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1:1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第一篇: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山分局 关于青山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近期,我分局采取深入企业、干部职工座谈、召开分局中心组扩大会议等形式,就青山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经济结构

1、区位情况

青山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青山位处武汉市中环与外环交通环线圈内,连接京(北京)珠(珠海)、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干线,拥有武东铁路编组站和长江黄金水道多个货运码头,2005年2010年,国家投入巨资使青山形成以武汉火车站为中心,以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罗家港长江大桥(过江通道)三条环线为轴线,区域内“四纵五横”路网为主骨架的辐射状交通格局,成为武汉市东南部交通枢纽中心。

青山区位优势明显,但是也要看到,由于青山区与东湖高新开发区毗邻,在政策、土地等方面就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区委区政府着力在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做好土地规划上下功夫。

2、经济结构

青山区是武汉市的传统重工业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以武钢、武石化以及青山船厂制造业为主,金融、商贸流通、物流等服务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在这样的经济组成中又以传统制造业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以武钢为龙头的钢铁制造业板块、以武石化为重点的石油化工产业板块、以青山环保科技园和工人村都市工业园等为主园区的环保产业板块、以青山船厂、四六一厂、四七一厂等企业为骨干的船舶制造及机械加工产业板块和以北湖工业园为主体的综合配套产业板块;同时,随着天兴洲大桥和武汉火车站的投入使用,逐步扩大区域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其中:商务办公、金融保险、物流、中介服务、商贸流通、房地产、酒店餐饮、社区服务、旅游等有了长足发展。

二、经济发展方向

(一)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实力差,缺乏规模效应。我区工业企业大多是围绕武钢、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而生,依赖性强、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差,企业实力和规模小,直接导致现有的知名品牌相对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吸引现有工业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入区,很难产生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比如:在现有的2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作为青山区有

特色的环保产业,企业数量寥寥可数,而且企业规模小,亿元以上的环保型企业也仅有几家。

2、创新能力弱,发展内劲不足。除驻区大企业外,我区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由于长期对武钢等驻区大企业的依赖,缺乏竞争、发展、创新意识,缺乏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对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差,导致企业追求发展的需求不强、发展内劲不足。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样的短板效应更加明显。比如:全区现有的低压配电柜生产企业,大多数是依托武钢而成立的,而且产品单一,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大,多家企业因来自武钢订单减少而不得不停产。

3、用地紧缺,发展空间不大。我区区域面积偏小,这当中还有大部分土地属于驻区大企业所有,区属可利用工业土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招商引资,抑制了工业投入和企业发展需求。土地制约成了我区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比如:原在青山高新技术孵化器孵化的天澄环保公司,在企业壮大后,由于发展空间限制,不得不搬离青山。

(二)我区经济发展方向

我们在谈到发展方向时,必须要清楚三个问题:首先,青山的优势在哪里;第二,国家、省、市对青山区的定位是什么;第三,找到青山利益最大化与国家定位青山的结合点。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认为青山未来经济发展应做到: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谋划定位第三产业。

1、继续巩固现有产业,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主攻重点,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一是纵向拉长产业链。依托骨干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以大带小的产业链条。如围绕青山船厂等船舶制造龙头企业,以装备、配套产品为支撑,打造船舶制造产业链项目。二是横向延展产业链。引导区内能够配套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不同的领域搞好链接,形成与武钢、武石化等大型企业配套的产业链条和经营网络。比如武汉华德环保、武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着力在产业配套、优势互补上下功夫,尽快构建形成配套完善、协作紧密、分工专业的产业集群。三是壮大民营经济企业群体。继续鼓励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的企业落户青山,区政府积极做好服务等软环境建设,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2、继续利用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更好的政策,加快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自2002年以来,青山区陆续获得“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等称号,要依托青山环保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青山区在产业基础、科技研发、加工配套及市场辐射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政府服务方式,营造适合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速环保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加快技术设备的成套化、系列化,择优扶强,通过构建环保企业间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共生关系,促

进企业的集团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逐步形成以固废处置利用成套技术设备、工业烟气脱硫成套技术设备,污水综合治理为支柱产业的优势环保产业群。

3、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是加速青山环保科技园、工人村都市工业园等园区的规划和扩建,全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只有园区建设上去了,才能留住好企业,才能吸引更多好的企业落户青山。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青山区科研研所、大型企业、高等院校较多,科研实力雄厚,要依托他们,推广引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先进工艺。如:武汉冶建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在某些耐火材料方面的科研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他们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

4、重视城市规划,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青山区可用土地面积缺乏,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助推经济发展,是区位区政府要重视的问题。要结合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充实发展思路,高规格的定位规划,并加以落实,把青山区土地这块“短板”补起来。首先,在定位“东工西区”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其次,在旧城区改造中,充分考虑第三产业在全区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地位;第三,把握“一站三桥”,即武汉火车站、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以及阳逻大桥,带来的高铁经济、路桥经济等对全

区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大力发展以酒店、餐饮、物流、文化等服务业,提高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质监部门应把保安全放在首位,为青山经济良好发展保驾护航。要把好特种设备进入关,继续推广节能型特种设备;要做好人民群众的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全区不发生区域性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和生产领域食品制假售假行为。

其次,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工程,为青山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要继续做好名牌创建,积极培育青山区自有的中国名牌、湖北名牌和武汉名牌;要继续大力推行技术标准战略,把区内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指导生产;继续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三,结合质监工作优势,前瞻性地为青山园区建设引进、推行先进标准,提高园区入园企业水平,为园区发展做好导向工作。要充分利用质监属于垂直管理的优势,在国家、省、市等各个方面做好青山经济发展的宣传和衔接工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

第二篇: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0-5-19

摘要: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开始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累积的结果。因此,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关键词: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发展方式转变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但由于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准确及时,我们率先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去年我国GDP增长8.7%,而且从总的经济形势看,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财政状况逐步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好于预期。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适度调整,有利于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缓解短期经济波动。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会好于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这是留有余地的。综合各方面因素,2010年我国GDP增速预计可达9%~10%,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更加平衡。经济结构失衡是宏观经济最大问题

我国经济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说明我们正在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因素较多,经济增长的自主性需要加强,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尚待克服,需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这些运行与发展层面的问题,是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累积的结果。经济结构既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投资结构,也包括区域结构、部门结构,还包括产品结构、能源结构、就业结构等等。我国经济结构的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需要调整的问题。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分配结构中资本回报与劳动者收入增长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中基础设施投资与民生投资不协调;就业结构中大学生就业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等等。而最为突出的则是总需求结构的失衡问题。我国总需求的失衡既表现为内需与外需的失衡,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失衡,还表现为政府消费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不协调。

从内外需求的结构看,我国人口众多,潜在消费能力很大,但实际消费能力低下,消费率不高,国内消费市场相对狭小,大量投资带来的产能只能靠外部需求来消化。近几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大大高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20%左右的水平。对外部需求依存度的提高导致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顺差越来越大,巨额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从投资与消费需求的结构看,近年来,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持续下滑,2008年为48.6%,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从政府与居民的消费需求看,二者近年来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大的同时,居民消费占比不断下降。2003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也没有有效地提高居民消费的比例。从外部需求的结构看,我国出口的迅速扩张是粗放式,虽然出口总值连年大幅增长,出口商品数量跨越式提升,但出口商品结构和盈利能力却很不合理。从投资需求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较高,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以及民生领域的投资比重较低;资金重点投向了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投资比重过大。

总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

我国的总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反映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的非均衡、不可持续与低效率问题:

第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有利于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消费需求不振。2008年投资、消费与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5.1%和9.2%。消费对GDP的贡献远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投资驱动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导致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不断萎缩,给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埋下了隐患。

第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带动,经济社会效益较高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国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一马当先,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稳定在45%-50%的区间内。第三产业则为40%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印度50%的水平。与第二产业相比,发展第三产业对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要求较低,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发挥作用不明显。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在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消耗。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使我国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2008年,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7.3%,一次能源消耗量为20.03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17.7%。美国、日本、印度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比重为24.4%、4.5%和3.8%,而我国的GDP大约为美国的1/3,与日本相当,是印度的3倍。

经济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不合理问题是与经济结构的失衡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从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向来看,为增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未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有很多: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生产水平升级、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的加快是我国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保证;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劳动优势还将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经济梯度转移也会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动力;庞大的人口规模还潜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要把这些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还需要在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积极并主动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着力进行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此,应该重点把握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宜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与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重在总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张。在经济总量日益庞大、经济效益提升缓慢、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这种态势已经不可持续。过高和偏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加剧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挤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有时还会出现高通货膨胀。今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着力追求中高速经济增长与低度通货膨胀的发展格局,比如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与2%左右的低通货膨胀率,避免大幅经济波动和高幅通货膨胀。

二是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逐步形成居民、企业、政府可支配收入协调增长的机制,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形成劳动报酬与资本回报合理分配企业收益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促进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机制的形成;逐步形成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机制,在二次分配中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与转移支付的力度,拓展其他筹资渠道;统筹城乡发展,改变过去社会保障体系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

三是以政府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除了采取宏观调控,以财税和金融杠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外,关键是加快自身转型,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弱化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就要

求转变政府运作理念,强化服务和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应改变现有的政绩考核模式,不单纯以GDP论英雄;应适当减少政府层级,加快大部门制改革;要强化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驾驭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

四是深化关键性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才能使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实质性进展。首先通过资源能源、生产要素、资金等价格改革来重新配置资源,改变资源配置扭曲的现状,深层次的金融领域、财税系统、土地制度等改革也要继续推行。此外,国有垄断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领域的改革也要同步推进。

五是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当前,西方国家把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低碳经济上,以科技创新促节能减排,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促新经济发展。我们不仅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也面临着低碳化的新压力。应从加大资金投入、改革科技教育体制、建立健全技术研发的融资体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入手,使科技进步成为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引擎。

第三篇:xxx县关于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专项报告

关于XXX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

经济结构情况的报告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我县赶超升位、富民强县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县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自治区建设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的契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在“调结构、促转变”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十一五”以来“调结构、促转变”工作基本情况 在推动经济发展、破解发展难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中,县政府始终把“调结构、促转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努力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一)产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7.95亿元,比2005增长1.3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8.8%,比“十五”快4个百分点; 2010年一产、二产、三产依次为6.7亿元、24.27亿元、6.98亿元,对比2005年,增幅分别提高72.67%、176%、65.8%,工业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亿元和1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91%上升到93。在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农牧民人均收入等重要指标上,更是比2005翻一番,分别达到30548元、28.75亿元、882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98亿元,同2005年比增长4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59亿元,同比增长8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3:52:25调整为16:64:20,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凸现。食品、化工、电力三大支柱产业迅速壮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入园企业达43家。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迅速起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2010年全县旅游接待规模、旅游总收入分别达40.1万人次和0.79亿元。金融、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加强。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我县工业及城镇经济紧紧围绕“工业是富县之源、强县之本”这个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将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贯穿于工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按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经过多年努力,构建电业、纸业、乳业、矿业、化工、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到2010年,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到全县工业总值的95%以上。使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实施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力度、培植支柱龙头企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的工业立县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外延扩张和内涵拓展,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特色产业建设全面推进。我县积极拓宽发展新思路,依托县内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数质并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扩张电力产业,努力打造矿山产业和新兴产业,努力发展特色园区。

——农畜产品加工业。

乳制品加工:继续加大奶源基地建设,全力支持蒙牛、乌兰布和乳业公司技术改造项目,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档次,扩大高端市场份额。推进盘古集团、圣牧高科、秋林公司和宝牛公司有机奶项目,启动实施宝牛公司欧式奶酪项目,争取蒙牛二期开工建设。粮油加工:依托现有的上海佳格公司、内蒙古食为天面粉油脂公司等龙头企业稳定和扩大基地建设,尽快使企业达产达效。积极引进方便食品、速溶食品、保健营养食品等粮油产品延伸加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现有粮食仓储条件。番茄加工:继续扶持好泰顺、中粮、蔬珍食品等重点企业的发展,稳定种植基地,加强技改,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果蔬加工:积极支持粮台农业发展公司胡萝卜深加工及果蔬饮料小包装项目,扩大苹果梨、华莱士瓜保鲜及贮运规模,实施品牌创业。——化学工业

铬盐化工: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铬盐生产基地,以黄河铬盐公司为龙头打造特色产业,形成铬盐化工循环经济圈,努力延长产业链,带动发展高档颜料、金属铬、不锈钢等产品。硫化工:积极推进利川化工公司技术创新步伐,打造精细化工,争取实施2.5万吨硫化碱化工项目。化肥:积极促成鑫盛能源32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的实施,争取在“十二五”中期建成投产。液化天然气:围绕“打造自治区西部天然气液化城”目标,争取在2011年实现日处理110万方的基础上,启动二期前期工作。煤化工:作为全县重点招商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使年产52万吨甲醇制丙烯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100万吨焦炭和煤焦油、无锡双诚年产9万吨炭黑、3万吨工业硅冶炼等项目落地建设。

——电力工业

XXX县风能充足、太阳能丰富,依托这一优势我县积极引进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重点打造“电力产业集中区”。光电有中电投漳泽电力公司的20兆瓦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获得区发改委路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于年底完工;另外已和无锡尚德、内蒙古神舟签订协议。风电有已签订投资协议的国电龙源、大唐、华能等120万千瓦项目,目前正在开展测风和项目申报工作; ——矿山工业

我县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有20多种,其中,红柱石确定储量为3600万吨,远景储量不少于6亿吨,是亚洲最大的红柱石露天矿床。铜矿矿石量41万吨,铜金属量4441吨,平均品位1.07%,属黄铜矿,远景储量铜金属量4万吨;白瓷石矿石量176.83万吨,属硬质原生陶瓷;矿泉水年自流量8280吨,属含锶、重碳酸型纯天然优质矿泉水。积极构建红柱石生产基地、铜矿石生产基地、大理岩生产基地、白瓷石等生产基地,是推进我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

——装备制造业

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引进100万吨PVC异型材加工、LNG制造和利用配套、电池制造、石墨炭黑生产、给水设备制造、风机配套服务、晶硅板制造等。带动农机具制造等老企业发展壮大。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石,基础扎实的第一产业,是实现壮大二产、培育三产的先决条件。

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54万亩,同比增长5%,其中:粮油面积增加到31万亩(小麦9万亩,玉米17万亩,油葵5万亩),同比增长6%,根据泰顺、中粮等番茄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番茄面积保持在4.5万亩,效益比较好的花葵,依据国际、国内市场经济供求信息,面积稳定在6万亩,在沿沙一带安排籽瓜种植面积4万亩,葫芦2.5万亩。瓜类面积扩大到1.5万亩,蔬菜、脱水菜及其他作物的面积1.3万亩。利用有利的灌溉条件和充足的光热优势,安排制种玉米0.7万亩,根据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型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在稳步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今年依托XXX县渔业良种场,继续扩大渔业养殖面积,渔业养殖面积力争达到4.6万亩,出产水产品达到1050吨左右,同比增长3%。

(四)服务业领域多层次发展

培育现代商贸流通中心。建立了以商贸市场、金山商城、鼎元购物中心为龙头的三大商业圈,以巴彦高勒镇为中心,努力加快老商业街区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金融、商务、餐饮、文化、娱乐、邮政、电信业等服务功能。建立三个综合物流区,一是依托三盛公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而形成的以农产品、农资为主的综合物流园区;二是依托铁路西货场、110国道等交通优势,建设具有货物集散、公路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的西北地区综合物流区;三是依托XXX工业园区,形成一个为工业集聚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物流区。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以腾达、锦达为龙头的大型物流企业,实施复式联运和转运、城市配送、农村牧区物流、应急物流等物流工程,推动关联服务发展,促进物流产业链形成。力争到2015年,物流企业发展到10家以上,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2家以上。

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以重点开发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阴山历史古迹旅游景区、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XXX)生态旅游景区、巴彦高勒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为突破口,全面带动XXX县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由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过渡。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去年我县经济增长是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的提速,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强。在各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县经济指标基数及增幅在全市各区县中均排名靠后,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更是排在全市末位,可见,虽然我县经济在平稳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却颇为缓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反思。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够快。重大支撑项目落户不多,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仍然偏少,特别突出的支柱产业、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小、散、乱”现象仍大量存在。

三是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缓慢。除了秋林公司有机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元泰、德胜液化气项目、圣牧高科有机奶加工项目等几个大项目有实质性推进外,鑫盛能源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刘拐沙头旅游项目、黄河铬盐项目等项目大都停留在规划调整、用地报批、招商融资等前期阶段。

三、“十二五”期间工作安排(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富民强县为根本要求,突出加快发展主题,明确赶超升位目标,全力推进资源转换、产业转优、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县、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战略定位

根据XXX县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时应势主动融入“二圈二区一带”(即呼包鄂经济圈、蒙西经济圈、京呼银兰经济区和陕甘宁蒙经济区、沿黄河经济带),做大做强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电力、矿山、旅游五大支柱产业,重点建设五大基地,努力把XXX县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城镇、内蒙古新兴工业城镇、沿黄河产业带的商贸物流中心城镇和适宜人居的生态园林城镇。

(三)战略目标 ——国民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到2015年突破92亿元,比2010年增加52亿元。人均GDP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8亿元,年均增长35%左右。

——民生事业不断发展。把富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保障城乡人民收入年均增长15%和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生态移民工程,提高自治区温饱线下人民收入,城镇化达到60%,明显缩小城乡差距,基本实现城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高,水、空气、土地等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自然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4%,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自治区要求;“三废”处理率力争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有序利用。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增等级公路里程600公里,新建4座110KV变电站,完成节水灌溉30万亩,解决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数字广电信息传输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城乡文体活动场所基本满足群众要求。

——对外开放形成新局面。积极融入“二圈二区一带”,以发展自我和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XXX。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四)发展战略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起点谋划工业大发展 坚持全党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突出抓重大项目方针不动摇,发挥水煤组合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数质并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扩张电力产业,努力打造矿山产业和新兴产业,努力发展特色园区。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占GDP的比重达57%以上,工业上交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例达80%以上。

2、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围绕产销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效解决设施、装备、科技等问题,努力实现生产力提高,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力争到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1%,达到12亿元以上。

3、拓宽发展领域,提升服务业结构层次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使其成为全县服务业的新亮点和重要支撑。一是要充分利用XXX县独特的沙漠、湖泊、山脉、河流等旅游资源,以黄河文化、历史文化、阴山文化为灵魂,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中国西部沙漠生态旅游和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以腾达、锦达为龙头的大型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产业链形成。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积极调整服务业投资结构,重点向新兴服务业和公益性方面投入。要适当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重点行业的服务设施建设,并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相应完善我县服务业调查统计体系、信息化以及促进平台建设等。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资金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以政府贴息、担保、补助等形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投资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落实县“调结构、促转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专项工作计划,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形成区域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

2、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一是继续完善园区道路、排污、供水、供电、邮电等基础设施。二是加快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步伐,解决工业园区生活娱乐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为引进和留住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积极协调各家商业银行与上级银行部门疏通渠道,主动争取优惠政策,提高企业项目的资金需求量。通过金融机构、信用担保、企业间的合作,尽快引进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进一步探索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搭建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加大园区信息网络建设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建立园区内外数据传输、信息沟通的方便、快捷、高效、统一的交流平台,促进各级各地工业园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为企业和客商提供一个了解园区的窗口。五是完善职能,不断提高园区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园区管理职能,逐步实行委托授权管理模式,代表政府行使同一级综合管理权和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以“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个部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封闭式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政策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融洽的人文环境,推进项目入园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快。

3、突出特色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立足本地优势,加快引进大项目,壮大支柱产业。利用XXX四面来煤、中间有水的有利条件,重点引进关联度高的煤制气等煤化工产业项目;依托电厂和现有的工业硅产能,发展多晶硅、单晶硅生产项目,同时带动氟化工发展和硅矿、莹石矿开采;以多晶硅、单晶硅项目为依托,利用充足的沙漠荒地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引进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和沙漠光伏电站产业示范项目,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利用电厂丰富的热、汽等条件,发展以苁蓉、甘草加工为主的等生物制药工业。二是进一步完善专业招商、小组招商、驻外招商等招商模式,建立健全围绕资源造优势、围绕优势作规划、围绕规划选目标、围绕目标搞策划的招商工作机制,加强同国内知名企业和招商中介组织的联系,努力在招大项目和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的突破。三是建立和完善招商项目库,搞好项目前期论证和包装,使之更具吸引力。大力营造招商引资氛围,层层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

4、优化服务企业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继续做好政策研究,优化各项服务工作,重点扶持黄河铬盐、乌兰布和乳业、丹路微生物菌肥、河套牌农牧机械等龙头企业实现产学研强强联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由县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重点创新项目工作联络组,切实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的协调服务问题。

第四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洪泽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泽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后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推动洪泽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洪泽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6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一产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3.3%;二产增加值39.71亿元,增长17.5%,二产中工业增加值32.89亿元,增长16.8%;三产增加值33.41亿元,增长15.60%。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从产业比重看,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从2005年开始,我县工业增加值已超过一、三产增加值,并呈逐年增长态势,到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8.6:44.2:37.2,第二产业牢牢处于领先地位。全县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12家,销售超亿元企业31家,今年1-8份,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6.35元、开票销售61.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36.7%。化学新材料、机械制造、现代纺织三大“百级产业”初具雏形,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占工业经济总量的76.7%、83.8%。

2、从产业层次看,三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进入“十一五”,洪泽三次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结构更趋合理,水平不断

1提高。第一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三个10亿元产业,高效渔业、高效种植业面积占比分别达54.8%和32.5%,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率达45%以上;第二产业方面,工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明显提升,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相继突破,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方面,交通、邮电等公共服务行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经济、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软件外包等现代服务产业方兴未艾。

3、从产业贡献看,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十一五”以来,全县第三产业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连续4年在GDP中占据35%左右的比重,产业贡献率最高达36.88%,产业拉动率最高达7.79%,不仅保持了与一、二产业基本协调的发展态势,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推进,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但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散,现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在20多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经济产业关联度低、依承度小、产业链短;二是企业规模小,大型企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销售过10亿元企业只有1家,过5亿元企业2家,销售超1000万元的仅占三分之一,市场竞争力整体不强;三是产品档次低,全县工业以化工初加工、纺织、建材等依赖大量资源投入的传统产业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少,附加值少,现代新型工业所占比重少;四是外向程度低,工业产品出口规模小,产品销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洪泽处在做大经济总量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方式

转型同步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适逢难得的机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责任十分重大,而且任务非常艰巨。

从面临挑战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一是环境、资源的挑战。环保方面,洪泽湖是国家南北北调工程的重要节点,保护“一湖清水”成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逼迫我们发展清洁型、环保型产业。二是宏观形势的挑战。国内外市场竞争表明,技术与品牌优势大、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经受经济波动冲击的能力明显强于传统企业,结构的合理性已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产业层次不高的挑战。洪泽产业层次总体上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大都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四是周边发展态势的挑战。随着周边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要始终保持优势,就必须走发展特色产业之路。

从面临机遇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当其时。一是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为我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二是宏观政策调整,保持扩大内需政策稳定,实施增值税改革,有效的放大了市场容量,减轻了企业技改税负,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以抢占市场;三是金融危机导致资产价格降低,人才流动加快,为企业低成本扩张、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四是近几年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四区两园”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显著增强了承载和集聚大项目、好项目的能力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培育高新产业、发展软件产业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文件,从制度上确立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

径,总体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结构、人才、产业升级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结构优、经济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发展路径和工作要求是:

(一)抓住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升效益的目标,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一要狠抓新兴产业培育。精心培育以清华科技园项目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安芯智能港项目和液晶电视项目为重点的软件及液晶显示产业、以国铝高科、压电陶瓷、生物质能项目为内容的新能源产业、以40万吨半干面出口和8000万只肉鸡项目为带动力的生物技术应用产业,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集群。二要推动企业培大育强。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通过靠大靠外靠强盘活盘强,未来三年内,培植银珠集团等销售超50亿元大企业2家,培植软件产业园、肉鸡养殖及深加工、200万只汽车轮毂、盈恒化工等销售超10亿元企业12家以上。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新兴产业培育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深化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节能减排,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约节约发展水平。

(二)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壮大四水产业。制订新一轮“四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广 “大蟹、有机蟹、跨季节蟹”的养殖步伐,实施鹅产业三年发展规划,打造入江水道沿线鹅产业带,推进芡实饮料等

深加工项目建设,扩大水产批发大市场冷库建设规模,逐步实现水产品交易由季节性向全年性转变,单一性水产品向其他农副产品复合经营转变。二是提升发展空间。认真编制县级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周桥灌区改造五期工程等项目,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工作,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加强螃蟹、鹅、大米、芡实等“四水”标志性产品的品牌建设,做大品牌农业。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加大资金筹集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湖区生态渔村、景区旅游新村、城郊社区新村,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三)抓住湖滨名城这一平台,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化。城镇是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加速推进精品化城市建设是我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迅速掀起新一轮加快城市建设热潮,重点打造新城区、湖滨区、老城区、开发区等“四大板块”,开工16层以上的高层建筑31栋,启动11万平方米拆迁,实施砚临河风光带二期等10个地块绿化和开发工程,切实把城市做大、做美、做优、做强,塑造洪泽县城的全新品牌。加大核心商圈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商贸物流业企业入驻洪泽核心商业区,开工建设四星级天水假日酒店、18层天泽经济型酒店等一批新型酒店,提升商业服务档次。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合理引导商品房开发。加大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仁通物流园、宏发再生资源物流园、闽翔钢材大市场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市建设和市民素质建设,统筹城市亮化与市民心灵美化,统筹提升城市内涵与提高市民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讲文

明、谋发展、促和谐的新风尚,努力造就文明、高雅的新市民。

(四)抓住民生改善这一根本,大力推进社会和谐化。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兴办惠民实事,不断改善民生、凝聚民心。加强社会建设,做好就业培训和职业中介、岗位对接,认真抓好大学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群体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全面落实新农保制度,农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实现社保全覆盖,继续推进“土地换城保”工作,推动五大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加强社会建设,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大力推进省级优质均衡教育示范区创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争创省级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加强和谐建设,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城乡技防设施建设,建成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健全解决多元化矛盾纠纷落实机制,加强社会舆情汇集分析,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第五篇:市(镇)工业经济结构转型调研报告

××市(镇)工业经济结构转型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有效投入为抓手,以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谋新招、创绝招、使实招、求实效,大力推动产业创优、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加速实施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计划,有效增强了工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一、分析现状,增强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自觉性 我市是××的经济重镇,特别是工业经济多年位居全省第一。但由于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累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了多重压力。这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上有政策重压。今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先对银根逐步压缩收紧、后对出口政策调降取消,先对人民币升值、后对××行业重拳整治,先对最低工资标准和外地工劳动保障办法调整、后对用地门槛一升再升等一系列的措施,压迫粗放型经济加速淘汰、转型。我市以冶金、纺织为主导产业,这些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对我市各企业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冲击。二是下有资源环境逼压。目前,我市的土地和环境承载力已近极限,再延续过去“摊大饼、铺摊子”的低水平无限扩张,已经没有增长的空间;广大群众对人居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对水、气、声等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越来越小。这些状况,促使我市在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不-1-

得不逐年加大对环保的投入,今年初步统计环保投入超1亿元,消减COD130多吨,仅控源截污一项工程就投入3000多万元。三是外有区域竞争的强压。从横向比,我市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十分突出,且传统行业占据统治地位,发展后劲和发展的空间令人担忧,而周边各兄弟市的追赶势头十分强劲;从纵向看,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极其艰巨,企业在取舍的问题上还迈不开更大的步伐。四是内有同行同类企业的挤压。过去同行业一哄而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互之间竞争上的“窝里斗”,造成内耗。像我市仅××企业就有72家,××大小企业遍地开花,还有××、××、××等行业,普遍存在无序竞争的状态。

综上所述,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之大,既有历史累积的因素,又有内在迫切的需求,更有外来冲击的必然,转型升级,既是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又是提升××工业核心力的首要的重大课题。转型升级对每个企业来说,对于党委、政府来说,等不得、松不得、慢不得。

二、务实奋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针对存在问题,我市把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出台一系列文件,鼓励传统产业升级,鼓励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壮大优势产业。特别是鼓励现有产业依托于现有产业产品,一是上下游延伸拉长,技术创新进行提升;二是跨行业引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提高

总体水平,使我市工业结构转型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六种转型模式:一是项目裂变型。靠持续增加有效投入、投大、投优、投快,以大项目、新项目来迅速托升产业素质、企业实力。在今年多种挑战影响下,全市有效投入不降反增,全年100多个大小项目完成19亿元投资,就充分说明了我市企业在危机中寻求转型商机、积蓄后劲的远见胆识。今年,67只工业投入项目呈现出单体投入大、投入档次高等特点,其中超亿元项目有5只,超5000万元项目10只,超千万元项目32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完成16.9亿元。在投入中,新能源、新材料的项目15只,投入10亿元,占总投入的57.5%;新型建材项目10只,占总投入的15.7%;节能环保类项目12只,投入5亿元,占总投入的23.6%;,充分反映了我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选择取向。特别象××集团总投入10亿元新上的××项目。投产后产品档次、产能可与一流企业相提并论。二是装备改进型。用技改扩的形式,大力提升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走优、精、特的升级之路。去年,全市工业投入的85%属于技术改造,今年全镇新征地项目只有4个,投入8.45亿元,占项目数的4.8%,占投资总额的36%;而利用原有厂房、土地进行技改的项目数占95.2%,占总投入的64%,像我市××行业,近几年已累计引进先进的自络筒274台,气流纺50条。三是延伸配套型。特别是28家的××企业差别化、精细化、高端化、名优化的转型举措,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状态,初步形成了多业并进、多品并举的新业态。四是技术创新型。依托与10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依托于19家企业研发中心,依托于1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于全年400件以上的专利和发明,我镇工业企业专注于技术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已累计达50多只,有效拉动了工业产品结构的提升。五是标准品牌争创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13家工业企业承担、参与制定了30多个国家行业生产标准,涉及6个行业。同时,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带动技术研发、人才职工队伍建设,企业精组管理等内涵提升。到目前,全市已拥有××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个中国驰名商标。六是资本运作型。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追求与一流企业同台竞技,对排定的23家后备企业启动上市计划,××等5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明年××将争取上市。今后,我市力争每年有××家企业完成前期准备,××家进入辅导期,加快推进企业做强做大。

三、创新实践,全力把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 虽然历经阵痛,但我市工业企业转型的步伐坚定而踏实,既有效提升了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又继续确保了××应有领先地位。今年,我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大幅度攀升,完成了目标任务。但是,放眼周边,我们时不我待、时不再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为强烈。谋划好、务实做好全市工业转

型的大文章,必将是我市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首要课题。但我市更要正确定位,发挥职能,主动作为,从三个方面来引领助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是把好审批点。从审批的第一道关口就严把项目准入条件,坚决实施淘汰多少落后产能、就审批多少新增项目的政策,促使企业腾笼换鸟,以旧换新。今年以来,我市已经压制或否决了诸如小规模××等10多个项目。二是抓好着力点。一个是全力以赴培育大企业、强企业,××集团确保明年争超30亿元。一个是全力以赴培育大产业、强产业,实施“9185”计划,也就是要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打造9个超10亿企业,以上产8个超5亿企业。三是育好爆发点。一是加大科技创新的牵引力。我市正在修订文件,改变过去重数量、重普惠的做法,突出筛选创新型技术项目,加大事前帮扶补贴的力度,引导企业攻关核心技术。二是加大创新型中小企业裂变发展的扩张力。我市已经选定30家产品好、效益好、前景好、企业家扩张愿望强烈的中小企业,初步规划开展一次政银企牵手帮扶活动,促使这批企业尽快长大长高长好,形成梯次配备,有序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加大高新型产业项目引进的凝聚力。进一步拓展思维,一手抓内涵提升,一手抓招商选资的突破,盯牢盯紧××、××、××以及环保类新材料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培植高新产业亮点。

下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分析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意义和价值 姓名:王贤才专业:信工计算机班级:政治2班学号:2004110023 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

    货运管理及货运业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货运管理及货运业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为了规范全区道路货运市场经营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和秩序,促进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持续推进道路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

    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调研报告 一、滨海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调研情况 2010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表明, 2008年滨海共有10.25万个私营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市企......

    关于江永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5篇模版)

    关于江永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调研报告 林彰龙 江永县位于湘西南边陲,是一个总人口25万人的山区农业县。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特色农产品众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香柚之乡”、“中......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宿迁市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宿迁市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市发展改革委近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会,对加快发展全省新兴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提......

    尧都区资源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投资现代农业专题调研报告

    尧都区资源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投资现代农业专题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区部分资源型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投资现代农业,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一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