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广播电视报简介
《湖南城市广播电视报》简介
在2012年春天,《长沙广播电视报》迎来了它27年来的一次华丽变身。这份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报纸,传递着长沙电视台无数的荣耀和梦想,它曾经是长沙电视台与受众的桥梁纽带,曾经带给了那一代电视观众无比珍贵的精神食粮。正是这份有着传奇历史的报纸,在这个春天,迎着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春风,在长沙广电集团的新一轮改革中获得了新生。长沙电视台经贸频道这个传奇电视团队,正全新营运《长沙广播电视报》。以全新的方式来营运纸媒,跨界合作,开劈一个全新纸媒蓝海。在这个春天,长沙电视台经贸频道协同长沙广播电视报与商业航母新一佳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凡在新一佳购物的消费者将可有可能获得一份长沙广播电视报。长沙广播电视报的发行乘着新一佳这艘航母快速覆盖长沙市主流家庭,以每期不低于五万份的发行量,开启了新生的征程。
长沙电视台经贸频道收视率屡创新高!近日又以单日收视4.22%的高位重新刷新了长沙广电开局以来的最高纪录,其市场份额也已达9.12%的新高,2012年创收将直破亿元大关,连续5年增长超过40%。
《长沙广播电视报》必将被打造成为经贸频道媒体集群中另一中坚力量!使经贸频道成为集电视、报纸、网络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充分发挥其媒体集群效应。
《长沙市广播电视报》将努力开辟新方式,打造新局面,确保每一份报纸的发行到位,保证广告效果的突出。商业航母新一佳日平均开放窗口达200余个,每日交易达8万余笔,人流量高达15-20万人次,其市场潜力非常巨大!长沙市广播电视报还将马上与步步高,家润多等大型超市合作,不断扩大发行市场与覆盖面,最终将使得长沙市广播电视报成为周发行量达15万份覆盖人群达100万人以上的大型周刊。
在《长沙广播电视报》的初期拓展阶段,《长沙广播电视报》在刊例价位上将执行最低折扣价位以回报广告客户,努力打造双赢局面。
长沙电视台经贸频道
湖南城市广播电视报广告部
2012年2月
第二篇:泉州广播电视报 合作协议 090817
合作协议
甲方:泉州广播电视报
乙方:
甲方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成立的,具广告发布资质的可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新闻媒体单位。乙方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成立的,具公司经营资质的可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公司。
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期间广告版面与产品销售提成相结合的经营合作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制定本协议,以共同遵守。
一、合作内容及期限
1.1经甲乙双方确认,乙方在甲方所经营的 泉州广播电视报 广告版面刊登产品销售的合作广告。
1.2双方合作期限自 2009 年 8 月 18 日至 2010 年 8月 17日止。
二、广告版面的约定和投放
2.1甲方提供给乙方的广告版面为正常媒体版面,指定版面另议。
2.2乙方所投放的广告量每月四期,每期为一个 整版 彩色。
三、广告费、销售提成的比例支付方式及版面结算价格
3.1广告费用原则上实行 按期支付,乙方每期准时向甲方支付 2000 元版面费用(彩印);每期三日前凭样报向甲方支付当月发生的版面费用,3.2 货物置换方案
1、每期广告刊登前,乙方将提供价值1000元的货品给甲方,具体货品为南海岸生物公司名下蓝桉酒业产品(具体产品双方再议,附件备注)。
2、每月广告刊登前七个工作日内,乙方按本月实际刊登广告量,将其所产生费用的等值产品一次性提供给甲方;下一个月依此方式类推。
四、广告审查与预定
4.1乙方确定为广告客户后,应对欲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事先审核,保证发布的广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内容应该合法,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专利权等,否则,乙方应承担由此引起的各种损失及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4.2乙方对广告内容进行事先审查后,每周 五 向甲方预定下周所需的广告版
面数量,如有变化应在广告刊登日前两天通知甲方,并在广告刊登日前两天将欲增减刊登广告之内容(不限于相关菲林片、电脑磁盘、电子文档)提供给甲方。另外,在合作期内,甲方根据实际 的版面情况做协调处理且及时告之乙方。
4.3 甲方有权对广告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并由乙方提供相关证明文本。乙方应
对当日广告发布版面数量以书面形式交甲方予以确认(如在广告刊登三日内乙方不确认的,则视乙方已认可刊登的内容)。广告发布的内容应该符合国家广告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宣传政策和报社采编部门的要求。
4.4 如甲方认为要修改的不当广告内容,应事先通知乙方,如乙方不予改正,甲
方有权延期刊登,待改正后再予以刊登。
五、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5.1 根据本协议,甲方享有如下权利:
(1)甲方负责整个乙方的版面内容的终审权。如有刊登有违法违规内容,甲
方通知乙方进行修改,否则甲方有权决定停刊.(2)如因政府部门或市委宣传部门临时要求或通知,导致甲方无法安排刊登
已确定的广告版面,应视为本合同所称的不可抗力事件。在此情况下,甲方可延迟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或另行安排版面,但延迟履行的期限应尽量不超过合作期限,并告知乙方确认。
5.2根据本协议,甲方应尽如下义务:
(1)甲方不得干涉乙方的自主经营权和内部管理权。
(2)甲方必须确保本合同规定的乙方拥有刊登权。
(3)甲方须按时刊登乙方预定的广告。
(4)甲方承诺拿到货品后,不准自行进其他商超、药店、保健品店等任何形
式的渠道进行转卖。
(5)允许甲方做以下用途,一是客户赠送;二是员工内部福利;三是报社自行做广告团购;如是大量赠送同一客户,需保证对方不会将所赠送产品进行低价转让或销售。
六、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6.1根据本协议,乙方享有如下权利:
(1)乙方拥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并享有合作期间的根据本协议约定的广告刊
登权。
(2)乙方有权根据本协议规定,取得其相应的合法收入。
6.2根据本合同,乙方应尽如下义务:
(1)乙方应根据本协议之规定如期向甲方支付广告费用。
(2)乙方负责广告的设计编排即广告编辑、校对、审核、直至有关菲林片相
关电子文本按时交甲方。
七、协议的终止与解除
7.1本协议试行壹个月,如双方无异议则至期满自行终止。
7.2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可终止本协议。但双方合作均认为满意
也将此协议视为延续进行.八、其他约定
8.1 此合作协议的执行对象仅限于乙方经营的品牌及促销广告,乙方不得以任何
形式转让给第三方使用。
8.2 为维护价格体系的平衡和规范,基于此协议仅限于的合作,双方均负有互相
保密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向第三方透露本合同的相关信息及资料,否则守约方有权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本保密义务不因本合同的终止而终止。
8.3双方均有权根市场情况协商调整合作细节,协商调整达成之补充协议作为本
合同附件,具有同行法律效力。
8.4 本协议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具有同
等法律效力。
8.5 本协议未尽事项,双方应协商确定。
8.6 在履行本协议中若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则诉至协议履行地
法院。
甲 方:
代 表:
日 期:乙 方:代 表: 日 期:2009年8月17日
第三篇:嘉兴广播电视报总编许康的演讲
嘉兴广播电视报总编许康的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协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枣庄广电局、枣庄广电报的同志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交流、学习条件。昨天报到以后,看到安排我发言,感到非常紧张。因为嘉兴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但嘉兴广电报却办得很一般,盘子也非常小,讲不出什么道道来。我今天只能在这里,把我们报纸这几年做的一些事情和想法跟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第一点,激活机制、突破体制。
进入21世纪,广电报的日子不好过,2000年以后,嘉兴广电报也开始滑坡,甚至出现连年亏损,到2003年的时候情况很糟糕。我们从2004年开始作了一些改革,做了一些事情,具体我也不多讲,因为刚才刘总讲得很好,大家差不多。我们广电报要改革,就要这样做。我只讲我们内部的几个现象。
1.我们内部所有的级别、职称是全部放进档案的,工资级别全部归零——从零开始。我们内部的工资差距有时最高的和最低的是10倍之差。
2.我们所有的岗位年年都是竞聘,竞争上岗的。
3.我们每两个星期有一次培训活动,无论是营销还是其他业务,各方面都要培训。
这就是我们内部的情况。我想,只要有信心,就像刚才梁会长讲的不抱怨,就能把广电报做好。作为社长、作为总编,如果你真心想把广电报做好,我相信一定能做好。我想无非就是个机制问题,这个机制就是分配、薪酬,也就是用人、队伍建设等。
还有体制,我们从2006年建立了一个广电传媒有限公司,筹备从体制上怎么突破。也就是说先预备一个“壳”,把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纳入到壳里去。下个月广电报的体制也将转为企业。我们用了三年时间培育了一个公司,反过来把广电报“吃掉”了,真正实现了企业化经营的体制。虽然企业化管理我们从2004年改革的时候就开始了,不仅这样,还要用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们内部管理的目标,一定要到位,才能把我们从国企、从事业单位留下的陋习、障碍清除干净。
我讲的这个就是激活机制、突破体制。在2003年,我们报社广告只有340万,到2008年达到1600万。虽然还比较少,但纵向比有了一点进步。
第二点,整合资源,做强主体。
嘉兴广电报这几年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整合资源。你要把广电报从内部理顺,把方向确定好,定位抓准,队伍带起来、制度制定好,市场整一整,三个月到半年就足够了。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的发展。因为广电报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媒体,也许今年好了,明年就不好,所以我把它比喻成一根要烂掉的木头——一节朽木。但是怎样把它做好,我也作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把其他烂木头捡过来,把它捆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做强我们的主体,至少使我们不至于很快地死掉。
在资源整合上我们重点是做了广电内部资源的整合工作。我想同志们都清楚,广电系统内部闲置的资源很多,我们平时不太重视。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局和总台领导的支持下,首先把电台、电视台原有的没人管的两个网站拿过来,没有向总台要一分钱,我们把它重建,打造成一个新媒体网络的平台。2006年,在领导的关心下,我们又把有线电视的导视频道拿了过来,把频
道当时所有的人“吃”下来。“吃”下以后,第一年就做到300万。总台和网络公司非常支持,也没有叫我们上交。
第三年,也就是2007年,总台把数字电视的一本小杂志整合过来给我们。这本杂志就由我们来编,应该说这本杂志现在发展得还可以,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把它改造成一个面向高端读者群的杂志。
总之,我们用三四年时间,在报纸之外搭建了一个网站,还做了一个频道,一本杂志,形成四位一体的、一个小小的多媒体平台。然后来进行整合营销、对外推广。这对于我们的广告经营、社会影响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四个平台的搭建,对我们广电报在当地提高影响,做强做大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依托广电,发展产业。
发展产业这个想法是从当时我们做活动营销开始的。2004年的时候,广电报还非常小,发行量萎缩,广告经营也不行,社会上都忘记你了,舆论上话语权也没有。我们通过不断搞活动来唤醒大家对广电报的记忆,来引起人们对广电报的关注。我们依托广播电视做产业是从活动营销上得到的启发。
通过2004年和2005年的运作,忽然之间我们发现活动有时来不及做了。从2008年开始到今年,我们便陆陆续续地把一些大型的商业活动这一块儿切割出来和民营资本合作,成立公司,然后再切割另外一块出来,与社会机构合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总台的支持下,我们依托广电做了一些产业开发的尝试。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广电划了一块200多亩的地,做了一个江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台把这个开发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这个产业园的定位有三个方面:
1.做工业设计。因为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在我们周边100公里半径之内,大的产业集群至少有10个以上。但从总体来讲,它的设计水平低,附加值也低,针对这个,我们把这一块园区定位为做工业设计。我们准备和英国的考文垂大学,深圳、广东的一些机构和园区对接合作,准备共同开发。
2.依托广播电视做一个影视后期的开发与制作,如3D和4D的开发。我们和北电的一些专家有一些联络,与海外的一些公司,包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一些公司都有合作,这些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当中。
3.做动漫和网游的开发,重在平台建设和后期渠道的建设。我们现在已和完美时空、NC这些大型的网络开发商和跨国公司准备合作,参与网游和动漫的开发及相关的配套业务,在这里给它提供一个平台,然后再依托广播电视的系统优势,来做渠道建设。
我们把这个园区定位为这三个方面,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园区的招商引资实践来看,这个定位还是被市场所认可的。
到下个月,将动工第一期30亩地的建设。我们拿了200多亩地,自己掏钱做30亩,其他是合作开发,引进很多的风投,除30亩以外,依托外面的力量把它搞起来。这个园区今年年内将有8~10家企业入住,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效益。我也想在这里做广告,有好的创意的产业,有好的项目,欢迎到我们那边来投资,来合作,政策还是非常优惠的,我们也有奖励。
第四点,联合制胜、共赢共荣。
广电报一定要联合起来,作为一个个体,就像刚才刘总讲的,你只是市场的追随者,根本没有主导权。我记得上次朝阳会议也谈过这个观点,如果把全国的广电报哪怕整合几十家,都可能是最大的华文媒体。我认为协会提出来要搞联合经营,我非常拥护。如果协会不做这样的工作,民间也会做这样的工作,这是大势所趋。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优势是渠道优势,我们有那么多的广电报,在各地都有一些影响力,100多家整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强的渠道。
下一步的联合经营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客户源在哪里?从哪里来?下一步有两个方面要注意:
首先,北京、上海固然是一个信息交汇和广告集聚的地方,但是,4A公司已经把所有的东西切割得非常精细了,你只能做一些整合的事情,只能从他们身上捞一点小小的钱,你只可能做二级代理。当然,在起步阶段,这是少不了的,应该做,应该依托这些公司来做好我们的工作,赶紧把市场做起来。第二,我们这个渠道同时又具有资源优势,全国各地有那么多好的品牌、好的产品,但是在当地可能这些好产品不会找广电报。如果给它提供一个平台是向全国推广的,我们的价值就显现了。如果能够形成一个好的机制,把全国的一些好的产品,通过各地的广电报拿过来,交到协会系统联合经营这个平台上来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相信经营中心会把机制搞得合理,要推荐的广告产品,或者是帮我们组织的产品在利益上应该有适度的照顾,这样我们就能够做到共赢。如果联合经营的路子走出来了,我们的口碑也会好起来。此前为什么那么多大产品在地方投放,在平面媒体中怎么也不会排到广电报,因为你没有口碑,你不强大,大牌子不会到你这里来。如果通过联合经营,大家会发现你在做很多品牌广告,你的地位也会提升,在市场上的口碑也会好转。所以说联合经营会给我们带来共赢和共荣。
嘉兴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今天是一个好机会,我向大家来学习。欢迎大家到嘉兴去玩儿,下个月有一个班在嘉兴办,大家有空去看看。谢谢大家。
第四篇: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及建议论文
广播电视报,是指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创办、以刊载广播电视节目和评介为主要内容的纸质定期出版物。作为广电系统的成员,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体,它必然依附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广播、电视的发展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广播电视报发展的黄金时期,绝大多数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并得到快速发展的。“鼎盛期全国有广播电视报300多家,每期总发行5千多万份,占同期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1/7,绝大多数在当地的报刊发行量中遥居首位。”①
一、广播电视报的困境与转型
中国的媒介生态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发生了剧变:传统媒体的市场化加速,为了争夺受众和广告份额,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成长,它们开始抢占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市场。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趋恶化,它们的“生态位”受到其它类型报纸和互联网的侵袭。广播电视报丧失了独家垄断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的特权,一些日报、晚报、都市报等综合类报纸也开始详尽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和评介,综合类报纸的跨界使得广播电视报导听、导视的功能被分流弱化。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功能逐渐丧失,它们的生存空间从此日渐萎缩。“90年代以后,城市晚报、娱乐报、都市报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报整体上陷入低迷。”②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处于各层级广播电视报的最低端,报业市场相对狭小。因此,它们遭遇的竞争和面临的困难比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更加严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各地诸多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好景不再,陆续出现读者减少、发行量下降、影响力降低和广告经营额下滑的困境。面对空前的压力和困境,一些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依然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原有定位和发展策略得过且过混日子。然而,绝大多数地级市广播电视报对媒介生态的变迁十分敏感,它们积极应对,努力适应、调整和突围。一些地级市广播电视报对自身重新加以定位,试图超越广电的“限制”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邵阳广播电视报》就是一家尝试通过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从而突破困境的媒体。
二、《邵阳广播电视报》的概况及其转型
《邵阳广播电视报》是由邵阳人民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在1988年创办的一家地市级媒体。当时,它只是一张以介绍邵阳广播电台和邵阳电视台的节目为主要内容、售价仅5分钱的铅印小报,但受到邵阳市广大市民热情追捧,市区家家户户几乎都订阅有《邵阳广播电视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变化,《邵阳广播电视报》的运营出现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邵阳广播电视报》开始进行调整转型。《邵阳广播电视报》最先采取的调整措施是“扩版”,试图通过丰富报纸的内容、增加信息量来留住原有读者、吸引新受众。1993年8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1次扩版,从4开4版扩为4开8版。2001年1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2次扩版,由8版扩为12版。2005年,《邵阳广播电视报》第3次扩版,由12版扩改为16版。“扩版”这种常规性的调整措施并没有让《邵阳广播电视报》走出困境,《邵阳广播电视报》自我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大。2008年4月8日,《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为《邵阳城市报》,从此“告别广电”彻底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转型后的《邵阳城市报》以“责任媒体,百姓情怀”为办报宗旨,以“立足城市、放眼农村、关注民众、服务大众”为服务理念,报纸栏目新闻化,报纸内容都市化、生活化。现在,《邵阳城市报》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邵阳广播电视台主办,新闻从业人员为14人。报纸4开16版,周二、周五出版。报纸期发行量约为5万份,发行以邵阳城区为主,覆盖八县一市三区,发行以订阅为主,报刊亭也有销售。目前,《邵阳城市报》经常性栏目有新闻、关注、民情通道、锐评、情感、副刊、连载、微博等。“新闻”栏目以刊登邵阳市及市辖各县、市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为主。“关注”栏目是对本地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焦点话题的报道。“民情通道”栏目主要反映邵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联系相关政府部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锐评”栏目主要是一些针对时事热点的短小尖锐的评论。“情感”栏目则是刊发当下都市人的各种情感故事。“微博”栏目选取的是励志小散文和网络短新闻。除了上述的经常性栏目以外,《邵阳城市报》还不定时地开辟金融、教育、人物、保健、生活、汽车等专栏。这些非常规的专栏一般围绕广告经营来确定栏目和栏目内容。《邵阳城市报》希望通过栏目、栏目内容与广告的相关性来吸引广告客户,从而提升报纸的创收能力。
三、从《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路径看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
《邵阳广播电视报》在面临困境时能积极应对并试图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的机遇,这是难能可贵的有责任的表现。然而,与其它不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所采用的措施和所走的路径一样,《邵阳广播报》的转型有一些明显的误区。
(一)定位失误导致深陷激烈竞争之中
2008年4月8日,《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为《邵阳城市报》,把自己定位为综合性都市报,希冀以此为契机确立在邵阳报业市场的主体地位,一举从边缘性媒体转变为主流媒体。然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希冀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是因为《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原本就是一种报纸定位策略上的失误。“报纸的定位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市场为对象,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设计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同时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报纸品种。”③可见,报纸定位要充分考虑报业市场和自身的竞争力。《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是一种没有充分考察邵阳报业市场和正确评估自身实际情况的定位。作为内地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有几百万人口的邵阳市的报业市场并不大。在《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以前,在邵阳市发行的综合性都市报就已经趋于饱和,无法再容纳新的综合性媒体。在邵阳发行的有省级媒体《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和本地的《邵阳日报》、《邵阳晚报》。《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就必然要和邵阳报业市场中这些老牌综合性都市报展开竞争,去争夺它们的读者和广告份额。可是,与上述这些老牌综合性都市报相比,在人、财、物和新闻采编、发行、经营等方面,《邵阳城市报》都处于明显的弱势且有着诸多的短板。因为这些弱势和短板导致《邵阳城市报》在内容、时效性等方面都无法与已有的综合性都市报相抗衡。与其它综合性都市报相比,《邵阳城市报》4开16版的篇幅显得比较单薄。最要命的是,为了填充版面,《邵阳城市报》还经常转载其它都市报的报道。像《邵阳城市报》的“人物”栏目和“特稿”栏目基本上是转载其它都市报的稿件。作为一份周报,《邵阳城市报》周二、周五出版,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方面远远赶不上每日出版的综合性都市报,常常报道一些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内容的单薄和新闻时效差使得《邵阳城市报》无法通过媒介内容来吸引受众和广告商,从而导致它在与老牌的综合性都市报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下风。从《邵阳广播电视报》的遭遇可以看出,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是一个误区。转型综合性都市报必然会深陷激烈竞争之中,而且会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不仅不会一跃成为当地报业市场的主流媒体,而且会不断地被边缘化,且丧失已有的受众和广告份额。
(二)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
《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更名的2008年开始,《邵阳城市报》就不断淡化自己的“广电”特色。现在,从《邵阳城市报》的报名、报纸定位、办报宗旨和报纸理念都看不出与“广电”有任何联系。在报纸栏目和内容方面,除了与邵阳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公共频道共同打造《民情通道》栏目外,《邵阳城市报》就再也没有其他与“广电”相关的栏目和内容。评介广播电视节目本来也应该是广播电视报的主要内容,但在《邵阳城市报》上也见不到任何对邵阳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节目的评介。广播电视节目表应当是广播电视报最重要的栏目和内容,因此,广播电视报常常被人们通俗称为“广播电视节目报”。独家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曾经是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指该媒体胜过竞争对手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④在转型以前,广播电视节目表是《邵阳广播电视报》最受读者欢迎的王牌栏目,是《邵阳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转型以后的《邵阳城市报》不再刊登邵阳广播电台和邵阳电视台的节目表,主动地摒弃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作为地市级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介,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广播、电视确立了依附关系。广播、电视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可以和应该吸取、利用的重要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广播、电视资源应该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永恒主题。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盲目淡化“广电”特色可能踏入如赔了夫人又折兵般得不偿失的误区。不再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预告是一种主动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行动,最可悲的是,转型之后的广播电视报无法打造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自我放弃核心竞争力的转型无疑会导致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丢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这种自我切割强项的行动无疑是走进了转型的误区。这种转型不仅不能吸引新的读者和广告份额而且会让已有的读者和广告份额大量流失。
四、结语
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经风光无限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对压力和困难,不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然而,除了极少数成功的特例之外,大多数转型之后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依然没有摆脱困境,不仅没有一跃成为当地报业市场的主流媒体,而且依然不断地被边缘化,已有的受众和广告份额也大幅度减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之所以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它们走进了转型的误区。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就必然要和当地报业市场中已有的综合性都市报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地市级广播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这种主动放弃无疑会导致它们丢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毋庸讳言,面临困境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进行转型是一种必然。但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所处的报业市场作出冷静、客观和准确的分析,不仅要明白自身的优势和弱项所在,而且还要充分了解研究报业市场的其它媒体。转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在进行媒体定位时可以采取差异性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避免与当地强势媒体同场竞争。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不仅不能主动淡化“广电”特色,而且应当继续充分利用自身所处广电系统的优势,加强与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合作和互补。转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应该继续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介绍、解释、评论、补充、延伸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广泛利用和深度挖掘广播、电视节目资源,重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转型还必须充分依托网络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利用网站、微博、QQ、微信和APP等传播平台来建立高效、全面的覆盖网络。
注释:
①张瑜.浅析当下广播电视报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今传媒.2011.9.53.②张振东.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19
③罗小萍.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35.④王庚年.国际传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100.
第五篇: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科专业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经过50多年的办学、30多年的本科教育,学校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教育齐全的多层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格局与育人体系。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步入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10.56万平方米(合3158.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7.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1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5亿元。全校藏书总量329万册(另有电子图书4285GB),中外期刊3192种,拥有集借阅、查询、检索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有主干千兆、部分万兆的网络核心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16642个。体育运动场地21.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88人,其中正高职称290人,副高职称661人,博士446人,硕士856人。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在校工作。师资队伍中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7人,交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
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55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MBA授予权以及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特色专业,2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0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0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17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不少人相继走上重要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传承‘铺路石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主要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干部基地,现有在校空军国防生400多人。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目前在校留学生80多人,近年来共派出100余名在籍学生分别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将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