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1季度四川省雅安市经济情况
2014年1季度四川省雅安市经济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雅安上下把灾后重建作为贯穿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和中心,坚持后发追赶,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恢复提升。在四川省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触底回升态势,实现“开门红”,经济发展“补欠账”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季度,雅安经济进一步加快恢复步伐,呈现出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加快、需求稳步扩大、运行质量趋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如下:
(一)雅安经济触底回升。经省统计局核定,雅安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82亿元,同比增长9%,位居四川省第8位。从与全国四川省对比看,雅安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四川省1.6和0.9个百分点。从与上年度对比看,雅安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回升5.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9.4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4.78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24.60亿元,增长8.5%。
(二)投资实现快速增长。雅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61亿元,增长24.1%,增速居四川省第8位,圆满实现了“开门红”目标。雅安完成第一产业投资7.09亿元,增长126.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11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1.41亿元,增长38.2%。
(三)工业经济稳中回升。雅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四川省高1.4个百分点,增速居四川省第8位,完成了“开门红”目标。雅安“3+1”优势产业(水电及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8.8亿元,占雅安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0.2%,累计同比增长10.6%。其中:水电及电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1.7亿元,累计增长6.9%;机械制造产业实现总产值15.3亿元,累计增长10.6%;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总产值18.6亿元,累计增长16.8%;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13.1亿元,累计增长21.4%。
(四)市场消费基本平稳。雅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亿元,增长12.4%,增速居四川省第14位,16个大类中12个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实现增长,其中中西药品类增长37.9%,日用品类增长35.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
28.5%。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1%,涨幅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
(五)财政减收金融平稳。雅安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38亿元,下降26.3%,其中税收收入5.63亿元,下降31.4%。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9.23亿元,增长62.4%。3月末,雅安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1.98亿元,比年初增长8.2%,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413.74亿元,比年初增长9.8%。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30.42亿元,增长4.4%。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雅安城镇新增就业4570人,完成全年计划的28.5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7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67人;雅安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7.25万人。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雅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37元,增长10.7%,增速居四川省第7位,与去年持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01元,增长12.5%,增速居四川省第14位,比去年提升6位。
(八)建筑业增速稳步提升。雅安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7%,比去年同期增长0.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长12.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77.6%,比去年同期增长87.2个百分点,比全国、四川省高60.8、62.5个百分点;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达2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
(九)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小春粮油作物长势较好、丰收在望,粮经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初步统计,雅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8万亩,减少0.7%;油菜籽面积28.45万亩,减少1.5%;蔬菜面积20.9万亩,增长0.1%。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四川省肉类总产量3.63万吨,增长1.5%。
二、当前经济运行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讲,雅安一季度经济恢复加快,但也要清醒看到,受外部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四川省经济增长减缓等影响,雅安市经济依然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今年以来,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背景下,雅安市工业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受芦山地震影响,规模企业存量减少20户,增量为17户,雅安规上企业不增反降3户。企业亏损面增加,一季度亏损企业达到77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户,亏损面达到23.12%,比去年同期扩大0.3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产销衔接不够理想。一季度产销率为94.1%,比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排四川省第18位。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也对雅安财政税收形成较为直接的影响。
(二)工业和技改投资呈现下滑态势。雅安完成工业投资39.12亿元,下降
2.1%,占雅安固定资产投资的34.3%其中:矿山开采投资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6.5%;制造业投资1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1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8.8%,比去年同期增长3.7%。一季度雅安市技改投资完成10.4亿元,下降24.3%。工业投资的下降,表明发展后劲将受到影响。
(三)要素保障需进一步加强。从融资来看,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更趋谨慎,对雅安市而言,重建贷款量大,加上灾后重建贷款期限长,融资难度很大。从土地要素的保障看,由于当前重建项目多,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量大、群众诉求高,拆迁费用巨大,拆迁进度将影响重建进展和经济发展。
(四)居民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今年春茶的采摘期推迟15天左右,对农民增收形成影响,加上一部分农民参与重建家园,外出务工收入将有所减少,因此,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增大。
三、对当前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国家推出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等政策措施,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四川省经济在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求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将采取调结构、扩内需、稳投资等一系列措施。雅安市以灾后重建为抓手,正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推进产业重建,将为打好两仗(账)特别是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结合经济形势,特提出以下六点工作建议供参考。
一是加快产业重建增强发展后劲。加快芦天宝飞地园区(工业园区)灾后重建进程,推进成雅工业园区、汉源、石棉工业园区等园区(集中区)建设,为工业发展筑好平台。用好电价政策,继续培育壮大“3+1”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投资软环境建设,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抓好已签约项目的政策落实、资金到位、项目落地,促使工业和技改投资稳步回升。着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产业转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二是努力稳定工业增势。重点抓企业的扭亏脱困。坚持“一企一策”,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结合灾后重建推动企业加快技改升级。加强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服务工作。如在用电、融资、用地等方面全力做好协调服务。
三是扎实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坚持把抓好灾后重建扩大投资放在重要位置,按照重建时间节点的要求,全力做好土地、电力等各方面的要素保障,加快重建项目进程,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态势。
四是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建筑业。抓住灾后重建大量建筑企业进入雅安市开展工程建设的机遇,尽快出台培育和壮大本地建筑企业的相关措施和意见,全力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强化考核,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做到建筑业产值应统尽统,客观反映雅安市建筑发展实际。
五是推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雅安服务业相对滞后的实际,针对当前第三产业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对现有餐饮住宿企业进行清理,对符合条件的尽快纳入限上企业统计。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服务业统计的基础工作,切实做到应统尽统,充分客观反映本行业本系统的发展情况。
六是进一步做好群众增收等民生工程。继续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加大重点民生工程的推进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期盼的突出问题。
第二篇:四川省雅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雅安市201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试 题
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20分。1.三民主义中反映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使劳动者摆脱贫困的是()A.民族主义
C.民主主义
【答案】D 2.他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这位历史人物是()A.陈独秀 C.鲁迅
【答案】B 3.图1中材料是文艺复兴时期某个阶级(阶层)的思想。这个阶级(阶层)应是()
B.李大钊
D.胡适
B.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A.封建贵族
B.教士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答案】C 4.图2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记。据日记内容可知,这位航海家()
A.抵达了美洲大陆
B.到达了亚洲印度 C. 完成了环球航行
D.到达了非洲好望角 【答案】A 5.与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A.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C.人民起义推动了革命发展 【答案】C 6.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逢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D.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答案】D 7.导致图3中现象出现的关键发明是()
B.颁布了纲领性文件
D.革命得到外国的帮助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发电机
【答案】B 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他“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动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与材料意思相符的马克思活动有()
①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
②在法国和英国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③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
④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D 9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农奴制危机严重 D.改革是封建性质
B.①②④
D.②③④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答案】B 10.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
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答案】C 11.表1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D.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对表1分析不正确的是().A.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B. 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 C.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答案】A 12.图4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A.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B.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C.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凡尔登战役
【答案】C 13.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答案】B 14.罗斯福总统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臭名昭著的一天”。因为这一天()A.日本偷袭珍珠港 C.希特勒自杀身亡 【答案】A 15 1943年签署的一份国际性文件中,明确了日本要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地区归还中国。这个文件是()A.《雅尔塔协议》
C.《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D 16 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A.全球化 C.工业化 【答案】B 17.下列关于二战后美苏争霸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争霸斗争加重了两国的经济负担
②国家实力消长影响争霸态势
③两国相争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局面
④争霸中美国一直处于攻势
B.信息化
D.单一化
B.《慕尼黑协定》 D.《开罗宣言》
B.德国占领法国 D.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完成农业集体化
D.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滑铁卢战役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A
B.②③④
D.①②④
1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此,我们应该()
①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②采取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的模式
③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C 19.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飞船升空,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组成运行网络。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A.航天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D.原子能技术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生物工程技术
【答案】A 20.图5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末德国科技发展的表现。(1分)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国工业的发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有什么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1分)
【答案】(1)措施:鼓励购买技术;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2分)
表现: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并试制出汽车。(1分)
(2)变化: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3分)
影响: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强了日本的国际地位。(3分)
(3)应对: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尤其是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政策以促进科技发展;加大对科技的投入。(1分。符合题意,亦可得分)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税法》,把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过高的水平,其他几十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增加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结果国际贸易量大幅下降。经济民族主义不但没有带来产量和收入的提高,反而产生了相反的结果。1929-1932年,世界产量下降了38%,贸易减少了66%以上。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主编《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世界产量和贸易减少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面对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宣布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APEC经济技术合作。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为世界第三,2010年则上升为世界第二,对恢复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两次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3分)这些措施展现了中国怎样的国家形象?(2分)
【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采取经济民族主义,提高关税,打贸易战。(3分)
(2)措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设立合作基金,支持国际合作。(3分)形象: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了大国担当。(2分)
23.(12分)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握时空观念。图6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图6反映了该国革命过程具有什么特点?(1分)
(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图7和图8中任选一个,写出你获得的信息。(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7与图8之间的关系。(2分)
(3)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图9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2分)体现了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品质?(1分)
(4)历史解释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关于戊戌变法有人说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有人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事件:建立共和国(或处死查理一世)。(1分)特点:曲折性(1分)
(2)图7信息:内战前,美国南方存在种植园经济。(1分)
图8信息:林肯在内战中与将领们会晤并讨论作战计划(或内战中林肯视察战场)(1分)关系: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两种制度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矛盾无法调合,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美国人民在林肯的领导下,结束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3)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分)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精神,敢担当,贵行动;勇于反对帝国主义,坚决捍卫国家民族权益;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1分。意思相近,亦可得分)(4)观点一: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他们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军事力量,挽救民族危亡。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4分)观点二: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不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情况下,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来发展资本主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这场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所以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4分)雅安市201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B
3.C
4.A
5.C
6.D
7.B
8.D
9.B
10.C
11.A
12.C
13.B
14.A
15.D
16.B
17.A
18.C
19.A
20.D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8分,第23题12分,共30分)
21.(1)措施:鼓励购买技术;支持银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转化。(2分)
表现: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并试制出汽车。(1分)
(2)变化: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3分)
影响: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强了日本的国际地位。(3分)
(3)应对: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尤其是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政策以促进科技发展;加大对科技的投入。(1分。符合题意,亦可得分)
22.(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采取经济民族主义,提高关税,打贸易战。(3分)
(2)措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设立合作基金,支持国际合作。(3分)
形象: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了大国担当。(2分)
23.(1)事件:建立共和国(或处死查理一世)。(1分)
特点:曲折性(1分)
(2)图7信息:内战前,美国南方存在种植园经济。(1分)
图8信息:林肯在内战中与将领们会晤并讨论作战计划(或内战中林肯视察战场)(1分)
关系: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两种制度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矛盾无法调合,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美国人民在林肯的领导下,结束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
(3)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分)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精神,敢担当,贵行动;勇于反对帝国主义,坚决捍卫国家民族权益;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1分。意思相近,亦可得分)(4)观点一: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他们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军事力量,挽救民族危亡。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4分)
观点二: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理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不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情况下,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来发展资本主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这场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所以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4分)
第三篇:2014年1季度四川省资阳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四川省资阳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全国、四川省经济增速趋势性回落、系统性回落的大背景下,资阳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走势,实现良好开局,发展稳中有升、好于四川省。
一季度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8亿元,居四川省第10位;同比增长11.2%,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3.1个百分点,居四川省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73.2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70.1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1%、72.4%、23.5%,分别拉动GDP增长0.5、8.1、2.6个百分点。
一、从总体形势看,呈现稳中有升、好于四川省的发展态势
8项主要指标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一季度,资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1.2%,高于四川省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3.0%,高于四川省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0.5%,高于四川省3.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7%,高于四川省12.7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幅20.2%,高于四川省8.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2%,高于四川省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13.0%,高于四川省0.5个百分点。
5项指标增幅在四川省排位上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幅排四川省第2位,同比上升1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四川省第2位,同比上升15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幅排四川省第4位,同比上升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排四川省第11位,同比上升2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排四川省第7位,同比上升1位。
二、从产业发展看,工业、服务业较快增长,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工业方面:一季度,资阳市61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3.4亿元,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增幅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3.8个百分点。一是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资阳市431户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0%,实现增加值增长12.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81.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6
个百分点。其中,造车产业增势较好。一季度,资阳市规模以上造车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1.5%,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其中,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实现恢复性增长,累计生产机车32台,同比增加29台;四川现代生产载货汽车9226台,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7.0%。食品产业较快增长。一季度,资阳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6.9%,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7%。节能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资阳市规模以上节能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3.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二是亿元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一季度,资阳市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175户,同比增加13户,实现产值45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9.2%,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8个百分点。三是园区聚集效应明显。3月末,资阳市工业园区及工业发展集中区已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4户,实现产值44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7%;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72.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4个百分点。
服务业方面:一季度,资阳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1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四川省3.1个百分点。在服务业发展的14个主要支撑指标中,电信业务总量、商品房销售面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邮政业务总量、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同比增幅超过20%;保费收入增幅超过100%,较好地支撑了资阳市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增长。
农业方面: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资阳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比上年增长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8.1万公顷。由于今年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总体较好,预计小春粮油产量有望实现小幅增长。出栏生猪同比增长1.5%、山羊同比增长2.6%,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3.8%。
三、从需求增长看,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需求稳步增加
投资方面:一季度,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8亿元,同比增长25.7%,高于四川省(13.0%)12.7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大项目保持强力支撑。一季度,资阳市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的项目210个,同比增加42个,一季度累
计完成投资92.3亿元,同比增长28.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1.7%。二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3月末,资阳市在库工业性投资项目180个,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同比增长38.4%,增幅居四川省第2位,高于四川省平均增速(4.3%)34.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2.1%提高到35.3%。三是服务业投资增势好。一季度,资阳市服务业投资完成145.7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61.2%。其中,房地产业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38.7亿元,同比增长25.7%。
消费市场方面:一季度,资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24.6亿元,同比增长15.8%;商品零售额70.9亿元,同比增长11.4%。
四、从运行质量看,企业利润和财税收入增加,城乡居民增收,质量稳步提升
工业利润方面:1—2月,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比全国、四川省增幅分别高11.5和22.8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方面:一季度,资阳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为7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资阳市公共财政支出35.7亿元,同比增长16.0%。同时,国、地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国税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3.1%;地税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4.7%。
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30元,增长10.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004元,增长13.0%,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五、从经济结构看,产业结构调整,民间投资比重上升,结构继续优化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资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4.3:61.1:24.6调整优化为13.3:61.7:25.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6、0.4个百分点。
从投资结构看:一季度,资阳市民间投资(含农户投资)完成139.9亿元,同比增长34.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8.8%,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六、从生产要素看,金融运行平稳,交通运量、用电量平稳增长,物价基本稳定,运行环境总体平稳
金融方面:3月末,资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5.1亿元,比年初增加118.1亿元,增长10.9%;各项贷款余额581.6亿元,新增贷款51.1亿元,增长9.6%。运输量方面:一季度,资阳市公路交通运输总周转量17.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3%。其中公路货运量1740万吨,同比增长12.0%。用电量方面:一季度,资阳市全社会用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5.9%(四川省为-1.0%)。物价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总体保持平稳。一季度,资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同比上涨2.3%,与全国水平一致,高于四川省0.2个百分点。
第四篇:2014年1季度四川省内江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四川省内江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内江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幸福美丽内江”的发展定位,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战略”,内江市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一季度,内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99亿元,同比增长9.9%,总量居四川省第11位,增速在四川省排第4 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第二产业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5%;第三产业增长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8%。
一、内江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从生产看,农业稳定发展,工业企稳回升
1.农业稳定发展,小春作物长势良好
一季度,内江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10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畜牧业26.76亿元,增长1.8%,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00亿元,增长3.8%。
一是小春播种面积增长,农作物长势良好。内江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14.61万公顷,增长1.9%。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7.96万公顷,增长0.1%;油料播种面积3.65万公顷,增长3.6%;蔬菜播种面积2.41万公顷,增长6.7%。今年以来,内江市气候条件适宜,雨水充足,土壤墒情较好,小春作物长势良好,植株强壮,分枝、分蘖数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
二是畜牧业稳定增长,园区发展成效显著。内江市出栏生猪87.99万头、肉牛1.05 万头、山羊16.94万只、家禽672.72万只,分别增长1.5%、3.9%、3.7%和2.6%;肉类总产量8.03万吨,增长1.9 %。生猪规模养殖不断壮大。“订单式”、“公司+基地”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养殖户育肥猪、能繁母猪、仔猪存栏量同比均有所增长。屠宰加工企业拉动力增强。内江现有肉类屠宰加工企业14户,年屠宰生猪能力达到400万头,冷库容量3万多吨,有力的拉动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代畜牧园区带动。内江市建立了现代畜牧示范园区10个,畜禽重点养殖村71个,生猪现代化养殖水平大幅提高。
2.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内江市突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季度,内江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51.46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居四川省第4位。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内江市规模工业中3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3.90亿元,增长18.5%,比内江市规模工业增速高3.8个百分点,占内江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4.2%,较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企业贡献突出。内江市128户重点企业完成总产值359.47亿元,占规模工业的79.6%,增长17.8%,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4.2%,拉动增长13.8个百分点,对内江市规模工业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十分明显。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值增长速度均在1倍以上,贡献十分突出。
三是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内江市75个工业小类产品中,6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85.3%。其中,钢化玻璃10.95万平方米,增长25.2%;钢材118.15万吨,增长16.9%;商品混凝土产量26.28万立方米,增长37.6%;玻璃纤维纱
5.76万吨,增长36.7%;矿山专用设备4.22万吨,增长22.7%。
(二)从需求看,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平稳运行,对外贸易明显下滑
1.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
今年以来,内江市按照“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投资”的工作要求,狠抓投资,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季度,内江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30亿元,同比增长24.9%。总量居四川省第14 位,增速居四川省第7位。
一是重点领域投资支撑有力。内江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及社会事业三大重点领域完成投资130.41亿元,增长18.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3.4%,成为内江市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89亿元,增长22.4%;产业发展完成投资55.87亿元,增长18.0%;民生及社会事业完成投资31.65亿元,增长14.0%。
二是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内江市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完成服务业投资95.99亿元,增长33.4%,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8.5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今年以来,在万达广场、金科置业、翡翠国际以及县(区)城市综合体等建设项目的拉动下。内江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86亿元,增长80.7%,比去年同期加快了58.2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697.29万平方米,增长47.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7.1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平稳运行,餐饮业稳步回升
今年以来,依托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内江市成功举办“迎春购物节”等一系列商贸展销会活动,努力繁荣城乡消费市场。万达广场、渤商西部物流中心、内江国际家居商贸城等服务业项目建设明显加快,北京华联购物中心顺利开业。一季度,内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4亿元,同比增长13.2%,居四川省第6位,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一是批发零售业贡献突出。内江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9.33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6.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66.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个百分点。
二是餐饮收入稳步回升。今年以来,内江市餐饮业加快转型,部分星级宾馆适时推出餐后免费打包、“光盘”有奖等活动,受到消费者欢迎,大众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成为推动内江市餐饮消费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内江市实现餐饮收入17.66亿元,增长18.3%,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三是假日旅游带动消费增长。今年以来,内江市相继举办了迎春购物月、春季汽车展、“美好甜城—内江欢乐游之内江人游甜城”等系列活动,仅迎春购物节开幕当日,光顾展会的消费者近2万人次,年货成交量达10万余元,房产登记人数达3000组左右。一季度,内江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6.21亿元,同比增长22.8%。
3.对外贸易下滑明显
一季度,内江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088万美元,同比下降42.2%,其中,出口额3152万美元,下降45.8%;进口额936万美元,下降25.1%。
(三)从发展质量看,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缓
1.财税收入较快增长
一季度,内江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居四川省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7%,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76亿元,增长23.9%,非税收入5.11亿元,增长15.9%。内江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7.71亿元,增长24.0%。其中,教育支出6.24亿元,增长45.0%;农林水事务支出3.72亿元,增长49.4%;医疗卫生支出4.06亿元,增长90.9%;住房保障支出0.63亿元,增长41.2%。
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缓
一季度,内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4元,同比增长9.5%,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96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197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4元,下降3.1%。
(四)从发展环境看,存贷款增速放缓,物价总体平稳
1.金融存贷款增速放缓
一季度,内江市各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1.78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2.73亿元,增长13.6%。各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3.59亿元,增长21.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9个百分点。
2.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一季度,内江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经济运行应当关注的问题
(一)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一是经济下行影响农民增收。近年以来,国际经济复苏受挫,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农民工增收势头减缓,工资性收入增速回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是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今年以来,内江市生猪价格连续下跌,猪粮价比进入国家确定的生猪价格预警黄色区域。据调查显示,近期毛猪均价10.5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35.0%;仔猪均价11.1元/公斤,同比下降38.7%,养殖户养殖信心受挫。
(二)高耗能行业比重扩大,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一是高耗能行业比重扩大。内江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总产值220.94亿元,同比增长19.6%,比内江市规模工业高4.9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48.9%,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内江市高耗能行业呈现总量大、增长动能强的特点,为工业节能及至全社会节能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二是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减弱。内江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额为22.46亿元,同比增长仅8.6%,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5.5个百分点,是去年3月份以来最低增速。内江市461户规模工业企业中有141户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占比达30.6%。调查显示,22.3%的企业认为本季度企业盈利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仅2.3%的企业认为本季度企业盈利状况高于正常水平。
(三)投资要素制约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
一是项目资金制约明显。一方面多数企业技改项目尚未达产或刚投产运营,投入成本尚未收回,加之自身积累不足,更多的资金投入存在困难。另一方面部分政府性投资项目对上级补助资金依赖性太强,民间资金投入积极性还不高。银行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贷款已出现偏紧迹象,政府性投融资趋于困难。
二是项目用地保障难。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近年来国家发布实施了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国有土地控制力度不断加大,地方项目投资成本大幅度上升,致使不少项目难于落地。初步统计,内江市计划实施的270个市级重点项目用地缺口达3.05万亩。
三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内江市商品房价格出现松动迹象,购房者持币观望心态明显。内江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7.67万平方米,增长17.5%,增速同比回落了2.9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发展明显放缓,居民消费信心不足
一是服务业发展明显放缓。内江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97亿元,增长7.8%,较去年同期回落了2.9个百分点。从支撑指标看,内江市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4.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6.3%,增速回落15.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0.9%,增速回落16.2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内江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2、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
5.5、13.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储蓄和投资倾向显著增强,购买力不强,抑制了居民即期消费增长,内江市消费市场发展后劲不足。
第五篇:2014年1季度四川省泸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1季度四川省泸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泸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突破”工作主题,坚定发展信心,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泸州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一季度泸州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经省统计局审定,一季度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83.6亿元,增长10.9%。与四川省相比,GDP增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
(一)工业支撑有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支撑泸州市经济发展
一季度,泸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提高
2.6个百分点。工业行业增长面扩大。一季度,泸州市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2.8%。其中,酒的制造业同比增长16.0%;机械行业同比增长12.7%;化工行业同比下降8.3%;能源行业同比下降22.2%。酒业仍是拉动泸州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面对高端白酒行情低迷的现状,泸州市各大酒类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市场营销,不断拓展大众消费市场,白酒产业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一季度,酒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超过泸州市工业增速3.1个百分点,对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7.9%,拉动泸州市工业增长11.3个百分点。机械行业稳中向好,医药制造业加快发展。随着全国工程机械市场逐步复苏,一季度,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较1-2月提高4.3个百分点,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医药制造业作为泸州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6.8%,高于泸州市平均增速。新增企业拉动工业增长。今年以来,泸州市有88户工业企业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1-3月,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77.9%,占泸州市工业总量的2.5%,拉动泸州市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季度,泸州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5.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6.3%;林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3.0%;
牧业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8%;渔业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大棚蔬菜种植比例同比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小春蔬菜播种面积2.9万公顷,同比增长3.3%。生猪规模养殖增加,一季度,生猪出栏108.8万头,同比增长1.5%,猪肉产量7.9万吨,同比增加1.6%。
3、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贡献不断提高
一季度,泸州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10.9%,对泸州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7%,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增长6.3%;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增长19.3%;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1%;1-2月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71.6%。
(二)三大需求保持平稳,经济发展基础稳定
1、消费品市场活跃,消费需求持续稳定
乡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2014年,泸州市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泸州市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乡村增速比城镇高0.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占主导,餐饮收入加快增长。一季度,泸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85.6%,占据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泸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较1-2月加快1.5个百分点。限上企业(单位)引领市场发展。一季度,泸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比四川省限上增速快13个百分点,比泸州市社消零增速快10.3个百分点,是引领消费品市场发展、拉动社消零增长的主要力量。
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民间投资增势强劲
一季度,泸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3%,增速比四川省快25.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一季度泸州市完成民间投资160.7亿元,增长51.7%,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13.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6.8%,民间投资拉动泸州市投资增长36.2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4.5%,成为拉动泸州市投资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好。一季度,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资金本年到位264.6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8.5亿元,同比增长99.7%;银行贷款到位17.3亿元,增长42%;自筹资金到位202.1亿元,增长39%。工业投资拉动作用强。一季度泸州市完成工业投资90.3亿元,同比增长35.3%,增速比四川省快3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43.2%。房地产投资增长快。一季度泸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41.1亿元,同比增长77.7%,增速比四川省平均增速高62.6个百分点,在四川省二十一个市州中排在第4位。
3、外贸形势较好,进出口快速增长
一季度,泸州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980万美元,同比增长56.3%。其中,进口3494万美元,增长15.6%;出口1486万美元,同比增长800.6%。外贸形势好转,一季度进出口、进口、出口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52.2、7.3、839.9个百分点。
(三)三方收入稳定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1、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季度,泸州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居四川省第7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4亿元,下降8.4%,从税收结构看,营业税收入4.3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2.1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0.5亿元、增值税收入1.4亿元,占税收总量的26.2%、12.8%、3.0%和8.5%;非税收入13.3亿元,增长80.0%。
2、城乡居民持续增收
一季度,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8元,增长11.6%,增速居四川省第2位,增速高于四川省、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22元,增长13.0%,增速居四川省第7位,增速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3、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速增长,经济效益下降
1-2月,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税总额26.1亿元,同比下降29.9%;实现利润总额13.3亿元,同比下降
39.4%;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2.58%,比去年同期提高4.19个百分点。
(四)要素保障有力,运行环境总体趋稳
1、金融市场稳定,信贷资金保障较好
3月末,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514.4亿元,比年初增长103.6亿元,增长7.3%,其中个人储蓄存款974.8亿元,比年初增长97.2亿元,增长11.1%。全社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26.4亿元,比年初增长59.6亿元,增长7.8%,其中短期贷款283.8亿元,比年初增长29.7亿元,增长11.7%;中长期贷款538.2亿元,比年初增长32.4亿元,增长6.4%,较好地满足了泸州市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为泸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2、货运周转量增势平稳,全社会用电稳定增长
从反映经济活力的两项指标看,一季度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1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4%。全社会用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不断回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3%,降幅较去年收窄1.8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4%,工业企业生产压力逐步缓解。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一季度泸州市经济运行看,泸州市经济虽然保持稳中向好趋势,但仍面临追赶超越与科学发展的双重任务,面临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经济运行中显现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受宏观环境影响,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
国际上,债务上限和QE退出影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结构性缺陷也限制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它的改善还需要很长时间。国内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攻坚期,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经济的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瓶颈、财政金融风险等突出矛盾仍亟待进一步消解,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还很长。在中央强调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引导下,全国各省、四川省各市发展预期普遍下调。虽然今
年泸州市经济发展积极向好,但受宏观环境影响,企业供大于求和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仍然突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
(二)生产要素保障还有待提高
一是天然气供应不稳定。随着泸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天然气消费量在大幅增加,天然气供应不稳定。二是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去年通过一系列电力工程改善了供电条件,但泸州市输变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电力主网结构单一,电源分布不合理,主网断面负荷受限、抗风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三是土地资源紧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土地的清理力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企业难以争取新增用地指标,存量土地面积也不大。因此,部分工业项目无法落地,部分企业虽然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意向,但受土地资源制约,不能付诸实际。
(三)企业融资仍然困难
受市场低迷、库存压力加大影响,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激增。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从工业融资需求总体情况看,2013年泸州市工业信贷融资需求在15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园区建设融资需求约20-30亿元,工业项目贷款需求在80亿元以上,中小(微)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在50亿元以上。此外,很多企业反映,融资手续繁杂,资金到位时间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往往错过企业最佳用款时机。
(四)新入库项目投资规模相对偏小
一季度,泸州市新开工入库投资项目12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4个,增长104.9%,虽然增长的个数很多,但是从今年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92.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5.6亿元来比较的话,计划投资额下降了22.6%。从平均规模来看,今年为7782万元,去年为20589亿元,今年新入库项目的平均规模比去年明显减小。
(五)生猪产能过剩,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
今年1月22日以后,泸州市生猪价格连续8周出现下跌,截止3月31日泸州市生猪出场均价633/50公斤,环比下跌0.78%,猪粮比价4.83∶1。生猪价格下跌,部分养殖户养殖肥猪已经出现亏损状态,而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偏高,生猪
市场不明朗,也严重抑制了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上半年经济形势预判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从国内形势看,全国总体经济发展形势稳中向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升,结构调整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新的发展潜力和需求也将不断释放,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泸州形势看,一季度,泸州经济持续向好,为上半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泸州经济发展来看,还将在调优结构中加快发展。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六个突破”相关政策意见,坚定发展信心,咬定目标不动摇,突出“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要求,以深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中心,明确重点,细化责任,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巩固好泸州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预计上半年泸州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可望实现平稳增长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