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闻一多诗集》有感
读《闻一多》诗集有感
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小学六(5)班 储凌睿
“五四”运动时期的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的30年历程,却如一颗夜明珠在东方文坛闪耀,如涛涌一般荡漾出一代灿若星河的作家。被誉为“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的闻一多,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第一次认识闻一多,是从看《开国大典》开始。荧屏上,闻一多激情的演讲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在新华书店,我偶然发现了《闻一多诗集》,感觉如获至宝,并努力说服爸爸买下了这本书。暑假期间,我花了两个星期才将这本仅197页的诗集读完。每一篇诗文,只能大概地读懂一二。整本书读完后,我不禁感慨万分。
闻一多的诗作贯穿着浓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质。这本书让我知道“世上最美之美莫过于善”,让我懂得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让我明白了旧社会是“一滩绝望、吹不起漪沦的死水”,让我在《发现》中感受到呐喊,在《静夜》中听到了哭泣,在《红烛》中聆听到对真理的扣问……整个诗集酣畅淋漓,写得犀利而不失幽默,幽默而不失讽刺,讽刺而不失风度,“充满了热烈的爱憎和精悍之气”,是思想的精华、文学的楷模、智慧的结晶。
闻一多诗集中的演说,更能体现闻一多语言的幽默和辛辣,更能表现出其“斗士”的一面。“无耻啊!无耻!这是某集团的无耻,却是李先生(李公朴)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的光荣…..”。演讲言辞激烈,慷慨激昂,诘问和排山倒海的排比,句句气势磅礴,浸透着烈士与正义者的鲜血,令我疯狂地热爱。闻一多完成这篇演说后虽然倒在了特务黑色的枪口下,但是这篇演讲却永远地被保存。他死了,却活在世人的心中。
诗集中还选入了闻一多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的通信,涉及的话题有对时代问题的观察,有他乡生活的体验,也有内心思考与挣扎。
闻一多终究是大师,他的人格魅力、诗文的魄力是永恒的。读闻一多的诗集,启我心智,长我文采!让我受益良多!
第二篇:读诗集有感
读诗集《乡关何处》后感
南志宏
在前不久,我很意外地读到了固原青年诗人陈永强在这几年所创作的诗歌精选——《乡关何处》的诗集一书时,说实话,在翻开新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莫名地涌起一股异样的情愫。作为他的表姐,我知道这是他第一本让我心潮澎湃的《乡关何处》诗集,相隔十余年,他还是个小孩,可真没想到他有今天的出人投地,我很高兴也很惊讶,他在艰难的漂泊生活中,一路积淀下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追溯、探寻之忆,以一种对诗歌真诚而敬畏的态度,书写下在乡村故土,灵魂不断飘荡游走的历程,让我为他这种执着的勤奋精神所深深感动。
他是那种看起来一副憨厚善良、颇有诗人气质的一个人。熟悉陈永强的人都知道,他可以算是在打工和读大学的同时对诗歌最为执著的一个。而他的生活,也曾是命运艰辛的一个。从与他的诗歌作品和接触交流中,我是知道他的经历。从2002年开始,他在上大学时暑假去做零工,为了给家人减少他上学的开销。是诗歌赋予了他创作的生活热情,让他鼓起了挑战人生的勇气。因此,他把对生活与情感有关的文字,一切喜、怒、哀、乐,都写进了属于他的诗歌作品里。
对于一个用真情实感写诗的诗人来说,不管他是什么职业,根植于故乡的心,情系于故乡的情,总是在诗人的心灵和诗歌中,随时真情流露的。陈永强在第一辑的《我是谁家的孩子》中饱含深情的《流浪》一诗中写道:生活/我并没有背叛你/也没有逃避你/这是我坐在火车上/才发现的/面对满车厢的客人/和满车厢的铺盖卷/突然感觉/我的思想是多么的单纯/我的目的只是为了流浪/短短的几行诗句,把对故乡的牵挂和依恋,那种浓郁于心中的剪不断的乡愁,淋漓地刻画出来。陈永强的诗歌,简洁明了、清澈透明,没有太多的词语修饰和堆砌,而只要用心读他的诗歌,却能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心灵感应。比如他写出血浓于水的《孩子.妈妈》的伤感诗歌里,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现实的灾难来临时,当身边曾经最亲的亲人,却在地震的残酷无情中悄然消失时,那种“阴阳相隔”的悲痛,诗中写到:有的孩子走了/留下了妈妈/有的妈妈走了/留下了孩子/不是孩子贪玩/忘记了回家/也不是妈妈狠心/弃家出走/灾难降临的时候/阳光被打翻/还没来的急呼吸/母子就阴阳分离„„”。
陈永强在第四辑《雨水远去的日子里》一首《土豆成熟了》的诗歌中写道:家乡的土豆熟了/摸着天黑/父亲从新疆回来了/屋檐下磨好的镢头/在月光中/又磨洗了整整一夜/头抡起又落下/一个简单的动作/父亲重复练习了一生/„„”,而另一首《感恩》中写道:收获的那天/八十岁的老祖父跪在地头/抱起一个硕大的土豆/放在胸前/泪流满面/十月的天地说/在过去的某个年代里/它救活了他们一家人的命/”两首诗歌,它所包含的意境,真切地表现出了作为诗人陈永强对深情眷念的故乡和丰收的喜悦,在诗中“八十岁祖父跪
在地头”写出了老人对生活无奈和感叹。这是一首首书写悲怆的命运交响曲,我猜想他在写下这些诗歌的时候,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情,他用一颗敏感而悲悯的心,书写下了一个对父亲和祖父敬意,同时也是众多偏僻、贫穷的乡村呈现出的一个缩影。
认真读陈永强的诗歌,你还会发现他有种观察入微、细腻丰富的表达。他善于抓住生活的场景和细节,创作出他不同于别的诗人别具一格的诗歌风格与特色。在第五辑《安静里疼醒》中有首《路和爷爷》一诗中写到:“爷爷是一个四处奔走的人/爷爷走了一辈子的路/路很害怕爷爷的脚/现在的爷爷老了/爷爷走不动路了/路开始反过来走爷爷/路走爷爷的时候/爷爷拄一根拐杖颤抖着/才几步就气喘吁吁/。”而另一首诗歌《工地见闻》里写道:暑假我在一家工地打工期间/认识了一位推手推车的老汉/他说他是湖北人/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成家/他今年56岁了/老了干不动工地上的活了/过几天打算结账回家/他还对我说,你才二十正年轻/在工地上好好干,争取干到六十岁/我没有回答只是笑笑/他没有发现前后我共笑了两次/第一次笑他/第二次笑自己/。”一首好的诗歌,是需要诗人独具慧眼的精练提炼之后,让读者获心灵震撼的东西,而陈永强在关注日常普通百姓的民生诗歌中,抛弃了技巧和华丽的词语,不知不觉中做到了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把一种真实的感受呈现出来。
这些年陈永强的一路努力,经历了很多艰辛,但他却常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坚信困难可以打倒一个人,但却打不跨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很多人都说,诗歌是诗人心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真正热爱诗歌的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也磨灭不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我想陈永强,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
陈永强成熟稳重,对诗歌炽诚的态度让我十分敬仰。这么多年了,从最初的打工诗人身份做起,或许他留给喜欢他的读者仅有1本诗集是远远不够的。但细心的读者只要热心关注他,就会常在《文化博览》《百姓故事》《朔方》《六盘山》《固原日报》《新消息报》等一些文学期刊上,看到他的作品成长的足迹。
是的,陈永强是普通的,却又是不平凡的,他饱尝了大学期间打工生活的苦辣酸甜,在跋涉路程中用温暖的文字照亮着苦难的心灵,为千百万读书者和打工者竖起了一面与命运抗争的旗帜。在此我真诚祝愿在他在崭新的生活领域,能坚持抽时间不断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诗作!
第三篇:读《闻一多评传》有感
读《闻一多评传》有感
我有幸,从图书馆借得一线装版《闻一多评传》,此书为刘-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同许多八十年代的文艺经典之作一样,八三年七月印刷第一版,而我所读之书恰为八三年诸多印刷本之一。藏至今,你迈过近三十个年头的风雨历程,经多人借阅,流传于众人之手,我拿到此书时,它已破旧不堪,灰蓝色的封面仿佛一触即破,再翻书页,字里行间,古味甚浓,些许文字也与今不同,繁简混合,可这却也没有为阅读此书带来不便,反而使我对此充满好奇,捕获了我猎取未知之事的情趣。——首先要说的话
此书之序由闻家驷所作,因家驷对一多知晓甚广,且一多为其兄,故序文中言辞平实,并无夸赞炫耀之词,仅站在众人的立场,简述其得失,更多的笔墨则放在刘烜先生作此评传的过程上,由此可见家驷对刘先生作其兄评传甚为满意,至于一多先生的功过是非,且让读者跟着刘先生的评传去获悉,去赏读。
此书约三十又二万字,一直到闻一多的出生记述到死亡,也就如时光记下每一个完整人生,由生至死,无丝毫间断停息。
至于刘先生记述闻一多之生与死,确实为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生之平凡,死之平凡。乍一看,生与死并无惊奇迷幻,但闻一多之死却能再平常中见真实,这样反倒能加深言辞的真实性。大凡我所览人物传记抑或评传,总以生死不凡而诱惑读者,如数代帝王生之时,天必见奇云,或是电闪雷鸣,或是巨龙腾空,竟无一人生之时,天地犹如往常;曾读林彪出生时,更是喜鹊长鸣不休,以之来暗示此人日后必成大器,叫人观之,到底怀疑,真假几分,以至于读后文时也抱着幻想与怀疑的态度,把一部人物传记当作玄幻小说来读,这也就丧失了传记或评传的意义,也违背了作者美好的初衷,实为不值也!而刘先生的反其道,走真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该评传行文流畅,语言平实但又精炼,无论从前后衔接还是因果设置来看,都不乏精巧,让读者觉得顺畅上口,在无形中填充了读者的求知欲。而构思的严谨与丰富的创意也成为该评传的一大亮点。该文基本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对闻一多先生生平之事的叙述,但作者在把握时间性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创作的根本理念,即在原有的人物事迹上丰富了其内涵,使得故事的发生在合乎常理的同时又增添了不少戏剧性,而这种戏剧成分却不显得那么虚假,这也就从深层次上展现了闻一多本就不凡的一生;也体现了作者在平凡的写作手法上彰显独特,在独特的人物形象上寻求平凡,刘先生的评传功底与对一多的了解之深也就可见一斑了。且刘先生也常显独到之处,即在丰富评传内容的同时,又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上进行了巧妙的往复循环,这种笔法在一多的学生时代体现的尤为突出,一多在清华的八年学生时代以及他作为一个文学初学者的身份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也将一多苗头初露的社会能力以及文学事业上的成长揉为一体,进行了前后比照,反应了一个作家笔法及思想上的幼稚到成熟,而这种局部的往复循环一直贯穿了整个评传的始终,闻一多由一名学生成为诗人,由一个诗人成为社会事业者,由一个社会设业者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拥护者,倡导者。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作者巧妙的运用间断性循环,不但让读者获悉了一多成长历程之坎坷,而且没有让读者感受到思想情绪上的重复,乏而无味,反而使读者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在思考评传中主人公闻一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变化成长的同时,我们又不自觉地充当了评传的接受者与评传主人公的膜拜者。作者还善于在视角的转换中描摹人物形象。该评传通篇以细腻而老道的笔触给世人展现了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形象,这样以来,使得作者心目中的一多更加人性化,人物个性更加活泼,我们在读着文字的时候似乎就能听到闻一多激昂的演说,看到他那争锋怒斥的面容,也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粗犷的喘息,对生活的感慨,对社会和祖国命运的忧虑;他不仅将这些为人熟知的鲜明个性描写出来,而且用特写的镜头将这些个性放大,成为当时奋进社会青年的个性,成为民族扞卫者应有的个性,成为社会主流所需要的人物个性。而且以此人物形象的渗透,揭示了社会现状的发展与变化。将个人命运的放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欢喜与悲哀,可见作者在揣测闻一多生存时代背景时的细致,准确,只有在熟知这些的基础上,才很好的驾驭了个人成长与时代命运的关系,从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真正做到了写人物传记的目的和意义,也使行文更富有表现力,这就用一个时代的悲欢兴衰,说服了读者的思绪起伏。
再者,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大部分笔墨渲染的东西,也正是贯穿于全篇的一条主线,就是闻一多身上表现出来的认真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从评传主人公一多的角度来看,是对自身生活和生命的负责,是一种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不怕苦累的高贵精神品质。他广泛的涉猎,潜心研究学术几十载,翻遍了从先秦到近代数千年的文化经典,考据了近千部古代典籍,将一个诗人的成长深深打上了学者的烙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教授,爱国主义者,反而成了他真正的代名词,他在原本不擅长的领域获得了惊人的成绩,在本就擅长的地方立足更加坚定,并将自己毕生的成果献给社会,献给水生火热中的人民,为伟大的社会理想献身,彰显了不凡的一生,作者将个人与社会联结起来,最终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形象,让我们确实能耳目一新。这是作者和主人公闻一多双重的成功。
这本评传我读了近二十天,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转变了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刚开始我可能更注重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技巧,想在获悉内容之后借鉴刘先生写作手法上的处理,写作思想和思路的设置,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东西,也使作者本身的价值在我心中无形升华,这或许是我与很多读者阅读传记时不同的地方。我这也算是一次“喧宾夺主”之举,但这倒使得自己对闻一多的了解与敬畏愈加深刻,对他命运与时代的理解更加细微。这还是我第一次以这种视角来阅读评传,正如站在局外的人本无心于局内事务,但正是这种局外人的身份,使得他们将局内事情看透,弄明白。这让我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诧异。
我在局外静观艺术成长的时刻,目睹了一个伟人的成长;在伟人呻吟的时光里,习得了艺术之长,真可谓是一件乐事啊!这时才发觉读书与感想犹如一本评传一样,随时间的推移,重视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而且会随时变更,这不是我们刻意的改变,而是一种伟大的被动。但愿读书也是一种无人能言明的评传。
后记:读完此书不久,思绪在脑海中泛滥几日,总想说点什么,但我知道,在我内心没有沉淀的时候我不能说话。恰好今夜难免,想了很多,最终还是决定写点什么,于是留下了这篇凌乱的感言。
天水师院高三:樊斌
第四篇:读《汪国真诗集》有感
简、清、静、情--读《汪国真诗集》有感
中国民航大学 刘净然
“你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在我读到汪国真诗集(所谓的全集)最后一首小诗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时,旁边有这样一个声音,在他看来,我应该多读些学术论文,才是正事。
我也曾认为我这个年龄不是读诗的年龄,因为人生经验不足,应该多读些随笔、散文、人生感悟之类的书籍,以丰富对人生和外在事物的理解;因为感性丰富,理性不足,应该多读些哲学、历史之类的书籍,以增加自己的理性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自己是英语专业出身现在又从事英语教学,应该读一些经典英文原版小说,积累优秀的表达,学教并用;而我的书架、我的电脑、我的手机阅读器以及最近收进的kindle专业阅读器上,放着的也大多是这些书籍,我姑且把这些类书籍当作自己的兴趣所在,狭隘的按种类数量计算,我也算称得上兴趣广泛,但这些书籍只是引起我的好奇心,我的阅读兴趣而已,多半我都无法坚持读完,更不用提阅读的乐趣。
读汪国真的诗集,纯属偶然,是一个悲哀的邂逅。晚间浏览新闻时,汪国真逝世的消息,让我停下了滑动的鼠标,之前只知道他是一个诗人,写过很多清新易读的小诗,不曾系统地读过他的诗篇,于是忍不住找出来,读起来,欲罢不能,感动不已。
他的诗给我的印象用四个字概述:简、清、静、情。
简:每首诗大概只有100字左右,短的有不到50字,形式至简,但意义绵延。一首《只要明天还在》“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气势磅礴,悲壮还在。忍不住为这个逝去的生命感到悲哀,通过他的诗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热爱生命啊,尽管如此,希望还是伴随生命的陨落消逝于茫茫天际。
清:汪国真的诗,读起来让人感到清净轻盈,似乎是他刻意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不被打扰的小世界,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他的情与意之中,一首《我把小船划向月亮》“请不要责怪,有时会离群索居,要知道,孤独也需要勇气;别以为,有一面旗帜,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我不崇拜,我不理解的东西;我把小船划向月亮,就这样划呵,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犹如月亮的光辉洒在夜晚的湖面上,清澈皎洁,轻盈背后是他对独立和自由的沉重追求。
静:汪国真的静,似乎是刻意保持,又似乎是参透人生后的自然流露,一切情与理娓娓道来,一首《假如你不够快乐》“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他在用宁静的心去呼唤生命的律动,“既然选择了选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是如此地热爱生命。
情:因为感同身受,所以觉得他的诗动情,诗里有他的身影,也有我的身影。一首《剪不断的情愫》“谁曾想,到头来,山河依旧,爱也依旧,你的身影,刚在身后,又到前头”想要忘记,却往往徒劳,最后只得带着这剪不断的情愫,继续行走,但却不再忧愁。他的情为他眼中的景着色,一首《只要彼此爱过一次》“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死怎能不从容不迫,爱又怎能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他的情是如此地饱满、炽热。
一口气读完汪国真的诗集,让我感受了诗中的简、清、静、情之意境,也让我领悟到功能主义的读书态度不可取,这就像很多人在学习外语时,想找个老外聊天,关心的只是有人聊,而非有的聊。读书本应是件随心所动的事情,有了诗意的心情时,又何必在乎自己是否到了读诗的年龄?
汪国真
中国大陆现代诗人。祖籍厦门,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
第五篇:读《顾城诗集》有感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他的那首《一代人》,当中的句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打那以后我便知道有这样一位朦胧诗人。浏览过顾城先生的许多照片时,我略感惊讶,他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脚改成的帽子。依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一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正是这样一位如荷花一般诗人,让我感到他就像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有着自己非比寻常的灵魂。《顾城诗集》中当我阅读《顾城诗集》之时,我依旧十分钟爱《一代人》,并非因为我听到的最多,也并非因为它最有名,短短的两句诗将黑暗与光明对立统一在了一起,十分潇洒地跨越了这之中棘手的樊篱,黑不是色彩,没有了光的反射便是黑,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而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正是一种叛逆,一种反抗,是一代人渴求吸收一切光明的象征。从中我也看到了顾城澄澈的内心,这是他的自我阐释,经历了“十年浩劫”他用诗歌道出了一代青年人坚定的内心。我相信,能够写出如此诗句的诗人定会拥有一颗无比向往光明的心。我愈发认为,他的高洁,与生俱来,由内而外。
而当我读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时候,便想到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诗中这句“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描述了他的一生,正是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顾城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诗人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这让我想到年少的自己,也固执地这样想过。现在也会偶尔想一想,但大多数,也只是偶尔。没有办法,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至少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守住自我编织的小世界。
我可以从他诗中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很多时候,他的诗让我感到他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正是这样一颗心让他写出了不同于别人的诗句。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爱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就算扣上手中书本,也扣不上和诗句一同律动着的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