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23:5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

第一篇: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互动讨论

学习了由郑老师主持的有关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的讨论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提取了以下学科教学知识:

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教学组织形态。以目前比较通行的“班级读书会”为例,其教与学的组织方式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就有很大不同。按照岳乃红老师的研究与实践,班级读书会是一个分层管理的网络组织。

从“班级读书会”看,学生的阅读活动可分为两种组织类型:一是书友队组织的阅读,尽管还是在班级授课的大环境下,而阅读活动的展开主要在各书友队进行;二是由教师组织的课堂阅读,主要是班级共读一本书之前的“导读课”,以及共读后的“交流课”,当然也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做读书笔记。与围绕教科书课文学习的教学组织相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空间和课堂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

1、整本书阅读,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

2、结合阅读话题,和孩子们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孩子们的感受非常丰富,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文字里边,有欢乐有忧伤有笑声也有烦恼。

4、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去寻找作家的访问,阅读其他作家对人物的描述。同时还推荐给孩子们阅读作家其他相关的作品。这样,由读一本书再到一套书再到一位作家进行了一次立体的意义建构。

整体阅读不仅包括课堂,同时也向课外延伸;不但针对学生,同时也引导家长参与;不拘泥于一本书,而推及到一套书一位作家。课程形态的变革,需我们做出更多的实践和交流。

第二篇: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学习心得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学习心得

相比较于传统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更注重儿童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它弥补了传统的课外阅读以单篇阅读为主,阅读量难以保证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推进整本书的阅读? 周益民老师谈到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推进班级的整本书阅读工作中,主要采用了班级读书会的样式。他给孩子推荐的第一本书是黄蓓佳的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他结合这本书的特点,精心选择了几个有张力的话题: “给人物画个像”、“在书里找到了谁的影子”、“好孩子的标准”、“做回小记者”、“谢谢您,蓓佳阿姨”。组织孩子们结合这些话题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孩子们的感受非常丰富。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文字里边,有欢乐有忧伤有笑声也有烦恼。随着孩子之间阅读交流的推进,周益民老师又想到了把家长纳入到读书会生活当中。因为这部现实主义小说揭示的教育观、人才观是非常有启示的。他让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有的孩子告诉我,他的妈妈竟然抢着跟孩子看这本书;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不仅看了,而且推荐给同事阅读;有的同学说,我的爸爸妈妈看了两三遍,原先一直打牌的习惯都改了,并且开始关心我的学习了。为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他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也来参与到读书会的讨论中,并且将孩子们的读书感受寄给了作家黄蓓佳本人。没想到,黄蓓佳竟然很快就给孩子们写了回信,让大家备受鼓舞。周易民老师还提到一本书的阅读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孩子们阅读完这本书后,他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去寻找作家的访问,阅读其他作家对黄蓓佳的人物素描。同时还推荐给孩子们阅读作家其他相关的作品。这样,由读一本书再到一套书再到一位作家,进行了一次立体的意义建构。看完了周易民老师的经验介绍,又联想到自己一年来在推进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工作,不禁感慨万分,自以为通过这一年的努力,班上的孩子大都已经爱上了阅读,其实我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推进整本书的阅读的路还有很长。这学期我给孩子推荐的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是每天在家阅读二十分钟,主要检查依据是笔墨为凭,没有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孩子们结合这些话题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更没有尝试让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的读书活动中来,在整本书阅读中可谓是浅尝辄止。

一年来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读《草房子》、《小王子》、《我亲爱的甜橙树》等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因为教学任务的艰巨,每次的阅读时间间隔比较长,效果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阅读,让孩子们能不断受到好的文学作品的熏陶。

所以说,这次的国培学习好比是雨露甘霖,适时地浇灌了我的整本书阅读工作,但“革命”尚未成功,努力再努力!

第三篇: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互动讨论

整本书的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的重要体现,我觉得它的兴起其实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我曾经尝试着把整本书阅读同传统的课外阅读进行过一些比较。

从课程内容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我们更多的阅读内容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比较隔膜,而现在的整本书阅读,我们更加强调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融合。我们从阅读文本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欠缺整本书的阅读,阅读的量难以得到保证。

随着孩子之间阅读交流的推进,我又想到能不能把家长也纳入到我们的读书会生活当中。因为这部小说揭示的这些教育观、人才观是非常有启示的。我让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有的孩子告诉我,他的妈妈竟然抢着跟孩子看这本书;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不仅看了,而且推荐给同事阅读;有的同学说,我的爸爸妈妈看了两三遍,原先一直打牌的习惯都改了,并且开始关心我的学习了。于是,我得寸进尺,建议家长们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次笔述,进行一次笔谈。

为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我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也来参与我们读书会的讨论。并且我把孩子们的读书感受寄给了作家黄蓓佳本人。没想到,黄蓓佳竟然很快就给孩子们写了回信,让大家备受鼓舞。

一本书的阅读暂时告一个段落了,这时我又想到一本书的阅读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去寻找作家的访问,阅读其他作家对黄蓓佳的人物素描。同时还推荐给孩子们阅读作家其他相关的作品。这样,由读一本书再到一套书再到一位作家?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它将推动一系列的变革。试想,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适合整本书阅读吗?整本书阅读必然推动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

第四篇: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之我见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之我见

文/游义平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拓展式课外阅读 的探索。所谓拓展式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有一定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加以拓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阅读大量的作品,这既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从 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郑飞艺博士提出,整本书阅读进入语文课程,不管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了已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语文课程的资源,扩展了语文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它的兴起其实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作用。从阅读的性质来看,属于弹性课程;从功能来看,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从课程内容来看,强调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融合。而周益民教授的班级读书会的尝试,孩子们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孩子们的感受非常丰富,尝到了读书会的乐趣,开始进一步探索尝试读书会的开展。

我还认识到整本书阅读对写作课程将带来怎样的推进,值得总结,也需要继续探索。特别是在以下方面:教学空间的扩大、课堂结构的变化、布置学生搜集、吟诵 这类题材的诗歌,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措施可以依据学生个人的爱好选择的,针对学生的爱好和课文教学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引领,能够帮助学 生选择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教材和语 文课程的理解。

通过学习我将在教学中尽力做到阅读为写作服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围绕写作方法选择阅读素材,使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实现品味佳作、掌握写法的目的。如围绕某一主题选择描写主题内容的童话、文艺故事和科幻小说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方法,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我还将尽力搭建成功展示的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包括运用符号、图画和评语等各种方式肯定学生阅读的收获,同时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编辑小报、汇编成册、推荐发表,可以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后续的拓展阅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1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

主持人(郑飞艺):整本书阅读进入语文课程,不管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了已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语文课程的资源,扩展了语文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周益民老师近年来致力于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下面我们请他就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变革这一话题来谈一谈。

周益民:整本书的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的重要体现,我觉得它的兴起其实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我曾经尝试着把整本书阅读同传统的课外阅读进行过一些比较。

比如,从阅读的性质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的阅读,也就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阅读,属于弹性课程。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我们再从功能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的延伸,服务于教材。处于课程的边缘地带,而整本书阅读,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再从课程内容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我们更多的阅读内容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比较隔膜,而现在的整本书阅读,我们更加强调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融合。我们从阅读文本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欠缺整本书的阅读,阅读的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班级读书会的样式。记得大概是从零

三、零四年开始,我进行班级读书会的尝试。那次我给孩子推荐的是黄蓓佳的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这是一本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孩子们非常喜欢。我结合这本书的特点,精心选择了几个有张力的话题。比如说,“给人物画个像”、“在书里找到了谁的影子”、“好孩子的标准”、“做回小记者”、“谢谢您,蓓佳阿姨”。结合这些话题,孩子们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孩子们的感受非常丰富。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文字里边,有欢乐有忧伤有笑声也有烦恼。就拿“好孩子的标准”这个话题来说,有的同学采访了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的同学采访了爸爸,爸爸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孩子的标准”;有的同学的姥姥很有意思,说“好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孝顺”。有的同学认为,“天下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实在要说有坏孩子的话,那么坏孩子长什么样?如果实在要说有坏孩子,那也是让你们大人给逼的”。在“谢谢您,蓓佳阿姨”这个话题中,有的同学向作家袒露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有的说:“我总怀疑自己智力有缺陷,这本书让我变得有信心了”;有的说:“这本书把我这个后进生唤醒了,我决心做一个好孩子了。谢谢您,改变了我的生活。”有的同学甚至建议蓓佳阿姨再写一本《我要做好家长》。非常有意思。

随着孩子之间阅读交流的推进,我又想到能不能把家长也纳入到我们的读书会生活当中。因为这部小说揭示的这些教育观、人才观是非常有启示的。我让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有的孩子告诉我,他的妈妈竟然抢着跟孩子看这本书;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不仅看了,而且推荐给同事阅读;有的同学说,我的爸爸妈妈看了两三遍,原先一直打牌的习惯都改了,并且开始关心我的学习了。于是,我得寸进尺,建议家长们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次笔述,进行一次笔谈。

为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我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也来参与我们读书会的讨论。并且我把孩子们的读书感受寄给了作家黄蓓佳本人。没想到,黄蓓佳竟然很快就给孩子们写了回信,让大家备受鼓舞。

一本书的阅读暂时告一个段落了,这时我又想到一本书的阅读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去寻找作家的访问,阅读其他作家对黄蓓佳的人物素描。同时还推荐给孩子们阅读作家其他相关的作品。这样,由读一本书再到一套书再到一位作家,进行了一次立体的意义建构。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尝到了读书会的乐趣,开始进一步探索尝试读书会的开展。

主持人(郑飞艺):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程,拓展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学组织形态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等一系列的变化。

整本书阅读对课程内容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阅读,整本书阅读也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环境——阅读交流的内容必然涉及到表达,中高年级基本上就是书面的文字表达了。孩子们用文字表达什么?怎么表达?先来看看一般的情形。王荣生老师研究表明: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大规模施行的文章体式(写作取向)可以概括为五方面:“闪光点”的记叙文、“格式化”的议论文、“生动”的说明文、“日常”的应用文、“小文人语篇”的“好作文”。这种所谓“好作文”是为着应试的,往往是“做”出来的。而只要读一读我们在拓展阅读资料中所附的周益民老师的学生在读了《我要做好孩子》后抒写的文字,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绝对不是在“做”文章——这是孩子们与书中同龄人的对话,是与生活中的同伴对话,是与爸爸妈妈的对话,是与作者的对话,更是与自己的对话。

读完书后的写作,传统的做法是写读后感,读后感的面貌千篇一律,周益民老师把这种读后感描述为三部曲:开头先把书介绍,中间再来作检讨,最后争把决心表。

他想让孩子们把丰富的文学感受表达出来,于是结合《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的特点,从孩子的角度,精心选定了几个话题,诸如“好孩子的标准”“在书中找到了谁的影子”“给人物画个像”“做回小记者”“谢谢您,蓓佳阿姨”等等,不仅让他们讨论、笔述,还进行访谈、交流,忧伤、欢乐,笑声、烦恼,这些都在孩子的文字中具有了真切的力量。

王荣生老师认为,我国作文教学的种种难题,如学生“说真话进来,说假话出去”等,很可能是由于文章体式造成的。而以上孩子们所写的是完全不同于王老师所概括的文章体式的,这样的表达意味着写作体式的变化——这正是写作课程内容变革的关键因素。

整本书阅读对写作课程将带来怎样的推进,值得总结,也需要继续探索。

整本书阅读带来的语文教学组织形态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的话,曾经,或者说现在最为常见的阅读教学组织形态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里,一般是教室里,面对着一个班的孩子,照着教科书的编排,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学下来;学习阅读一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读读议议中,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理解重点句子;课堂或课后的作业:按要求读读背背课文中有关内容,或口头或书面完成课后练习,抄写生字及词语,做一做配套的“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分层测试”等等。

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教学组织形态。以目前比较通行的“班级读书会”为例,其教与学的组织方式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就有很大不同。按照岳乃红老师的研究与实践,班级读书会是一个分层管理的网络组织。第一层级是作为总规划者、组织者的“教师”,第二层级是“班级读书会委员会”,负责具体打理教师所

组织的相关活动,第三层级是各“书友队”,每个书友队一般5~6人,设有队长、书源报告员、读书交流员、读书笔记指导员、活动记录员等,还可以聘请一位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从“班级读书会”看,学生的阅读活动可分为两种组织类型:一是书友队组织的阅读,尽管还是在班级授课的大环境下,而阅读活动的展开主要在各书友队进行;二是由教师组织的课堂阅读,主要是班级共读一本书之前的“导读课”,以及共读后的“交流课”,当然也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做读书笔记。与围绕教科书课文学习的教学组织相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空间和课堂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

第一,教学空间的扩大。阅读教学空间扩大到了教室之外,学校之外。原来的教学中,学生课下所做的主要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的功课,学习的主体内容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班级读书会中,在一节导读课后,阅读主要是在课后完成,或阅读小组共读,或回家自读,同时还要准备相关话题的书面交流材料;阅读交流课上其实是阅读结果的交流,实际上读完整本书的任务主要是在课下,而不是在集体教学的课堂完成的。这样,课堂与课外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连接成了一个整体,阅读课堂延伸到了家庭。

第二,课堂结构的变化。在我们熟悉的阅读课堂里,基本上是讲台上的教师牵引着学生阅读课文。在整本书阅读交流中,课堂完全是学生思想、体验的交流场,教师还可以站在讲台上,但更多地是走下讲台。教师可以作为普通的读者参与讨论,可以作为相对成熟的读者在某些时刻点拨讨论引向深入,可以仅仅只是穿针引线,甚至可以不作为——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牵着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轨道,而是跟着学生的思想与体验,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这实际上也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一种变化。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它将推动一系列的变革。

试想,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适合整本书阅读吗?整本书阅读必然推动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

整本书阅读必然会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整本书阅读甚至还会影响课程开发的方式。面对整本书阅读对语文课程的影响,最后想送给老师们一句话:

勇于实践,努力做我们能做的。

下载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讨论

    作业标题: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互动讨论 作业内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提取了以下学科教学知识: 1、结合阅读话题,和孩子们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孩子们的感......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上) 1.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小牟》时就用过“课程”一词。 2. 1902年我国在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初探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本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面......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 一 通过古今中外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概念以及其结构的理解 当今,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是: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 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读《语文课程与教学》有感 南昌县洪州学校 龚丽娟 一 追问:我为什么教语文?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校分配我教四年级的语文,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一年后拿到手......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张志公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3.叶圣陶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