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靖江发展
紧扣“两个率先”目标 为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贡献招商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靖江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绘就了靖江“两个率先”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五年再来一次大
跨越”的进军号角,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就要深刻认识靖江所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使命。经过五年的奋斗,靖江主要经济指标在苏中领先,赶上苏南“第二梯队”发展水平。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牢记省委、省政府对靖江“当好苏中崛起的排头兵”的殷切期望,始终不忘泰州市委、市政府对靖江“当好泰州发展的领头羊,建好泰州南大门”的目标要求,更加自觉地把靖江发展实际与时代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与区域发展特征结合起来、与人民愿望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率先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团结实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就要准确把握“两个率先”的新内涵和新标准,并作为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的奋斗目标。要突出富民优先理念,进一步明确推进“两个率先”的发展导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落实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任务;加快开放创新步伐,进一步培育推进“两个率先”的内生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进一步打造推进“两个率先”的宜居城市;注重“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优化推进“两个率先”的生态环境;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营造推进“两个率先”的良好氛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初步形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形态,为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宏伟的蓝图振奋人心,神圣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新一届靖江市委的带领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和“两个率先”的骄人业绩共同谱写靖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绚丽新篇!
“五年再来一次大跨越”。它是一个综合的发展目标,既有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的目标,又有社会发展、环境建设的目标;既有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又有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推进,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同步发展,更加注重速度、质量、结构、后劲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群众利益的共同提升,更加注重投资环境、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第二篇:靖江概述
靖江市概述
靖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南与张家港、江阴、常州隔江向往,北依苏中、苏北广袤平原,是中国最富裕的长江三角洲中部一个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靖江三面环江,襟江近海,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这里是长江甲乙级航道的交汇处,拥有长江岸线52.3公里,是中国的一类开放口岸,也是长江下游五个有可能成长为亿吨大港中最有希望的一个。2004年至2008年,靖江主要经济指标五年增长了五倍。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4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江苏省中部地区之首,在江苏省排第八位,综合实力在全国列第36位,民生建设列第39位。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苏中领先,顺利通过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标认定。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9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2∶56.8∶40.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83元。财政收入124.7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48.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16元。
一、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工业起步较早,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在大力提升船舶修造、机电汽配、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机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岸线资源优势,全力发展沿江新兴产业,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
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五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环境生态一体化、就业保障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社会事业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就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我们围绕实现“由劳动能力的人有就业岗位、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保障就业一体化,落实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以下,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
靖江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近年来,我们正致力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用2年左右时间,投入20亿元左右,实施12个教育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资源配臵,推进教育现代化。
我们坚持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市级医疗集团,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事业。
靖江区域不大,但文化底蕴丰厚,拥有闻名遐迩的饮食文化、讲经艺术、山水盆景、全国最早的岳王庙、百里江堤(含大桥景区)风光、江心洲风光、孤山宗教文化等。在这块土地上,曾诞生过著名实业家刘国钧,培养了共和国15位将军、7位两院院士。靖江山水盆景独树一臶,饮誉海内外,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魁星阁、四眼井、岳王庙等人文景观堪称历史文化的瑰宝。靖江美食驰名中外,具有“中国江鲜菜之乡”、“中国汤包之乡”
第三篇:靖江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 时间:2010年04月13日 来源:靖江市政府 】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12日在靖江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陈明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实施“二次跨越”的起步之年,也是经济逆势上行、社会显著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共靖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举措,积极推进“以港兴市,港城相依”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7万元,均比上年(下同)增长15.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9亿元、222.1亿元、130亿元,分别增长5%、16.2%和14.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35.2%;实现财政总收入68.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7.12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26.1%和30.1%。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苏中领先,顺利通过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标认定。
一、坚持保增促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深入推进“6138”工程,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2万亩,新建高效种植养殖项目65个;粮食总产33.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龙头企业达33家,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49个;为农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生猪高热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工业经济量增质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319亿元,增长31.9%,其中,列统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为900亿元、814.5亿元、124.4亿元、98.5亿元,分别增长32.3%、26.46%、57.89%、68.98%;重点企业贡献份额加大,30强企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列统工业总额的一半以上;格菱动力、德桥仓储公司在境外上市。建筑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17%。服务业不断壮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亿元,增长17.5 %;鼓励规模骨干企业二、三产业分离,新增营业税1000多万元;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实现开票销售45亿元;传统商贸业态提升,文峰大世界、时代超市等知名企业进驻营业,江阳、虹桥等农贸市场建成使用。金融保险平稳运行,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4.78亿元、贷款余额246.13亿元,分别增长40.53%、73.72%;成立润丰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挂牌;实现保费收入9.51亿元,增长24.97%。
运行质态继续提升。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3.1亿元,增长29.8%;创新项目增多,试制新产品376个,实施星火、火炬等科技计划30项,新增高新技术产品37个、高新技术企业9家;创新成果增大,申报专利1115件;创新载体增强,科技创业园3万平方米孵化厂房交付使用,建成产学研联合体20家,新设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技改力度加大,实施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29个,技改投入172亿元。品牌建设迈出新步。申请注册商标470件,光芒、亚星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创省级名牌产品3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9个,建成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循环经济加快推进。4家企业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2家、能源审计企业9家;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1.89%、9.68%和12.25%;推进化工专项整治,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1家。
化危为机措施有力。要素制约有效缓解。积极上争项目,获中央和省预算内补助项目34个,获补资金7734.71万元;设立5000万元应急周转金,支持企业应对困难、加快发展;成立润元、嘉信担保公司,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额度2.65亿元;新增项目供地3759.15亩,保障产业发展需求,建成省级土地执法模范市。服务环境持续优化。对高新技术、再生资源等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规范涉企服务行为,“减、免、停、缓”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基金211个,为企业减负1.16亿元。内需拉动效果显现。落实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相关措施,降低契税征收税率,发放购房补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8.15%;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有力拉动了城乡消费。
二、坚持开放开发,以港兴市深入推进
港口建设进程加快。吞吐能力不断增强。投资30亿元,开工建设恒德港务、龙威粮油等泊位22个,续建国信电厂、新荣修船等泊位23个,建成投运盈利港务、扬子江港务等泊位24个,新增码头通过能力1723万吨。疏港通道继续完善。开工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二期工程,江平路改线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旺桥港路、北六中路等13条道路,富阳东路、七圩港西路等8条道路竣工通车。服务功能同步配套。口岸联检大楼主体建成,海事、边防驻靖机构获准设立;盈利港务、扬子江港务码头对外开放,靖江港靠泊作业外轮300多艘次;新设江苏扬远等8家口岸、港口配套服务公司,港区物流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沿江产业做大成型。港口物流初显规模。积极拓展货源市场,完成货物吞吐量4000万吨;龙头型港口物流主体增多,木材、金属材料、粮食、能源等物流基地快速壮大;以三江现代物流中心为平台,引进一般商贸物流企业112家,实现开票销售38亿元,增长21.06%。主导产业链式发展。完善船舶修造、木材加工、特色冶金、能源石化、粮油加工等产业上下游配套,加速沿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新开工华菱锡钢、众达炭材等43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00.34亿元,其中投资超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项目3个,续建扬子江金属加工、万林木业等16个重大项目,安泰动力、格菱动力等41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开发成效明显。开发区完成工业开票销售450亿元、财政收入32亿元,分别增长38.5%和28.78%。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完成工商收入310.05亿元、财政收入7亿元,分别增长53.87%和44.23%。完善园区载体功能,启动新桥特种合金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建成新港供热中心、污水处理厂主厂区,新建、扩建110千伏孤山、虹桥变电所和220千伏生祠变电所。
外向经济持续发展。利用外资逆势增长。新批外资项目12个、增资项目13个;注册协议外资6.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5亿美元,分别增长43%和13.5%;招商选资取得实效,组团参加“台湾江苏周”活动,签约金额2亿美元;宝骊集团、三马公司与世界顶级企业实现高位嫁接。对外贸易难中求进。自营出口16.5亿美元,9家企业出口超千万美元。外经合作持续加强。新签外经合同额6000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6000万美元;拓展境外建筑市场,成功签约卡塔尔、沙特等建筑项目。
三、坚持建管并举,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新城区核心形态显现。建成新城核心区,市行政中心、新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启用新城规划展示馆,新建马洲公园容湖明珠等设施。旧城区改造深入推进。建成骥江路商业步行街;启动胜利街地块改造,新汽车站对面地块顺利拆迁;改造供销居委、科技居委等7个城中村,环城路内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综合整治玉皇殿、羊巷等7个社区,改建社区道路219条。完成拆迁134万平方米,建设安臵房179.12万平方米;新建人防工程3.1万平方米。新城镇建设顺利启动。新港城仲阳商贸城、农贸市场、医院扩建工程开工,港区服务中心大厦封顶;新桥城“两横三纵”道路框架逐步拉开,启动建设行政办公中心、商业街;生祠镇团河、马尔港驳砌和美人港景观改造竣工;季市镇开展老街古宅保护修复工作,新增6处建筑文保单位。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启动马桥徐周、新桥孝化、生祠集镇、斜桥创新4个集中居住试点建设,建成首批农民住房;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5座;建成中型沼气池5座,新增农村“一池三改”1500户。
城乡管理有效加强。规划修编富有成果。编制完善全市土地利用、滨江生态园、新农村集中居住试点等规划、设计方案15件;强化规划管理,开展了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专项检查。市容整治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城区环境,规范户外广告设臵,查处违法建设12.5万平方米;完善环卫设施,建成顶和庄垃圾中转站。社区管理成效明显,靖城街道办事处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客运市场不断规范。降低城乡公交票价,建成公交站亭180个;升级更新出租汽车,取缔城区营运电瓶三轮车。农村环境持续优化。健全“四位一体”综合管护,新桥孝化村建成省级康居示范村,西来丰产等3个村成为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实施西北环道路改造,新建、改建桃园路、同安路等6条道路;铺设供水主管13.6公里,完成东片供水管网改造;新铺污水管网16.6公里,提高了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电信、邮政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挂牌督办13家重点排污企业;创建环境优美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新桥孝化村、生祠金星村创建成省级生态村。清水工程深入实施。整治城区河道38条,疏浚镇级河道39条;新建排水闸站9座,孤山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完工。园林绿化继续加强。实施东湖园东扩、人民公园改造、西郊公园后续工程,马洲岛观光园建设框架全面拉开;新增城市绿化4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2.77万亩。
四、坚持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再创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60元,分别增长11.6%和11%。就业创业继续扩大。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办民营企业1352家、个体工商户5186户,新增注册资本35.27亿元;组织农民技能培训5.04万人次,新增就业1.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8%以下。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结算和发放方式,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双放弃”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生育保险支付标准。强化住房保障,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住房货币补贴302.4万元。社会救助能力增强。慈善基金规模突破1亿元,募集光彩事业资金532万元;实施困难家庭大病医疗救助,结对帮扶城乡贫困户1218户;推进残疾人关爱工程,建成省白内障无障碍市、省社区康复先进市;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发放9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
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均衡教育发展;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促进素质教育,高考万人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改善办学条件,城北教育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各类教育健康发展,职业教育中心校成为泰州首家省四星级学校。文体事业繁荣兴盛。建成靖江书城、电影院、青少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市第27届文艺节、“欢乐中国行.魅力靖江”大型演唱会。启动数字电视建设,有线电视综合入户率达108.8%。创建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朱敏荣获全运会女子击剑团体金牌。卫生人口计生工作加强。重组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施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甲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取得实效;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综合管理,实现计生“世代服务”全覆盖。其他事业共同发展。推进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市统计局获评国家级先进集体。强化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市行政中心迁址运行。外事、对台、侨务、人武、气象、盐务、烟草、史志档案、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城乡文明素质提升。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印发6万册“新家规家训”手册,评选家庭文明标兵;开展感恩教育,评选美德少年,培育新一代靖江人;树立文明典型,推选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开展向全国重大宣传典型陈燕萍、优秀民警张金文学习活动。文明创建深入开展。推进文明村镇、社区、行业和单位创建;深化精神文明城乡共建、军民共建,第七次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城。文明品牌精心培育。建设“微笑365,文明新靖江”城市品牌,推行机关品牌化服务;征集“唱响靖江”词曲,举办“颂扬祖国,放歌马洲”群众歌会,展示靖江建设成就和精神风貌。
五、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建设继续加强
民主法制逐步健全。法制建设成效明显。推进“五五普法”,建成省“五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市;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30个部门自由裁量权,行政执法涉案财产价格鉴证工作得到健全。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1件、政协委员提案 267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继续办好《对话》、《行风热线》栏目和市长公开电话、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基层民主不断扩大。187个村创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率先在苏中实行镇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公共安全全面强化。深入创建“平安靖江”,大防控、大调解、大信访体系不断健全,开展领导接访和下访活动,实现国庆60周年庆典期间“零进京、无大事”目标。继续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成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管,隐患整改率达98%。应急管理继续加强。开展日全食应急管理,组织防汛、消防、环保、市民疏散等应急演练,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增强。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巩固镇机构改革成果,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启动。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制度,427个行政审批事项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受理行政审批申请事项38.03万件,办结率100%。组织规范性文件评估,废止文件186件;成立市电子政务中心,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廉政建设有效开展。市招投标中心投入运行,完成招投标项目35个;强化审计监督,核减工程款1.22亿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面临的压力比预想的大,工作的成效比预期的好,实现了“二次跨越”的良好开局。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全市人民团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政法干警、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靖江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需要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够强,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生产性要素制约仍很明显,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任务繁重;小城市、特色镇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快,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群众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还要加强;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行政效能、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二次跨越”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当前,国内经济回升趋暖,但世界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多变,既给了我们跨越腾飞的条件和机遇,也给我们发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机遇面前,自当先人一步、乘机赶超;挑战面前,必须敢于亮剑、勇往无前。30年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经验、打好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跨越,我们实现了目标、积蓄了力量;过去一年危机锤炼,我们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新的一年,我们更要坚定信心、迎难奋进,稳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和本次人代会确定的任务,坚持“学赶苏南,后来居上”不动摇,推进“二次跨越”不松劲,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港城相依”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建设,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靖江,不断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68亿美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万元GDP能耗下降8%。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将着重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以港兴市,增强发展活力 提高港口发展水平。加快港口基础建设。大力兴建码头泊位,增加公共码头数量,提高港口投入产出效益。新建新华港务、太和物流等5个码头项目,建成各类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12个,形成以15个万吨级泊位为主体的港口核心区,力争货物吞吐能力超过6000万吨。启动靖江港负10.5米进港航道工程建设,改善港口通行条件。完善疏港体系,建设港区铁路专线,贯通沿江高等级公路靖江段、江平路改线工程;规划建设疏港公路和姜八公路改线工程,新建、改造永兴路、新洲路等疏港通道19条,构建“三横十四纵”路网。调整港区水系,实施下六圩港枢纽工程,拓宽疏浚夏仕港、公兴河等河段,打造水公铁一体的疏港体系。健全港口服务功能。全力支持查验机构驻靖开展工作,加大上争力度,促进口岸全线开放。建设电子口岸,实行通关一站式网络服务。加强港际互动合作。抢抓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机遇,加强与重庆等上游港口沟通衔接,积极拓展江海换装、江河换装业务。加快集聚储运加工、商务贸易等临港企业,促进储、运、销行业互动,延伸港口产业链,全面增强靖江港综合竞争力。
大力发展沿江物流。建设物流基地。优化沿江物流产业布局,建设以重钢物流、新扬子金属等为代表的金属材料物流基地,以扬子江粮食、龙威粮油为主体的粮油物流基地,以及木材物流基地、能源石化物流基地和农资物流基地。完善物流管理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物流企业进园经营。集聚物流项目。开工建设苏通物流、重钢物流等7个重大物流项目,强化华菱物流、恒德港务等4个在建项目跟踪服务,抓紧扬子江金属加工、扬子江港务等3家物流企业扩建,建成德桥仓储、苏农物流等7个重点项目。强化三江物流中心平台功能,吸引集聚国内外知名物流配送企业,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升级转型,增强物流产业发展后劲。培育衍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进物流中介机构,健全货代、船代等配套服务体系,推进仓储、交易、加工、配送“四位一体”建设。强化产业对接,引进培育物流设施、加工包装、检验检测等配套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三江物流、粮食购销电子商务平台,建成仲阳商贸城及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做大万林钢材期货交割库,构建实物交易与虚拟交易相结合、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依存、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相补充的市场体系。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充分利用沿江资源优势,以低碳、高科技、强带动为导向,加强重大项目信息收集、筛选,招引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力争新引进5个左右超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的重大项目。稳定扩大对外贸易。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企业、产品出口运行情况,健全外贸预警机制,提高企业规避贸易风险能力。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扶持江山制药、亚星锚链等30家重点企业扩大出口,完成自营出口19亿美元。加快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船舶出口基地申报工作,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外贸平台。积极开展外经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境外投资步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引导广宇集团等建筑企业向境外工程总包、高端工程承包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开展外派劳务市场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外派劳务工作。
二、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优化发展质态
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特色园区发展。围绕转型升级,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建设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专业园区。新港园区突出钢管加工、木材加工、粮食、游艇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提高承接大产业、大项目能力。城南园区着重规划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区中园,扩大产业规模,放大园区特色。城北园区侧重培育光电信息等高新产业,发展标准件产业园、科技创业园,促进高新技术项目集聚。新桥园区发挥特种合金材料优势,在核电配套、冶金石化装备产业上重点突破。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围绕提升重钢结构产业,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核装备等高新产业,扩增联动开发优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力争新招引1-2家世界500强或国内100强企业,构筑新型产业基地。强化项目施工组织,重点启动华圆金属加工、凯特尔新型饰材等49个签约项目,推进华菱锡钢、康远新材料等55个在建项目,建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个。加速培育产业集群。集中要素资源,做大做强沿江五大主导产业,打造船舶、金属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以及机电、木材、粮食3个百亿级产业。促进中小企业融入集群发展,配套服务主导产业,推动集群经济加速形成。巩固扩大船舶产业比较优势,鼓励新世纪、新扬子等造船企业组建航运中心、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培优扶强安泰、格菱等船用动力企业,集聚发展锚链、泵阀等配套产业,积极引进船用导航、控制系统项目,促进船舶制造、修理、配套同步提升。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新世纪造船、亚星锚链、荣联科技等3家公司上市。
加速提升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推进工业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培育面向现代制造业的服务市场。支持企业发展与主业相关联的总承包、总集成业务,由装备制造向侧重研发、销售转变,培育技术研发、市场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引进金融机构及业务中心,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信用保险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完善骥江路商业步行街经营管理模式,繁荣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建设滨江新城、新港城、新桥城商业副中心,健全商业网点和服务设施。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扶持发展为农综合服务社,扩大农村商贸流通。结合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落实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市场集聚,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保障。
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增创产业优势。高起点编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培育飞机、通讯、新能源、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粮油工程机械等高新产业,形成新的亮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纺织服装、机电汽配等传统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创新载体,完善科技创业园配套设施和功能,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能力。强化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380个、高新技术产品25个,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列统工业比重、技术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申报专利1200件,新创省著名商标2-5个、省级名牌4-5个。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实施星火、火炬科技计划12项,培植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50个,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00亿元。强化人才支撑。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11名,其中海外人才20名;新建2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三、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宜居环境
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以实施“6138”工程为载体,建设省级生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提高8个镇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建立高产示范片4个、生态养殖小区5个,创建10个高效渔业特色村。加强农产品安全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创建省级香沙芋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行秸秆还田、精确定量栽培等生态技术,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改建农村泵站72座、涵洞233座。大力兴办农村新实事,继续实施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落实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推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创建1个省级康居示范村,建成2-3个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推进集中居住试点。完善孝化、徐周等4个试点村管网、绿化配套设施,探索社区管理办法;启动建设第二批集中居住试点,推动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
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形象。启动滨江新城教育、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高标准酒店,逐步强化新城配套功能。分片分期改造老旧小区、后街背巷,实施胜利街、新汽车站周边、人民南路两侧等地块改造。完善城市路网,改造广靖高速靖江出入口,建设园北路、府东路等道路,改建工农路、新建北路等6条道路,完成环城路节点改造。整治城区水网,提高水环境质量。加快铺设管网,建设50公里天然气高压管线及首站、门站工程,新铺污水管网12公里,新建、扩建110千伏木金、越江变电所和220千伏六助、夏仕变电所。加强城市管理。启动“数字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推行主要路段18小时保洁,打造江平路等城管样板街。严格交通管理,巩固出租车、电瓶三轮车等专项整治成效。健全社区事务管理网络,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城镇体系。推进两个小城市核心区建设,实施新港城中心公园、新世纪小学等重点工程,建成港区服务中心大厦、新港农贸市场;完成新桥城道路框架建设,新建润新便民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广场等重点项目。开展两个特色镇功能改造,生祠镇重点建设思岳路,实施集中居住点二期工程,争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季市镇重点启动宁通公路绿岛、绿廊建设,新建季市小区,逐步修复老街古宅,创立餐饮名镇。突出加强生态建设。优化生态环境。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推进城市绿化、郊野绿化、村镇绿化,实施生祠示范区、生态园、马洲岛和孤山景观区、西来植物园、季市公园“三大三小”生态工程,建设九圩港、十圩港景观带。严格环境保护。建设专项环保工程,改善九圩港等重点河流水质,新建5个镇级垃圾中转站,建成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完善西来化工控制点建设,完成江山制药、长强钢铁等企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整治工程。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1052吨以下,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9800吨以下,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力争通过省级验收。科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抓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创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模范市。搭建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流转土地1万亩。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地下水、采砂、吹填等行为。
四、着力推进惠民工程,改善民生福祉
完善保障救助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建立企业、事业和居民养老保险互转结算机制,强化城镇养老保险衔接。加快医疗保障扩面,医疗保险参保18.6万人;新农合参保35.7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8.8%。推行行业工伤保险,扩大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支付范围;优化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有效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完善救助制度。建立城镇低保、五保对象、大病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逐步实现低保、退役士兵一次性安臵补偿城乡并轨。设立“靖江慈善日”,慈善基金扩充到1.5亿元。构建养老体系。培育、扶持和规范民办托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争创全国“长寿之乡”。加快镇级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
大力促进创业就业。优化创业服务。推进创业孵化基地、见习基地建设,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加强创业指导、创业培训。设立1500万元全民创业扶持基金,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增加小额担保贷款,营造低门槛、高效率的创业环境。强化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常态化企业“订单”培训。广泛组织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返乡农民工、应届毕业生参训,扩大培训规模。加大培训补贴力度,继续开展被征地农民免费培训。全面推行企业职工培训鉴定,切实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企业用工信息库,贯通市、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定向推介工作。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实施就业困难家庭“一对一”帮扶援助,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困难。
倾力办好为民实事。继续改善民生,年内兴办10件实事工程: 1.启动建设市文化中心。2.新建滨江新区初级中学。3.开工建设滨江生态园。4.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80座。5.增加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建设绿色通道5公里,植树造林1.5万亩。6.新增农村“一池三改”1000户,建设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6个。7.建成市老年福利中心,新建5家残疾人庇护安养所。8.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城乡适龄居民参保全覆盖。9.援助就业500人,扶持创业1000人,新增就业12000人。10.结对帮扶城乡1000户贫困户。
五、着力推进社会事业,构建和谐靖江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开展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建成城北教育中心,改造组建城中小学,启动市职教中心迁址新建工程。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深化素质教育。完善绩效管理,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做好甲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推进卫生城市创建。落实生育独生子女的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加快“阳光计生行动”、“新农村新家庭计划”项目市建设。组织机关公务人员集体做广播操,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城乡文化建设。健全文化设施,力争镇级文化中心全达标、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实现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村通。举办市第28届文艺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严格文化市场管理,整治互联网、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推进数字电视工程,转换率达到70%。继续编纂《靖江市志》,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强化人口信息管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组织“德国安斯巴赫周”活动,扩大友城合作。继续做好人武、双拥、对台、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大普法力度,打造法治主题公园,争创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劣行为。建立市法律综合服务中心,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恶性暴力犯罪,遏制多发性侵财犯罪,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企业、环节的监管,确保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全面落实矛盾纠纷“三排查”措施,完善大调解格局,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落实信访包案责任,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大力弘扬文明风尚。增厚文明底蕴。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质量。突出“出租车爱心车队”、“和谐社区创建”等十大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打造“文明新靖江”。继续开展学习先进模范活动,评选“靖江之星”,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丰富文明内涵。试点建设大病救助“爱心银行”,树立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全面改版中国靖江网,开通靖江文明网,倡导网络文明,建设市民网上精神家园。推进文明创建。深化文明单位系列创建,继续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争创活动,增强文明创建成效。强化“诚信、规则、责任”道德实践,引导企业诚信立业、个人文明修身,建设文明社会。
六、着力推进自身建设,提高施政水平
坚持科学施政,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决策能力。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区域实情,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推进发展。健全大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公示制度。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减少应酬,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谋实效。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在以港兴市上有新思路、城乡建设上有新见解、改善民生上有新办法。深化改革谋求创新。继续解放思想,用创新的思路破除发展中的障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更加善于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力争在抓机遇上项目、抓投入促增长、抓民生保稳定上求突破、见成效。
坚持务实勤政,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服务能力。优化公共行政服务。加强市行政中心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服务功能和水平。发挥市电子政务中心职能,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强化集中审批,继续实行联合审批、联合验收、联合年检。加强市、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规范镇、村(社区)两级代办服务程序,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完善综合考评制度,健全工作责任评价、考核体系。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优化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加强动态评估督查。实行行政问责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优化经济运行监控,把握经济运行质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公共应急管理。完善气象、防震减灾等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体系。新建市特勤消防指挥中心,建成市人防疏散基地。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执行能力。继续扩大政务公开。深入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新闻发布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更新政府门户网站,完善网页结构内容,优化政务信息公开平台。继续办好《对话》和《行风热线》专栏、市长公开电话和信箱,畅通信息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继续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工作。认真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市政协履行民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从严治政,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保障能力。落实源头防腐措施。认真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惩防体系。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管,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开展纠风治乱查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刹公款消费,杜绝铺张浪费,坚决控减行政开支。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有效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加强行政队伍建设。开展“树立新形象,推进新跨越”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公务人员教育、管理,规范行政行为。政府组成人员率先垂范,廉洁自律,恪尽职守,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推进新跨越责任重大,实现新追求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靖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奋发图强的坚定意志、奋勇克难的昂扬斗志、奋力赶超的雄心壮志,众志成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进“以港兴市,港城相依”战略,不断夺取“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新胜利!
第四篇:靖江学习心得体会
一、靖江市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1998年,学校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近4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和谐,环境优美,是江苏省绿色学校。学校秉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科技艺术成长”的办学目标,在奠定教育这块热土昂,孜孜以求,探索前进,逐步形成了“爱、真、律、新”的校风,和“谐、精、创”的教风和“勤、协、思、活”的学风。并迅速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地地区教育的窗口学校。
近年来,学校加大教育现代化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的建设学校教学楼,学生公寓,风雨操场,师生餐厅和塑胶田径场,开设校园千兆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广播系统,实现了多媒体电教设备全覆盖。校园电视台、天文台、图书馆、实验室、生态模拟教室,微机教室、信息控制中心等。设备功能齐全,具有强大的教育教学功能。学校被评为“江苏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江苏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师范学校”。
二(1)学校坚持“科研兴师,名师强校”的战略,严格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大礼推进“名师工程”师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240余名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62人,具有中级职称102人,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省事高层次培养对象7人,泰州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3人,靖江骨干教师12人,有17人进入泰州市靖江市名师工程室。有省级优秀班主任8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9人,靖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2人,有10人在全国优质课评比中获奖。16人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有11人获评“全国教研先进个人”多项科研成果获全国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德为苗、育人为本”,提出“尚德、笃学、力斤”的校训,了解学生做“品德高尚、学有所长、勇于创新”的人。每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等,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校获评“江苏省德语工作先进学校”和“江苏省文明单位”。
学校依托九年一贯制的有事,积极开展小学,初中的贯通教学研究,以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引领内涵发展,丰富办学特色,学校先后成为泰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
第五篇:靖江党代会报告
为实现“学赶苏南、后来居上”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靖江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刘建国
2006年6月20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靖江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靖江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靖江市第十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靖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弘扬靖江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为实现“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五年来的成就令人鼓舞,发展态势催人奋进。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市上下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中共靖江市委,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向关心支持市委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与我们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靖江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特别是宏观环境紧运行情况下,这些制约显得尤为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较多,城乡面貌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人民群众收入增长还不够快,一些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的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靖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争先、率先”的意识。五年来,我们瞄准“人均苏中第一”的目标,把发展作为工作的中心,以发展的观点统一思想,用发展的办法化解矛盾,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成为全市上 下议论的热点,关注的焦点,追求的重点。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是富民之根本,强市之大计。只有以发展凝聚人心,以“争先、率先”激励斗志,营造人心思上、人心思干、人心思快的浓厚氛围,才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创新、创优”的意识。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力度,着力消除制约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努力形成勇于探索、创新创优的强烈氛围,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根据形势的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放开发展的步子,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3、必须始终坚持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牢固树立“富民、惠民”的意识。五年来,我们把富民、惠民作为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和评判发展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坚持一切从人的思想工作入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党的决策才能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4、必须始终坚持以从严治党为方针,牢固树立“勤政、廉政”的意识。五年来,我们切实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臵,进一步强化了管党意识,努力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使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营造齐心合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才能顺利实现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现在,靖江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五年,是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达标期,是为实现“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以沿江开发、城乡建设、富民创业“三大工程”为抓手,以发展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发达、城乡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苏中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学赶苏南、后来居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这一目标,是时代赋予我 们的重任,是全市人民对我们的期盼,是全方位融入苏南经济板块的重要前提,是高起点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是:
在苏中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按照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这“三个基本要求”,突出发展和富民两大主题,既巩固已经取得的小康社会建设成果,更重视解决居民收入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对滞后的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各项指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赶苏南、后来居上”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学习昆山等一批苏南城市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成功做法,努力追赶他们的发展水平,使靖江早日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完善发展思路,培育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发展方式更优、发展质态更好、发展速度更快的“后来居上”。
——发展的方式要更优。围绕构建科学的产业结构、合理的城镇结构、良好的生态结构、逐步完善的社会事业结构这“四个结构”,不断增创发展的优势。集中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市镇联动和跨江联动深入推进,以产业建设园区,以园区集中企业,以企业集聚人口,以人口发展城镇;统筹发 展的理念得到落实,沿江和腹地互动并进,城乡发展趋于协调,基本形成“一城四片区”的开发建设格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生态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同步推进,使靖江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发展的质态要更好。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这“五个建设”,努力建设新城镇、新园区、新农村。以宜人宜居为主要目标的新城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滨江亲水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四个片中心建设打好基础,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以亲商富商为主要目标的新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两区四园”的开发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园区的集聚功能和产出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以富民惠民为主要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环境有大的改善,农村面貌有新的变化。
——发展的速度要更快。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快中求好,好中求快,推进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让靖江率先从苏中地区脱颖而出,达到苏南“第二方阵”的发展水平,为全面融入苏南经济板块奠定坚实的基础。
战略重点和工作措施
今后五年,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拓宽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1、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以沿江开发为龙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
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业,进一步提升工业的主导作用。要培育形成我市的主导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沿江优势,培育临江产业,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做强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基地,加快构建船舶修造、特色冶金、粮食加工、石化能源等沿江支柱产业。优化招商引资结构,突出招引市外、境外项目,招引与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相适应的工业项目,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培育形成我市的配套产业特色。加快船舶配件产业园、粮食加工产业园以及电机、汽配件、纺织品、空调配件等特色产品专题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优势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要提升改造我市的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构建产 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提升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科技型企业的引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要继续促进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加大节地、节水、节能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突出发展物流业。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建设一类开放口岸。加大港口建设和各类专业市场、物流基地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类资源、两个市场,构建面向苏南上海、辐射苏中苏北的区域性物流基地。提升发展商贸业。结合新城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优化城市商业业态,提升靖江城市商业的品位。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作用,创新组织形式,积极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社区服务业。继续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加快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农业增效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加快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建设具有靖江特色的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增创一批名牌农副产品。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合理流转土地,努力优化农村资源配臵,发 展规模种植业和养殖业。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资和民资开发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形成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以“一城、四片区、三百个左右农民集中居住区”为构架,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行动纲要》,努力形成滨江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探索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路子,是今后五年我市城乡建设的重要目标。
统筹城乡规划,引导合理布局。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按照全市“一盘棋”的要求,深化细化城乡规划,建立健全引领建设的规划体系。在“一城四片区”的城镇体系下,围绕“三年左右实现控制性规划全覆盖”的目标,抓紧编制各项分区控制性规划。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完成300个左右农民集中居住区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引进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加强城区的景观设计,不断提高主城区和城市组团的规划和设计水平。坚持按照规划推进建设,强化规划管理,确保各项规划的落实。
加快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继续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思路,强化新区功能开发,着力建设一批现代城市景观、标志性建筑和生态园林小区,努力促使新城区功能完善,布 局合理,充满现代气息,彰显滨江亲水特色。有序推进旧城区改造。把完善功能和改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完善旧城区的商业功能、居住功能和城市基础功能,改善人居环境。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着力推进片区建设。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路径,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四个片区中心逐步形成。着力推进农民建房布局的科学化,调整规模小、布局差、占地多、环境差的自然村,逐步形成集中居住社区、中心村、居住点等不同类型的居民新村,改善农村面貌和居住环境。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城乡管理。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机制,努力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突击行动向长效管理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把社区建设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切实提高社区管理的水平。
3、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增创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以建设生态市为抓 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行动纲要》,紧紧围绕“水清、天蓝、地绿”,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形成宜居的城市、优美的乡村,是今后五年我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
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意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增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意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增强既要重视完善硬件设施、又要提升生态内涵的意识,真正把生态建设提高到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同等重要的位臵,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力争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明显下降,努力促进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围绕“水清”,进一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滨江优势,形成通江河道体系,恢复潮涨潮落的自然生态,从根本上建立完善水循环体系。加大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率。深入推进“清洁河道、清洁村庄”工程,努力改善农村河道“脏、乱、差”的现状。围绕“天蓝”,进一步加强废气治理。大力建设集中供热系统,改善空气质量。围绕“地绿”,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通过实施滨江生态林、滨江湿地保护区、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合理布局和建设公共绿地,努力建设清新怡人的人居环境。同时,着力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净化 环境。
4、努力建设和谐靖江,开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形成各尽所能的创业环境、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各得其所的公平环境、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今后五年和谐靖江建设的重要目标。
以富民优先促和谐。把促进就业作为致富群众的主渠道,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制度。重视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援助服务,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稳定就业。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把群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人人有事干、个个忙起来”的生动局面。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农村保障向城镇保障过渡,加快建立城乡一体、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利益协调促和谐。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更好地体现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促进利益关系的和谐。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 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经常性地开展“送温暖”活动,切实关心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职工、城市动迁住房居民,着力帮助困难家庭逐步解决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的“两难”问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臵,加强队伍建设,努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以社会稳定促和谐。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加强“平安靖江”建设,进一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大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网络,掌握动态热点,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投资安全。
5、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新氛围。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市民,以先进文化引导广大市民,以靖江精神凝聚广大市民,为改革发展凝聚生生不息的动力,形成“协力谋发展,人和兴万业”的生动局面,是实现今后五年目标的重要保障。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构建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集中力量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全力打造文化建设载体。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文艺创作,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教育人、鼓舞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净化文化市场,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市民的文明意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努力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
大力弘扬靖江精神。以“聚沙成洲,奋发超越”为表述语的靖江精神,凝炼着靖江的传统文化,体现着时代要求,既传承历史,又着眼未来。聚沙成洲,怀有开放、融和之气度,含有团结、集聚之寓意,喻有踏实、苦干之内涵;奋发超越,体现了靖江人民开明、进取、争先的特点和不懈努力、不甘落后、与时俱进的品格。这一精神,应成为靖江人民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成为靖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新靖江、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保证。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结合“四有”新人的培养,结合“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弘扬,努力促进66万靖江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勇于创大业,敢于争一流,让靖江人的新形象鲜明地凸现出来,成为靖江的对外品牌。要通过培育先进典型、模范榜样来塑造城市精神,通过推出重大作品、艺术形象来反映城市精神,通过治理顽症和改变陈规陋习来升华城市精神,通过重点人群的示范、重点城市景观的建设来展现城市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群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时俱进地实践靖江精神,为实现“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目标而不懈努力。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先进性建设,立志干大事,勇于创大业,为“学赶苏南、后来居上”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始终保持思想上的蓬勃生机。
没有思想建设的领先,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率先。要主动根据发展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创新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学习论坛、发挥党校重要阵地作用等途径,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 养,培养战略思维,增强世界眼光。要主动根据发展的要求,推进思想大解放,让“立志干大事、勇于创大业”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和追求。要大力倡导开拓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让思想解放体现在发展思路的创新上,体现在发展政策的完善上,体现在发展措施的落实上。要大力倡导敢于负责。看准的事情就要大胆地干,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激发起想干事、敢干事的激情,创造可干事、能成事的良好环境。要大力倡导知难而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一班人促进一层人、带动一群人,以顽强的斗志攻坚克难,在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赢得发展的机遇。
2、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关键是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选贤任能,让干事创业的人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要以好的导向选人用人。大力重用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门心思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重用那些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人;重用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人;重用那些勇于进取,敢闯敢试,说干就干的人;重用那些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胸怀坦荡,善于团结同志共同做好工作的人。要以好的制度选人用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制度,在更大的范围内选贤任能,尤其要选优配强“一把手”。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特别要注重到基层、到发展的第一线、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干部,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调整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要以好的作风选人用人。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不断更新用人观念,用好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高度重视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群贤毕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3、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强基工程”,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我市开发建设的实际,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形式,充分发挥镇党委在镇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带头创业、引领致富 的村干部队伍。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适应非公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推进“以党建带工建”,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和谐发展。扎实抓好城市及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设臵的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扎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以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提升机关党建水平,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4、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是一种巨大的领导力量。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首先要体现在关注民生、力解民忧上。在谋划发展和富民大计时,党员干部要“沉下去”,调查研究,吃透情况,弄清症结,提出对策,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好事,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关键要体现在求真务实抓发展上。在抓发展的第一线,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抓好落实作为中心环节,把握关键,健全机制,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特别是重点工作,要具体 到项目,落实到人头,量化到进度,引导和促进方方面面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还必须体现在提升效能促发展上。在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过程中,机关各部门要视服务为天职,寓管理于服务,多指导、少指责,多讲服务、少添麻烦,不断提升服务的标杆,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5、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端正党风、反对腐败,是民心所向、事业所需。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防违规、防违纪、防职务犯罪”为重点,强化党内监督,坚持惩防并举、勤廉并重,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发展营造一个政治清明、廉洁高效、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加强制度约束。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着重围绕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金融资本运作等方面,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措施,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工作力度,惩治腐败分子,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同志们,靖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实现跨越发展的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肩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苏省委和泰州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弘扬靖江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为“学赶苏南、后来居上”,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再创靖江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