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01:1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第一篇: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摘 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正是从正反两方面辨证地论述这种影响的。

关键词: 网络社会化青少年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化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途径。传统社会里青少年社会化主要依靠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大板块。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人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越来越广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一次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大陆“上网人口”约5370万人,其中53.7%的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这表明,青少年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网络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作为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其所受到的影响尤为巨大,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性。

一、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在影响青少年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诸多因素中,人际交往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大量事实证明,青少年要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成员,就必须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交往,否则其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能在有限的时空里与广泛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通过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青少年不仅能与他们的同辈群体和同地域的人相互交往,而且也能与不同辈和不同地域的、不同阶层的人建立联系,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讨论,还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交到在物理空间无法交到的朋友。这些做法就改变了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使青少年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中与更多的人交往,都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二)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社会化的目的是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最终能够承担社会角色。由于网络具备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因而对无数青少年产生着极强的吸引力,增强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主动性。网络突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全方位、快速、即时地把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成果图文并茂地传输给青少年,使他们可以在较之以前更广泛的社会化环境中获得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网络技术,以其在信息处理、信息传播方面独有的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多姿多彩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望,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独特视角和方法。青少年知识的极大丰富,改变了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创新观念。

(三)网络让青少年学会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

网络空间中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青少年通过虚拟社会了解社会现实,认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及价值体系,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也有助于青少年掌握相应的生活技能和专业技能,并从中获得生活经验,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打下基础。

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社会给青少年提供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青少年在这种情境中尝试扮演多种现实社会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与领悟,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也有助于摆脱物理空间中各种权威的束缚。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并由此构建成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的构成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等级、区位空间以及年龄差异。而在网络社会的匿名性环境交往中,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不明确的,社会身份是隐蔽的,社会差异是不存在的。这种开放性扩大了人们进行平等、自由交往的范围和互动机会,使人们可以在忽略角色、地位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自由交往与互动。这一方面对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相互了解起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青少年可以在匿名情境中尝试扮演多种在现实社会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青少年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与领悟,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四)网络创造了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机会。

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网络空间是青少年自己开辟的世界,青少年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人。有利于为青少年创建新型成功模式。网络科技的发展,中断了传统社会中晚辈向长辈学习社会生活技能的文化模式,大量的网络精英、网络富豪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成功模式受到质疑和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技术、知识、信息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谁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谁就会成为业界的宠儿,年龄、身份、经济地位等评价标准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摒弃了在社会资源先天占有的先赋角色的差异,从零做起、白手起家的网络创业方式,为更多的青少年所崇拜、模仿,为青少年开创了新型的、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①功的新的成功模式,这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应该看到,青

少年群体对技术的追求,对“知识英雄”的崇拜,既有利于我国高科技人才和“知本家”队伍的培养,也有利于青少年创业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崭新的自我实现之路。在网络中,青少年的自主性、自我选择能力增强,使青少年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自我实现的力度。网络全新的发展空间,给青少年一代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新领域。起点的一致性、机遇的均等性,减少了创业的不平等性和进入的障碍。

(五)网络有利于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在现实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面对的往往是所属群体的权威。青少年进行社会教化的内容也受制于实施者。在家庭社会化中面对的是家长,在学校社会化中面对的是老师。权威们往往从其自身角度和好恶出发,过多地干涉青少年的学习范围和喜好,或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学,什么不应该掌握。这使青少年获取知识的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同时也压抑了青年的个性,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①徐瑞萍 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4期

和潜能不能得到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出现虽然拓宽了人们接受社会化教育的范围,但仍具有深深的权威的烙印。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是开放的、共享的,网络使人们的社会化空间得到扩展,网络社会成员身份是匿名的,社会化的接受者可以相对自由地、不受社会权威约束地从网络中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使得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像流水线上制造的‘标准件’,改变了传统的同质化培养模式,代之以独立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①。青少年就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创新,自力更生,减少对父母、朋友和他人的依赖。这的确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脱离社会权威独立地对事物进行判断,有助于个性的培养,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网络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从传统的社会教化向自我教化转变。

总之,网络缩短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时间。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物理空间中,青少年的社会化一般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跨度,但网络空间的出现却加快了这一过程。网络的虚拟性使虚拟学习成为可能,通过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青少年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感性体验;网络的开放性使青少年与成人世界不再截然分开,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意识的形成;网络的平等性和知识更新的快速性,使青少年与成人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来获取信息和知识。所有这些,都大大缩短了青少年社会化的时间。

二、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给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的飞速发展给青少年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但单一的网络人际交往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对青少年走向社会、接受社会规范造成一定阻碍。随着网络交往的深入,有些青少年甚至渐渐沉迷到由网络所建构的虚拟氛围中不可自拔。这种行为依赖将会导致青年社会化的延缓甚至是中断。

(一)网络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冲击

网络中的文化冲突,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惑及行为上的障碍。由于网络文化是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不同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生活习俗和伦理价值观念的融合,五花八门的网络文化造成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甚至出现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认同感的冲击。据统计,网络中95%信息是英语中文不到1%。网络中的信息大多数来自西方国家,必然裹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对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个冲击,对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挑战。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进程中,可塑性强,面临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青少年容易消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模糊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确认,转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将可能弱化青少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淡化了身上的本民族的烙印。从而弱化了青少年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网络传播的是以美国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它所宣传的民主与法制,人权与自由,创新与开放的思想充满了感染力,因而掩盖了其背后的某些文化侵略主义、极端主义,使处于非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一部分人逐渐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进而否定自己的文化,甚至摈弃自己的优秀文化。①宋一栋 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3 月第2 期第20 卷

对不同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网络空间中形形色色的思潮和观念充斥其间,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上交往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以及网上生活对技术价值的极度崇拜,容易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青少年心理上的权威地位,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导致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网络中传播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网站的社会背景不同,网民的异质性使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相差悬殊, 这会造成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当这些内容与现实社会中社会教化机构给青少年提供的正面教化内容相佐或产生矛盾时, 会使青少年产生认知模糊, 选择困难, 出现认知偏差, 而不利于青少年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社会规范进行个体内化。

行为取向方面的冲击。由于网络的匿名化和责任的分散化,青少年通过网络发泄自己心中的积郁与不满,任何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在虚拟社会中行为取向方面的新倾向——无政府主义。更多青少年,由于在学校接受的是现实社会主流文化的正统教育,在个人上网时,又接触到与社会主流文化不相一致或者有些相互抵触的文化,对于怎样选择取舍这些文化,孰优孰劣就成了一种选择困惑,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宜和行为上的一些偏差障碍。

(二)人际互动的异化。

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但网络的虚拟性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络交往的单一性、弱社会性、弱规范性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在电子空间里,有些青少年以符号身份与他人进行的成功交往,与在现实世界中老是碰壁无法得到认同而产生的心理反差,可能会将他们推向逃避现实的境地。加上自控能力差,他们极易沉湎于网络而无法自拔,以至于对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社会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导致生理、心理疾病。这也导致了青少年人际沟通困难。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面临的情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现实社会人际互动所面临的复杂情境,具有不可选择性,青少年不得不面对现实互动中所有的阻力;而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具有很强的主体能动性和选择,青少年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交往的对象。网络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对交往的需求,网络中使青少年即使独处居室也能与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制于空间和时间,也可以在没有老师、家长、同学监督的更大范围内随心所欲地寻求思想和情感交流。由于其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感,使青少年感觉无比自由、安全、舒适,避免了现实世界中的利益和压力危机,因而使青少年更加喜欢利用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实体的人际交往,在家中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课外与同学之间的互通也越来越少。使其在交往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感觉,且这种理想化的感觉非常容易上瘾。这样,久而久之,青少年就会只热衷于网络交往,而忽视物理空间中的现实交往。青少年宁可向网上的陌生人倾吐心声,也不愿向近在咫尺家人同伴吐露。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沉溺网游的青少年会导致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紧张。在网络特殊的人机互动的条件下,部分青少年由于先天社会化不足自我约束力不够,从而出现对网络的过分依赖,造成人际互动的异化。青少年迷恋虚拟网络社会将造成青少年现实人际互动的虚伪、简单化和片面化,会淡化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人际互动。对

媒介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现,所以他们大多向往虚拟社会中的间接交往,逃避现实世界里的直接交往,从而出现现实社会中人际互动受阻。而过分地迷恋其中会使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相分离,人的社会性会被剥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互动,而网络却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向以符号和机器为中介的方向发展,这会使人与人的亲和性进一步削弱,导致个体行为倾向孤独,回避现实社会,恐惧与真实世界的成员交往。这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三)自我角色的失调。

青少年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能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合格的社会人。网络的创造性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而网络的复杂性又易使青少年产生思想混乱。网络因其虚拟性、无规范性等特点,在给角色扮演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虚拟社会中,社会化不足的青少年会出现自我角色失调,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情感自我的迷失。青少年正处在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的社会化需要自我情感与社会发生冲突的机会和场所,需要自我真实情感的表露与交流。这个过程是在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现实社会中进行的。而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使迷恋于其中的青少年远离了人世。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懒得表露自己的情感,更不愿意把自己的情感与他人交流,使得青少年逐渐沦为毫无情感的“机器人”,从而迷失了情感自我。在网络中,人们可以自由地来去,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切都是按照人的理念来组织,而完全绝对民主方式就只会导致观念冲突,意识的混乱、困惑和不确定。

第二,角色自我的迷失。现实社会结构的诸要素所结成的稳定的体系,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系着社会的整体性,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客观和真实存在的。虚拟社会没有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更不可能按照一定的秩序形成稳定的体系,社会角色的扮演也是虚幻的。它的存在随时会因各种原因而变得支离破碎,这会给网络社会成员造成精神打击和压力,情绪受到压抑。在虚拟社会中,尽管青少年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存在自我的角色定位,但他们却是在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的没有责任感的情境中表现自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如果不加分析地把这种心理带到更加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来,则会使他们对现实世界产生认同危机,从而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可能他在虚拟世界里能够极为成功地扮演角色,而在现实生活中,其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往往还透着稚气,难以像在网络中那样得心应手。他们要在不同地点、同一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可能造成角色意识混乱,在现实生活中角色扮演不成功,更有甚者,还会造成精神失控。

(四)网络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危害。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过多的信息也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它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是靠社会控制机制维持的,社会成员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控制,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者要受到相应的制裁。而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空前的开放系统,它超越国界,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网络社会人们匿名性特点使我们无法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的制裁。人们在网络中传播暴

力、淫秽、反动的信息,而且可以肆无忌惮地公然挑战法律而逍遥法外。社会目前尚无法控制人们接触信息的范围和种类,这必然会使暴力文化、淫秽制品等不健康内容通过网络图文并茂地传输给青少年。青少年的信息选择能力、是非判别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污染的对象。尤其是青少年们无法像成人那样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经验能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我,于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活动,将不健康文化及价值观念内化,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偏差。

网络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隐匿或伪装自己的身份,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导致现实中的既有道德规范难以在网络中应用。面对新的网络领域,社会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大量网上行为处于不受既有道德规范制约、又无章可依的状态。在虚拟社会中,由于网络语言的符号化,互动过程中的匿名性,无形中增强了青少年猎奇的挑战自我的心理,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的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在客观上导致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而这种弱化会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一些青少年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诱发了他们的违规意识,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使他们在网络中的外显行为表现为失范,甚至出现犯罪如网络色情、网络盗窃、网络传毒、网络黑客等。而高科技的发展也使得网上施行不道德行为变得十分容易,轻敲键盘、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攻击。网络的各种垃圾信息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造成青少年的人格异化。

三、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它既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回避网络的负面影响,而是应该积极地制定出可行的对策,发挥其正功能,抑制和减少其负功能的出现,以帮助青年顺利实现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宋一栋 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3 月第2 期第20 卷

[3] 徐瑞萍 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4期

[4] 孟 永 刘群 浅谈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第22卷第3期

[5]朱 婧: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 年3 月第1 期

[6] 龚慕霞,安中吉,李昕昌,陈爱东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山东省青年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 2003第6 期(总第106 期)

[7]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第二篇: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班级:社工132姓名:李燕学号:20131312038

关于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儿童在人类社会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我国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认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社会化。综合以上我们认为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社会教化,二是个体内化。社会化的内容包括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四个方面。社会化的历程主要包括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在社会化、反向社会化五个方面。

第三篇: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网络游戏特点不同:虚拟性、遥在性、弱规范性、挑战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吸引着不同个性的青少年,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成长过程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特别是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

关键字:网络游戏、青少年、社会化、角色扮演、影响

当前,在众多的网络交往媒体中,网络游戏这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基于互联网的多人在线游戏,玩家在虚拟环境中可以与其他玩家和非玩家角色进行互动。根据其运作方式及其内容的设定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休闲游戏型、竞技对战型、模拟经营型、即时战略型、角色扮演型。[1]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要参与者,网络游戏的价值导向、故事背景、场景设置以及游戏玩家互动等因素都可能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影响。

一、网络游戏的类型分析(1)休闲游戏型主要指的是棋牌类、益智类的桌面小游戏,目前是网络游戏中最普及的一类游戏。以联众、边锋和QQ游戏最具代表性。棋牌类游戏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规则,益智类游戏的规则也比较简单。对于玩家而言,此类游戏以脑力思考为主,是一种相对轻松的悠闲游戏,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思考能力。

(2)竞技对战型主要是指一些动作型游戏,如赛车、拳击、枪战等。这种游戏节奏紧张,图像精致,视觉效果华丽,音效逼真,感受直观刺激,让玩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求玩家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对突发事件能进行最快处理,并且要有较强的立体感。此类高强节奏的对抗需耗费玩家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如果青少年在不恰当的时间玩此类游戏,比如课间或中午时分,很容易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和生活。

(3)模拟经营型游戏往往是模拟一项事业,如《足球经理在线》。此类游戏相对来说节奏比较缓慢,对抗性不强,但头绪复杂繁多,连贯性较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容易吸引一些比较有耐心的思维比较有条理的愿意开动脑筋的青少年,也会吸引对某个行业特别有兴趣的青少年。

(4)即时战略型游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魔兽争霸》。此类游戏要求玩家有较快的反应能力、较高的战略战术和组织协调能力,玩家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要尽快建筑工事、发展科技、制造部队协调,并操纵不同的兵种组合,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可以锻炼青少年的组织、应变能力。

(5)在网络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最吸引人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游戏就是角色扮演型游戏,以至于角色扮演型游戏几乎成了网络游戏的代名词,可以说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一大半都是由角色扮演型游戏造成的。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有复杂的各种任务,图像精美,音乐动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虚拟的人间社会,而虚拟世界中的玩家又都是一个个现实的人,人性的特点在游戏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游戏有极高的耐玩性,可以实现部分玩家在虚拟世界的梦想。在游戏中每一个玩家首先都是以一个弱者的姿态出现,他要通过完成游戏设定的一个个任务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选择自己独立地去摸索,但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选择去拜师,让一位老玩家带自己活动,这样就能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成长。在游戏中需要与人做交易,他有可能碰到诚实的人或者骗子;需要与人交往,他有可能碰到文明的人或者粗野的人,甚至可能碰到强盗,被抢走重要的装备。这个虚拟的世界缺乏法律的约束,是个无法无天的社会,是强者的世界。[2]

二、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影响

1.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正面的影响(1)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角色扮演型游戏往往是在一个视觉化的环境中,尽快做出决定完成任务。能锻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经常玩电脑和网络游戏的孩子在空间表征、视觉注意等方面有所加强。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设定了一个个的任务需要玩家去完成,玩家的能力随着个人的努力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不断增强,这能够强化青少年的目标感,刺激他们的上进心,使青少年在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2)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青少年由于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要从所接触的所有环境中去学习生活,而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使他们接触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环境全方位地模拟了现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成员的起点都是平等的,完全要靠个人的努力获得进步。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需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有的人获得了虚拟的财富和装备,有的人获得了友谊,有的人则受骗上当,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然而每个人都增长了阅历。2.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使得青少年过早地成人化。现在的网络游戏中没有实行年龄分级制度,游戏里各种年龄层次的玩家都有,青少年在这里过早地接触到成人社会,成人社会的一些陋习不可避免地在他们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他们不会区分游戏和现实的不同,把游戏等同于现实,从而痴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游戏中的暴力情节和帮派组织很容易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暴力观念和帮派意识,混淆游戏虚拟与社会现实的区别,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3]他们往往把游戏中的行为方式带入现实社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欺诈、偷盗、对他人施暴,甚至团伙斗殴、作案的事件就会发生。游戏里谎话脏话无聊的话随处可见,不少青少年就是从网络上学会了撒谎,并不以此为耻。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严格的社会规范,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规则的明确约束。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主要依赖网络来完成,那么这种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可能会把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粗鲁、不负责任等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轻则行为失范,重则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角色扮演型网络暴力游戏模糊了青少年是非对错的价值标准,导致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严重偏离。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游戏方式,网络暴力游戏没有确定的程序,也不是个人与计算机的对战,而是网络中不同个人所支配的替身所进行的拼争。这样,就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定位。亦即,在这样的暴力游戏中,没有善恶、美丑、是非、对错之分。正如一些武侠演义中的荒诞故事一样,两个武林高手一见面就打打杀杀,几乎就不问是非缘由和青红皂白,直打得天昏地暗。可是,一直打到死,也许都弄不明白: 为何而打,缘何而杀,为什么而死。[4]玩这样的游戏,自然就不必分个是非对错,当然也就更不需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轻轻松松地一坐到电脑前就开打,直到离开才告结束。这种通过盲目地虐待、蹂躏别人和毫无意义地杀戮他人来获得生理上的某种快感,并寻求一种在虚拟世界里的心理补偿和心态平衡,采取了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手段,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畸形心态和价值错乱,对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和社会化势必带来更深层次的消极影响。

(3)角色扮演型网络暴力游戏的背后:自我角色的迷失

实现和自我满足— — 种寻求在虚拟世界里的亚实践体验和虚无的精神补偿网络暴力游戏这一高新科技培育下的乌托邦。沉浸于网络空间可以被看作是游戏者获得了一种新的主体性,隐瞒身份的目的就是期望在网络 中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隐藏自身缺点、增加更多优点并能够吸引他人的崭新形象:显然,这种虚拟的个人具有了更多的成功机遇: 如果在游戏中战胜了对方,获得了成功,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即使失败了,也可以重新开始,或者重新寻找替身直至获得成功。也即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机率要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任何生命个体都可以通过身份再造、身份转嫁等来获得虚拟的自 我实现,以达到心理满足。由于青少年自身条件的限制和 成人世界社会规范的约束,青少年往往少有机会去从事这些实践活动,更难获得成功。这时,网络游戏 便成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体验自我实现的亚实践平台。这种亚实践体验有它独特的刺激和魅力所在。因为任何实践本身所提供的解决矛盾. 与客体搏斗并最终战胜客体的过程都具有其内在的冲动力。

(4)人际互动的异化。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面临的情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迷恋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容易孤独和抑郁,他们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感觉恐惧和陌生,有一种社会孤立感和社会焦虑感,但另一方面,他们在通过上网与人交往时却感觉到安慰和满足,他们在网上的行为方式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据一项调查显示,有6 7.6 %的青少年承认自己的情绪经常莫 名其妙地低落,有5 9 .3 %的青少年对现实生活有冷漠和逃避倾向,有5 3 .6 %的青少年承认孤独感增加,有3 2 .4 %的青少年与家人、同学和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只有 1 3 .1 %的网络暴力游戏痴迷者认为对他们的心理和实际生活没有任何影响。[5]习惯于血肉横飞的这些青少年网民,往往产生了性情粗劣、血液冷酷、心灵麻木的心理特质,对现实生命的可贵和至上价值,对现实生活的 真实和应有的关怀,失去了天然的判断能力,进而形成了一种麻木的生命观和生活观。[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既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回避网络的负面影响,而是应该积极地制定出可行的对策,提高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教育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网络游戏里的虚拟世界,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强化他们的自律性,另外,多参加户外活动或社会实践,避免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不要把玩网络游戏作为逃避现实或宣泄情感的工具,不要把上网玩游戏看作是唯一的娱乐活动。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朱 婧:试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3 月第1 期

[3] 徐瑞萍 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第21卷4期

[4]王玲宇,张国良.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涵化”影响--时上海市中学生的调查[J].当代青

年研究.2005,(5).[5]曹颖,王红梅.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参与者的负面影响及规范建议[J].学理

论,2008,(18).[6] 龚慕霞,安中吉,李昕昌,陈爱东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 2003第6 期(总第106 期

第四篇:试析“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试析“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在当下信息时代中,媒体的发达带来了娱乐业的繁荣,各种各样的明星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明星们在社会中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相应的的“追星族”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在“追星族”中,青少年成为了主力军。

所谓“追星”, 就其行为实质而言, 无非是一种对偶像的崇拜和追捧行为, 即偶像崇拜现象。我国青少年所崇拜和追捧的明星集中在文娱界和体育界, 因此, 我国青少年的“追星”,是指对在文娱和体育领域取得斐然成就的公众人物的崇拜和追捧。在现今社会中,有于青少年“追星”问题的连锁反应产生了对教育、文化、思想方面的影响,青少年“追星”问题引起了老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关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讲,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 “追星”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 “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下面我将从正反两方面来谈谈 “追星” 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明: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

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

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型时期,性的发育正走向成熟,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的影子。在年轻人的眼里,明星是快乐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范。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成为顶尖人物,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

另外,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升学的压力,学生相互竞争的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二、消极影响

“追星”虽然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大多数人担心的是: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很难管束自己,极易陷入疯狂的追星潮中,这会使青少年的认知对象发生变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虚拟世界而忽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从而沉迷于“追星”,对青少年的发展带来危害。例如:某女为见刘德华一面不惜倾家荡产逼死慈父;“追星族”为见天国的偶像而尾随其自杀。以下报道的“追星族”的疯狂事迹更是触目惊心:辽宁一17 岁初中学生,因没钱追星而在温州火车站自杀身亡;一女青年在看到自己的偶像与人结婚,竟一气之下割腕跳楼自杀;贵州一16 岁少年因父母没给他买音乐会门票(门票太贵),便在自家厕所自闭6 天6 夜。

疯狂“追星族”对心中的偶像盲目祟拜,狂热模仿到发疯、发烧、发昏的地步,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其个人和社会都有—定的危害。有的疯狂“追星族”把偶像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整日神情恍惚,生活在一种幻想世界中,导致心理失衡;有的疯狂“追星族”在公共场合围堵明星,以求明星签名,拼命拥挤、嘶叫狂呼,从而导致公共秩序混乱,造成人伤物毁。疯狂“追星族”们一味追星迷星,以此寻求欢乐和精神寄托,转移或降低了学习兴趣,上课精神不集中,回家头一件事就是听唱片看电视,不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但下降,甚至出现厌学、弃学,导致学业的荒废。有些学生过分崇拜明星而患了追星“梦幻症”。他们都是在校生,对港台明星崇拜得入了迷,业余时间一门心思听港台歌曲,吃饭走路也戴着耳机,常听到深夜,看书、作业和其他主体活动都弃之不顾,满脑子只装着歌星的影子,幻想能与歌星结婚,经常失眠、自烦、头痛、身体不适,心理失去了平衡。另外,明星的成长经历在大多数情况下包含了一夜成名的因素,而青少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努力奋斗,这会导致青少年的心态变得浮躁,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不利。

我自己也有自己个人崇拜的明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一个“追星族”,只是我们的“星”不一定都集中在文娱界和体育界而已。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两面性,青少年“追星”这个现象也不例外,我认为青少年阶段对明星的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非常正常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恶性“追星”事件的发生而对现在青少年的明星崇拜行为大加鞭挞,而应该辩证地看待青少年的明星崇拜现象。

一方面,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大多外表俊美,光彩照人,并且大多都具有一技之长和过人之处,比如表演的才能、歌唱的才能等。青少年对他们心中喜欢的明星狂热地崇拜,享受追星的快乐,成为他们枯燥学习生活中调味剂。许多明星艰辛的奋斗历程、曲折的人生历练,也深深地打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使他们认识到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日之功,都需要付出艰辛。若使青少年将明星崇拜的热情转化为自身奋斗向上的动力,那明星崇拜也不能说就不是件好事。此外,明星也不专指歌星、影星。著名的学者、专家、为我们所敬仰的、有杰出成就的人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明亮的星,成为青少年追随的明星。现今炙手可热的学者如易中天、于丹等,他们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杰出的口才征服了人们,不都成了万众瞩目和争相追逐的明星吗?所以,青少年对明星酌崇拜,不在于是否崇拜,而在于崇拜的是谁,崇拜的是什么,以及从所崇拜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另一方面,我们反对盲目崇拜。青少年去喜爱一个人,去崇拜、敬仰一个人本没有错,但这种爱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变成非理性的追捧和盲从,会造成心理失衡,损害自己和亲人,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多数追星的青少年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为了追星花费父母大量金钱。这种牺牲亲情,脱离人生正常轨迹的盲目明星崇拜,折射出狂热追星的负面效果,所以说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崇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对青少年时期的明星崇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避免负面效果的发生。

第五篇: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致永远的哥哥张国荣

很多人都曾问我:你的偶像是谁?想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没有。我一直都觉得,偶像崇拜无非就是人云亦云,一群人没头没脑地追着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做梦。他有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他住着保镖把守的独栋别墅,他有着令人脸红心跳的外形。他拥有许多你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人生财富,在他身上能实现你对自己未来的全部幻想,所以你追随他,你崇拜他。只是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过于虚无缥缈,未来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创造而非幻想,我更愿意在现实中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各构造自己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的灰的《与他共度六十一世》。没有荡气回肠,只有淡淡地叙述,淡淡地描写,却无端的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来真的有人,身在诡谲的娱乐圈,无权无势,也能自始至终保持纯真和美好;原来真的有人,身家过亿,风华绝代,却平易可亲,温柔的问候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原来真的有人,因抑郁症喜怒无常,却能在生命最后的三个月里表现如常,仔仔细细地安排好身边所有人的生活。知道他的人都有点无奈得想笑,他就是这样的人:明明最后在娱乐圈的地位已经无人企及,却偏偏是个善良的大男孩,想方设法地把温暖和快乐送给他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不叫张国荣为张国荣,我们更喜欢叫他哥哥。

我不太愿意称哥哥为偶像。偶像可以换,可是哥哥却是足以影响我一生的人。二十二岁时,哥哥以亚洲歌唱大赛亚军出道,与“丽的”电视台签约,参与一些综艺节目,也出品了第一张专辑,但是全英文的唱片在香港并不受欢迎,销量极差。这年的某一天,有制片人出价六千八百元,说的是请他在《红楼梦》里扮男主角贾宝玉。

你若知道哥哥在早年访谈中曾经说过自己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就知道他对此事会多么兴奋雀跃。刚刚踏入演艺圈的懵懂少年,凭着满腔热情,希望开辟新天地,迎头遇上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做主角,而且是自己最喜欢的《红楼梦》的主角——他怎知道这部名为“红楼春上春”的电影其实是《红楼梦》的风月版。哥哥是直到影片开拍之后才知晓,但是合同已签,待要退步抽身,已然不能:“走在街上分分钟会被打死!”“以后再接拍电影,我一定会要求先看完整剧本,不要再上这样的当。”

这便是他刚踏入演艺圈的情形。此时的他,深刻感觉到的只有满心的委屈和不快乐,许多人只知道后来的他身家过亿,万人追捧,谁知道他在这二十多年的旅途上付出多大代价,熬过多少沧桑?

若不是多年以后他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巨星,被八卦媒体以大标题刊出猛料:《张国荣曾拍“春上春”;第一次即被“卖猪仔”》,恐怕不会有人记得这部年代久远的烂片。

好在,成年后的他早已看开。对于其他人有意无意的探问,他本人的反应倒也不是很难堪,只说是上了当,被逼着拍的:“讲起拍这戏也是满腔辛酸,但那时候不拍是不行的。”他的朋友建议:“不如把这部片子全买回来,免得在市面流传?”他说:“管它呢,也好让大家看到我以前受过不少委屈,捱过不少苦。”——不能不说:够洒脱,够智慧。英雄莫论出身,不拘小节者方能成大事,如果遮遮掩掩,欺世盗名,对过去的挫折打击全部斤斤计较,他成不了后来的哥哥。

不知道,那个时候,是否有人留意过他?是否料想到他日后的成就与风华?

彼时的哥哥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因激动而误接了风月片,毁约是不成了,只能硬着头皮上。只是于哥哥而言,既然演了贾宝玉,那势必是要尽全力演的。我想,这大概是我从哥哥身上得到的最珍贵的情感: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不管是人还是事物,不管你是愿意还是被迫,既然你已经将他或者它从别人手中接过,那之后的事情便是你的责任,你必须全力以赴。这种情感态度,不得不说,对我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像是某种药物,慢慢渗透进血液,一点一点地、微不可查地改变了你。

二十年后,不止一个两个人遗憾他没有演过贾宝玉,说唯有他才能演绎出那种“浊世佳公子,翩翩美少年”的风采,这些人又可曾知道,他其实是演过的?也许要看了这部尘封已久的烂片,大家才会知道哥哥的风采也并不是与生俱来,是多少年的积淀与磨练,才能让这个稚嫩的少年焕发出炫目的光芒。

之后的日子,哥哥在不断地积淀和磨砺中,终于星途大顺,身价过亿。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时的哥哥应该盛气凌人,就算是指颐指气使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哥哥到底是善良的人。他从一个小小少年到如今明星大咖,经历过太多的委屈和不开心。他明白,每个想走到他今天这个位置的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他想,是不是他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这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努力的人。于是哥哥便开始留意提携那些他遇到的演艺圈后辈。其中不乏现在众所周知的港台大咖,如黎明,古天乐,王力宏,舒淇,莫文蔚,袁咏仪,张卫健,张柏芝,古巨基,杨采妮等等。

张学友也曾在日后回忆:“其实我不比他年轻很多,只是比他少几岁,但是他觉得我是他的弟弟,便真的把我当作一个弟弟一样的去照顾。无论在起居饮食上,还是对我有什么意见、提点,他都是这样。”

我想,哥哥的这份胸襟,“善良”二字是无法完全的表达出来的。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荣誉和地位,只有哥哥。他试图在自己有能力、有地位的时候帮助他遇见的每个人,给予他们最多的关心和快乐。

这和现在的炒作不同。哥哥所做的事情真的就像是哥哥在照顾弟弟妹妹的感觉,不管是责备还是赞扬,都是那么自然而又情真意切。这应该是我在哥哥身上得到的又一个珍贵的情感:真诚。对人对事,刻意的帮助只会显得矫揉造作,而真诚则会让人如沐春风。不是没有遇到过那些带着面具和你交往的人。看着他们形单影只,我并不觉同情。他们不愿以诚相待,别人自然也不愿意和他们亲近。反过来看自己几年来真心以对,好歹难过时身边也能有不少朋友陪着。我想,哥哥其实也帮到了我

只是,哥哥有着向日葵般的热情,却有着流星似的生命。2003年4月1日,愚人节,上天终于忍不住和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晚上18点43分,哥哥因抑郁症病情失控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楼健身中心坠下,终年46岁。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撼整个华人社会。在坠楼前,他在写下的纸条中说:“Depression,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这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他在遗书中仍旧不忘感谢各位朋友、唐鹤德先生以及他的医生。

我无法想象,一个受抑郁症折磨而自杀的人,在遗书中却依旧不曾忘记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写到这里我几乎要流下眼泪。哥哥一生没做过坏事,几乎都在替别人着想,却要忍受“发作起来时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开了一样”的病情,最后失控自杀,生命坠落。

为何这样?

我多么希望人生可以像一部电影,可以任意地修改,回放,那么哥哥的电影一定使许许多多的人努力将片子倒回,改掉,让岁月繁华继续上演,让他的才华得以发挥,让他的梦想能够实现,让他远离病魔侵袭,让他有机会为世界演出,让他为“优雅地老去”做最圆满的诠释。

我记得当时有媒体称,“张国荣的离世会使得民众自杀率升高”。所幸,并无任何人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哥哥离世的哀恸。哥哥也必定是极不愿意的。哥哥说他一生没做过坏事,我想这必定是包括生前生后。哥哥一生温柔待人,尽其所能的给予别人帮助和快乐,在自杀之前不忘感谢他人帮助。他必定是希望我们以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来怀念他。

他的真诚开朗不需要我们刻意模仿,因为我们无法忘记。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那么哥哥值得反复欣赏,珍重收藏。这里有无穷无尽的感动与震撼,欢笑与泪水,共鸣与领悟,敬爱与痛惜。

多谢你,哥哥。让我在生命中曾经遇到你,你曾经付给世界整颗心,我必将以你为榜样,待人以真诚。多谢你,让我以你为信仰。只是看着与你相关的书,听着与你相关的歌,我就能一点点的了解你,一点点的看到人之初本的纯真和善良。我们做着你曾经做过的事:敬学敬业,真诚待人,感恩他人的帮助······只因为这会是你想看到的。

以不好的人为榜样,会越来越坏;以善良的人为榜样,会不知不觉更善良。多谢你,让我遇见的是你。

080311143 小学教育(师范)

张燕

下载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影响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进......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而它所传输的一些不良信息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朱建发,联系方式:*** 单位:萍乡市莲花县升坊镇江口小学,邮编:337100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们......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浅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浅谈 作者:贾利敏 高娟 李娜 权太喜 任天坤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网络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1暑期 社会实践调查题目: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10电气2w 姓名:卢慧斌 学号:10312212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摘 要】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调查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调查 一:关于青少年网络状况概况 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

    浅析大众传媒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_-_副本

    简析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飞速发展,凭借其开放性、广泛性、形象性等特点,以各......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本文详细讨论了动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动画片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一种图形形式, 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它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