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0:1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

第一篇: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

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

2014年已经启动,从近两年看,政治理论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备考难度亦相应加大。同时,由于政治的考察范围较广,考生自己复习很难把握重点,很容易把时间浪费在许多根本不可能出考题的知识点上,因此考研政治辅导专家建议考生制定一个政治复习总体计划,希望大家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以任务的方式敦促自己的学习。

一般来讲,政治理论的复习分为三个层面:知识层面、理论层面和技巧层面,而相应的,我们把政治的备考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即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临考阶段。在此理论基础上,下面大致罗列了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的详细的全程规划,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阶段(3月—6月)

战略目标与任务:通过本阶段学习,了解考研政治的考查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总体要求,了解和初步理解政治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形成政治备考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以及备考的战略与策略。

第二阶段:理论强化阶段(7月—10月)

战略目标与任务:本阶段是政治备考的关键时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和集约化的教材强化对政治各考点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应试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主要任务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中系统地听课,二是深化理解教材知识点,三是通过训练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

第三阶段:冲刺升华阶段(11月)

战略目标与任务:本阶段是政治备考的核心时期,其目标直接指向应试能力的大幅提升,针对政治得高分的目标,考生需要全方位安排备考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二是时事热点的了解、三是考试重点的整理、四是应试技巧的提升、五是模拟试题的训练等。

第四阶段:临考提升阶段(12月份—考前)

略目标与任务:在这个月里,大家需要对过去复习的内容加以终结,能够高屋建瓴,从全局上熟练把握知识点,不单能把学科内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还能把学科间的内容串联起来。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是能力出现质的飞跃的时候,所以大家不管能力好差都应该充分把握好这段时间的复习,至于质变的程度如何,要看我们前面量变的积累。这段时间大家使用的参考书应该是精练而全面的。

第二篇:考研政治四个问答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导论)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三个自信”

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一、坚定道路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

正确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梦想;承载着过去,承载着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本一致。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二、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已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创造,构建了中国话语,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崭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们都成功应对、化危为机、开创新局,根本就在于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既毫不动摇坚持又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系统完备、更成熟定型、更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2,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问题(第四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中,思想多元化和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的关系 社会思想多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社会思想。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与之相适应,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竞争、效率、平等、宽容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思想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们的多层次精神需要。可以说多元化是思想文化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繁荣的体现。然而,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是否意味着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与指导思想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一定社会占“指导”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多样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可以多元;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不是平分秋色的,社会思想多元化更加需要正确的思想导向。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指导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是社会思想的“纲”和“魂”,它一旦被否定或发生根本改变,就会对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构成颠覆性威胁。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表明,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形势越是纷繁复杂,社会思想越是多元化,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是保证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缺乏共同的价值追求,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发展就会面临严重障碍,社会和谐就会失去根基,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民族分裂、国家解体。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之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研究、吸收、借鉴各种新的思想文化成果。永远向世界优秀文化开放,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因此,它不会拒绝思想文化多元化,更不会消除自身赖以发展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不断地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获得新的解放,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生动活泼。这是每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客观事实。正确处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思想多元化的和谐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注意克服两种倾 向:一是在强调指导思想的时候,忽视甚至抹杀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二是在强调多元化的时候,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产生和涌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关系,不能因为社会思想的多元化,而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不能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否定社会思想的多元化。3对于进一步坚持市场化的问题,怎样正确认识政府发挥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是对我国过去几十年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也为今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定了方向。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述和决策过程,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二者各自的功能与长处,研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论述的深化过程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加深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相应作出了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决策。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一直是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对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实践发展在认识上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把市场经济作为经济管理方法到经济调节手段再到一种经济制度,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这都反映了党的思想理论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而不断创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每后一个时期的论断和决策,都是对前一个时期论断和决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二、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二者的功能与长处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功能和长处以及它们的缺陷和弊端。先说市场。市场有多种涵义,一种是商品交易场所,一种是以商品等价交换为准则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方式,还有一种是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主要功能是指市场机制决定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所有经济活动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之所以能够使资源配置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市场自愿交换中发现和形成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主要长处在于: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能够通过市场价格自动调节生产(供给)和需求,在全社会形成分工和协作机制;能够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形成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和优胜劣汰机制;能够引导资源配置以最小投入(费用)取得最大产出(效益)。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有利于促使经济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和更有效益地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调节有某些自发性、盲目性、局限性和事后性等特点,不能把资源配置统统交给市场,不能使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市场化。比如,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城乡区域差距的缩小、稀缺资源的配置,只靠市场调节经济运行,难以经常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重大结构协调,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避免社会收入两极分化,也难以及时、有力、有效应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就是说,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是所有社会经济领域和活动。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是从宏观上引导方向,保持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在我们国家,有共产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政府可以自觉地依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动地观察和反映国内外发展变化,按照包括市场规律在内的客观经济规律,对重大社会经济活动作出战略规划与宏观决策,可以对重大社会经济活动作出预先安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调控。发挥政府作用的主要长处在于,有可能从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引导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从宏观层次和全局发展上配置重要资源,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协调重大结构和优化生产力布局,提供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加强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弥补市场缺陷和失灵的方面。但政府也有信息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也会有偏颇、僵滞甚至决策失误的毛病,以至于束缚经济社会的活力,不利于微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

以上可以看出,政府与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手段,各有长处但功能不同。政府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们都能对资源配置产生作用,但资源配置和利益调节的机理、手段、方式不同。市场方式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功能配置资源,调节利益关系,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主经营和自担风险。政府则主要根据全局和公益性需求,依靠行政权力和体制,进行重要资源配置,调节重要利益关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市场在微观配置资源、调节经济利益关系中的积极有效作用。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明确认识两者各自的功能和长处,使它们在不同社会经济层次、不同领域发挥应有作用,都不能越位、错位和不到位。二是要充分发挥两者功能作用,“两只手”都要用,并有效配合。“两只手”配合得好,可以起到1 + 1 > 2的效果。反之,市场作用的正效能就会下降,负作用就会扩大;同样,政府的正效能也会下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也会受到伤害,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两者不可偏废。三是政府和市场应当有机结合而不是板块连接,政府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按经济规律办事,市场要在政府引导、监管和制度规范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与市场各自长处的充分发挥以及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政府和市场关系经过不断调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看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作用大为增强,但市场和政府都有不到位和越位的方面。政府仍然管了不少不该管的事,也有不少事该管却没有管或没有管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必须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的,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由消费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一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深化企业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两者都不可偏废,否则,就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全面准确履行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四、进一步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任何国家发展现代市场经济都绕不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各国长期以来都在致力有效破解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又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意义更重大,难度也更大,更需要研究解决一系列特殊的复杂问题,更需要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需要努力把握和运用改革规律,以更好地推动国家和人民事业发展。

(一)坚持从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古往今来,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多种理论学说和多种实践模式,我们要注意学习研究人类社会和当今世界各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一切有益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做法。但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世界上没有一种经验模式可以照抄照搬。我们必须全面、真切地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及其内在要求,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发展大势,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符合当今时代我国国情的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科学理论、具体做法和实践模式,既决不简单搞拿来主义,也决不搞固步自封,要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创造、有新的发展。

(二)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注重实效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吸收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智慧作出的正确历史抉择,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客观进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如期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是人类社会空前的壮举,也是需要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

(三)坚持两只手都要硬,有效配合,优势互补,把更加重视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都不可或缺,也决不可分割。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的认识和做法是不对的、有害的。

(四)坚持准确界定两者功能,区分层次和领域范围,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各个不同领域,在宏观、微观不同层面,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程度、方式、形态应有不同,需要深入研究和准确界定,防止二者功能错位、越位、不到位,避免发生错误和损失。

(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政府和市场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涉及全面改革的关键问题。这两者关系的理顺和调整,关联到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势必关联到上层建筑领域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必然会涉及到其它各方面改革,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协调、相适应。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因此,必须统筹设计,整体谋划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也才能顺利推动整个改革进程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4.对于有人用前30年的历史否定前30年的理论实践,进而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所走的道路所形成的制度,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怎样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一、研究党史和国史要有一脉贯通、接续发展的眼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我们必须坚持用一脉贯通、接续发展的观点来深入研究党史、国史。

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前后贯通的历史,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并率先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割断了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就割断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

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

新中国的历史,是分作改革开放前后两大发展阶段、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这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有充分的客观历史依据。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酝酿创立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和发展的,但又是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实践为前提和基础的。这当然首先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没有坚定不移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更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风景这边独好”。饮水思源,要看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已经建立了新中国,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些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从指导思想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本上是因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毫不动摇地加以贯彻。这条基本路线,是在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并确定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半期,由于理论上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泛滥,最终导致“文革”的发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了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并在形成《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随后,又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推动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毫无疑问,没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正确思想指导的恢复、坚持和发展,不可能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如此成熟的指导思想;没有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也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指导思想的全面贯彻。

从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看,邓小平同志曾经在主持起草《决议》时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第300页)这很好地揭示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的内在连续性和重大变化。比如说,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但在当时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才得以真正贯彻和发展。党的八大以后,也曾经多次提出实行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主张,并一度付诸实施,但由于“左”倾指导思想的干扰没有持续下去。改革开放以后,这些都成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宝贵经验借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国家法制建设。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是由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制定的。但在“文革”中,社会主义法制遭到践踏和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历史证明,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才能逐步成熟。“文革”的沉痛教训,使我们党在原先积累的许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我们必须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经验,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三、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共和国的历史,关键是用科学的观点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用发展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平坦笔直的道路,而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的。历史有阶段,但却不能割断。割断历史的结果必然是断送前行的道路。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尽管理论准备不足,步履蹒跚,思想与实践受到束缚和局限,但却为后来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扫清了障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改革开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既是对前一个时期成果的坚持、发展,也是对前一时期失误的纠正、鉴戒。所以,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历史总有两面,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决不能是非不明、主次不分,决不能简单肯定和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一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既然是探索,就不可能不犯错误。对于错误,固然不能忽视、不能掩盖。但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是主流,成就是主要的。而这些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核心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这个问题,《决议》早已作出科学回答:“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决议》,旗帜鲜明地同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和言论作斗争,用党史、国史宣传中国道路、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奋斗。

第三篇:2015考研政治复习规划安排(模版)

硕考网---最权威最具价值的考研门户网站

2015考研政治复习规划安排

考研政治历来都是最不被大家重视的一门学科,觉得它比较容易,不需要怎么复习照样可以过线。但是,历观近几年的考研政治平均分,普遍很低,可见,考研政治虽然容易,但是想拿高分却很难。硕考网的辅导老师提醒,2015考研的同学们面对考研政治,一定不能马虎,趁现在复习时间尚早,做好规划,争取在考研政治上取得高分。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8-9月初)

考研政治虽然内容比较多,但是大多是要求记忆的内容,因此并不是很建议大家过早的复习,前期有时间可以更多的放在其他科目上,以便为考研政治的复习预留更多的时间。一般来讲,考研政治最好8-9月份开始复习最好,同学们可以买一本考研政治的辅导书将其从头到尾扫一遍。这本辅导书,最好是比较精炼而又全面的那种,提纲挈领又不遗漏任何知识点,主要是为了对考研政治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阶段:提高复习阶段(9月下旬)

这一时期考研政治的大纲应该已经出了,同学们可以根据大纲把考研政治的重点画出来,哪些是要背的,那些需要重点理解都要区分清楚,整理出各知识点的框架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做一做真题,检验一下自己复习的状态,看下自己薄弱的地方,在以后的复习中可以多花点时间。

第三阶段:强化复习阶段(10-11月份)

这一阶段主要是做题与辅导书相结合,不懂的就看书,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同学们可以把训练的重心放在选择题上,大题的话主要是了解一下答题思路。有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在这个阶段报一个硕考商城的视频班。考研政治的话就没有必要报面授班了,费时间还容易打乱复习计划。同时,这一阶段还要注意总结答题技巧,特别是大题。

第四阶段:冲刺复习阶段(12月-初试)

这一阶段主要是背诵重点和看一下近一年来可能会考的时事。政治要背的比较多,所以一味的史记硬背也是不可取的,要结合知识点的框架,理解性背诵。背诵的时候也要区分重点,对于那些必考的内容要达到滚瓜乱熟的地步,对于那些可能考的内容至少要抓住要点,领会大概意思。

经过这四轮的复习,相信大家对考研政治一定胸有成竹。同时,硕考网的辅导老师提醒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抓住考研政治几个不同部分的特点,有区分度的复习,比如,面对需要重系统理解和运用的哲学和政经,大家可以稍微早一点复习,多花点时间将其攻克,同时与做题相结合;对于偏重记忆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家可以抓住重点,放在稍后的时间进行复习;对于与当前事件和政策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大家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总之,面对考研政治的复习,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重点,扎实基础,循序渐进的复习。最后,硕考网的辅导老师预祝大家2015考研成功!

第四篇:2010年考研英语政治复习规划三大阶段寒假起步

2010年考研政治、英语复习规划:三大阶段寒假起步

众所周知,现在的考研政治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考题的难度也就逐渐上升,而不会再要求大家来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而是需要大家利用所学的只是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因此,政治课的复习也不能想有些人说的考前突击式的复习了。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过程。在此,建议大家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月到9月初。考试大纲一般在六月底就可以出版,相应的种目众多的参考书也就及时的出现在市面上,大家应该挑选一本适合自己的、比较权威的参考书作为自己复习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的选取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是根据新大纲编写的资料。因为政治大纲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每年都有新增的内容和删减的内容,对于那些新增的内容要特别重视,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成为当年的考点。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在六月份之前,按照去年的大纲大致复习一遍,尤其是哲学和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抽象、考的较难,可以预先把基本的原理理解一下,这些基本的原理一般是不会变动的。

拿到了参考书之后就要相应的进行复习。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基本原理,弄清楚大纲的每个知识点所论述的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些原理联系到实践。然后,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如参考书后面的配套习题)检验自己理解的水平。对于自己理解有误的部分要返回书中做深入的理解。

第二阶段,9月中旬月到11月中旬。这个阶段要进行第二轮的复习。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将大纲所有的知识点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加强记忆效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大纲的内容,而对于原理性的条目则可以给出大纲的完整的论述。这个阶段不但涉及理解,而且涉及到记忆的内容,所以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同时,要做一些习题来加深理解,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11月下旬到考前。这个阶段进行第三轮复习,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适量模拟。首先对前两个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做一定量的模拟题来巩固知识、掌握做题技巧。

经过以上三轮的复习,相信大家可以对大纲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应该可以成竹在胸的走入考场。

研究生考试的“战役”才结束,新一轮备考大戏已经迫不及待地悄然开演。在这里主要说一下英语的复习

第一阶段 寒假——三月:突击词汇,打好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应该仔细背诵考研词汇。词汇学习不是一日之功,同学们应该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和巩固词汇的数量和用法。充足的词汇量不仅是应试阅读理解部分的基础,而且是整个考试成功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备考之初必须花大力气积极扩展词汇量。在考研大纲规定的5 500个词汇和词组中,考生至少应该掌握其中的90%以上,而且应该选择其中一部分词汇和词组做重点记忆。不仅如此,考生还应该记忆一些虽然超纲、但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记忆一些与目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新词语,如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词语。而且,词汇的记忆应该结合文章的上下文,而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在上下文中记忆的词语印象才更深刻,理解才更透彻,这同时也锻炼了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和理解词义的能力。

第二阶段 三月——六月 广泛阅读,综合提高

在这段时间里,大量阅读英文杂志。在备考考研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很重要,不少考生过多地强调阅读的量,而忽视了阅读的质。如果不精读文章,就难以有积累,而积累可以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有形的积累包括词汇量的扩大,尤其是重点词汇的积累;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更熟练的掌握,尤其是把握复杂句结构的能力。无形的积累包括对英语特有句式的感受(其中包括所谓“语感”)以及对英语为母语的人表达出来的特有思维方式的深刻体会和认识。近几年来,考研文章的题材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文内容比较新颖,二是涉及的领域较广阔,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社会等问题。为了达到对文章的透彻理解,考生必须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传统话题外,考生还要了解新知识,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如: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影响,医学、教育、法律等方面的一些争议,经济上的热点问题、全球化问题等等。相信知识面的扩大无疑将加深考生对文章的理解,拓展把握题的思路。

第三阶段 七月——十一月 研读真题 把握考点

最后几个月考生主要做两本材料:一本要去做04年到08年五年的真题,因为道理很简单,过去这么多年考研真题当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就是04到08年真题,这五年题目要求大家考研三个月要好好研究,甚至做两轮都是可以,目的是把握命题真正的规律。去更好的为09年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本书大家一定要有一本模拟题集,如果没有模拟题集,光靠真题,一些新的题型没有办法准备,必须准备模拟题集,同样认真去做,认真体会,认真归纳去总结,我们考前几个月复习重点就是这两本书。

第四阶段 十二月——考前 考前冲刺 力保成功

在这一段,需要根据对报考院校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对复习做出准确的定位与必要的调整,提炼考点,突出重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掌握答题技巧,融会贯通,确保取得理想成绩。

总之,英语考研需要早做准备,有心者事必成!

第五篇:2014考研英语冲刺阶段复习规划

2014考研英语冲刺阶段复习规划

对于学习英语或者复习英语来说,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语感和记忆,那么英语复习最主要的任务是根据冲刺、提升对于英语的感觉,冲刺技能。也就是需要同学们进一步加强英语基本功(词汇识别、语法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又要冲刺各种题型解题技能。同学们可以根据下面提供的方案,自行拟订详细的复习冲刺计划,把每一步复习都纳入计划中,这样才不会感到复习杂乱无绪。

首先是词汇。我们应该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应该基本没有词汇死角。记忆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词缀法、联想法等等,只要有利于记忆的都可以用。但务必要确保看到绝大多数单词,都能想起它的意思。然后通过阅读来加深记忆。

词汇复习尽量利用好自己的零散时间。片带在身上,随时随地进行记忆。率。

其次是语法基本知识,要系统掌握。(),不要做语法书后面的单选题(难度偏低)。比较好的材料是完型填空,再就是重点要看阅读。什么都容易解 伦理道德、建议考研同学有针对性留意各类新闻报道性与评论性的文章,增加一些背景知识,以便能理解考试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内容

非常刺激很多考生的耐心。考研1号在此建议考生,树立目标刺激自己、劳逸结合把学习与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多与研友交流、多看一些其他考研成功者的经历以鼓励自己、看一些休闲娱乐的英语影片等,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

总之,英语的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绝对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只能前功尽弃。相信你只有能坚持熬过这一段复习冲刺的日子,那么在考场之上也一定能有所斩获的。

下载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考研政治四个阶段规划[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范生大学四个阶段的规划建议

    师范生大学四个阶段的规划建议 大学四年,每一学年都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师范生应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根据每一学年的不同特点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样有利于让自己的大......

    四个专题学习阶段

    专题一(4—5 月),以“讲政治、有信念”为主要内容。结合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三个自信”、实现“ 中国梦”等方面 的论述进行深入讨论,重点看能否坚......

    四个阶段思想汇报范文合集

    敬爱的党组织:自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以来,通过党委的正确引导、支部及联系人的培养教育、周围同道的关心接济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使我在政治思想上更加成熟,对党的目标、宗旨、......

    化学工程四个阶段

    化学工程学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化学工艺学阶段。在二十世纪以前的几百年时间里,出现了不少化学工业,如制糖工业、制碱工业、造纸工业等。介绍每种工业从原料到成品的......

    2014考研数学四阶段时间规划复习法 2013

    2014考研数学四阶段时间规划复习法数学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有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打牢知识基础,构建起知识体系,然后再......

    规划编制工作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规划编制工作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1、工作筹备、启动布置阶段(2010年8月)。成立《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小组,起草《阜城县中......

    2014考研政治

    2014考研政治快速记忆小窍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考研政治中所占分值比例最高,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性。但......

    政治考研2019

    政治 一、政治的万能段落:万能依据和意义 万能依据: 中国国情,性质,基本制度...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三个文明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