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提高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
怎样提高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
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问题,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团支书都在关心和探索的课题。要使团支部活动富有吸引力,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使青年成为活动的主体。团支部组织活动要适应青年的兴趣爱好,满足青年的正当要求。可以事先搞点“民意调查”,了解青年对哪些活动有兴趣;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活动主题,发动团员、青年发挥聪明才智,踊跃设计活动的实施方案,择优采用;在活动的组织实施中,可以在团支部领导下,充分发挥青年中各类“小能人”的作用,由他们出面在第一线工作。青年成为活动的主体,团支部的活动就有了生命力。
(2)活动内容要刻意求新。组织和设计活动,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适应青年的特点,在活动的形式和活动内容上刻意求新,切忌单调呆板、老调重弹。要想使活动花样翻新,除了发动青年献计献策外,还要求团支书视野开阔,积极地引进和吸收各地以及兄弟团组织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当青年们感到团支部的活动有新意,且尽情尽兴时,团支部的吸引力就会悄然而生。
(3)活动要注意层次性。在一个支部范围内,由于青年们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的不同,对活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大多数青年的共同愿望,又要考虑不同类型的青年的特殊要求。尤其是在安排大型综合性活动时,要努力做到雅俗皆宜,各得其所,使不同层次的青年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都能施展才华,并从中获益。
当好团支部书记,要正确行使团员大会和团支委会赋予团支部书记的职权。第一,实行集体领导。支委会一般设有三至五个委员,除书记外,还设有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等,组成一个领导集体。团支部的工作,支部书记要和支委们共同商量,重大事情要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再作出决定。实行集体领导,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和经验,做出切实可行的决定。同时,又能把支委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工作。第二,用人要放手。实行集体领导不等于取消或削弱支委的个人作用,支部工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团支部书记要注意发挥每个支委的特长,允许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施展。同时,还要做到用人所长,容人之短,不能求全责备。第三,方法要灵活。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涉及许多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这就要求团支部书记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但日常工作中大量接触到的是群众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团支部书记在注意原则性的同时,还应注意灵活性。不能事事“原则”,死搬教条,搞得支委和团员畏首畏尾,不敢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使支部工作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支委会里,书记是一班之长,负责全面工作,要召集并主持会议,集中大家的意见,协调委员之间的关系,发挥“一班人”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记起着领导的作用。但书记和委员之间不是领
一、入党申请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对党的认识、政治信念和入党动机,以及在这方面的思想演变 过程。
2、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主要写怎样正确对待入党问题,以及怎样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入党。
3、本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写自己成长的经历,有无政治历史问题,受过何种奖励和处分,自己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包括优缺点)。
4、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主要写直系亲属(包括养父母、养子女)以及与本人联系密切、对自己影响较深的亲戚、朋友的职业和政治情况。
二、写入党申请书的要求:
1、写入党申请书必须自愿,并经过郑重考虑,不能靠一时的感情冲动,来不得半点勉强。因为申请入党,就意味着做好承担一个中共党员政治责任的准备,在党和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能够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的一切。
2、写入党申请书之前,要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员的权力和义务等,增进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我以前当过团支书,对此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端正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青年工作。当一名兼职团干,不像业务上的干部,在岗位收益上有明确的待遇,但要做好团的各项工作,就必然要牺牲一些时间,投入一定精力。这就要求我们团干对青年人的工作有足够的热情,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我看来,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待遇上,换个角度看,通过团的工作,能使自己与所有的年轻人接触、交流,从而广交朋友,吸众人之长,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这对自身的成长成才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金钱所不能换取的。
其次,要掌握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作为一名团支书,只有对支部所有团员青年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才可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掌握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我们组织了多次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调查,详细了解了所有团员青年的基本情况、工作经历、生活体会、兴趣爱好等,还包括广大青年本人的计划打算以及对单位工作的建议等。对今后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相当有利。支部仔细研究问卷,并形成调查报告,提供给单位领导,对领导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参谋作用。另外,我们开展了与团员青年“交心”、“谈心”的活动,面对面地与团员青年进行沟通,及时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防止了团员青年走极端、闹偏激的现象。
再次,要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员。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青年服务,基层团干部的岗位是具体的服务岗位,这是团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团的基层干部时时刻刻同青年一起工作、学习、生活,最了解青年的需求、渴望,最了
解他们需要哪些具体的、有形的帮助。为他们找一本好书,为他们提供一次展现才能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一项业务技巧,帮助他们解决一次困难等,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服务,才体现了团的群众性和服务性。大处着眼,实处着手,只有具体的、有形的服务工作才能更广泛的团结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这样团组织才更有威信和号召力,助手和突击队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第四,实行集体领导,用人要放手,方法要灵活。团支部的工作,支部书记要和支委们共同商量,重大事情要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再作出决定。实行集体领导,既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和经验,做出切实可行的决定,又能把支委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工作。实行集体领导不等于取消或削弱支委的个人作用,支部工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团支部书记要注意发挥每个支委的特长,允许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施展。同时,还要做到用人所长,容人之短,不能求全责备。比如,通过平时的了解,可以安排有文艺细胞的人做文体委员,每逢节假日便可让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一些文艺晚会、趣味游艺比赛等,既使其才华得以展现,又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涉及许多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这就要求团支部书记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但日常工作中大量接触到的是群众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注意原则性的同时,还应注意灵活性。不能事事“原则”,死搬教条,搞得支委和团员畏首畏尾,不敢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使支部工作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第五,在工作中要注重“创”、“服”、“争”、“学”。“创”是指创新。不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团组织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新形式、新任务对团员青年提出的紧迫要求。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推陈出新,敢于使用新技能、新方法,敢为人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有创意的工作方法,是做好团的工作的关键。“服” 就是服务于广大青年,为青年人多创造舞台和机会,尽可能地为青年朋友解决诸如谈朋友等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团的凝聚力。“争”是争取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只要团的工作能找准切入点,很好地服务于生产经营,把仅有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少花钱,多办事”,一定会赢得领导的支持,争取到应有的活动经费。“学”就是鼓励和引导青年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处理好业务学习与政治学习、学历学习与业务经验提高、个人提高与共同提高的三个关系。可以根据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好,组成不同的“兴趣角”,既可以有效地组织青年,又可以掌握每个人的特长、爱好,为今后开展活动、选拔人才奠定了基础。
回答者: lion6698
第二篇:如何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如何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邬志辉 《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2日 11 版)
调查显示,农村教师留守意愿不高,城镇教师交流动力不足,大学生赴农村任教愿望不强;城乡教师对农村的整体印象较差,对教师的职业地位评价较低;大学生对农村印象整体较好,但却因工资待遇低不愿意去农村任教。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探索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得来”的激励机制,也要创造有利于农村教师“留得住”的机会结构。
目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状况究竟如何?人们愿意去农村或者在农村当教师吗?农村教师岗位的职业提供是否令人满意?农村教师职业的社会和专业地位怎样?针对这些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运用自主研究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模型(社会认可、职业提供、个人偏好和空间社会特质),对全国11个省23个区县185所中小学的5900名教师和8所师范大学的589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人们愿意在农村或去农村当教师吗
农村优秀教师愿不愿意留守农村,城镇优秀教师愿不愿意到农村交流,师范院校优秀学生愿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直接反映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农村教师留守农村意愿不强。调查显示,有64.7%的教师最初来农村是被动性因素所致,主动性因素仅占28.4%。被初次配置到现在岗位上的教师,县城教师、乡镇教师、村屯队伍中此比例分别为35.4%、56.1%、51.2%,县城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体现了明显的向农村倾斜的特点。同时,调查也表明,绝大部分二次配置的有经验教师都进了县城和乡镇学校,城镇中心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农村教师的流动方向,县城学校有过流动经历的教师,89%来自乡镇、村屯学校,“从下而上”向城里流动占绝大多数。而乡镇学校、村屯学校,从城市和县城来的教师比例均低于7%。
城镇教师不太愿意到农村交流。在所调研的有效教师样本中,65%的教师有过流动的经历。从流动方向看,现职教师的“向上流动率”为67.3%,“向下流动率”为4.5%,“平行流动率”为28.2%。总体来看,向上流动以村屯和乡镇教师为主,城镇教师的向下流动率非常低。城镇教师有77%“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即使提高工资仍然有52.4%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
水平越高的师范大学生去农村任教的意愿越低。师范院校在校学生是潜在的教师群体,是教育系统充满发展活力和变革动力的新生力量。调查显示,水平越高的师范院校在校学生,到农村当教师的意愿程度越低。211师范院校、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学生三类师范院校学生愿意到农村当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1.7%、33.2%、43.7%。总体而言,农村教师职业对师范院校在校大 2 学生的吸引力仅有38%。此外,乡村生源师范生“去农村任教”的意愿明显高于城镇生源师范生。
2.人们满意农村教师岗位的职业提供吗
所谓职业提供,就是某一职业向求职者提供的工作内容、工作负担、薪酬福利、晋升发展、工作环境等一系列职责要求与劳动回报体系。
农村教师对政策性的职业提供不满意。调查显示,74.2%的农村教师最在意工资水平,23.4%、22.1%和19.7%的农村教师在意承认与尊重、职业晋升机会和子女教育。农村教师最在意的是“工资水平”,个案百分比平均达到了74.2%,远远高出排在第二位的“承认与尊重”50.8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农村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2359元,与教师的期望工资差距较大。农村教师最不满意的职业提供是福利待遇、周转房、目前工资和职称晋升机会,不满意个案百分比分别为85.1%、81.1%、81.0%和73.1%。尽管农村教师对职业提供中的诸多方面都不满意,但是真正导致农村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却并不是职业提供,而是上班方便、子女教育、婚恋问题等社会性因素,其个案百分比分别为60.3%、34.3%和16.0%。
城市教师获得高级职称平均比村屯教师早5-6年。调查显示,城市初中和小学教师获得“中教高级”和“小教高级”职称要比村屯教师分别早5.8和5.5 3 年。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在城市和县城教师中,目前正在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交流的教师占城镇教师总数的2.32%,交流数量十分有限,与一些地方提出的15%的交流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愿意去边远艰苦农村地区交流的城镇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子女教育和家校距离等生活因素,工资水平不是主要原因。在农村支教或交流的城镇教师对农村职业提供最不满意的是福利待遇、工资水平、周转房和职称晋升,最满意的是学校文化和领导信任与支持。
师范生不愿意去农村任教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低。调查显示,师范生选择不去农村任教,排名前三的因素分别是工资待遇低、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差、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其中选择工资待遇低的个案百分比占到50.7%,比第二位的原因高出16个百分比。既然师范生群体认为在农村教师职业提供中的最大困难是工资待遇,那么月收入达到多少元才会去农村任教呢?月薪达到4000元时会有79.4%的师范生愿意直接去农村任教,月薪达到5000元时会有88.1%师范生愿意直接到农村任教。
3.乡村教师的职业地位如何
在社会评价中,职业地位是非常关键的指标。教师的职业地位可以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专业地位三方面来评价。
农村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数据显示,省会城市教师月平均工资达到3099元,远高于其他各层级学校教师月工资,县城内村小和乡镇教师工资分别高出县城教师232元和141元。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乡村教育的重视,特别是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教财函〔2013〕106号)以来,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了一定的提升,首次出现乡村高于县城的情况。从心理感受来看,83.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处于中下等,自我感受最好的是县城和村屯教师,但依然有81.1%和81.6%的人认为自己的工资在当地处在中下等。
农村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我们的调查对省重点、省一般、市重点、市一般、县重点、县一般、中心校和乡村校小学教师的社会声望状况进行排序。结果显示,依据以上顺序各自所得的排序分值为1.0、2.3、2.7、3.9、4.8、5.9、6.8和7.8。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层级和学校身份越高,则教师的社会地位越高。67.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处在中下等,县域内村屯教师主观自我评价地位最好,处在中等及以上的占37.5%。
农村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农村非师范类专业教师比例为14.9%,高于城市的11.4%,县域内村屯教师非师范专业比例高达24.2%。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村屯学校中有代课教师56人,占村屯教师总数的7.3%;乡镇学校有代课教师60人,占乡镇教师总数的2.7%;县城学校有代课教师53人,占县城教师的2.8%。在教师队伍中有许多荣誉称号是具有竞争性的,能获得这些荣誉称号意味着他们在同类群体中的专业竞争能力较高。以区县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地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三个荣誉称号为例,农村教师队伍中区县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比例为11.7%,高出城市3.5个百分点,但拥有市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称号比例分别只有4.0%和1.2%,低于城市2.6和0.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城乡教师队伍的专业地位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具有高竞争性的荣誉称号尤为如此。
4.人们对边远艰苦农村社会的印象如何
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教师职业本身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学校所坐落的社会空间没有吸引力。
长期在农村地区工作和生活的教师对“边远艰苦地区”是什么印象呢?排在前四位的因素分别是缺乏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文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和交通不便,各自的支持度依次为88.5%、87.7%、87.6%和86.7%。对农村的负面印象极其显著地影响了农村教师到艰苦边远农村任教的意愿。进一步分析表明,解释力较强的前三个因素是“水电等基本物资匮乏”“和外界交流困难”和“整体文化程度低”。
在农村教师中,持负面印象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交通不便”,为64.4%。而城镇教师中,有五个项目超过了这一比例,分别是“交通不便”、“网络等信息通道不通畅”“整体文化程度低”“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地处山区、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持负面判断的教师比例依次为68.4%、65.6%、64.6%、64.5%和64.4%。由此可见,城镇教师对边远艰苦地区的负面感受更加全面,特别是“交通不便”“网络等信息通道不通畅”和“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反映的都是政府应当作为的内容,抓边远艰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与城乡现职教师相比,大学生对农村的印象要好很多,持“很符合”态度的个案百分比最高的两项是“民风淳朴”和“自然环境好”,分别为47.3%和46.8%,都是积极评价。负面评价排在前三位的是“经济不发达”“信息条件差”和“交通不便”,个案百分比分别为40.8%、40.3%和40.1%。“信息条件差”和“交通不便”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因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引起的,其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民风淳朴”“卫生等生活环境差”“生活工作压力小”“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差”对于大学生毕业后是否去农村从教决策有较大的影响。
5.如何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从总体上说,农村教师职业目前还缺少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去农村当老师,至少需要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量(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职业保健力量(编制、医疗保险、周转房等)和社会促动力量。
探索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得来”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依据农村学校的边远艰苦程度实行阶梯式生活补助政策。调查发现,城乡教师最在意的就是工资水平。日本、尼泊尔的经验也表明,对偏远地区教师增加补贴是激励教师的有效办法。建议对全国农村地区按边远和艰苦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实行阶梯式生活补助政策,即越是在边远艰苦等级高的地区工作的教师,生活补助标准越高。
创造有利于农村教师“留得住”的机会结构。完善尊重与认可农村教师的制度,建立农村教师子女中考或高考加分机制,给予城乡教师公平的职称评定机会。首先,要完善尊重和认可农村教师的制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门针对农村教师的国家奖励计划,每隔两年评选一次,以体现党和国家对农村教师的关心。其次,探索建立农村教师子女中考或高考加分机制。探索建立一种把在农村连续从教年限与子女中考或高考加分联系起来的机制,激发优秀教师长期在农村从教。再次,给予城乡教师公平的职称评定机会。目前在乡村教师队伍中,不仅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城镇教师,而且获得高级职称所用的年限也比城镇教师长。
实施让农村教师“干得好”的微环境改善机制。全面建构教师的微观生存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教师周转房建设、基本办公条件的标准化、和谐进取的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等对提升农村教育职业的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些微环境中,有一些是需要教育局下力气解决的,有一些是需要校长重点改进的,只要上下一心真做事、做实事,相信农村教师会坚守农村教育、教好农村儿童。
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改革完善“免费师范生计划”,探索建立“农村教师硕士计划”。建议扩大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范围,即由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扩大到每省一所省属师范大学;改革免费师范生免费的实施环节,即逐步由“向师范生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并提供生活费”向“师范生贷款免还”过渡,探索实施“贷款免还”的办法;探索免费师范生与特岗计划的政策新组合,即针对优秀免费师范生实施不占编制的专项特岗计划。目前,全国城市教师队伍不到乡村的一半,但其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远远高于乡镇和村屯。因此,有必要专门针对农村教师设立专门的“教育硕士计划”,这既有利于改进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农村教师的研究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过程中的竞争力。(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本报告撰写人:邬志辉。李涛、周兆海、李跃雪参与初稿撰写,王红、李静美、赵贞、李跃雪、周兆海等参与数据统计与分析,李静美参与本报告校对。)
读者建言
如何改善乡村教师境遇,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乡村教师待遇低下,职位含金量太低。建议大幅提高乡村教师待遇,高级职称指标评选向乡村教师倾斜,搞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使教师住有所居。对愿意从教、扎根乡村的大学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后,应明确为合同工,聘用10年或更长时间。合同期满,未离开乡村,返还全部学费,并转为正式教师。合同 期内,待遇可适当提高,以此解决青年教师留不住、体音美教师奇缺等老大难问题。此外,农村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应多样化,适合学生具体情况。
——湖北省监利县福田中学黄鉴古
●“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以来,很多情况发生了变化。笔者原来在贵州威宁县担任特岗教师,从2006年至今该县已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0337人,成为全国“特岗教师第一县”。但从笔者目前任教的湖南省安化县来看,中部地区“特岗教师计划”发挥的作用远没有西部理想。安化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但从2009年该县开始实施“特岗教师计划”以来招聘情况一直不理想。建议国家针对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区别于西部地区,让“特岗教师计划”政策更加细化,切实提高中部地区特岗教师的待遇。
——湖南省安化县平口镇中学刘习聪
●现在职称指标的岗位设置按教职工总数百分比分配,且这种指标不准结余。比如一个人的学校,每年只有0.3个指标,不够一个人评职称,这一指标就浪费了。不准结余的结果是,1-2人的学校永远评不上,因为每年的指标够不上一个人的份额,这零点几的份额集中起来被教育主管部门分到了与自己关系不错的重点中学。建议职称指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当实行倾斜,城内教师可按原比 10 例略低一些,实行六舍七入计,农村中小学教师比原来大幅提高,如0.3可提到0.4,规定在5-7年内,按三舍四入计。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王娟
第三篇:如何提高个人吸引力
现代公共关系1043209李朝霞
如何提高自身吸引力
个性是与生具来的想改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想好提高自身的吸引力,首先就得有超出一般人的人格魅力所在,就像明星一样,他们知所以让众多的人喜爱,就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气质.他们为了提高这一点都会在工作上努力,也是就演技和歌技出众.如果你想做到这点也是要在工作上出众,在某一行业上出众,做出有别于常人的事情并且能够取得成绩,让大家公认你的势力也就是魅力所在,你能做到这些了,自然也就能把大家吸引过来了.这些全都是自身的而不是凭借外界因素.一、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先将生活纳入正规
如果你的生活事事如意,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尽得其乐。你得其所哉,你站在世界之巅,你无可匹敌,仿佛所有花儿都为你开放。在世间你没有一丝烦恼,你想要在雨中纵歌起舞。这种境界是把双刃剑,它能使你成为世上最有魅力的人,也能把你变成人间最无聊自负的人
如果你的生活存在问题,你就无法装出拥有魅力的样子——无论你是无法付账,还是家庭琐事,或是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都会压得你挺不起腰。
让你生活走向正轨。付清账单、把钱存进银行、原谅他人、勿怀嫉妒、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解决掉人际关系中的所有问题、拥有生活的激情、拥有梦想并去追求、合理饮食、锻炼体魄等等。你会发现当你身体力行这些之后,拥有魅力真是小菜一碟,因为接下来你能去做其他有魅力的人所做的另一半事情——那就是关注他人。
三、装作主人的样子跟所有人交谈
这是个很酷的套路,值得一试。不要缩在角落里,啜着饮料,守株待兔地等人说话。要反客为主,开始和所有人谈话,我是说和所有人。如果你装着自己就是这次活动的主人,你就能做到这一点。开始四周环顾,去找那些努力装得很酷、现代公共关系1043209李朝霞
但却很想别人能找其交谈的人。你知道他们是正什么样的人。把他们从窘境中解脱出来,你就会看到他们的脸上变得神采奕奕,他们很感激你能接近他们。在人群中四处活动,向每个人问长问短。他们都会变得神采奕奕的,而且会友好地回应你。去认识人,然后把这些人介绍给那些人。大多数人没有勇气接触生人,因此当你为他们做这些后,他们会非常感激的。
不要根据社会圈子做出区别对待。所有人都是等同的。溜冰健将、艺术家、经济学家、股票经纪人、律师、医生、企业家、站在角落里的家伙、服务生以及所有人,都同他们交谈。和所有人说话,并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你需要做的只是让事情开始运作起来。一旦你开始和生人说话,并能侃侃而谈,你就会成为一只永不停歇的社交蝴蝶。
四、正面积极
要笑。让别人在与你交流之后感觉舒畅很多,这正是富有魅力的人的看家本事。他们还有一种轻如羽翼的质感,那就是将微笑和良好感觉带给同他们接触过的所有人。
谈论积极的事物。要避免消极的东西。你总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交谈时带入一些消极因素,从而把一次愉快的谈话变得尴尬不欢。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试着巧妙地指出事情的积极方面。要是无法挽回,那就借故告退,另寻他处,因为没必要成为这低级谈话圈的一部分。
要养成习惯与所有人交际、和所有人说话、真正地倾听并关注他们、让他们感觉良好、只在自己和积极的事物和人联系在一起。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成为那个总是让厅堂熠熠生辉的人。
第四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作者:赵红升
洛阳机车技师学院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本文从语言的音量、语速、语调、幽默、身体语言等方面,从教师的人格魅力方面,从教师的知识掌握方面,从教学的准备方面,从学生的心理方面,等多方面,谈了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的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关键所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是每一位教师终生不断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更是年轻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点方向。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吸引力,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运用恰当,能使学生兴趣倍增,枯燥乏味的语言则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1、掌握好音量和语速
教师授课过程中语调要抑扬顿挫,声音有快慢变化。语速和音调要因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而变,一程不变的音调和语速很容易使人产生乏味;有时,我们看到,有些教师讲课尽管声音非常宏亮,但仍有部分学生酣然入睡,仿佛把老师的讲课声音当成了催眠曲;有时,我们也发现有些老师讲课语速过慢,结果使一些反映快的部分学生,丧失了激情;有时,过小的声音,反而能使人专心,有时,又会使一些不注意听讲的人翻然醒悟。但持续很低的声音,会让不爱听课的人,放弃听课,会让认真听课的人乏累。恰当,科学合理地利用声音、语速、语调的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2、讲台就是舞台
教师是演员,讲台就是舞台。教师要善于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机能,把讲台当舞台演好每一场戏。把课讲的生动,把枯燥乏味、生硬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直观知识,使学生在欣赏中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记清、搞懂。教学无定式,教法无规则,在教学中要不断突破自我,和各种条条框框,经常以新颖别致的视角和思维来打动学生,不断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动作,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产生记忆点,增强教学效果。
3、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的气氛
幽默是一门艺术和学问,在课堂上以简练隽永的语言,严谨生动的教学可以激起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化解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和恶作剧。教师借助幽默的语言,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摆脱困境,把学生的精力引向教学主题,这比平谈的教学语言教学效果更胜一筹,当然,课堂气氛要加以控制,这之中也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
二、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人格,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正直的为人,都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一生。
爱屋及乌,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也常常有这种感觉,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喜欢上他的课,而且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喜欢哪位老师,则对他讲的课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使人昏昏欲睡。
因此,一个业务过硬、为人正直、讲课风趣、温温尔雅、衣着得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新颖、幽默的老师更容易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注重人格魅力的修炼,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对教学内容做到融汇惯通
教师要对所任科目的知识熟练掌握,对各章节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要了如指掌,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刻的理解,对本科目的相关科目也要熟练掌握,对习题册上的习题要非常熟练的解答,对习题册以外的相关习题也要有一定的储备;常说,要给学生半桶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事实上,要想做一名好老师,必须要备足多桶水,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只有这样,对一名教师来说,上课才会感到得心应手、心有余力,不慌不忙、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和精力在教学的同时来观察学生,从而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四、课前精心组织教学素材及教具
上课前,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素材,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使教学方法不落俗套,具有吸引力,要把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直白的语言,力争达到论述要精辟、观念要新颖,知识要全面,视角要独特。有时,教师要反复思考教学方案,对其中的讲解顺序及例题进行斟酌,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对教学用具进行课前检查试用,确保万无一失,正常使用。对选用的例题要分析对比,使其具有代表性,对教学内容要在教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列出讲课题纲,使条理更加清晰,使工作进一步细化。
五、教师要注意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来完善自己
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有目的地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注重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借鉴同行及前人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向评书艺人及相声艺人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叙述能力。要注意观察、不耻下问,干当小学生。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和观察学生及其他老师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
六、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对不同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是可以直接批评的,而有些学生是要不断表扬的,可能有些学生只要一个你的手势就能明白你的意思…。对待不同的学生可以说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可能只有一种方法最适合他,老师要善于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就要学好心理学,用好心理学,研究好自己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按着教学规律办事,不能随心所欲。课堂教学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广大教师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同时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综合课题,关系到方方面面,并不是每一名年轻教师都能马上做好的,他需要我们大家的积累和修炼,更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研究、提高和尝试。
第五篇:如何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如何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柳茂林,曾任无材0901班团支书一职,很高兴能代表我班历届团支书在此阐述我们对于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的见解。基层团支部作为组织“细胞”,是团组织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团组织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团支部凝聚力、吸引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团组织在广大青年团员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支部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员潜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凝聚力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团支部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层面展示着一个集体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探讨如何增强凝聚力,对提高全体团员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加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呢?
(一)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团支部书记是基层青年团员的“领头羊”,其作用发挥与否直接关系到团支部的兴衰。同时,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也是团支部不可缺少的组织人才和宣传力量。在我团支部中,各届团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上毫不放松,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上积极乐观,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要善于调动团员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促进团支部成员的相互交流及配合,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关注青年的需求
关注团员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把握团员的思想动态,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同时,要关心团员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倾听青年团员的呼声,积极帮助团员办实事。就目前来讲,毕业之后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和烦恼的问题,对于即将步入大三的我们,更是为此难以抉择,作为团员干部,要做到及时与团员进行沟通交流,向他们提供相关的大学生就业信息以供参考。同时,要鼓励广大团员学好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品质。
团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团支书都在关心和探索的问题。组织开展文明、健康、时尚、动感的团日活动是团支部能否抓住青年团员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是能否对青年团员产生影响力、号召力的关键条件。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团支部的吸引力:
(一)要使广大团员成为活动的主体
团支部组织活动要适应青年的兴趣爱好,满足青年的正当需求。可以事先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哪些活动感兴趣;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活动主题,发动团员积极发挥聪明才智,踊跃设计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且择优采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团组织生活来吸引青年团员,让他们在亲历亲为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广大团员成为活动的主体,团支部的活动就有了生命力。从我团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来看,各团员对团日活动保持较高的热情,在活动前献计献策,活动时积极参加。在团支部成员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开展了“关爱老人 有你有我”敬老院之行、“践行雷锋精神 从小事做起”图书馆之行等一系列志愿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广大团员为主体的思想。
(二)要使团日活动内容力求创新
组织和设计团日活动,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适应青年团员的特点,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刻意求新,切忌单调呆板、老调重弹。要想使活动花样翻新,除了发动同学们献计献策外,还要求团支书等团员干部视野开阔,积极地引进和吸收各兄弟团组织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当青年们感到团支部的活动有新意,且尽情尽兴时,团支部的吸引力就会悄然而生。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只有把团组织的思想与要求一一贯彻到实践中去,才能促进基层团支部发展的勃勃生机!
无材0901班
柳茂林