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三题

时间:2019-05-14 00:2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观三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观三题》。

第一篇:发展观三题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外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和升华。其实,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一、烧开水的学问。烧一壶开水,是将水一次放到一个大壶中烧得快,还是用几个小壶分成若干次烧得快?抑或用大壶边烧边加冷水快呢?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第一种方法省时间,后两种方法耗时不说,还浪费燃料。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经常会遇到类似“烧开水”的问题。比如,随着生产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感到水库小了、马路窄了、电网差了,这时,是“小壶烧水”,先建后扩,边扩边建,还是“大壶烧水”,着眼未来,谋划全局,就颇费思量。从短期利益出发,“小壶烧水”的见效似乎要快些,但“大壶烧水”显然更能解决长久的问题,也更能降低建设成本。当然,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所谓“到位”总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大壶烧水”也不能过于超前,超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烧开水”的学问启发我们,谋划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全局意识,不能见事短、见识浅。长远和眼前、全局和局部,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二、打陀螺的常识。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的孩子,都爱玩一种“打陀螺”的游戏,就是用鞭绳抽打陀螺,使其迅速旋转而不倒下。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在发展的问题上,一些地方和部门总爱犯“急”打陀螺的毛病。他们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而是不顾实际与可能,一味求快。经验表明,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过程,急躁不得。越急越乱,欲速不达,有时还会倒退。“打陀螺”的常识启迪我们,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往往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握沙子的方法。一把沙子,手握得越紧,沙子流失得越快。要想使沙子“尽在掌握”,则可掺些许水,而且用力要均匀些,轻柔些。谋求发展不仅要有热情、有勇气,也要讲究策略,讲求方法。有的地方为了“水草丰美”,不是扎扎实实地干上几年,而去实施所谓“生态搬家”的“大手笔”,孰料“生态”不仅未呈良性,反有恶化之虞。“握沙子”的方法告诫我们,拔苗助长、削足适履是不行的。科学发展观,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唯有求真务实,把握规律,方能得其要旨。这里的关键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精于协调,顾及全面。一管可窥豹,观叶能知秋,读懂弄清了这些生活中的“发展观”,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不无益处。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知识题

科学发展观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C)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改革开放

C.发展

D.体制创新

3、留党查看是党的纪律处分的一种。《党章》对党员留党查看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其最长不超过几年?(C)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4、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B)

A、七届一次全会 B、七届二次全会 C、七届三次全会 D、七届四次全会

5、当前,中央提出从严治党的方针,这一方针包括下列哪项内容?(C)

A、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讲党性 B、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原则,严格监督

C、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D、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6、《党内监督条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一些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或责任、权利固定了下来。请问,这些监督主体有几种?(C)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什么?(D)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以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8、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请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A、B)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D、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9、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基础是什么?(A)

A、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B、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C、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

10、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B)

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理论联系实际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1、现阶段,我国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什么?(C)

A、解放思想 B、发展经济

C、稳定

D、反对腐败

12、《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谁的追悼会上的讲话?(A)

A、张思德

B、白求恩

C、刘胡兰

D、雷锋 13、1935年1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14、党不断推进(A),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义指导新的实践。A.理论创新

B.自主创新

C.制度创新

15、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几年?(A)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1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17、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建设们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C)。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科学发展观,是立足(C)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A、人口多,底子薄

B、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2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A、发展

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可持续

2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A)。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11、科学发展观的(B)是全面协调可持续。A.根本要求

B.基本要求

C.重点要求

24、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B)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25、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A)为中心。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人的全面发展

26、(C)、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A、改革开放

B、求真务实

C、科学发展

27、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C)。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快速发展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C)。A、改革开放

B、组织建设

C、党的建设

29、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C)。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观

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B)。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33、坚持(C),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A、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4、(A)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改善人民生活 B.促进共同富裕 C.消除贫富差距

35、(A)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

36、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7、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将(A)写入党章。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3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A)是内在统一的。

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创新

40、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C)

A、加快文化建设

B、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1、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关键是(B)。

A、保护生态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节约能源

4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A)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改革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4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B)能力。

A、科学执政

B、可持续发展

C、节能减排

4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C)的关系。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45、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C)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A、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B、查办大案要案

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46、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C)的第一要务。

A、科教兴国

B、科学发展

C、执政兴国

4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抉择是(B)。A.社会和谐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48、(A)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49、(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50、(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51、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52、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B)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A、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5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5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C)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5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B)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57、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C)。

A.贴近创新理论、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困难群众

B.贴近我国国情、贴近改革开放、贴近群众生活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8、要完善面向所有团难群众的(B)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 难。A.技能培训

B.就业援助

C.就业指南

59、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B)。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60、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A)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1、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

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62、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

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

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

63、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B)阶段。

A.低级

B.中级

C.中高级

64、(B),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

B.技术的落后状况

C.民主建设的落后状况

6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A.民生问题

B.缩小贫富差距 C.建设先进文化

66、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C),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A.有所减少

B.大幅减少

C.全部取消 67、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 群众拥有(C)收入”。A.灰色

B.劳动

C.财产性

6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B)。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69、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B)。A.组织建议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7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C)。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下确路线 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二、填空题

1、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改善人民生活)。

4、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9、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12、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4、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18、(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19、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20、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21、“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24、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是(人的发展状态)。

25、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函包括(全面满足人的需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26、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归人民共享)。

27、(就业)是民生之本。

28、(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2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30、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3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3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3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其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36、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8、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前提。40、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思想建设)。

41、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42、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4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民生问题)。

44、(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45、(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46、(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7、加强教育工作,应该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4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49、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以(经济科技)为主。

50、宣传思想工作要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

5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52、营造创新氛围主要是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

5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

54、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

5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来开展。

56、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 和 基本要求)。

57、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的主要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64、干部选拔任用应当坚持什么(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

三、判断题

1、党员的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正确答案:党章第1章第7条,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3、《党内监督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行。(╳)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四十七条规定: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12月31日。

5、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必须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6、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7、留党察看处分的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留党察看处分的最长期限不超过二年。

8、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中国公民的普通一员。(╳)正确答案:党章第四章第26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9、《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正确答案:和其它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10、预备党员预备期满,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时间不能超过两年。(╳)正确答案:延长预备期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称为中央局。(√)

12、十六大报告指出,党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

13、《党章》规定,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

14、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他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外,都由选举产生。(╳)正确答案:除他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16、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正确答案: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18、《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为3年或5年。(╳)正确答案:每届任期为3至5年20、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四、简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答: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5、全面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创新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0、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1、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答: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我们党执政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答: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答: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它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1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为什么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答: 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 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1、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实现哪五大转变? 答: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2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公平正义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7、民主法治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8、怎样理解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

答: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来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9、怎样理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统一性? 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求真务实,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0、为什么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

答: 因为这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

31、毛泽东告戒全党“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答: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2、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什么?

答: 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3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35、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答: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3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内涵是什么?

答: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7、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重从哪几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答:第一,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第二,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三,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第五,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第六,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39、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40、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答: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追求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4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实现哪五大转变?

答: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作风。

4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做到哪三个结合?

答: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激发农村内部活力结合起来;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起来。

43、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答: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44、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我市实现新崛起、再创新辉煌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45、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总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富民强市新崛起。

46、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四项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48、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人”?

答: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49、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50、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分别是什么? 答:关键是科技,核心是人才,基础是教育。51、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答: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2、当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点是什么? 答: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54、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哪两大历史性转折?

答: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53、我国三农问题指什么? 答:农业、农村、农民 55、为什么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56、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什么?

答: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57、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就是要把哪些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58、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实现哪五大转变? 答: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第三篇:素质教育三题

素质教育三题

尉天骄

素质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然而,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熟知非真知”,天天谈论的也许恰恰是了解得很不够的问题,思维的趋易性妨碍了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也就会妨碍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下将结合几个具体问题,谈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希望能有助于理论上的探讨。

一、素质教育与“做人”的教育

目前高教界讲到素质教育,往往与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对照。通常的说法是,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最多再加上能力的培养,但这些还只是教人“求知”、“做事”,却忽略了“做人”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针对传统教育的这一缺陷而来的。因此,一位教育专家把素质教育简缩为“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这是一句通俗而又深刻的理论概括。我们常常说,大学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其本职工作范围内,“才”(专业技能、才干)的显现机会当然非常多,但在校园里和社会上,最先、最多表现出来的还是“人”(良好的社会公民和集体成员)的品质。“要成才,先成人”是一个规律。“做人”,固然有先天遗传的因素,而后天的培育更为重要。比起“求知”和“做事”,“做人”的教育,任务更重,内容更丰富。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做人”往往会从某一个角度进行理解。一是把“做人”限定为政治的信念、信仰,即通常所说的“红”。应当肯定,这是非常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但不是惟一的。有些大学生宿舍卫生状况不佳,很显然就不是个政治信念问题,而是文明习惯的问题。常见的第二种观点是把“做人”局限于基本道德,如是否诚实、本分、正派等。应当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大学生,基本品德不错,可惜一些日常的行为、举止与其身份不符。还有第三观点,把“做人”理解为一种“古典模式”,所谓谦谦君子,谨小慎微。这种“做人”的方式虽然也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过于收敛、缺乏进取精神却是与时代精神不一致的。由此看来,在当前,“做人”的含义不仅有新的指向,而且还应当包含更多的内容。最直观的是,“做人”与知识有关。大学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人,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做人”的品位。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还不是指专业知识(因为那是在“才”的范围之内),也不是指目前非常被人重视的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这当然也很重要),而是指专业以外的“通识”。目前的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这是无可非议的。不管我们多么羡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多才多艺和学术渊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语),但毕竟时代不同,那已经成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马克思语)了。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决定了现代人已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正因为如此,又特别显出普通知识的重要,否则,即使在知识人之间也将不可能进行文化对话。而现实情况是,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使人养成了非常功利的知识观,专业以外,百不经意,尤其轻视“没用”的人文知识,其结果是造成了“通识”的贫乏。例如媒体刊登过的,几个宿舍的大学生都不会写“钥匙”,有的大学生不知道科索沃与南联盟是什么关系,不知道清华大学校训中的“厚德载物”为何义,甚至在烟台发生海轮遇难事件时,搞不清楚烟台和大连的地理位置。无论是那一个专业的学生,这种“通识”上的贫乏,对其个人交往和工作都将会有不良影响。

进一步看,“做人”还与能力有关。这里主要指的是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有的学生在生人、众人面前不敢说话,不会说话,有的甚至连回答老师的提问都胆怯、羞涩。相当多的大学生遇到问题、困难,不知道以什么途径和方式与他人沟通、交流,不知道怎样寻求解决的办法。学者们特别指出,一些青年过分沉湎于网上虚拟世界,有时恰恰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缺乏交往能力。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原院长李开复对我国的青年大学生说过一段话:“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类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他还进一步指出,表达能力不只是“口才”,还包括非语言表达方式,如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2]李开复主要还是着眼于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如果从一个人终身的长远发展来看,更是如此。信息时代,靠大学里学的东西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要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但是,离开了学校,学要靠自己。一个不能主动与人打交道的人,或者是一个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之中的人,又怎么能做到有效的学习呢?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的言谈、举止作为“做人”的基本内容,不仅影响到他毕业后的工作,也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

再进一步看,“做人”与内在品格有更深层的联系。作为用人单位,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政府机关,都希望其成员要热爱本单位(本校、本厂、本部门),能敬业、乐群、遵时、守信。教育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样一条规律: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热爱母校,走上社会往往能热爱所在的单位;在学校能跟同学友好相处,以后跟同事才会有融洽的关系。反过来,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母校、老师毫无情感,工作以后对单位、领导、同事也很难满腔热忱。学校的学习成绩固然不能等同于今后的工作成绩,但从在校的学习精神却大致可以看到今后的工作态度,在学习上不肯投入的,今后在工作上也很难敬业、负责。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如果说能力是获取知识的保证,那么素质就是能力的基础。人的素质好像连通器里的水,体现在哪个方面都是相同的高度。可见在学校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乃是为“做人”打好底色。

这些方面的素质教育,是谁的责任?从理想的角度看,这些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该着力培养。而现实情况是,从小学到中学还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全面素质教育还只是一种理想,这就把问题像“滚雪球”一样滚下来了。因此,大学实际上处于无可推脱的地位。从大学的教育途径来看,关于大学生政治信念的培养,有政治理论课;关于品德修养,也有专门的课程。而日常文明素质,在大学里虽没有相应的课程却并不意味着对此放弃责任。一个人的日常文明素质,是属于“嵌入式”的,即它分布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不是通过一段系统的课程学习就可以成功的,事实上也不一定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只要正视这个问题,强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渗透“做人”的教育,大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提高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二、素质教育与精英教育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教育阶段。目前,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结果不尽相同,根据一些统计数字来看,有些教育发达的省份,已经接近或达到大众教育阶段。但就全国情况看,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大学教育)仍然属于精英教育。从全社会对高考的重视即可看出老师和家长渴望学生成为“精英”的心态。在这种社会大氛围下,高校也都希望自己的毕业生成为社会的“精英”人物。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有的大学就提出,要反思自己学校为什么出的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多而“将帅”却不多。这种心态其实不限于某一个学校。关于这个问题的追问可以有两个向度:一是总结学校在教育方面的薄弱之处,特别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哪些局限,以至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影响了他们担任高层次的领导职务。二是把培养高层领导者视为最能体现办学水平的标志和学校的骄傲。前一个取向是深刻、有远见的,而后一个取向就未免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的教育,主要就是“为做官”的教育。“西学”输入后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为做事”的教育,但狭隘的科技教育仍有着较强的功利色彩(所谓“文不如理,理不如工,工不如商”),在现实的发展中又受到传统文化中“官本位”的影响,因而上大学为了好工作、高报酬、高地位的思想并不鲜见。前段时间,媒体上报道过武汉一位中学生的作文《二十年后回母校》,作者想象到,“我”毕业于名牌大学,当了大官,坐着小汽车回母校,当年的校长、老师、同学一个个对“我”毕恭毕敬。还有湖南一位中学教师在论文中公开说,就是要告诉学生,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当官,赚钱,娶漂亮的老婆„„媒体上曾为此展开热烈讨论,有不少人赞成这些说法,认为他们勇敢地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真实思想。尽管这些话题来自中学,但明显可以看出大学教育在社会群众心目中的性质。本文不可能在此剖析其中的复杂原因,但明显的事实是,这种观念造成了当前大学校园中人文精神的淡漠。人文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一弊端而提出的,怎么能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上去呢?

大学希望自己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能成为各项事业的带头人,这种理想、志气、责任感当然非常可贵。但是,“精英”不等于高职高位。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单位里,“官”总是需要的,然而,“官”的职数也总是有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从理想上看,对青年不失为豪迈的激励。但是从结果看,能当上将帅的士兵却是百不挑一,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当士兵。而且,现代社会的情况更为复杂。青年走上社会,除了通常以文凭、证书等“硬件”所标明的“知识资本”之外,还有许多无形的“文化资本”、“信息资本”、“社会资本”也在起作用。竞争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最后形成总的结果。即使在学校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也并非将来一定能拥有指挥权。社会的规律就是如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有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常有“理想幻灭”的失落感,固然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但恐怕也与自视甚高的“精英”心态有关。

其实,从本质上看,“精英”的关键在于责任意识而不在于官职地位,在于奉献社会而不在于傲然于民众之上。古人所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普通地位而有精英意识。这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而目前有人把“精英意识”理解为要高人一等,把个人置于他人、民众、社会之上、之外。稍有不顺,即埋怨条件和环境,却没有想到检查自己。这是曲解了精英的真正含义。今天的大学教育,仍然要坚持积极的人生职责教育,对青年学生宣传“走在社会前端”的精神,自觉担当起时代的重任。这是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看的。从现代社会要求来看,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精英”。高效率的社会需要高度的协同、配合,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全局。“士兵”素质高,在整体范围内也是精英。从实际工作中看,“强将”固不易求,“精兵”也并非随处可得。如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成员个个都是好的被领导者,勤奋,敬业,团结合作,能力又强,这个单位(部门)的工作就特别能出成绩。如果一所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同样的工作往往比别人干得好,这就是学校教育事业的成功。并不一定在于该校出了多少官员。

当然,在一个机制正常的环境中,高素质的“士兵”更容易有当“将帅”的机会。但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不是个人刻意追求的问题。众所周知,英国的牛津、剑桥,出了很多大政治家,但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却是“君子人”。美国的哈佛大学,先后出了六位总统,一位基辛格博士,还有数以百计的参众议员和大法官,以及当代美国500家大财团的2/3的决策者,另有大量的外国政要出自哈佛,因此被公认为全球性精英摇篮。但其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斯多德为友,更重要的是与真理为友”。[3]注重的是提升品格,追求真理。这种教育思想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对学生应当强调的是,提高素质首先是为了做一个良好的甚至是杰出的工作者,而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日后的高升。

三、素质教育与文科知识教育

在人才的各种素质之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因此,原国家教委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以下把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统称为文科知识。前面说过,像素质中的禀赋、性格等因素,先天的成分较大,而像气质、修养、能力等主要是后天培育的成果,是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而形成素质。知识固然不等于素质,但没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做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将流于空泛。因此,在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时,很多学校开设了一些文科选修课,讲授一些文科知识,唤起了大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作为施教者,不能满足于此。因为,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之前,高校一般都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这类选修课,因此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开设背景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的任何一笔都是容易见效果的,只不过这是“有胜于无”的效果。学生的兴趣是出于渴求知识的心情。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传统的、粗放式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不断提高,这就促使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4]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因材施教”。此处所说的“因材施教”不是说教学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作为大面积的选修课,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是指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文科教育有区别。

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文科教育,注重知识、理论的广泛性和系统性,目的在于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人员和文科教师。而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尽管也多是从学习文科知识开始,但主要目的不在于获得系统的学问,也不是学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海侃神聊的话题,而是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熏陶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简单地说,“知”是为了“行”。这就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笔者认为,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应注重宏观性和精髓性

文科知识浩如烟海,理工科大学生没时间也没必要掌握那些精深、细致的内容,他们需要了解的是基本的“轮廓”和传神的“眼睛”,并从中领悟该学科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见林”比“见木”更重要。因此,把学科知识划分过细而形成的课程,实践证明并不太适合理工科大学生,而“概览(观)”、“概论”之类课程,如果真正是简明扼要而不是枯燥干瘪,是高屋建瓴而不是流于空泛,那将是非常有用的。至于一些静态知识,如学科

历史、不同流派和见解、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等,则宜简略或删去,不求知识的面面俱到、环环紧扣,特别不必细说枝叶。

2.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唤起兴趣,培养能力

任何一门课程,从教师的角度看都有很丰富的内容可讲。但假如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得越多可能越不讨好,甚至可能使学生长期厌恶这门课程乃至这个学科。而且,即使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也只能做到引导入门,提供钥匙,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学。以文学为例,中外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作品不可能在教学中一一讲解。但对于那些确实喜爱文学的学生,最好给他们提供一个线索,使其养成文学的眼光,能辨别精粗雅俗,在课程结束以后乃至在离开学校以后,能够自己去阅读和欣赏喜爱的文学作品,终生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人生的营养。

3.在通识教育中保持学术性内核

“兴趣”与“趣味性”有联系,但不是等同的。建立在趣味性上的兴趣,多是不稳定的,而被学科知识精髓激发起来的兴趣才是真正能持久的兴趣。因此,学术性不仅是专业教学的基础,同样也应当成为通识教育的内核。对文科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衡量,要注重其学术上的“含金量”,不能仅看表面的效果。满堂笑声可能是会心的爆发,也可能是浮面的逗乐。从根本上说,学生要获得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开心,更需要的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陶冶。这里就有一个矛盾:既要保持学术性,又不能照搬综合性大学文科教学的做法。这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识教育要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教师先要有提炼精华,以简驭繁的功力;同时,又要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追求深入浅出,在学术性与通俗性(生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这也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努力探索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打印本文

第四篇:婚嫁三题

婚嫁三题

周继章

带路鸡

鸡自古就是一种吉祥的灵禽。汉代刘向《孝子传》中说:“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太平御览》中说:“黄帝之时,以凤为鸡。”凤凰是我国的人们最喜爱的一种神禽,它自名为鸡。

鸡在客家婚礼习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带路鸡”并非能带路,而是一种寓意,把新婚夫妇引向幸福生活的意思。

客家人的婚礼丰富多彩。娇滴滴的新娘准备出嫁,而客家新郎要迎娶时,有几样东西一定要带出门,小公鸡就是必备的礼物,也就是客家人俗称的(木盛)头鸡,随着迎娶队伍来到新娘家,当新娘出门后,小公鸡又随着迎亲队伍回家,最后在新郎家宰掉,弄熟后,摆在新房里,成“合龛鸡”,等到婚礼结束后,由新郎和新娘共同分享吃掉,其他人不能贪嘴。翌日到新郎家做客时,娘家还要准备“带路鸡”,要成双成对,由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组成,而且必须是健健康康的,要大而壮,尤其是小公鸡是刚会啼叫,小母鸡最好一带进新娘洞房中,放在床下当日就会下蛋最佳。这“带路鸡”一定要由女方母亲亲自动手,用一条长9尺的红色带子绑住鸡脚,带子两端各系一只鸡的双脚放于花篮中,其用意是希望女儿嫁出去后和女婿和好相处,不但永浴爱河,白头偕老,而且还要像鸡一样,要百子千好,儿女满堂,俗称“好命”。其9尺长的红带子,借“九”与“久”的谐音,表示长久之意,希望女儿、女婿能“百年好合” “长相厮守”。结婚当天,随新娘礼车用花篮子提到男方家中。当然,娘家送的“带路鸡”是不能宰杀的,要留下生蛋。因“蛋”与“代”谐音,故取其“代代(蛋蛋)相传”之寓意。即使这两只鸡老死了,也不能烹食,而要加以“厚葬”哦。带路鸡不仅是新郎迎娶的礼品之外,据说,鸡还能预测新娘肚里第一胎的性别。新娘迎入洞房,媒人或大姑大嫂就把公鸡母鸡放进床铺下。然后,拿一把大米撒在地上,嘴里咕咕地招呼,看哪只先走出来。公鸡先出来,大家都高兴地说:“头胎一定是生男的”。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当瞧见母鸡先探出头时,人们便高声吆喝,连连嘘嘘,吓得母鸡赶紧往回走,直到公鸡先走出为止,人们才皆大欢喜„„如果还是母鸡先出来,她们忙转口气说:“鸡母先出来也好。先生姐姐,再招弟弟”。所以,头胎生女孩,有的就名“招弟、来弟、牵弟”等等,从名字反映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当然,这些都是客家人的一种祈福罢了。

跨火

跨火,即新娘跨过预先准备的火堆。在客家地区的婚姻中,跨火也是婚嫁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项仪式,虽然时间简短,形式简单,但所代表的意义非凡,是一种比较悠久的客家民间习俗。

跨火很有讲究。首先,跨火的时间要选择吉时,要由先生择定,要准确,只有在先生确定的时间里新娘才能进行跨火,若是新娘早到新郎家,那只得在新郎家门口站着或坐着,等待吉时的到来。若是新娘在娘家出门迟了点,或路上行走慢了点,会延误跨火的时间,新郎官会拉着新娘拼命走,以保证跨火的准时,迎亲队伍也会跟着急走起来,不过这种现象比较少发生。其次,跨火的禁忌很重要,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克,她们必须回避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簸箕(竹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客家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簸箕,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明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米筛,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米筛随窝转”,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再来,就是跨火燃烧的东西很特别,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客家民间称其为“抹药”,在出生婚嫁礼仪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当然现在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还有,跨火的形式也主要,必须由一位名望较高的长辈妇女牵着新娘跨过火堆,新娘在跨火的同时还必须把装在口袋中备好的糖果撒在地上,让小孩去捡来吃,接着长辈妇女把新娘牵到神位前烧香,长辈会口念有词“早生贵子”“百年偕老”等,然后才可进入新房。

新娘跨火之俗的意义非凡,它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堆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预示像旺火一样的发。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客家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她们身上带有邪崇;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

红雨伞·绿蔬菜

嫁妆乃娘家陪嫁之物。依客家民俗,嫁女之家,必须于佳期前夕备好嫁妆,供女子陪嫁时带往男家。魏晋时期,嫁妆只有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唐宋以后,泛指女子所有的陪嫁品。民间嫁妆什物名目繁多,主要有箱、橱、桌、椅、凳及服饰、衣料、鞋袜、被帐、盆桶等日常生活用品,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时至今日,客家山区嫁女办嫁妆的习俗依然存在,妆具品种日趋多样化、高档化。从古至今,嫁妆丰俭因女家贫富而异,悬殊颇为显著。因此客家民间至今还有“上等人家赔钱嫁女,中等人家将钱嫁女,下等人家赚钱嫁女”的说法。但不管如何,雨伞、蔬菜这两件物品是客家嫁妆中必不可少的传统婚俗,据说是有一定由来。

客家人是旧时从中原地区因避战乱或天灾而往赣闽粤地区迁徙的一支特殊族群。既是客居他地,就得时常准备迁移,所以要有伞来遮风挡雨。因此,客家有女出嫁,必得要有伞,以示不忘祖先,身处客地,得经风雨。以伞为嫁妆,也是要图个吉利。伞的古体字,是人字下还有4个人,即是寄予“人丁兴旺”之意。伞撑开来,是圆的,也是寓意婚姻圆满、白头到老之意。有趣的是,客家的媒婆,来往于男家女家,尽力说合桩桩亲事,所带的必不可少的“道具”也是伞。客家山歌中便有这样唱词“看着莳田又割禾,不见媒人撑伞过„„”在客家女出嫁的那天,媒婆一定得带着伞来迎亲;娘家陪嫁给出嫁女儿的伞,也是要由媒婆来拿的。

过去的伞是纸伞,是用纸做的,在上面涂上桐油;伞骨是竹木做的,所以很大,笨拙,但很耐用。这种伞随时代的发展已成古物,如今是难觅踪迹了。现在的伞则已是布伞,式样繁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伞,在做嫁妆时,都应选红色,以示喜事盈门,大吉大利。

凡闺女出嫁那天,女方家还应事先准备好一些蔬菜,用红布条扎好,在新娘出门时作为一份嫁妆,带到男方家里,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希望和祝愿。例如:带上一把芹菜,芹谐音“勤”,希望女儿嫁到男家后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大蒜,蒜谐音“算”,希望女儿出嫁后百事灵通,过日子懂得精打细算。葱,葱谐“聪”,意在祝愿新人添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韭菜,韭谐音“久”,祝愿新婚夫妻相亲相爱,爱情天长地久„„

(364215)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横岗小学 周继章

TEL;***

第五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100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100题

一、填空题: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________________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理论、____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以及_______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5、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第二次飞跃发生在_______________以后。

6、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_________又________的科学理论。

7、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

8、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基础上提出来的。9、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_______依据。

1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______依据。

11、科学发展观是深刻分析国际______、顺应世界发展______、借鉴国外发展_________提出来的。

12、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_________规律、社会主义_________规律、人类社会_________规律的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3、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_________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_________的科学理论。

14、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_________。

15、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____________。

16、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____________基础之上。

17、对于我国来说,能不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是重大的__________问题,而且是重大的____ ____问题。

18、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______开来和______起来。

19、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_________方式,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______型向______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_______________发展转变。

20、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调的是更加注重____________,走文明发展道路。

21、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了_____,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2、发展必须紧紧扭住____________这个中心。

2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推进________创新、_____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4、以人为本就是以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为本。

25、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____,充分反映_____,广泛集中_____,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2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__________,尊重人民__________,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7、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__________的要求。

28、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______人民、发展______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______。

29、要始终把________、________、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0、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____________发展。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前面的大写英文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B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3、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相联系、相协调。

A 人与人、人与社会 B 人与社会、人与环境

C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 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4、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A 人类

B 人类社会 C 经济

D 自然

5、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A 全面性、系统性

B 系统性、一致性 C 全面性、整体性

D 整体性、一致性

6、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协调是指发展要有()。A 整体性、均衡性

B 整体性、协调性 C 协调性、连续性

D 协调性、均衡性

7、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A 持续性、连续性

B 持续性、创新性 C 连续性、创新性

D 创新性、长远性

8、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A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与消费、投资拉动 C 经济发展与供需平衡 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9、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的关系等经济发展重大问题。A 消费和供给

B 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

C 市场机制和计划手段

D 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市场疲软

1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的过程。A 对立统一、辩证互动

B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C 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时期不受影响、独立发展 D 互不影响、独立发展

11、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社会 D 经济

1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强调的主要原因有()。A 物质技术条件仍然落后

B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明显 C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 D 社会基本矛盾凸显

14、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A 又快又好 B 又好又快 C 好快结合 D 快好兼顾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三位一体布局发展成为四位一体布局,其中增加了()。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社会建设

16、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A 物质基础

B 法治基础 C 精神基础

D 智力基础

17、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A 法制保障

B 法律保障 C 安全保障

D 政治保障

18、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A 思想动力

B 智力支持 C 文化基础

D 精神寄托

19、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A 有利的环境条件

B 环境条件

C 有利的社会条件

D 社会条件

20、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坚持()的文明发展道路。A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B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 经济发达、生活幸福、环境良好 D 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环境良好

21、()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A 经济发达

B 生产发展 C 生活幸福

D 生活富裕

22、()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A 经济发达

B 生活富裕 C 生活幸福

D 环境良好

23、()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生态良好

D 环境良好

24、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A 可持续发展

B 和谐发展 C 文明发展

D 协调发展

25、()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A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 B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C 坚持和谐发展道路 D 坚持协调发展道路

26、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A 十六大

B 十六届三中全会 C 十七大

D 十七届三中全会

27、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

()的认识进一步深化。A 和谐发展道路

B 文明发展道路 C 协调发展道路

D 可持续发展道路

28、以下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建设生态文明是认为先进的文明不一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B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结果

C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们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享有物质文明 D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29、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

A 互动和协同发展 B 互动和协调发展 C 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D 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30、以下做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是

()。A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B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C 大力加快热发电建设步伐,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D 放开城市周围农村土地限制,允许房地产开发使用,扩大城市规模,增加房地产供给,切实解决城市房价高的问题

31、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32、以下关于统筹兼顾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我党在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的

B、统筹兼顾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C、统筹兼顾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D、统筹兼顾深刻反映了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贯彻()的方针。A 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B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C 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D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34、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完善区域政策,注重实现()。A 公共服务均等化 B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 公共服务平等化

D 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

3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A 政府

B 市场

C 企业

D 公共组织

3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的能力。A 和谐发展

B 文明发展 C 可持续发展

D 和平发展

37、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统筹利用好()。

A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舞台 B 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舞台 C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D 国内国际两个舞台、两种角色

38、下列做法符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要求的是

()。A 要善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B 要利用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C 要着重改善民生

D 要协调城乡和谐发展

39、下列做法不符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的是()。

A 通过维护世界和谐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谐,为推动建设和平、文明与和谐的世界做出贡献 B 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D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0、下列工作方法符合统筹兼顾思想方法的是()。A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B 立足当前、狠抓落实 C 全面推进、不遗余力

D 兼顾各方、互相妥协

41、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是()。A、解决突出问题 B、领导满意 C、指导组满意。

42、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必须()。A、把理论武装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 B、到党校脱产学习C、以自学为主

D、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

4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态度是()。A、深入学习理论 B、注重实践

C、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44、突出实践特色,就是要()。A、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B、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实践 C、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它们前面的大写英文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A、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D、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稳定 E、和谐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 D、老有所养 E、住有所居

5.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的体制机制。A、充满活力 B、富有效率 C、更加开放 D、更加民主

E、有利于科学发展

7.中央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确保活动取得()的实效。A、党员干部受教育 B、科学发展上水平C、人民群众得实惠 D、领导干部作表率

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A、党性 B、党风 C、党纪 D、党规

9.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作为主线。A、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建设 C、制度建设

D、反腐倡廉建设 E、作风建设

10.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的要求。A、创新 B、为民 C、务实 D、清廉

1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A、领导水平B、领导作用 C、执政能力 D、拒腐防变能力

1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切实改进()。A、思想作风 B、学风 C、工作作风 D、领导作风 E、干部生活作风

1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4.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B、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C、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D、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15.中央要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A、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 B、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C、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D、推进发展的具体做法

16.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A、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C、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定要()。A、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C、刻苦学习、埋头苦干 D、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18.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与发展理论相结合,使学习的成效切实()。A、转化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意志

B、转化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 C、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D、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硬本领

E、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感情

F、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19.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A、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

B、成为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 C、成为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D、成为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的过程

20.中央要求,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A、把握发展规律 B、创新发展理念 C、转变发展方式 D、破解发展难题

21.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的国家。A、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B、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C、生态环境良好 D、人居条件优越

22.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A、决策权 B、执行权 C、管理权 D、监督权

23、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

A、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 B、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 C、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本领 D、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2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扬民主,紧紧依靠群众,做到()。A、查找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 B、工作向人民群众请教 C、落实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 D、衡量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E、措施让部下满意

25、有真才实学,就是要在()等方面,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A、理论修养 B、思想水平C、领导本领 D、工作能力 E、交际能力

26、真抓实干,就是要以()。A、奋发进取的精神 B、求真务实的态度 C、科学有效的方法 D、卓有成效地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

27、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就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思路不清

B、发展方式落后 C、发展质量不高

D、发展后劲不足

2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

A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 B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C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D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最需要改进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3、为什么说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

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什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7、如何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对全局的重大贡献?

8、结合岗位实际,谈谈你对实践科学发展的认识。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2、世界观、方法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邓小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5、新民主主义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6、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7、社会主义初级

8、基本国情、发展实际

9、现实

10、实践

11、形势、趋势、经验

12、执政、建设、发展

13、系统、开放

14、第一要务

15、总钥匙

16、生产力

17、经济、政治

18、割裂、对立

19、经济发展、粗放、集约、全面协调可持续 20、发展质量和效益

21、发展

22、经济建设

23、原始、集成

24、最广大人民

25、民情、民意、民智

26、主体地位、首创精神

27、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8、为了、依靠、共享

29、实现好、维护好 30、人的全面

二、单选题

CDDBC

DACBB

CDCBD

ADBCA BBCAA

CBBDB

DCBBA

CCAAA AACA

三、多选题

1.ABCD

2.ABCDEF

3.ABCE

4.ABCDE

5.ABC 6.ABCE

7.ABC

8.ABC

9.AB

10.BCD 11.AC

12.ABCDE

13.ABCDE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EF 19.ABCD

20.ABCD 21.ABC

22.AB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答: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发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地快速增长。

4、答: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5、答: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6、答: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7、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系统阐述了农村改革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科学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

第一,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第二,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载发展观三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观三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急诊科三基题

    1、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休克,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为( ) A、 低排低阻型 B、 低排高阻型 C、 高排低阻型 D、 高排高阻型 E、 高排低阻与低排低阻混合型 2、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休克的......

    主题教育题三

    市区联社 “规范服务、合规守纪、促进发展”主题教育试题三 一、选择题 40 1、省联社提出开展“平安信用社”创建工作从( )年至( )年。 A.2010年到2012年 B.2011年到2012年 C.20......

    台湾游记三题

    读懂台湾故宫博物院 台湾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这里书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展出的文物丰富,古珍宝贵。虽然不能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相比,但由于蒋介石逃到台湾,带走了70......

    医技三基题

    医 技 科 室 三 基 考 试 题 科室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药物中成瘾性极小的是( ) A、吗啡B镇痛心C 哌替啶 D、可待因 E、安那度 2、阿托品禁用于( ) A、青光......

    三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起着不同的影响。工程()是决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A.勘察质量 B.设......

    专题三 病句题练习

    专题三病句题练习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法治理念三题范文大全

    一、从法的解释角度来谈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影响 ? 答:法的解释具有如下重要意义:首先,要把一般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法的规定适用到具体事项或案件上去,有时需要解释。其次,要把过去......

    初中政治题三

    三、文化 2012年5月 1.我国首个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宇航动力学领域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及实践应用的公共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