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岭南故事2》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岭南故事2》,这本书里面写了许多英雄故事,记载了英雄的光辉历史。
英雄众多,但我佩服的仅仅只是一个男孩,他的武功可不比成龙差。没错,他就是许多男孩的偶像:黄飞鸿。这本书写了他《少年挑战武林高手》、《锄强扶弱成广州狮王》和《创跌打医馆“宝芝林”》,这里面的《少年挑战武林高手》是最有意思的,单挑的部分是:开始,黄飞鸿看见郑大雄在那霸道,就想上去单挑一下。他用四象标龙的棍法对付郑大雄的左手钓鱼棍法,边打边说:“请前辈使出全部的招数。”郑大雄倒抽一口凉气,心想,好大的口气,今天不给你小子一点颜色瞧瞧,还不知天高地厚。黄飞鸿遇强则强,观众都为他打气,后来大获全胜呀!真是后生可畏呀!
最后,我想说的是,像黄飞鸿这样的武功高手其实并不一定是靠武力就能解决的,我们要在同时用点智慧在这上面,同时,我要赞扬一下黄飞鸿,他的人品十分之好,为中华人民锄强扶弱,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我们应该想他们学习,改掉我们身上的恶习,树立一理想,就算不伟大也是可以的。
第二篇:《岭南故事2》读后感
《岭南故事2》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岭南故事2》,这本书里面写了许多英雄故事,记载了英雄的光辉历史。
英雄众多,但我佩服的仅仅只是一个男孩,他的武功可不比成龙差。没错,他就是许多男孩的偶像:黄飞鸿。这本书写了他《少年挑战武林高手》、《锄强扶弱成广州狮王》和《创跌打医馆“宝芝林”》,这里面的《少年挑战武林高手》是最有意思的,单挑的部分是:开始,黄飞鸿看见郑大雄在那霸道,就想上去单挑一下。他用四象标龙的棍法对付郑大雄的左手钓鱼棍法,边打边说:“请前辈使出全部的招数。”郑大雄倒抽一口凉气,心想,好大的口气,今天不给你小子一点颜色瞧瞧,还不知天高地厚。黄飞鸿遇强则强,观众都为他打气,后来大获全胜呀!真是后生可畏呀!
最后,我想说的是,像黄飞鸿这样的武功高手其实并不一定是靠武力就能解决的,我们要在同时用点智慧在这上面,同时,我要赞扬一下黄飞鸿,他的人品十分之好,为中华人民锄强扶弱,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我们应该想他们学习,改掉我们身上的恶习,树立一理想,就算不伟大也是可以的。
第三篇:《岭南故事》的读后感
我最欣赏的是男子大丈夫,以一曲荡气回肠的《男儿当自强》众人皆知。没错他就是许许多多好男儿的偶像“黄飞鸿”。这本书写了他《少年挑战武林高手》、《锄强扶弱成广州狮王》还有《创跌打医馆“宝芝林”》的故事,但情节最生动的是他与“武林高手”单挑的部分:开始,郑大雄见黄飞鸿年少有意让着。黄飞鸿觉察出来了,他用四象标龙的棍法对付郑大雄的左手钓鱼棍法,边打边说:“请前辈使出全部的招数。”郑大雄倒抽一口凉气,心想,好大的口气,今天不给你小子一点颜色瞧瞧,还不知天高地厚。黄飞鸿遇强则强,观众都为他打气,后来大获全胜呀!真是后生可畏呀!
黄飞鸿有一种我们身上没有的英雄气概和英雄气魄,他的人品十分之好,为中华人民锄强扶弱,这真是习武之人应有的道德和修养,古人有云“习武不只是为了切磋武艺而是强身健体扶危济困、创强扶弱。”这本书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应该想他们学习,改掉我们身上的恶习,树立一理想,就算不伟大也可以,但也有说明你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呀!而且确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标更应该努力学习用汗水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百行以孝为先,在家要尊重父母以及长辈,在校要尊敬老师和团结同学。而且更应该多做好事,学雷锋,就算你没有这个责任但是你有这个义务,所以我们也应该像书中的英雄那样多做好事!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颇多,我不禁要一个人做好还要带动大家一起加油,想书中的英雄们那样!也许我们没有那种好身手但我们做什么都好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啦!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好习惯!
——这本书让我成长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这本书更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珍惜…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吧!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吧!
第四篇:岭南文化知识
岭南文化知识学习
第一讲:
岭南文化的普泛性特征:
1、区域原生,传统赓续——原生性
2、面向海洋,放眼世界——开放性
3、重商求利,实惠为上——重惠实在与求真务实
4、善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积极进取与开拓精神 •
5、自我反思,破旧创新——批判意识与改革精神 •
6、多元融汇,气象开阔——兼容特性与现代意识 •
(一)岭南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
1、封闭而又开放:岭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何谓岭南?
• 五岭以南,又称岭外、岭海、岭表。• 《史记·张耳传》:“秦南有五岭之戍。”
• 站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从中原地区看,称为岭外;从珠江三角洲看,又可称为领表。•
• 九州之外的岭南: •
1、《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2、位于传统模式之外,特力独行,渐进发展。
• 岭南山海地貌结构:
• 北部——山地:古文化蕴育于石灰岩溶洞;文化屏蔽效应
• 中部——三角洲平原:岭南文化演进的良好舞台(优越农业生态环境、肥沃土壤、动态推进下的土地增生)
• 南部——广阔南海:对外交流的便利海上丝路;开拓精神
第二讲:
(一)岭南原始文化特征: •
1、原生性——原始的岭南文化植根于岭南地域,有其独特的发展序列。
2、独立性——原始的岭南文化由于地域的关系,使得其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3、滞后性——与同期的北方中原文化相比,岭南文化有较为明显的发展滞后性。•
4、差异性——岭南原始文化有别于中原文化,就算在其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二)中国文化的三大板块与岭南文化: •
1、中国文化三大板块:农耕文化区、草原文化区、海洋文化区(含吴越文化、闽台文化和岭南文化)•
2、海洋文化的基本要素:A)舟楫之便带来的商业文明;B)开垦与移民:具有包容性的移民族群结构。•
3、岭南文化:指岭南人在岭南地区创造的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
(三)地理位置与岭南文化特性:
1、岭南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使其既封闭又开放,孕育独特地域文化体系。•
2、岭南文化特征:移民性、商业性开放性、兼容性、世俗化。
• • • • • • • • • 第三讲:岭南民系源流——百越民族与岭南民系
(一)纷繁融汇的百越人
1、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古代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的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越)、诸越。古代常泛指南方地区。
2、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
3、《汉书·地理志》有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二)南越
(1)南越族是古越族的一支。在中原汉族大量迁移到岭南以前,南越族一直是岭南地区的土著居民和主体民族。“越”是古代江南土著称呼“人”的语音,越与粤通,南越即是“南人”的意思。
(2)南越族是一个独具浓厚文化特色的古代民族,聚居于岭南,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随着中原人的持续大规模南迁,土著的南越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多数土著居民逐渐与汉族融合,最终被汉化。
(三)西瓯
(1)西瓯又叫西越,出现于秦代。(2)《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称:“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这是西瓯一名见于史籍之始。《郡国志》“郁林,西越也”《寰宇记》: “郁林……即古西瓯居”。晋人郭璞注《山海经》说:“瓯在闽海中,郁林郡为西瓯”。《旧唐书·地理志》载:“贵州(今广西贵县)郁平县,古西瓯、骆越所居”。
(四)骆越
(1)骆越的称谓源于“雒田”(骆田),是因当地土著居民垦食“雒田”和岭南地区多“骆田”而得名。由于土地有雒田,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而治理这些骆田的又分别为骆王、骆侯、骆将,因而把垦食雒田的越人称为骆越。“越”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的语音,越与粤通,越是“人”的意思,骆越即“骆人”之意。•
• • • • • • • • • •
•(2)《交州外域记》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骆民。设骆王,骆侯、主诸郡县”。
二、南越人的特征:
(一)习于水性,善于用舟 •
(二)流行断发文身、拔牙之俗 •
(三)喜食蛇蚌贝蛤之类 •
(四)干栏式巢居
(五)越人有猎头,食人之风 •
(六)南越人有信鬼、鸡卜之俗
三、岭南地缘与岭南民性
(一)商业精神与价值取向
(二)海洋赋予与开拓精神
(三)务实观念与世俗倾向
(四)边缘文化与独特个性
第四讲:吸纳与渐进——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
(二)岭南文化的内在肌理
1、异质性
2、独特性
3、边缘性 •
(四)宏观视野下的岭南文化
1、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主体的另一面。
2、岭南文化在它的渐进发展中,逐渐由弱变强,由隐性文化走向显性文化,对中华整体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要深入理解岭南文化,应从开放、融会的层面去探究,从其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去把握。
4、岭南文化善于吸纳融汇新的文化元素,甚至是许多西洋的文化元素,然而,岭南文化却仍坚持传统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及其自身海洋文化的独特性。
二、缺席的他者——番禺期的岭南文化
(一)缺席之域:
1、番禺期的岭南是“化外之地”
2、番禺期的岭南是蛮夷之地
3、番禺期的岭南是不便之地
(二)缺席之势:
1、中原文化是主流文化 •
岭南文化是非主流文化
2、中原文化是强势文化 •
岭南文化是非强势文化
3、中原文化是显性文化 •
岭南文化是非显性文化
(三)缺席之本:
1、岭南文化是海洋文化,有别于中原的农耕文化,在当时仍处于隐性发展状态。
2、岭南文化是蓝色块文化,具有异质性、独特性、边缘性等海洋文化特征。
三、汉化的定型——广信期的岭南文化
(一)汉化之基
1、军事之基:汉武帝平定岭南(南越)
2、政治之基:岭南治所的北移
• 即:由番禺(今广州)移至
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
• 广信:“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此地为贺水、漓江汇合流入西江处。
3、思想、文化之基: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
•(3)处于强势的中原农耕文化
4、生产、科技之基:
•(1)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2)科学技术水平普遍较高
(二)汉化之形:
1、岭南经学的开创与发展
• 如:三陈祖孙;陈钦、陈元、陈坚卿。• 陈钦(著)《陈氏春秋》
2、士燮游学京师。•
3、其他文化活动活跃
4、丧葬汉化化
5、汉越杂合,粤语形成。
四、海外的激活——广州期的岭南文化
(一)士燮家族与广州之名
• 三国吴王孙权于公元216年,在士燮死后采纳吕岱建议,将交趾(交州)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置广州。
(二)海外文明与岭南文化
1、广州海贸与岭南商业文化 •(1)隋唐贸易与蕃坊商贸 •(2)广州商贸与“支那”之名
• 外国人称当时的“长安”为摩柯支那(梵文Mahacina)——即“大中国”之意。•
• 称广州为“支那”(Cina),即“中国”。•
2、佛教东传与岭南文化
•(1)南朝统治者喜僧信佛。
• 当时的广州,寺院兴盛,僧侣云集。
• 广州四大名寺:光孝寺(三国东吴大儒士虞番死后兴建)、六榕寺(南朝梁武帝时兴建)、海幢寺(五代时称为“千秋寺”)、华林寺(南朝梁武帝时兴建)。
• Eg:昙摩耶舍、在广州光孝寺开坛讲经。波罗末陀(真谛大师)在光孝寺研究、翻译佛经并传播佛法达12年之久。
• Eg:达摩菩提从广州登陆,进入中国。
• 有诗为证“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
•(2)盛唐时期,佛教更是进入了中国的普通民众生活,成为盛世太平的一种催化剂。
五、身份的正名——国运衰落期的岭南文化
(一)珠玑传说与汉民认同观念
1、珠玑传说与广府民系的岭南开基
2、实用的理性:后儒社会与汉民的文化自尊 •
3、珠玑巷的圣化与广府汉民身份、文化的认同
(二)珠玑巷期与汉民色彩的心理强化
1、珠玑巷传说与广府谱牒的丰富与再造
2、传统的增补:谱系源珠玑,为广府汉民的血统正名 •
六、现代的飞跃——穗港期的岭南文化
(一)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重心的南移
(二)广府文化:近现代中国当之无愧的主角
(三)广府文化中心,穗港两个基本点的确立: •
(一)广州:文化的积淀,民俗的传承 •
(二)香港:时代的召唤,发展的选择
第五、六讲:岭南思想文化的发展
(一)汉越杂处,交汇融合:岭南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1、迥异中原——海洋文化的思想根底 •
2、融汇中原——汉化的思想补充
(二)开合、吸纳、变革,成己之风:岭南近现代思想的发展
1、开合的思想理念 •
2、吸纳的思想行为 •
3、变革的思想内核
二、岭南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内质特征:
1、崇尚自然观念。主张一切顺乎自然,人的发展,也就是历史的发展,是与自然同步的,人作为自然的产物,理应是大自然的一个“自在之物”。顺乎自然之必然,人才能得到个体的自由与发展。由道学所衍生出来的道教,也因为岭南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而得以蓬勃发展。葛洪南来到罗浮山修道炼丹,也正是因为岭南有令他赖以生存的人文气候。
2、世俗化倾向。岭南的地理与气候环境使得这里物产丰富,动植物生机勃勃,促使人们的感官享受要比理性的思考更强,推进了人们重实际,求实惠心理的发展。•
3、开放性机制。这里濒临南海,使得岭南具备了直通海外的交通便捷,打开了向外域学习、融会中西、变革发展的通路。最早进入中国的佛教,其初入中国的路线便是经海上丝绸之路在岭南大都会——广州登陆的。惠能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全新思考,推进佛教思想中国化、世俗化的进程。
三、葛洪与道教思想在岭南的成熟与定型
1、“玄”概念的提出与葛洪的道教思想变革
• 提出“玄”的本体概念;在方法上,提出思玄之道和守一之道。
• 他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 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
2、葛洪的养气、补气说
• A、何谓“气”?
• 葛洪认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天地万物由元气而化生。
• 葛洪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
B、何谓“养气”、“补气”?
• 关于“养气”——要求人要保养好所禀得的自然之元气,不要让其受到损耗,这样便可以让生命无限延续下去。因此葛洪说:“养生以不伤为本,要言也。”
• 关于“补气”——人存活于世间,常常会因为天地万物的变化,而使得人的自然之“气”会受到损害,因而,人要想得以长生,必须“补气”。如何补气,葛洪进一步提出了他的“金丹”论,即炼丹论。
3、葛洪炼丹与道教的求仙、修道
• 在《抱朴子内篇》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 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 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 主张神仙 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四、惠能与佛学东传后的中国化演进
(一)何谓禅宗?
1、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
2、A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
• 拂尘:拂去世俗烦恼,不受客观外界之影响。看净:指认识并保持心性本净。
2、B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 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二)惠能的禅宗理论与佛教信仰的俗化
1、惠能与“梵我合一”,即“心即真如”的本体论 • 天人合一
• 心即是佛(求佛只能向自己的心性中求)
2、亲证顿悟与顿悟成佛 •
心斋+坐忘+朝彻
3、”凡夫即佛”理论与佛教信仰的俗化 •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陈白沙江门学派的主要思想:
1、知疑的思想理念
“学无难易,在人自觉耳。才觉退,便是进也。”又说:“前辈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番觉悟,一番长进。”
2、学贵乎自得
“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之吾心,……盖以我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3、以自然为宗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所过的生活,正如他所说的:“既买锄头又买书,半为农者半为儒。”
以“自然为宗,忘己为大,无欲为主”、“心即理也”,以静坐为主”,并且要求学生端庄静坐来澄清自己的胡思乱想。
1、《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与康有为维新思想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孔子改制考》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是他倡导变法维新的理论根据。这部书集中体现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首先,书中体现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天下大同,是维新派孜孜以求的社会政治理想,在康有为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的位置。这种思想的核心是把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学说和中国传统的今文哲学中变易的哲学观点融为一体,又吸收了《礼运》的“小康大同”说,附会公羊三世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3、梁启超自由开放思想与国民性批判
•(1)制造这种奴性的,正是那些奴役他人的人,其制造的蒙昧、落后与守旧,正用于禁锢人们的自由思考,以他律代替自律。使得人们成了成为“天行(天命)之奴隶”、“古人之奴隶”、“世俗的奴隶”、“情欲之奴隶”。,使得整个国民长期缺乏自我意识。•(2)海洋通道的打开与扩大,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交流便得更为快速与便捷,这加深了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同时也对国民精神的再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3)争取自由、获得自由、发展自由,是我国民众消除国民奴性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讲:岭南民俗概要
一、何谓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
3、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的历史性
2、民俗的集体性(群体性)
3、民俗的地域性
4、民俗的传承性与扩布性(1)民俗的传承性:
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纬度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2)民俗的扩布性:
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3)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5、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1)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民俗的变异性:指在民俗传承与扩布的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6、民俗的类型性
•(1)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
•(2)民俗类型性,在民俗文化里常常表现为民俗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大同小异。•
7、民俗的规范性
•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民俗便自然而然地凝定成为了民众生活、行为的共同规范。
8、民俗文化的服务性
•(1)民俗文化的创造本来就是出于服务与社会与民众的原出目的。
•(2)民俗文化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民众和社会服务。
•(3)民俗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能协调民众心理,满足并实现民众对精神、审美等方面的需要。
三、岭南民俗的地缘化特色
(一)岭南民俗处于整个汉民族文化系统中,是对汉族民俗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二)岭南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涵着浓郁的岭南生活气息。•
(三)岭南民俗具有民间信仰内容、形式与对象的广泛性 •
(四)岭南民俗充分凸显了“阴性崇拜”的特征。
(五)岭南民俗突出表现了吸纳海外、融汇兼具的开放特色和深受海洋文化浸染的鲜明特点
(一)岭南饮食民俗文化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
4、得天独厚,引领潮流 •
(二)岭南建筑民俗
1、既保留古制,又融会中西。
2、既有地域共性,又有社区品味。
3、既讲究风水,又关照亲情。
(一)岭南的水神信仰
1、岭南地区是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海岸线漫长。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战胜洪涝、海啸、潮害是生存的首要条件。
2、因为岭南每年的水患成为人们生存的最大威胁,于是寄望以神灵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灾害,必然是民间信仰最热切的理想。
3、水神是管控水的最高神祗,自然受到民间最崇高的祭礼。
4、水神地位的崇高与本地区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以商业贸易为重要经济来源的珠江三角洲,依赖航运去发展商业,于是商业护航之神备受顶礼膜拜,水神的地位在诸神之中最高,成为岭南民间信仰的重要特征。
(二)龙母信仰与西江民间文化
1、龙母的传说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的故事,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出自唐刘恂的《岭表异录》。
• 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位人神,捕鱼放牧,纺织耕种,治病解难都无所不能。她从河边拾得“龙卵”,育就五龙子,故称龙母。她的法力是通过她的五龙子来实现的,能解水旱之灾,能平伏波涛,能引导航船,能呼风唤雨。
2、龙母信仰经历了龙图腾崇拜、水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历史演变。
3、龙母信仰体现了西江流域人民征服水患的理想,故需要有一个水神,以赐予地方福泽,庇护水乡安宁。
4、至今,龙母信仰在华南地区、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仍有着深广的影响。其信仰的基点却是在祖先崇拜基础上形成的寻根尚本、眷恋故土的思想,这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有着重要意义。
•
岭南民俗文化的总体特征: •
1、岭南民俗,充分表明它处于整个中华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渐进发展的。具有与中原文化等中华文化元素相同、相近的民俗特性。
2、岭南民俗,充分体现了其岭南地域化的地方特色,与其地理、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
3、岭南民俗文化,特别是其民间信仰的发展中,更多地体现了其实用性、开放性的特征。•
4、岭南民俗文化中充分展现了对女性神灵的崇拜与敬仰,表现了岭南民俗文化的“阴性”特征。•
5、岭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充分地体现了其吸纳、融会与兼收并蓄的特点。
第八讲:岭南饮食文化
一、岭南饮食文化的总体特征
1、历史悠久,传统深厚。
2、形式丰富,特色鲜明。
3、吸纳南北,融会东西。
4、勇于变革,积极创新。
二、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广府饮食文化概览
(一)鲜、清、嫩、脆、滑、爽、——粤菜口感与内容美
(二)色、香、味、韵、美——粤菜观感与形式美 •
• 饮茶之意不在茶——广府饮茶习俗与文化 •
1、三茶两饭——茶伴一天 •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3、人情、商情、民情的“集散”地——广州茶楼与广府群体的自由、平等意识及商业精神
第五篇:岭南民俗文化
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 历史 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 中国 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 工业 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 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 自然 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粤俗之大较”、《羊城古钞》中的“广州时序”都记载了大量与农事有关的习俗:“迎春竞看土牛,或洒以菽稻,名曰消疹;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十六夜,妇女走百病,撷取园中生菜,曰采青。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二月祭社,分肉小儿食之使能言,入社后,田功毕作。”
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早在汉代,已有港口徐闻、合浦,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贸易日盛,人们“逐番舶之利,不务本业”,“农者以拙业力苦利微,辄弃而从之”。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也积极地发展经济作物,大力种植桑、甘蔗、菱角和各种水果,养殖鱼、蚕,这些经济作物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业、水果加工业、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岭南百姓民俗生活中的商业文化特征越来越显著。
关羽本是三国名将,中原民众将其视为忠义、神勇的象征。在浓重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岭南民众基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对这个起源于农业背景的神进行了“文化重构”,注入岭南独特的“向财重商”的文化因素,使它的神格由忠义神转变为财神。在珠三角一带的商家店铺,几乎家家都供奉关公,这种财神信仰甚至改变了内地关公崇拜的风尚,使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生活中的忠勇神关羽成为现代社会的财星。在岭南民俗中还有大量具有求财象征意义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行为。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广东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厚的农业文明背景中凸显商业文化氛围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二)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
南粤民众在岭南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十余万年,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风民俗,虽然岭南是全国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些古老的习俗惯制却并未在现代化的风云中黯然失色,仍然是岭南的象征。
以岭南的传统食品和居住习俗为例,广东点心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几千年来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足有一、二千种之多,仍然是岭南大街小巷、茶楼酒店的常见之物。客家围龙屋是岭南著名的传统建筑,其分布以东江上游嘉应州一带及粤北各地为主,并延入广西、赣南、闽南诸地。曾昭璇先生认为客家围龙屋的独特构造是与客家人生活中的诸多需要相辅相承的,形成了既有农业形态又有防御特征的独特住宅建筑形式,巩固了客家民系的宗族观念。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客家围龙屋仍然广泛存在于岭南地域的客家居住区,保持着坚韧的文化持久力,岭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顽固可见一斑。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改革开放以来,岭南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率先在岭南大地上演。以节日民俗为例,过“洋节”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当圣诞节前夕,在所有的城乡商店中,到处是圣诞节的节日礼品和用品,圣诞卡、圣诞树、圣诞礼物以及圣诞食品等,加上圣诞之夜等文艺活动,使古老的大街小巷弥漫着西方节日文化氛围。其它的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也成为岭南民众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吸纳西方现代社会的风俗时尚,使岭南地域的民众生活充满现代色彩。
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在一起,在岭南的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常常上午喝早茶,下午去冰室吃冰淇淋,晚上在酒吧流连;在珠三角洲地区,粤语、英语 和普通话同时被使用,是办公、经商、旅游、日常交往的通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特征愈加显著,成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
(三)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呼应
远离中央政权的边陲位置使岭南受中原思想文化的浸染较弱,没有过重的历史负荷;海上贸易开展得较早,铸成岭南民众的海洋文化性格: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乐于接受新事物。以粤菜为例,粤菜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无所不食”的用料之广泛体现了岭南民俗文化开放兼容的品格。20世纪80年代后,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各地饮食文化进入岭南饮食市场,岭南民众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各种饮食文化兼收并蓄,经过融汇、提炼、创新,吸纳八面来风,形成粤菜独特的品牌。
岭南文化处于中原文化圈的边缘位置,按照“民俗传承周圈论”理论:“(民俗事象)从中心地形成一次性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其变化的结果表现为向周圈的分布”。越向周边传播,民俗事象越薄弱、越零散;同时,当传播中心发生变化,边缘地带的变化也是滞后的、缓慢的,造成传承圈的边缘地带保留有传播中心的原初态民俗事象。岭南民俗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两千余年来一直处在中原民俗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之下,由于处于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当中原文化中心发生形态改变后,岭南民俗文化并未紧随其后,反倒保存了中原传统民俗文化一些原初的形态,在岭南现代社会中呈现出凝重保守的特殊样态。最显著的例子是语言,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着四种方言,即广州方言、客家方言、潮州方言和海南方言。这四种方言都是在民族迁移中,由当时的汉语和迁入地原住民族语言(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而形成的地方语言。广东方言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成分,古汉语词汇如食、行、无、睇、企、粥、禾等在岭南方言中经常出现。当中原腹地的古汉语几经流变,终于在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的尘嚣中退出当代中国人生活的时候,以开放变通为特征的岭南人却满口的古词汇,而且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区域方言,这也算当之无愧的岭南特色吧。
既乐于创造新事物又自发性地固守老路子,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在岭南同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四)包容气度与多元品格共存
岭南民俗文化对内接受了中原四次大规模移民,对外从汉代就开始接受东南亚、欧洲乃至美洲各国的贸易往来,这些赋予岭南民俗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气度。
秦朝把岭南作为强制迁徙中原“罪徒”的一个基地,南迁的中原汉人约五十余万人;西晋末年,中原人民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南渡,形成秦汉之后移民岭南的又一高潮;北宋末年,连年的战乱和天灾使农民被饿死、淹死、被迫逃难者不计其数,当时岭南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地广人稀,大量难民逃至岭南。两宋间移民的规模超过以往时代,他们融合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精华,给岭南文化输送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养分。
除了对内吸纳中原移民,岭南民众早就向海外敞开大门。汉代即已形成的以番禺(广州的古称)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原、荆楚、黔蜀、闽浙以及南海诸国多种货物的集散地,还使中原与天竺国(印度)、大秦国(东罗马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到了唐代中期,这条著名的国际航路 发展 到鼎盛期,被称作“广州通海夷道”。十六世纪后,海上丝绸之路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使岭南与欧洲、美洲开始了往来。
悠久的中原移民和海外贸易 历史 形成了岭南民俗文化以古代南越族文化为基础,融汇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内核,使它 自然 而然地具备了强大包容性,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但是由于文化根基薄弱,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元素缺乏整合能力,造成岭南民俗千姿百态的多元品格。以广州古老的商业区——荔湾区的建筑为例,西关大屋是清民时期豪门富商在此营建的大型住宅,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骑楼是广泛分布在荔湾区商业街的商业建筑,它起源于古希腊,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连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因为适合广州气候多变的特点,逐步成为广州街景的主格局。它除了这一中一外两种典型建筑,沙面岛上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也是荔湾区重要建筑类型。沙面自宋到清代一直是广州对外通商要地,陆续设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领事馆及银行、洋行等,形成了极具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沙面建筑群。西关大屋、商业骑楼和沙面洋房是荔湾区三种典型的民俗建筑,他们混杂在一起,但是各不影响。可以说西关大屋是岭南本土文化的代表,历史也最悠久,但是商业骑楼与沙面洋房并没有吸收它的建筑元素,而是自成风格;同样,荔湾区后世的民居也没有借鉴西方建筑元素,而是秉承西关民居的传统风格,只是繁简不一,又出现了近代的竹筒屋住宅等建筑形式。缺乏文化整合力造成岭南民俗世界的纷繁各异,使人宛如置身于“花花世界”之中。
三、岭南民俗文化评析
本文探讨的岭南概念,基于共同的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一词由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于20世纪末提出。其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即 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中下层文化。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分分合合的政权更替,占据文化霸权、全面控制民众思想的儒家礼教和瘟疫、战争、旱涝等天灾****并没有给岭南地域造成多大影响,岭南文化里的中原根基与底色与其说是通过精英阶层以 政治 话语方式由上而下传达,毋宁讲是由于岭南历史上四次大规模中原移民的到来,使中原文化由民间从下而上渗透到岭南文化中,并逐渐覆盖了基础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受中原文化辐射较弱,岭南民众的文化素质偏低;濒临大海和海岸线长的地理优势使岭南地域的经商之风非常浓厚,形成“重商轻文”的社会风气,由精英阶层控制的大传
统话语在这种文化淡化的风气中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因此,岭南文化的精髓在民俗文化中体现得尤为全面。岭南民俗文化即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
1840年以后,岭南成为“西风东渐”的窗口,掀起近代爱国主义运动高潮,为岭南文化注入浓重的时代意义。尽管1840年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改革开放后岭南地域民众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岭南文化的精英层面获得彰显,但是真正体现岭南文化精神的仍是岭南民俗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在不同时代场景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所指,使岭南民俗文化呈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求衡的发展张力。在当下中国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岭南民俗文化同样面临着 现代 化的严峻课题。一方面它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另一方面这种“感觉型”的文化太注重局部的、具体的即时应变而缺乏理性的长远目光;热衷于事物表层的新奇而不关注深层的内涵;推崇个体的人性感受而忽略群体的集体规范,这造成了人们过多地注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短期经济目标,却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在不断提高工具理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价值理性的建立和完善。因此现代岭南民俗文化中存在很多悖论,始终处于一种建设与解构的张力之中。岭南的辉煌由它们促成,岭南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它们的阻碍。近代,在政治上岭南一度领风气之先,当反封建浪潮席卷全国后,岭南让位于中原;现代,在经济上岭南先走一步,当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北京、上海、山东、四川和国内其它地域的优势被开发出来后,岭南还有什么优势?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先锋的广东省近来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仅靠发掘历史文物、保护民间故事就可以完成,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积淀在社会群体心里的集体无意识和他们的文化观念。尤其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贸易与国际接轨,思想文化与西方社会频繁互动的大趋势下,岭南民众更要具备批判意识,扬弃自身文化中直观、肤浅、保守的成分,代之以宏观、理性、国际化的视角,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