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大众传媒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_-_副本
简析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飞速发展,凭借其开放性、广泛性、形象性等特点,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深刻地改变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也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控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 青少年 社会化影响 对策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所谓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其适应社会,认知社会,并具备社会属性的认知个体的过程,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然进程,是其身心成熟、发展的必要环节。[1]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及社区,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大众传媒正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它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总结后,关于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传媒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丰富了青少年的认识手段,拓展了他们思维活动的空间,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拓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4]在大众传媒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年代,我们的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来源基本上就是家庭和学校,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而有了发达的大众传媒,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特别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d等互联网社交应用工具的快速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和信息集散中心,使得我们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方便快捷地获得任何想要了解的知识和信息,我们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利用社交工具交流信息等等,而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大量的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发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为他们从多角度的事业探索科学真理、发展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大众传媒对于大众思想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我们的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在其向青少年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同时传递着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价值准则和价值精神,去引领青少年去认同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通过大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树立各行各业普通人学习的楷模,通过揭露贪污腐败等社会阴暗面,对越轨行为进行积极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对青少年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对于社会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有利于青少年将接触到的正确思想认识内化到自己的行动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确实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还能够帮助青少年环节不良情绪,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满足娱乐需要。[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青少年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家庭危机、社会不良现象等导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的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都有过利用媒介逃避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经历。在生活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许多青少年利用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虽然这种方式会对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也起到了舒缓青少年因压力过大而紧绷的神经,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余地。
最后,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影响其他的社会主体来间接地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1]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要使其具备社会属性,则离不开青少年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交往,而大众传媒的受众除了青少年本身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甚至政府等各个社会主体,大众传媒通过影响青少年身边的这些主体,就能够成功地营造大众传媒所希望营造的一种社会环境,而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大众传媒所希望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新闻中时常曝光的教师因体罚学生不当而受到处分的事件则提醒了学校及教师们应采用正确的方式而非过分的体罚来教导学生,从而使得青少年能够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及正确的社会化指导。总之,我们青少年所接触到的其他所有社会主体也是如此,都会受到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视的!
(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时,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不例外。大众传媒的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及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并且不加分辨地模仿与趋从,从而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正确价值选择。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名为“电视对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影响”的修养调查的结果显示,电视是影响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重要因素,电视剧中对主角生活的物质环境的极大渲染,使很多青少年形成了一种认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就是幸福的价值观。[2]除此之外,电视,网络中的一些暴力及描写社会阴暗面的场景会给青少年传递一种对于社会和人生极为负面的情绪,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甚至会模仿电视中的人物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等。从而在思想方面影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正确认识及积极正面的价值判断的形成,在行为方面也不利于青少年正确行为规范的养成。从这个层面来说,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中透露的不当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异化,引起了部分青少年对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的不信任感。[1]铺天盖地的好人好事充斥人们的视野,其中不乏有部分不良媒体以引起轰动效应,吸引更多的眼球为目的而故意“生产”出来的新闻,久而久之,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类报道的厌烦甚至于怀疑,最终导致社会对媒体信任的缺失进而对真正楷模的不信任,使得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在这种对于媒体传播的正面信息的怀疑之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异化导致部分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方向的迷失这一不争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的确是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域集群观念,创造出超地域的“虚拟社区文化”,但实际上又使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变小了。[3]由于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青少年足不出户就能浏览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信息,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谈,有的则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总之,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占用了青少年大量本应用于户外活动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的时间,长此以往,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现实的满足,甚至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从而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最后,大众传媒的普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高。[2]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媒介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而不愿进行传统的纸质阅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青少年知识单向地从电视、网络上面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海量的信息使得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他们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消化,他们只能接受信息,甚至都难以存储信息,更无法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取,创造出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这种轻阅读、轻思考的倾向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自然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的。
(三)应对大众传媒消极影响的策略
总的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有利也有弊,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它的消极影响就抹杀它对于社会及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毕竟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规避和减少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归根到底,大众传媒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所传播的内容完全取决于创作主体,而且作为我们大众传媒受众的人民群众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要想减少乃至杜绝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更好地发挥其积极影响,我们应该从规范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强化青少年的信息辨别意识两方面着手,必要时通过加强对于青少年的监督来减少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削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应该从大众传媒的制作源头抓起,国家应该加强对于大众传媒从业者的教育,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自律水平。[5]同时加强国家对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和内容的审核,对于传播不当信息的大众传媒制作者给予严厉的惩罚,同时给予优秀大众传媒作品制作者以适当的奖励,根据奖惩相辅的原则,双管齐下,唤醒大众传媒从业者对于社会及大众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的言论会对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论及表达,而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家长和学校作为对于青少年负有教导和监督责任的两大主体应该注意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加强对于他们的干预和监督。家长应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指导青少年收看电视和上网,必要时为他们安排科学的上网时间,同时要注意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空余时间就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在平时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分散青少年对于网络和电视的注意力,有利于他们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和接触,减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学校在平时对与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于过度沉迷电视和网络的危害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和利用大众传媒。这样能够让合理利用大众传媒得科学观念时时提醒青少年,从而规范青少年利用网络和大众传媒的行为,进一步减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
最后,同样也是针对我们的青少年而言的,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社会人,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完成社会化,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除了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还必须认识到自己亲身与周围的世界的交流与沟通其实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的青少年必须自己从心底认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将自己与大众传媒交流的时间分一部分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和与社会的交流。多与自己周围的人与世界打交道,如把自己上网的时间更多地用来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玩耍,和自己的父母及老师交流与沟通,倾诉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苦恼,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收获等等。我相信,如果我们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个人的社会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社会人!
在这里,我对于加强父母对于青少年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小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与父母沟通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同时给孩子提供建议。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孩子挑自己在一周的时间里通过大众传媒或其他任何方式了解到的时事热点或孩子感兴趣因而让自己特别有想法的时间和父母沟通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父母及时掌握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并及时给予孩子正确而成熟的思想和方向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青少年对于自己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以父母为锻炼对象。为了增强青少年的积极性并让他们用相对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回信的微笑,同时还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而这种奖励方法就要交给我们的父母根据自己孩子的偏好和秉性自己去具体地制定了。这种方法可谓一举多得,可以增进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纠正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有利于锻炼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主动与人交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开放性和广泛性等优点开阔青少年的视野,锻炼青少年的思考能力。而且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总之,大众传媒的优点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它的飞速发展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得到解决的,只要有国家,大众传媒从业者,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从而最终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发挥到极致,让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助力青少年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杜玲玲,《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论析》,媒介教育,2012年第3期 [2]李莉萍,《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5]谭胜兰,《现代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冲击及控制》,新媒体思政,2010年第6期
第二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学院:理学院 姓名:曾庆怡 学号:101414588 班级:10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2班
内蒙古农业大学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化大众传播媒介是指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络等一系列能迅速传递信息的各种技术系统和社会设施。大众传播媒介总体上可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字书、连环画等,电子媒介是指广播、电视、录音带、电影、电子游戏机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形成适应于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要求人必须在社会认可的行为标准中形成自身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一员。社会化贯穿于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老年,个体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影响,不断进行社会化,在每个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社会化的要求和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包括了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和大众媒体等五个方面。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各个阶层的很多层面,人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大众文化,而一些大众媒体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随着大众媒体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部分,直接的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体系。尤其是现在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很容易误入歧途,成为一些庸俗文化的附庸者。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信息和社会调查,浅谈一下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化 影响 改进措施 内蒙古农业大学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大众文化具有开放性、形象性、广泛性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同时大众传媒也不断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变得低俗甚至媚俗。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不断的侵蚀着人们的意识。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意志力薄弱,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又由于处于发展阶段,不良的大众媒体不断的传播着不健康的信息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产生着不良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减少,还有迅速攀升的趋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强。因此,研究近些年来,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渐严重。
未来大众传媒的不良信息信息传播仍有着扩张的趋势,中国的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信息是否能够选择性的获取,是否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对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大众传媒在散步不良信息的途径的了解,可以进一步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原因,对具体改善这一现状有着重要作用。
调查的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大学生、中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8月
调查的主要方法:
1、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信息
2、调查走访,包括问卷调查、追踪调查、走访 内蒙古农业大学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
信息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使信息的冲击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调查显示,50%的中学生在空闲时间喜欢上网查询信息。这些信息使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二〉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随意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当代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等,造成了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助长了校园奢靡风气的盛行。另外,诸如沉迷网络、早恋、追星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而形成的。这些都反映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严重。
1、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中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
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在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时有39的人受到广告的影响,有7的人受到很大的影响。追求时尚是当代青少年所流行的消费方式。
2、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低俗化。
中学生审美的低俗化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浅显直接,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调查显示有18%的学生认为在同学中看日本卡通画的人很多,有51%的人认为比较多。
3、恐怖电影、警匪片中的残酷打斗使中学生中暴力行为升级
随着香港台湾的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引进,一些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蜂拥而至,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的格斗、瞠目结舌的作案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电脑特技,使青少年眼花缭乱,他们甚至把小偷当成了英雄,把恶霸当成了偶像,把黑社会当成了他们理想的练兵场。这些年,中学生之间的打斗越来越升级,拳脚相交已成家常便饭,持刀行凶者也不在少数。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三〉大众传媒话语传递的信息
大众传媒是一个由符号构筑的话语体系,它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系统,通过文字、图像、声音、故事情节等传递话语主体的价值观、情感、反思和意向。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社会成员获取信息和社会生存资源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载体是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人们充分享用着传媒的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对大众传媒中的诸多弊端表示忧虑。从上个世纪早期学者们不断忧虑的电视问题开始,至今人们没有停止过对它的关注。如果那个时期有识之士担心的还仅仅是电视减少了家庭成员的交流、造成未成年人阅读时间减少和观众“傻瓜化”倾向等,那么现在这些问题非但没有减少,还暴露了更多的其他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
并且日益显性化。
1.对性题材的滥用
出于吸引观众的需要,大众传媒无一例外地在其文本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性题材,从原先的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到后来的大胆挑逗,再到现在许多时段加长或篇幅加大的亲吻、抚摩、器官展示。如果说在“欲说还休”阶段还讲究些许唯美色彩的话,现在对人体器官的夸张突出,已经将人的视觉和感官还原为蒙昧状态,但即使是这样,文本的设计者似乎还担心不能吸引观众持久的关注,连卖牙膏、汽水、奶糖的广告统统都用上了性暗示。这种情况不仅在以普通大众为定位对象的大众传媒中存在,而且还在向似乎更为理性和高雅的学术杂志中蔓延,其学术表述方式也充满另类特征。2.对暴力的崇拜
影视文艺作品中一种力量暗暗兴起,黑社会、黑势力、流氓、打斗、施暴成为媒体另一卖点。记得若干年前一位深受大陆喜爱的武打演员,到好莱坞后,一改善良形象,靠残酷和杀手起家,现在看来已享誉世界。有学者认为,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可以缓解人们内心暴力欲望的冲动,以此来为暴力题材做合理化的美饰。许多报纸的专栏里,详细描述不同类型犯罪分子作案的详情,其细节足以使人学会类似事件的实施方案,虽然结果总是正义战胜邪恶,但读者却可以寻到避免被警察发现的种种启发。
3.对超自然力量的渲染
鬼魅、魔幻是当前另一主题,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中的“哈里·波特”现象,从《指环王》,到《午夜惊魂》,再到各种情节离奇的武侠故事,其间有人鬼与共的毛骨悚然,有悬念跌宕的惊险刺激,据说票房不菲。许多观众对此能坦然面对,而且可以津津乐道,投资者从青少年那里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商机。
4.对美的另类化
“酷”是现代社会的新时尚,从英文词源“cool”来看,意味着冷、硬、僵,引申为冰冷、残酷等,显著区别于温暖、温柔为一极的传统美感标准。大众传媒中的主体是通过演员作为特殊符号展现的,他们的穿着打扮、喜怒哀乐、神情举止无不传递了文本设计者的审美情趣。从人们熟悉的歌唱明星来看,近年来新兴的许多年轻的明星都愿意走“妖冶路线”,如果是女性,一般要有暧昧的眼神、扭动的腰身、奇异的装扮,歌词要有爱,最好是痛不欲生、欲罢不能的爱,歌声也可以不圆润优美,呼喊嚎哭,捶胸顿足皆可。现代社会,如果哪天打开电视、报纸、杂志或者互联网,想不看到上述那些新鲜的时尚都不行。多少父母在问:“电视里出现成年男女亲热的镜头时,我该不该把4岁孩子的眼睛蒙起来?”问题是,如果真要蒙的话,那只好让孩子成天带着眼罩生活了。因为家里电视机可以不看,走在大街上广告牌是没法不看的。
大众传媒是一种话语权威,它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从言说权力的角度看,它是施予者,受众尽管千差万别,但都只能是受动者,虽然手握遥控器或鼠标可以部分拥有选择权,总体而言,单向接受传媒符号体系的传递是受众们唯一的选择。因此,在传媒网络体系覆盖之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受大众传媒的塑造是不可避免的。
大众传媒应作出的改进 内蒙古农业大学
传媒要改进,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从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看,传媒应注意如下方面的建设:
1.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导向。政府的示范和导向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力,尤其在中国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下,政府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有其他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主要媒体上积极推进精品工程,在表现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国家理念建构的要求。
2.提升媒体形象的定位。尽管受众层次不一,但每个社会成员内心都有真善美的需求,青少年未成形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可以通过美的方式加以熏染,将每一个可能被青少年接触的文本都赋予智慧的种子,用重新诠释的美感、正义和神圣感来唤起青少年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广告、画面、文字、声音和可接触的各种界面上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诉求。
3.提高创作者的素养。媒体产品面世的背后是一群创作者,从编导、设计、策划到具体操作,直至最后成形,是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精品创作需要有精品共识,在基本价值尺度上,首先需要在这个群体的合作上取得共识。在这个价值和意识形态日趋多样性的时代,如何获得这样的一致,尚需更高层面共同理念的建构和较长时间的消化。
对青少年的建议
1、青少年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合理利用青少年阶段时的猎奇心理,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
2、青少年对不良信息要有一种抵制能力,不能随波逐流,还应该学会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青少年应该会洁身自好,学会抵制社会化中的不良诱惑。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不断的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从电视、报纸、杂志到网络。而作为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受到这些大众传媒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净化媒体的信息,给青少你那提供一个。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获得更高的认知度,媚俗,低俗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而这些问题无疑给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段时间,英国首都伦敦发生骚乱,英国广播公司总结的几点原因中,就有着流行文化滋生暴力,而大众传媒则是流行文化的大力传播者,所以我国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打击大众传媒中不良信息的出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同时也要对适龄青少年进行相关的方面的教育。我国净化大众传媒不良信息的传播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在它给人们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八个消极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社会、家庭、媒体三方面来共同解决大众传媒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关键词:大众传媒 学生社会化 影响
当今世界,大众传媒已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它为人们创造了丰富的工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德行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王世永先生分析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后提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积极的对策。他认为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有八个方面:“
一、恶性信息导致道德污染。最显性的,也是后果最严重的是传媒传播的越来越多的,色情、暴力信息,造成青少年淫乱、暴力等违反社会规范准则的社会偏离行为。
二、庸俗信息产生消极示范。电视是大众媒体中受众构成最复杂,对受众文化水平要求最低的一种。因此,其行为示范作用也最为明显。由于电视有大量复制和扩张低层次的通俗文化乃至庸俗文化的倾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视传播的先天优势,许多不良、消极行为会被传播者通过先进的声像技术进行视听包装,而显现出极具吸引力、诱惑力和说服力的精致面孔。
三、失真信息导致认识障碍。在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传播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完全保证信息传送的高保真度。
四、符号暴力导致文化偏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电视解魅理论中,以犀利的分析有力地揭露了电视反民主的符号暴力特征,表现于电视行业的职业眼光和内部循环所导致的同质化。
五、信息麻醉弱化思维能力。不同媒体信息传播产生的效果不同。电视传播的信息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六、信息泛滥降低信息获取效率。信息泛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信息超载。无效信息进入青少年的视听范围势必造成他们精神疲惫、反应迟缓、感觉退化、思维混乱、烦躁不安等心理、生理的不适应症状,使其主动获取、整理信息的积极性,大量垃圾信息、无效信息必将挤占青少年在学校、家庭教育教学中接受的学习知识的空间干扰正常的信息的接受的思维序列,使本来敏锐、活跃的信息吸收需求处于抑制状态,减弱了学习效果,降低了有效信息的获取率。
七、虚拟情景缓滞社会化过程。青少年的情感、意志、性格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对客观环境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
八、有碍生理健康。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观看电视会使青少年视力减退,引起眼睛疲劳、疼痛、头疼、肩痛及颈椎、脊椎劳损等症状,并且由于客观上将少了肢体协调性活动和户外运动,导致全身生理系统的非协调性极不充分发展。”
对此,他提出了消极媒体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政府的行政干预机制。政府行为是较大限度地消除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的根本保障。新闻媒体与其所传播的信息是关乎社会公正和公正利益的重要公共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主体,政府更加有义务,也有能力对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监管。
二、社会的系统教化机制。社会教化体系狭义的理解,包括各种各类教育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学校教育应该扮演媒介教育主阵地的角色。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全面推行媒介教育,是消除电视媒体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在课堂教学和团体活动等全过程中渗透媒介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家庭教育是媒介教育中肩负“启蒙”重任的关键环节。青少年最初接触电视是从家庭中开始的,在家庭中接触时间最长,因此,电视与青少年的互动关系在家庭中展开的最为充分。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电视媒体的认识态度和感情倾向乃至批判能力,均对孩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孩子的收视需求,与之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收视好恶。如果说学校是寓教于娱乐,家庭则应化影响于无形。餐桌上的闲聊,卧室中的谈心,电视前的评论等等,无不是借助具体情境进行教育引导的好时机。甚至可以通过对电视媒体、节目的认识,实现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及智性分析等综合素养的目的。应该动员社会中的一切知识分子,尤其从事人文社科的工作者,以及各社会工作人员和公益团体一起努力,形成教化合力,发挥综合效能,才可能使青少年生存的整体精神环境获得优化,使电视媒体虚拟环境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
三、媒介主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作为大众正义的代言人和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单元,大众传媒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自律水准和相对完善的行业制度自律机制。前提是后者的核心和前提,后者则是前者的体现与保障。
从道德自律层面讲,电视媒体较其他媒体具有更为有利的表达方式,更为明显的传播优势,从而也具有更大的说话权利,因此,较其他媒体从业人员,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应具备更严谨的职业作风、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更全面的人文素养。信息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表达不同民族文化的自由。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的义务和青少年通过电视传媒与互动服务获取知识的权利等等诸如此类的通讯道德的普通准则,应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秉持的基本职业理念。电视从业人员要对传播行为与结果持有高度责任的自律精神,尽力杜绝劣质信息的污染,避免行业整体文明水平的下降。
第四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今天,由于大众媒介到处都有,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歪,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其他任何活动。”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的论述言简意赅的揭示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影视,录像,网络,书籍,报刊等大众媒体广泛普及,并以其色彩丰富、鲜活生动等特点,迅速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是人类传播能力发展变化进步的表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散布在不同地区的个人或者群体的传播媒体。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大众传媒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大众传媒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这样就形成了由大众传媒构成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的生活环境。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体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彻底改变。除了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以外,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大众传媒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获取与传递信息。从古到今,大众传媒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需要获取和接收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通常都会选择最新和最快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比如,互联网,手机等。据统计,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由于青少年对于新媒体需求的增加,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是传统媒体数量的二到三倍。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人生中求知欲最旺盛,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们需要大量而且新鲜的信息和资讯。大众传媒的存在和发展满足了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渴求和开阔眼界及思路的需求。不可否认,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里,空间上的距离被无限缩小。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传到青少年们的眼前。这无疑加快了全球信息资源同步化的进程,使得青少年并不是被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圈子之内,而且跟上了整个世界的脚步。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无比重要而非书本可以取代的作用。其次,大众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环境。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们需要与人沟通和交流。而许多现代的新型传媒的存在大大满足了青少年们的交流需求,并且丰富了交流的方式。特别是有些青少年最初与人交流时不善于面对面交流,比较内向或者沟通能力不强,这时,如果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就更为方便,有效。虽然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但是又能彼此传达信息,解决了那些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们的问题。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那些新型的传媒方式也扩大了他们交友的范围,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和身边的人,不在身边的人,在距离上很遥远的人,甚至是其他国度的人进行交流,这些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新鲜而且宝贵的。交流对象的丰富能使青少年更快速地认识社会和这个世界,拓宽眼界。这些都是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由于大众媒体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中国,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在这个逐步加快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众传媒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将人的学习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本人行为后果所引起的学习,一类是通过他人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后一类。在现如今确确实实出现了一些不适合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接收的传媒内容,比如色情内容,暴力内容,甚至是反传统反道德的不健康内容。对于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受到这些方面内容的熏染之后很有可能会在对世界外部环境的认识和对价值观的概念和正确性上产生扭曲甚至颠覆。这些大众传媒所显露出来的弊端是对青少年的发展极其不利的。面对这些不良的信息内容,青少年缺乏一定的正确的拜别观念和能力,容易误入歧途,导致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大众传媒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维持这一时代的重要而且必要的工具。当代青少年思维活跃,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再加上自身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能力,更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环境的影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因此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大众传媒应该坚定地发扬其自身的优点,努力改进缺点,更加完善体制,更新发展传媒方式,坚持传递正确,健康,效率的信息的理念,能够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更加有效地使用。
第五篇: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2
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物理与电子工程
0911010055
李金平
在全民娱乐,全民微博的今天,如果你用一句话,一个词儿,而这句话稍加有些露骨和犀利的特征,或许还能代表一种鲜明的态度,就足以挑起人们敏感的神经,就会受到追捧。而你会不加犹豫的去接受上面的文字吗。当“Internet Explorer无法显示该页”,你会选择“翻墙”吗?这些我们现今流行的大众媒体,已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大众传媒是指包括网络、电影、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面向大众传播媒体。随着国民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本篇主要介绍大众媒体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青年来讲尤为重要。当代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信息量不断增长、传媒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已越来越明显。当代学生行为及心理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影响。作为祖国的未来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有益信息的影响,促使其健康发展,应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传媒手段给我们的学生以至整个的社会创造一个较好的文化环境。
一.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几个积极影响 1,传媒手段的多样化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丰富,知识面和想象力都大大扩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数量以指数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网络的不断发展,其速度是惊人的。我们空闲的时候都喜欢上网,例如现在的QQ,微博等,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大家可以在上面或得丰富的信息,学习层面和知识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扩张,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可忽视的。
2,媒体的开放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有利的
由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国家虽然对网络实行了一定的屏蔽,不过总体而言,媒体还是较开放的,这就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呈现出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理的条件。
3,媒体环境的繁荣对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是这一代的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 在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好的一点就是这一行为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 方式,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父母这一代i的消费观念和处事方式都有很大不同,他们喜欢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这样,学生这种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就是说传媒环境的繁荣使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义。
说完了媒体那么多有利于学生的方面,那为什么国家还是要建立所谓的“国家防火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众传媒并不是一味的有利,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就像双刃剑,看你如何取舍,如何正确对待,并加以使用了。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随意模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当代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等,造成了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助长了校园奢靡风气的盛行。另外,诸如沉迷网络、早恋、追星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而形成的。这些都反映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严重。二.大众传媒对学生的几个负面影响
1,大众传媒的商业运作促使了学生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不难看到,很多学生炫耀自己的生活物品,穿着是否名牌,手机是否是爱疯,等等。这种当代学生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各个媒体出现的广告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大都数都受到广告的影响。追求时尚是当代学生所流行的消费方式。这样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家互相攀比,用来满足自己的那点虚荣心和优越感。
2,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低俗化。在我身边,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我身边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喜欢看网络小说,喜欢看日本动漫,一看就会入迷。而大多数都是些无聊低俗的内容。学生这种审美的低俗化表现在古典严肃的文字艺术收到冷漠,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收到学生的欢迎,并继续流行着,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浅显直接,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3,电视,影片,小说里的暴力,色情严重充斥着学生的防线
随着武打片,功夫片,一些所谓的文艺片的引进,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触目的惊心格斗,过分暴露的肉体行为,是青少年眼花缭乱,他们甚至把小偷当成了英雄,把恶霸当成了偶像,把黑社会当成了他们理想的练兵场。这些年,中学生之间的打斗越来越升级,拳脚相交已成家常便饭,持刀行凶者也不在少数。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三,总结
大众传媒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重要就在于你怎样去使用它,发扬好的一面,努力去克服大众传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比如,行政部门对滥用广告进行严格审批,取缔一切色情,暴力,低俗的影视剧的上映。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能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而学生接触媒体是必要的,禁止他们接触是不可能的。面对大众传媒这柄双刃剑,学校应该秉着教育者的良心,对中学生正确运用媒体实施有效的引导,增强他们筛选和辨别多种渠道信息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跃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展为中学生所愿意接受的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检验书本中真理,感受人生的复杂多味,使他们不致于在不良信息闯入大脑时乱了方寸,迷失方向。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挥自己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孩子正确接受信息,同时还要分析孩子的信息源,并与学校保持联系。
只有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大众传媒对学生的作用是意义重大的,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创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