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造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习惯
营造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习惯
尹庄镇实验小学
张维星
2012年9月23日
营造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习惯
尹庄镇实验小学张维星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
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工作,我常听学生家长们感慨:“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看电视,看漫画书、卡通片,上网打游戏比成年人还厉害,就是不爱看课外书,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却较差。”确实,当今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传统的书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成人们也热衷于看电视、上网查资料,把书籍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锻造良好的文字基础以及出色的语感。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我尝试通过这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创新引导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1、巧借课文,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教一篇课文,也不是教一册教科书。教师要有意识、有系统地将课内外相结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例如在教学完《三峡之秋》、《红树林》、《草原》等这类写景课文后,在学生还沉浸于祖国山水的美妙情境之中时,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告诉学生我国的名山大川、风景优美之地不计其数,描绘赞美它们的文章更是多不胜数,顺势推荐《五彩池》、《镜泊湖奇观》等富有奇趣的文章,并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阅读,学生就会因大量地感受到优美词句、物、景的美丽而陶醉于祖国的山山水水之中,并会为祖国拥有这么多奇妙之地而深感自豪,另外让做导游,将自己读到的美景介绍给同学,学生读书兴趣就会大增。
2、推荐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让学生读更多更好的书,教师可根据学段阅读要求,给学生规定一些“必读书”和“选读书”,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等,让学生都有所接触。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推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教师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利用班级推荐书目、班级图书角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喜欢的图书,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3、召开读书交流会,享受阅读的成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盛,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能使学生享受阅读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交流、共享。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也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读书交流会不仅仅是交流和展示,更是促进和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热情有了,如果漫无目的,所得也就有限了,甚至这种热情也会变得荡然无存,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点引方法培养习惯是不断加温,培养兴趣经久不衰的重要一环。
1、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不动笔不读书”是徐特立同志的一条读书经验。怎样动笔呢?(1)比如说,这个字不认识,查查字典,注上拼音;那个词不理解,对照上下文再查查词典,弄懂了做个注释;这是个关键句概括了全段的主旨,批上几个字;那一句不明白,可以打个问号,在书边提出疑点,待以后解决;全文读了几遍,划划层次段落,写写段意,进而归纳中心思想;这里写得精彩,划上圈圈,还可以写上批语;那里读有心得,可以写上几点体会等等。慢慢地学生逐步学会并养成动口、动脑、动手的读书习惯。手脑并用还能促进学生读书时注意力集中,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便于记忆,还有助于以后温习,更便于教师了解、检查学生读书的深度和广度。(2)引导学生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歇后语、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宝库就不断得到充实。
2、培养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心惟口诵,读思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得之则深”,激发学生思索的兴趣和思索的方法,让他们带着问题读书,引导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向自己提出种种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和查阅工具书,力求自己进行解决。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悟出词在课文中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弄清关键词语的意思来理解整个句子,也可以联系上下句子或联系全文领会句子的含义。
3、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读书计划,小到每周、每月的计划,大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读书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养成选一本书就要读完一本书的习惯,鼓励学生读书要持之以恒,保证阅读量的积累。
三、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我让每个学生制定了详尽的课外阅读计划;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通过晨会、家校通等,广泛宣传读书的意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读书会、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读书的方法,推广古今中外名人和大师的读书经验,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每周两首诗,每月一本书”课外阅读活动记载、评选“阅读之星”、评选优秀读书笔记等,督促、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籍。孩子迷上了课外书,冷漠了电脑和电视,阅读兴趣越发浓厚,知识面越发宽广。
四、注重课后延伸,培养阅读习惯。
我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拓展阅读,并做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学习了古诗《墨梅题图诗》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做诗配画来展示;学习了《三峡之秋》后,让学生欣赏余秋雨《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日》并搜集一些三峡的资料体会长江三峡的美;学习了《荷塘旧事》之后推荐阅读《碧绿的荷塘》;学习了《长江之歌》之后,举行诗歌朗诵会。另外日积月累的教学,我们还让学生收集成语、歇后语、谚语等等。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语文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学生在书海里畅游吧!
第二篇:营造书香校园 让阅读成为习惯
营造书香校园 让阅读成为习惯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大量事实证明,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水平,阅读教育著作已经成为许多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口号,希望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读书活动在我校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说是长流水,不断线,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教师队伍与时代和学校发展的要求相比,落差还很大。近几年来,读书活动的外延正在扩大,内涵在拓展,特别是将学知识、学技能、学文化的“三学”活动融于其中,多学科的内容满足了各种层次、各种需求、各种兴趣爱好的教师的读书要求,为教师提供了选择不同学习内容的余地,因此,它更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读书活动的积极性,使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基于以上认识及我校校本研修的实际,我校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为主题,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为重点,结合师德教育工作,积极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学术视野,促使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读)
(一)外在功利
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
提高素养,加快成长,实现理想,改变命运。
(二)内在涵养
滋养心灵,净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灵;
丰富阅历,追寻意义,洞察世事,顿悟人生。
(三)现实要求
用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潜能,超越自我;
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培育人才,传承文化。
二、读书的内容(读什么)
(一)直面经典
中国:重要思想以老庄、孔孟、韩申为代表。申为申不害,郑之*臣,用于韩昭侯。
文化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
教育经典主要有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著作。
外国: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斯宾塞、乌申斯基、杜威、怀特海、蒙台梭利、罗素、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巴班斯基、雅斯贝尔斯、斯金纳、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布卢姆、奥苏贝尔、罗杰斯等。(说这么多的目的在于让大家知道,我们需要研究的太多,研究一位专家,就可以掌握一种理论体系)教育经典有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有《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二)关注时下
教育专家:叶澜、肖川、刘良华、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袁振国、张志勇、张文质、刘铁芳、卢勤、孙云晓、刘京海等。
教科研专家:余文森、顾泠沅、施良方、郑金洲、陈向明、靳玉乐、熊川武、周彬、杨九俊、周小山、严先元、王敏勤等。
知名校长:程红兵、李镇西、郑杰、刘彭芝、刘永胜、李烈、康岫岩、高万祥、蔡林森 崔其升等。
学科名师:于漪、钱梦龙、李吉林、丁有宽、赵谦翔、韩军、程翔、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邱学华、孙维刚、吴正宪、钱守旺、黄爱华、任勇、张思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
主要教育报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教师博览、师道、江苏教育、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烟台教育等。
网络名师:铁皮鼓魏智渊、红袖陈晓华、干国祥、袁卫星、清澈小舟朱国红、唐金龙、张曼凌、马玲、丁莉莉、朱寅年、孙明霞、徐莉、沈旎、彭清亮等。
(三)重视人文
刊物:《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领导文萃》、《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等。
名家: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李开复、徐小平、史铁生、王小波、余光中、林清玄、刘墉、张晓风等。
好书:《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及中外名著,等等。
(在人文图书方面,我知之不多)
三、读书的策略(怎样读)
(一)读书的技巧
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读书有没有捷径,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因为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但读书有没有小巧门,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哪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掌握一点小巧门。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1.翻烂一本经典。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文学的,你可以选一本最爱,反复读,把主要内容装入脑子里,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这样就会熟烂于心,脱口而出,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有一本看家的书。
2.主攻一个专题。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专题很多,仅课堂教学层面的就有理念践行、方式转变、模式建构,有目标设计、内容呈现、过程掌控,有课堂提问、习题训练、师生互动,有课前预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有情境创设、方法选择、媒体运用,有教学导入、活动组织、反馈小结,有激励评价、效果检测和信息反馈,有思想教育、价值引领、情绪调适,有知识传统、方法渗透和规律揭示,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有教学容量、教学密度、教学节奏,有知识点、训练量、达成度,有环节步骤、时间划分、先后顺序,等等。我们读书时可以选这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卡莱尔说:“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的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的事务,可能一无所成。”六个月到一两年,甚至用更短的时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3.精研一位名家。例如管理者可以研究李希贵;班主任可以研究魏书生、任小艾、丁榕、万玮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研究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等;中学语文教学可以研究钱梦龙、程翔、韩军等;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邱学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顾泠沅、孙维刚、张思明、任勇等;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可以研究裴娣娜、郑金洲、陈向明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这样你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二)读书的要求
读书应有所得。那么如何才能把书读得深刻高效呢?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体现。1.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把书看深。
例如致知在格物。《大学》中有一句最著名的话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此句的意思是说,“人要想达到认识明确,关键在于穷究而使之明白事物的道理。”
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能什么好处。例如在读《小学语文课堂诊断》一书,这本书中有八章,即:课程性质——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文本处理——怎样做到尊重与超越的统一;课堂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精彩吗;语文教学资源——怎样开发和提炼才能价值;因类而异——怎样把握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教学技艺——是目的还是手段;课堂评价——教师的终结判定还是师生间的视界融合。
再例如《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共九章: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关注个性与关注共性,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授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
以这两本书,我们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倡导我们如何去做。我们也可以思考,除了这些问题,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还有哪些?这些主要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解决?甚至对这两本书我们还可以比较着读,读出各自的优劣。
这样,我们想把书读得深一些,可以将所读的相同内容的书进行联系、分析、比较和评判,把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加在旁边,这样你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可以把所读的感悟写在书上、本上,甚至写成读书随笔,这样你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刻;可以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判定,找出精华,指出不足,这样你的阅读就会更加理性。
总之,追根究底可以让你把书读得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2.温故知新——知“质”之不变,把书看薄。
例如因材施教与差异教育;各识一经与多元智能;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相长与师生共同成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主学习;探索与探究;互助与合作;观念与理念等。
义务教育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课程目标都分为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原课程目标分小学和初中,现从一贯的角度整体表述;原课程目标较为具体,现较为概括简练。高中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原课程目标是培养各类人才;新课程提出培养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原课程目标是升学预备教育和社会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现只概括地提终身发展的任务。
魏书生说,新理念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
因此,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最为关键的最核心的东西抓出来,这样就能把书看薄,由旧知新。
3.融会贯通——知“道”之所在,把书看透。
例如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如地球上陆地占20%,水占80%;空气中氧气占20%,其它成分占80%。人的肌体当中真正的有机物质只占20%,而水分却占了80%。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社会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生卓越;管理学家说,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任务,创造80%的财富。对教师而言,20%是优秀的,80%是一般的;用80%的时间来处理20%的事情;教师个人的成功是把80%的时间用于研究,20%用于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占20%,应该用80%的时间来处理。每个班级,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80%的孩子成绩一般(后10%的为学困生);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8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利用(有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
由此可见,我们读书要读透,要知道书中所蕴含的“道”,还要知道“道”是普遍存在的,更要运用所掌握的“道”来改进实践、改变现实。
(三)读书的心得
在读书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得,下面,我用“五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悟。1.当梦想照进现实——追逐梦想,点燃激情。
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环境。在内在需要方面,教师要有追求专业成长的强烈愿望。有的人想成为名师,对此我们要肯定他的进取心,善待他的功利心。专业成长的愿望是内因、内动力,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运转,仅靠外力来推拉不是行的。在外在环境方面,我觉得需要有支持性的条件:一是需要有氛围,应该创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气候;二是需要有载体,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三是需要有引领,应该通过培训与辅导等形式给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技术指导。四是需要有机制,应该有与教师专业成长相适应的激励性制度和奖励性政策。这样,才会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
为此,对读书方面,我们尽可能创造出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市开展了“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相信不久在将来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人物。有人说,在我国,产生大教育家、大批名师的时代将即来临。成功的大门将会我们敞开。这时,对教师来说关键是有梦想,并努力去追寻。
梦想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激情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当梦想的阳光照耀着现实的土壤,我们应该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的水分和营养来滋养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我的命运我做主——读懂人性,超越自我。
我的命运我做主,说起来简单,做起难,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到困难就是不是想逃避,对别人的意见是不是盲从,对自己的缺点是不是不自知,对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拖延,在众人面前是不是紧张,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嫉妒,在功利思想盛行的当今是不是浮躁,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不是冷漠,在遇到挫折时是不是消极悲观,在做事情上是不是好高骛远,在工作上是不是不思进取,等等。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些人性的弱点,就需要加强修炼,逐一克服,从而超越自我。
当然,人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性有弱点,也有优点。诸如正直善良、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热情大方、胸怀宽阔、谦逊有礼、求真务实。
人性是永恒的,也是相通的。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赞许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实现的成就感。
总之,我们要洞察人性,利用人性的优点来抑制自己人性的弱点,利用人性的优点来引导学生克服人性的弱点,为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仅仅拿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热爱读书。例如: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字。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有人说:“成功与失败有分水岭,可以用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成功源于执著。在这里,我仍然要重复以前所说过的一句话:坚持是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愿意,就人人能做到;坚持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上有持久的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爱读书就是善待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希望我们都能用今天的刻苦学习与深入研究,铺就通往明天成功的道路。
4.只为成功想办法——知行合一,改进实践。
我们都在生活中社会现实当中,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知道的与行动上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我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是抱怨是退缩还是想方设法解决,这时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在高考应对时提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口号。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与成长。
读书要倡导学以致用。如何把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且要在行动中解决。读书之后,要做到知行合一,改进实践。例如,可以说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学生学习往往不知道是为自己学习的,而是根据老师对他的喜欢程度来决定在这个学科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就是说哪个学科的老师最喜欢他,他就最喜欢学哪个学科。这样,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知道的,但行动上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这样要求自己,甚至有80%的老师没这样去做。这就是说,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因此,我们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并不是让老师们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改进实践、改进自我而读书,读书贵在应用,不用就是无效劳动。我想,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奋力而为、勇于承担的积极心态,更是一种知行合一、改进实践的强烈召唤。
5.将落实进行到底——做到极致,走向卓越。
许多企业、学校的决策是完善的、超前的、科学的,但就是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最终收效甚微。而知名企业、知名学校无不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决策一旦制定,就全力以赴,做到极致。在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北京香山宾馆的设计师是世界知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他对宾馆的设计可以说精心周密,匠心独具,但宾馆落成后他一直没去看过,认为这是自己建筑生涯中最大的败笔。原因何在?就在于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注意贝先生总的设计构架,对设计中的许多细节毫不留意,随意改动,这样就把一个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作品变成一个平庸、拙劣的建筑实体。由此可见,在执行战略决策时改变原有战略决策的细节,或不认真贯彻落实每一个细节的固有特性,就破坏了整体战略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项目工程就会导致失败。这让我想到海尔集团,他们的管理模式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他们的名牌战略是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他们的质量观是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那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管理是零缺陷的吗?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课堂是高标准、精细化的吗?
对我们教师个人而言,要想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远,就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件,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位;就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需要有追求卓越的勇气,对要做的事情,不做则已,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到: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所谓“优秀企业”,就是满足于99.9%成功的企业,它们往往在市场上风光红火了几年便 “香消玉殒”了。那些始终追求卓越的企业则不同,它们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公司的行动纲领,并使每个员工在执行中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以致它们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价值日益走高,企业的生命力愈益旺盛。
有人说,好上加好是卓越,卓越上加好是超凡。追求卓越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进步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只要你总有向上攀高的欲望,总认为自己未达到顶峰,总想刷新自己以往的纪录,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气质,你就能迈向卓越,保持你无人可替代的强势地位。作为教师,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领先他人,就必须超越优秀,走向卓越。
总之,我们要继续强化“阅读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思想照亮前程,激情点燃信念”,“以理论扩展视距,靠实践增强能力”的理念,通过读书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教育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的生命因读书而美丽,因教育而幸福,因超越而精彩!
第三篇:让培训成为一种氛围
让培训成为一种氛围
——海淀区公务员培训超市制度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区公务员培训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蓬勃开展,培训模式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4年以来,我区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创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淀区公务员培训超市”,到今天,共为超过4万名公务员提供了培训服务,新鲜原创的改革经验,渐成品牌的培训形式,为推动海淀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转变培训运作方式,提升培训效益
公务员培训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承载着鸿基使命。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摆到了重要地位,公务员培训工作迎来了重要的新命题。2004年,在全市召开历史上第一次人才工作大会之际,海淀区开始摸索举办了“超市型”、“订单型”培训,之后,班次名称逐渐演变成“培训超市”。“培训超市”借鉴了市场运作的方式,以菜单式形式提供培训服务,公务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素质状况和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培训的内容、时间,整个过程,培训组织者不变,培训经费支出不变,小课堂变成大讲堂,培训受益者成倍增加。“培训超市”使公务员培训跳出了传统的封闭式,符合公务员教育培训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的一项新举措。
二、实现以“公务员”为主体,真正做到“各取所需” “培训超市”每周一期,每月月初公布本月的培训课程、参训人员范围,公务员可结合工作情况自由报名,力求通过一次培训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从本质上改变了过去“调训难、难调训”,“人离不开岗、岗离不开人”的局面;在师资方面,按照提升质量、树立口碑、建立品牌的要求,实施名师专家计划,授课教师除了专家学者之外,还包括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以及职业经理人,培训超市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提高。2004年以来,我区共为科级及以下公务员提供386讲培训课程,聘请的授课讲师超过100名,其中讲师资源中副教授(副处级)以上职称人员授课比例超过总课程的96%。培训内容涵盖了政治理论、依法行政、市情区情、公共服务、经济金融、能力建设、调查研究、沟通协调、创新素养、文化素质、心里调试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12个方面,最大限度的为公务员的成长发展服务。
三、把握好“供、教、改”三个环节,形成良性互动 为了使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既能满足大规模培训的普遍性要求,又能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公务员的个性化需求,我区每年都会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开展需求调研,针对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使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更受公务员的欢迎与好评,仅2012年,就有张东老师讲授的《云计算—IT产业的新浪潮》,李茂春老师讲授的《十八大报告解读》等4门课程报名人次突破450人;2008年我区又对公务员培训超市进行了全面升级,一方面全面增加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授课方式的覆盖面,提高课程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培训超市的质量评估,每节课程后都抽选部分参训人员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的生命线,用培训效果作为调整培训师资选择的重要依据。2012年全年,聘请的讲师平均分数已达到95.3分,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公务员和培训机构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培训工作不断完善。
四、运用现代化的培训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把超市培训与公务员的考核、晋升结合起来,从制度上强化培训的重要性。我们要求各单位正科级领导职务公务员每年至少参加“培训超市”8学时即两门课的学习,其他公务员则至少要参加4学时即1门课的学习,不能按规定参加学习的公务员在年终考核中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
为了加强对公务员培训超市的管理,我区在考核文件中规定:公务员每年至少参加“培训超市”4学时,科长至少参加8学时,未达要求年终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将培训结果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升级公务员胸卡,内附IC数字芯片,增加身份识别功能用于公务员培训考勤的电子签到,便于人员信息统计,提高培训考勤管理的准确率和效率;依托海淀区公务员管理系统,将全区公务员的培训教育情况纳入统一管理,把培训主管部门,培训施教机构、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培训超市从发布通知、报名、审批到学时记录全部通过网络进行,实现了公务员培训超市系统化、网络化管理。
2004年至今,海淀区公务员培训超市培训人次达4.32万,其中2009年以来参训人数呈现明显递增趋势,由2009年的4908人,增长到2012年6993人,年增长率达14.2%。目前,海淀区公务员培训超市制度效果凸显,公务员学习心态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调训式变成了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灵活结合。公务员个体自主学习、自我增值、自我完善的积极性被激发,形成了踊跃参训、主动学习的良好范围。公务员培训超市的成功推广,对于破解工学矛盾突出的困局、实现优质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区公务员教育培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四篇:让运动成为习惯
让运动成为习惯
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运动。运动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身型,让我们的皮肤有弹性,让我们显得年轻有活力,让我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运动好好处太多太多,不胜枚举。运动要从兴趣出发。在美国,以兴趣引导为主的体育教育模式,加上健全的社区、学校运动设施,以及深入人心的全民健身文化,使得美国大学生体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美国体育运动已逐步从简单的竞技比赛和游戏,发展成一种文化。全民健身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以兴趣为主导的体育运动模式,与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参加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两个不同的层级,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运动要注意方法,提高运动水平。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选择几个我们感兴趣的运动,配合相应的体育节目,钻研运动技巧,会使得我们对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得我们的运动有连贯性,趣味性。我爱看比较大的运动赛事,比如奥运会,它追求更高、更好、更快的精神,不断鼓舞运动健儿刷新纪录,挑战人类的极限。对于我自己来说,也要求自己不断突破自我。运动是美妙的,赏心悦目的。李宁的体操,刘翔的跨栏是那么令人振奋,成为永恒的经典,留在我们记忆深处。激励着我们前进。
在运动中保持运动安全。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能少,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后的必须做放松动作,确保尽快恢复身体疲劳。饭后不宜剧烈运动,身体状况不佳时也不宜剧烈运动等等。懂运动,才能热爱运动,才能更好的运动。
我运动,我快乐,我享受,我健康,抓住生命中最美好的,在运动中回归一份宁静、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宁静的心灵,充实的生活。
让运动成为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让运动带来健康,健康铸就美好的生活!
第五篇:让守规矩成为习惯
让守规矩成为习惯
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人情大于制度。这本身是对“人情”一词的一种过度解读,也是对“制度”本身的一种无端蔑视。在工作和生活中,人情与制度虽然可以并行,但不能相悖。换句话说,制度不能阻碍人情的正常交往,但人情也不能逾越制度的正义底线。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维系正常情感最要紧的是“讲人情”的话,那么党员干部之间维系正当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讲规矩”。这里所说的规矩,既包含对全体公民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更主要的是指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党规党纪。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也不例外,相反会更加严格。党规党纪犹如一把衡量行为规范的戒尺,时刻鞭策着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红线,不可越雷池一步。
不仅如此,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还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针对“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有哪些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应该如何遵守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旗帜鲜明地阐述。由此可见,尽快在党员干部心目中树立更加强烈、更加自觉的“规矩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一课。
然而,在这种严峻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个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却还在为了某些所谓的人情面子打制度的“擦边球”,对党纪国法阳奉阴违,表面上一本正经的反对讲人情,私下里却曲意逢迎,刻意模糊人情与制度之间的界限,对自己和身边的违纪违规行为抱有侥幸心理,屡屡在原则问题上打折扣,在人情关系上开绿灯。虽然把党规党纪写在本上、挂在嘴边,却没有记在心上、印在脑海,甚至有人走上了“玩火者必自焚”的不归路。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下官场上“人情风”、“关系风”对政治生态的不良侵蚀,更反衬出一部分官员内心深处对“规矩意识”的缺失。这种缺失,归根到底是把“讲规矩”当成了一种刻板的思想教条,一种拘谨的行为束缚,而没有从心理层面认可纪律的权威性,从思想层面接纳规矩的公正性,更没有真正意识到“规矩意识”对工作和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很多党员干部精神“缺钙”的一个集中表现。
其实,“讲规矩”并非冰冷生硬的条条框框,也并不意味着畏首畏尾的自我约束,而是一种对制度的敬畏,一种对原则的坚守。如果能够将“讲规矩”变成一种个人观念上的习惯,那么必将成为推进工作的助力器;如果任由个人行为游离于“讲规矩”之外,那么必将成为阻碍工作的绊脚石。因为对于习惯讲规矩的人而言,“规矩”就是一张公平公正的“通行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而不必担心遭遇阻力,出现纰漏。而对习惯不讲规矩的人而言,“规矩”就是一块验明正身的“试金石”,若有瞒天过海、暗箱操作终究会露出马脚,事情败露。因此,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及时扭转对“讲规矩”的认知偏颇和观念淡化,及时弥补“规矩意识”缺失的精神之钙,既要懂规矩更要守规矩,既要讲规矩更要用规矩,把“规矩意识”从一种内心的羁绊变成一种行为的自觉,从一种空洞的说教变成一种观念的习惯。如此,在规矩的框架内行事,才不会出格,在纪律的红线内做人,才不会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