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先进个人名单(68名)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先进个人名单(68名)
水利系统(60名)
1、长江水利委员会(8名)
李峻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黄万林(女)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综合处副处长 汪洋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赣皖边界大队大队长 周志刚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赣皖边界大队副大队长 向捍东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副大队长 徐文杰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中队长 张世杰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船长 赵义(瑶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主任科员
2、重庆市(4名)
刘朝高重庆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副处长
文明强重庆市水利局政策法规处副主任科员 李广江重庆市江津市河道采砂管理所职员
李成铸重庆市长寿区水利农机局局长
3、四川省(3名)
方志珍(女)四川省水利厅河道管理处主任科员
邱树琼(女)四川省泸州市水利局局长
范友成四川省南溪县水利局局长
4、湖北省(11名)
李树东湖北省水利厅水政处处长
李朝志湖北省水政监察总队副总队长
周干清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杜力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治安户政处水警科科长 许明怀湖北省黄冈市水利局局长
李和平湖北省黄冈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郭文火湖北省武穴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张云天湖北省武汉市水务局副主任科员
黄少华湖北省黄石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刘德华湖北省宜昌市水利水电局科长
赵晓祥湖北鄂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副处长
5、湖南省(1名)
王寿阳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河道处处长
6、江西省(9名)
金叶文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
邹崴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助理讲师
陈绪修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徐港江西省水政监察总队助理工程师
周健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副主任科员
刘道平江西省湖口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 曾林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水务局副局长
桑昌明江西省九江县水利局副局长
徐勋勋江西省瑞昌市采砂管理局砂政科科长
7、安徽省(12名)
朱雪冰安徽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处长
张肖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处处长
朱平安徽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副科长
徐建辉安徽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夏传文安徽省芜湖市水务局副局长
杨德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水务局副局长
张林安徽省和县江砂管理办公室主任
邢献华安徽省无为县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办公室主任 詹平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戴立平安徽省铜陵市水利局主任
王建国中共安徽省枞阳县委副书记
叶劲松安徽省安庆市水政监察支队队员
8.江苏省(11名)
徐殿洋江苏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局长
佘礼晔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水政监察大队常务副大队长 余义新江苏省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水政禁采大队副大队长 王勇华江苏省镇江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程希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局长
李章林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
谢小龙江苏省常州市水利局局长
陈建勋江苏省泰州市水政监察支队科员
钱祥源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农机局副局长
沈冠军江苏省南通市水利局局长助理
朱洪祥江苏省张家港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9.上海市(1名)
苏德源上海市滩涂管理处处长
交通系统(8名)
1、长江海事局(2名)
鲍振春黄石海事局助理工程师
林建成安庆海事局筹备组成员
2、长江航道局(2名)
王江边长江武汉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员
傅钢长江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副处长
3、长江航运公安局(4名)
杨念平长江航运公安局九江分局副局长
袁志强长江航运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副科级干部 王苏华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当涂派出所副所长 倪小红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池州派出所副主任科员
第二篇: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李 峻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黄万林(女)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综合处副处长 赵 义(瑶族)汪 洋 周志刚 向捍东 徐文杰 张世杰 刘朝高 文明强 李广江 李成铸 方志珍(女)邱树琼(女)范友成 李树东 李朝志 周干清 杜 力 许明怀 李和平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规划处主任科员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赣皖边界大队大队长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赣皖边界大队副大队长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副大队长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中队长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船长 重庆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副处长 重庆市水利局政策法规处副主任科员 重庆市江津市河道采砂管理所职员 重庆市长寿区水利农机局局长 四川省水利厅河道管理处主任科员 四川省泸州市水利局局长 四川省南溪县水利局局长 湖北省水利厅水政处处长 湖北省水政监察总队副总队长 湖北省水利厅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治安户政处水警科科长 湖北省黄冈市水利局局长
湖北省黄冈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郭文火 湖北省武穴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张云天 湖北省武汉市水务局河道堤防管理处副主任科员 黄少华 湖北省黄石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刘德华 湖北省宜昌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赵晓祥 湖北鄂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副处长 王寿阳金叶文邹 崴徐 港陈绪修周 健桑昌明曾 林刘道平徐勋勋朱雪冰张 肖朱平徐建辉夏传文杨德来张 林邢献华詹平华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河道处处长 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 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助理讲师 江西省水政监察总队助理工程师 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副主任科员 江西省九江县水利局副局长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水务局副局长 江西省湖口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 江西省瑞昌市采砂管理局砂政科科长 安徽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处长 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处处长 安徽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副科长 安徽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安徽省芜湖市水务局副局长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局长 安徽省和县江砂管理办公室主任
安徽省无为县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办公室主任 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戴立平安徽省铜陵市采砂办副主任 王建国 中共安徽省枞阳县委副书记 叶劲松 安徽省安庆市水政监察支队队员 徐殿洋 江苏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局长
佘礼晔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水政监察大队常务副大队长 余义新王勇华程 希李章林谢小龙陈建勋钱祥源沈冠军朱洪祥苏德源鲍振春林建成王江边傅 钢杨念平袁志强王苏华倪小红江苏省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水政禁采大队副大队长 江苏省镇江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局长
江苏省扬州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江苏省常州市水利局局长 江苏省泰州市水政监察支队科员 江苏省江阴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江苏省南通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江苏省张家港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上海市滩涂管理处处长 交通部黄石海事局协助人 交通部安庆海事局筹备组成员
交通部长江武汉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员 交通部长江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副处长 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九江分局副局长
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副科级干部 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当涂派出所副所长 交通部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池州派出所副主任科员
第三篇: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先进个人名单(68名)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先进个人名单(68名)
水利系统(60名)
1、长江水利委员会(8名)
李 峻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黄万林(女)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综合处副处长 汪 洋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赣皖边界大队大队长 周志刚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赣皖边界大队副大队长 向捍东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副大队长 徐文杰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中队长 张世杰 长江委水政监察总队砂管支队鄂赣边界大队船长 赵 义(瑶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主任科员
2、重庆市(4名)
刘朝高 重庆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副处长 文明强 重庆市水利局政策法规处副主任科员 李广江 重庆市江津市河道采砂管理所职员 李成铸 重庆市长寿区水利农机局局长
3、四川省(3名)
方志珍(女)四川省水利厅河道管理处主任科员 邱树琼(女)四川省泸州市水利局局长 范友成 四川省南溪县水利局局长
4、湖北省(11名)
李树东 湖北省水利厅水政处处长 李朝志 湖北省水政监察总队副总队长 周干清 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杜 力 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治安户政处水警科科长 许明怀 湖北省黄冈市水利局局长
李和平湖北省黄冈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郭文火 湖北省武穴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张云天 湖北省武汉市水务局副主任科员 黄少华 湖北省黄石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刘德华 湖北省宜昌市水利水电局科长 赵晓祥 湖北鄂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副处长
5、湖南省(1名)
王寿阳 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河道处处长
6、江西省(9名)
金叶文 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 邹 崴 江西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助理讲师 陈绪修 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徐 港 江西省水政监察总队助理工程师 周 健 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副主任科员
刘道平江西省湖口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 曾 林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水务局副局长 桑昌明 江西省九江县水利局副局长 徐勋勋 江西省瑞昌市采砂管理局砂政科科长
7、安徽省(12名)
朱雪冰 安徽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处长 张 肖 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处处长 朱平安徽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副科长 徐建辉 安徽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夏传文 安徽省芜湖市水务局副局长 杨德来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水务局副局长 张 林 安徽省和县江砂管理办公室主任
邢献华 安徽省无为县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办公室主任 詹平华 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戴立平安徽省铜陵市水利局主任 王建国 中共安徽省枞阳县委副书记 叶劲松 安徽省安庆市水政监察支队队员
8.江苏省(11名)
徐殿洋 江苏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局长
佘礼晔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水政监察大队常务副大队长 余义新 江苏省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水政禁采大队副大队长 王勇华 江苏省镇江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程 希 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局长
李章林 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 谢小龙 江苏省常州市水利局局长 陈建勋 江苏省泰州市水政监察支队科员 钱祥源 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农机局副局长 沈冠军 江苏省南通市水利局局长助理 朱洪祥 江苏省张家港市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
9.上海市(1名)
苏德源 上海市滩涂管理处处长
交通系统(8名)
1、长江海事局(2名)
鲍振春 黄石海事局助理工程师 林建成 安庆海事局筹备组成员
2、长江航道局(2名)
王江边 长江武汉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员 傅 钢 长江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副处长
3、长江航运公安局(4名)
杨念平长江航运公安局九江分局副局长 袁志强 长江航运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副科级干部 王苏华 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当涂派出所副所长 倪小红 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池州派出所副主任科员
第四篇: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03年6月2日水利部令第19号)
第一条 为加强长江宜宾以下干流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根据《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加强对长江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做好有关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并具体负责省际边界重点河段(名录见附录)采砂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沿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条 长江采砂规划是长江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的依据。沿江各省、直辖市编制的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方案必须符合长江采砂规划的要求。
长江采砂规划的修改,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长江河势变化、河道变迁、砂石补给、环境保护的情况以及管理的需要进行,并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从事以下采砂活动,不受长江采砂规划的限制,但应当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有关法律手续:
(一)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长江河道;
(二)整治长江航道;
(三)吹填造地。
第四条 长江采砂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实际审批的采砂总量不得超过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采砂控制总量。每一可采区实际审批的采砂量不得超过该可采区的采砂控制量。
长江水利委员会可以依据长江采砂规划,综合河势变化、砂石补给和采砂管理需要等情况,对每一可采区的采砂控制量进行调整。
第五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对长江省际边界重点河段范围内可采区河床变化进行监测。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长江河道可采区河床变化进行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备案。
对河床变化的监测,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水下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六条 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以及河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为长江宜宾以下干流河道采砂的禁采期。
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长江的水情、工情、汛情、航道
变迁和管理等需要,在本办法和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禁采期外延长禁采期限。
沿江各省、直辖市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禁采与解禁时,应当提前通报长江水利委员会。
第七条 长江采砂实行可行性论证报告制度。
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按可采区分区进行,由负责管理可采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由申请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编制:
(一)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长江河道;
(二)整治长江航道;
(三)吹填造地。
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委托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甲级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八条 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采砂河段河势、河床演变分析报告;
(二)采砂范围图、控制点座标以及现势性强的水下地形图;
(三)采砂对河势、防洪影响的论证分析;
(四)开采总量的可行性分析;
(五)采砂对通航安全影响的论证分析;
(六)采砂对水环境影响的论证分析;
(七)采砂对水上、水下重要设施影响的论证分析;
(八)论证的主要结论。
第九条 实施采砂许可制度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鼓励运用市场机制依法组织采砂许可证的发放,增强工作透明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政行为。
第十条 从事以下采砂活动,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
(一)在省际边界重点河段采砂的;
(二)因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长江河道采砂的。
从事前款规定以外的采砂活动,由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但是,在省际边界重点河段范围以外,单项工程吹填造地采砂规模为10万吨以上的,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决定批准前应当报送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同意。
第十一条 根据长江采砂管理工作的需要,调整省际边界重点河段范围时,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本办法附录确定的河段提出修订意见,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长江采砂申请由可采区所在地县级(或直辖市的区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县级(或直辖市的区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逐级报送有审批权的机关审批。应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的采砂申请实行集中受理,受理时间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确定并公告。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决定对由本部门审批的采砂申请实行集中受理。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采砂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采砂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及其他相关材料;
(三)采砂申请与第三者有利害关系的,与第三者达成的协议或者有关文件。
采砂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单位的名称、企业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申请个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二)采砂的性质和种类;
(三)采砂地点和范围(附具范围图和控制点座标);
(四)开采量(日采量和总采量);
(五)开采时间;
(六)开采深度和作业方式;
(七)砂石堆放地点和弃料处理方案;
(八)采砂设备基本情况;
(九)采砂技术人员基本情况;
(十)其他有关事项。
进行水上作业的,申请书还应当包括船名、船号、船主姓名、船机数量、采砂功率等内容,并提供
船员证书、船舶证书的复印件。
从事本办法第七条第三款第(三)项规定的采砂活动的,还应当同时提交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第十四条 受理采砂申请的县级(或直辖市的区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到采砂申请书等材料后,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收到采砂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予以补正:
(一)采砂申请书内容不全或者填注不明的;
(二)应当提交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而没有提交或者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不符合要求的;
(三)无相关材料或者相关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申请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收到补正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撤回本次采砂申请。
第十五条 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应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的采砂申请1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并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
第十六条 申请在省际边界重点河段采砂,采砂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不予批准:
(一)不符合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可采区和可采期要求的;
(二)不符合采砂控制总量要求的;
(三)采砂设备功率超过750KW, 不具备平缓移动的开采作业方式的;
(四)不符合采砂船只数量的控制要求的;
(五)采砂船舶、船员证书不全,未按规定标明船名、船号的;
(六)无符合要求的采砂设备和采砂技术人员的;
(七)未安装符合要求的采砂船舶监测设备的;
(八)有非法采砂等不良记录的;
(九)无降低或者消除不利影响的保证措施的;
(十)未达到审批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因吹填造地进行采砂的,不受本条第(一)、(二)、(三)项限制。
第十七条 河道采砂许可证实行一船一证。正本悬挂在采砂船舶指定位置,副本留存在采砂船舶上备查。
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不得超过一个可采期。
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有效期间届满或者累计采砂量达到采砂许可证规定的采砂总量时,发证机关应当收回或者注销采砂许可证并发布公告。
可采期内,由于出现了影响长江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事件,需要暂停采砂活动的,发证机关可以宣布其发放的河道采砂许可证效力中止;以上事由消除后,发证机关应当宣布采砂许可证效力恢复。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需要改变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内容和事项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重新办理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八条 发证机关应当将河道采砂许可证发放情况适时进行公告。
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颁发采砂许可证后30个工作日内,将采砂许可证发放情况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备案。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将其颁发采砂许可证的情况及时通报沿江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因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长江河道采砂的,应当提交采砂申请和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并附具工程设计和审批文件等相关材料,经本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
因整治长江航道采砂的,应当事先征求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意见,并提供航道整治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设计和审批文件以及其他相关材料。长江水利委员会在签署意见后,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前两款规定的采砂活动,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监督检查。长江水利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从事本条规定的采砂活动的,不受本办法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规定限制。
第二十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指导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省际边界长江采砂管理会商制度。
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采砂船舶登记造册、集中停放、违法行为处理等情况,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共同加强长江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加强对长江采砂活动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河道采砂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
(二)是否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或者有关批准文件的规定进行采砂;
(三)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
(四)是否按照规定堆放砂石和清理砂石弃料;
(五)采砂船舶是否按照规定停放;
(六)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二条 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采砂执法检查或者专项执法活动时,在省际边界重点河段以外的长江河道发现非法采砂行为的,可以先行采取扣押采砂船舶、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等临时处置措施,再移交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省际边界重点河段发现非法采砂行为的,可以先行采取扣押采砂船舶等临时处置措施,再移交长江水利委员会查处。
第二十三条 依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没收的非法采砂船舶,应当予以拍卖;难以拍卖或者拍卖不掉的,可以就地拆卸、销毁,在拆卸、销毁过程中应当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第二十四条 在省际边界重点河段采砂,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情况依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一)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采砂的;
(二)虽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但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的;
(三)未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要求采砂的;
(四)伪造、涂改、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河道采砂许可证,未触犯刑律的。第二十五条 运砂船舶在长江采砂地点装运非法采砂船舶偷采的河砂的,属于与非法采砂船舶共同实施非法采砂行为,依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未经批准因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整治长江河道以及整治长江航道擅自采砂的,或者未按规定采砂的,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7月15日起施行。
第五篇: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省境内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维护长江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航运安全,根据《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境内长江河道从事开采砂石(以下简称长江采砂)及其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长江采砂管理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沿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活动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有关部门维护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管理秩序,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各级公安部门负责长江水上治安管理工作,维护长江水上治安秩序,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拒绝、阻碍长江采砂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依法打击长江采砂活动中的犯罪行为。
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海事机构负责《条例》规定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长江采砂规划,拟定本省境内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航务管理局备案。
本省境内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方案应当充分考虑长江防洪安全和航运安全的要求,符合长江防洪、河道整治及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的规定。
本省境内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方案,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指导、协调沿江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第七条 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本省境内禁采区和禁采期由省人民政府予以公告。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省境内长江的水情、工情、汛情、航道变迁和管理等需要,在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禁采区、禁采期外调整禁采范围、延长禁采期限。调整的禁采范围和延长的禁采期限,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决定后公告,并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备案。
第八条 长江采砂实行许可制度。本省境内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批发放。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经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发放。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涉及航道的,应当征求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海事机构的意见。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海事机构应当自收到水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征求意见之日起7日内出具书面意见。
本省境内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一个可采期,实行一船一证,采
砂许可证式样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统一印制。
第九条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申领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应当向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可采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查,符合审批发证条件的,应当签署意见,逐级上报,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或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审批发放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申领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应当填写《长江河道采砂许可申请书》。《长江河道采砂许可申请书》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提出是否符合审批发证条件的意见并决定是否报送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予上报的,应当在作出不予上报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经市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审批;经审查不予批准的,应当在作出不予批准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或者上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发放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
(一)符合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可采区和可采期的要求;
(二)符合采砂控制总量的要求;
(三)具备平缓移动的作业方式;
(四)符合采砂船只数量的控制要求;
(五)采砂船舶、船员证书齐全并按规定标明船名、船号;
(六)有符合要求的采砂设备和相关的采砂技术人员;
(七)采砂船舶装配有定位测量设备;
(八)没有非法采砂等不良记录。
第十一条 在本省境内从事长江采砂的船舶,其允许开采动力为250千瓦以上,750千瓦以下。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长江河道可采区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可采区能否续采进行论证并作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是下一进行采砂许可审批的依据。
水下地形测量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水下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论证报告应当由具有甲级资质的水利、水电勘察单位编制。
第十三条 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应当载明采砂业主姓名(法人名称)、采砂船名、船号和开采性质、种类、地点、时限、数量以及作业方式、弃料处理方式、许可证的有效期限等有关事项和内容。
第十四条 在本省境内从事长江采砂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开采。需要改变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事项和内容的,应
当重新办理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禁止伪造、涂改、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五条 为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采砂作业应当服从通航要求,并设立明显标志。
第十六条 因河势变化和防洪安全的需要,沿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临时处置措施,中止采砂活动,采砂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年审批采砂总量不得超过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采砂控制总量。并在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长江采砂审批发证和实施情况,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备案。
第十八条 沿江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因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长江河道需采砂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
长江航务管理局在本省境内因整治长江航道需采砂的,应当在征求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向长江水利委员会征求意见。
本省境内因吹填造地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申请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单项工程吹填造地采砂规模为10万吨以上的,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同意后办理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
本条第一、二款所列采砂活动属于公益采砂,所采砂石应当按照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要求处理,不得用于经营活动。
第十九条 本省境内的采砂船,在禁采期内应当拆除采砂机具,停放在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不得擅自离开。采砂船在禁采期内确需离开指定停放地点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批准情况逐级上报至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本省境内从事长江采砂的单位和个人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不再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长江采砂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长江采砂纠纷的,纠纷各方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
在长江采砂纠纷解决前,纠纷任何一方或者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长江河道采砂纠纷时,有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有关各方或者当事人必须服从。
第二十二条 沿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情况和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并依法进行查处。
长江采砂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向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出示执法证件。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长江采砂监督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长江采砂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二十三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对负有责任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执行已经批准的长江采砂规划、擅自修改长江采砂规划或者违反长江采砂规划批准采砂的;
(二)不按照规定审批发放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的;(三)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造成长江采砂秩序混乱或者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
(四)在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中不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
(五)截留、挪用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或者有本款第(四)项行为的,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追缴已收取的费用和截留、挪用的费用。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条例》已作出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运砂船舶在采砂地点装运非法采砂船舶所采砂石,属于与非法采砂船舶共同实施非法采砂行为,视同非法采砂船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依照《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以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整治长江河道、整治长江航道的名义采砂进行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实施吊销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有关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决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3年9月19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