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士退出是个什么信号
尊敬的党组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有一条引起学界热议,那就是“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学界之间,媒体之上,探讨得比较多的,是“院士退休与退出制度”。但我觉得这一条中的第一句,即“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其实更为重要。因为事实上,正是院士“选”与“评”的问题丛生,才引发了院士“退”与“出”的制度选择。
比如,饱受质疑的烟草院士谢剑平,人们发问的是为什么如此敏感行业中敏感的人,能当选院士?再比如,施一公凭优秀的学术水准当上美国院士,为什么会在之前的中国院士评选中名落孙山?还有,张曙光用2300万元行贿院士头衔,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人们不禁要问,2300万元砸向评选环节,中国的院士是选出来的,还是用钱堆出来的?所以在遴选的环节,在院士评选的初始阶段,就应该正本溯源,把住源头,才能活水长流。
当然,院士的退休与退出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果没有院士退休与退出制度,会产生哪些负面问题?再以烟草院士为例,当整个社会对谢剑平群议汹汹之时,中科院领导就曾经说过,现有的院士体制无法使谢剑平自动自主退出院士队伍。对于由源头导致的问题,建立一个退出机制,或许可以实现事后纠错的功能,这也是一种解决之道吧。
我相信绝大多数院士是名实相符,学品与人品并重,是令人尊敬的。决定中的这条表述,面上讲的是院士退出,但在我看来,针对的绝不只是院士队伍,或者说绝不只是院士问题,而是着力解决当前学界中存在的某些深层次弊端。这里一是学术权威。没有退出机制的学术荣誉加身,往往会导致学术权威的产生。学术权威本身没有错,适度的学术权威也是必要的。但长期的学术权威走向极端,就会演变成唯我独尊、一言堂。这对于学界的“百花争鸣”,无疑是一种伤害。二是学术垄断。学术权威走深一步,很容易演变为学术垄断,既不利于《决定》中所说的“优化学科布局”,也不利于学问知识的自由交流,还有可能压缩青年学人的成长空间。三是学术“山头”。学术垄断再走深一步,就导致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弊端——学术“山头”。宗派主义在学术圈仍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因观点不同引发争议不是问题,但因争议引发情绪化的对抗,以致“山头”林立,门阀攻讦,加剧内耗,恶性竞争。这些年学界或隐或现的“山头”之战,从根本上说都无益于学术与科研的健康繁荣。
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深化改革。或许院士退出只是一个开头,抑或是一个信号,学术领域的深化改革,也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寒门难出贵子”是个危险信号
“寒门难出贵子”是个危险信号
实现“贵子改变寒门”这一目标,则需要从
教育资源配置、权力约束与监督、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与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与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近日,随着我国大学陆续开学,一些人发现今年不少农业大学农村生源比例下滑。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农村?艏?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今年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据8月30日《中华工商时报》)
农村孩子到底有没有“春天”,“寒门出贵子”的历史与生活经验是否将要被改写?中国农业类大学甚至中国一线高校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现实,农村学生放弃上大学机会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明了。数据最具说服力,在北大,近年来,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而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依据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占近68%的比例来对比,清华17%的农村生源比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教育颠倒,甚至是一个极其危险社会发展信号。
中国农村大学生生源锐减,从理论上、现实上让人无法理解和接爱,感情上亦然。中国向来有“寒门出贵子”、“自古成才多磨难”的教育与生活经验总结。然而,社会文明发展之后,“寒门”被堵死,无法走出、更无法上升的“寒门子弟”自然也就失去了成为“贵子”的机会。
上幼儿园拼有和无,农村孩子从起跑线上就被按住头延迟出发;上小学拼教育资源,城里孩子的无比优势自不必言说;上中学拼重点,重点中学的亲城镇无疑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考大学拼能力,但更拼资源占有、拼加分、拼自主招生、拼招生比例,同样的吃饭,十个农村孩子一碗,如何才能与一个城里孩子一碗公平?上大学拼爹、拼财力,农村孩子哭了;毕业找工作拼权力、拼裙带关系,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终于发现,原来从牙牙学语到大学毕业之前的那许多年,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今日的失业……
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大学毕业的这一过程,无疑已经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社会板结、阶层固化、权力滥用的镜子。
中国农村人口68%居多的事实,以及城市便利的生活、优越的条件等,决定了城市几乎成为绝大多数人都怀揣的梦想;生活在城市中,也被不少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视为毕生之追求。农村大学生生源的偏少,无疑会让中国城乡发展出现人才结构的失衡。与“明天谁来种地”相对应,当“未来谁来建设农村”成为一个不得不认真应对的问题时,我们想到了“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下乡”、“优秀教师支边”、“科技力量下乡”等,这种人为的人才配置对于越来越固化的人才结构而言,无疑杯水车薪,也极不科学。让农村学生上大学,然后再回头建设家乡无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让“寒门出贵子”,贵子改变寒门,无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从教育资源配置、权力约束与监督、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与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与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第三篇:院士是面旗帜
院士是面旗帜
——中南大学积极发挥院士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现有两院院士15 人,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院士群体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资源,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依托,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力量。近年来,学校形成了此“三项共识”后,明确了院士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力推“三项举措”:即带动项目、搭建平台、辐射宣传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精神引领和实践导航作用,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途径,取得了促进全员育人意识的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三个提升”的良好的成效。
一、形成“三项共识”,明确院士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院士群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资源
院士们都是德艺双馨的高端人才,是大学生为人治学的楷模。他们的优良学风、科学精神、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等是大学生培养中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院士群体工作生活于大学生身边,其表率示范作用是大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的,也往往具有特殊的教育效果。因此,将院士群体的思想、精神、品格、模范事迹等进行充分发掘、提炼与有效整合,就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资源,发挥无可替代的功效。黄伯云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历经近20年的艰苦磨砺,攻克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难题,获得连续六年无人问鼎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敢打硬仗、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模范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学校在黄院士获奖后当天即下发了《关于向黄伯云同志及其创新团队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广大学生认真学习黄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组织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汇编了黄院士的先进事迹材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于是在智者声音的启迪下,在科技名人的感召下,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升素质就成了大学生们从院士群体所打造的文化氛围里最得意的收获。
2.院士群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依托
院士群体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明确的育人目标,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院士群体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具有深刻的把握,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发展动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独特的方法,他们是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依托。近年来,学校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组织了院士群体创新教育系列报告,例如黄培云院士不顾90 高龄,亲登讲台为大学生讲授“西方创新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大学生论创新;王淀佐院士为大学生讲授“为什么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与大学生共同剖析中国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金展鹏院士和他的学生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座谈“金语梁言”,师徒各自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为大学生解开种种迷惑;古德生院士坦陈“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从学科建设、专业知识结构调整、教学模式改革、知识综合能力培养、思想品德培养等方面向大学生传授创新人才培养之道。由于院士群体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睿智的见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的现身说法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给大学生的人生以正确的导向,也将校园文化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3.院士群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力量
院士群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特殊的感召力,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将发挥巨大的引导力与推动力。如刘业翔院士虽年事已高,依然诲人不倦,为了及时了解研究生的研究进展和思想情况,要求博士生每周定期两次向他汇报,并随时随地和研究生联系。古德生院士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学年鉴定工作,把它当成考核学生全学年思想、学术、科研等方面综合表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进行鉴定前都要找学生谈话,全面了解情况,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其不足,然后再亲自给学生书写鉴定评语。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所有研究生导师都给自己定下了加强联系、交流、预审核、鉴定以及参与教育管理等五项具体要求。何继善院士曾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委员,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牵头教学名师为学生们讲授艺术与人生等系列讲座。2007 年春节,有4 名贫困学生不能回家过年,但却有幸被校长黄伯云院士邀请到家过年。黄院士亲自系上围裙,兴致勃勃地与夫人一道张罗,满屋诱人的香味,和谐欢乐的氛围,让四位寒门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不仅如此,黄院士还一直资助着三名本科困难 2 学生,正是在他的带动下,粉冶研究院许多导师纷纷解囊,设立了贫困学生基金,以资助那些困难学子顺利成才。许多学生都说,黄校长是他们内心由衷景仰的科学家。在2005年3月召开的学校教代会上,慢性咽炎发作已经几天的黄伯云忍着咽痛坚持作大会报告。看到校长咳嗽剧烈,会场中一名学生志愿者写下一张字条悄悄递上主席台:“请您一定抽时间去看看病,多多保重身体。”爱心无限,感动无边,院士群体用无私的奉献与崇高的责任传播着流动恒久的充满暖意的中南文化。
二、力推“三项举措”,发挥院士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丰富内涵,强化项目带动,大力打造经典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等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大学生不同群体培养对象的特点,丰富育人内涵。不能仅仅立足于喊出热血沸腾的响亮口号,更重要的是赢得青年拍手叫好的口碑。几年来,我们先后推出了十多个主题项目,赋予其丰富的活动主旨,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面,激发了他们的强烈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奉献意识、创新精神等。如07年5月,针对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黄伯云院士发动全校所有院士,为大学生作专题教育系列报告,将主题确定为“我的理想、实践和情操”,他结合自己的国外求学经历与教学、科研实践,为大学生讲授了第一讲。紧随其后,夏家辉院士、周宏灏院士、刘宝琛院士等也相继登台与大学生共话这一主题。院士典型示范既真实亲切,又令人信服,他们给学生所谈的人生感受,所讲的动人事迹,所说的传奇故事,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既是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人生哲理的深刻阐发,充满着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每场报告会同学们反响强烈、座无虚席。通过精心培育、细心建设,“我的理想、实践与情操”院士报告会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项目。日前学校加大力度继续扶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院士的理想、实践与情操》专著,立项实施5年计划,旨在5年内邀请全国100名知名院士做客院士报告会,进一步扩大教育效果,浓郁优良校风。
2.创新形式,着力平台搭建,积极开展师生互动交流
典型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典型教育面对新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以往相比有其新的特点。一是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让人们更喜欢平等的交 3 流,厌烦居高临下、粗暴简单的思想说教;二是由于各种思潮的冲击,人们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服从型思维方式,逐步变成独立探索和比较判断型的思维方式。为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中南大学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架起院士与学生的沟通桥梁。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吾爱吾师评选、报告会或座谈会,让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给学生讲事业、理想与前途,讲工作、学习与生活,讲爱情、婚姻与家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形式开放自由、灵活多样、亲切自然、真实感强,使同学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体会到院士们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近年来网上交流以其方便、快捷性被新时期大学生所青睐。何继善院士是学校网上文化课堂的常客,经常参与“与名师对话”等活动,与广大学生探讨科学、创新、艺术与人生等热点话题,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学术成才。钟掘院士作为学校唯一一名女院士,经常通过网络与广大学生尤其是女同学畅谈人生成功之路,启迪她们要严谨治学,创新实践。走在中南大学的校园里,你能充分感受到“院士就在你身边”。不仅在林荫小道可以与院士们不期而遇畅谈学习和生活,在教师节参加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感恩拜访活动在院士家里闲话家常,而且还有机会得到院士的亲自指导与推荐。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现在美国留学的湘雅医学院血液科04级硕士生曾辉同学,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表现突出得到院士的大力推荐,院士亲自为其作品写推荐信令他感动万分。
3.榜样示范,增强宣传辐射,切实弘扬校园新风正气
学校十分注重发挥院士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学习榜样,浓郁优良校风。被誉为 “中国霍金”——金展鹏院士身患重病,用特制的一对小三角木架固定在床头仰读自己学生的论文。7 年来,十几名博士、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就这样逐字逐句读完,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对于需要修改的部分,金院士要求学生到病床前一段一段念给他听,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如今金院士培养出了一批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和成就的学生,金展鹏院士身残志坚,矢志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学校将其树为广大师生学习的楷模。周宏濒院士亲切和蔼,对学生总是关心备至,一位叫王练词的女生,刚入校时母亲患了重病,心急如焚,周院士得知后,立即打电话安慰,想办法帮她解决了母亲入院的部分费用,并帮她联系了勤工助学岗位。在中南大学湘雅园的BBS 上,周院士被学生们评 4 为最关心学生的导师。像这样济困助学,爱生如子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中南大学结合校报和广播等宣传手段,开设固定栏目定期刊载和播出,不断挖掘院士优秀事迹,形成系列的教育材料;将院士的事迹编入党课教材,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更广大的学生了解院士的事迹,学习院士的精神,鼓舞自己前进;利用纪念性标志物营造教育氛围,在学生集中、环境优美的地方树立院士的雕像,铭刻其生平事迹,对学生起到了无形的激励作用。
促进“三个提升”,凸显院士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效
三、1.促进了全员育人意识的提升
院士群体带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全员育人意识的提升,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浓厚氛围。学校先后制订下发了《 中南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条例》、《中南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系列文件,明确规范各类人员的育人之责;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促进者,人人争当校园文化工作先进的良好局面。在院士群体的带领下,学校涌现出了以4 名国家教学名师为首的近100名省、校级教学名师以及100余名校级师德标兵与师德先进个人;学校每年还要表彰200 多名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与优秀班导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许多中南学子沐浴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着茁壮成长的快乐。在我国“挑战杯”历史上第一次连续两届获得一等奖的商学院研究生曹裕同学感言:“中南大学就是我的家,每一位老师都是最值得尊敬的亲人,没有他们的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
2.促进了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院士群体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健全,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工作平台与领域不断拓展,工作品牌与特色逐步形成,工作影响逐步扩大。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等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与特色,在全国高校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更是先后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重要批示;《网络德育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南大学大力发展网络文化,谱写校园文化新曲》获得2007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 5 秀成果评选特等奖;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党员发展、大学生就业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交流。不仅如此,院士群体的引领作用更是有效地推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责任制、本科生导师制、马列协会导师制、学生社团导师制等“导师工程”的实施,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阵地。
3.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院士群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其一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0 年来,我校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2111 篇,作品(科技作品、艺术作品、著作、专利等)942 项。810 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以上奖励,1372 人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在全国第七、八、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3 项、二等奖4 项、三等奖8 项;在全国第三、四、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2 个、银奖1个、铜奖2 个;研究生成为学校科研的重要生力军,有13 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院士指导的论文为8 篇。其二是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连续五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5 %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其三是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赵长平等一大批获得国家、省(部)级表彰的优秀学生。
第四篇:信号完整性:什么是地弹
信号完整性:什么是地弹
时间:2009-03-15 11:25来源:www.xiexiebang.com 作者:于博士
所谓“地弹”,是指芯片内部“地”电平相对于电路板“地”电平的变化现象。以电路板“地”为参考,就像是芯片内部的“地”电平不断的跳动,因此形象的称之为地弹(ground bounce)。当器件输出端有一个状态跳变到另一个状态时,地弹现象会导致器件逻辑输入端产生毛刺。
那么“地弹”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于任何封装的芯片,其引脚会存在电感电容等寄生参数。而地弹正是由于引脚上的电感引起的。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直观的解释一下。图中开关Q的不同位置代表了输出的“0”“1”两种状态。假定由于电路状态装换,开关Q接通RL低电平,负载电容对地放电,随着负载电容电压下降,它积累的电荷流向地,在接地回路上形成一个大的电流浪涌。随着放电电流建立然后衰减,这一电流变化作用于接地引脚的电感LG,这样在芯片外的电路板“地”与芯片内的地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差,如图中VG。这种由于输出转换引起的芯片内部参考地电位漂移就是地弹。
芯片A的输出变化,产生地弹。这对芯片A的输入逻辑是有影响的。接收逻辑把输入电压和芯片内部的地电压差分比较确定输入,因此从接收逻辑来看就象输入信号本身叠加了一个与地弹噪声相同的噪声。
现在,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关速度不断提高,地弹噪声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影响电路的功能,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地弹的概念并研究它的规律。
本文只是概念性的阐述,对地弹的深入剖析将在后续文章中进行。
第五篇:奶奶是个
奶奶是个“花仙子”
(作者:李佳睿)
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佳睿
我的奶奶自从退休后清闲的很,总想找点事干。不知道何时何月,奶奶竟迷上了种花。
奶奶家住平房,有个大园子,那里遍成了她的种花园地。
清晨,奶奶起床了,便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花盆,根据奶奶的经验,要把花浇透了,直浇到盆底漏水为止。瞧,多专业的养花人啊!
奶奶的院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有月季、米兰、茶花、夜来香等,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这些花鲜艳迷人,五彩缤纷。
花开是,是奶奶最兴奋的时候,每到这时候,奶奶会把一些村里的熟人,老同学,老同事叫过来赏花,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每一位看过奶奶种的花的人都会啧啧赞叹:“这花真漂亮!”这时奶奶会笑的合不拢嘴。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快乐的“花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