1、提问:“小猪遇到狐狸后,害怕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呢?”
2、提问:“小猪想了几个办法?第一个是什么?狐狸为什么会听小猪的话?后来,狐狸为小猪做了什么事?”
3、提问:“当狐狸把小猪洗干净后,有没有吃小猪?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出了第二个办法。这回,狐狸又为他做了什么事呢?”
4、提问:“当小猪吃完了丰盛的午餐后,狐狸有没有吃小猪?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出了第三个办法,这回,狐狸又是怎么做的呢?”
5、提问:“最后,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为什么小猪说:‘这是我最幸运的一天’呢?”
6、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
(四)尝试以小猪的身份大胆想出各种帮助自己脱险的办法。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猪,当你被狐狸抓住时,你会怎么办?”
(五)结束部分。
师:“小猪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点也不惊慌,还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狸的方法,真是一个既勇敢又聪明的小猪!这个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我们该怎么做?”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对早期阅读活动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逐页翻看图书,愿意讲述图书中的内容。
2.学习句式“晚安,我的ⅹⅹ和ⅹⅹ”。
活动准备:
大书一本,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出课题。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时候,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告诉幼儿这本书的题目叫《晚安》,幼儿学说两遍。晚安是什么意思?
二、逐页翻看大书,引导幼儿讲述图书内容。
1、小熊要睡觉了,它在和谁说晚安?(图书和皮球)幼儿学说:“晚安,我的图书和皮球。”
2、以此方法学说句式“晚安,我的ⅹⅹ和ⅹⅹ”。
三、教师边翻书边连贯讲述一遍故事。
四、幼儿跟着老师边看书边讲述一遍故事。
五、教师出示两样玩具,让幼儿对它们说:“晚安,我的ⅹⅹ和ⅹⅹ”。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3
一、课题名称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对象
大班幼儿
三、指导思想
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心理健康和智力的发展。由于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画面之间前后都有联系,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图画故事的意义。
四、采取措施
(一)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创设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幼儿萌发安全感,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与幼儿进行图书的交换阅读、交流,共同猜测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情节等,这样进一步的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自由、宽松、平等的阅读氛围,另外教师在与幼儿共同的阅读过程中,还可利用非语言的交流,如微笑、抚摸、竖大拇指等。让幼儿体验到教师的关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2、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教师指导幼儿阅读的关键。
幼儿的阅读活动能顺利的开展,需借助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因此我们教师与家长在选择故事、诗歌内容时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多以色彩鲜艳的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图文并茂方式,来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我们大人讲的故事都是从书上学来的,书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来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1、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图书时教师可适当设置一些悬念,来抓住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因为好奇能充分调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猜测”和“遮挡”是教师可以运用的增加阅读悬念的好方法。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们不断地想知道下一页图书里有什么?他们在猜测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表达活跃,从而达到了阅读的最终目的。而适当的遮挡,则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其根据故事中的前、后联系,进行想象和推理,激发其不断阅读的兴趣。
2、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阅读资源,让幼儿学会阅读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我们教师应充分运用已有的'现代汉语阅读资源,使幼儿在栩栩如生的场景中进行阅读。例如DCD的音、动、画阅读;实物投影的大图书阅读;PPT的课件播放等,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孩子们再阅读的兴趣。另外,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小细节,让幼儿能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只有通过这样有效的图书阅读,孩子们才会渐渐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陶醉于阅读之中。
3、借助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同时家长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成长。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校信通、幼儿园活动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早期阅读的理念与意义,让他们知道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身教重于言教。使家长真正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活动,让家长了解每天抽一些时间和幼儿一道看书、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幼儿有机会观察成人是怎样阅读书籍的,能给幼儿树立好榜样,逐渐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
4、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当幼儿在表达不完整时及时提醒幼儿“可以完整的说一遍吗?”在游戏时也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使幼儿逐渐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继而学会用简短的一段话进行表达。
5、承认幼儿的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五、具体安排
10—11月份
1、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情况,认真学习课题的有关资料
2、制定研究阶段计划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如:图书区,表演区
12—1月份:
1、开展教学活动,并做好记录。
2、针对个体差异,进行研讨。
3—4月份
做好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4—5月份:
1、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收集研究资料:随笔、观察记录、家长心得、活动案例及课题教研论文等
上述是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本人将严格按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培养,但在具体实施的阶段如发现不足随时进行调整,以便对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4
一、语言,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小知识及教育小方法。
二、爱书的孩子受益终生
早期阅读在婴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及如何在家
中做早期阅读。
三、在书海中拾取闪亮的贝壳
如何为孩子选择早期阅读读物及世界著名绘本赏析。
一、语言,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小知识及教育小方法。
1、语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不是只有说话是语言的唯一表达方式?
2、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是不是就没有思维呢?
3、孩子的心理活动是不是都需要语言的支持呢?
4、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和我们想象的差多远?
5、如何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与他交流?
6、如何解读孩子简单表述背后的深层意思?
二、爱书的孩子受益终生早期阅读在婴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及如何在家中做早期阅读。
1、书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中充当的不同角色。
A、新生儿期(0-4个月)
B、婴儿前期(5-12个月)
C、婴儿后期(1岁-3岁)
D、幼儿期(3-6岁)
2、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
A、认知方面
B、语言方面
C、社会性方面
D、综合能力方面
3、家庭中的早期阅读
A、书籍选择
B、阅读方法
C、游戏延伸
D、注意事项
三、在书海中拾取闪亮的贝壳如何为孩子选择早期阅读读物及世界著名绘本赏析。
1、什么是绘本?绘本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意义。
2、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绘本。
3、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深挖已有绘本的空间。
4、如何根据教育目标选择引导性绘本。
5、世界著名绘本推介及赏析。
图片儿歌《宝宝认知百科》
婴儿0-4个月,视觉发育尚不完全,视力较差,基本上没有色彩识别能力。这一时期,需要经常让婴儿待在明亮的环境里,并让婴儿多看形象色彩鲜明的物体。为此家长可以把一些卡片挂在婴儿床的周围,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刺激婴儿的视觉发育。同时还可以经常把卡片中的儿歌念给婴儿听,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
婴儿5-12个月,婴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视觉能力,这时可以用本书提供的配件把卡片变成多种形式的挂图。家长可以抱着婴儿认知挂图上的色彩和图形,并不断地诵读儿歌,在视觉和听觉上促进婴儿的成长和发育。每过一段时间,还可以把各类图片重组,以增加婴儿的新鲜感。可把这套卡片组合成6面对开挂图。
一岁后,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家长可以用本书提供的红丝带把卡片串成图画书,让婴儿自己翻阅,以培养早期阅读的好习惯。由于婴儿对这些图画和色彩已比较熟悉,家长可以教婴儿诵读书上的儿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每天给孩子诵读10分钟,会提高婴儿对语言的记忆能力,对学习说话非常有帮助。孩子两岁时,家长便可以照着图画书教孩子认字,这时本书又变成了识字课本。由于婴儿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很快就能学会识字,顺利进入看图识字阶段。可将卡片变成2本硬卡图画书。
低幼故事
A、10-24个月《小熊宝宝绘本》
佐佐木洋子是日本著名画家,1939年生于日本。这套《小熊宝宝绘本》制作精美,致力于让每个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专为幼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心智健康成长,而量身定做!它内容丰富,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等。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
简单重复的语言容易为幼儿识记,生动传神的动物形象广受宝宝喜爱。
B、25-34个月《冰波童话(套装共10册)》
《冰波童话》是一本蕴涵丰富的情感,幽默与智慧并存的图画故事书。《冰波童话》以螃蟹小裁缝为同伴做衣服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为线索而展开。它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有趣而温馨的故事。用两只钳子当剪刀的可笑又可爱的螃蟹小裁缝,随着意想不到的各种矛盾冲突不断发展的故事情节,将会激发孩子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书中的许多画面蕴涵着丰富的阅读线索,循着它们的痕迹,孩子们可以直接走进故事中。这些阅读点,为孩子们观察人物的心理与行为,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有关知识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亲子阅读及绘本推荐
部分绘本介绍:
A、《彩虹色的花》
早春的一天,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绽放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了,她十分高兴,由衷地愿意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每次路过她身旁的都是一些善良可爱的小家伙,彩虹色的花总是很热情地帮助它们,很慷慨地把她的花瓣一片一片地给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刺猬……小家伙们每次都心满意足地走了,彩虹色的花也分享着它们的快乐。随着季节的变化,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被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地下。虽然她离开了现世,却给大家留下了一片温情。冬去春来,彩虹色的花又回来了,又见到太阳……生命可以论回,乐于助人的精神则永存其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意味。
B、《小蓝和小黄》
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天,小蓝溜出去找小黄。从家里找到外面,找了许久,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小黄。小蓝和小黄惊喜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可回到小蓝家,小蓝的爸爸妈妈认不出来了。回到小黄家,小黄的爸爸妈妈妈也认不出来了。 “绿”很伤心,流下了蓝色和黄色的眼泪,哭呀哭呀,最后全都变成了蓝色和黄色的眼泪,蓝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了小蓝,黄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了小黄,两个人高兴了:“这回爸爸妈妈不会认不出来了!”小蓝和小黄先回到小蓝的家,小蓝的爸爸妈妈高兴地拥抱小蓝,又拥抱了小黄,结果变成了绿色。直到这时,爸爸妈妈才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他们一起去小黄家报告这个好消息,两家的父母高兴地拥抱在一起,也变成了“绿”。而小黄和小蓝,则在外面和好朋友一直玩到吃晚饭。
C、《月亮的味道》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一摸月亮。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然后长颈鹿叫来了斑马,斑马叫来了狮子,狮子叫来了狐狸,狐狸叫来了猴子,猴子叫来了老鼠。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没有动。想不到,“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它给动物们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为什么它们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D、《猜猜我有多爱你》
E、《蚂蚁和西瓜》
F、《好饿的毛毛虫》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5
阅读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阅读准备: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
阅读过程:
一、绘本简介:
出示花格子的局部图案:“这是什么?”
二、绘本共读:
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
图1、图2: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
图3:“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这幅图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吗?。
图4:大家真的在笑话他吗?艾玛为什么这样认为?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图5: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样的?
(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把不快乐藏在心灵深处,面对大家的是一副微笑着的和善面孔,艾玛具有的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
图6:他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
想象,他会怎么做?
学一学它的动作
图7、图8:这个办法真叫绝!变成跟大伙一样的青灰色了,艾玛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图9、图10:
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
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路过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两幅画颜色不同?
(测: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
师:不是的,其实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到底为什么颜色不同?
师: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你注意到他了吗?怎么认出的?
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前艾玛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是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生: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
图12:段1:为什么那些象会这样严肃而沉默?
段2、3、4、5: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图13、图14、图15: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其他大象认为艾玛为什么改变颜色?
你喜欢这群象吗?为什么?
(象群对艾玛的“与众不同”表现出的是包容与尊重。这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一种美德。)
图16:大象们的包容与尊重,他们的幽默行为会对艾玛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时,你就是艾玛,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总结: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这只大象吗?
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象画成花格子的?而不是单一的颜色?
三、谈谈花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大口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地讲述袋鼠的大口袋。
2、懂得关心体贴妈妈,体验为妈妈做事的快乐。
3、产生对阅读图书的兴趣。活动准备:
1、大书、配套课件,音乐《小袋鼠》
2、袋鼠头饰和有口袋的围裙一个。活动过程:
一、教师打扮成袋鼠妈妈,情景导入。师:小朋友看看我是谁?(袋鼠妈妈)谁愿意做我的袋鼠娃娃呢?我有这么多的袋鼠娃娃真开心,我们一起唱歌吧!(音乐起,师生边唱歌边表演《小袋鼠》)师:袋鼠娃娃,你知道妈妈身上有一个什么吗?(大口袋)袋鼠妈妈的大口袋里可以装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名字叫《大口袋》。
二、看大书阅读并理解故事。
1、幼儿围坐在老师身旁自由阅读画面。师:这本书总共有几页?看看这本书里有什么?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依次讲述)
2、看动画课件理解故事。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完整欣赏动画课件一遍)提问:a、袋鼠妈妈的大口袋里装了什么?袋鼠妈妈买了哪些东西? b、袋鼠妈妈的口袋装不下了,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个办法吧!(请幼儿说)c、袋鼠娃娃看到袋鼠妈妈拿不下东西了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引导幼儿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也有大口袋。)组织幼儿学说小袋鼠的话。他们是怎么回家的?一个跟着一个像什么?
3、教师小结。
三、游戏活动:帮妈妈装东西
1、教师:妈妈也买了很多东西,看,(幼儿一起说)这是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这是绿绿的青菜(紫紫的茄子)„„这么多东西,妈妈怎么拿得动呢?
2、幼儿回答。
3、师:你会帮妈妈装什么?那就去装吧,装好后,告诉边上的好朋友,告诉妈妈,你的口袋里装了什么?
4、幼儿扮小袋鼠到各个桌上装东西。
5、师:时间不早了,袋鼠娃娃,跟妈妈一起来开火车回家吧!(开火车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师里走一圈,开到室外结束活动)附故事: 袋鼠妈妈胸前有个大口袋,她出门买东西,大口袋里装着好几个袋鼠娃娃。袋鼠妈妈买了很多很多东西:水果、火腿肠、玩具„„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得动呢? 袋鼠娃娃一个一个从口袋里跳出来,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别急,别急,我们也有大口袋!” 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水果。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火腿肠。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玩具。。。袋鼠妈妈走在前面,袋鼠娃娃一个一个跟在后面,像一列火车。呜呜呜!小火车开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