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国零售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2014年中国零售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导读:全球领先的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洞察市场研究机构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在最新发布的2013年四季度的报告中指出, 中国城市居民2013年在快速消费品上的花费较上一年同期仅增长了7.4%, 而此季度的市场回暖也预示着2014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将会有一定的回升。报告指出,居民花费的增长仍远高于购买量的增长, 反映了价格的上升仍是市场增长的推动力, 而产品高端化继续成为价格上涨的原因。
在中国城市消费者中,95%的家庭使用现代零售通路(包括大卖场、超市、小型超市和便利店), 其通路份额占到市场总体花费的42%。然而报告也表明中国消费者光顾现代零售通路的频次有所下降,导致该渠道在2013年增长放缓。同时,消费者开始更多地使用电商和保健美容专业零售商等的新兴渠道。这些渠道所提供的丰富的商品选择,更具优势的价格以及不同的购物体验,将对市场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在2013年,高鑫零售集团中在中国新开的45家大润发超市帮助其市场份额显著上升。相比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大润发的新店数量是最多的,2013年在中国大陆已经达到264家门店。大润发在东部地区进一步奠定其领先优势,帮助整个集团获得16.2%的区域市场份额。此外,在相对弱势的南部和西部地区也有不断的扩张。大部分国际零售商在过去一年表现不佳,面临了来自当地零售商强大的竞争压力,诸如永辉和步步高等。其中永辉的增长尤其显著,从两年前的区域零售商上升为足迹遍布全国重点区域的全国性零售商。很多本地的区域零售企业也更快地向原来优势区域以外的地区扩张,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对中国的零售竞争格局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凯度消费者研究预测2014年中国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将比2013年有更高的增长幅度,同时揭示2014年及以后的几年零售市场发展的五大趋势。
更多的整合回顾2013年,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零售业的兼并与收购,其中华润万家对Tesco乐购的股权收购使得其门店可以覆盖到22%的中国城市家庭,并使合并后的合资公司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虽然华润系在顾客覆盖方面仍将落后于沃尔玛集团,但在顾客购买频次上凭借集团内多业态的优势保持领先。目前,中国排名前十的零售商占据了全国重点城市56%的市场份额,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整个市场仍处于碎片化的状态,在县城级别市场只有16%的市场份额,兼并整合将是零售业竞争的自然规律,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我们将会在下线城市里看到更多地整合。这也意味着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可能看到在发达市场出现的影响力向零售商转移的现象。
多业态零售商的崛起
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多样化的购物需求往往会使用不同类型的零售商。零售商若要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保持优势,就需要提供多业态的零售渠道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需求。社区店、高
端超市和电商都将会在2014年有所增长。我们也将看到,一些多业态的零售商通过现有品牌的延伸,并购或新品牌的建设扩大其份额。例如大润发在2013年高调推出的飞牛网,大举进军电子商务领域。
从区域到全国
我们在2013年见证了中国零售业格局的不断变化,一些像永辉这样的区域性零售业品牌从区域扩展到全国,并且这样的例子可能在2014年会越来越多。此外,零售业格局的变化也影响到很多主要零售商,其中也不乏一些因关注单店效益而选择关店。对于制造商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与那些有战略眼光并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本土零售商们建立伙伴关系,从而及时受益于他们的业务范围扩展。
电商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尽管电商相对快速消费品市场来说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但随着消费者在电商渠道购买更多的高端产品,电商渠道为整个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相比两年前的19%,在2013年全国已经有29%的家庭使用了电商渠道购买快速消费品,在一线城市的渗透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6%。这其中1号店等B2C电商平台的成功对此发展功不可没,还有很多较小的电商品牌不断进入市场也对增长做出了贡献。随着电商们不断扩展其物流配送的能力和网络建设,中国中小城市居民使用电商渠道的数量将会在近年赶上大城市。而对于电商来说,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则是要知道怎样鼓励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扩大购物篮,而不仅仅选择性地购买特别优惠的商品。目前,消费者在电商渠道购买快消品的购物篮里平均有5件商品,而在大卖场则有8件商品,这也折射出电商在提升购物篮大小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的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精明
凯度消费者指数2013年的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会光顾更多的渠道来选择价格最优的商品,购买相对划算的大包装产品,但同时也更多选择优质的高端产品。在2014年,随着消费者更多使用互联网和APP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比较,消费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做出更精明的购买选择。消费者们可以更轻松通过手机应用和互联网获取商品价格的信息并进行比较,甚至可以轻松地直接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对于零售商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是应对消费者对价位和产品多样化更高要求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市场地位和销售增长。这一切也让顾客洞察变得尤为重要。成功的现代零售企业必须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及时洞悉在新的营销时代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并推动共同的业务成长。
结语:零售商若要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保持优势,就需要提供多业态的零售渠道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需求。
第二篇:中国广播市场发展五大趋势
中国广播市场未来五大趋势
从理论上说,全国广播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掘。2004年,全国的广播广告收入为38.9亿元,占媒体广告总量约6%;而根据美国调查公司TNS的数据,同期美国广播广告约占全美媒体广告8%左右。可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许多电台的广告已经排得满满的,除非将每天的24小时变成25小时,才能满足广告客户的需要,同时增加电台广告收入。而许多城市的频率空间也有限,在北京如果再增加任何一个调频就会对其他频率产生干扰。而且,基本上没有增加频率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对广播过去及现在的发展情况,预测未来广播市场竞争将有五大发展趋势。
一、争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
上个世纪末,广播市场基本上是音乐台的天下。调频广播播放的音乐具有音响般的音质,少干扰的效果,加上其伴随性的媒介特性吸引了许多听众的青睐。本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开始飙升,同时,交通状况跟不上车辆增多的步伐导致交通越来越拥堵,开车的人们迫切需要随时随地知道路况信息,由此催生了广播业的第二个春天——交通广播的兴起。在私家车数量较多的北京、成都、上海等大城市,交通广播每年创造上亿元的产值。许多电台都瞄上车上移动人群这个巨大市场。许多电台都把目标听众定位在这部分人,甚至把听众中拥有私家车的听众份额作为电台的核心竞争力。蜂拥而来的竞争导致市场空间被大家分割,定位同质化严重,运营成本增加,赢利减少。
由于移动车辆上的移动人群的潜在市场空间有限,可以预测:另外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将是今后广播市场争夺的目标。所谓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是指各大商场、卖场、肯德基、麦当劳餐厅等这些固定的公共场所里的移动人群,主要是指这些场所里的顾客。这个市场是相对于移动车辆上的移动人群来说的,它的潜力非常巨大,因为:
1.每个城市的商场、卖场等公共场所无数,每天在其中购物消费的顾客数量十分惊人;2.这部分正在购物消费的人群消费能力旺盛,正是许多广告商的目标对象,广告投放的有效性高; 3.由于广播伴随性的媒介性质,在公共场所播放广播的到达率将比楼宇电视、移动电视高;4.更由于这部分人群正在实施消费行为,伴随性的广播能对其起到即时的引导作用,广告效果好;5.收音装置相对于楼宇电视、移动电视来说,价格更加低廉,而且安装方便。
现在已经有一些电台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这块潜在的市场空间,也在加大对这些场所的渗透。在2004年8月份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就在所有北京的麦当劳餐厅播放“都市之声”的奥运会节目。2005年“五一”长假期间,都市之声又与北京的一些商场、公园联系,在这些场所播放节目。而且许多的建材城等大型市场也在播放都市之声的节目。中央电台的音乐之声也有相似的措施。但总的来说,这些措施都是零星、不系统的,还没有形成规模。
要争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首先必须实现节目内容的转变。时至今日,由于交通台模式对广播界的影响,现在许多广播电台都是以车辆上的移动人群的需求为节目内容定位,节目样式、节目时间安排、广告的时段安排、广告品种等,都是适应移动车辆上的移动人群的需求。如果要争夺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广播就必须满足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的需求,就必须
在节目内容上做出适应固定场所里的移动人群的结构性调整。比如,在音乐上要突出伴随性,以轻音乐、舒缓型音乐为主要基调、突出服务性内容、调整广告品种、增加总体广告时间、减少单条广告时长等等。
二、细分化与反细分化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的广播电台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细分化。广播也由于细分化走向了复兴之路。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有中央、省级和省辖市级广播电台273座,开办广播节目2146套,制作广播节目1019万小时。各级广播电台涌现出一批深受听众喜爱的优秀频率、栏目和节目,如中央电台的《中国之声》和《音乐之声》、青岛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1377早新闻》等及一些地方台的交通频率,已成为广大听众的精神支柱和生活伴侣。目前,全国的广播人口覆盖率高达94.48%,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看重这个“伴随性”极强的传统媒体。
随着广播频率的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电台的节目内容专业化与受众细分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更多的频率将节目定位为只为某一部分听众服务。在频率专业化改革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深圳等较早推出专业化频率的电台,许多频率已经成为当地媒体中特色鲜明的强势品牌。据调查显示,很多电台自频率专业化改革后,媒体到达率高达40%以上,受到广告商的青睐。
但总的说来,广播市场的细分程度并不够,许多城市的专业电台频率都仅仅是相对的细分频率,如北京台的音乐广播是全国比较典型而效益又比较高的专业化频率,但相对于国外的专业化电台来说,也仅仅是个“综合性”的专业电台频率。一个成熟的广播市场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是非常细致,即使是音乐频率也会分出诸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等许多频率或时段,以满足不同趣味听众的需求。但现在的许多电台仍然在争抢综合频率,试图把所有听众一网打尽,有些电台本来已经走上了细分化的道路,但迫于短时的竞争压力,想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又回到综合台的老路,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广播如果再“广播”,做大众型媒体,将很难打动听众,只有依靠本身特性,抓住特定场合的特定群体才是出路。可以预测,广播市场空间还将更加细分化,通过更多的细分频率,满足小众的专门偏好,以更细分化赢得更多的听众,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细分化完成、拥有一批稳定的听众群之后,还要实施反细分化。专业频率“细分化”是锁定目标,寻找目标听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反细分化”是拓宽频率的基础。既要满足小众的最大公约数偏好,抓住目标听众,也要满足小众与大众都具有的共同兴趣,以争取更多的目标听众。
然而,反细分化必须等到细分化完成才能开始付诸实施。现在广播市场上存在着细分化过程还没有走完就迫不及待地向综合频率看齐的现象,这是许多电台想迅速获利的急切心情所致。要扩大广播市场的空间,细分化的正确实施与反细分化的时机都需认真把握。
三、地域化与反地域化
在未来几年的广播市场上,地域化和反地域化趋势将同时发展。地域化是指电台播出的地域化。广播与报纸类似,都是地域性较强的媒介,各地的听众口味、需求不尽相同,服务信息、交通资讯也只适用于本地的听众。所以,只有本地的电台才能获得人们的青睐。中央台第四套节目改为都市之声,定位于北京市区的都市人群,就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和都市风格。
反地域化是指广播电台的跨地区运作。包括内容的辛迪加模式和经营上的跨地域合作。由于广播节目具有容易复制的特点,又由于广播的覆盖区域有限,在甲地播出的节目在乙地重复播出也不会造成麻烦;因此实现节目资源的辛迪加模式可以减少电台的节目制作成本,提高节目资源的使用效率。各个城市的电台合纵连横,实现广播节目共享,节目反地域化,合乎广播发展的客观规律。
2005年5月18日,都市之声牵头全国82家城市电台成立了“中国城市广播联盟”,都市之声总监吴朝晖坦言,中国城市广播联盟现在仅是一个互助组织,至于将来是否会进行市场化操作,尚不在目前的议题之中,关键是“先把舞台搭建起来”,因为这种跨地区的节目合作是大势所趋。
四、多元化发展、产业链开发
同报纸相比,广播的发展受到时间制约,一天24小时不可能变成25小时,也不可能增加过多的广告,单个频率无法通过类似报纸扩版的方式增加广告投放总量。国际知名传媒企业,如迪斯尼、新闻集团等,走的都是以品牌为依托、拓展传媒外延空间之路。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广播市场空间,有利于整合资源,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这将是今后广播发展的一大趋势。现在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在积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总监刘晓龙对开发外延产品的兴趣很大:“五年后广播经营的主要收入一定不是广告,而是外延产品,因为听众听的是节目而不是广告。如果听众越来越喜欢这个频率,那应该是节目越来越多,广告越来越少。„音乐之声‟在形成品牌后,我们要做的是由它延伸出来广播后产品,比如经营地方频率。”
北京音乐广播是较早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电台,总监邵军的目标是建立以广播为基础的全媒体传播。通过把广播资源二次开发,经营演出、会员、无线业务、杂志、音乐推广等,打造广播新的产业链。
中央电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等也有相关举措。音乐之声将原来中央台的《国际音乐交流》杂志改版成《音乐之声》,虽然广告还处于培育阶段,但杂志都卖脱销了。总监刘晓龙还打算利用音乐之声的品牌影响力,经营艺人的演出。
五、数字广播将成市场主角
由于广播电台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广播电台的赢利空间较大。不少电台负责人透露:“只要给我一个调频,我就能挣钱。”但现在的情况是:许多城市的调频空间已是满满的,增加任何一个调频,都将会给其他频率造成干扰。而新兴的数字音频广播一个信道只需占用64K带宽,而且覆盖相同区域的地面发射功率只要调频广播的1/6到1/10,一个地区可以容纳上百个数字广播频率,所以在未来,由于数字广播的这个特点,将可增加无数个频率,实现广
播的细分化理想,成为市场的主角。
数字广播(DAB)是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与传统广播相比,数字广播不光具有信道窄的特点,还具有可高速移动接收、可实现多媒体接收、音质出众、发射功率小而覆盖面积大、频谱利用率高、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可利用卫星大幅度提高广播覆盖率等优点。
中国之声副总监王晓晖认为,数字广播时代,广播将不再是单一的传媒,广播的含义将会改变。数字广播突破了传统广播只传输声音节目的局限,还可以提供包括音频、视频、数据等多媒体服务,接收设备也不仅局限于收音机,象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都可以接收数字广播的多媒体节目。
在网络数字广播方面,新兴的“播客”开始走红,国外像BBC、CBC电台、波士顿公共电台等都相继开通了“播客”频道,通过传统电台播报“播客”上传的内容,并把自己的节目制成声音文件放在网上供人们下载,苹果公司的iTunes(MP3播放器)开始支持收听“播客”节目。2005年7月28日,中央电台中国广播网银河网络电台开播。
数字广播最大的制约是接收机的普及,数字广播接收机的价格偏高,车载接收机、能接收数字广播的手机都是新产品,但随着产业链条的开发,在内容、设备、相关数据业务等方面将会形成与广播相关的新兴产业。上海东方明珠公司的研发中心就预测上海市数字广播未来将带来2000亿的产业链价值,悦龙数字广播总经理秦学刚表示,数字广播将带来更多的资源,给电台更多发展的可能。
第二篇
对当前广播事业发展战略的粗略研究
本世纪20年代初,广播这一新的信息使者传入了中国。到如今,我国的广播电台已经走过了近90个年头。然而,目前我国广播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其经营与运作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鉴于此,个人对当前广播事业发展战略问题上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加强广播节目的多元趋向及开发节目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广播节目,基本上是由众多的编辑部生产出来的,广播也从以往的单一式发展到如今的多元,从整合到分化的发展趋势也相当明显。几十年来,人们惯于把听众当作没有多大区别的整体,习惯于对他们讲一种话,灌输相对统一的内容。其实上述作法效果很不理想,紧接着各广播台便寻求自己的改革之路,将适应大众的一般需求变为满足不同特定群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改革之路给各方电台带去了相应的积极的效果。这样广播工作者懂得,广播的多元、分化趋向是符合传播规律的,是应当坚持发展的。对于要广播节目的开发来说,节目内容的全新性很重要。这就要求节目开发上要加强对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各种矛盾的分析判断,确定社会即将出现的主流动态,作出节目的最佳定位。无论何种节目的开发和出台,一定要在讲求实事求是、符合广播特点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打破旧有的框框,在播音风格,播出方式等方面大胆尝试。
因此,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电台在竞争中就要摒弃节目出台后可以做上半年、一年的固定想法,要像现在的许多企业一样,加大节目研制开发资金投入,组织精干力量,根据受众的最新需求,提早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前开发各类节目,人们关注的最新事物,第一时间推陈出新,引领新潮流、新观念。不要等听众不理,客户减少时再进行节目改换。这样作是为了使节目内容深些、专些,更贴近兴趣爱好不同的听众群,以丰富的个性来满足听众多样化的需求。
二、加强网络广播建设进程及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所谓的网络广播,就是利用电脑网络来传播广播节目,听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的广播节目,到目前为止,我国有100多家电台建立了独立域名的网站。其优点是传播成本较低,而且改变了广播只能传播声音的历史,提供了平面和视频的空间,为广播多业发展,争取新一代听众提供了载体。信息化对我国广播电视业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网民数量增长速度虽然惊人。如果能抓住这次机遇,就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另外,我国大部分广播网站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技术方面的支持还不够,往往因传播速度太慢而失宠。再就是用户市场的制约。网络广播听众必须能够支付高昂的上网费用,长时间局限在计算机前,熟悉复杂的操作系统,这些都为网络广播的发展设置了相应的门槛。但是中国的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规模年增加4334万,达到2.77亿人,增长速度惊人,但是与庞大的人口基数比,中国广播产业仍然显得微不足道,在很多城市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由此,其一是广播电视可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弥补广播电视时限性、单向性、线性等传播劣势,延伸广播电视生存空间,扩大在传播新领域的影响力,还需要在竞争中自我成长,不断壮大,还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敢于创新,勇于解放思想,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积极深索网络传播规律,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从而开辟网络宣传的新阵地。其二是兴办特色化的专业网站不失为一条良策。受众收听收看的习惯,电台、电视台收集信息的专业化队伍、诚信成为一种资本等都为广播电视兴办特色化专业网站提供了有力支持。只有建设一个真正交互性、能实现网上受众之间、受众与网站人员之间、多向交流的个性鲜明的特色网站,才能出奇制胜。看来,广播电视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前途光明。
三、加强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推行激励机制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 人才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显现,而广播事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目前广播电台新闻队伍人数增长得很快,在职业理念、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是新闻宣传工作意识淡漠;有的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缺乏深刻认识;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面对媒介发展新态势, 数字时
代的广播急需以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为此,广播工作者一要树立大传播观念。大网络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限制,直接面向全球,广播电视工作者要调整思维方式,树立新的传播观。二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担负起发展广播电视的重任。此外,我国的广播电视要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的创新,在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各电台部门单位还要在现有的人员中大力倡导学习新知识,引导传媒工作者适应形势发展,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要形成在流动中用活人才的良好机制,形成有利于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发展的环境,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智能型、数字化复合型的专业队伍。
虽然目前中国的广播事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只要紧跟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时代机遇,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把握广播产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技术引进、业务创新等一系列手段,定会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赶超国际广播业的数字化步伐。
第三篇: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五大趋势分析
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五大趋势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近期评出的第二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中,有11家是出版发行企业。这些企业主营收入均达到了62亿元,户均净资产44.5亿元,在三种类型的文化企业中绝对值最大。这些数字说明了近年来中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及在文化产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中国出版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还需不断察形观势,捕捉机遇,顺势而为,特别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基础上的股份化
研究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出版史,我们发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把中国出版业推向高峰的一个重要推手是股份化。当时优秀的出版企业,其资本构成不仅有 “国有成份”、“民营成份”,也有“外资成份”。这种股份构成所带来的是国家文化资源、外国印刷技术和民营经营活力的整合。研究近30年来的中国经济,我们发现,除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支力量是国有经济、国外资本和民营经济,这三支力量走到今天正在产生一种融合趋势。也就是说,原来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混合经济,有可能更广泛、更直接地移植到企业内部,国有、外资、民营因为互相借力而日益融合。总体来看,国有对外资与民营所期望的是理念和活力,外资与民营对国有所期望的是资源与平台,资源与活力是国有企业与外资、民营企业相互融合的基本动力。正在被热议的“国进民退”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国有对重要资源的掌控,解决之道可能是国有与民营的资本融合,在融合中使资源与活力获得有效配置。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股份化是一种客观趋势,而股份化的途径主要应该是国有与民营之间的股份化,本质是资源与活力的融合。顺应这种趋势,中国出版业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与外资和民资的合作,一方面要注重防范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实际运作中,要注意股份化是把国有化大而不是化小,是化强而不是化弱,是化活而不是化死。
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并购相结合之上的集团化
股份化的组织构架是集团化。中国出版业的当代改革,正面临着一个百年未有的重大机遇,600家左右的出版机构和数十家出版集团将会在未来10年内,在行政推动下,在资本拉动下,在市场驱动下,在战略互动下,实现大重组、大整合。由几家出版集团主导出版市场,这种结局我们已在欧美国家看得很清楚,但在中国究竟哪几家成为主导,目前还难以预料。各出版集团经过近十年的企业化和集团化改造,占据着区域市场,积聚了扩张能量,总体上呈现着大而不强、强中有弱、各具特长的状态。未来十年是重新划分市场的十年,也是大小分化、强弱分明、最终趋向于重组、落笔在联合的十年。
但仅仅靠资本是不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就提示我们要弘扬文化理想,要研究发展战略,要更新重组理念,要有开阔联合的胸怀。集团化的路径是跨省资源的重组和内部资源的整合,但集团化的关键是开放的气质和宏大的器局。算大账看长远,知大势成大局,大视野大运作,大谋划大格局。器局大才能格局大,才能真正集团化。在集团化的进程中争天时,抢地利,求人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但和为贵,和为上,和为大。
文化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基础上的产业化
集团化的指向是产业化,产业化第一个特征是规模化、集约化。要充分认识到这样的现实,即经济上的大数字掩盖着产业链上的小出版,我们要通过内部裂变和外部扩张的方式,拉开出版构架,扩大出版资源,形成出版规模,产生集约优势。产业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市场化和利益最大化。这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中心,以绩效考核为抓手,重市场份额,重销售收入,重利润指标。总之,这两个特征一是要做大,二是要做强,这是转企之后必须谋求的两个硬指标。
但这只是产业化的一个方面,作为出版产业乃至文化产业,它的另一特征是文化导向和政治导向。我们的社会责任是引导好社会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责任不能在产业化中弱化甚至迷茫乃至消亡,而应在产业化中坚持弘扬,有效强化。纵观世界范围的文化领域,意识形态的作用从来就没有因为企业化、商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而改变过,改变的不是意识形态、文化导向的作用,而是这一作用的表达方式。美国人的价值观,它们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正是通过美式大片,通过网络动漫,通过商业畅销书经常地、艺术地、大众化地表达出来,从而影响深广。考察文化产业化的历程我们发现,文化没有在产业化中消亡,而是在产业化中丰富了表达方式,贴近了欣赏需求,在艺术化和市场化中扩大了精神感染力和思想凝聚力;在文化产业化中,文化是魂,产业是体,产业得文化而有魅力,文化也因产业而更具影响力。可以说,不管在哪个国度,哪个民族,出版乃至文化产业化中都存在着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产业化,这既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趋势,顺之者文化昌明,逆之者文化衰亡。
内容提供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基础上的数字化
数字化虽然发展迅猛,具有震撼、冲击、变革甚至颠覆性的影响,但数字化毕竟是技术而不是内容,是手段而不是主体。我们现在越来越看清楚的是:数字化改变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阅读方式;冲击的不是出版内容,而是出版形式;提升的不仅是图书生产发行的业态,更重要的是图书内容的传播方式。数字化的本质不是数字技术的介入,而是数字内容的整合。基础是流程数字化,核心是内容数字化,关键是商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出版数字化的现实途径是内容提供与科技手段的结合,这是一次内容与技术的新的融合,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技术商在寻找内容资源,内容提供商也在寻找技术平台。现实的、经济的、有效的方法是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服务商在资本层面、业务层面、市场层面的融合。数字化的方向一定是市场化,出版人才与技术人才、市场人才的融合是出版数字化取得突破的关键性因素。
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国际化
世界正在步入中国,中国也正在步入更广阔的世界。中国已经从“中国的中国”变为“亚洲的中国”,也必然会成为“世界的中国”。现实地看,整个世界的文化状况,仍然“西强我弱”,对中国文化的需求虽有明显增长但却并不广泛,因此“走出去”必须审慎,国际化的路子必须要更多地研究“借船出海”、资本联合、项目合作的方式,要在合作中“结缘”,在合作中“借力”,在合作中形成经验,培养人才,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形成文化影响力。
但是,世界文化交流史告诉我们:在古代社会,文化是跟着战争走的,战争打到哪里,文化就交流到哪里;到了近代,文化是跟着商品走的,中国人对欧美文化的了解是随着“洋货”展开的;到了现代,文化是跟着资本、产业走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随着中国
资本和产业的跨国扩张,中国文化“走出去”必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大潮,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必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思想的研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必将成为广泛的需求。这是我们图书“走出去”的底气所在,是我们对未来国际出版交流态势的总体判断。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大势,为实现出版集团的国际化,早作准备,积极探索,顺势而为,稳步推进。
第四篇:中国人力资源领域五大趋势
中国人力资源领域五大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日前在2007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上谈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中国人力资源领域将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一、政府的人力资源观趋于全局化和结构平衡。未来政府将以更加全局的方式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源发展和投入。其中较为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对农民、农民工等群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打破体制障碍,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保障弱势群体并限制垄断部门,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中寻求公平与正义。
二、建章立制: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时代来临。以《公务员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政府为推动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正在加紧建章立制。未来政府将为各方利益主体提供一个公平且规则明确的博弈空间。在此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从内部制度建设到外部法律规范的转变。在“法制管理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理解等能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国际化的要求和国内政策规制的约束都预示着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将面临修正。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新职能将是承担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保障员工的就业安全、职业安全以及收入安全等。
四、文化管理成为和谐企业的竞争力源泉。企业的竞争力来源,已经逐渐从单纯的低成本优势转向企业文化的创造性。在企业内营造雇主与雇员的和谐伙伴关系,并强调“快乐工作”的文化氛围、成果分享的价值理念,是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塑造员工归属感的最佳方式。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项新的职能是实施和推进企业文化管理。
五、员工关系管理拓展企业人力资源功能。在国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号召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推动建立和谐企业时的重要功能。将员工关系管理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时,应当着重加强裁员管理、员工关系危机管理、员工关系争议解决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张旭 周宁)
第五篇:2013年中国会议系统市场发展六大趋势
2013年中国会议系统市场发展六大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知名企业加快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高研发实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未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
1、会议系统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在2007-2009 年进入调整期,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在2010 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逐渐恢复增长,以智能化全数字会议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会议系统将成为市场主流。相对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办公、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会议系统行业作为信息化发展相对较为迟缓的领域,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发展的巨大机遇,将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2、国家机关客户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企事业单位客户市场占比逐步加大
国家机关客户近年来对于会议系统的需求量较大,并且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国家机关已基本普及了智能会议系统,市县一级的国家机关市场正处于逐步启动阶段,国家机关客户的智能会议系统需求使其成为各大会议系统提供商争夺的焦点。此外,国家机关客户对于会议系统软件和服务的要求近年来也随着智能会议系统应用的增长而快速增长,已成为行业内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事业单位客户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企事业单位对会议系统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中型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学校、媒体对智能会议系统的需求非常旺盛。综合来看,企事业单位客户市场在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占比逐步加大。
3、智能化的会议系统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
随着客户对会议功能和效率的期望越来越高,以及信息控制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已实现了从人工到电子智能化的跨越,会议系统也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全数字会议系统,通过集中的控制器,配合会议需要对话筒、音响、灯光、投影等设备进行便捷管理,实现对会场各类设备的智能化控制;通过统一的软件系统,实现对会议流程、信息发布、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已成为客户需求的主流。
4、会议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
为节省差旅时间和成本,未来将有更多的会议是在多个地点同时召开,因此视频会议系统成为了客户的重要选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原来制约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通讯带宽瓶颈得以突破,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化动物,面对面的讨论交流仍然是最有效率和最为可靠的沟通方式,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并没有限制和阻碍现场会议系统的发展,一方面,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现场会议系统通过增加网络通讯模块,将会议的参与范围延伸至外地,拓展了会议系统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在召开远程视频会议时,客户也希望能尽可能的仿真现场会议的声场和视觉效果,满足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愿望,从而对会议系统的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两者之间融合度的提高,为行业内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5、会议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在于数字化控制与传输产品
现代会议需要高质量的音频信号、视频画面和实物资料,需要各种性能良好的会议设备,及能够兼容多种设备并提供高效控制功能的会议控制系统。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的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会议系统因为其高保真度的、高清晰度的图像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会议系统由模拟时代过渡到全面数字化时代。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会议系统的智能化、仿真化、多媒体化等需求,就必须通过数字化的音视频数据流处理技术形成新一代的会议系统产品。
6、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化、高端化、综合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知名企业加快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高研发实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未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同时,由于高端市场的技术含量高,利润大,因此高端客户市场将成为国内外主要厂商展开竞争的主要领域,而竞争的方式集中体现在数字化的会议系统系列硬件和软件产品上。
由于智能会议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愈加复杂,客户对运维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客户逐渐趋向于寻求能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降低整体购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