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0:2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

第一篇: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

当困境不再是困境

——听陈丹青先生的讲座有感

陈丹青先生是著名的画家与文化名人,而他更能引起我们关注的却是辞去北大教授的事件。老实说来,我当时选这门课的初衷是想去凑热闹来着,想看看这个稍显顽固的文化名人能给人带来怎样的震撼。但是从听陈老师讲话三分钟开始,我渐渐发现之前对陈老师的看法完完全全是错的,这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气质与放达绝对不是一个“老愤青”所有的,并且他在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总能给我们以启示。首先是面对困难的态度。陈丹青先生小时候便进入文革时期,当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便被下放到农村,当时完全没有盼头,所有人都不知道文革什么时候结束。政府告诉他们说他们将要在农村呆一辈子。这样的局面已经不能用一个“困难”草草概括了,当一个人没有了信念,这种日子就如同人间地狱。但陈丹青先生的行为给我们上了一课,他喜欢画画,于是就一直坚持,从最先的连环画,到后来的油画,从在公社工作化毛主席画像,到后来去西藏创作油画,这种面对困难的淡然与勇气让我们肃然起敬。

但是相比于当代的年轻人,我们总是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在讲座现场有一位同学说他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想转向文学创作,不知道怎么办。陈老师说,你首先为自己戴上“理工科”的这顶帽子,这纯属于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理工科怎么了,理工科就不能进行文学创作?

现在想来却是如此,我们很多时候面对的障碍其实都是自己给自

己设置的,当我们自己给自己定制的心理高度不断加深时,最后限制我们的将是我们自己。

《亮剑》中有一段这样的话:面对强大的对手,即使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一道岭。我们在困难面前首先不能被自己吓到,再难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办到,在关键的时候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淡然的面对困难。

此外,陈老师表现出来的素质与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学习。有一位同学问了陈老师一个好的问题:陈老师作为一个画家与文化名人,但是在给我们讲的时候为什么不讲关于自己在艺术上面的事情?陈老师付之一笑:讲话要分场合,当我们讲话的对象是我的亲密的朋友的时候,我当然可以无所不谈,但是我现在的讲话对象是大家,我要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听的懂并且不厌烦我讲的话,如果我大谈特谈专业领域的事情,很多人应该听不懂,因此在公共场合不谈自己主观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听到这句话我些许有些感动,一个名人能够保持着这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只在让人倾佩,同时我也想到QQ或者人人上面不少同学整天感时伤势,要是他们也能懂得这项礼仪就好了。

听完陈丹青先生讲座感触良多啊,不少方面还要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篇:陈丹青音乐笔记有感(范文模版)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 1970年初中毕业,先后在赣南、苏北插队落户8年,其间自学绘画。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1980年毕业,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任教。以自由职业画家的身份定居纽约至2000年。同年春,应清华大学美术院邀请回国,作为一个老海龟,成为为2000年清华大学百名特聘教授之一。

一个画家写册古典音乐随笔, 文字随意自然, 对音乐感觉的由心而生。书中描写了一些音乐在他生活走过的一些足迹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东西方文化氛围的差异,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出国呢,因为即使是在外国的非常发达的大都市,你也能有一种活在文化中的感觉。

音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文艺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则就是生活,教堂里传出的清唱曲、弥撒曲、安魂曲和林肯中心的商业性演奏会是完全不同意义的。对于艺术,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就像每日的早餐一样,是一种习惯。他们在教堂的圣歌中第一次受洗,小孩子每周都会去教堂唱颂歌做礼拜,从小就玩耍咋大师伟大的壁画之下,对于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和习惯都是在懵懂时期开始沉淀的。

在陈丹青的另外一本书《多余的素材》中,引用了欧洲人常常说的一句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读了他的《陈丹青音乐笔记》后,越发有所感觉。文化的修养,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淀。像我们中国现在状态,无论是设计领域还是音乐领域,都很浮躁,我们有没有一首歌是能够传唱百年耳熟能详的歌曲?有没有一首歌是能够几代人同声一唱的。都已忘记,正在忘记。一味的追求舶来品,或者片面的理解我们自己文化,于是几千年的文明就变成了几个吉祥纹样。

十年的文化断层使我们的上一代失去了太多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这一代更是从你好谢谢对不起开始学起,住在全国都一样的标准居民楼里,被赶出了四合院,看不见了北京城,找不到天桥的杂耍。

我们的文化在哪里?变成了行行的文字,在书里,让老师天天上课讲,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有多麽的伟大!变成了故宫90块钱的一张的门票,进去却发现老城墙比我们家墙还新。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根本不是感受到的,而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对于不研究传统艺术的老百姓来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完全抽象的东西。

于是,在月饼盒子上贴个大凤凰,放在那买,买东西的人为了卖出去,再告诉你这个好看,是传统,对于一张白纸来说,你涂什么是什么,于是久而久之,中国传统就成了龙,凤,蝙蝠了,他生活中没有对比啊,他认为这已经比他生活的大方块楼好看多了,就是好,这就是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就是这样被扭曲的,让咱么头疼的那些有着奇怪审

美的客户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j,k罗林呆在自家门口的咖啡厅,看着对面的街道就能写出哈利波特里面那么美丽的霍格沃兹,那分明就是他家门口大街小巷教堂的改良版和升华版。小孩子从记事起就能抱着小画板去卢浮宫对着大师真品涂鸦,站在教堂里,你不出声应,心里都跟着管风琴的旋律走了,你发出的声音都和你身在的场景融为了一体,并且自然融入了百年的沉淀感。

拿出欧洲古典的乐器,无论是形状还是声音,色调,完全是和你所处的环境,那些建筑,街道,树木是和谐的,因为他们是一起走了几百年成长起来的。我从四岁就学小提琴,我认识它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背它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开始,不知道怎样的声音是美,被关在小教室里练琴,反正不按照五线谱上的小蝌蚪拉就会被老师打,他在我的生活里就是显得很突兀,很多年不知道什么是好听的旋律,只知道错与对。最后当我第一次站在北京音乐厅的舞台上,听到我弹奏的旋律环绕音乐大厅一周又回到我的耳朵里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才是应该这种乐器应该存在的地方。

就像陈丹青在音乐笔记中提到的“听管风琴,赞歌, 当然要去大教堂;听巴罗克音乐, 要去王公贵族之厅堂庭院,才能真切感受古典音乐文化”,不说小提琴这种西洋乐器,那我们的自己的乐器来说,你看着一个老爷爷在北京的大马路边拉二胡,你感受到的只能用追忆来形容,你的感觉就是他活在自己世界中。

而前一段我们宿舍几个人去了江西婺源的一些古镇,那都是一些保存非常完善的徽派建筑,我们走在老街上,忽然听闻一阵很稚嫩的二胡的声音,就看见一个小孩坐在临街一个开着门边一个老爷爷在教他二胡,琴声虽然很稚嫩,但是却格外的和谐,而让人不由得驻足倾听,陈丹青说,每一种艺术都有他特有的观赏方式,的确是这样,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才能够还原所有的本真。那种感觉就如陈丹青所说:听来僻静、安详,全然的孤单,仿佛只是音乐自己在听,你正好悄然在场,也听到了。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感悟,谢谢大家

第三篇:听陈宇老师讲座有感

听陈宇老师讲座有感

4月9日、10日我参加了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有幸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和南京六中陈宇老师的专场报告,深受启迪。陈老师作为一名草根教师,近二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确实不易。南 京市六中是一所百年老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这里当过校长,现在却面临着生源较差的处境。陈宇老师所带的班级是一个美术特长班,并且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才接的班主任,这么差的班级,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一个班,校长没有下达考试指标,陈宇老师当班主任本来只承诺一年,却一带就是三年,由当初最差的班级到了学校的亮点班级,同时也成就了陈宇老师。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要有爱心:教育,说到底,就是爱的教育。一是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二是要对学生有爱心。陈老师曾说,别看我很愤青,其实我打骨子里是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的。首先,他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我们常说能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能全身心地爱别人孩子的人则是神,陈宇老师带了他们学校最差的班级,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是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班级的治理中去,三年如一日,将一群连家长都想放弃的学生调教成一个个鲜活的人材。

二要有童心:做为一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拥有一颗童心,才能降低身价,放低姿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让自己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便于和他们更好的交流。

三要有恒心:我们常说:“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坚持下去了。坚持就

是胜利。但真正能够持之以恒做某事,是需要非凡的毅力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坚持到底的恒心。比如博客,有谁能够几年来从不间断地更新,去记录一个差班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陈老师做到了。比如教育学生,有谁能够在两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去跟一个顽固不化的不求上进的学生谈话,聊天,谈心,直至让铁树开花?陈老师做到了。反复,是教育的常态。学生的发展变化总是在不断的反复中艰难地推进,并随时准备退回原点。只有我们坚持不懈、不放弃,他们才会改变。

四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迅速、正确、灵活地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陈宇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很智慧的,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进行。方式灵活多样。陈老师给学生写了许多文章,也对教学进行反思。如《有你们在我身边真好》、《最后一节晚自习》、《无人守望的晚自习》、《短信见真情》等字里行间透着对孩子的爱,没有死板的教条,只有对学生真诚的爱,同时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平时教育的点点滴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他的教育观念,从而直达学生心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五要有新意:陈老师无疑是一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对于网络,对于先进的通讯工具,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都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不允许学生上网。一看到学生出去上网就如临大敌。但陈老师却敢为天下先,巧妙地利用网络,让它成为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在网络上他为六班建立博客,每天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正是网络,把陈老师推到了前台,让我们领略到了草根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网络,成就了陈老师,也给我们大家上了很好的一课——疏通比压制更有效。2011、4、12

第四篇:陈丹青 辞职报告

陈丹青的辞职报告

2008-08-01 22:59

辞职报告

这份报告是否收入在此,颇费踌躇,尤对本院及清华,深感不宜,更抱愧于当年出面邀请我任教的袁运甫、刘巨德、杜大恺三位老师——然人之去留,外界喜作揣测议论,以致讹传,于公于私,均非妥善,不如既有其事,明白为好——报告书于10月递交后,院方校方即予约谈挽留,情辞恳切,而本研究室六位学生,尚待就学两年余,于2007年才能悉数毕业,本人的教学名分与手续诸事,不可虚悬。经协商,近日与院方再续教学合约两年,其间,继续承担本研究教学及春秋各系大课,不再招生,不再兼本科教学,迄至2007年,遂愿离职。仅此向院方校方的谅解与诚意,脱帽致谢。

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2年一2005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台同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十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目前,第四研究室两位2001届博士生刚毕业,尚有2002届与2003届在读博士生各一名,2005年、2006年毕业。另外,今年招进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2007年毕业。我的请辞,与这六名学生的学业有所冲突,如何解决,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与领导协商可行方式,恪尽己任。

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问,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这三份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近五年来学术活动的粗略报告)及附件之五(关于遗留问题),希请垂顾。

此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参看附件之五),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止致

敬礼!

陈丹青

第五篇:陈丹青辞职报告全文

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2年-2005年),到明年元月15 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

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兹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办转请本院外办要我书写的述职报告,经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补充。附件之二《教条与功利》,是前年应本院研究所教改会议要求所写,因写在纽约休假期间,回国过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对本院‘学术评价体系报告’的意见》——这三份附件坦率陈述了我对教育体制与本院教学的质疑,谨愿诸位对我请辞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近五年来学术活动的粗略报告)及附件之五(关于遗留问题),希请垂顾。

此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参看附件之五),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陈丹青

2004年10月15日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下载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丹青老师讲座有感(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陈丹青:辞职报告全文

    诸位院领导大鉴: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3年-2006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结......

    陈丹青辞职报告

    诸位院领导大鉴: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2年-2005年),到明年元月15 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

    陈丹青辞职报告全文

    诸位院领导大鉴: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02年-2005年),到明年元月15 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

    赵丹青讲座

    【赵丹青】:首先感谢L&D陶瓷公司,安排了今天这个讲课,然后感谢室内设计杂志社,一起联合组办的今天下午设计之“玄”,这个题目很好,很符合我今天讲课的内容,其实在成都讲课,我这一次......

    陈丹青语录(五篇)

    陈丹青语录1、在中原本土几代人的文化生活、品行教养与视觉经验中,传统经典的“真身”与“本相”,几乎是“缺席”的,如此,而我们居然从未停止描绘并谈论山水画……此一绵密渊深......

    陈丹青画展观后感

    陈丹青画展观后感建筑081班冯蕾6001108009作为美术欣赏课活动的一部分,上周四我随着我们系的师生一同来到江西艺术中心参观陈丹青画展。在几个小时里,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地欣赏......

    陈丹青:简介、语录

    简介: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著名油画家、作家,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之一。2000年回国,任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卸去教职。其间,因辞职事件及公开批评教育现状引发......

    陈丹青辞职报告[五篇]

    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